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10篇

时间:2022-08-21 14:10:04 来源:网友投稿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10篇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2021年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文件要求,切实加强我校德育工作,强化德育理念,构建全方位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10篇,供大家参考。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10篇

篇一: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21 年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文件要求,切实加强我校德育工作,强化德育理念,构建全方位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创新德育方法,提升德育成效,结合我校教育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 . 指导思想 :

 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全学科教学中。

 二. . 工作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 . 工作 内容

 (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推行思政课普及化的课程模式。根据德育课程一体化和新高考形势的要求,开发系列思政课程,在全校每个年级每周开设一节思政课。倡导师生学习毛主席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领袖气质”和“平民情怀”,每年在毛主席诞辰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活动。开展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的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通过研学旅行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感悟,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校的道德情怀。

 (二).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学生进社区、下工厂、疏导交通、宣传政策、感受农村生活、参与爱心工程。以学生志愿服务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担当意识、亲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全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育人价值,形成鲜明的德育教育特色,让学生热爱传统优秀文化,陶冶精神情操,提高人文素质,增加道德修养。

 (四).开展诚信教育 利用校园网、公众号等媒介多角度、全方位宣传诚信道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五).打造三个德育管理平台加强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 构建三个德育管理平台 XX 学校学生日常管理平台、学生诚信管理平台、综合素质评价管理平台实时记录、定期公示,并将其结果用于各级评优选先、综平招生等项目中。以学生自主管理、文明班级创建等形式为载体,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调动学生积极性及自我管理意识,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校风。

 (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各个年级开启心理课程,定期为学生推送心理方面的文章、视频和课程资源;全体师生定期进行心理筛查,充分利用全员育人导师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定期开展文体活动、周末社团活动,疏导学生心理压力;建立学生心理互助小组,相互促进,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

 (七).安全教育常抓不懈,让学生形成安全意识

 开展各类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增强学生的自护自救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落实领导、安保值班管理,加强学生课间、宿舍、晚自习的安全监管,做到安全工作全覆盖。

 (八).加强家校联系,发挥整合优势

 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及时向社会通报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宣传教育理念、推广教育举措;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留守学生等的教育、管理及建档工作,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五. . 障措施

 健全领导机制,将全体教师纳入德育工作范畴,任命班级德育导师,在全体教师中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班主任老师的师德修养。通过校本培训,强化德育理念,加强教科研指导和过程管理,针对德育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将德育教育内容纳入学校考核方案,增强德育工作在教师评先评优中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充分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篇二: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 一校一案 ”

 实施方案

 Z Z

 J J

 【2 2 篇】

 篇 篇 1 1 :

 XX 学校属于城乡结合部学校,是合肥市第一批新优质学校。现有 44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2208 名,教职工 123 人。学校按照《安徽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实。

 一、工作目标、思路及重点明确化

 始终学校秉承“向阳生长、快乐绽放”的办学理念,以“诲人不倦不耻下问”的教风。学校德育工作思路为:以公德教育为切入点,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以礼仪教育为突破口,塑造良好的学生形象;以课堂为主渠道,切实作好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工作;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观念教育、纪律观念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等,同时渗透一些经济时代所需的具体的道德素质,努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有健全人格的公民。

 各年级工作重点为:

 低年级、抓好养成教育;抓好文明礼仪教育;抓好纪律观念教育;同时在学习方法指导上下工夫,积极抓好衔接过渡教育工作。

 中年级、强化养成教育,巩固低年级以来各方面的教育成果,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学生分化。

 高年级、强化毕业生后期管理工作,巩固几年来的教育成果;做好学生毕业意识教育工作,注重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崇高理想教育,努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

 Z

  J

 二、主要工作目标化

 1、加强对学校德育、体育工作的调研和指导,促进德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

 2、继续进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养成强化月”、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师生对习惯养成重要意义、认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丰富少先队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习得。

 4、加强读书学习。加强德育主任、班主任培训、班主任素质大赛、体育会课、课间操观摩研讨等活动,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增强德育、体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

 5、加强德育和体育工作的评价。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标准》、《大课间活动及学校常规体育工作评估标准》,通过评估进一步增强德育、体育工作的实效性。

 6、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场地和氛围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树时代新风,讲礼仪、做文明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7、结合各类活动实践,继续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学校德育常规活动,创新形式,创设氛围,加深学生道德体验,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三、主要措施具体化

 校园文化建设分为精神文化建设和环境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多年来,我校精神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均取得较好成绩,校风、教风、学风、活动育人方面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各班级教室、宿舍文化、走廊文化都彰显了班级特色,为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提升综合素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Z

  J

 (一)课程育人 ——。

 利用课堂主渠道,夯实育人主阵地。

 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内容融合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语文、历史、地理等课要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

 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音乐、体育、美术等课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培养。

 我校自主开发了校本课程《XX 德育家长读本》,利用家长读本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将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专题教育融入其中。

 (二)文化育人 —— 一处一品,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灵的必要条件。我校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入手,将德育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棵树、每一棵草、每一面墙以及每一个角落都能发挥育人功能。餐厅里到处都有节约的提示语,在提醒学生厉行节约,珍惜劳动果实,不忘勤俭自强的传统美德。宣传栏里我们将优秀学生的照片装入其中,时刻提醒学生:榜样就在你身边,只要努力就有成功的机会,也会拥有同样的光荣。教学楼的墙壁上,各种富含哲理、催人向上的标语随处可见。教室里关于文明礼仪教育和落实新的《小学生守则》宣传展板,生动形象,悬挂于教室的醒目位置,构成“德育长廊”。几年来,学校共张贴学生作品 100 余幅。对卫生工作常抓不懈,除每日校园常规两扫以外,对学校的各个场所安排专人负责,如“党员服务岗”、“优秀团员服务岗”、“学生会负责点”等,做到“校园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干”氛围,营造干净整洁的校园育人环境。

 (三)活动育人 —— 弘扬优秀文化,孕育时代新人。

 1.开展文明班级和文明寝室评选。每月扎实开展“文明班级”和“文明寝室”评选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榜样示范效应,促进了班风校风提升。

 2.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在校内组织各种学雷锋活动的同时,春节期间组织教师对部分特困学生进行慰问,送去学校的一份爱心;组织部分优秀团员代表到儿童福利院参加义务劳动以及到烈士陵园祭扫革命先烈。

 3.每年元旦学校都会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202X 年元旦成功举办了“歌唱祖国、歌唱党、歌唱新时代”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

 Z

  J

 4.每年举办一次学生及教职工田径运动会。

 5.为弘扬传统文化,学校组建戏曲社团,学习戏曲知识,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进行展示。学校每学年都会邀请戏曲团到校进校传统戏曲演出活动,为全校 2000 多名师生展现精彩的戏曲演出。

 (四)实践育人 ——。

 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润物细无声。

 1.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每年会开展“浓浓粽香情”包粽子比赛,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等,传承民族文化,丰富节日生活。

 2.积极开展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流动科技馆;定期到 XXX 参观地震科技馆,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纪念革

 命先烈。

 3.扎实开展学生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全面发展。202X以来组织部分学生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组织学生参加“假日雏鹰小队”。

 (五)管理育人 ——。

 抓德育常规管理,促校风全面提升。

 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XX 学校的管理已实现科学、规范、精细、民主。学校各项工作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班级的管理中, 经学生讨论,集体通过,共同制定出大家都愿意遵守的班级公约这些条款,实行效果明显好于过去。校内设有“校长意见箱”,预防“校园欺凌信箱”以及“心理咨询悄悄话信箱”,对学生的管理力求做到民主化,人性化色彩更为突出。在这种管理氛围中。学生可以自主、有效地表达思想,反映问题,参与并监督学校各项工作,也培养了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这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顺利学习、工作是大有好处的。

