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得体会 >

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感悟心得体会10篇

时间:2022-09-09 12:00:53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感悟心得体会10篇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感悟心得体会 学习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范文(1)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顺利举行。会议深刻总结了2020年经济工作,认真分析了当前经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感悟心得体会10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感悟心得体会10篇

篇一: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感悟心得体会

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范文(1)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顺利举行。会议深刻总结了 2020 年经济工作,认真分析了当前经济的现状和形势,同时也对 2021 年经济工作进行了细致谋划和科学部署。

 在足球运动中,一支球队是否运行顺畅,场面是否占优,通常都能体现在“控球率”上。同理,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牢牢把握经济工作“控球率”,对于国家稳定、市场发展、民生福祉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立足脚要“稳”。聚力盘活“控球率”,掌握球权是条件。置身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面临着国内改革稳定任务和国际形势严峻变化的大环境之中,要想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更要坚持稳中求进主基调。可以看到,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经济全球化逆流的冲击下,党中央瞄准关键时机,紧盯发展节点,立足民生,审时度势、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全力维持大局稳定,积极化解各式风险,在保持基层运转、稳定市场预期等方面成效卓著。是故,要继续助推经济恢复,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稳扎稳打“开好球”。

 传导球要“准”。大幅掌握“控球率”,精准传导是关键。会议指出,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实施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保持稳健适配的货币政策,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求,唱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奏曲”必不可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尤需下沉财力保基层运转,钱花刀刃保重点领域,确保普惠政

 策上传下达,减税降费令行禁止。同时,要强化风险认识,坚持系统思维,善于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货币流动性合理且充裕。在供需层面增强协同配合,将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同货币政策的杠杆作用有机结合,做到精准传导、合理搭配,为优化就业与营商环境“传准球”。

 发力点要“狠”。有效提升“控球率”,攻坚破防是胜点。讲求时效更要定点发力。在新阶段更要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明年需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中,会议明确八点要求,旨在将“控球”的主动权放在脚下,聚力在自主可控、扩大内需、开放创新等多领域、全方位找到新突破。促进经济保持在合理运行期间,就要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下狠力气解决困扰科技发展、制约技术创新、阻碍居民消费、影响改革开放等重要问题。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狠抓落实各项规章细则,以接续奋斗的姿态为经济工作打入“制胜球”。

 学习 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范文(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 月 16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对 2021 年经济工作作出新判断、新部署、新要求,传递出中国经济发展清晰而鲜明的信号。

 2020 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

 要经济体。这份“中国答卷”来之不易,背后的成功秘诀是会议鲜明提出的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大规律性认识: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

 经验弥足珍贵。这五大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内涵深刻、启迪未来。明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

 我们要深刻把握这五大规律性认识,办好自己的事,坚定发展信心,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推动我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创新局面、创造新业绩、实现新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学习 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范文(3)

 每逢岁末,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海内外关注,今年更不寻常。新冠疫情突袭而至,将全球拖入衰退深渊。各国规模空前的纾困政策避免了最糟糕局面,但世界经济仍需穿越寒冬。中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交出了举世瞩目的答卷,也为世界经济早日复苏注入了能量。

 逆势增长显实力,中国经济勇向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 4.4%。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复工复产,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逆“疫”突围。全年经济总量预计超过 100 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将是今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正如国际观察人士所说,中国经济活动稳步复苏的势头不断夯实,未来有望实现更高质量增长,为世界经济走出低谷增添信心与动力。尤其是,受到疫情影响,全球物流通道受阻,被誉为“一带一路”上“新使者”的中欧班列,今年开行数量刷新纪录,成为畅通国际物流的“硬核担当”,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发展的善意。中国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赋能传统产业,更引领新一轮消费、生产的转型升级,畅通了国内经济循环,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增加了中国发展的动力,更提升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为世界共同分享中国发展红利,推动全球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服贸会在北京举行,两届广交会成功“搬上云端”,第三届进博会如约而至……特殊之年,中国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展示出大国的应有担当,也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态度。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 40 条减到 33 条,自由贸易试验区由 18 个增至 21 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中国用实际行动表明,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

 体现了全球治理体系的缺陷和不足,更突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意义。推动经济早日复苏,更需要各国放下成见,共同携手突围。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向世界运输防疫物资,积极开放中国市场,主动推动区域之间合作发展,让人类共同体理念获得了更加广泛的认同。

 面对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各国需主动求变,加强沟通交流,竭力避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沉渣泛起。携手世界发展,中国有知更有行,为推动全球通力合作,贡献了一份中国力量。

 学习 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范文(4)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对 2021 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政策思路、战略战术布局、各项工作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全党全国人民坚定必胜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

 站上历史交汇点,深刻把握今年的“极不平凡”,才能理解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遭遇 1998 年以来最严重汛情、经济社会发展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面对艰巨挑战和重大困难,中国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经济成就尤其亮眼,在一季度同比下降 6.8%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二季度由负转正、同比增长 3.2%,三季度增速加快至 4.9%、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前三季度同比增长 0.7%、率先实现正增长,成为全球唯一实

 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为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注入强大活力。

 实践证明,应对严峻挑战,做好经济工作,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和经验总结,是未来发展的底气和后劲。

 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够牢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疫情变化,加剧了明年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的态势,加剧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受到的冲击,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我国必须在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中求发展。同时,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国内外经济循环不畅问题日益凸显。只有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各项政策措施,才能积极应对挑战,实现经济的全面恢复、持续恢复、在亮点渐增中恢复。

