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学设计3篇(完整)

时间:2023-06-19 19:4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学设计1  课题研究  创意说明:  阅读这类较长的文章,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学习,不仅要学会阅读理解,还要学会主动发问:  有疑而问、于无疑处生疑或者依据文中有关事实,向作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学设计3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学设计3篇(完整)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学设计1

  课题研究

  创意说明:

  阅读这类较长的文章,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学习,不仅要学会阅读理解,还要学会主动发问:

  有疑而问、于无疑处生疑或者依据文中有关事实,向作者、老师或同学提出商榷性的疑问。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没有发问,就没有研究,没有研究就不可能解答,不能解答就不能发展。因此,要鼓励学生善于敏捷地发现问题,积极地探索,敢于打破常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能够以新颖的形式表述结果。

  〖教学步骤

  一、阅读全文

  二、对课文发问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的“阅读提示”及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从不同的角度来发问,并将自己发现的所有问题罗列出来。

  三、课题的选择

  指导学生在他所罗列的问题之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有价值、最值得探究的问题。选择课题也是一种学问和能力。在选择课题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以下事项:

  1、量力而行。课题尽量小一点,容易突破,以免半途而废。

  2、问题明确。在选择一种课题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其意义价值,以及其先进性和科学性。

  3、避免重复。尽量避免与别人的课题重复。当然,如果认为自己的观点比别人的更深、更新、更透、更高一筹,也是可行的。

  四、资料准备

  课题研究必须建立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有所见地,有理有据。资料的`准备,包括*时的阅读资料收集和根据此课题而有目的、有系统地查阅文献两种。

  五、深入研究

  在资料准备就绪之后,就要展开研究了。研究的时候,要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六、小论文撰写

  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敏捷地发现问题,积极地探索,敢于打破常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还要引导学生以新颖的形式表述其研究结果,富有创意地进行小论文的撰写。

  七、交流总结

  先小组交流,后由小组选出代表作品在全班交流。教师作总结。

  提供以下课题范例以供参考:

  1、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2、有人说,本文作者是大手笔,表现在哪里?

  3、有人说,这是一篇至情文,何以见得?

  4、从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的截然不同的个性风格来看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

  5、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

  6、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值得景仰的?“德才兼备”的传统价值观如今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你认为“做事”与“做人”哪个更为重要?这二者之间会有一些怎样的相互影响?

  7、人应当怎样在事业中完成自己的生命?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积累重要词语。

  2. 理清作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3.学习人物传记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理清作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改变*屈辱史,使原子弹、*成功爆炸,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就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振宁写的一篇人物传记《邓稼先》。

  课堂实录

  一、知识卡片

  1.邓稼先:*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两弹元勋”由于所做事关*,长期默默无闻不为人知。

  2.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为清华大学教授。

  二、积累字音和词义

  1.字音

  邓稼jià先 元勋xūn 至死不懈xiè 鞠jū躬尽瘁cuì

  选聘pìn 无垠yíng 殷红yān 鲜xiǎn为人知

  2.解释下列词语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

  三、整体感知

  1. 学生速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2.你觉得邓稼先是怎样一个人?

  明确:

  1. ①在历史的背景上引出邓稼先。②写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③通过与奥本海默的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④通过作者与邓稼先的交往与对话,表达对邓稼先的情感。 ⑤描写邓稼先在罗布泊的工作情形,突出他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 ⑥总结评价邓稼先。

  2.邓稼先是一个为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有高度奉献精神的一位科学家。

  课上小结

  本文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布置作业 :

  1. 邓稼先的哪些精神和品质值得你学习?

  2. 收集的邓稼先的故事。

  板书设计

  邓稼先

  (一)(1)引出“稼先” 巨大贡献(2):侧面表现(4)

  (二) 追忆“稼先” (结果)

  崇高人格(3):传统文化的孕育

  (内因) (根源)

  奉献精神(2)

  (原因) 具体表现(5)

  (外在)

  (三)(6)评价“稼先

推荐访问:下册 教学设计 七年级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学设计3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学设计1 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课文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PPT课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