 (六)协同育人 ——。

 搭建社会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发展。

 1.学校每学期邀请法治副校长到校为学生进行法律知识讲座,普及法律知识,预防未成人违法活动。同时寻求公安、城管、交警等社会资源,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2.学校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

 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代表会议,听取家长代表意见,促进学校发展。

 3.关注特殊学生,传递爱的温暖。随着社会的发展,班级特殊学生有所增多,主要表现为心理健康问题。XX 学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室做了大量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德育处召开相关学生的专题会议,班主任、家长、学校三方沟通交流,给家长讲道理、指方法,获得家长支持与理解。

 4.春季期间党总支组织党员志愿者对特困学生进行慰问,送去一份爱的温暖。

 5.学校团委每学年组织“校园文明之星”评选,制作了展板,展示了优秀学生代表,激励先进,树立榜样。

 附行事历:

 1.3 月中旬旬各校完成总结计划、完成校务公开和家长开放日工作。

 2.4 月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

 3.2——7 月份:以“”为主题组织开展读书等系列活动。

 通过主题班会、升旗活动、征文演讲活动、办板报、文艺汇演等形式,引导学生重温先辈奋斗历程,了解中国发展史,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树立高远的理想信念,构筑个人人生梦想;引导学生从孝亲尊师开始,从勤奋学习开始,从强健

 身体开始,严格律己,在一步步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为实现中国复兴梦做出贡献。

 4.7—9 月份班主任优秀工作案例征集活动。

 5.9 月份“养成教育强化月”活动。

 6.10 月上旬班主任素质大赛。

 7.12 月下旬“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汇报会。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 一校一案 ”

 典型案例

 【2 2 篇】

 Z Z

 J J

 篇 篇 2 2 :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更适合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一、工作目标、思路及重点明确化

 1、结合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提高班主任综合素养,努力建设一支无私奉献、善育善导、合作互助的良好德育工作团队;加强德育工作理论学习和研讨,全面提升德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与育人能力;提升班主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水平。

 2、强化以“美”为核心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等主题教育,推动学生良好素养的养成,进一步塑造文明守纪、礼貌待人,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学生形象,确保在校学生

 安全无重大事故和违法犯罪。

 3、强化常规管理、常规检查。加强学生在仪容仪表、语言、行为、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推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仪容仪表规范化,实现德育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4、着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工作。

 5、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深入推进班集体建设工作,班主任结合自身专业背景用心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各班集体要力争优质、有特色,促使班风、学风进一步好转。

 6、强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增强育人氛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办学品味。

 7、提升家长学校工作效果。注重提升学校和家庭教育合力,分年级组成立“家长委员会”,完善“家长学校”工作。

 8、深入开展读书教育活动。通过“朝阳”读书和主题读书教育活动,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形成良好校园氛围。

 9、关爱特殊群体学生,努力探索、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有效帮教转化机制。

 二、主要工作目标化

 1、搞好主题教育活动,即“树时代新风,守规范、做文明学生”。

 2、搞好宣传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3、搞好常规工作,向常规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4、搞好调查研究工作,使工作更具针对性、预见性和时效性。

 三、主要措施具体化

 1、抓好主题教育工作。本学期教育活动的主题是“学雷锋、树时代新风,讲礼仪、做文明中学生”。各年级、各班要紧密围绕这一主题,结合本班实际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活动方案,开展好系列活动,同时要注意以下工作:

 (1)主题活动要与学校开展的“争做国旗小卫士”、“争当文明礼仪标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2)主题活动要与“开门红”等其它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3)主题教育活动要与贯彻《文明学生基本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4)主题教育活动要与“课前大唱革命歌曲”结合起来。

 (5)主题教育活动要与落实“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结合起来(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6)主题教育活动要与全市读书活动结合起来。

 2、抓好课堂主渠道工作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是学生获得知识、

 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场所。教师应在教授有限的教材材料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讲奉献的跨世纪人才。本期工作重点仍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各年级要根据学校的工作思路制定出本年级的实施方案,同时落实到年级各科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做到齐抓共管,各有特色。各年级要推荐 1—2 个好的典型进行交流推广。

 Z

  J

 3、抓好常规工作 (1)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号召每个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努力学习教育理论、法规及纲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针,树立三种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教育者意识),增强自己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信:“教育,是我所从事的神圣事业;育人,是我所承载的终身使命。要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孩子,我都能改进他的现状,都能让他受益,都能让他成才。”工作中遵照“十不”要求,坚决做到“三个一切”、“三个杜绝”、“三个结合”,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杜绝把学生赶出课堂、杜绝惩罚学生、杜绝乱收费”;“严爱相结合、批评与表扬相...

篇三: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 6 篇 篇 1

 浙江 10 所学校入选“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上,教育部在各地遴选的基础上,评选推荐出全国 260 个“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其中浙江 10 所学校的德育工作案例入选。一起来看↓↓↓

 入选学校是如何建立德育体系 创新开展德育工作的? 他们的案例有哪些亮点? 今天 先来看看 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 台州市第一中学 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南浔学校 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 这 5 所学校的经验做法 ↓↓↓

  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

  杭州市富阳区富春第七小学本着“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理念,开展劳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把劳动教育作为践行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

 课程育人,形成循序渐进的内容体系。学校开发了农事劳作、劳动创意、美好生活三大课程群,涉及人文、科学、艺术、语言、道德五大领域,每个年级都有适合各自年龄特点的事项清单,让劳动教育落地有痕。

 协同育人,建构家校社共育的德育场域。推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导建议》,由妇联进行协助组织,家校合作落实到各年段中,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从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农场劳动、公益劳动四个方面提出《小学生劳动教育四大类别的实践清单,指导家庭、学校和社会有计划开展劳动实践。

  实践育人,构建回归生活的体验平台。挖掘学校和社会资源,开拓学校内外的劳动基地。创建功能多样的劳技教室,建设农具博物馆、中草药种植基地、小鲁班木工坊等实践基地,利用 20 余亩土地建成开心农场。利用富阳区 20 多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劳动课程。

 文化育人,达成提升素养的价值引领。定期开展“最美农场”评选,评选标准包括农场里的知识、作物、布置等,将学生引入到农耕文化和

 农业知识的探究中,评选出蔬菜、农具、农事等“小小农博士”和“劳动小能手”。

  台州市第一中学

  台州市第一中学创设各类平台,开设职业规划指导课程、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参观体验工作岗位的内容与要求,让学生深入社会,感受职业,体验劳动,逐渐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主动劳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学校根据新课程要求培养了一批具备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师,给学生开设与职业规划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认识职业性质。

 组织心理教研组开展职业规划咨询,引用心理量表,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倾向性和职业适应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科知识,丰富学生的职业、专业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掌握职业内容。

  创设各类学生活动平台,分主题、分内容、分形式开展各类“职业体验”中的劳动教育。试水普职融通合作,学校与职业中专联合组织的“学一门生活中的技术”活动,已成功举办八届。

 借助职业体验活动、志愿实践服务、科普进社区活动等假期实践活动,深化学生职业体验。依托生涯人物访谈、家长说职业活动、职业体验基地实践等社会资源平台,提升劳动教育实践。

  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

 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提出“谐同德育”理念,以核心价值观“四同”作为德育路径,通过二十个德育载体落实德育理念“关爱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通过强化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及创设健康德育环境等方式方法,使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四同评价体系”以德育为先,课程为基,四大路径二十大活动载体,覆盖“厚德”“善习”“行健”“大方”四大品质,分全学科评价、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涉及学科、体艺、公益、研学等。