 如今,经济恢复中的亮点逐渐增多,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恢复到原有水平,更要在恢复的基础之上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也是贯穿“十四五”时期的主题。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要点、任务作出明确部署,要求用好宝贵时间窗口,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圆满完成这项任务,必须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发力,实现市场动态平衡,为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不失时

 机推动改革、通过深化改革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必须把牢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发挥优势、凝聚合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在 2021 年即将开启的新征程上奋进,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我们一定能沿着既定的发展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篇二: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感悟心得体会

贯彻关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论述 的心得体会 2017 年,在逆全球化抬头、世界经济阴霾重重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长河的高度,在达沃斯论坛发表了历史性演讲,表明了中国捍卫经济全球化的坚定立场,指明了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为世界注入了强大信心和正能量,获得国际社会持久的高度赞誉,标志着中国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向引领者转变。

 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进博会等众多国际重要场合,进一步阐明支持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鲜明立场,贡献了中国智慧,彰显了大国担当。中国说到做到,主动全面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今年提出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与达沃斯论坛的中国主张一脉相承,成为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最新方案。

 一、把握经济全球化历史大势,推动世界共同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要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的机制做实、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共同把经济全球化动力搞得越大越好、阻力搞得越小越好;当前世界上出现的一些逆全球化动向只不过是全球化潮流中激起的几朵浪花,阻挡不住全球化大潮;我们决不能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这些重要论述,把准了世界脉搏,开出了管用药方,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形成阶段,各国都被卷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二是两个平行世界市场阶段,即二战后的两大阵营及市场。三是经济全球化阶段,冷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世界各国要素禀赋不平衡和国际分工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等不足的矛盾,面临“分工受市场规模限制”难题,15 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科技革命和产业革

 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深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几次工业革命大大降低了货物运输、信息传播和人员流动的成本,特别是互联网等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扁平化,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前所未有。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和冷战后市场化改革,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经济制度保障。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大支柱出现,提供了国际经济治理的制度架构,加之冷战后新兴经济体的市场化改革,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大发展。总之,经济全球化是由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共同推动的客观历史进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历史上瘟疫、战争、危机等都曾阻碍经济全球化发展,但全球化潮流最终还是浩浩荡荡,滚滚向前,奔向浩瀚的大海。

 (二)经济全球化经历曲折,但向前的大方向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同时存在“向前的动力、向后的阻力”:动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阻力是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总体上看,动力仍大于阻力,开放合作仍是发展大势。经济全球化更多是增量放缓而非存量下降。除少数危机年份外,货物贸易保持稳定,2019 年全球货物出口比金融危机前的 2008 年增长 17.1%,服务贸易蓬勃发展,2019 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比 2008 年增长 52.4%。数字贸易方兴未艾,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年均增长近30%,未来跨境数字贸易有望爆发。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目前

 向世贸组织通报并生效的自贸安排数量比危机前增加了237 个。主要国家通过区域贸易安排,推动更高水平开放,谈判议题从“边境上”贸易壁垒深入“边境后”规制,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大趋势。地球村时代,全球价值链深度拓展,各国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再退回到“孤岛”状态,开历史“倒车”,不符合人类共同利益。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重要贡献者。过去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今天我们反而被当作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最大旗手。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论述为科学指引,树立全球思维,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自身开放推动世界共同开放,正从开放大国向开放强国迈进。

 ——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促进外贸创新发展,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持续优化贸易结构,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扩大优质商品进口,创新发展服务贸易。2016—2019 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 7.5%,连续 11 年保持第一出口大国地位;服务贸易

 进出口额年均增长 6%,稳居世界第二。今年前 11 个月,我国货物出口同比增长 0.6%,预计全年实现正增长,贸易大国地位不断巩固。未来,我们要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稳步推动贸易强国建设。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主动扩大市场准入,放宽银行、证券、保险业外资股比限制,扩大高端制造和服务业开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对国际资本形成巨大“引力场”。2016—2019 年,我国共利用外资 5496 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年均增长 24%。今年前 10 个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 1151 亿美元,同比增长 3.9%。未来,我们要继续放宽市场准入,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让外商留得住、有发展。

 ——创新对外投资方式。顺应全球产业转移趋势,鼓励企业走出去,优化国别产业布局,增强全球配置资源能力,打造中国投资品牌,构建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资、生产、服务网络。2016—2019 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合计达6344 亿美元,稳居世界前列;通过对外投资合作,累计带动出口 5000 多亿美元。截至 2019 年末,共在 188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 4.4 万家企业;“走出去”企业外籍员工超过 220万人,促进了当地工业化进程和民生福祉改善。未来,我

 们将健全促进和保障境外投资的法律、政策和服务体系,帮助企业提高跨国经营能力,拉紧利益纽带,推动共同发展。

 二、把握全球治理变革趋势,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当前,争夺全球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主导权的较量十分激烈;要为改革和优化全球治理注入中国力量;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处在历史转折点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全球性挑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国际力量对比“东升西降”是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经济及贸易的世界占比,都比 20世纪 90 年代提高了 20 个百分点左右,对外投资占比提高了 18 个百分点。全球治理多极化趋势明显。发展中国家参

