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状况研究——基于《中华教育界》为主考察(全文完整)

时间:2022-09-16 08:5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状况研究——基于《中华教育界》为主考察(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状况研究——基于《中华教育界》为主考察(全文完整)

 

 I 万方数据

 I

  RESEARCH ON HISTORY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TIME(1927-1937)—BASED ON CHINESE

  EDUCATION CIRCLES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ducation

  By Li Yaping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 Liu Yuewu

 Date: May, 2017

 万方数据

 I 万方数据

 I 摘

 要

 《中华教育界》对于这一时期的历史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学历史教育,包括教学目标、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在内的四个方面。

 通过对《中华教育界》的分析,基本可以整理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年)历史教育的大致状况。总体来看,民国时期学者主要关注的问题有三个:第一,历史教材的内容应当如何选择。事实上这一问题是站在教材编写者以及历史教师的角度来考虑的。也有学者对于彼时的历史教材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提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改进的方法。第二,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虽然这一时期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不断传入,但就所收集的资料和分析结果来看,历史教育方法并未受到新式教学方法太大影响,仍旧以传统的讲授法作为基本方法。第三,提出时事教学原则和恢复民族自信心原则。这主要是由于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加深,抗战救国和民族复兴成为时代的主题。历史教学从现实出发,担负起复兴民族的责任。然而以上三者之间并非完全割裂开来,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如历史教材的选择要立足现实,要能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在特殊历史时期,历史教材的选择就要遵循着恢复民族自信心的原则,历史教学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但是这一时期的历史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学生的历史程度低下,实际学习效果与课标规定的学习目标之间存在差距。彼时的学者也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挖掘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除了历史学科不受重视,在中学教学体系中处于边缘位置以外,历史教材的编写质量参差不齐,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历史教学改革过于理想化等等也是重要因素。

 作为中国近代教育期刊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之一,《中华教育界》集中反映了民国时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状况。教育有其本身的延续性和传承性,因此,透过《中华教育界》来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学历史教育状况的目的在于“以史为鉴”,为促进当今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万方数据

 II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华教育界》,中小学历史,历史教育

 万方数据

  III

 ABSTRACT According to Chinese education circles, the research on history education in the period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focus on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including teaching goal, textbook, teaching principle and teaching method.

 After analyzing this educational journal, it can be inferre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n history education from 1927 to 1937. Briefly speaking, there are three points mainly talked about. Firstly, how to select the material for history textbook. In fact, this issue was more concerned by textbook writer and history teacher. And research also analyzed the history textbook from 1927 to 1937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its defects and gave advice to improve. Secondly, the history teaching method. Although, advanced educational theory and teaching method was introduced from the West, history teaching method still adopt traditional lecture method as basic teaching method. Thirdly, emphasize the principle of current events instruction and regain national self-confidence. After September 18 th

 incident, the national crisis deepened and the top priority is save the nation from the war and revive the nation. It is essential for history teaching to undertake the responsibility starting form the reality. Meanwhile, these three points are interrelated, instead of isolated. For instance,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 for history textbook should be start from the reality and embody the request of the time development. More concretely, 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 for history textbook should help regain national self-confidence and history teaching method should keep up with the times. However, the problems in history teaching from 1927 to 1937 are prominently reflected as the fact that student’s history level and study effect are far away from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set by curriculum standard. Scholars believe the following factors are main 万方数据

 IV reasons. The first reason is that history is in a position of the edge in middle school teaching system. The second reason is history textbook is difference in quality. Apart from that, history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education reform lead to these problems.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journal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education periodical publication, Chinese education circles reflects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al situation in Minguo period. Education has its continuity and inheritance, so,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aking history as a lesson and provide a line of thinking for history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t present.

