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精品】胡志明思想越南地位,,越共【优秀范文】

时间:2022-10-22 10:4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品】胡志明思想越南地位,,越共【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精品】胡志明思想越南地位,,越共【优秀范文】

 

  胡志明思想在越南的地位

 越共“七大”第一次把“胡志明思想”正式 写入文件。

 “七大”的政治报告讲:

 “胡志明思想正是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创 造性运用马列主义的结果, 胡志明思想实际上已成为党和全民族宝贵的 精神财产。

 越共是马列主义同越人民的工人运动和爱国运动相结合的产 物。

 胡志明主席是这种结合的最完美的化身, 是阶级和民族和国际、 民族 独立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光辉象征。

 ”“七大”通过的新党章第一次提出 “高举胡志明思想的旗帜”, 并同“坚持马列”并提。

  胡志明思想在越南的地位

 2010-05-16 09:06 越共“七大”第一次把“胡志明思想”正式写入文件。

 “七大”的政治报告讲:

 “胡志明思想正是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创

 造性运用马列主义的结果, 胡志明思想实际上已成为党和全民族宝贵的精神财产。

 越共是马列主义同越人民的工人运动和爱国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胡志明主席是这种结合的最完美的化身 , 是阶级和民族和国际、 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光辉象征。

 ”“七大”通过的新党章第一次提出“高举胡志明思想的旗帜”, 并同“坚持马列”并提。

  一、 胡志明思想的概念

  在胡志明思想的指导下, 我国人民取得了 “八月革命”和不屈不挠的抗法、 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 光荣地结束了 越南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祖国统一而进行的长达1 0 0 多年的英勇顽强的斗争。

 然而,直到1 9 9 1 年6 月 , 党的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才正式把胡志明思想确定为我党的“思想基石和行动指南”, 也是自此, 才提出了弄清胡志明思想的概念问题。

  也许最早给胡志明思想下定义的要算是武元甲大将。

 1 9 9 1 年1 月1 4 日 , “胡志明、 越南和世界和平”国际研讨会在印度的加尔各答举行, 武元甲大将在会上发言时强调:

 “胡志明思想是马列主义在越南民族解放事业和新社会建设事业的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 是马列主义的新发展”, “胡志明思想是一个体系, 概括起来, 就是:

 为祖国谋独立和统一, 为人民谋自由和民主, 为全人类谋平等和幸福, 为各民族谋和平和友谊, 为时代文化和人文关系[3][4][5][6]谋发展”。

  1991 年6 月 2 4 日, 阮文灵总书记代表(六届)

 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报告时也强调:

 “胡志明思想是马列主义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创造性运用的结果。

 在实践中, 胡志明已经成为我们党和我国各族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

 陶维松同志在载于 1992 年5 月号《共产主义》 杂志题为《胡志明思想探究》 一文中说:

 “胡志明思想——马列主义在越南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的产物——内容十分丰富, 覆盖诸多领域。

 ”

 邓春奇教授在[3]载于 1992 年5 月 5 日《人民报》 [8]的研究论文中提出如下定义:

 “胡志明思想是关于本世纪(2 0 世纪)

 与风云变幻的世界形势相联系的越南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系列论点体系, 它涵着一切领域, 与阶级和民族、 社会和个人、 国家和国际生活均有联系。

 ”

 陈文饶教授似乎不打算提出一个全面的胡志明思想的定义。

 他在刊登于 1992 年5 月 1 8 日《人民报》 的文章中说:

 “把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结合起来乃是胡志明思想的精髓所在。

 在胡伯伯看来, 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只是一面旗帜, 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独立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 只有建设社会主义才能巩固独立, 这就是胡志明思想。

 ”

  对胡志明思想内容的探讨和表述, 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 不过, 上述几个定义是最具代表性的。

 每一种定义都蕴含了一些合理的内核, 对胡志明思想的内容作了较为全面和正确的概括。

 但是,在内容和表述上, 至今仍存在着分歧。

  为了形成一个完整的定义, 能够反映出胡志明思想的本质和核心, 符合它作为“我党的思想基石和行动指南”的意义, 我觉得在内容上必须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胡志明思想是否单纯地把马列主义创造性地运用到越南的实践中? 胡志明思想的灵魂或贯穿胡志明思想的红线是什么? 胡志明思想的指南针价值何在? 为什么越南革命能够取得胜利?