 “二十四德”课程立足于课堂,以德育为先。“二十四馆”课程利用高校场馆资源,让孩子走出校园。“二十四暖”课程通过校内外的公益行动,提高学生公益意识。

  探索“家学周”课程。充分挖掘家长资源,由家长带来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借助“家校合力”之手,开拓学校德育新途径,实现家校联动。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南浔学校

 宏达南浔学校探索生活劳动教育常态化运行机制,集“校本教学”“校内劳动”“家务劳动”和“校外实践”于一体,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劳动光荣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以“生活技能”为依托,编制劳动教育校本教材《爱劳动 爱生活》,开设生活劳动指导课。根据年段目标和课程内容,循序渐进推进劳动教学。开辟农场,每班认领一块土地,制定农场种植分工表,让学生真真切切体验农耕文化,发现劳动种植的乐趣,同时感受劳动的辛苦。开发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如“小小烹饪师”、“五彩编织”“快乐十字绣”“我是设计师”等。

  将劳动作业延伸到家里,即在学校无法完成的劳动实践教学,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家庭辅助训练。家长手把手示范指导,学校对孩子的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此外,开展“红领巾讲解员”“环保一日体验”等主题志愿服务,拓宽劳动渠道。整合社会资源,开辟德育基地,确保学生参与社会劳动的实效性,在社会劳动中体验社会生活。

  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

 作为浙江省德育基地学校,桐乡市茅盾实验小学一直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整体育人工作的重点。从课程目标、课程主体内容、实施系统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形成了“蒙以养正 行而知理”具身德育课程。

  学校将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微德育主题月活动。生活自理所蕴含的卫生、文明、守信等德育价值,在学生自己的行为中得到领悟。确立“牙好、眼好、身体好”的新时代“新三好”标准,一日三眼操,晨起跳绳踢毽子、午间闲暇时光、体育课、休闲活动,一天运动时间人均不少于 2 个小时。

 学校开辟开心农场,孩子们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开展作物种植和养护,选种、垦土、锄草、浇水、捉虫……种菜的过程既是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勤劳、意志等德行发展的过程。以茅盾故乡乌镇及周边文化设施为主,组织学生开展“文化寻根”活动,寻访家乡建筑,品尝家乡美食,亲历家乡巨变,感受家乡文化。

 篇 2

 我市一学校获教育部首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2020 年 8月教育部面向全国中小学校征集“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经三门峡市教育局、河南省教育厅遴选推荐, 灵宝市第二实验小学《“五会”育人理念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中的校本化探索与实践》获教育部首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 为河省 南省 8 所获奖学校之一。

 该案例从学校地域文化、教师素质和学生素养的实际入手,萃取了灵宝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德育工作经验,在原有育人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培养“会做人、会生活、会健体、会学习、会交往”全面发展的“五会娃”育人目标。通过制定育人目标、细化成长要素、借助互联网智慧平台,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工作格局,为中小学校提供了一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校本化探索经验。

  案 案

 例

 分

 享 “ 五会” 育人理念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中的校本化探索与实践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增强小学德育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形成系统化的育人体系,有效发挥家校育人合力,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要求结合地域学生特点灵宝市第二实验小学提出“五会”育人理念,顶层设计整改构建课程体系,通过特色创客教育综合实践课程,运用 ClassDojo 软件对学生成长进行“互联网+”智慧德育评价,建立超越时空界限的成长分享,将德育教育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校园扩展到家庭,由个体扩展到群体,由孤立发展成为互助,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一、“ 五会” 育人理念聚焦学生核心素养 “五会”育人理念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四个学会”(求知、做事、合作、生存和发展)要求,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秉承“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本着“尊重规律,尊重个性,面向全体,面向未来”的原则,在萃取多年德育成果的精华的基础上,提

 出的育人理念。即培养 “会做人、会生活、会健体、会学习、会交往”全面发展的“五会娃”。“会做人”就是文明善良,做人讲诚信。教育学生孝父母、尊师长,遵校纪、守国法,做到言行一致,兑现承诺,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办事。“会生活”就是掌握技能,生活会自理。教育学生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低碳环保生活,乐观开朗向上,自己事情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会自护、懂求救,热心志愿服务。“会健体”就是科学锻炼,运动促健康。教育学生讲究卫生,保护视力,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与喜爱的体育运动。“会学习”就是勤学好问,学习能自主。教育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究,养成读书习惯,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会交往”就是谈吐文雅,合作乐沟通。教育学生明礼仪、讲美德,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懂得体谅他人,会真诚地赞美他人,也能够接受善意的批评。

 二、“ 五会” 育人理念的整体构建思路 (一)设计“ 五会娃” 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 偶像”。

 。

 儿童少年对于冰冷生硬德育规范、标准及不感兴趣也不愿接受,如何使德育教育“接上童气”以学生喜闻乐见件的形式呈现,根据小学生儿童心理及喜欢观看动画片,模仿动画人物语言、行为的特点,学校根据“五会”育人理念开展“五会娃”动漫形象征集和设计活动,经过设计评选普及“五会”育人理念,设计完成“五会娃”动漫形象,同时根据“五会”教育的不同成长要素给“五会娃”分别取名诚诚、乐乐、康康、慧慧、宽宽,以其朗朗上口和极具亲和力使学生熟记于心,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内化于行,成为全校学生的“偶像”。

 (二)依据“ 五会” 育人理念,细化成长要素。

 如何将抽象的育人理念具体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结合“五会”育人理念不同领域目标,形成了螺旋上升不断递进的成长要素和具体细则。为让五会教育落到实处,学校为全体学生编印了“五会娃”儿童成长手册,同时在每个楼层张贴了年级的行为习惯训练点。通过每月一次的自评、组评、师评、家评,每期一次的“最美五会娃”评选,不断激励师生参与到“五会”育人工作。

 (三)丰富课程和多彩活动构筑“ 五会” 育人高质量发。

 展。

 以德为首扣扣子,诚实守信“会做人”。德育工作中,学校以“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开展“行为习惯早养成” “日行一善”“每周一星,十佳少年”等德育评选活动及“我与小树共成长”“清明节扫墓”“走进军营”“感恩母亲” “垃圾分类回收”“红领巾义卖”等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学生文明善良,诚实守信,努力做到孝父母、尊师长、遵校纪、守国法,言行一致,踏实做人,实在办事。

 人人动手善劳动,多项技能“会生活”。学校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劳动实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年级制定生活技能实践要求,定期举行生活技能竞赛。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不比吃喝穿戴;学会生活技能,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热心志愿服务。

 强健体魄培意志,科学锻炼“会健体”。体育教育中,学校以普及篮球和足球运动为重点,积极开展“一班一品” 和教师“一人一项目”特色体育活动。在体育训练中教育学生讲究卫生,保护视力,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与喜爱的体育运动;学会科学锻炼,运动促健康。

 求智重效讲方法,绿色发展“会学习”。学习习惯培养中,学校将阅读习惯养成作为重点,架构阅读导向、创设阅读环境、开展阅读活动,努力让孩子们爱上读书,让读书成为孩子一生的习惯。同时,学校创造条件,大力发展创客教育,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不断提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德艺双馨兴趣浓,才艺双全“会交往”。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个人特长的舞台,学校成立了九大类 79 个社团,教师人人带社团、学生人人参加社团,师生在各自擅长 的领域自由发展、快乐成长。共同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相互合作、尊重他人,懂得关心他人的需要、学会真诚地赞美他人,与人交往能力不断提升。

 网 三、互联网+ 智慧评价使“ 五会” 育人可持续发展。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明确提出,“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要在学生多样性、个性化学习方面的改变上取得突破”。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意味着社会整体效率和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改革, 对于小学校园德育工作而言, 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和转型, 这就要求“智慧德育”紧扣互联网思维, 融入新的互联网元素, 统筹规划德育工作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因此学校借助 classdojo 管理软件推行互联网+智慧管理。

 (一)“ 德育微课” 确保德育有阵地、有时间、有内容。

 为了根除“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学校每天安排十分钟开展德育微课,学生结合一日表现对照“五会”成长要素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点评,同时依托 ClassDojo 进行德育评价量化,督促学生形成知行合一的人格品质,在德育评价中让学生成为德育的参与者和主角。

 。

 (二)大数据分析让德育教育更有针对性。

 ClassDojo 软件可以根据学生、家长、教师的评价形成学生德育成...

