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写材料用典】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写材料用典】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完整),供大家参考。
【例文】“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沈括错评桃花诗的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看事情如果囿于文本、限于言传、浮于表面,只凭主观臆断,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有身体力行、深入调查、仔细求证,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获得客观性、真理性认知。正所谓“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要想对事物“知之真”,就要“尝之”“履之”、躬身力行。(中国纪检监察报《力行而后知之真》)
【典故】出自清代王夫之《四书训义》卷十一,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
【释义】意思是,对事物仅仅知道,还不是真正了解,亲身去经历才能知道它的真实。
【赏析】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我们党历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这为我们加强知识与道德修养、正确立身行事提供了基本遵循。政治学里有一个说法,叫“塔西佗陷阱”,意思是说当公权力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一为不善,众美皆亡,就是此理。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才能跳出“塔西佗陷阱”,真正收获群众的信赖。身处新时代,广大干部要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迈进。
【用法】主要适用于党校开班讲话,侧重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
推荐访问:用典 力行 真知 【写材料用典】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 【写材料用典】知者非真知也 力行而后知之真 知者非真知也力行而后知之真什么意思
热门文章:
- 最新文明礼貌月活动策划,文明礼貌月活动方案(优秀1合集)(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年医院护士面试自我介绍(优秀17篇)2024-08-22
- 2023年最新六年级自我介绍(汇总18篇)2024-08-22
- 学生会个人简历如何写(优秀9篇)2024-08-22
- 2023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大全8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房屋租赁合同书样本,房屋租赁合同书(优质11篇)【精选推荐】2024-08-22
- 设备租赁合同(通用12篇)2024-08-22
- 最新转让协议书才有法律效力(大全10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海边捡垃圾社会实践报告,垃圾处理社会实践报告(优秀8篇)(范文推荐)2024-08-22
- 最新外科护士自我鉴定(实用18篇)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