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浅谈作文教学18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4-04-10 14:30:06 来源:网友投稿

浅谈作文教学1作文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等看法转变为书面语言的过程。作文的构成需要学生善于应用语言,掌握词汇、语式的应用技巧。同时,作文也是当前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作文教学18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作文教学18篇

浅谈作文教学1篇1

作文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等看法转变为书面语言的过程。作文的构成需要学生善于应用语言,掌握词汇、语式的应用技巧。同时,作文也是当前整个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教学体系中关键性的构成要素之一。高质量的作文不单单需要对生活进行模拟,还需要丰富对语言运用的实践。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一问题备受各方教学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从初二阶段学生作文学习的现状来看,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通过作文描写与表达出来的内容或千篇一律,或大同小异,作文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模式上来看,都缺乏标新立异之感。为了能够解决以上问题,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把握写作的关键,就需要通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指导学生养成写作生活日记的习惯

初二阶段学生大多在写作上面临着所谓的瓶颈,特别是对于中心思想明确的作文题目而言,虽然了解题目的主旨与立意,但仍然无从下笔,内容的构思相当困难。产生以上问题的最根本性问题在于:写作找不到可以写作的材料。产生这一问题的一大关键原因在于:在平时所开展的作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掌握积累写作素材的方式与方法。但实质上,写作所需的素材是无处不在的,日常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加工,形成写作所需的素材材料。之所以学生无法积累素材,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留意生活的细节之处,缺乏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坚持写作生活日记。通过硬性规定的方式,要求学生每天按时上交生活日记,督促学生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感悟生活中的细节,不限制写作的内容,使学生将生活日记作为感悟的平台,所感所悟、所思所想都记录其中。长期坚持这一习惯,学生必定能够积累相当丰富的写作素材,解决在写作中无话可说的尴尬问题。

2、指导学生在模仿优秀范文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

对于无法掌握写作方法以及写作技巧的学生而言,利用教师所提供的优秀范文,从模仿开始,能够培养学生写作的意识,从而逐渐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但各方对于本措施的实施效果多有不同的见解与看法。主要依据在于:对范文的模仿会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当中陷入写作思维的定势,不自觉的重复他人的语言以及思想,形成的作品也就缺乏个人的独特性与创造性。但同时,优秀的范围也是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教会学生写作防范中最为直观与星星的手段,很多时候其价值高于了各种语言上的解释与说明。为了能够使优秀范文对于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提升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是: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灵活选择范文作品。所选择的范文作品不但需要为学生指点迷津,更需要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在此基础之上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的观察,积极的思考,积极的创新。

3、认同并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的核心在于思维的逆向发散,是从与问题相反的方法入手,展开多方探索与思考,从而形成与一般认知完全不同的全新见解,而掌握这一思维对于促进学生写作中的创新能力而言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对学生展开求异思维方面的培养与训练工作,使学生能够在有所发展的基础之上,形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

传统意义上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的思维意识出现限制,无从发展。这样一来,对于同一作文题目而言,很多学生所描写的作文内容往往会出现大同小异的问题,这显然是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的。故而,需要在作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重视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关键性的措施在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质疑的方式,引导学生调动思维,促进思维的活跃发展,对问题展开积极的探索,同时,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促进学生由思维的变化转变为智能层面的发展。引导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思考,最终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

4、善于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

有关研究中指出:在作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对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料的灵活应用,使学生的眼见更加的开阔,创新能力得到保障。网络资源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其丰富性与多样性。通过对网络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设置各种虚拟性的场景,并将这些场景元素成功应用于作文教学以及学生的写作过程当中。更加关键的一点是:通过对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能够活动感官上的刺激以及相当丰富的情感体验,对于促进学生在写作过程当中,创作灵感的激发而言意义重大。除此以外,网络多媒体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写作中对于素材,对于情感体验的交流更加的及时与有效,从而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方面意义相当显著。

5、结束语

大量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当中,从作文教学的角度入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根本目的与要求在于:打破学生在完成作文过程当中的思维定势与习惯,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对发散式思维的灵活应用,巩固对问题的认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思考,在生活中重视对素材的积累,最终使学生对于作文的构思更加的巧妙与新颖。本文主要针对在初二阶段作业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

浅谈作文教学1篇2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初中作文教学注入活力呢?从生活中寻找契合点,运用生活这把钥匙打开向往之门,我想,热爱生活的学生们定然兴味盎然。“学习兴趣的产生、发展和形成,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即有趣——乐趣——志趣。”①如何才能使学生对作文教学感到有趣,从而产生乐趣,进而形成志趣?