篇四: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1 -

 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德育内容、途径、方法的创新,规范德育工作管理,加强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力促德育实效,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 XX 县教育系统重点工作推进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紧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培养人”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热爱劳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增强“四个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XX 人。

 二、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 年 XX 月 XX 日前)

 教育局在 20XX 年 XX 月份印发的《XX 县中小学德育工作

  - 2 - 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 XX 县教育系统重点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制定下发《XX 县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督促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并报教育局审核,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反复修订,不断完善。

 (二)实施阶段(20XX 年 XX 月 XX 日至 20XX 年 XX 月XX 日)

 各学校根据修订完善的《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教育局组织人员定期入校检查,对德育工作无进展或进展缓慢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

 (三)总结阶段(20XX 年 XX 月 XX 日至 20XX 年 XX 月XX 日)

 督促各学校对一学年来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好的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并向教育局上报总结报告。

 三、主要任务

 1.认真组织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持续发展的前提,各学校要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从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等方面开展好德育工作,

  - 3 - 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六大育人方式深入落实德育教育。要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以“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作为培育学生德行的标准,坚持五育并举,着力培养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终生运动者、优雅生活者和技能实践者。

 2.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各学校要进一步做好“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的德育理念宣传工作,在学校道德讲堂、德育室、教师办公室、相关功能室、楼道或校园明显位置张贴宣传资料,并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班级钉钉群、学校微信平台等各种媒介宣传德育工作,营造德育教育的浓厚氛围。要让广大师生和家长深入了解新德育理念,教师能积极把德育理念转化为实际的德育工作措施,开展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学生能将德育理念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进一步提升道德品质和自身修养;家长能将德育理念转化为家庭教育的目标,配合学校开展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3.开展试点工作,发挥示范效应。为做好“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德育理念落实的探索工作,教育局确定由职业中专、XX 三中、国庆小学、宣化镇中心小学为各学段试点学校,

  - 4 - 广泛深入地开展新德育理念推行工作。通过校内的大学习、大讨论,将德育理念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学段目标、内容和实施途径紧密结合,制定出适合本学段、本学校实际情况的试点方案,并积极探索实施,定期总结经验,并通过县级教育论坛、《基教工作》简报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发挥试点学校的德育工作示范效应,引领其他中小学开展好德育工作,推动全县学校德育工作深入开展。其他非试点学校要依据新德育理念积极开展好德育工作,及时借鉴试点学校好的经验做法,提升学校的整体德育水平。

 4.紧抓课堂教学,强化德育理念。各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的德育理念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 XX 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要围绕德育理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要发挥其它课程德育功能,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理念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全方位的接受德育教育,为培养有德行的学生打好基础。

 5.组织各类活动,XX 德育理念。各学校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德育教

  - 5 - 育活动,通过开展节日和纪念日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仪式教育活动、校园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团队活动等,以正确鲜明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将“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的德育理念融入 XX 到各类活动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6.强化督导检查,保障落地见效。各学校要严格按照本《通知》要求,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精神,在以往学校德育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深入开展“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德育理念的落实工作。教育局将定期对德育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确保德育理念全面落实。各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领导机构,修订德育管理制度,督促各年级、班级、教师全面深入的抓好德育工作。

 四、相关要求

 1.成立机构,落实责任。各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德育工作应由校长总体部署,分管校长具体安排,学校政教处教师、团支部书记、少先队辅导员、各年级年级组长、班主任等相关人员各负其责。要制定详细的责任分工,将德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教师业绩考核,将责任落实到人。

  - 6 - 2.精心安排,扎实开展。各学校要认真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其中试点学校为《德育工作试点实施方案》,其他学校为《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经学校校长审核后报教育局基教股。教育局将安排专人对学校上报的《德育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严格审核,对于《方案》内容空洞、拼凑应付的学校,将驳回学校重写并对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学校要依据《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德育工作,确保方案落实到位。

 3.强化督查,纳入考核。为确保德育工作深入开展,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定期入校检查指导,对存在问题的学校进行督促整改,对德育工作无进展或进展缓慢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并将检查结果计入对学校的目标责任书考核。

篇五: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ldquo;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典型案例报送要求

  主标题 XX 学校德育工作方案

 开篇部分:概要(约 300 字,含背景分析:基于对校情、学情、社情等办学情况对学校开展德育工作进行研究分析;结合新时期德育工作新形势新要求,研究提出学校德育工作具体思路。办学理念:深入挖掘学校办学理念内涵,体现新时期立德树人各项要求。工作目标:制定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细化学段目标和年级目标,体现年级衔接、螺旋上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主体部分:主要做法,可概括为若干大点,各大点含若干小点。体现以下内容:

 1.德育工作内容。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关于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结合地方教育教学特色和学校自身特点,细化德育工作内容,全面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2.实施途径 系统阐述学校在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和协同等德育实施途径的实践做法,详略得当,突出特色与重点。

 课程育人要体现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统筹好“德育学科”和“学科德育”;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

 文化育人要体现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建设网络文化等,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

 活动育人要展现学校精心设计、组织开展的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活动,强调活动的整体设计和教育意义,通过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活动、校园节(会)活动、团(队)活动等,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实践育人要体现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紧密结合,通过各类主题实践、研学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管理育人要体现学校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举措,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将中小学

 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协同育人要体现新时期家校协同育人要求,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构建社会共育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

 3.支持保障。介绍学校在组织、师资、经费、场地等保障德育工作开展方面的具体做法。

 4.特色实践做法,简要介绍学校德育工作某一方面的特色实践,在市级及以上媒体公开报道或取得市级及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等情况。

 结语部分。总结基本经验,反思不足,提出下步工作思路和举措。

 (内容要求供参考,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充实完善)

 “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典型案例推荐汇总表

 上报单位:

 (盖章)

 上报日期:

 年

 月

 日

 推荐 顺序 学校 联系人 联系

 电话 案例题目 主要推荐理由 (包括方案主要内容、取得的成效、曾获奖励。300〜400字)

 1

 2

 3

 4

 5

 备注:此表由县市区教育局、市属中小学填报,汇总表和案例介绍电子文档统一发至邮箱。

篇六: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范文五篇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范文五篇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而言,它是指影响人们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rdquo 这个词来自孟子获取世界人才并教育他们。拉丁语教育关怀是西方的教育&rdquo 这个词的起源是指“ldquo 导出&rdquo。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文章 5 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 年修订)》为抓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正确方向。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中小学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主导权,保证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

 地。

 (二)坚持遵循规律。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学段衔接和知行统一,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

 (三)坚持协同配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对学生道德发展、成长成人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

