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7篇

时间:2022-08-23 12:25:07 来源:网友投稿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7篇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48原著 ORIGINAL中国历代政府组织的得失□ 文/ 龙成鹏—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在此前的《原著》,我们已经写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7篇,供大家参考。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7篇

篇一: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原著

 ORIGINAL中国历代政府组织的得失□

  文 /

 龙成鹏— 读 钱 穆 《 中 国 历 代 政 治 得 失 》在此前的《原著》,我们已经写过钱穆。他是史学大家,抗战时,一度隐居云南宜良的岩泉寺写《国史大纲》,每周泡一次宜良的温泉,吃一只今天已列为省级“非遗”项目的宜良烤鸭,堪称宜良旅游的形象代言人。这次我们继续介绍钱穆,不过,重点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在 1952 年写的一本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是据钱穆讲课笔记整理而成,读起来比一般严谨的史学著作轻松;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用现代的眼光,现代的语言,把令人头疼的古代中国的制度沿革,讲得清楚、透彻。它不仅有益于知识,甚至还可能有益于我们的实践和反思。用历史的方式看待历史我们先来说一下这本书的总体内容。首先,要解释的是“政治得失”。从书里的实际内容看,应该是政治制度的得失。钱穆先生从政府的组织、人才的选拔与考试、赋税制度,以及国防与兵役制度等四个方面入手,既总结了“得失”,又勾勒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沿革、变迁。钱穆先生评说古今的方式,今天特别值得强调。他既不像今天某些电视节目那样,只讲历史人物的权谋政治,也不像某些空泛的政治议论,只看到所谓专治、黑暗与腐朽。钱穆先生把他评论历史的方法总结为“时代意见”与“历史意见”的结合,即我们不能把历史,一味按今天的需要去解读,而是要结合历史语境,从当时的语境看,多听听当时人的看法。比如,有些制度,今天看很糟糕,但当时人觉得很完美,而有些制度,又恰好相反。钱穆先生的方法,就是历史学的方式。而且,这并非一个纯学术的讨论。因为,我们怎么看历史,某种程度上,就是怎么看今天。比如近代史上主张要把古代政治制度那套“封建残余”当破烂扔掉的人,就认为现代的中国必须照搬西方。钱穆先生,是持有另一种主张的人。他认为,现代中国是无论如何不能自绝于自己的过去的,所以必须总结过去的经验;钱穆并不是传统的盲目捍卫者,

 49他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很多好的设计,也有坏的设计;但是,他也发现,很多好的设计,几百年甚至几十年之后,随着形势的变化,又变成了坏的制度。而历史的规律通常是,为了应付这个变坏了的制度,又生出一些新的弥补的措施,而新措施,要么会带来新问题,要么就临时起一下作用,过一段时间又彻底玩废。因此,钱穆得出结论,讲一代的制度,必须讲那一代人的人事,离开人事无法讲制度;一项制度的诞生,背后总是有一种对应的精神、意志;制度诞生之后,没有永远不变的道理,必须随着形势的改变而改变;一项制度发挥作用,必然有其他制度相辅相成,没有孤立的制度。另一个要解释的是本书里所谓的“历代”。讲中国制度史的人,经常动辄追溯到夏商周,更远的还追溯三皇五帝。但是,钱穆先生的做法很不一样,他在这本书里主要讲的是西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其余的朝代,只是涉及某些制度的起源时,简单回顾一下,并没有摊开来讲。这个做法,相当精巧,用断代史的方式,讲出了通史的感觉,除了大师,一般人真讲不了。下面,我们来谈谈中国政治制度的具体的“得失”,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只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中关于政府的组织方面的见解。失败之一:相权的衰落首先说的,是皇权与相权。钱穆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有一个优点:早在2200 多年前的秦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组建时,就已经区分了皇室与政府,而且,皇帝赋予宰相的权力极大。皇帝虽然是国家的领袖,但政府运作层面,宰相才是实际的领袖。宰相,或丞相,从字面看,是先秦时代封建贵族的管家。但秦朝结束了封建社会,消灭了其他封建贵族,而让自己一家独大,成了所谓“家天下”。全国只剩下一个世袭的封建贵族(皇室),而这个贵族的管家,自然就成了全国的“管家”。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有点像现在上市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关系。皇帝是创业成功的董事长,而宰相则是精通实际业务的管理者。但皇帝是否把国家放心交给“外人”管理(宰相通常都是皇室之外的成员),则是历史长期无法解决的焦点问题,而历代政治制度的演化逻辑,也跟这一矛盾有关。按钱穆先生的说法,汉代和唐代,宰相的地位都很高,汉代是领袖制,宰相说了算;唐代是委员制,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长官开会共同决定国家大事。宋代以后,宰相权力就大为削弱。宋代宰相被剥夺了写诏书的权力,而且人事权、财政权也都不同程度地被剥夺,甚至也一改历代宰相跟皇帝见面,可以坐而论道的传统。钱穆说,宋代的这种变化跟五代十国的混乱有关。拨乱反正,宰相故意抬高皇帝,自我贬低,而结果,纠枉过正,形成制度,后代再也改不回来了。在皇权和相权,皇室与国家的关系上,历史是在开倒车,一代不如一代。明代朱元璋时,宰相被废,这个角色被画上了历史的句号。宰相被废,贻害无穷。明代因为没有宰相,六部各自为政,而为了弥补宰相的制度缺失,后来不得已才成立了内阁,由几名内阁大学士组成。内阁大学士只是五品官,但由二品的六部侍郎兼任,而且大学士通常还是皇帝的老师,所以深得皇帝信任。但是,制度上,内阁是皇帝的秘书处,代表的是皇帝,已经跟宰相时代,由宰相代表的政府不是一回事了。明代皇权干预政府管理的趋势,在清代进一步加强,到了雍正时,皇帝对内阁也不放心了,又单独成立了一个更小的机构,叫军机处。起初是处理军事,但后来重要的政令都从军机处出。从军机处发出的政令,连朝廷的六部长官都不知道,所以,中央政府完全被架空。而且,更糟糕的措施是,皇帝用密函治国家。重要的指示,直接是皇帝越级发给下面的官员,而下