首先,要使学生对作文的题目感兴趣,即命题。

联系生活,这也是语文训练的策略,是使其生动活泼的手段。“生活是源,语文是流。”③生活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特别是发展表达能力的基础,要把语文基本训练搞活,就要使它同学生的基本生活联系起来,同学生的思想联系起来,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联系起来。特别是作文,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其诀窍就在于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命题,也就是说,题目要来源于生活。

叶圣陶说了:“一个中学生,自己要作的题目实在很多。上学听功课,随时有新的意想、新的发现,是题目;下了课,去运动,去游戏,谁的技术怎样,什么事情的兴趣怎样,是题目;读名人传记,受了感动,看有味小说,起了想象,是题目;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如种树,如养鸡,如窥显微镜,如测侯风、雨、寒、温,都是非常有趣的题目;校内的集会,如学生会、运动会、演说会,校外的考察,如风俗、人情、工商状况、交通组织,也都是大可写作的题目。”②这段话说明了学生可写的题目是很多的,概括起来不外三个方面: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出题目时只要细心地观察和深入地了解就能够命出受学生欢迎的题目。只有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才能让学生有话可写,引起他们的兴趣。

其次,要使作文教学的指导过程有趣,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传统作文的指导过程是在给出题目后,展示要求,然后给学生读篇范文,紧接着就是学生按要求写作的时间。这种方式在现在初中作文教学中仍在大量使用,造成了学生在作文时的被动局面,收效甚微。赖正清老师的“一堂生活作文课”《在集市上》可给我们巨大的启示。

就在大家听说是作文提不起兴致时,赖老师却微笑着告诉大家不是作文课,紧接着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集市上的情况谈起,如话家常,学生渐渐进入角色,并让他们表演买卖的场景,引导他们思考生活。这可以说是一堂不是作文课的作文课,没有作文字眼,但学生又实实在在经历了作文这一过程,完全是作文过程的生活化。从这可以看到,只要教师能够跳出窠臼,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学生乐在其中,何“苦”之有,何“惧”之有?作文课上的唉声叹气定会减少,代之以充满活力的笑声。最后,开辟作文教学第二渠道,走进生活调动写作兴趣。 “兴趣不是天生的特质,而是环境的产物。”③在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抓住课堂这个环节,还要抓住课堂的外延——生活,即学生的课外活动,如文体、团队、科技、社会实践甚至旅游等,还可以开展课外作文比赛、写观察日记、开展向报刊投稿竞赛、出黑板报、办刊物、专题纪念活动、开展演讲、辩论比赛等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还可以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激情,调动他们自主写作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有计划地活动,去做、去说、去写,把自己的经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既解决了学习任务紧张、无“米”下锅的问题,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了生活的情趣。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让生活教学生审美,让他们的心因生活中的美而产生激情,写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把单一的作文课拓展为实践后写作、交流后写作、争辩后写作、汇报展评等课程,使写作逐步成为张扬个性、表现自己需求、洞悉社会的渠道,让学生有事要叙、有理要说,达到“我要写”的心理渴求。

运用生活的原理指导初中作文教学,正是作文教学在“大语文教学观”上的反映。所谓大语文教学观是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语文学习同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培养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大语文教学思路是语文知识和整个文化背景、整个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语文渗透在一切需要思维、需要语言文字的地方,它是以自己的方式阐述、塑造、发展和凝聚着人们的精神境界。②写作作为语文的重要组成,毫无疑问具备这样的特点,只要运用好这个原理,不难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作文园地生机蓬勃。

注释:

①徐建成主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甘肃文化出版社,20xx年4月第1版127页。

②《叶圣陶教育论文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03页。

③徐建成主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甘肃文化出版社,20xx年4月第1版121页。

