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写材料用典】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写材料用典】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供大家参考。
【例文】“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知止,守住道德底线,不越法纪红线,便可以筑牢反腐的围墙。观看警示教育片可以发现,那些被查处的腐败分子说得最多的就是“悔不当初”。这些人在刚走上领导岗位,面对群众进行廉政宣誓时也曾信誓旦旦,表示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干部。然而在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面前,他们迷失了自我,在诱惑和利益面前不知止,最终跌入违法犯罪的深渊。(解放军报《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
【典故】出自明代朱熹《大学章句》,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
【释义】意思是,知道要达到什么目标,立坚定的志向。
【赏析】知止是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守住道德底线,不越法律红线,便可以筑牢成功的围堰。知止的关键在于清醒,意念清醒才能克制私欲、从不逾矩,志向清晰才会志之所驱、不受干扰。上进、知止、守正,代表着人生的起点、拐点和支点,起点要高,拐点要慎,支点要牢,三者互为砥柱,互为护佑,一环环紧扣起来,人生画卷展现的才会是绚丽图画,而不是污淖或者凌乱。如果把人生看成一辆驶向未来的列车,“上”好比油门,加油提速完全由自己来控制;“止”好比刹车,危险时刻如不当机立断、紧急制动,结果就会车毁人亡;“正”好比方向盘,牢牢把好行驶方向,保持不脱轨、不跑偏,才能快速而又平稳地抵达梦想彼岸。“身之主宰便是心。”守住拒腐防变的防线,须涵养知行合一的品质,既要在“知”上觉悟,更要在“行”上用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方能扎紧扎牢防微杜渐的“思想篱笆”。
【用法】主要适用于廉政党课、警示教育讲话,侧重强调自律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注重小节细节,防止“第一次”,扣好“每一粒扣子”。
推荐访问:用典 之地 至善 【写材料用典】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 【写材料用典】止者 所当止之地 即至善之所在也 知其所止止于至善
热门文章:
- 最新文明礼貌月活动策划,文明礼貌月活动方案(优秀1合集)(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年医院护士面试自我介绍(优秀17篇)2024-08-22
- 2023年最新六年级自我介绍(汇总18篇)2024-08-22
- 学生会个人简历如何写(优秀9篇)2024-08-22
- 2023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大全8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房屋租赁合同书样本,房屋租赁合同书(优质11篇)【精选推荐】2024-08-22
- 设备租赁合同(通用12篇)2024-08-22
- 最新转让协议书才有法律效力(大全10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海边捡垃圾社会实践报告,垃圾处理社会实践报告(优秀8篇)(范文推荐)2024-08-22
- 最新外科护士自我鉴定(实用18篇)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