 50原著

 ORIGINAL面的部分官员,也有权越级向皇帝写密函。于是,政府上下的运转,职权的划分,统统被打乱。外朝的权力,更进一步被皇权剥夺。对照唐宋时代,这个变化实在太大。那时候,皇帝的诏书如果没有宰相盖章,根本不合法。在这一点上,今天的电视剧里,实在是误导人。电视剧里的皇帝无所不能,随便写一个东西就是诏书,就有无上权力。这实在是高估了皇帝这个职位,而忽略了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时期,皇帝并没有独自发布命名的权力,政府的命令需要皇帝认可,而皇帝的命令也是如此。失败之二:监察制度被玩坏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中,监察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政治组织离不开监察,但谁来监察,却一直是个问题。监察制度在秦汉时代就已经很重要。秦汉地位最高的“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其中,丞相前面说了,太尉专门负责军事,而御史大夫,则是负责监察。从职权看,御史大夫归丞相管,相当于副丞相,对丞相负责。御史大夫之下,有专人负责皇宫事务和朝廷事务,其中还包括派往全国进行情报刺探的“刺史”。御史这一制度在东汉后逐渐从皇宫退出,成了单独的机构,叫御史台,而监察权限也缩小了,不再监察皇宫和皇帝。但在唐代,门下省还设有谏官,这个谏官理论上属于政府的成员,负责盯皇帝,皇帝有什么失职,就提出批评。这类官职叫“拾遗”“补阙”,唐代诗人杜甫就曾经做过。谏官是一种很巧妙的制度设计。唐代朝廷开会后,皇帝会跟宰相单独对话。这个时候其他人不能在,但谏官可以在。宰相跟皇帝,有些话不好直说,就会使谏官说。说得对,固然好,说错了,皇帝也不会直接怪到宰相,而谏官职务低,人微言轻,也可以不计较。总之,谏官就是宰相的喉舌,对相权和皇权是一个调和剂。到宋代以后,谏官这种制度,发生了根本改变。它从门下省被分出来,变成一个秃头的机构,不再受宰相统属,而人选也由皇帝定夺,职能也从监察皇帝,变成监察宰相。这类小官对政治影响却很大。积极方面讲,他们是政治的清流,因为通常都标榜道德;但从消极方面讲,则让政府工作多了掣肘。宋代之后,历朝的政治风波中都有谏官的身影,他们跟政府中做实事的水火不容,导致很多事情做不成。钱穆说,宋代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就跟谏官的反对有关。谏官对明朝的党争影响也很大。这个王朝一方面政治腐败透顶,另一方面标榜道德,所以大量生产很会骂人,甚至为骂人不要命的御史、谏官。而实际的结果,则常常是成为朝廷党派斗争的一枚棋子,不仅没有解决政府面临的现存问题,而且导致一些政治改革无法开始。皇帝为了控制百官,有意无意挑起的官员内斗,让一代代读书人的政治智慧被消耗掉,在明清两代,制度上并没有多大成就。像清代发明的密函政治(“寄信上谕”),在钱穆看来,不是制度,而是“法术”,是皇帝的私心作怪。从“得失”的角度讲,监察权从最初监察皇帝和外朝,到最后变成内斗的棋子,实在也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大失败。失败之三:中央过分集权第三个要说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国,自秦汉时代开始,就是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直接派官员管理地方,派军队驻扎在地方。这是基本的事实,但在历史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演化。有一个问题,长期无法解决,就是中央对地方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有一个表现,就是常派中央机构,到地方巡察。而有意思的是,这些中央机构派往地方

 51之后,时间一久,又逐步变成了地方机构。这种机构几乎每朝都有。汉代的地方政治(不算偶尔来巡察的“刺史”)是两级行政体系。全国有 100 多个郡,郡下面差不多有 1100 到 1400 个县。郡的首长(太守)与中央的“九卿”平级。这是郡县制初创时期的设计,地方实际上有很大的自治权。比如,除郡县首长由中央派遣外,其余地方政府的官员和办事人员,都由郡县首长招聘。西汉时代,全国分十三个刺史的巡察区域,每一个区派一个刺史,一个刺史要对接若干个郡。尽管巡察范围很大,但刺史的级别却不高,只有“六百石”,相对郡太守的“二千石”,还隔了几级。唐代的地方政治组织原本也是两级,最低是县,县以上是州。但因为中央把全国分成十个“道”,并派御史去地方巡察(“监察使”,后来又改为“按察使”,最后改为“观察使”),后来这些“道”的长官,住着就不走了,于是唐代地方政治组织,实际是三级,县、州、道。唐代地方政治制度,后来出了大乱子。在边境地带,中央还派了可以全权调度的“节度使”,节度使掌握军事、财政、人事大权后逐渐坐大,就形成了“藩镇”,再后来尾大不掉,导致了“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从巡察,到偶尔代表中央,全权处理地方事务,应该说是中央与地方联系的重要渠道。但问题就出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派往地方的机构,最后都有去无回,成了地方更高一级机构,甚至是一个特殊机构。特殊到唐代的藩镇。中央派员到地方,原本是想收回地方的权力,但结果却走向反面,使得地方权力因为过于集中而坐大。唐朝的灭亡,以及随后五代十国的纷争,乃至宋代以后地方政治的“积弱”,都可以从唐代地方政治的失败中找到原因。不过,尽管唐代的藩镇是失败的,但相比而言,宋代却更为糟糕。宋代地方,分三级,最低一级是县,中间是府、州、军、监,再上面就是“路”。这个路,跟唐代的道相似,都是中央派出机构。但不同的是,宋代一次派出四人,这四个人各自有分工,基本上控制了地方政治的命脉。比如:转运使负责财政税收和漕运,安抚使负责军事。这样一来,地方不仅无权,且人财物都集中到了中央,而一旦外敌入侵,中央失守,地方再无法救援中央。明清两代的地方政治组织越来越繁密。明代,最低一级是县,第二级是州、府,第三级是省,就是承宣布政使司。但在省这一级,又被分成三个司,相当于一省之长的权力被三分。还没完,在“省”这一级之上,还有总督和巡抚。总督和巡抚在明代是偶尔派出,这点从字面就可以看出。但到清代就成了地方的机构,凌驾于省长之上。而且,如果遇到战争等大事,中央还得再派大员到地方,比如,经略大臣、参赞大臣等。地方政治的发展从最初的郡县两级,发展到清代,已经是五级(县、道、府、省、总督 / 巡抚),钱穆认为这种发展趋势,是中国古代政府组织的又一大失败。各有得失介绍到这个地方,我们要做一下小结。《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共 180 页,分量很单薄。但是这本书涉及的议题,都十分重要,篇幅有限,我们的确不能一一展开介绍。不过,总的来说,历朝的政治制度,都有一些焦点问题,这些问题我们这里可以简单列出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反思。比如经济制度方面,土地是私有还是国有,收税的方式从人头税到田亩税,以及相应的户籍制度等等,都是焦点。政府选拔人才方面,从汉代的察举制、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后的科举制,再到明清的八股取士,这些制度,都有各自的“得”与“失”。……

 (责任编辑

 赵芳)

