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盈利能力:(完整文档)

时间:2022-10-18 14:00:10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盈利能力:(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盈利能力:(完整文档)

 

 一、 盈利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 1、 基本概念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同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 突出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 是评价企业资本经营效益的核心指标。

 2、 计算公式

  净利润 净资产收益率=--------------------×100%

 平均净资产 3、 内容解释 (1)净利润是指企业的税后利润, 即利润总额扣除应交所得税后的净额,是未作任何分配的数额, 受各种政策等其他人为因素影响较少, 能够比较客观、 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准确体现投资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

 (2)平均净资产是企业年初所有者权益同年末所有者权益的平均数, 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年初数+所有者权益年末数)/2。

 净资产包括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4、 指标说明 (1)

 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企业自 有资本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最具综合性与代表性的指标, 又称权益净利率, 反映企业资本运营的综合效益。

 该指标通用性强, 适应范围广,不受行业局限。

 在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综合排序中, 该指标居于首位。

 (2)

 通过对该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 可以看出企业获利能力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同类企业的差异水平。

 (3)

 一般认为,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越高, 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 运营效益越好, 对企业投资人、 债权人的保证程度越高。

 资产净利率 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主营业务利润率 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

 二、 运营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 1、 基本概念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销售(营业)

 收入净额同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

 总资产周转率是综合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2、 计算公式

  销售(营业)

 收入净额 总资产周转率(次)

 =-------------------------------- × 100%

  平均资产总额 3、 内容解释 (1 )

 销售(营业)

 收入净额是指企业当期销售产品、 商品、 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减去销售折扣与折让后的数额。

 (2 )

 平均资产总额同上。

 4、 指标说明

 (1)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 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周而复始的流转速度, 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

 由于该指标是一个包容性较强的综合指标, 因此, 从因素分析的角度来看, 它要受到流动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指标的影响。

 (2)

 该指标通过当年已实现的销售价值与全部资产比较, 反映出企业一定时期的实际产出质量及对每单位资产实现的价值补偿。

 (3)

 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 不但能够反映出企业本年度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的运营效率及其变化, 而且能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存在的差距, 促进企业挖掘潜力、 积极创收、 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4)

 一般情况下, 该指标数值越高, 周转速度越快, 销售能力越强, 资产利用效率越高。

  流动资产周转率 1、 基本概念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销售(营业)

 收入净额同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值。流动资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资产利用率的另一主要指标。

 2、 计算公式

  销售(营业)

 收入净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

 =-------------------------------× 100%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3、 内容解释 (1)

 销售(营业)

 收入净额同上。

 (2)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是指企业流动资产总额的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年初数+流动资产年末数)

 /2。

 4、 指标说明 (1)

 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 是从企业全部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角度对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进行分析, 以进一步揭示影响企业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

 (2)

 该指标将销售(营业)

 收入净额与企业资产中最具活力的流动资产相比较, 既能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 又能进一步体现每单位流动资产实现价值补偿的高与低, 以及补偿速度的快与慢。

 (3)

 要实现该指标的良性变动, 应以销售(营业)

 收入增幅高于流动资产增幅作保证。在企业内部, 通过对该指标的分析对比, 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 充分有效地利用其流动资产, 如降低成本、 调动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用于短期投资创造收益等; 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企业采取措施扩大销售, 提高流动资产的综合使用效率。

 (4)

 一般情况下, 该指标越高, 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 利用越好。

 在较快的周转速度下, 流动资产会相对节约, 其意义相当于流动资产投入的扩大, 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而周转速度慢, 则需补充流动资金参加周转, 形成资金浪费, 降低企业盈利能力。

  三、 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 1、 基本概念

 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筹集的, 该指标是评价企业负债水平的综合指标。

 2、 计算公式

  负债总额 资产负债率=-------------- ×100%

  资产总额 3、 内容解释 (1)

 负债总额是指企业承担的各项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总和。

 (2)

 资产总额是指企业拥有各项资产价值的总和。

 根据财政部财清字〔 1996〕 8 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计算资产负债率时, 资产总额中要扣除全国第五次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土地估价入账金额。

 这主要是考虑不同地区、 不同部门入账情况不统一, 为了保证指标的历史可比性,所以, 在计算该指标时暂扣减清产核资土地估价入账价值。

 4、 指标说明 (1)

 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判断标准。

 该指标不论对企业投资人还是企业债权人都十分重要, 适度的资产负债率既能表明企业投资人、 债权人的投资风险较小, 又能表明企业经营安全、 稳健、 有效, 具有较强的筹资能力。

 (2)

 资产负债率是国际公认的衡量企业负债偿还能力和经营风险的重要指标, 比较保守的经验判断一般为不高于 50%, 国际上一般公认 60%比较好。

 (3)

 根据当前我国企业生产经营实际, 以及所属行业的资产周转特征和长期债务偿还能力, 不同行业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各不相同, 其中, 交通、 运输、 电力等基础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一般平均为 50%左右、 加工业为 65%左右、 商贸业为 80%左右。

 (4)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 难以简单用资产负债率的高或低来判断负债状况的优劣, 因为过高的负债率表明企业财务风险太大, 过低的负债率则表明企业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

 所以,实际分析时, 应结合国家总体经济状况、 行业发展趋势、 企业所处竞争环境等具体条件进行客观判定。

 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看, 1996 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 68.5%, 其中小于50%的企业占 21.7%; 1997 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 67.3%, 其中小于 50%的企业占22.2%;1998 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 65.5%。

  已获利息倍数 1、 基本概念 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一定时期息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的比值。已获利息倍数反映了企业偿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2、 计算公式

 息税前利润 已获利息倍数=-------------------

 利息支出 3、 内容解释 (1)

 息税前利润是指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的合计数,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实际利息支出。

 (2)

 利息支出同上。

 4、 指标说明 (1)

 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反映了当期企业经营收益是所需支付的债务利息的多少倍, 从偿债资金来源角度考察企业债务利息的偿还能力。

 如果已获利息倍数适当, 表明企业偿付债务利息的风险小。

 国外一般选择计算企业五年的已获利息倍数, 以充分说明企业稳定偿付利

 息的能力。

 (2)

 因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 已获利息倍数有不同的标准界限, 国际上公认的已获利息倍数为 3, 1998 年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已获利息倍数为 1。

 一般情况下, 该指标如大于 1,则表明企业负债经营能够赚取比资金成本更高的利润, 但这仅表明企业能维持经营, 还远远不够; 如小于 1, 则表明企业无力赚取大于资金成本的利润, 企业债务风险很大。

 (3)

 该指标越高, 表明企业的债务偿还越有保证; 相反, 则表明企业没有足够资金来源偿还债务利息, 企业偿债能力低下。

  四、 成长能力 总资产增长率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本期主营业务-上期主营业务)

 /上期主营业务 净利润增长率 (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

 /上期净利润

推荐访问: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 完整 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