 (四)坚持常态开展。推进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创新途径和载体,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求贯穿融入到学校各项日常工作中,努力形成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三、德育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学段目标

  小学低年级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

 小学中高年级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初中学段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养成热爱劳动、自主自立、意志坚强的生活态度,形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良好品质。

 高中学段

 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

 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具备自主、自立、自强的态度和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德育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生态文明教育。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的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地理地貌,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推动实行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人生规划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调控心理、自主自助、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五、实施途径和要求

 (一)课程育人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严格落实德育课程。按照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

 准,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落实课时,不得减少课时或挪作它用。

 要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发挥其它课程德育功能。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

 语文、历史、地理等课要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

 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等课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培养。

 外语课要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要结合地方自然地理特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因地制宜开发地方和

 学校德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和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统筹安排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展法治教育、廉洁教育、反邪教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影视教育等专题教育。

 (二)文化育人

 要依据学校办学理念,结合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提高校园文明水平,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

 优化校园环境。学校校园建筑、设施、布置、景色要安全健康、温馨舒适,使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学校要有升国旗的旗台和旗杆。建好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室。积极建设校史陈列室、图书馆(室)、广播室、学校标志性景观。

 学校、教室要在明显位置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 字、《中小学生守则(2015 年修订)》。教室正前上方有国旗标识。

 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地面等进行文化建设,可悬挂革命领袖、科学家、英雄模范等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格言,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或进行主题创作。

 营造文化氛围。凝练学校办学理念,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引导全校师生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

  鼓励设计符合教育规律、体现学校特点和办学理念的校徽、校训、校规、校歌、校旗等并进行教育展示。

 创建校报、校刊进行宣传教育。可设计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校服。

 建设班级文化,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班名、班训、班歌、班徽、班级口号等,增强班级凝聚力。

 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提倡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至少半小时、中学生每天课外阅读至少 1 小时。

 建设网络文化。积极建设校园绿色网络,开发网络德育资源,搭建校园网站、论坛、信箱、博客、微信群、QQ 群等网上宣传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开展主题班(队)会、冬(夏)令营、家校互动等活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避免沉溺网络游戏,远离有害信息,防止网络沉迷和伤害,提升网络素养,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

 (三)活动育人

 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开展节日纪念日活动。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以及二十四节气,开展介绍节日历史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

 文化感。

 利用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集中开展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热爱劳动、尊师重教、爱护环境等主题教育活动。

 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以及地球日、环境日、健康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禁毒日、航天日、航海日等主题日,设计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仪式教育活动。仪式教育活动要体现庄严神圣,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和道德价值引领作用,创新方式方法,与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展示相结合。

 严格中小学升挂国旗制度。除寒暑假和双休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除假期外,每周一及重大节会活动要举行升旗仪式,奏唱国歌,开展向国旗敬礼、国旗下宣誓、国旗下讲话等活动。

 入团、入队要举行仪式活动。

 举办入学仪式、毕业仪式、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仪式活动。

 开展校园节(会)活动。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节(会)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充实学生校园生活,磨练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读书会。

 可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自主开发校园节(会)活动,做好活动方案和应急预案。

 开展团、队活动。加强学校团委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的指导管理。明确中学团委对初中少先队工作的领导职责,健全初中团队衔接机制。确保少先队活动时间,小学 1 年级至初中 2 年级每周安排 1 课时。

 发挥学生会作用,完善学生社团工作管理制度,建立体育、艺术、科普、环保、志愿服务等各类学生社团。学校要创造条件为学生社团提供经费、场地、活动时间等方面保障。

 要结合各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及办学特色,充分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娱、体育等社团活动,创新学生课后服务途径。

 (四)实践育人

 要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紧密结合,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每学年至少安排一周时间,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

 利用历史博物馆、文物展览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利用革命纪念地、烈士陵园(墓)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利用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开展法治教育。

 利用展览馆、美术馆、音乐厅等开展文化艺术教育。

 利用科技类馆室...

篇七: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逐渐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各学段一体化德育体系,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和健全人格;坚持知行合一,过程育人,落实《中小学生守则(xxxx 年修订)》和《xx 县中小学生德育学段目标》,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德育工作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工作任务

  组织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针对中小学生不同阶段身心成长特点,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合格公民。

  三、工作措施

  (一)课程育人

  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各学校要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开足开齐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等德育课程,严禁减少、挪用课时。同时,要围绕课程目标,深入挖掘课程

 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一步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加强学科德育渗透。各学校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切实加强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相结合,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要充分发挥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思想道德因素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深入挖掘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高度重视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等课程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培养,切实加强外语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国际视野、综合人文素养、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之中。

  重视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各学校要在重视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优越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发德育校本课程。要科学规划,规范管理,认真编制课程纲要,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廉洁教育、反邪教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教育等专题教育,切实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逐渐形成围绕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的校本课程。

  (二)文化育人

 优化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理念的集中体现。各学校要按照校园文化建设“新体系·大构建”活动要求,加强对校园建筑、空间、景观等要素的利用,合理营造文化墙、石景、广场、绿地和花草树木等多层次的生态群落,使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同时,要积极建设校史陈列室、德育展室等,开辟校园文化长廊,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走廊、墙壁等悬挂名人名言、逐步形成“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的校园文化体系。

  营造文化氛围。各学校在建设学校物质环境的同时,更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因素在学校教育中的导向、陶冶、约束、凝聚作用及对社会的辐射功能。要深度凝练学校办学理念,确立完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制作校旗、校徽,编写校歌,逐渐形成引导全校师生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要努力建设“文明班级”、“和谐班级”及“温馨宿舍”等,积极打造高品位的“人文校园”、高质量的“绿色校园”和安全有序的“xx 校园”。

  建设校园绿色网络。积极开发网络德育资源,搭建微信群、QQ群等网上宣传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开展主题班(队)会、家校互动等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避免沉溺网络游戏,远离有害信息,防止网络沉迷和伤害,提升网络素养,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

  (三)活动育人

  积极开展养成教育。认真落实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xxxx 年修订)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常态化开展诚信教育,

 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优良能力。建立“三爱三节”(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节粮、节水、节电)教育长效机制,并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校平台等方式向家长宣传“三爱三节”教育的内容,指导家长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格局。

  认真组织各类活动。各学校要以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要求·大实践”活动为引领,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队、入团、成人仪式、开学和毕业典礼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精心组织寓意深刻的班会、队会、团会等主题教育活动。同时,积极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书香伴我成长”等读书教育活动,提倡小学生每天课外阅读至少半小时、中学生每天课外阅读至少一小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平等意识和服务意识。

  丰富学校团、队活动。各学校要加强学校团委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的指导管理,明确少先队工作的领导职责,健全团、队工作机制,确保小学 x 年级至初中 x 年级每周安排一课时的少先队活动时间。要完善学生社团工作管理制度,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定期对活动成效显著的学生社团及成员进行表彰。同时,各学校要每学期开展一次运动会,每学年开展一次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等展示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兴趣培养提供平台。

  (四)实践育人

 完善综合活动实践课程制度。各学校要认真学习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充分考虑本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因素,统筹制定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实施方案与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要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校各学科课程并列设置并统筹安排,小学 x-x 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 x 课时,小学 x-x 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 x 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xxxx 年秋季开学后,全县中小学全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加强学生自理能力培养。各学校要通过团队协作训练等方式,进一步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自理能力。一是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校园种植。二是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商业和志愿服务等劳动实践。同时,注重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洗衣服、倒垃圾、做饭、洗碗、拖地、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扎实开展研学旅行。根据《xx 县教育体育局等 x 部门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学校要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范组织管理,制定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要结合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原则上安排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