篇二: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论新探2018 · 2(上)汉代政治制度——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段博仁摘 要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通过列举并分析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并得出其政治制度的得与失。汉代作为中国繁荣昌盛的代表时代之一,值得我们去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本文拟从政府组织、考试与科举、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役制度对汉代进行简要分析。关键词 中国 历代政治 得失 汉代 政治制度作者简介:段博仁,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中图分类号:D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2.112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开篇就提到政治制度的七点关键内容,分别是:1.精通一代的人事;2.任何一项制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3.制度虽像勒定为成文,其实还是跟着人事随时有变动;4.某一项制度之逐渐创始而臻于成熟,在当时必有种种人事需要,逐渐在酝酿,有必有种种用意,来创设此制度;5.任何一种制度没有绝对的利与弊;6.考虑“时代性”与“地域性”;7.历史的特殊性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中。因为政治制度所涉面很广,钱穆先生便从“政府组织”、“考试与选举”、“赋税制度”和“国防与兵役制度”这四个方面来对其五个朝代进行分析比较,本文也将遵从钱穆先生的分类,对汉代的相应制度进行简要分析。一、政府组织从秦汉开始,中国才拥有历史上正式的统一政府,其所管辖的地方也不是诸侯争霸的列国并存,而是紧密属于中央的郡县制。从政府组织来看,其关键是皇室与政府,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秦以前的封建社会时期,贵族是可以世袭的,政府与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秦以后,封建制度被推翻,只有皇室才能世袭,其局面得到了改善,书中提到, “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中国人一向认为皇室与政府应当分开,皇帝是国家的象征,宰相是政府的领袖,汉代的相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中央的十三曹、九卿属于宰相,三公中又属宰相地位最高,御史大夫又属于宰相,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皇室是由宰相来制约控制的。而地方为郡县制,其中郡太守与中央九卿丰禄一样,中央官与地方官地位相仿,且郡县数量较少,地方机构人员精简,行政效率较高,这是地方政府的优势,而中央通过刺史、计薄等方式来监督、控制地方,地方自主权较大。二、考试与选举察举,是指汉代的公卿、列侯奉诏甄拔人才,推荐给朝廷任用为官的政策。汉初为了适应封建专制政体的需要,选拔人才和委任官吏沿袭秦朝,重在军功,辅之以“任子”、 “赀选”等。任子是沿袭周秦以来的“世卿世禄”制,赀选是指入选者要拥有一定资财为入选资格,军功则要在战场立军功,受封军功爵。由于任子、赀选讲究门第和财产,不仅排斥了被统治阶级入仕为官,也排斥了地主阶级中下层进入仕途,容易引起在野者阶层的强烈不满。而军功的建立,需要战争这种特殊机遇。汉初社会逐渐趋于安定,朝廷急需大批治国安邦人才,仍按“军功爵”选官,不仅有弊端,而且不是长久之计。因为选官制存在严重弊端、人才匮乏,于是汉代推出了“察举制”作为人才选拔方式,较秦以前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察举制大体上分为三种:举贤良、特殊选举、举孝廉,到后来举孝廉称为选拔人才的固定形式。但因为选举权在于地方官员,出现了徇私舞弊的情况,所以选举过后的人才还需经过一番考试才能被录用。自汉武帝以后,中央设置太学,只有进入太学学习才能“补郎”与“补吏”,这是太学毕业生的待遇。郡太守与县令是由中央直接任命,但地方的其他官员必须由本地人担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的灵活性。可是,由于汉代读书成本极高,在造纸术普及之前,一本书的撰写需要大量竹简,帛又十分昂贵,所以造成了一书难求的局面,造成了部分家族“世代经学”的情况。又因为汉代只有读书人才能通过举孝廉考试进入太学学习后担任官职,读书世家便可世代进入政治圈子。书中提到,“只要家庭里有一人做到两千石的官,他当一郡太守,便有权察举。他若连做了几郡的太守,他便是足迹满天下,各地方经过他察举的,便是他的门生故吏;将来在政治上得意,至少对他原来的举主要报些私恩。若有人来到他的郡里做太守,必然会察举他的后人。因此察举过人的子孙,便有易于被人察举之可能了。”又因为每个郡察举名额有限,所以这几个名额会永远落在这几个家庭,便造成了将来的“世族门第”。从这里可以看出,察举制虽然一定程度上对于人才选拔提供了一定标准,但选举权在于个人,易造成徇私舞弊的局面。三、赋税制度汉代的赋税制度做到了“轻徭薄赋”这一点,例如三十税一甚至有百一之税,但汉代的赋税制度因土地政策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秦汉推翻了以前的封建社会,曾经的封建时期的井田制也被推翻,而汉代现行的土地政策承认土地私有,同时也承认土地自由流通买卖,而这个政策也造成了土地兼并的发生。汉代的赋税制度是根据你拥有多少土地来进行核算,除了土地税还有人口税、兵役税等,有些农民因各种原因难以承担其税,甘愿卖土地给地主,自己则成为佃农或者奴隶,这样的做法将自己身上的税转移到地主身上,所以汉代农奴、佃农等情况十分常见。同时汉代限制盐铁等工商业的发展,商人永不能做官,打击富豪等举措不(下转第 245 页)

 ◆理论新探2018 · 2(上)条规定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具有引诱五人以上或者引诱、容留、介绍十人以上卖淫的;引诱三人以上的未成年人、孕妇、智障人员、患有严重性病的人卖淫,或者引诱、容留、介绍五人以上该类人员卖淫的情形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 359 条第 1 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从解释的规定可以看出,未成年人是包括幼女在内的,容留、介绍不满 14 周岁的幼女都包含于情节严重的情形中,尽管引诱未成年人三人是情节严重,而引诱幼女一人就可以与之量刑相匹配,这可以用立法技术解决。综上,引诱不满14 周岁的幼女可以作为引诱他人卖淫罪的情节严重情形,作为情节考虑,更有利于司法便利,没有必要单独规定引诱幼女罪的罪状罪名。(四)引诱他人卖淫罪条文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相协调新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很快,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等也在发生改变,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客观存在,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现象普遍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67 条规定: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而根据《司法解释》第 8 条规定,可以看出只要有“引诱他人卖淫”的行为都要定罪处刑。如果适用司法解释的规定会造成刑事司法的打击面过广,且最直接的结果是直接导致该规定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67 条规定相矛盾,造成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不协调,没有层次,也与当前社会的实际状况脱节。从立法目的看,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67 条与《刑法》第359 条的规定,对于引诱他人卖淫的行为在刑法和行政法上的不同层面予以规制,符合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的实践需要。《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表明,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行为未必都需要进行刑事法律上的评价,一般的违法行为按照行政法规进行行处罚即可达到惩罚目的。虽然《司法解释》对于引诱和容留、介绍做了人数上的区分,但治安管理处罚法并未区分,直接导致引诱卖淫行为一律入刑的尴尬,与治安管理法的规定初衷不一致,如不定罪处罚,又与罪刑法定的刑法原则相违背,造成机械司法和机械执法都有依据的局面。虽然刑法总则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构成犯罪的规定,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这造成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没有明显的界限区分,有损于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参考文献:[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1991-09-04.[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答.1992-12-11.[ 3 ]罗书臻.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惩处组织、强迫卖淫等犯罪.人民法院报.2017-07-24 (3).[ 4 ]郑兰先、董乐先.协助组织卖淫罪不宜单独定罪.人民检察.2004 ( 2).[ 5 ]聂昭伟.组织与协助组织卖淫罪的区分.人民司法.2015(16).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汉代的赋税制度做到了“轻徭薄赋”,却没有做到“平均地权”,同时强调“节制资本”,打击了工商业发展,赋税政策也没有真正惠及到基层农民。四、国防与兵役制度汉代的兵役,大体是承继战国中期以来的秦制,具有与徭役合而难分的特点。汉代的兵制是全民皆兵,人人都需要服兵役,书中提到主要分为三种, “一种是到中央作卫兵,一种是到边郡作戍卒,一种是在原地方服兵役。”卫兵是极其优待的,路费由政府报销,但戍卒不同,一切费用自己承担,虽然像以前封建时期一样只需服役三天,但在交通上所花费的时间过长,原因是封建时期国家很小,秦汉以后国土面积较大,所以其制度较不合理,但汉代有变通的地方便是你可以交钱免除戍边之役。而原地服役是由当地长官举行的每年一个月的训练,被称为“都试”。虽说中国地大物博,汉代更是全民皆兵,但分区训练时间较短,常备军服役时间也较短,各地兵源分散,遇到打仗光调兵就需很长时间⋯⋯这些情况的出现使汉代全民皆兵有名无实,依然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五、结语汉代政治制度对于后世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与经验,其制度的“得”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1.汉代承秦而发展完善的科层式的官僚制度,与中国帝国时代初期的社会情势基本相适应,有力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2.汉察举选拔人才具有对体制外的开放性,而汉的官员任用则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使汉的政治肌体能够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保持其活力与稳定;3.汉代察举的标准,多伦理、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这对于引导当时的社会风气,规范时人的行为准则,起了相当积极的作用,即便今天来看,也是具有借鉴价值的;4.汉代的赋税制度做到了“轻徭薄赋”,其赋税制度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照顾基层百姓,体现了其“民本”思想;5.汉代兵役制度做到了“全民皆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汉代军队的战斗力。但其“失”的方面也较为明显:1.汉代的政治制度是集权型而非分权型的,尽管设置有监察机构和官员,但其制衡功能十分有限;2.两汉皇权的膨胀,使本属集权型的政治制度更加集权,造成官僚机构的重床叠架,贻害无穷;3.汉代的察举制其选举权看似在皇帝手中,其实在各地地方长官手中,促使了门阀势力的产生并壮大;4.汉代的经济制度限制了手工工商业的发展,遏制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势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日后的经济发展;5.汉代的军事制度表面上做到了全民皆兵,但其效果有限,无法充分提高汉军的战斗力,同时还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参考文献:[ 1 ]陈超.感悟国学大师钱穆的“圆而神”——《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10).[ 2 ]刘敏.论汉代的兵和兵役.历史教学.2003 (12).[ 3 ]赖华明.汉代察举制的内容及其功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1).[ 4 ]冯卓慧.汉代的经济立法和经济制度研究.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3).[ 5 ]黄留珠.汉代的政治制度及其得失.休闲读品(天下).2014 (4).[ 6 ]刘晓凤.汉代地方税研究:回顾与展望.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 (4).[ 7 ]吴适.汉代税收制度的意义及教训分析.兰台世界.2013(33).[ 8 ]陈启云.汉代中国经济、社会和国家权力——评许倬云的《汉代农业:早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史学集刊.2005 (1).[ 9 ]张信.清浊立见得失自知——简评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理论导刊.2009(3).[ 10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上接第 235 页)