参考文献

1、苏支超胡凤英主编《写作训练思想》.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

2、苏立康著《语文教学对话录》.北京教育出版,1993年7月第1版。

3、徐建成主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甘肃文化出版社,20xx年4月第1版。

4、蒋成瑞主编《特级教师教学案例集录》.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年9月第1版。

浅谈作文教学1篇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突破口,不少学生对语文感觉难学,首先是从作文开始的。按新课标要求,小学生要能写出有真情实感、言之有物的文章。要实现这个目标,作文入门教学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教学最终要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其实,小学作文教学教师并非“授之以鱼”,而应“授之以渔”,这样,学生对作文教学就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反而以浓厚的兴趣去展示、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鞭策社会中的假、恶、丑。

小学作文入门教学,经过不断总结自身日常教学经验略有所悟。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既可改变学生不良的作文习惯,还可培养其浓厚兴趣,让他们徜徉于作文情与景之中获得心灵的陶冶,找到成功的喜悦。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作文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真实情感,抒写身边的人、事、物。

“文贵出真”,作为教师宜在小学生刚刚学会用笔认识神秘莫测的大千世界、表达自己内心复杂情感的时候,引导他们写真实的情感,抒写身边熟知的人、事、物。这样会让他们在幼小的心灵中萌生“其实作文就是那么简单”的意识,就不会一开始就觉得作文难写,让他们在初次用笔写自己生活时就充满好奇心。

学生在作文入门教学中我就要求他们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把作文当作表达自己情感和展示心灵世界的工具,只要长期坚持这一原则,就可避免作文出现假、大、空的情况。以“我写我人,我写我事”来要求他们,即可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出一个可以感知的“自我形象”。在教学中,我常用的方法是:学生入门的第一次作文是写自己,第二次作文写他们最熟知的家人。这样,学生用笔去抒写大千世界,从“自我”开始,然后逐步扩大视野,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学生写他最熟悉的人、事、物,就能有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空洞无物。

其次,要多形式培养和巩固学生的作文兴趣,让他们保持热情,并逐渐进入痴迷状态。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形式来让学生作文入门,并培养、巩固其浓厚的兴趣。

1.鼓励学生长期坚持积累,并有意识地用好词佳句入文。

平常我每接一个新班级,从一年级开始便要求学生把教材上的或课外书上的好词佳句专门积累在一个笔记本上,到三年级写作文时,学生就能有意识地把它们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我会利用圈点法标出每篇文章中用得精彩的词语或写得漂亮的句子,在班上交流,对突出的同学进行公开表扬,让他们一开始写作文就能找到一种成就感。

2.引导学生读名著和背诵精彩语段。除教材上要求背诵的语段或课文外,每个学期我都指定学生去读两部书和背诵一些精彩语段。根据时间要求,所要求读的两部书放在假期完成,背诵语段在平时,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年级时每学期额外增加十个精彩语段,二年级时每学期增加到十五个。学生在这两年中已读了几部自己喜欢的书,积累了几十个写人、记事、写物的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精彩语段,到三年级学生入门写作文时就特别轻松,语言运用也不会枯竭。

3.设置读书角和佳作窗。平时,我把学生最喜欢的书拿到教室里设置一个读书角,而且号召学生把自己家里已读过的书拿到班里,放在书架上供其他同学阅读。为了让平时特别喜欢读书的同学看到希望,我每学期都在班上设置“读书之星”奖,对部分学生予以奖励,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在班上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与此同时,到三年级写作文时,给学生设置一个佳作展示平台,在教室里开辟佳作窗,把每次作文写得有代表性的文章贴在上面。每学期只要有三篇作文进入佳作窗的同学便可获得“写作之星”奖。另外,根据学生兴趣,我还在班上设置了“积累之星”奖、“写作进步之星”奖、“故事大王”奖等若干奖项,以培养和巩固学生浓厚的作文兴趣。