 与治理的意愿和能力不断提升,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需要持续努力。

 (二)现有国际经贸规则难以适应新变化 。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全球问题增多,解决方案不足;全球规则增多,国际协同不足;全球市场扩展,规制监管不足。全球治理重心发生变化。国际贸易投资不断创新发展,全球治理议题由市场开放等边境措施,转向补贴、劳工、环境等“边境后”规制。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新的治理难题,网络安全、数字主权、数据流动等新议题博弈更趋激烈。

 我们加强党对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全面领导,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均衡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旗帜鲜明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治化,努力维护和延长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中国理念和方案得到更多认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正确义利观,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时代潮流,增加了我国同各国利益汇合点,也丰富了全球治理理念;积极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举办中非合作论坛、进博会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设立亚投行、金砖银行。一批中国主张、中国方案、中国倡议成为国际共识,国际社会期待我国在贸易投资、数字治理等领域发

 挥更多建设性作用。未来,我们要加强内外统筹,提出践行全球经济治理观的中国倡议,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绿色、开放、廉洁理念,认真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项目落地生根。2019 年,我国对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占外贸比重提升至29.4%,直接投资占比提升至 13.7%,分别比 2016 年提升了 3.7 和 5.2 个百分点。未来,我们要持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

 ——深化多双边与区域合作。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提出“三项原则”和“五项主张”,推动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规则制定。累计与 26 个国家和地区签署 19 个自贸协定,特别是新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15 个成员国总的人口、经济、贸易均占全球约 30%,不仅是东亚区域合作深化的标志性成果,更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努力稳住中美关系大局,深化中俄战略合作和中欧合作,加快中欧投资协定、中日韩等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拓展与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未来,我们将积极参与世贸组

 织改革,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同更多国家商签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持续扩大“朋友圈”,推动世界开放发展。

 三、把握疫情后经济全球化新动向,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有的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们不追求一枝独秀,不搞你输我赢,也不会关起门来封闭运行,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空间,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增添动力。这些重要论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当前世界经济 形势发生深刻变化 。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全球贸易投资增长低迷,国际金融危机前,全球贸易增速是经济增速的 2 倍,危机后则与经济增速大体持平。国际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贸易下降 30%左右,明年仅反弹 7.2%;全球直接投资下降40%,明年继续下降 5%—10%。民粹主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由传统行业向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扩展。国

 际投资限制加强。发达国家大力扶持制造业回流,出台相应政策,吸引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向国内回归,疫情进一步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

 (二)我国开放发 展条件发生新变化。传统优势减弱,新优势正在培育。近年来,我国劳动人口逐步减少,成本优势弱化,部分重要资源短缺,2019 年铁矿砂、原油、大豆的对外依存度分别为 80%、72%和 86%,研发、技术、标准、品牌、营销等新优势有待提升,高质量发展的任务紧迫。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现。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人均 GDP 超过 1 万美元,拥有 14 亿人口、4 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还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是全球最有潜力的大市场,国际吸引力持续增强。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把握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这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这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我们要实

 施扩大内需战略,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

 ——建设全球共享的统一大市场。以高水平开放促深层次改革,完善城乡流通网络,大力发展城市、农村、服务消费,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举办进博会积极扩大进口。2019 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41 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进口 2.1 万亿美元,预计未来 10 年进口 22 万亿美元,第三届进博会成交 726.2 亿美元,在疫情下扩大了国际需求。未来,我们将全面促进消费,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扩大高质量商品和服务进口,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贸试验区等衔接起来,鼓励自贸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目前已设立 21 个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了 260项制度创新成果。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出台,推动商品、服务、资金、人员、信息等自由流动。未来,我们要推动自贸试验区、自贸港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

 ——推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积极同国际经贸规则对接,增强透明度,强化产权保护,鼓励竞争、反对垄断,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完善外资管理体制,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出台外商投资法,营商环境国际排名从 2017 年的 78 位提升至第 31 位。开放领域和布...

篇三: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感悟心得体会

2021 年 年 3 3 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1 202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即将过去的 2020 年极不平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 月 16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总结 2020 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1 年经济工作。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任务、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纵观百年未有变局、胸怀民族复兴全局、驾驭中美博弈棋局、擘画经济社会新局、统筹国内国际大局,观大势、谋大事、把方向、定方略,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十三五‛即将圆满收官,全面脱贫攻坚的历史性目标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迎难而上,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精彩答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

 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我们要按照此次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着力贯彻落实好‚八项重点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

 这一年历经艰难险阻,成绩来之不易。新的一年,要牢牢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既要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又要善于抓住机遇,增强必胜信心,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开辟发展新境界;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并着力让人民充分共享经济发展的各项红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在改革开放相互促进中提升经济体系整体效能,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明年是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特别是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这一历史性时刻,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把思想和行

 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重大判断和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阔步前行,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1 2021 年经济工作心得体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 月 16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 2020 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1 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会议认为,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历经艰难险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的结果。

 2020 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奋勇拼搏,交出一份沉甸甸的中国答卷。

 这是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战疫情、保民生、抓发展,全年经济总量预计超过一百万亿元,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这是一张世界瞩目的答卷——凝共识、勇担当、促开放,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走在世界前列,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健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会议指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经过 5 年持续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跃上新的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到 2020 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经过 8 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 1 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2020 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面对疫情冲击、洪水来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

 责任担当,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全国总动员,挂牌督战不含糊,坚决打赢这场总攻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彰显兑现承诺的坚定信念。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民生改善一直在路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绽放出夺目的光芒。‚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今年以来,无论是开会还是考察,‚确保‛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多的词语之一,也鲜明体现他对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与信念。