篇三: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导航 2018/05Liberal Arts Guidance2018 年 05 月(总第 301 期)

 文理导航No.05,2018Serial No.301浅谈中国政治历史上的人事和制度——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马紫孟(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广东 汕头 515000)这本书乃是钱穆大师应有关方面之邀讲演之稿,寒假空闲,我阅此书后略有心得, 书中分成五讲,一讲汉代,二讲唐代,以后继续讲宋、明、清,一次讲一个朝代,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朝代, 每次分别讲了该朝代的政府组织、考试和选举制度、经济制度、兵役制度和得失检讨等,钱穆大师只讲此五个朝代,大体上便可代表中国历史之全进程,大师说过:“所谓政治,该分为两方面讲,一是讲人事,二是讲制度, 人事较变动,因而可以创造制度、改造制度,而制度较稳定,从而可以规定人事、限制人事, ”我想这就是大师所演讲的核心, 可是,我见识浅薄,涉猎不深,或许对中国的政治得失还不是很了解,但还是将我对人事与制度的评价与大趋势的感悟做一个浅谈与简单的阐述吧!一、活人事与死制度的评价标准关于政治制度,从大师之处学来的:就是在史学里,制度本属于一项专门的学问,而离开人事,单讲制度,就变得干燥乏味了, 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 各项制度间,必是相互配合的,形成一整套,虽像勒定成文,其实还是跟人事随时变动, 某一项制度的逐渐创造而日臻成熟,在当时必有种种人事需要,逐渐酝酿,亦或有种种用意, 由此,创设了此项制度,钱穆大师在其中也提出了两种意见, 一叫历史意见,另一种叫时代意见,即任何一项制度,绝不会有利而无弊,也绝不会有弊而无利, 就如中国传统的农业制度,“重农抑商”,虽然推动了中国农业强大的发展,但造成了自我满足,进而在清朝有了“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所谓政治得失,是根据实际利弊而判定的, 而所谓利弊,是根据当时和长远所发生的实际影响所体现出的, 所以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须知道在此制度实施时期有关意见的反映以及长远的影响, 这些意见,才是评判该制度实施的情况该有的意见,二、中国政治制度与人事的大势所趋书中钱穆大师讲了五讲,这五讲均认为,对于中国历代政治制度下的人事是变动的, 正因为人事的变动,才出现了朝代的更替、制度的改换和创造,对活人事这方面,大师认为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是专制政治,而应是一种大趋势, 在两千多年的政治舞台上,既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有很多流弊,大师以其尖锐的目光洞察了这些中国大历史、大政治、活人事的大趋势:第一,中央集权制有逐步集权的倾向, 从三省六部制到中书一省制,再到废除丞相制度,这些从某方面上讲是好的,一个国家应该具有一个凝固中央的力量, 换句话说,政治在进步,权力自然要集中,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走这一条路,举个例子, 中国在民国四十多年间的中央固然没有达成稳固统一,但在 1949 年中国还是被共产党统一了, 由此可见,国家统一是我们政治上该绝对争取的, 也是一种历史的大势所趋,但做到使国家统一,又不太过偏于中央集权,即做到真正的人民民主专政,做到符合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情,多注意地方政治的改进,仍是我们值得努力的第一要事,第二,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政治,可以说已造成社会各阶层一天天趋向于平等, 但中国政治上“节制资本、抑制商人”的政策,其他关于废除其一切特权的措施,除却如元、清两代的部族政权是例外,从汉到清,都在沿袭着,这也可以说是始终是一贯看重的, 从这一点上看,封建社会其实很早就推翻了,中国自古以来就奖励读书人,所谓的“学而优则仕”,就是说聪明人都去读书,而读书之后就想做官去,这样就使得中国政治出现了一种臃肿的毛病,好像一个人身上无用的脂肪太多了,便导致肥胖了, 这不是件好事,第三,长治久安,是人们希望的,可是这种情形下的知识分子,至多也只能维持上三代,因为三代之后,大部分是纨绔子弟, 有句话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官宦仕族在三代之后就会落伍, 而新的雄才和知识分子又会出现,这是有利于中央的统治的, 相形之下,皇帝的地位和尊严,自然一天天提高了, 从而造成了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即皇室的权,总是逐步提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下降,虽说这一毛病现在没有了, 但人只有读历史才会知道这回事,才能对中国以往的政治有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认识,第四,中国的政治制度,相沿日久,一天天变得繁密, 就如科举制来说,从唐宋的诗词曲赋到明代只能写毒害知识分子的八股文,科举制一层又一层地禁锢思想,毒害也越来越深,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弊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定一个制度来防治它,于是变得病上加病,制度越繁密,人才越束缚, 正是这一趋势,使中国封建政治有了“后不如前”之感,平心客观地看待历史事实,中国的政治,一向是偏重于法治的,即制度化, 而西方近代政治,则比较偏重在人治,注重事实化,才能使西方的一切政治制度,均决定于选举,他们的法治容易被多数意见所决定、而变动,故说:“它重人、重事实,“也就是说,他们将人事与制度紧密结合了,传统政治,往往一个制度经历几百年不变;只讲究法治,只能说是制度化,所以,法治之下,人才也就受束缚了,“有治人,无治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我看来,这或许就是中国近代政治一直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吧!简单说来,这四点大趋势都反映了一个主题,就是:“人■ 文科指导/历史48万方数据