4.积极推荐学生作文发表或参加各种竞赛,让他们从作文入门开始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进入一年级下学期,我便开始要求学生写日记,到三年级正式入门写作文时,我每次均选出几篇有典型性的作文,反复修改,除装订班级优秀作文集外,还大量向各级各类刊物推荐发表或参加各级竞赛,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近几年,我发现这一招的确不错,学生只要有作文得到发表或参加竞赛获奖,他的学习干劲就会更强,学习的自主性也会更强。有时老师即使不要求,一旦他已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他都会不自觉地自己找书来阅读,而且会自觉不自觉地写作文。每学期我都会收到班上同学主动交给我为他们修改的100多篇文章,而且这些文章既不是老师要求写的,也不是家长要求的。这充分说明,学生一旦对作文入了门,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出现势不可挡的状况,而且班上也会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由于我向全国各大刊物推荐的学生作文比较多,所以每年都会有我所推荐的十多篇或二十多篇学生作文见诸报端。家长一旦见到他的孩子的作文发表或获奖,定然会特别高兴,也会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这样,既增强了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也让家长看到了希望。所以,本班学生一旦要求要买书读,大多数的家长都很支持;如果某个学期学生没有提出要买书读的要求,家长反而会主动向老师了解情况。

小学作文入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果把这个突破口冲破了,教师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巩固,作文教学就会轻松自如,就不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且能够一年上一个台阶,作文兴趣也逐渐浓厚,并让部分学生作为终生爱好保留下来。这样,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就会最终实现。

浅谈作文教学1篇4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作文,对作文还不太熟悉,甚至有些学生对写作存在畏难情绪,所以在教学之前,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其实写作并没有那么困难,写作就是学生记叙生活、表达情感、发表见解的一种方式。但是,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老师教学的一大难题,习作也成了学生望之生畏的科目。

近年来,语文在整个学习科目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作文作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

来,小学生作文教学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改评”的传统训练模式,这种训练模式的教学成果并不出色。为了提高学生写作素养,我们必须努力改变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以新课程改革为前提,探索出新型作文教学方法。

一、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上,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改评”的传统训练模式,这种训练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后果:

(1)学生不知如何下笔,无内容可写。

(2)学生没有养成积累的习惯。

(3)学生不会创新,文章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4)学生写作不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是不得不写,导致学生按图索骥。

可见,这种传统的写作训练模式已经过时,不仅不适应新课改作文教学的要求,而且也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将新课改的理念与语文作文教学相结合,创造出更适合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

二、如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一)注重平时积累。

1、课文内容的积累

“重视文本”也出现在新课标的要求中,很多课后题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背诵、摘抄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却一味注重课外知识,反而忽略了课本中最基础的知识。

2、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有效途径。日记的内容要求比较低,可以写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也可以写自己想到的。总之,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自己生活中的任何感悟都可以出来。这样就能使学生思维更开阔,给了学生写作的自由空间。

日记写作较为灵活,行文自由,是提高自由写作水平的捷径之一,却被很多老师所忽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或者说所感受到的人物、风景、时间、小插曲等等,只要是自己觉得有意思、对自己印象深刻的,就可以把它记下来。因为要记,学生必须对天的所见所闻,“知之尽量详,识之尽量真,思之尽量明。”天天动笔就会活跃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日常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感,越写越有话可写。

如果学生能每天坚持下来,把所见所闻写成日记,哪怕只写一两句话,一步一个脚印,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让学生欣赏一下自己的日记本,学生会由衷地体会到写日记的好处。

(二)亲身体验

孔子曾说过:“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实践来源于生活。我们说,知识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可见,生活是习作的源头活水,没有生活经验,习作从何下笔?又从何而写?

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认真留意身边的事,时刻与大自然为伴,用心去体会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交融,触发情感再生。例如,老师可组织学生到郊外去放风筝,让学生感受合作的美好,去体会放风筝的快乐。

(三)写作命题灵活多样。

传统的作文教学由于过分注重命题作文,常常把学生的思路限制在一个方向,使学生不知如何下笔,写作文成了“挤牙膏”,老师赶一步,学生走一步。新课标要求作文训练命题开放性、灵活性、多样性。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无命题要灵活结合在一起;就命题者而言,教师命题要考虑学生的意愿,与学生自由命题积极结合。

(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习作,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选题习作,不限制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任学生天马行空,自由地倾诉表达,这样可以调动他们的潜力,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脱离条条框框的限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教师可以采用写想象作文的形式进行训练,想象作文是最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的了。相信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一定会发现学生超乎想象的想象力。

