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精品】立责于心,,履责于行11(全文)

时间:2022-10-10 15:0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品】立责于心,,履责于行11(全文),供大家参考。

【精品】立责于心,,履责于行11(全文)

 

 立责于心

  履责于行 ——关于当前教育环境下“师德教育” 的几点思考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 教师素质师德为本。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 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 路人, 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

 因此加强师德建设不仅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关键,也是推动教育持续发展的根本。

 古人云“师者, 传道、 授业、 解惑也。

 ” 可见教师肩 负着三大社会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师的责任更突出了 , 教育教学工作的标准更严格了 , 对师德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了 。

 在许多人心中, 教师几乎成了 社会准则的化身, 成了 道德的化身。

 但由于市场经济改革浪潮的冲击、 教师职业的清苦、 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悄然改变, 教师的职业道德时刻面临严峻的考验, 那么当前教育环境下, 如何与时俱进进行师德建设呢?

 一、 明确内涵, 找准师德建设方向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提出了 八条职业规范: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热爱学生、 严谨治学、 团结协作、 尊重家长、 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

 但这种注重正面、 过于理想化的要求显然是难以实现的。在当前教育环境下, 我们必须对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进行新的解读。

 我认为新时期的师德首先应表现为一种由对学生的爱升华而来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种爱要站在关注学生整个生命发展的高度去着力于对学生的培养。

 其次, 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教育理念。

 融合新课改理念先进的教育观、 教学观、 质量观、

 师生观。

 再次, 新时期的师德, 还应表现为一种具有榜样作用的人格魅力。

 孔子曰: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 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 而最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

 这种人格魅力不仅包括丰厚的知识底蕴, 更包括端正的品行操守。

 二、把握原则, 夯实师德建设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 师德建设的内涵不断丰富, 人们对教师的期望值更高, 教师的师德要高于社会, 先于社会, 优于社会。

 因此师德建设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 要把师德建设落到实处, 我认为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 的教育管理理念:

 关怀第一, 服务为先,尊重教师, 着力解决教师生活、 工作、 思想上遇到的困难, 提高教师的尊严感和幸福感。

 其次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自 觉性、 创造性, 把师德建设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促进教师自 我教育、 自 我完善、 自 我提高。

 2. 坚持务实求效的原则。

 深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一线, 倾听教师的心声, 掌握一线教师的真实情况, 找出师德方面的共性问题或萌芽问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教育工作。

 此外要把师德建设与学校各项常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 切实解决问题。

 注重实际效果, 不做表面文章, 不搞形式主义。

 3. 坚持常态开展的原则

 师德建设是一个永久的话题, 是一项关乎教育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 一时一事都难以见成效, 必须构建机制, 完善管理, 通过常态化

 的教育活动促使教师建立良好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意识。

 4. 坚持以德促能的原则 德能双馨是师德建设的目 标, 师德是教师灵魂之所在, 师能是教师发展之根本。

 一个没有责任心和爱心的教师不可能潜心钻研教学,成为教学岗位上的行家里手; 相反一个教育教学能力不合格的教师,也不可能肩 担起教书育人的道德责任。

 因此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工作一定要以促进教师能力发展为着力点, 通过师德教育活动增强教师“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的责任意识, 点燃教师“引 领学生人生发展” 的教育梦想。

 让教师在责任和梦想的驱动下不断学习, 不断完善自 我、 更新自 我, 努力探索新课改精神, 深入解读课标教材, 用心积累教学智慧, 上好每节课,对学生的生命负责。

 三、多措并举, 探索师德建设空间 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是一项对话心灵, 唤醒道德的工程, 仅仅靠思想政治学习和法律法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多层次、 多形式、 多角度、 多渠道地开展师德教育活动, 真正从心底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并且把这种责任落实到行动中去。

 1. 以管理文化为依托, 激发师德建设的自 主性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人和自 然生物也是一样的, 一个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能够使人精神振奋, 积极进取, 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端正的行为准则、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而营造宽松、 和谐、 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就要依靠人本化的管理、 建立人性化的制度、实施人文化的关怀。

 人本化管理就是以“人的发展” 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树立“领导就是服务” 的理念。