 疫情下,民生保障力度不减,百姓获得感实实在在:1 至 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 1099 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122.1%;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0.6%,实现由负转正;前 11 个月,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 26.1%、13.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在一个个具体指标上:回望‚十三五‛,5575 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人均 GDP 破 1 万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城镇新增就业超过 6000 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 10 亿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十足。

 2020 年收官之际,中国重大科技成果突破捷报频传:11 月 10 日,‚奋斗者‛号深潜万米,逐梦深蓝;12 月 1 日,‚嫦娥五号‛上天揽月,筑梦苍穹;12 月 4 日,‚九章‛问世,圆梦‚量子优越性‛……这是拼搏创新的中国气魄,这是催人奋进的中国力量。

 创新,成为这一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深刻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加快科技创新的需求从未如此迫切。

 不久前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建议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被放在 12 项重大任务之首,‚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被写入规划建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要办好自己的事,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要继续高举多边主义旗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完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1 202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 月 16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 2020 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1 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即将过去的 2020 年极不平凡。这一年历经艰难险阻,成绩来之不易。新的一年,要牢牢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会议指出这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我国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

 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面对严峻复杂形势、艰巨繁重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民生得到有力保障……不平凡之年,我国交出不平凡的成绩单。

 新冠疫情凸显全球治理体系的缺陷和不足,也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意义愈加彰显。聚焦当前,修复疫情带来的急性损伤、巩固经济复苏势头需要全球合力;着眼长远,建设更好的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也需各国精诚合作。

 中国顺应时代之需,勇当推进全球多边合作的‚行动派‛,为构建更具韧性、更可持续和更加包容的世界经济凝心聚力。

 中国坚定不移推进可持续发展。在全球治理面临的四大赤字中,发展赤字是重要一项。中国致力于以发展实现减贫,经过 8年持续努力,今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贫困县已经全部摘帽,近 1 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从中国看世界,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需主动求变;从世界看中国,新发展格局下

 的新气象,值得期待。中国将携手世界积蓄破冰融雪的力量,开拓互利共赢的发展新天地。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但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会议鲜明提出了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大规律性认识。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要办好自己的事,坚持底线思维‛。

 越是面对不确定性,越要主动作为。,会议在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基础上,增加了‚可持续性‛,体现短期和长期的结合。我国经济稳定恢复的同时,还有一些领域和行业没有完全恢复到常态。前期为应对疫情出台的一些政策不能急于退出。

 会议明确‘把握好政策时度效’,更注重针对性和抵达力。财政政策更强调提质增效。比如,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上主动作为。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与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相结合,更注重风险防范。

 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见效‛……会议一系列提法引人关注。未来改革更注重在供需两端发力,更强调畅通二字。要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适配性,同时加强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形成供需之间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会议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并对 2021 年重点任务进行部署。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

 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会议强调,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会议明确一系列改革关键举措,并聚焦种子和耕地、大城市住房等进行部署。

 坚持问题导向的任务部署和一系列举措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必将有力推动‘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发展新突破。

篇四: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感悟心得体会

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3 篇

  【一】

 年终岁末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十四五”即将拉开序幕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1 年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阐明了有关经济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既要深化对当前国内外宏观形势和我国经济形势怎么看的认识,更要明晰对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的实践路径,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一、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一步加深对经济工作的五点规律性的认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鲜明提出了在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剧增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在国内经济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情况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点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为明年经济工作确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遵循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强调,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点规律性认识: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五点规律性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这一思想体系充分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是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是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导我国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

 二、围绕明年经济工作的八项重点任务,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

 中国答卷,人民满意,世界瞩目,载入史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样的总结概括定调,十分切合实际,令人鼓舞振奋。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之下,中国力克险阻,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

 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也为疫情阴霾下的世界带来信心。会议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会议瞄准“十四五”开新局,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部署了明年要抓好的八项重点任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这八项重点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八项重点任务既独篇成章,又有内在逻辑联系,形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八项重点任务的提出,无疑是当前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长远发展的根本需要,体现了我们党善于从全局和整体上把握问题,既注重抓主要矛盾,又具系统思维,我们一定要抓实抓细抓落地。

 三、凝心聚力共克时艰乘势而上,确保“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开好局

 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我市明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放眼新冠肺炎疫情加剧全球经济衰退的这一特殊背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战略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自觉深化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按照中央及省委的部署,凝心聚力、共克时艰、乘势而上,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拿出切实举措,确保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起好步开好局。具体说,一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全面对标对表中央部署,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立足本市实际,狠抓工作落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平稳发展;二要提高科学谋划和决策能力,精准落实中央宏观政策,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发挥创新优势,加快打造创新平台升级版,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再上台阶,继续抓好我市新兴产业的培育,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培育发展新动能;三要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扎实开展 XX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赣湘鄂区域中心城市,全面落实国家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政策,培育和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同时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四要努力改善人民

 生活品质,精准实施民生工程,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促进重点群体的多渠道就业,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加快补上公共卫生领域短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抓好平安(综治)建设和安全生产工作。

 【二】

 12 月 8 日至 10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的背景下,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当前整体经济形势的复杂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勠力同心、团结协作,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努力实现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推动“经济方舟”行稳致远,为不断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筑牢“民生”强引擎,当好“薪火相传”的践行者。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能够享有高品质的生活。面对层出不穷的变局与挑战,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做好民生兜底工作,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突出问题导向,补齐民生短板,聚焦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问题,通过一件件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的实事真正让好处看得见、实惠摸得着,推动民生与发展互促共进。