(五)注重作文评改

教师的评改、反馈对学生的习作十分重要。评价得当,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学生才能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此教师在评改作文时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不留情面。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本身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有高一些的要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哪怕只是用了一个好词,教师也要及时表扬,及时鼓励。这样才会让学生看到希望,乐于写作。

总之,作文教学作为长期以来比较困难的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以教学理论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反馈,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作文教学方法。

浅谈作文教学1篇5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语文成绩的总体水平,影响着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识字写字入手,加强阅读感悟,触发他们的真情实感,培养他们的自改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本文就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 语文 作文 教学

作为成长在教育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走出传统教学的旧模式,走进让学生自主作文的新空间。所谓自主作文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身边的生活,然后将自己的所感所悟形成语言文字,这是一个人的情感、灵性得以外化的过程。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进行一次详细的讨论。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

古语云:“好学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对事物的喜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许多兴趣都是“引”出来的。要想让学生乐于作文,首先必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大多认为自己的能力、水平有限,写不好作文,缺乏自信心。所以,教师在批改学生习作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哪怕学生仅是一个词语用得好、一个句子写得美、一个片段写得好,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产生作文的欲望,为学生营造一种欢乐的写作氛围,促使学生乐学、好学,把写作当作是一种快乐的事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所写的反映生活的内容理应也是多彩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让学生写一些写人、记事、状物的文章,还要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如果教师规定的条条框框太多,硬要学生写他们不想写、不愿写的东西,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爱说好动的天性,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激起灵感的火花。

二、教师要培养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的习惯和能力

鲁迅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犹如雕塑大师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让学生写最喜爱的水果时,我让学生对水果进行看看、闻闻、尝尝等活动。写自然物时,就带学生出校门,与自然界进行亲密地接触。写社会现象时,让学生用细心的眼光观看,用发现的角度学会思考。正如福楼拜所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三、传授、强化、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质量

(一)传授学生写作技巧

教师要让学生多亲近自然,感悟世界,体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思考大千世界中万物的生存、发展以及竞争等,随时随地地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只有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体会到的才是事实,才是真相,学生才能够写得下去,也才能写得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应尽量避免对作文进行硬性规定,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发挥自己最佳的写作水平,不去追求速度,不去追求数量,重点把握好写作上的个性化。

(二)强化学生写作技巧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小学生,正是接触外界兴趣最为浓厚的阶段,教师应当尽量让学生多看课外书籍,经常性地阅读文章中的经典语句,分析别人是怎么写出来的,好在哪里。这样,不仅可以丰富、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更能让学生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构思以及技巧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不仅可以加强应用技巧,也能够提高写作的质量。另外,还应加强优秀古今著作的朗读与背诵。当学生做到这些时,在写作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胸中有墨,不吐不快”的感觉,写作也自然成为了学生表达自己感情的需要,从而慢慢地爱上了写作。

(二)提升学生写作技巧

作为教师,及时地反馈学生在写作上的优势、劣势,让学生了解清楚自己的写作能力,才能够针对特点进行有效的改进,以保证学习和教学达到一致的进步,让学生懂得扬长避短,这也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作文信息的反馈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给学生说了不足之处就成,也不是单一的老师阐述就成。反馈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如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的指导性面批、佳作对照等等,其中恰当的话语和高分的奖励,对学生写作激情也具有一定的鼓励作用。

四、结论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他们在写作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思想境界。在具体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作文基础,加强阅读感悟,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以有效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而这也将促进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参考文献:

[1]陆业高。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素质教育论坛,2009,(11):81-82.[2]杜成党。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高五议[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3):103-103.[3]朱芸。让思维灵动,文采飞扬―――巧用教材,仿写语段[j].阅读与鉴赏:教研,2008,(12):45.[4]张艳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技巧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8).

