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打击乐器【完整版】

时间:2022-10-19 19:05:20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打击乐器【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打击乐器【完整版】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之云锣云锣, 出现于唐代, 元代开始大为流行, 是汉、 藏、 蒙古、 满、 纳西、 白、彝等族使用的敲击体鸣乐器。

 古名云辙, 又名云璈, 民间又称九音锣。

 藏族称丁冬、 丁当。

 是锣类乐器中能奏出曲调的乐器。

 常用于民间音乐、 地方戏曲和寺庙音乐中。

 流行于内蒙古、 云南、 西藏和汉族广大地区。

 乐器简介:

 唐宋两代的诗词中已有演奏云锣的描述。宋苏汉臣所绘 《货郎图》、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和三清殿斗拱间的装饰画中均绘有云锣 ( 《中国音乐史图鉴》IV—69、 IV—70)。

 历代云锣所用小锣十至十四面。

 早期云锣多用于道教生活,其后流传于民间。

 历史记载:《元史· 礼乐志》 记载:“云璈制以铜为小锣十三, 同一木架, 下有长柄, 左手持而右手以小槌击之。” 但从山西永乐官的元壁画看来, 元代每架云锣所用的小锣, 还不限于十三个, 也有用十个, 和十四个的。

 明清以来, 长期普遍流行的一种云锣, 全付由十个小锣组成。

 但偶然也有例外, 如清初曾有过全付用二十四个的云锣, 较后在福建又曾有过全付十四个的云锣。《清史稿》 记载,云锣用于御前仪仗之乐、 祀先蚕乐章、 丹陛大乐、 中和清乐、 导引乐、 铙歌及挠歌清乐、 凯歌、 庆神欢乐、 赐宴乐、 蒙古乐、 班禅之乐(称为苍清)。

 乐器特色:

 云锣属于金属体鸣乐器族内的变音打击乐器类, 音色清澈、圆润、悦耳、 余音持久, 但音量不大。

 不是小型民族乐队的固定编制, 但大型民族乐队中较为常用。

 其作用如西洋乐队中的三角铁, 音量虽然不大, 但点缀作用明显。云锣分类:

 改革云锣所用铜的合金成分与传统响铜有别, 其音质更纯正结实。演奏时使用软硬两种锣棰, 每种两支一副, 由一人左右手各执一棰站立演奏。

 软棰用软橡胶制成或用较小的京锣棰, 发音柔和、优美; 硬棰用牛角或硬橡胶制成,发音强烈、 明亮, 常在高音区使用, 演奏快速旋律很有光彩。

 奏法有单击、 双击、滚击、 轻击、 重击或大跳等手法, 可奏双音、 琶音, 双手各执两棰同时分击, 可奏出四音和弦。

 改革云锣既可演奏旋律, 也可为乐曲作各种节奏型伴奏, 如作华彩乐段独奏, 可获得强烈而辉煌的音响效果。

 其四音和弦, 声如宏钟, 庄严雄伟。

 结构组成:

 云锣由锣体、 锣架和锣棰组成。

 云锣由大小相同, 而厚度, 音高存在区别的若干铜制小锣组成。

 这些小锣以音乐次序悬挂于木架上, 每一个小锣都由 3 根绳吊在木架的方框中。

 云锣的演奏方法与中国锣类似, 用小槌击奏, 其

 常见编制为十个一组, 也有十四个一组和二十四个一组的大型云锣。

 音高:

 组成全付云锣的小锣, 大小一样而厚薄不同, 有固定音高。

 按音的高低, 装在一个木架上, 下端有柄, 每一个小锣用三根绳子系住, 空悬于若干木框之间。

 解放前, 云锣经常用于“行乐” 和“坐乐”。

 在“行乐” 中, 演奏者左手持架柄, 右手用木槌, 边行边击。

 在这样的演奏条件下, 为了便于执持, 锣数不宜增多, 通常只有十个。

 在“坐乐” 中, 锣数就可以增多。

 例如西安鼓乐中的双云锣, 由两架云锣合成一付, 架无柄, 两架中间相连, 演奏时, 直立在桌上, 象两扇屏风, 用双组敲击。

 流传地区:

 云锣在我国各地广为流传, 主要用于历史比较悠久的鼓吹乐、 吹打乐和佛教、 道教音乐中。

 在苏南吹打、 十番鼓、 十番锣鼓、 福州十番、 河北吹歌、 山东鼓吹、 山西鼓乐。

 曲目 :

 乐曲有《水库凯歌》、《旭日东升》、《渔舟凯歌》、《钢水奔流》 等。

 材化学院高分子 121胡文涛 2012210307

推荐访问: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 完整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