 二、织密“防疫”安全网,当好“慎终于始”的行动者。当前,虽然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球的疫情流行仍在蔓延,世界经济情况也深受影响。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加强前瞻谋划,防患于未然,绝不能轻易降低对疫情的警惕,

 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各项措施,防止境外输入和境内反弹,积极将疫情防控工作贯彻到底,为经济水平更好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高扬“发展”风帆,当好“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今天,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肩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在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同时,倍加珍惜当前的防控成果,将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发展目标有效结合,创造性地开展经济发展工作。必须着眼于当前我国新的发展形势,紧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更好地融入到群众当中,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敢于和乡村振兴等实际问题较真硬碰,将经济发展目标落到实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前,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守望民生福祉,守好防疫红线,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将使命担在肩上,以锐意进取、久久为功的精神接续奋斗,把一腔热血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果。

 【三】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会议,一年总结客观深刻,来年目标坚定明确,路径规划科学可靠,政策措施精准发力,信息量大,含新量高,相关的解读很多,其中引起我学习思考的是这样几句话:

 “领导干部要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 “领导干部要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 学习,始终是提高认识、增长才干、把握规律、指导实践、提升能力的“金钥匙”,永远保持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大大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今年 X 月 X 日,他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一、要摒弃进“保险箱”的懈怠思想。有的进了体制内,就认为“高枕无忧”了;得了“铁饭碗”,就觉得“旱涝保收”了。真知灼见没有学习多少,倒把所谓“官场哲学”学得很透。有的认为位卑言轻,听指挥干事就行,学习思考是领导考虑的事,不能“越位”。思维能力唯有经过不断训练才能形成提高,如果常

 常偷懒懈怠,比如在精神宣贯时“借机溜号”、在聆听讲座时“辗转腾挪”,在平时学习时“抄抄写写”等等,就难以构建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素养、系统思维,逻辑能力,即便走上领导岗位,也难以驾驭系统问题,应对复杂局面。

 二、要努力成为专业领域“行家里手”。“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不断提高专业化能力,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这次经济会议上,提到五个“正确认识和把握”(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这五个“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内容专业性很强,不仅要“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也要综合考虑其他领域因素,因此要努力成为“专家”成就好的事业,而非拍脑袋决策的“砖家”坏了好的前景。

 三、要把实践当作学习“大课堂”。“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这句话深刻表明,“宰相”、“猛将”的成长路径中必然要经过基层这个人生“大课堂”的学习磨炼,只有在基层当过“热锅上的蚂蚁”、接过“烫手的山芋”才能知道真正的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知道地方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知道需要学习哪些专业知识来推动发展,需要增强哪方面的工作能力。倘若只想“能躲则躲”、“能推则推”,不把实践学习当作强筋壮骨之“钙”、检验理论学习的“试金石”,只能

 陷于“清谈客”、“客里空”。

篇五: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感悟心得体会

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范文(1)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 2021 年的经济工作,为推动“十四五”顺利开局提供了指导和遵循。

 2020 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先有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后有帝国主义的“卡脖子”,加上世界经济下滑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三重压力”之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打了一个漂亮的疫情阻击战、经济收官战。党中央及时召开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经济工作,既是客观总结上年工作,又是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举棋定向”。

 2021 年将是一个更加特殊的年份,既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一百年”的收官之年,更是实现“2035 年远景目标”的起步之年,做好 2021 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远大目标,明年的开局起步十分重要,必须要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心态走好第一步。

 。

 打好开局之战,要保持目标精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 2035 年远景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实现“十四五”顺利开局,打好开局之战,必须紧盯中央制定的发展目标,树立靶向意识,坚持精准对标,以万分之力拉满弓、使全力,确保“射出的箭”不脱靶、不偏移。

 打好开局之战,要保持蹄急步稳。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已严重衰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依然严竣,容不得

 半点闪失。必须要深刻认识、深入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国内外形势,分清利害关系,排除各类干扰,聚精会神办好自己的事。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不断固底板、补短板、通堵点,实现平稳发展。

 。

 打好开局之战,要保持战略定力。《曹刿论战》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军事上如此,经济社会发展亦如此。要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及 2035 年远景目标,既需要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更需要广大党员鼓足勇气、铆足劲力,撸起袖子、甩开膀子,以“钉钉子”精神,始终保持决战决胜的状态。

 蓝图绘就,重在落实。目标已定,关键是迈出的第一步、打好的第一仗,首战胜利必将迎来全局胜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以首战告捷迎接建党 100 周年。

 中国经济:乘风破浪 行稳致远 (来源:人民日报)

 2020 年 12 月 16 日-18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 2020 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1 年经济工作,为引领中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擘画路径、指明方向。透过观察中国下一年经济政策总基调的重要窗口,世界更清晰地感知,具有强大韧性和蓬勃活力的中国经济,将为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注入更多信心和动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中国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国际社会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中国经济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秘诀是什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 “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五个根本”是中国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深化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给世界的重要启示。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放眼世界,新冠肺炎疫情令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社会民生遭遇重创,影响超出 2008 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存在高度不确定性。聚焦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当前中国与世界经济形势,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等,对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交融,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牵动世界目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并提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强调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不久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署,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都充分表明中国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更多红利。

 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瞩望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中国,势将在高质量发展的正确航道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在自身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的同时,携手世界各国谱写共创美好未来新篇章。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中国,势将在高质量发展的正确航道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在自身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的同时,携手世界各国谱写共创美好未来新篇章!