浅谈作文教学1篇6

当前,对于绿色的理念,环保的意识,已经随着环境的恶化逐渐的深入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心中,中央也一再强调环保的重要性,这样,从小学开始,培养孩子们的环保理念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具体反映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上,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从生态环境出发,不断的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们从小能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人物和景色的作文写作占据了小学语文作文的大部分内容。在这里我们就可以很好的以社会上一些环保的案例来培养他们的环保理念,达到我们绿色作文教学的目的。

1 景物描写

在小学的作文阅读与写作中,景物描写占据了很大的位置,而美丽的景色描写,又与环境保护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我们对学生们进行环保教育的最好的素材,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把握住其规律,适时的在景物作文训练中培养和训练学生们的环保意识。

首先,在景物赏析课上,教师通过对美丽的景物的展示,引导学生们把其与当前人类的破坏行为联系起来,并通过讲解和多媒体材料的展示,来告诫学生,美丽的环境来之不易,需要我们的共同保护,否则我们就会失去它。

其次,在适当的时机,及时的向学生们展示当前人类所犯下的罪过,大气污染、水污染、粉尘污染等及其危害,让学生们能够从潜意识中形成破坏环境的危害,并使他们能够成为环境的保护者和宣传者,为环境保护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接着,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参与进去,并以作文的形式做总结,题目可以是:记一次植树、记一次种花等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能力,也训练了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与环保意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2 人物描写

在小学的记叙文写作训练中,平时我们要多加强环保理念的培养,比如在平时的作文积累课上,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有意识的选取一些关于环保人物的案例来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在体会人物的行动和行为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以便于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和行动负责。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人物的事迹材料,让学生们去讨论,去判断案例人物的可取性,再通过课堂的形式展示给全班,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了解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最后让学生们搜集汇总,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同时,可以以读后感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们,让他们能够在前者讨论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的文章和感受,以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接下来,在学生的自我行为写作练习上,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搜集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并形成一种共性的材料,供全班去讨论和评价,然后,选择出几个比较可行的和优秀的条目,让我们的小学生在课下去实践,这对于其参与社会生活是由极大的好处的。

3 人物和景物的综合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好多案例文章都是情景交融的,这也是我们记叙文写作的一个特点。因此,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在满足了景物和人物写作的训练要求后,情景交融的训练就成了我们对学生们作文训练的新的要求。在此阶段,我们要通过前期的积累,让学生们在人物和景物描写过程中逐渐达到统一,形成其一种惯式:

情景交融。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比较麻烦,需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不断的积累,才能够达到目的。

首先,我们在前期的基础上,要从小的段落写作练习。比如在一个美丽的画面中,如何把什么样的人物镶嵌到里面才能够更好的表达出寓意。蓝天白云下的草原对应着辛勤的牧民,而不是野狼;春意盎然的农田对应着勤劳的农民而不是工厂的黑烟;硕果累累的果树对应的是劳作的果农,而不是砍树的光头强。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联系,学生们就会逐渐的培养出美与丑的对比和结合,把情与景适时的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其次,在反面教材上,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当前比较流行的动画系列剧《光头强》入手,通过回播其中的片段,来唤发其学生们的环保的意识,并在人物与事件的描写中把景色描写恰到好处的结合在一起,以便达到我们写作的目的。

最后,通过片段的联系,我们就可以组建作文训练了。教师可以以命题作文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情景交融型作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并在学生小组中分组讨论其形式,然后通过作文写作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大胆的去想象,并把以前的片段写作结合起来,写成我们所要求的文章。在讲评的时候,我们还要由各个小组去分别推选出比较优秀的作文来在课堂上展示,以便于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情景交融作文的综合运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语文作文习惯培养过程中,加强学生们的环保理念,以绿色的视野来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在普通作文训练与环境保护上寻找到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它有利于学生们从小培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同时也训练了其作文写作,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艳秋。选好素材,注重结构,写好叙事作文[J].小学教学参考,20xx(13)。

[2]刘晓芳。浅谈减轻小学生语文学业负担的几点做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xx(06)。

[3]曾秀芬。课外阅读兴趣激发的策略[J].文学教育(下),20xx(06)。

浅谈作文教学1篇7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下的主要的教学方式。作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同样重要。笔者打算从作文命题的合作,合作学习的指导,合作评价等谈谈作文合作教学的课堂组织,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探索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培养和运用。下面以话题作文“____的回忆”为例,谈谈初中语文作文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论述如何运用合作学习而促进作文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