 领导干部是职务, 更是责任, 这个责任就是服务,服务就是真抓实干, 服务就是排忧解难。

 扎扎实实办实事、 办好事,让教师有归属感、 幸福感。

 人性化的制度首先体现在建立科学公平的工作评价、 激励机制;其次制度建立要坚持民主参与、 尊重个体差异。

 各项制度的修订和建立都要通过职代会和校务公开制度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 坚持“激励为主、 惩罚为辅” 的原则, 尽量让广大教职工的努力得到肯定。

 同时要尊重个体差异, 根据教职工的个性差异和工作岗位的不同, 提出不同的职责和要求, 让他们在制度中找到成功的切入点。

 “制度无情, 管理有情”, 在依照制度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 着力解决教师工作、 思想、 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高度的人文关怀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

 以人本化的管理、 人性化的制度、 人文化的关怀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文化, 才能营造宽松、 和谐的人文环境, 才能增强教师团队的凝聚力, 才能促进教师对工作更深层次的感悟。

 当教师把日 常工作当做自 己成长的载体时, 他们会把知识的传授与生命的发展融为一体, 会把敬业升华为乐业, 去尽心改变自 己, 超越自 己, 做一个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2. 以主题活动为载体, 保障师德建设的实效性 传统的师德教育活动理论性强、 政治性强, 往往比较空泛。

 如何让师德教育深入人心, 保障时效性呢? 记得在纬三路小学工作的时候, 每年年终学校都会组织“和谐教研组” 的申报, 奖品并不丰厚,不过一个玻璃制的奖杯而已, 但每个组都高度重视。

 在申报的过程中,

 汇报人用一个个故事、 一个个镜头串起了 组内成员 互帮互助, 互敬互爱走过的点点滴滴, 听到滑稽处我们会捧腹大笑, 看到感动处我们会潸然泪下。

 在这个活动持续举行的几年里, 我们真实地感觉到学校的每一个同事真的像兄弟姐妹一样可爱, 各教研组真的像小家庭一样和睦融洽。

 后来我才明白陈淑萍校长的良苦用心, “和谐教研组” 评比活动让每一位老师都学会用谦卑、 包容的心态去对待组员 的过失; 用感恩、 享受的心态去发现每一位同伴身上的真、 善、 美。

 她正是通过一个这样的活动激发着纬三这个团队的凝聚力、 向心力。

 可见师德教育活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是促使师德建设深入、 有效开展的强力保障。

 此外, 师德教育活动的内容也要根据不同的教师群体来选择, 才能使师德教育更有实效。

 像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 青年教师,他们对于教师职业的定位、 道德规范的要求都需要一个基础全面的认识, 因此《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教育法》 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必不可少。

 而对于中老年教师, 随着年龄增长, 生活压力、职业倦怠相伴而来, 学校管理者就应该思考开展更有针对性、 更有意义的教育活动点燃他们的工作激情、 唤醒他们的职业自 觉。

 3. 以专业阅读为支撑, 推动师德建设的长效性 朱永新教授说: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一个不读书的教师, 穷其终生, 也只能是个教书匠”。

 专业阅读不仅能丰富教师的知识底蕴,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也为教师人格的完善、价值观的重塑、 职业道德的提升输送着正能量。

 读《陶行知教育名 篇》 我们感受到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的教育信仰; 读《爱心与教育》 我们感受到李镇西老师“把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作为思考、 研究、 倾听、 感受和欣赏的对象……把教育当做事业” 的教育理念; 读《新教育之梦》 我们感受到朱永新教授“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的教育梦想; 读《生命语文》我们感受到武凤霞老师“行行重行行” 的教育心路……专业阅读就是和古今中外教育名 家进行精神的对话, 他们对教育的信仰和执着犹如教育路上的一盏盏明灯, 引 领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理解教育、 解读责任。

 当然, 专业阅读不仅要涉猎教育专家、 教学名 师的理论著作, 更要关注教育杂志、 教育时报等一线教师的成长经历, 从他们的教育思想中萃取精华, 为自 己的教学指点迷津; 以他们“用生命做教育” 的职业梦想激发自 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为了 让阅读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 进而以阅读为支撑点, 推动师德建设常态、 持续开展, 这个学期我校依据教体局下发的“读书学习一抓二优三结合活动”, 整合我校“阅读课程” 开展了 一系列读书交流活动。

 首先营造环境创氛围:

 学期初学校精心选购了 1000 多本图书, 又筹建了 50 多平方米的阅览室, 为师生阅读提供了 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次重视常规抓落实:

 双周周二的业务学习时间就是教师读书时间, 领导班子参与到分管的教研组, 和老师一起读书。

 并且坚持做读书笔记, 每月 一篇读书体会发表在自 己的教育博客中。

 第三搭建平台促交流:

 我校借助“七彩讲坛” 定期召开读书分享交流会; 此外每位教师都在郑州市教育信息网注册了 博客, 建立了 文三博客圈, 通过电子博客的形式交流读书心得。

 通过广泛交流将教师的个体智慧提升为群体智慧。

 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 上好每节课就是教师最高的师德!