 学习 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心得体会范文(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 12 月 10 日至 12 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

 要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自去年 7 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后,中央决策层多次提到“六稳”,各地区也在持续平推进“六稳”工作,各级政府均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等措施方面积极创新、持续求进,“六稳”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创业就业环境取得了较大的改善,企业运营方面取得了较多的利好。那为什么要强调“六稳”经济工作呢? 有必要。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和社会发展奇迹。可想而知,经济发展太快,有利好但也有弊端,所以要在前期求快的路上想办法慢下、稳下,去挖掘和思考,并且想办法解决发展历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是隐藏的矛盾。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东西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愈烈,都会让经济产生不稳定,在当下以稳字当头发展经济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很重要。目前中国经济确实处于较为困难的发展时期,外部环境波云诡谲且难以预期。我们需要一直保持定力,稳住心神,专注做好自己的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面对外部环境的压力不慌神、遇到新问题新挑战不畏惧、解决隐藏的矛盾和隐患有信心。泰山崩于前而岿然不动,是稳重的心态,是自信的表现,是“六稳”中潜在的生命力量。

 对需要。对需要,就是对口人民群众的需要,去做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事情。稳外资、稳外贸等,是稳定大的经济环境,稳定中国经济的发展未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国际地位。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亦昌盛,稳定经济就是稳定了中国发展的命脉,也稳住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如果说,稳经济环境太大,其实稳就业、稳金融等,都是我们切实感受到与自身相关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和爱护,稳就业就是为我们能够干事创业搭桥铺路,稳金融就是为了我们能够大展拳脚保驾护航。“六稳”经济工作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篇六: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感悟心得体会

世界经济复苏及国际贸易合作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心得体会

  篇一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 4 日在上海举行。多国领导人在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致辞,高度评价中国克服疫情挑战如期举办第三届进博会,认为本届进博会将为各国发展开拓新空间,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及国际贸易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为全球合作抗击疫情、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指明了方向。习近平主席连续 3 年在进博会开幕式的演讲,一以贯之地释放了中国对世界的观察、对经济全球化的立场。同时,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和具体倡议。

 开放不是一厢情愿,需要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体现了大国责任和担当。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面扩大开放新举措,表明了中国坚定推进全面扩大开放的恒心,也为国内外企业开展市场合作、共赢发展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

 当前,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中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

 冲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呈现稳定转好态势,前三季度实现正增长,其中对外贸易额增长 0.7%,实际使用外资增长 5.2%,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习近平主席通过视频发表的主旨演讲,不仅立意高远地彰显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更为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国内企业将立足自身专业服务,助力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更多正能量。

 多年来的发展经验,让集团充分体会到,强大的国内市场为中国企业开展全球资源和市场布局带来巨大的驱动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乳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有 14 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 4 亿,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预计未来 10 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 22 万亿美元。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广阔的内需市场将继续激发源源不断的创新潜能。

 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将继续通过进博会等开放平台,支持各国企业拓展中国商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中国在疫情后出台的各项纾困惠企政策,对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一视同仁。这将进一步增强外资企业与中国的产业合作基础,有利于外企与中国全方位地深入长久合作。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中国政府仍能坚持走开放之路,足见中国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决心。

 在全球疫情背景下,今年进博会能够如期举行,体现了全世界对中国政府的支持与信任,也充分表明了世界对中国经济复苏与增长的决心和信心。在这样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下,外商可以更好地发挥优势,有效对接国内外资源,增进人文交流与理解,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进博会是一个开放、创新、合作的平台,已成为促进科创发展的加速器,推动了突破创新药物的引进,满足广大患者急迫的临床治疗需求。

 制度优势更加明显、强大市场优势更加突出、高水平开放优势持续显现,正是基于以上三大优势,我国经济呈现稳定转好态势,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篇二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 4 日晚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仍在加快,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各国要携手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

 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和行动。

 “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没有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尽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合作共赢依然是大势所趋。不管遇到什么风险、什么灾难、什么逆流,我们都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把握时代潮流,坚定不移走开放发展、合作共赢之路。

 “我们要携起手来,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共同加强合作沟通,共同扩大对外开放。”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互联互通的新时代,各国利益休戚相关、命运紧密相连,重大危机面前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致力于推进合作共赢的共同开放,致力于推进合作共担的共同开放,致力于推进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携手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始终是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坚定的行动者。这些年,中国坚定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践行开放发

 展理念,对外开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奏响了中国与世界交融发展的新乐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在新的征程上,一幅全面开放新图景正徐徐展开。相信未来的中国,必将坚定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合作共赢的未来,必将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迈向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境界,必将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亲自谋划进博会的习近平主席曾表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今年,进博会迈入第三个年头。本届进博会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带来严重冲击、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的特殊背景下举办的。

 第三届进博会延续了“新时代,共享未来”的主题,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馆内人数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 30%。尽管人数受限,但规模并未缩小,今年展览面积比去年扩大了近 3 万平方米。“线上线下结合”的参展方式,让全球企业实现在云端“屏对屏”交流。

 本届进博会的一大亮点,是新设立公共卫生防疫、智慧出行、节能环保和体育用品及赛事四大专区。仅公共卫生防疫专区,就有很多世界 500 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与。这里集中展示了国际先进公共卫生防疫产品、技术,以及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热门产品。