 KEY WORDS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time, Chinese education circles, history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万方数据

  V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I 目

 录.............................................................. V 绪

 论.............................................................. 1 一、 选题缘由 ................................................... 1 二、 研究现状 ................................................... 2 (一)

 关于《中华教育界》的研究.............................. 2 (二)

 关于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的研究...................... 3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 四、 创新之处 ................................................... 4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 7 一、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 ..................................... 7 二、 学校教育制度的演进 ......................................... 7 三、 十年间中小学教育概况 ....................................... 8 (一)

 初等教育的普及........................................ 8 (二)

 中等教育的推广........................................ 8 第二章

 关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的研究................... 11 一、 中小学历史教学的目的与意义 ................................ 11 (一)

 1929 年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 ................ 11 (二)

 学者对于此教学目标的解释............................. 11 二、 中小学历史教材的选择 ...................................... 13 (一)

 历史教材之素材的选择................................. 13 (二)

 关于历史教材的思考................................... 17 三、 中小学历史教学原则 ........................................ 18 (一)

 “注意时事教学”原则................................. 18 (二)

 “恢复民族自信心”原则............................... 19 (三)

 “养成崇拜领袖的信念”原则........................... 19 (四)

 “养成远大目光”原则................................. 20 四、 中小学历史教学方法 ........................................ 20 (一)

 中小学历史教学方法................................... 20 (二)

 对中小学历史教师的要求............................... 22 第三章 1929 年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与现行历史课程标准的对比 ......... 25 一、 指导思想 .................................................. 25 二、 文本内容 .................................................. 25 三、 课程目标 .................................................. 26 四、 结构内容 .................................................. 26 第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对当今的启示..................... 30 一、 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的弊端及原因分析 ................ 30 二、 民国中小学历史教育对于当代历史教育的启发 .................. 32 (一)选择那些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历史知识编入历史教材.... 33 万方数据

 VI (二)教材内容要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 34 (三)教材要吸收史学研究新成果.............................. 36 (四)历史教学方法即要与时俱进,又要结合实际国情............ 36 结

 语............................................................. 38 参考文献........................................................... 40 附

 录............................................................. 42 致

 谢............................................................. 44

  万方数据

 绪 论

  1

 绪

 论

  一、 选题缘由 在中国传统历史教育中,历史并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校课程而存在。历史总是与经学紧密相连,加上科举制度的强化,历史教育的发展无疑受到了极大的束缚。直到近代,严格意义上的学校历史教育才出现在世人面前。正是清末新政时期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和《奏订学堂章程》明确要求中小学普遍开设历史课,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历史教育由此开始。

 1927 年宁汉合流后,国民政府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加强了对文化和教育的思想控制。蒋介石最初打着“党化教育”的旗帜,意在培养学生对于国民党的绝对服从,变学生为自身的统治工具。“党化教育”原本具有进步意义,但是经过国民政府的歪曲解释,性质已经发生变化。于是有人提出以三民主义教育代替党化教育。到了 1929 年,“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才算是真正确立起来。南京国民政府的学制改革是对 1922 年颁布的壬戌学制作了局部的修订和调整,对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也作了修正,使其不断趋于完善。在此期间,学术发展正处于大繁荣阶段,许多先进的文化成果和思想观念为当时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者所积极吸收,这也推动了中学历史教科书乃至历史教育的发展。

 毋庸置疑,历史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教育本身即是时代的产物,是为满足时代的需要的,同时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时代。因此,历史教育与时代、政治的联系尤为密切,处于成长期的历史教育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也不可避免地被打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冲击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接受这种新式历史教育成长的人们同时深深影响甚至是改变了那个时代。

 历史教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重视历史教育使得当时的历史学科相当繁荣,人才辈出。在历史教育日益受到冷落,历史课程愈加被边缘化的今天,研究如何对待历史教育、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或许能为当今的中学历史教育提供借鉴与思考

 万方数据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状况研究——基于《中华教育界》为主的考察

 2 作为中国近代教育期刊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之一,《中华教育界》集中反映了民国时期的教育理念。研究《中华教育界》在 1927-1937 年间民国历史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影响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发展和推动当代历史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将以《中华教育界》为例,分析、研究 1927-1937 年间中国的中小学历史教育,同时也将参考同时期其它期刊上的相关研究和著作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 研究现状 本研究着重梳理了近年来对于民国时期,特别是 1927-1937 年间中小学历史学科发展状况的研究成果。从查阅的情况看,目前国外研究几乎不曾涉及这一时期历史学科发展状况以及中国教育期刊。国内研究状况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关于《中华教育界》的研究;二是着眼于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的研究。

 (一)

 关于《中华教育界》的研究 1 1 . 概括的研究中...

推荐访问:中小学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状况研究——基于《中华教育界》为主考察 国民政府 教育界 中小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