 文理导航 2018/05Liberal Arts Guidance2018 年 05 月(总第 301 期)

 文理导航No.05,2018Serial No.301事造制度,制度造人事, ”人事与制度,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活人事、死制度,无论是往好还是不好的方面,都在相互产生巨大的影响,三、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最后一个部分,我想对这个寒假的阅读做个总结, 先权且借用一下大师的话吧:“讲历史,更可叫人不武断, 知道历史,便知道里面有很多问题, 因为事情太复杂,利弊得失,历久始见,都摆在历史上, 一切事不是能痛痛快快一句话说完的, 历史中永远是客观事实, ”这句话让我很受触动,因为我认为,这句话精辟的道出了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没有不对的,不对的只是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为参考罢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啊!关于历史上的人事与制度,我们都无法改变, 但作为 21 世纪的青少年,我们能做的是对国家的制度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眼光去看待,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做到能够少走弯路,少犯历史上犯过的错误,钱穆大师的演讲稿精辟而又经典, 沉迷于书中的世界,仿佛如获至宝,每次拜读这本书,我都被深深吸引了,并且会有不同的体验与收获,它不仅纠正了我很多对历史观念上的错误,还让我真正认识到人事与制度的关系,更让我了解到了读历史的必要性, 总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这是唐太宗所讲的话,而我想说:“读史,使人明智,使人明理, 以史为鉴,才能继往开来,”在当今的中国,能够借古鉴今,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份力,就可以称得上是读史此行最大的收获了!将人事与制度相结合来看待历史,这或许是大师的一生所得吧!可是,在钱穆大师的那个时代,还未能看到祖国今天的巨大变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的人才、人事与制度正在一天天变得更好, 或许,如果钱穆大师知道的话,他将会轻扬嘴角吧!中国的人事与制度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国这条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巨龙也因此腾飞, 我想,这不仅仅是钱穆大师简单的梦想,也是多少人简单的幸福啊!(上接第 47 页)要求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通过这样的讲述,让学生明白当代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重要性,同样的,以“商鞅变法”为例,这样变法的直接结果就是强化了地主阶级对国家政权的掌握,也就是说作为比奴隶制生产关系更先进的封建制生产关系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一个方面,即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时候,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际上,课文中有关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变法很多, 而这些都是说明了生产力始终是发展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生产关系中落后部分的制约,发展的过程有快有慢,而每一次的改革就是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进行调整,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关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时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我主要是用明朝中后期和清朝的历史事实来进行讲解的,明朝中后期,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雇工这样一种群体,他们没有生产资料,但是有人身自由,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雇主与雇工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也就是说在这些地方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是一种比封建制生产关系更能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 但是,腐朽的封建生产关系依然存在, 掌握国家机器的地主阶级采取了闭关自守的政策,扼杀着这种生产关系的发展,结果是当西方国家普遍进入资本主义这种比封建社会更进步的社会的时候,我国仍然挣扎在封建制生产关系之中,落后就不可避免了,落后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的阻碍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表达,通过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讲解,可以归纳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初中的历史课文中充满了这一发展规律,作为历史老师的我,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不拘泥于某篇课文或者某个章节,而是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贯彻这一红线,从而让学生科学地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把握社会发展方向,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参考文献】[1]程红瑞.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侍建军.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转变[J].文教资料,2008(31).[3]蒋春萍.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材教法新探 -基于人民版初中历史教材的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3).[4]李晓梅.初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法运用四步骤:结合教学实践浅谈情境教学法在构建高效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2(6)[5]陈独祥.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J].思维与智慧,2016(23)■ 文科指导/历史49万方数据

篇四: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史 纵 横2009.3111近代中国的学术天空可谓群星闪耀大师云集。

 钱穆先生以其精深的史学造诣和深厚的国学底蕴为世人称道为一代学人楷模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

 亲历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和承受巨变的艰难历程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所遭受的空前冲击和失败钱穆先生研究中国历史的思路和问题意识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特征。

 他对传统文化深沉的感情更是学人之典范他的作品自然流露出对本国灿烂的文明和悠久的文化深深的热爱。

 以其爱之深故痛之切既为中国近代所遭受之空前失败和屈辱痛心也在深深地反省究竟传统文化出了什么问题以至于一败涂地 以其爱之深更为传统文化在近代所遭受的曲解和诋毁深深不平对于时人主张全盘西化彻底割裂中华传统的主张深恶痛绝以其爱之深 故苦心孤诣 力求突破时人扣在传统文化 “封建”、“专制”、“黑暗”、“腐朽”的不实的、虚妄的批判揭示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和优点 绝不忍深爱之传统文化蒙受不白之冤以其爱之深故执着地于传统文化中发掘出适应新的时代的精神不忍它就此为时代所抛弃 因而钱穆先生做学问体现着一个炎黄子孙对于祖国文化的深挚的热爱和爱国的满腔热诚他的作品的核心和主题也在于此让人读了不禁深深为之感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是钱穆先生将其于一九五二年三、四月间接受何敬之先生之邀所作的关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五篇讲演的演讲记录整理增补而成的一部小书 此书篇幅虽小然称其“小书”实乃钱穆先生自谦之语 在我看来该书以极小之篇幅极其洗练的文笔从极高之高度俯瞰中国历史以极精巧之架构将汉唐、宋、明、清五代之历史洪流进行梳理 使其如清澈之溪流从读者心中汩汩流过清浊立见得失自知。

 这正是史学大师做学问的风范在其博大精深的知识积淀之上纵览无遗的大师眼光梳理之下钱先生对中国历史深邃的思考和精到的见解如大江般奔腾而出。正是由于钱先生学问境界之高这些思考和见解的表达是那样的自然 读者被其所激发的思考和感悟也是那样的自然。学识深刻见解精深文笔却是那样的简单清晰读起来毫无艰深晦涩之感反而兴味盎然看似平淡无奇反复咀嚼却是字字珠玑。

 读这样的著作所收获的不仅是知识之增长更是对大师境界的领略。本书除去前言和最后的结论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各成一章总共分了五讲。

 之所以只讲了这五个朝代是因为这是中国历史最重要的五个朝代。

 钱穆先生将政治分为人事和制度两个方面来把握 在本书中分析的重点是制度但由于这两个方面本身也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因而也不可能只是单纯地讲制度同时对人事也自然有所涉及。

 制度很复杂不好把握故而本书中将制度分作四个范围来讲。

 钱穆先生根据自己对于制度的理解 选取了他认为最为重要、不可不讲的最能见得失的四个范围首先是政府的组织即政府职权的分配钱先生认为借讲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政府职权分配之演变便可认识中国传统政治之大趋势以及其内在趋向第二范围讲考试和选举因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历代政治上规定着哪种人才可参加政府 因为一国之政府究竟该交付与哪些人这才是第一义 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和选举两项制度其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 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最根本问题之所在第三范围讲中国历代政府的赋税和经济制度第四范围是讲国防和兵役制度[1]本书的编成便是按着汉唐宋明清的顺序对各个朝代就这四个范围和方面来分析其制度的得失 这四个范围的划定和抽取极见钱先生的功力 政府职权分配决定着政府运作的根本模式和权力分配决定着行政运作是否合理各项权力是否有相互制约的功用而考试选举制度决定了政府管理者的人员构成和人员资格决定了什么人可以来管理政府参与政治决定国家的走向更重要的是诚如钱穆先生所论述的考试制度决定了国家的主权问题由于考试制度的作用建立了政府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因而国家的主权掌握在读书人组成的士人阶层中而士人只是一个品位而非阶级具有社会流动性因而整个社会都可通过读书仕途之路参与政治 前两项可谓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政治要素而税收和军队这两项要素 更是西方现代政府成立的根本对此《联邦党人文集》中早有论述[2]钱先生之眼光和取境何清浊立见———简评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得失自知张信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杭州 310027[关键词]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评析[中图分类号] D6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7408200903-0111-02[作者简介] 张信1985-男陕西安康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