 因此坚

 持专业阅读就是教师师德教育的必修课!

 4. 以树立典型为平台, 提升师德建设的先进性 发挥优秀教师的引 领辐射作用, 以先进典型事迹感染、 激励、 影响更多的教师成长也是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学校一方面要发现德能勤绩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教师, 通过“多劳优酬” 的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奖励, 搭建广阔的平台, 让优秀教师现身说法、 分享先进经验、 共享教育智慧。

 同时更要善于发现每位教师身上的闪光点, 我们说作为教师, 对待学生要因材施教; 那么作为教学工作管理者, 对老师也要因人而异。

 就拿我们学校目 前的师资状况来说, 近两年新上岗 的教师特别多, 80 后、 90 后成了 教师队伍的主力军, 这些新上岗的教师自 我意识比较严重, 渴望被赏识、 被肯定, 他们的工作有可圈可点之处, 但确实还有许多不足。

 还有一些年龄大的老教师, 他们的班级管理有声有色, 很有自 己的一套方法, 但课堂教学总是和新课改的理念有些脱节。

 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者, 我们不仅要指出需要改进的问题,更要善于发现每一位教师身上的闪光点。

 比如高丽、 李涛老师的课上地非常漂亮, 就让他们俩作为“兰馨青年教师成长营” 的学科负责人,带动更多的老师进行研课磨课, 提高业务能力; 董新琴、 徐艳琴老师班级管理特别有方法, 就借助学校的“七彩讲坛” 和大家分享经验,提升更多老师的班级管理能力; 还有的老师有一技之长, 韩莹老师是专业垒球教练、 左安丽老师精通器乐、 董帆老师擅长舞蹈、 聂磊老师爱好足球、 沙娜老师在科技制作方面有特长等等, 不如就让这些老师带个社团、 开发一门特色课。“物尽其才人尽其用”, 让每个老师的特

 长得以发挥, 每个教师的光彩得以绽放, 才能使他们获得职业认同感,进而升华为强烈的责任感。

 5. 以多元评价为抓手, 突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 以学校、 学生、 家长、 社区等多元评价为切入点, 才能发现师德建设的问题所在, 才能使师德建设更有针对性。

 首先学校层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操作性强、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和师德考核, 重点考察教学态度、 育人效果、 教学实绩与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等。

 把师德作为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 外出学习、 评优奖励等的重要指标, 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比如每个学期末,我校教导处都会组织作业检查、 教科研有形成果汇报及展示活动, 评委小组针对汇报展示情况填写评价表, 通过细化、 量化的评价反映教师的工作状态和责任心。

 此外我们还会广泛听取家长和学生的意见, 学期末组织各班进行《学生评教调查问卷》 和《班级管理调查问卷》, 针对问卷中反映的问题开展教育工作。

 如果是个别老师的问题, 学校采取个别诫勉谈话的方式, 要求其限期整改; 如果是共性问题, 就要及时召开全校性的分析整改会议。

 今年 10 月 份, 我校迎接了 郑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的督导评估, 借此机会我们邀请社区和家长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此项工作受到与会家长的一致好评。

 通过广泛听取意见, 实施多元评价, 学校明晰了 下阶段师德建设工作、 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 为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了 基础。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 教师修养, 立德为本。

 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 系统的工程, 它不仅仅靠几次简单的培训学习就能形成的, 尤其是在当前浮躁的、 功利的、 追求速

 成的教育环境下, 更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坚持做、 沉下心来持续做。

 只有不断谋划建设思路、 创新建设机制、 丰富建设载体, 才能使全体教师真正做到“立责于心, 履责于行” , 才能促进金水教育跨越式的新发展!

推荐访问:【精品】立责于心 履责于行11 于心 精品 全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