  基于对上述三个问题的理解, 我大胆提出自己的定义以供讨论:

 胡志明思想是对民族精华和时代智慧的出色继承, 其核心是马列主义; 是对理论的创造性运用以及理论与实践、 民族与阶级、 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的完美的结合; 是保证现在和未来越南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战略和策略科学。

  二、 胡志明思想的科学体系

  胡志明思想是一个宏大的体系, 覆盖诸多领域, 涉及众多学科。

 对它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从党的“二大”(1 9 5 1 年)

 至今的传统分类法, 可以把胡志明思想分为:

 思想, 道德, 方法和风格。

  (一)

 思想

 1 . 胡志明的人文思想。

 胡志明的人文思想也可以说是他的哲学思想。

 在深刻领会马克思关于改造世界的观点的基础上, 胡志明特别关心人和人类的解放事业问题。

 他把毕生的时间、 精力、 情感和智慧全部献给了这一事业。

  在胡志明看来, 人并非泛泛、 抽象的人, 而是具体的人, 首先是那些受尽蹂躏的自己的同胞, 其次才是被压迫的勤劳的全人类, 不分肤色、 种族……

 胡志明人文思想的内容可概括为四点:(1 )

 对人充满仁爱;(2 )

 对人的力量和价值充满信心;(3 )争取人的解放的斗争意志; (4 )

 待人处事大公无私。

  2 . 胡志明的经济思想。

 人们对这方面研究得还不够, 它包括关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科学的、 切合实际的论断。

 这些论断是胡志明思想特色的组成部分, 今天, 它对我们的经济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

  胡志明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要努力实现“民富国强, 只有人民富裕了 , 国家才能强盛”, 人民与国家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胡志明不害怕人民富裕起来, 因为在一个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由人民管理、一切为了人民的国家里, 人民富裕就是国家富裕。

 因此, 国家一方面要为人民谋福利, “党的一切方针、政策只有一个目的, 那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 要依靠人民, “用人民的财富和力量为人民谋利益, 无论何时人民都会积极行动, 我们的事业都会取得成功”。

  同时, 胡志明也明确指出:

 要想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 就“必须集中一切人力来发展生产, 除此以外, 别无他策”, “必须大力发展生产”, “经济要先行”等等。

 但是, “要想改善生活, 必须把生产和节约结合起来, 必须经常性地同它的主要敌人——贪污、 铺张浪费这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方式——作斗争。

 胡志明主席关于经济结构的选择、 经济管理、 经济杠杆的运用…, 尤其是关于自 力自 强、 勤俭建国的观点都具有宝贵的指导价值, 我们必须对这些观点进行研究和继承, 并且把它们创造性地运用到今天的经济、 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战略中去。

  3 . 胡志明的政治思想。

 论及胡志明思想, 首先和主要的是他的政治思想, 这是胡志明思想的最大组成部分, 它已经直接指导长达6 0 多年的越南革命事业取得了 胜利, 并且正在指导我国的革新事业, 也正是这部分充分体现了胡志明在越南的具体环境和具体条件下在接受、 运用和发展马列主义过程中的独立、 自主和创造思维, 因此, 在民族和时代的一系列紧迫问题上丰富了 马列主义思想。

  胡志明的政治思想是一个体系, 对它的分类和表述也许还存在着分歧, 但综述起来, 可以包括如下几个问题:

 关于殖民主义理论和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革命的理论; 关于民族问题以及民族与阶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 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的和谐统一的思想; 指导革命斗争的战略和策略科学和艺术(包括大团结战略); 关于越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的思想; 马列主义与工人运动、 爱国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无产阶级政党——的党建思想。

 关于新型民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由人民管理、一切为了人民——的思想; 关于人的因素——一切革命的主要动力——的思想(“以民为本”——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一切由人民当家作主)。

  4 . 胡志明的军事思想。

 胡志明是我党和我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是越南的民族解放英雄, 同时也是越南革命战争的天才的战略家, 是越南人民武装力量的缔造者。

 在领导革命斗争过程中, 胡志明和我党把民族军事传统, 东、 西方军事的精华同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巧妙地结合起来, 在我党军事路线的思想基础上, 逐步形成了胡志明军事理论。

  胡志明军事思想体系可概括为四点:

 “全民动员, 全民武装”, 建设以三种部队为核心的革命军队的思想; 建立革命根据地和干部培训基地, 建设力量, 进行宣传, 发动群众奋起斗争的思想; 起义理论:先部分起义, 进而发展为总起义, 把群众的政治暴力和武装力量的斗争结合起来; 完整的越南军事科学和军事艺术:

 全民抗战, 全面抗战, 以小胜大, 以仁义战胜凶残, “决不停止进攻”, 挫败敌人的[8][9]侵略企图, 争取逐步胜利, 进而争取全面的胜利。

  5 . 胡志明的文化思想。

 胡志明有民族解放英雄和文化名人之殊誉, 在进步人类中声望远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决议在评价胡志明的文化事业时说:

 “胡志明在诸多领域的重要贡献是越南人民上千年传统的结晶, 他的思想体现了 越南民族的本色, 成为越南民族愿望的化身 和增进相互了解思想的典型代表。

 ”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涉及人类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 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照真、善、 美的理想在这些领域中的发展程度的反映。

 按照这个意义去理解, 胡志明的文化思想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和丰富。

 长期以来, 我们只注意从道德文化和艺术文化等方面研究胡志明的文化思想。

 今后,我们必须从以下各个方面去作深入细致的研究:

 生活文化(吃、 穿、 住、 为人处事、 交际等等)、 劳动文化、 治国文化及个人必备的文化素质等。

  (二)

 道德

 如果说胡志明思想是我党制定战略和策略, 把我国革命引向胜利的思想基石和行动指南, 那么,胡志明道德就是每个干部、 党员和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行动指南。

 “像伟大的胡伯伯那样生活、 战斗、 劳动和学习”不仅仅成为青年一代个人修养和奋斗的口号, 而且也是世世代代具有爱国心的越南人的共同心声。

 他们从胡志明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尊充满吸引力和英明的政治神像, 而且还是一尊崇高的、 光芒四射的道德神像, 它集民族道德和人类道德的精华于一身 , 对人类具有奇特的吸引力, 引导人们走向真、 善、 美的境界。

 对我们民族, 广言之, 是对东亚各民族来说, 政治信仰是与道德信仰紧密相联的, 而且前者的形成要晚于后者。

 因此, 一个政治领袖, 广言之, 是一个革命干部的道德品质具有极其重要——如果不想说是决定性的话——的作用。

 关于这一点, 胡志明主席曾多次对广大群众说过:

 “一个活生生的榜样的价值远远胜于一百次宣传演说。

 ”因此, 与胡志明思想一样, 胡志明道德已经成为一种巨大的政治力量和精神力量, 对越南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胡志明的道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道德思想和道德榜样。

  1 . 胡志明在发展、 丰富马列主义道德思想方面作出的颇有价值的贡献就在于他的如下一些论断:关于道德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和力量的论断、 关于整个社会和各个阶层在各个不同的时期的新型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论断、 关于新型道德的形成和道德教育方法的论断, 尤其是他对旨 在在人民群众中弘扬和普及新型道德的《好人好事》 一类书籍的编写工作所作的指示。

  2 . 胡志明的道德榜样是“举世无双的新人”的榜样, 它已经成为“民族的精华和气魄, 时代的良知”,使朋友敬仰, 让敌人叹服。

 在这种完美的榜样中, 主要突出如下内容:

  (1 )

 为实现救国和民族解放的理想而奋斗终身。

 伟人道德中的首要问题是理想问题和生活目的问题:

 为谁而活? 活着是为了什么? 胡志明主席是在国破家亡、 历次救国运动相继失败的环境中出生和成长的。

 他决心出国寻找救国道路。

 他克服了重重困难, 经受了 各种考验, 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民族和革命,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唯一感到遣憾的是“不能更多、 更久地服务了”。

  (2 )

 全心全意热爱人民, 自 始至终依靠人民, “以民为本”。

 他始终相信人民群众具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力量, 常常教育干部要增强为人民服务和对人民负责的意识, 要关心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因为“如果国家独立而人民没有享受到幸福和自由, 那么, 独立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因此,“如果让人民冻馁, 让人民愚昧, 让人民病痛, 就是党和政府的过错。

 ”

 (3 )

 大公无私、 私生活清白, 极其简朴、 谦逊。

 勤俭、 简朴、 不贪图物质享受, 这是革命者的风范, 胡主席是这样提倡的, 更是以身 作则的楷模。

 从当摄影师到当上国家主席, 他一直保持清白、简朴、 高雅、 谦逊的生活作风, 从未改变。

  (4 )

 终生学习和锻炼的榜样。

 高贵的品德并非与生俱来。

 胡志明的出生和成长与常人没有什么两样, 他不断学习和锻炼, 提高自 己的文化水平。

 如果说他有什么超乎常人的地方, 那便是他具有坚持不懈地加强个人修养、 不断完善自我的意志。

 地位愈高, 愈要具备高尚的品德。

 胡志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道德遗产, 其中包括坚持不懈地学习和锻炼的榜样。

  (三)

 方法与风格

 1 . 有了正确的思想和路线, 没有灵活、 独创的革命方法, 革命同样不可能取得胜利。

 方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为了 高效率地实现自 己的目标而必须遵循的规则、 框架、 方式、 途径的总和。

  按照黑格尔的观点, 理论是方法的总结, 方法...

推荐访问:【精品】胡志明思想越南地位 越共 越共 越南 地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