 其清明、深刻和精当真是让人叹服在五个朝代中我认为钱先生重点讲了汉唐和明代。

 讲汉唐是讲中华盛世因而对其政治制度的分析以得为主兼论其过。

 但无论得失均是抱着平和的心态和同情理解的态度去分析的。

 汉唐其实是开了中国传统政治和政府的先河并且这个先河完全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的种种优点和用心良苦读来不禁深为古人叹服。

 宋代基本是沿袭唐代甚少建树反而颇多过失。

 钱先生对这些过失的分析也并非全盘否定而是结合当时客观情况同情地理解之尤其对宋代武功之衰也能客观地分析其缘由而不是概而批之。

 明代论之甚详一则明代夹于元清之间地位特殊二则清代制度多因袭明代述明则及清三则明代是中国政治制度走向专制和黑暗的发端把握了明代就是对中国政治走势的把握。

 虽然对于清代的分析以批判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钱先生在这里区分了制度和法术之别。

 制度是出于公的在公的用心下的一些度量和分寸是制度而法术是出于私的因此没有一定恰好的节限。

 清代全无制度他所有的制度都是照搬着明代再加上自己许多的私心。[3]有意思的是钱先生还在这里比较了东西方主权观的不同让人读之有茅塞顿开之感。

 西方讲政治先要讲主权而中国讲政治一向不讨论主权在哪里。这并不是因为中国专制主权只在皇帝一人手中试想中国这样大同欧洲早期国家不同他的主权怎可能只掌握在一人手中 主权的掌控肯定是在一个集体手中。

 中国的政权实际应该是一种士人政权。

 而士人并非阶级而是一种流品通过考试和选举制度将政府和社会联结在一起因而中国的士人政权从来不存在主权问题来自社会、具有极大社会流动性的士人阶层其实很可代表了整个社会的利益故而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传统政治的主权应是在民的。

 而这样的士人政权在发展到明代时 已由于专制之加强而有些许变味到了清代则是彻底变质为一部族政权成了维护满人部族统治的工具将其称之为黑暗专制应是不冤。

 近代对于中国传统政治的批判应是适于清代的但不应笼而统之适用到整个中国历史一笔抹杀几千年的文治武功。钱穆先生这部书名为分析历代政治得失其实更是一部中国传统政治“翻案史”钱先生凭着对于历史深刻的把握和明晰的分析替中国传统政治鸣冤揭示历史的真相不容偏激的观点将它们全盘否定、 以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掉。钱先生将其对传统文化深沉的感情和准确的理解把握倾注书中读过此书都会对传统政治有一番新的感悟和理解以前许多不实的、虚妄的曲解也不攻自破更由衷地发生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来。书中最后结论部分中钱先生提出的中国政治发展的几大趋势非常深刻和准确。[4]其中对于中国传统政治中中央政府集权倾向的提出和对于士人阶层过度膨胀的分析给人以深深的启发。

 事实上当皇权和相权即皇室和政府职能职权分明的时候其实中国的政府是符合权能分立所要求的政府形态的。

 皇帝作为权力的象征给了政府神圣的正当性的同时并不真正干预政府的行政工作由宰相率领经过考试和选举筛选的文官阶层来管理国家。

 与此同时又设计出许多十分精巧而体现着限权思想的制度来规制政府和官员。

 但由于法的理念的过于单薄或者如钱穆先生所言对于“法”的理念的过分恪守终于这样协调有序的政府模式在皇权的膨胀中被打破平衡最终趋于崩塌宰相逐渐萎缩消亡逐渐堕为皇帝的秘书或顾问使国家政治真正走向专制。

 这是中国传统政治的悲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剧但如果在新的时代中结合已经吸收引进的西方现代政治理念焕发出早期中国政治的活力和优点来两相结合应当是中国今后政治理论走向的一个不错方向总之全盘丢弃传统彻底接受西方理念是不对的。

 钱先生对于传统政治制度所引发的士人阶层的膨胀问题的提出也给人以极大的启发。

 钱先生认为科举制度一方面构建了政府和社会的桥梁为政府培养了读书阶层来产生优秀的官员并整合整个社会的利益但另一方面这样的对于士人阶层流品的尊崇也使整个社会的才智力量过于集中在士人阶层由此导致了士人阶层的过度膨胀和官员的冗积、政府效率的低下造成了“管官的官多官民的官少”的情况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社会其他力量尤其是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这也是传统社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流品尊崇和“重农抑商”经济思想的必然结果。

 如何合理地安排和分散整个社会的才智和力量是执政者要好好考量的问题一方面要结合时代的特征有所侧重一方面也要做到平衡、协调社会的各种力量和各种价值判断这也是我们当前要好好解决的问题。钱先生对于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的区分 极见功力极为精到无愧史学大师的眼光。

 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特定制度实施的时代的人们切实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而时代隔得久远之后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

 时代意见并非是全不合理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1]如果这样就如一个成年人因为自己不睡摇篮了便认为睡摇篮是要不得的事一样是非常可笑的。

 这便揭示和批评了现在人们看待历史的一种常见的错误的看法。

 要言之我们不仅不应抹杀更应该重视历史意见还应该崇敬地去看待历史。

 在这点上也使我想起了阿兰·布卢姆在其《巨人与侏儒》中写到的现代人总以为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而能够看得远并为此沾沾自喜但须知巨人就是巨人他们的肩膀不是那么容易就站上去的。[5]在这点上我们应该深刻反思自己。

 我们迫不及待地要割裂传统走进现代但是否传统就真的那么糟糕那么不可取以至于要全盘打倒彻底否定呢 同时彻底否定了传统中国我们的主体意识又在哪里 我们如何去自信地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 要是丢失了我们的传统和习惯抹杀掉自己的历史我们的共尊共信心又从何而来呢我想明了此理应不负钱宾四先生了。[参考文献][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前言[N]三联书店2005[]汉密尔顿杰斐逊杰伊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004[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五讲[]三联书店005[4]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结论[]三联书店005[5]阿兰·布卢姆巨人与侏儒[M]华夏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黎 峰]文 史 纵 横2009.32

篇五: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在老师所给出的书目中我选择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作为我的期末作业选题,从书籍的保存状况就能看出来这本书是一本相当收人欢迎的书籍。一本从 1955 年出版,而且被收录时却是在 1989年,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没有被“更新换代”,从它的存在而言这本身就确定了这本书的存在的必要性。在当代,我们对自己的历史有太多的指责,有太多的不相信,而现实又总会发生对自我认知而言不是很容易接受的事情,这使很多人焦虑、失望、自卑。而钱穆先生一改大多数人对国史的偏见,以其一贯的对中国历史的温情写下这些历史事实,使人们感觉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并不全是黑暗的。钱穆先生想向我们参数一个简单的事实——其实,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而这一份源远流长的历史就是我们的发展潜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详细的概观与比照。通过叙述因革演变,而指出历代的政治变化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全本书说了中国史上五个最重要的朝代:汉、唐、宋、明、清。这五个朝代很好的概括了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所以从这五朝大体上便可代表性地中国历史之全进程。主要讲五个时代:汉、