(一)合作学习下的作文命题形式

作文教学的第一步是作文命题,合作学习下的作文命题形式有师生合作命题、小组内合作命题及小组间相互命题。

(二)作文合作学习的指导

1.合作审题及合作谋篇布局

作文命题后,组织学生讨论,而后审清题意。如要求学生写一篇“____的回忆”,先补充完整文题,再写作。那么,审题是关键。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回忆”有多种,有幸福的回忆、难忘的回忆、痛苦的回忆、甜美的回忆、伤心的回忆……有春的回忆、夏的回忆……有儿时的回忆、成长中的回忆、一次游戏的回忆等,“回忆”即对过去的人或事的再现和记起,因此,这样的作文写的是过去的人或事,文体是记叙文,以记叙为主,兼具抒情和议论,点明回忆的原因和目的。通过如此审题,再注意选材和谋篇布局,那么文章便可以下笔如有神。

2.合作构思和合作选材

常规下,教师一般布置完作文题,让学生进行写作。学生苦思冥想、搜肠刮肚而无从下手的比比皆是,最后,不得已而为之,翻阅作文选,找几篇类似的例文,分别摘抄几句而“拼成”一个“大杂烩”上交了事的做法不在少数。

小组合作可以解决这一实际问题,让几个学生一起合作构思,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谋篇布局的思路,集思广益,最后形成写作的思路。如文章怎样开头,怎样记叙,选取怎样的典型事件,如何叙述情节,以及如何在记叙的基础上展开议论和抒情,以及以什么方式抒情和怎样结尾等。

3.合作批改和合作评价

有人说“作文是写出来”,而笔者认为,作文的批改和评价也尤为重要,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不可忽视。

合作批改应坚持标准合理性、激励和准确、遵循启发性和发展性,以及灵活性原则。

合作批改的实施,师生的同批同改是作文批改的主要方式,教师修改、范例指导、理论引导为学生共同批改作文给以方法的指导。其次,小组内批改是实施合作批改的主要环节。在开展小组合作批改之前,鼓励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而进行自主批改,从词汇的运用到句式的正确与否、到事件选择的典型性等,包括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激发学生自主批改的兴趣、能力和习惯。再组织学生互批互改而完善作文习作。

在批改阶段之后,引导学生合作评价,将合作作文教学推向高潮。首先由组长根据组员同学的作文存在的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整理和归纳,对存在的问题,肯定成绩、提出不足。其次,让每一位组员对自己或者组员的习作进行分析评价。组长再将优秀习作推荐给其他组员,并和其他组员一起再次对习作进行针对性评价,讨论、欣赏优秀之处,并指定学生专人进行讲评和感悟,从作文的立意到文章的字词句篇等诸方面,以及从抒情的方式,议论得合适与否等全面进行评价,重点说出作文的精彩之处,同时也指出习作的不足,说说自己在写作训练过程中的感悟,谈谈自己的收获,议议在合作学习中受到的启发,从而感受作文的乐趣、学习的喜悦,促使学生爱上写作课。

二、初中语文合作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作文教学中学生的角色定位

作文合作教学旨在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对学生提出了挑战,积极地与教师和同学合作,从作文的命题,选材和构思,到作文的批改、评价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学生都主动参与其中。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的合作中,小组成员之间及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既独立又彼此联系的任务,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被激活状态,写作起来也得心应手。

再者,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评讲、评价阶段,学生们在小组合作时,学生们都有机会把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其他学生,在与同伴的作文交流中,彼此的作文相互进行比较,并且在交流中,随时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文的评价,面对面交流作文中的优缺点,并同时也对其他同学的作文给出修改的建议和意见,随时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作者。

(二)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不是说作文教学只坚持合作,而排斥自主,应该注重二者的巧妙结合,将合作与自主结合起来。如“____的回忆”作文,“立意―审题―构思―写作―修改―评价”等六个环节,都应该以自主学习为主,应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使自主与合作完美结合。