 习主席在 11 月 4 日晚的主旨演讲中说:“中国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举办这一全球贸易盛会,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

 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 前几天刚刚落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让今年进博会更加“不一般”。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专门提出“增加优质产品进口”“发挥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平台作用”。

 中国为什么要办进博会?一个重要考量就是中国需要通过扩大开放增加优质商品进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去年,习主席在进博会上说:“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 “十四五”规划建议不仅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还提出“全面促进消费”。在今年的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主席说:“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 外界对于五中全会的最大关注点之一,是中国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主席在 4日晚的主旨演讲中说:“这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新发展格局,既是中国之需,也是世界之福。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而至,进博会的独特魅力,令全球各地参展商满怀期待,投身其中,获取机遇,分享红利,与中国经济共成长。

 人们将见证开放中国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感受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世界携手共进共赢的决心与诚意。

 迎风破浪,携手共进。我们和世界一起期待!

  篇三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 4 日在上海举行。多国领导人在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致辞,高度评价中国克服疫情挑战如期举办第三届进博会,认为本届进博会将为各国发展开拓新空间,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及国际贸易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11 月 5 日至 10 日,第三届进博会在线上和线下同时举行,吸引了全球 180 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 3800 多家行业企业参加。随着进博会大幕拉开,四叶草展馆将再次见证全球客商洽谈签约的火爆场面。

 在疫情全球蔓延、国际经贸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进博会如期举办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魄力与决心。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对世界经济形势作出了基本判断,鲜明地表达了中国的态度和立场——携手推进共赢共担共治的共同开放。

 进博会充分链接了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不仅成为世界高质量产品和服务集中展示的舞台,更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动力。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仍在加快: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 40 条减到 33 条,自由贸易试验区由 18 个增至 21 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深圳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实施方案发布实施…… 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的成果,为不稳

 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力量,也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了中国信心。各国走向开放、走向合作的大势不会改变。

 在疫情全球蔓延,国际经贸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第三届进博会的如期召开,向全世界展现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释放出积极信号,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和力量,也进一步为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动力”。

 进博会开放共享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作为自信大国的姿态,以及进一步开放与世界共享更美好未来的决心,也让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更加增强。

 随着进博会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不仅让中国企业搭上对外合作的“快车”,也让全球企业乘上中国高速发展的“专列”。在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要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通过深化全球合作,促进创新、产业等各方面的联通融合。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深刻把握了国际经济大势,针对推动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所提出的‘三个推进’和‘四项举措’,充分展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普惠民生福祉的大国担当,也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家的获得感,让我们对未来持续加大企业开放合作力度充满了底气和信心。

 进博会是中国力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平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指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这体现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

 易的一贯立场,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 环顾世界,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影响,严重冲击全球经济。但越是面临困难,越是乱云飞渡,中国担当越显得难能可贵。

 中国举办进博会主动扩大进口,这在国际贸易中属于首创,充分体现出中国加强对外开放的决心以及负责任大国的胸襟。从倡导共建“一带一路”到举办进博会,中国正为各国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让更多国家可以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便车”,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发展。

 进博会不仅是一个展会,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中国对于推动全球贸易的支持。在全球疫情蔓延带来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进博会为加强经济合作和促进互利互惠贸易提供了独特机会,有助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中国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承诺,将不仅限于举办一两次展会,而会转化为持续的进程。这是非常积极的成果。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正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着四海宾朋。我相信,进博会这一开放平台必将为全球经济协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仅供参考

篇七: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感悟心得体会

领会 1 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心得体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 月 16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对 2021 年经济工作作出新判断、新部署、新要求,传递出中国经济发展清晰而鲜明的信号。

  2020 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份“中国答卷”来之不易,背后的成功秘诀是会议鲜明提出的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大规律性认识: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

  经验弥足珍贵。这五大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内涵深刻、启迪未来。明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我们要深刻把握这五大规律性认识,办好自己的事,坚定发展信心,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推动我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创

 新局面、创造新业绩、实现新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每逢岁末,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海内外关注,今年更不寻常。新冠疫情突袭而至,将全球拖入衰退深渊。各国规模空前的纾困政策避免了最糟糕局面,但世界经济仍需穿越寒冬。中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交出了举世瞩目的答卷,也为世界经济早日复苏注入了能量。

 逆势增长显实力,中国经济勇向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 4.4%。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复工复产,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逆“疫”突围。全年经济总量预计超过 100 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将是今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正如国际观察人士所说,中国经济活动稳步复苏的势头不断夯实,未来有望实现更高质量增长,为世界经济走出低谷增添信心与动力。尤其是,受到疫情影响,全球物流通道受阻,被誉为“一带一路”上“新使者”的中欧班列,今年开行数量刷新纪录,成为畅通国际物流的“硬核担当”,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发展的善意。中国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赋能传统产业,更引领新一轮消费、生产的转型升级,畅通了国内经济循环,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增加了中国发展的动力,更提升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为世界共同

 分享中国发展红利,推动全球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服贸会在北京举行,两届广交会成功“搬上云端”,第三届进博会如约而至……特殊之年,中国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展示出大国的应有担当,也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态度。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 40 条减到 33 条,自由贸易试验区由 18 个增至 21 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中国用实际行动表明,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体现了全球治理体系的缺陷和不足,更突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意义。推动经济早日复苏,更需要各国放下成见,共同携手突围。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向世界运输防疫物资,积极开放中国市场,主动推动区域之间合作发展,让人类共同体理念获得了更加广泛的认同。