 唐、宋、明、清。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五个朝代。而本书的主要研究方向指向以下两个方面:人事、制度。这两者之间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有极强的相互关联性。通过人事的变动以及研究主要人员的事迹可以很好地确定他们在政治的变化中做出的付出,而且通过研究主要人员之间的人事联系可以确定他们对整个朝政做出了哪些影响,对整个政治格局以及政治制度做出来哪些努力。钱穆先生所认为其分析中国历代制度中有七大原因,“第一,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第二,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第三,制度虽像勒定为成文,其实还是跟着人事随时有变动;第四,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则是断无可疑的;第五,任何一制度,绝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第六,我们讨论一项制度,固然就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域性;第七,说到历史的特殊性,则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而对制度利弊分析的意见,应该是“历史意见”,而不是“时代意见”。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时代意见并非是全不合真理,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即如我们此刻所处的时代,已是需要民主政治的时代了,我们不能再要有一个皇帝。但我们也不该单凭我们当前的时代意见来一笔抹杀历史,认为从有历史以来,便不该有一个皇帝,皇帝总是要不得,一切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只要有了一个皇帝,便是坏政治。这正如一个壮年人,不要睡摇篮,便认为睡摇篮是要不得的事。但在婴孩期,让他睡摇篮,未必要不得。

 在五个朝代中,我认为钱先生重点讲了汉唐和明代。讲汉唐是讲中华盛世,因而对其政治制度的分析,以得为主,兼论其过。汉唐其实是开了中国传统政治和政府的先河,并且这个先河完全体现了中国传统政治的种种优点和用心良苦。宋代基本是沿袭唐代,只是对唐制的缝缝补补反,甚少建树,而颇多过失。钱先生对这些过失的分析也并非全盘否定,而是结合当时客观情况,同情地理解之,尤其对宋代武功之衰,也能客观地分析其缘由,而不是概而批之。关于中国的未来,钱穆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之将来,如何把社会政治上种种制度简化,使人才自由发展,这是最紧要的”。他还强调,我们不能成为西方潮流的跟随者,而是应当学会用自己的旧经验为自己打开一条出路,寻找一条属于中国的,属于这个龙的国度的正道。“西方人在政治经验上比谁都还短浅——能说这话的只有中国人”。历史终究是客观事实,无论世界怎样变化,历史总会有自己的定论。错误的人不把历史当做参照,“政治也是人文科学中的一门,我们回头历史再看一看,总还不是要不得”。书中最后结论部分中钱先生提出的中国政治发展的几大趋势,非常深刻和准确,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政治中中央政府集权倾向的提出和对于士人阶层过度膨胀的分析给人以深深的启发。首先,其实中国的政府是符合权能分立所要求的政府形态的。皇帝作为权力的象征,给了政府神圣的正当性的同时,并不真正干预政府的行政工作,由宰相率领经过考试和选举筛选的文官阶层来管理国家。与此同时,又设

 计出许多十分精巧而体现着限权思想的制度来规制政府和官员。但由于法的理念的过于单薄或者对于“法”的理念的过分恪守,终于这样协调有序的政府模式在皇权的膨胀中被打破平衡,最终趋于崩塌,宰相逐渐萎缩消亡,逐渐堕为皇帝的秘书或顾问,使国家政治真正走向专制。这是中国传统政治的悲剧,如果在新的时代中,结合已经吸收引进的西方现代政治理念,焕发出早期中国政治的活力和优点来,应当是中国今后政治制度架构的一个不错选择。总之,全盘丢弃传统,彻底接受西方理念,是不对的。其次,钱先生对于传统政治制度所引发的士人阶层的膨胀问题的提出也给人以极大的启发。科举制度一方面构建了政府和社会的桥梁,为政府培养了读书阶层来产生优秀的官员并整合整个社会的利益,另一方面,这样的对于士人阶层流品的尊崇也使整个社会的才智力量过于集中在士人阶层,由此导致了士人阶层的过度膨胀和官员的冗积、政府效率的低下,造成了“管官的官多,官民的官少”的情况,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社会其他力量尤其是工商业的正常发展。这也是传统社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流品尊崇和“重农抑商”经济思想的必然结果。我想,以后我也许会忘记书中所写的内容,但是钱穆先生看待事物的视角和方式会一直影响着我。世间本就没有绝对真理,在看待某一件事时,多思考当事人所处的环境、所受的约束、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也就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反省,多一些客观的评价,最终以史为鉴,以他人为鉴,对当前、对未来,做更好的把握。

篇六: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立:

 从对本国历史“略有所知” 开始 ——读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有感 郭宋立

 钱穆先生《国史大纲》 的开篇第一句话是:

 “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 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 对其本国已往历史, 应该略有所知。”

 在我看来, 此“知” 不只是“知史实”, 更是“知如何判史实”, 即如先生所说的“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 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

 我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便是从矫正自己的二“知” 开始。

 以前若要我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国传统政治, 我很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蹦出“封建专制” 来, 并且略带鄙夷。

 至于为什么“封建”、 为什么“专制”, 除了“皇帝”、“家天下” 这些宽泛的概念以外就无言以对, 更不论“封建专制” 呈现怎样的形态、 对于传统中国的意义了。

 就拿“专制” 来说, 今人多以为在中国古代, “君让臣死, 臣不得不死”, 只要皇帝足够强大, 就能随时收回臣子的生命和权力。

 这里就混淆了“皇帝” 与“政府” 的概念。

 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 而实际政权不在皇室而在政府, 代表政府的是宰相。

 皇帝是国家的元首, 象征此国家之统一; 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

 至少在宰相还存在的明朝之前是如此。

 其实本国制度自有其合理性。

 西方政治思想发源于古代希腊罗马, 他们国土小、 人口寡, 所以城市居民参与政治决议比较容易; 同时海洋民族受环境限制,一旦发展就要向外征服, 形成帝国。

 中国则是地大、 人口多、 以农业立国, 发展模式从来都是向心凝结, 因此不适宜推行近代西方的民选制度。

 所以,“我们若非专凭自己时代判断, 来吞灭历史判断, 我们应该承认皇位世袭, 是中国已

 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是一种自然的办法”。

 由此可知, 一国的制度必然有其根源所在, 而每一项新制度的运用必须与本国传统相配合。

 此外, 抱着理性务实的态度了解本国历史, 能帮助我们解答今日的困惑。

 譬如说如今我们在政府系统里办一件很简单的事, 常常要经过市县乡镇等好几关的重重审批, 行政效率很低。

 这个问题在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变迁里就能找到答案。

 以官级为例, 汉代“郡太守-三公-九卿” 之间升级转换灵活, 故各级安于本位, 人事变动不大, 行政效率也高; 及至唐代, 因州县多分级, 朝廷为奖励地方官而升调快速, 但上下级难以流通, 官品中渐分清浊, 行政效率开始降低; 此后的元明清代在地方政治上也就延续这一传统。