 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每学年安排一次,每次小学 x 至 x 天、初中x 至 x 天、高中 x 至 x 天。

  (五)管理育人

  明确岗位职责。各学校要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校长为副组长,政教处、少队部等部门负责人及各科教师、学生家长代表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落实学校各个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统筹、协调和指导学校德育工作。

  完善管理制度。各学校要大力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进程,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等文件要求,扎实推进学校管理“新标准·大规范”活动,积极制定班级民主管理、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工作等制度,规范学校治理行为,形成全体师生广泛认同和自觉遵守的制度规范。同时,要认真开展学生品德评价,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做好学生成长记录,真实反映学生成长状况。

  树立师表典型。各学校要加大培育、宣传师德标兵、教学骨干和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者等先进典型的力度,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要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并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审、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学校全体教职工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六)协同育人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及时了解、沟通和反馈学生思想状况和行为的表现,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办学理念,从整体上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成效。

  构建社会共育机制。各学校要与公安、卫生、民政、文化等部门及社区等加强合作,净化中小学生成长空间,保障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引导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要进一步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积极聘请“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中有责任心、有经验的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重视特殊群体学生教育。各学校要联系民政、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关注、关心经济困难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学习困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群体思想道德教育,要建立完善特殊群体学生帮扶制度,将关爱特殊群体学生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考评的重要指标。学校要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资料,优先安排他们就餐和住宿,优先安排贫困家庭学生及留守儿童生活补助。要安排好他们的课余生活,制定活动计划、确定活动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特殊群体学生全面发展和快乐成长的环境。

  四、工作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制定方案。各学校要将德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握正确方向,加强指导和管理。要立足本校实际,结合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学校文化及本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师生实际等因素,统筹制定本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既要科学全面,又要突出特色,具体可行。

  落实经费保障,强化德育考核。各学校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健全德育考核和总结表彰激励机制,落实德育专项经费,保障德育活动正常开展。教体局将各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学校督导评估考核重要内容,定期检查各校德育工作落实情况。

  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德育科研。各学校要从校本实际出发,加强德育科研的整体规划,确定重点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对德育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组织力量认真扎实地开展研究,开展德育工作论坛及评选优秀德育课题、优秀德育论文、优秀教育案例等活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创新和提高。

篇八: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是指对某项工作,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文体。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要求,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工作方针,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推动德育工作全面开展,努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为学生成人、成才、成杰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师资队伍学习,深入学习《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牢固树立“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观念,增强每一位班主任老师的工作责任感、使命感,规范制度,强化管理。

  2、定期开展班主任例会,加强班主任之间优秀管理经验和管理案例的交流,在学习、交流和思考中博采众长,积淀经验,更新观念,引领实践。鼓励人人都做智慧型的班主任,推荐优秀班主任交流自己的管理经验和做法,鼓励班主任勤写德育随笔,把自己与学生、家长的故事及时的记录下

 来,加以总结。以进一步提高我校德育工作水平,让“孩子的习惯是我的责任,孩子的智慧是我的品味,孩子的未来是我的动力”成为全体班主任的共识。

  二、继续深化德育管理,提升学生文明素养。

  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站在面向未来,面向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抓好常规工作,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和文明礼仪训练中,关注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件小事,持之以恒地反复抓,提高管理的针对性、时效性,努力做到抓细节不含糊,抓问题不手软,优化育人情境,提升学生文明形象。让人人都能自觉做到“三好”:在学校,做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里:做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有教养,有责任,守公德的好公民。

  1、扎实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把语言文明作为抓学生规范的切入点,要求校园内外使用礼貌用语,倡导主动问好、排队礼让等“礼仪行动”。

  每学期各班至少开展一次以“讲文明、讲礼仪”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制定班级文明公约,进行班级“文明之星”评比,让全校都参与对学生的文明礼仪评议,使学生养成文明、健康向上的优秀品质。

  2、进一步加强文明班检查评比制度,促进各班班风班纪不断好转,学校每天加强对各班班容班貌、班风班纪、学

 风、学生仪表、卫生、两操、集会等情况的检查,做到每天检查、每周小结、每月评比,表扬先进班,鞭策后进班。

  3、利用好班会课、活动课,加强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据本班情况备好每节班会、队会课,重在对学生的品德表现、学习活动等情况做阶段性的点评,培养学生自主、自理、自护能力,颁发各类“进步奖”。

  4、明确常规工作具体要求,做到行动有标准,检查有目的。卫生要求为:地面净,桌椅齐,抽屉清,讲台窗台洁具角整洁,黑板及时清刷。

  5、严格抓好广播操、集会训练管理,做到进退场安全有序而快速,开学第一周就进行广播操进退场的强化训练。要求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养成习惯。

  6、设立每周好习惯训练制,每周每班根据自己的情况训练一个重点,将文明言行的具体要求以简明的短语统一写在黑板左上角,明确要求,时时强化,直至养成习惯。

  7、加强爱护公物教育,各班订立爱护课桌椅公约,爱护门窗,爱护墙壁,爱护电器,爱护教学活动器材和设备,做到桌椅无划痕,墙壁无脚印。

  8、坚决杜绝校内吃零食现象。各班班主任要加强教育,禁止学生或家长带零食到学校,向学生宣传食用“三无”食品的危害,不提倡学生课间到小卖部购买零食。

 9、培养学生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的意识,做到不乱丢废纸杂物、瓜皮果屑。平时见脏就拾,见乱就理,除继续实施“学生会卫生检查制度”、“卫生保洁制度”外,在全校实施“弯腰工程”,打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

  10、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

  。继续加强领导带班制度、教师的值日制度,避免因管理不力而引发的安全事故。继续利用每周一安全讲话与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邀请梅溪派出所干警到学校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讲座,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三、搭建活动育人载体,拓展德育活动空间

  1、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活动。组织好每期一次的家长会,使家长了解学校,了解孩子,了解教育,学习科学的家教方法,更新家长育子观念,为孩子成长营造健康和谐的环境。充分发挥校迅通、优学通、微信等家校互动平台作用,进一步与家长进行沟通,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形成家校联合教育网络。

  2、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1)开展“青少年书信文化比赛”。以祖国发展、学生成长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书信活动,以书信的形式向同龄人或父母、师长倾诉心声,回顾成长历程,引导学生感悟祖国发展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感受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变化与欢

 乐,感激成长过程中陪伴和帮助自己的人,他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牢固树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

  (2)“共享阅读快乐,争当阅读之星”读书活动。

  以快乐阅读为主题,结合“书香校园”创建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勤奋读书、快乐读书,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营造知书达礼、好学求进的校园氛围,让浓浓书香陪伴学生的成长。

  3、开展“我文明、我进步、我成长、我快乐”为主题的学规范、争先进养成教育系列活动。这一活动将贯穿于整个学期始终。具体做到礼貌待人,文明游戏,习惯养成。

  4、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及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

  结合六一节,我们将举行师生书画展,评比表彰等综合性全校性的活动。九月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十一国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5、结合一些特定的节日组织相应的活动,如 3 月 5 日学雷锋日组织团员志愿者打扫街道行动;清明节开展祭扫烈士陵园活动,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9 月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活动、黑板报,10 月开展“爱国月”的爱国主义教育,12 月宪法日开展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教育。

  四、重视德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我们还要不断加强德育科研,提倡班主任老师以案例、随笔、博客等形式积累教育过程的点点滴滴,记录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鼓励老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研讨交流等活动,反思工作,总结经验,不断探索,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水平。要求每个班主任老师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班主任工作论文、德育案例或教育随笔,以相互学习,创建特色班级。

