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南怀瑾先生往事【完整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拜访南怀瑾先生往事【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李首民:拜访南怀瑾先生的往事 作者:李首民(上海交通大学二附中校长)
原文自《文学报》
因在拙作《情理相融创和谐--我当校长 20 年》中多次引用了南怀瑾先生的文章,并提及我初次拜见南先生的情况,那是在 2003 年秋季,因工作上的事,与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及其弟子有过几次交往。在与南先生共进晚餐的时候,我因这位耄耋老者的谦和、睿智而激动,不敢入座。席间,南先生谈到孔子的教育思想,还询问了读经教育在上海可否实行。在他看来,孔子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教育者应多多研究。临别,他还送我一套《南怀瑾全集》。
因此有必要再向南先生作一次陈述和汇报。按地址我找到南怀瑾先生的家。南先生精神矍铄地接待了我,他穿着一双布鞋,浅蓝色的长衫,脸色红润,额角很高,头发并不稀疏,一根根直直地向后梳着,根本看不出他已达 90 高龄。
“听说,你写了一本书!”南先生谦和地问。
“是的,我写了一本关于我做校长经历的书。”
“主要写些什么?”
“写我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思考。”
“那很好,这叫修身。”
我把我在书中写到的有关南先生的内容一一读给他听。
他仔细听着,微笑点头,当我读到“台湾儒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一句时,他让我停下来,说应该把“台湾”两字去掉。我理解了他的意思:儒学是中华民族的!
南先生一字不漏地听我读,读完后我等待着他的结论。“写得不错,我没有意见,全篇只改掉‘台湾’二字即可。”
一会儿,来了第二批客人,那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纪宝成校长一行,他们在上海开“国学和和谐社会发展南北论坛”会议,抽空拜访南先生。先生对中国人民大学开办国学院一事表示极大的兴趣,不断地说他们有勇气,有眼光。
南先生说:“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思想是儒家思想,这种说法不对,中国的传统思想是杂家,就是儒家、道家、佛家。历史上有许多人反对儒学,这是不对的。在教育上胡适提倡白话文,但胡适让自己的儿子去学《古文观止》,因此,不管是什么改革派都不能离开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
六点了,南先生和我们一起用餐。这是一种家庭式的用餐方式,由南先生家里的侍者代厨,做的是浙江一带的菜肴,不油腻,不上味,清淡而又营养。侍者专门为南先生准备了红薯小米粥。席间,他起身要为我和纪校长分粥,我连忙从他的碗里勺了二匙。
饭后我和纪校长都提出要和南先生合影,南先生十分高兴地让他的秘书把相机拿出来,起身将椅子挪动一下,摆了个照相的样子。
先生送我两本书,一本是《金温铁路和南怀瑾》,一本是《密使 50 年》,是他的朋友和学生写的关于南先生的故事。临别时,他再次祝我的拙作尽早见书。
我这个人,长期在教学岗位上工作,除了教材就是学生,许多地方显得孤陋寡闻,我有幸见到南先生之后,又有意再去啃读儒家经典《论语》,才真正悟出古代读书人的品质,懂得何谓圣者、贤者、君子者。
南先生,一个九旬老人,对一个平生小辈,如此之谦爱,实在是三生不能忘怀!
南先生在他的《论语别裁》中诠释了孔子的一段话:“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在古文里这五个字很简单,拿现在来说,就是五条规则、五个目标或守则。这也是做人做事的五个基本条件,假使做到了,随便在哪一界做事,都有用处。南先生对孔子“行五者”的诠释是从事各项工作的一个原则,不管是谁,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务,先要学会做人。做人就要有恭、宽、信、敏,特别是要讲惠,就要像南先生一样睿智,谦和、富有爱心。做到了这一些,人的心情会好,工作、学习会有滋味,碰到困难挫折也能坦然应对了。
由此想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生们。如果不把握好做学问和做人之间的关系,一味地追求知识的学习而轻视人品的养成;如果不注意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继承一些做人做事的准则,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我们的学生也不能健康地发展。
热门文章:
- 最新文明礼貌月活动策划,文明礼貌月活动方案(优秀1合集)(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年医院护士面试自我介绍(优秀17篇)2024-08-22
- 2023年最新六年级自我介绍(汇总18篇)2024-08-22
- 学生会个人简历如何写(优秀9篇)2024-08-22
- 2023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大全8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房屋租赁合同书样本,房屋租赁合同书(优质11篇)【精选推荐】2024-08-22
- 设备租赁合同(通用12篇)2024-08-22
- 最新转让协议书才有法律效力(大全10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海边捡垃圾社会实践报告,垃圾处理社会实践报告(优秀8篇)(范文推荐)2024-08-22
- 最新外科护士自我鉴定(实用18篇)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