语文作文教学中,应贯彻新课程理念,将写作能力、写作习惯、写作兴趣等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而完美整合,注重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培养合作的学习习惯,为其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浅谈作文教学1篇8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带领我的学生投入到灿烂的语言文学中去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怎样才能既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又提高学生作文质量呢?现阶段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不喜欢作文,怕写作文,畏惧作文。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无材料可写”。即使写出了,也是篇幅短小、内容干瘪、词不达意、思维混乱的“文章”。他们视作文为负担、包袱,甚至怕上作文课。老师们在教的过程中更是无从下手。经过这两年作文教学的实践,我个人认为作文教学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习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地去学习,不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而且也达不到好的效果。如果能满怀兴致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生的拓展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习作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二、积累词汇

(一)通过写日记积累素材

学生作文的源泉是生活,要在生活中体验、观察、感受。学生有了习作素材,写作文才会有话说,才会有内容。这就要学生多积累。积累素材的方法莫过于写日记。每事一记至关重要,把平时的点点滴滴记入日记。需要用时,就不愁没有素材了。日记内容不一定非要写自己想到、听到、看到、做过的事,可以摘抄一些好词佳句、精彩段落等。只要孩子愿意去记录,写作文时就会有很多内容可写。

(二)从课文内容中积累材料

“重视文本”[1]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在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的同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并从摘抄中积累写作的材料。学生通过平时的积累为写作做好铺垫,在写作时也就不至于“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三、分层次给学生定文章段落

学生的资质不同,写出的作文质量也参差不齐。有的整篇只有一段话;有的一个段落一两句话,有的一篇文章有七八段,甚至于有的十几段。结构不清晰。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给他们定文章段落,每篇文章可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来写。每次习作严格要求学生必须按规定的段落去进行习作。可分为三种情况要求:学困生,要求他们最少写三段话,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一段话;开头、结尾各一两句话,中间多写;句子要写通顺,内容要表达清楚。中等生,三至四段话;开头、结尾各写一段话,中间一至二段话;能围绕一个主线按一定顺序展开描写;优等生,段落不固定,开头一段点明中心;结尾一段可以总结全文,可以与开头相照应,也可以写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看法;中间围绕一个主线按一定顺序展开具体生动描写,采用一些修辞手法、关联词过渡、引用名人名言等,描写有详有略。通过相应时间的练习,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这种良好习惯,写出的文章段落结构就会很清晰、明了。

四、模仿课文进行练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可以教学生模仿文章的结构、表现手法、标题、题材等等。

写文章就像造房子,如果只是积累了材料,备齐了砖瓦木石是不够的,还得勾勒蓝图,搭好架子,才能盖起房子。

我们小学语文书中有很多课文可以作为范文来进行作文教学,让学生学会模仿文章的语言、结构、表达方法、写作顺序、修辞手法等等。教师可引导学生认真地、有针对性地模仿范文中的精美语句,也可引导学生模仿文章的结构,最好是模仿语文课本中范文的结构。因为范文的结构既全面、千姿百态,又科学,又规范。模仿结构,不但可以学习全篇结构安排的特点,而且可以模仿局部的层次安排,还可以模仿范文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例如:教学《桂林山水》[2]时,让学生用总分总的结构,采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写一写你认为最美丽的一处风景。教学《颐和园》[3]时,就让学生学习作者的游览顺序: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让学生模仿游览顺序写《游旗山》:来到山脚――爬到半山腰――观景台――月牙泉――休息区――观景台――山顶。按这样的顺序来描写旗山上的美景。学生就会觉得,我也能像这些大文学家一样写出好文章,就不会害怕写作文了。

五、评价展示,激励写作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评改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让学生参与到作文的点评当中来。每次在全班作文总评时,我先肯定学生的成绩,并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与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学困生应注意发现作文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给予热情鼓励和适当表扬,不足之处也用委婉的语言指出。我经常在评语中写道:“你的进步真让老师刮目相看,要是字数在多一点儿,书写在认真一些,那就更好了。”“章叙述得真有条理,娓娓道来,可是就是那么一两个用错的词影响了整篇文章,多可惜呀!”学生在拿到作文后,看完了评语都会找出自己的毛病加以改正,从而让整篇文章更加精彩。

总之,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现象、体验生活,培养学生随时观察的习惯,在生活的体验中去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把自己最深刻的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也许小学生的文章还欠生动,但他们所写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作为教师,一定要赏识学生个性化的语言,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的能力,努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推荐访问:浅谈 作文教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