  我们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指南》,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____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为抓手,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德育工作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委颁发的《小学德育纲要(试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学生养成教育为重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

 想、道德和生理、心理素质。加强学校德育的科学研究,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路子,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三、德育内容

  依据《小学德育纲要(试行)》,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有:

 1、 热爱祖国的教育; 2、 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3、 热爱人民的教育; 4、 热爱集体的教育; 5、 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 6、 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 7、 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 8、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 9、 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10、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与领导

 1、调整、充实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张文江主任主管德育工作、少先大队辅导员及班主任为成员,每学年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充实领导小组成员,健全落实德育工作责任制,每学期开学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一学期的德育工作,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的培养、选拔和管理,每学期开学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学习班主任工作职责,布置德育工作任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培训会议,通过理论讲座、专题研讨等方式,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和管理水平;每学年组织一次优秀班主任的评选活动,不断增强班主任工作的荣誉感,补偿班主任工作的艰辛。

  3、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少先大队要不断加强少先队工作队伍的建设,一是大队辅导员要增强责任意识,注重少先队工作的研究,开拓创新,努力提高工作水平;二是大队辅导员要注重对中队辅导员的培训,每学年要组织一次专题培训活动;三是要注重对大队部干部、各中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同时,大队部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身心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培养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每一位校园人都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点,充分认识德育工作

 的重要性,立足本职岗位,做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以人为本尊重教育”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学校德育内涵和少年儿童成长规律,把理想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不断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少年儿童更好地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儿童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管理德育课程,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努力拓展德育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校德育管理更具科学性,从而保障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

  三、工作重点

  (一)以德治校,强化德育育人功能

  健全学校领导体制,完善德育管理机制,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本校特点的德育评价方法,形成全员参与的德育管理体系。

  1、完善德育管理组织。校长任组长,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成员。本着“学校无小事,处处是德育;教师无小节,

 时时是楷模”的原则,真正实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对自身心理素质的认识,促进教师自觉加强自身建设,锤炼良好的师德形象。对待事业甘当“奉献型”教师;对待学生要做“爱心型”教师;面对挑战敢为“竞争型”教师;教育教学应为“创新型”教师;师生关系成为“伙伴型”教师;自身素质炼成“专家型”教师。

  3、坚持德育例会制度。抓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行为规范》和《一日常规》,完善班主任工作和教师综合考核评估制度,提高德育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

  (二)以人为本,规范学校德育内容

  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是: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理念,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制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三)课堂为主,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向小学生进行系统的思

 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任教教师要以国家德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德育内容课程开发为契机,恰当运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开展德育工作。

  (四)踏实工作,拓展德育教育途径

  1、营造校园德育环境

  倡导“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陶冶师生情操,发挥其潜移默化高尚品行的德育功能。努力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把德育、科研、卫生等工作有机结合,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展示校园的新人、新事、新貌,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利用橱窗、板报、名人名言等激励师生“为国增光,为校添彩”的责任意识。

  2、构建学校人文德育

  明确全员育人的要求,依照法律和规章制度,严格校规校记,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加强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建设。把德育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学生的...

篇九: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21 年中小学学校 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共两篇)

 一、 指导思想 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以《XX 区德育工作要点》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学校德育内涵和“转化一名学困生与培养一名优秀生同等重要”的教育思想,大力开展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帮扶“学困生”、体现全员德育的“沟通• 共进”德育活动,把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的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状况,结合《XX 中学学生管理规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困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转化学困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师生从心出发、有效沟通;教师身体力行、辅导到位,共同进步。

 三、组织机构 组长:XX 副组长:XX XX XX 德育导师:XX XX XX XX XX XX 四、工作实施 1、实施“德育导师”制度,每位教师根据政教处的安排,作为若干个学生的德育导师。德育导师须加强与学生的课内外教育沟通,全方位关注学生,及时向班主任、科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管理规定中的得分、扣分情况等,规划好帮扶工作。

 2、德育导师须适时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了解学生品行问题出现的缘由,以进行有效沟通和教育。

 3、严慈相济。德育导师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教育过程中,导师要注意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与学生鼓励和表扬。

 4、德育导师在与学生沟通时需要注意语言艺术,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教育和引导方式多样化,不能过于简单和粗暴。

 5、德育导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视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及时解决。如发现棘手问题,向德育处、校长室反映。

 五、总结提升 1、每两周开一次总结会。每位德育导师须汇报帮扶学生本周期内的行为表现和转变情况并作经验交流。

 2、德育处在每次总结会后,将与学生分别面谈,巩固教育效果。

 六、资料收集、归档 1、会议记录及总结:余梦星。

 2、图片收集:骆新颜 刘映望 3、建立帮扶学困生档案:刘映望

 XX 学校

  2021 年 X 月 X 日

  2021 年中小学学校 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加强德育管理,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1、新的学年,要有新的生机,创造新的辉煌,但这些必须以人的思想素质为基础,要建立新的德育工作机制,所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建设势在必行,为此我们要以联校为中心,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各学校全面规划、组织实施各校的德育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及辅导员会议,明确每月德育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各校和班主任主力军的作用,形成联校、学校德育工作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2、继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主导作用的正常发挥。教师在平时行动中和教学行为中,应当特别注意检点自己,一言一行都应当是学生的表率,只有这样,教师自身的威信才会成为一种积极的教育力量,他的模范言行才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本学期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让广大教师做“四有”好老师,特别围绕“三心”(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来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并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善待学生”为核心内容,开展“爱岗敬业,树立良好师表形象”活动。努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习型、创新型教师队伍。

 3、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各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党性修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并将在节假日期间,举办党员教师座谈会,认真

 探讨当前我联校党员教师如何发挥先进性,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从而提高学校班子凝聚力并带领全体教师以德治校。

 二、加强德育科研,形成德育工作的新特点。

 1、大力开展德育课程的教学研究,发挥德育主阵地的作用。要充分认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转变观念,认真上好思品课、健康教育课、班队活动课充分挖掘这些课的德育内含发挥其德育作用。按照教育目标,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方法,初步形成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特点、新思路。

 2、学科教师主动承担德育教学。在制订各学科计划时,注重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注重课堂、课后对学生行为品质的指导训练,随机渗透,充分做到知识与情感并行,强化德育功能。

 3、加强德育研究。

 学习并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朱柏庐先生的《治家格言》,开展“柏庐精神在我心”的小课题研究,并以此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修养,进一步推进我校的德育教育。

 三、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形成德育工作新合力。

 1、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业务培训。本学期通过“班主任学校”、“新老师徒结对”等形式,探讨“21 世纪我们怎样当班主任”,通过授课、研讨、观摩、剖析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新特点。通过学习,要使班主任老师认识到肩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不断提高青年班主任的素质和管理能力。

 2、积极开展家访活动,本学期对二分之一的学生进行上门家访,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家长联系,做到“早、勤、诚、精、实”,使家

 访真正起到沟通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联系家长及时与家长交流,更好的教育学生。

 3、把“创建文明班学校”“创建文明班集体”作为学校、班级建设的重要措施。切实从班级自身出发,各项常规工作抓细抓实,学会主动、科学、民主管理学校、班级,抓好班风班貌建设。同时认真上好班队课、专题课。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班队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发展的空间,使班集体成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发展的一个理想的“家”。通过制订《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使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更合理化、规范化。

 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创德育工作新天地。

 1、养成教育规范化 要加强校园常规管理与行为规范训练。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制定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六项评比”,加强学生礼仪规范的训练;通过对红领巾礼仪岗队员的培训与管理,培养学生生活礼仪,讲究家庭礼仪、懂得学校礼仪,学会社交礼仪。教育学生在家当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是个好少年。