 面对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各国需主动求变,加强沟通交流,竭力避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沉渣泛起。携手世界发展,中国有知更有行,为推动全球通力合作,贡献了一份中国力量。

篇八: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感悟心得体会

经济稳步复苏感悟心得 体会

 国家统计局 7 月 16 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 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 6.8%,二季度增长 3.2%。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二季度增速转正凸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

  这种韧性与活力来自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尽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没有国内消费和资本形成的贡献率高,但整体的对外贸易所呈现的大进大出模式支撑了国内消费和资本形成的增长,为我国经济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这种以单循环状态为主的国内国际进出口模式在2001 年加入 WTO 之后,有了更加充分的发展。

  然而,随着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日益复杂变迁,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不断抬头,特别是突发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中国经济传统的以单循环为主的模式受到巨大挑战。经济体量日益庞大的中国不能再单纯地依托某种外向型国际单循环通道,更需要重视国内国际双循环通道的互补作用。

  我们依据进出口依存度的变化,也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经济事实上已出现了一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

 进的新发展格局。2001 年我国加入 WTO 之后,无论是出口依存度还是进口依存度都有一个加速上行的趋势。但在 2006 年之后急速回落,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 2012 年之后持续缓慢回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一方面是中国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不可能只靠单向经济增长渠道即大进大出的对外贸易来维持;另一方面,依靠国内市场的扩容深化是实现经济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这样一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最终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必由之路。

  这种韧性与活力还来自于,以制度现代化为支撑的更高质量的经济现代化。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我们当前面临的许多困难和问题多是体制机制方面的,必须通过制度的全面改革来克服和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同样如此。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障碍,更多的已经不是过去所说的自然资源瓶颈、能源交通瓶颈等,而是制度的约束瓶颈。

  最近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不断在经济体制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这些论述都在昭示世人:十四亿人口的庞大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容挖潜,会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苟日

 新,日日新”的制度现代化变迁,必将为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提供源源不竭的强大动力。

篇九: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感悟心得体会

贯彻 1 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心得体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 月 16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 2020 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1 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这表明,要做好经济工作,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深化的 5 点规律性认识。

  受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当前仍旧肆虐全球的疫情形势,面对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作为主要经济体取得了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成绩,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这说明,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在重大疫情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秉持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惜一切代价,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一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大国,经过 8 年持续奋斗,在重重困难下,近 1 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这背后,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

 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够作出正确决策,确定最优路径,并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强劲复苏的中国经济还为全球经济恢复注入活力,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能够实现在疫情冲击之下仍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只要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就一定能够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发挥出攻坚克难、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能量。

  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只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就一定能够在抗击大风险中创造出大机遇。必须清醒看到,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在“十四五”即将开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即将开启新征程之际,党中央创造性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将对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提供强大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连年取得重大进展。12 月 17 日凌晨,嫦

 娥五号成功携带月壤返回地球;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离不开我国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而在过去的 5 年中,人工智能、5G 通信、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更多领域有了更广泛应用,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 GDP 比重显著提升,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这显示出,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只要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就一定能够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

篇十: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感悟心得体会

经济运行恢复势头稳中向好 心得 体会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5 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都保持在临界点以上,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恢复势头稳中向好。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今年一季度,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平稳的经济运行带来冲击。同时,疫情的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作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战略成果后,经济复苏进程一直是全球高度关注的热点。中国将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攻坚克难,行稳致远,大大提振了国际社会的复苏预期,给世界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

 命运与共,加快恢复经济活动为全球发展注入 “ 新动力 ” 。此次疫情,全球的生产和经济活动也放缓了脚步,更多国家意识到,各国人民命运与共,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对一季度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但从一季度末期开始,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中国动员一切力量防控阻击疫情,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经济活动开始加快恢复。中国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赏,中国采取“六稳”“六保”等有力有效政策措施,加速经济回暖、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实现,起到较好的探路者、

 示范者的作用,给世界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力”,给各国战胜疫情带来了希望。

 稳中向好,畅通供应链 产业链为全球发展增添 “ 加速度 ” 。中国拥有 14 亿人口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最完整的产业链,近些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一直遥遥领先,发挥着全球经济压舱石的作用。面对疫情挑战,中国动员举国力量,千方百计迎难而上、克服困难、恢复经济,消费、投资、进出口日益活跃,经济社会发展蓬勃活力重现,不仅增强了世界各国战疫情稳经济的信心,而且势必有力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助推世界经济企稳回升。在疫情影响之下,中国能否尽快稳中求进、以保促稳,全力推动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直接关系到世界贸易的走向。中国积极打出稳外贸政策“组合拳”,助力国际货运逆势而上,为稳定和畅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维护了世界产业链的完整与稳定。

 稳中求进,扩大开放稳定增长为全球发展提供 “ 新契机 ” 。促进外贸基本稳定、积极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府工作报告对扩大开放作出了系统部署,体现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视野和决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分析,最近三个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都在 50%以上,表明中国经济仍然处在恢复性增长的过程中。中国一以贯之地奉行开放合作政策,为世界经济加快恢复增长提供支撑和引擎

 力量,在促进自身经济稳步回升的同时,大大提振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我们有理由坚信,中国经济发展必将为稳定世界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推荐访问: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感悟心得体会 中国经济 心得体会 复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