 2、德育内容主题化,德育活动经常化 以“柏庐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全国少工委颁布的“加强少先队思想道德教育深化体验教育的意见”为基础内容,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活动要加强对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制定好计划,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取得主题教育的最大

 效应。使本学校的少先队工作有一个新的开端。

 3、农村教育开放论 建立校外德育基地,合理利用山区农村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丰富社会实践活动,本学期,有组织地安排每个学生到一中心劳动基地参加一至二次活动。同时,与乡企业、石材厂等单位挂钩,经常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开展各项活动,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五、加强检验力度,凸现德育成效。

 1、本学期中心小学将制定考核细则,检查各小学德育成效,并对全乡教师进行德育工作考核。

 2、开展德育工作先进事迹评选活动。

 3、期末在评选德育先进事迹的基础上评选出优秀班主任(辅导员)、师德模范、文明班级、优秀少先队员。

 4、做好德育工作经验总结,争取再创德育工作新境界

篇十: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落实好习总书记提出的“六个下功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任务 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小学生的思想自觉和行为习惯。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不断提升德育队伍专业化水平,努力构建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三、工作措施 (一)团队育德,强化队伍建设

 1.切实加强党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中小学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主导权。各学校要成立校长任组长,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书记主抓,分管校长和政教处、教导处、共青团、少先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班主任、学科教研组负责人、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落实责任,要定期研究、部署德育工作,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加大德育工作投入,抓严抓细抓实各项德育常规工作,以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加强德育专业化研训团队建设。各区市县教育局、先导区教育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各地区)要配齐专兼职德育研训教师,加强德育类相关课程实施策略研究,指导中小学班主任队伍专业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常规管理、德育活动开展、德育课题研究等专项德育研训工作。要建立和完善区域班主任工作研训制度,加强区域班主任专题培训与研修、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班主任工作过程指导。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区域优秀班主任教师开展专项研究。各学校要重视并加强德育专业化培训,鼓励并支持德育相关教师外出参训学习。要明确学校校本德育研修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全员德育校本研修制度,促进本校德育研修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实施,将德育研修成果落实在全体教师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班级与班级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立德树人工作的均衡发展,切实提升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3.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班主任的聘任、培训、考核、评优制度。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立德树人作用,班主任要定期与班级任课教师沟通汇总学生状况,定期与学生开展谈心活动,通过谈话、家访、座谈、家校平台信息沟通等形式对全班学生的家庭、健康、思想、心理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及时发现并努力化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同时要做好工作记录,完善工作档案。要建立和完善学校班主任工作研训制度,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模式、班级主题活动、班级个别教育等多方面的主题化、系列化研训,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过程研究和指导,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总体质量和水平。要将班主任工作年限和业绩纳入教师评聘职称、评优评先和绩效工资的考核体系中,努力营造人人争当优秀班主任的良好氛围。

 4.加强学校团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职能作用,把团队工作纳入学校德育总体规划。每周要安排 1 课时共青团、少先队活动课,与班会课和其他德育课程结合起来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学校共青团、少先队要发挥组织优势,利用学生入队、入团及十八岁成人仪式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爱家爱校爱国爱党热情。要规范组织建设,推动中小学成立由党政领导、大中队辅导员和志愿辅导员、家长代表等参加的学校少工委,及时补充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学校团队干部,将

 其纳入学校中层干部序列。

 5.探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各地区和各学校要按照《大连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意见》研究落实好全员育人导师制,促使全体教师切实肩负起教书和育人的职责,提高全员育人的自觉性。要将开展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本单位具体实施方案,不断提升全员育人导师制的覆盖面与实效性。要积极开展与全员育人导师制有关的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将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作为课题,以课题研究引领育人模式改革创新和优秀育人模式的普及推广。

 (二)思想立德,把握重点内容 6.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日常学习和生活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加强中国革命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充分挖掘并利用我市的红色资源、国防资源等,引导学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坚定信心。

 7.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要加强

 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等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把自身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命运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要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8.加强品德修养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依托,全面加强学生品德修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在教育学生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字”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思想品德、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法治、诚信、生态文明、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等方面教育。精心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让学生在获得丰富感受和深刻体验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以“学习总书记勉励语 持续弘扬雷锋精神活动”为重要载体,通过深刻领会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要贯穿于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全过程,实现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全覆盖,切实提高校园文明程度。要与《中小学生守则》教育相结合,广泛树立学生榜样,坚持开展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新时代好少年、新时代雷锋式好少年评选表彰等道德实践活动,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9.着力培养奋斗精神。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对学生开展责任教育,激励每一位学生以勤奋努力的生活态度不断进取,舍弃平庸、懒惰、坏习惯,创

 造成功、无悔、讲奉献、有价值的人生。

 10.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完善学校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推进“一校一品”向“一校多品”发展,切实保障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大力改进美育工作,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发挥各个学科教师的美育优势,加强美育与其他方面教育的渗透与融合,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培养学生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依托,深入挖掘其他学科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内容,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进行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广泛开展校内劳动体验,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积极组织校外劳动,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进行劳动体验,增强劳动技能。引导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1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深入浅出地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着重在文化体验、文

 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上下功夫,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实现相关学科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课外活动的横向贯通,实现各学段教育内容的纵向衔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基因代代传承。

 (三)课堂蕴德,强化学科育人 12.加强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各地区要逐步研究和完善区域德育课程体系,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学生的德育要求、德育内容、德育活动、德育成效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整理,将德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体现区域特点。各学校要充分利用本地区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本校实际,积极开发校本德育课程,完善校本德育实施体系,让学生时时处处得到德育熏陶,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13.加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要按照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对《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等德育学科课程加强日常管理,开齐开足课时,提高市、区研训活动水平,做好校本研修。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标准培养思想政治课教师。按照“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

 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要求上好思想政治课,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14.注重学科德育。要引导学科教师树立大德育观,从思想上认识到育人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立德树人是各学科教学的共同任务,所有教师都要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的作用,积极探索学科教学中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维品质、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培养策略。教师要站在课程的高度整体把握学科德育要素,文科类课程的德育内容往往蕴含在相关的情节、事件、现象或体现在有关人物的品质中;理科类课程要以相关知识为载体,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突破口,以学科发展史为纽带,使学生从中获得良好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等;艺体类课程要通过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提升艺体素养。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教师自身是最重要的育人要素,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以身作则,提升学科德育实施的效果。各地区和各学校要优化教师培训课程结构,开发和增设基于涵养学生道德素养的学科教师研修课程,让教师自觉认识到教学行为固有的道德意义,进而改变狭隘的专业分工理念。

 (四)活动养德,注重价值导向 15.扎实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建党”、“建军”、“国庆”“九·一八”“一二·九”等重要纪念日,地球日、环境日、海洋日等主题日精心

 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学生升旗、开学及毕业典礼等,加强仪式教育。要开展好“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经典诵读”“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参与“我的中国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的节日”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选择活动内容要精心,设计活动形式要贴心,组织活动流程要细心,升华活动主题要动心,要通过活动让学生有思考、有收获。

 16.丰富校园社团活动。要通过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要积极推进学生社团发展,选派德才兼备、有责任心的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开展工作。要指导学生社团规范制定章程、建立组织体系及活动方案。要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场所及设施设备。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考核评价,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定期对活动成效显着的学生社团及成员进行表彰。

 17.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研究,切实提高文化育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保证学校文化建设独特性、适切性、整体性、连续性以...

推荐访问: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方案 工作指南 中小学 实施方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