 所以, 如今的行政效率低还是表象, 官场清浊明显则是问题核心。

 几百年的清浊孕育了中国式的“关系”, 若不是出身名门, 或者和名门联姻, 一个县长想要做到省长真的是难上加难, 更不要说由“吏” 变“官” 了。

 了解本国过往历史还能为社会改革提供借鉴。

 以唐代两税制为例, 它的出发点是好的, 以一代三直接收税, “户无主客, 以见居为簿”, 等于是农民没有户籍限制且各种义务劳役都取消了。

 不料手续虽简单, 但到政府要用钱用劳役时还是要增加新项目 , 等于是加倍增收税目, 化繁为简终更繁。

 对照今日 呼声甚高的“取消高考户籍制度”, 若是没有周密的配套制度, 想要一劳永逸地以学籍为终极认证, 那么很容易造成各地有条件者涌向北京、 上海、 海南等高考录取率高的省市。

 这样一来, 本地、 非本地考生的高考“税目” 都会增加, 竞争程度还可能追平原本的高考大省, 化繁为简终更繁。

 所以, 如钱穆先生所言, 没有一个制度创新者是想迫害他人的, 但往往导致社会秩序更不如前。

 不改不行,但要改还是得严谨再严谨。

 虽然两税制带来这么多的弊端, 但因历史“种种条件在引诱, 在逼迫”, 使它在稍加修改之后能一直运用下去。

 这里涉及到中国文化根基的问题。

 钱穆先生写道:“中国历史上的经济与文化基础, 一向安放在农村, 并不安放在都市……一辈士大夫知识分子, 还可退到农村做一小地主, 而农村文化, 也因此小数量

 的经济集中而获得营养。

 若使中唐以后的社会, 果仍厉行按丁授田的制度, 那将逼使知识分子不得不游离农村, 则此下的中国文化也会急遽变形。” 得益于乡绅之治, 农村政治也会比较稳定。

 反观当今, 文化主流归于都市这点且不谈,由于几十年的改革, 中国的农村走到今天, 经济的确是比以往好了, 但是城乡差距日益扩大, 乡绅之治破坏殆尽, 拿出去给人看的“文化” 不过是“农家乐”、“红腰鼓”、“花剪纸” 等生活技艺, 而没有更深的理念上的总结和传承。

 乡绅之治不再, 镇政府、 村委会等机构沿袭“革命” 思路, 管理方式粗放甚至粗暴,强拆殴打、 争抢选票……这里虽有基层政治还未成熟之因, 却也不得不承认农村文化在中国政治进程中的“失” 带来了莫大影响。

 过去之失无法弥补, 然而今日中国的发展既然强调“文化”, 那就应当意识到我们没有站在中华文化的历史制高点上, 万万不可忘记了“农村文化” 这蕴藏了千年的“软实力”。

 历史总是有太多相似, 到底是“得” 是“失”, 就取决于国人有没有这份“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因为“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 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篇七: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p>

 徐 金 卫 =

 里银 芳

 浙 江 省 衢 州 第 二

 中 学

 昌

 1952年 , 钱 穆 承应邀 讲演 中 国历 代政治 得失 .

 共 讲 五 次 ,每 次 限两 小 时 , 由于 时间 有 限 , 钱穆 选 择 汉 唐宋 明 清 五个 朝 代 略举 大纲 。

 本来想再 就 讲 演 记 录 把 在 讲 演 时 未 及提 到 的 ,略事增 补 , 不 幸 演 讲 完 成 后 即 负 伤 养 病 , 没有 精力对 讲稿再 事 改 进 , 只是对原 记 录稿与 原 讲 义 旨走 失 处 稍 稍 校 正 。嗣后 又有邀 约 , 请写 本“ 研究 这个 历代 政治 制 度 ” 的 教材 . 截 稿 期 限 甚 迫 , 乃 稍加 修 改 , 有 若 干 新 材 料 补 人 . 于 是 1955 年有 了 《 中 国历 代 政 治得 失 》 这 本 书 的 问 世 。I1】

 一 。

 本人 手头 的《 中 国历 代政治 得失 》 由生 活 ·读 书 · 知 新 三 联 书 店 于 2011 年 10 月 出版 ,文字 总计不 到十万 字 , 是 ~本 一薄 薄 的小 书 ,但 从 2001

 年 到 2011 年 间 ,期 间再 版 24 次 , 发 行量 达 24 万 2 千多册 。本书主要讲 述 了中央和地 方政治 制度 、

 官员 的选举 和考试 制度 、

 经济制度 和兵 役制度 等 四个 方面 的制度 .一本 学 术型 的小书 如此畅 销着实难 得 ,本人一 个星期 看 了两 遍 , 感 觉 书虽小 , 但 收 获不小 , 下 面把 阅读 的

 收获写 出来 与读者分享 。

 收获 一 :

 学到 了理解制 度的科 学思路 和方 法 。

 为讲制 度提供 了示 范 在讲 到制度 时 , 往往就 制度讲 制度 , 显得 干瘪 无趣 ,感到很 难上 得生 动 。激发 学生 的学 习积极 性 。钱 穆先生认 为 “ 要讲一 代 的制 度 , 必先精 熟一 代 的人事 。若离 开人事单来看 制度 , 则制 度只是一 条条 的条 文 , 似 乎干燥 乏味 , 无 可讲 。” ⋯前

 度虽像 勒定 为成 文 .其 实还是 跟着人 事 随时有变 ‘制 动 。某一 制度之创 立 , 决 不是凭 空忽然 地创立 , 它 必有渊 源 , 早在 此项制 度创立之 先 . 已有此项制 度 之前身 , 渐渐地在 创立 。某一制 度之消失 , 也决 不 是无端忽 然地消失 了 . 它必有流 变 . 早在 此项制 度 消失之前 , 已有此项制度之后 影 , 渐渐地在变 质。” ⋯前

 钱先生 的观点其 实 向我们指 明了讲制度 的 科学思路 和方 法 , 为讲制度 提供 了示范 。

 比如对汉代 察举制 的演进 退化 。钱 先生 就按 照 以上思路做 了较为详 细的叙述 . 笔者摘编 如下 :

 汉代 官员怎么产生 ? 从 哪里来 ? 当时封建世袭 制度 已被推 翻 , 首先让 人想 到军人政 治 。

 其 次是富 人政 治 。

 汉代都 不然 , 这一方 面 的制度到汉 武帝才 渐 于定型 。那时 已有 了太 学 ,好 比现在 的国立大 学 , 只有一所 , 里面 的学 生 , 考试 毕业分 两等 , 当时 称科 , 甲科为郎 , 乙科 为吏 。甲科为 郎官 , 郎官是皇 宫里 的侍卫 , 在皇帝 面前服务 几年 , 遇到政 府需要 人 , 就在 郎官里面挑选 , 则 官员便 羼进 了许 多知识 分子 , 知识分 子不一 定是贵族 子弟 :

 乙科 回到本 乡 地方政 府充 当吏职 ( 地方长官 的掾属 ) 。⋯ 举 孝廉 到汉武帝 成为有 定期 的选举 ,正式成 为一项一 年一举 的制度 ,每年一 郡 向中央推荐一 两 名孝 ( 子 ) 廉 ( 吏 ) , 全 国一 百多 个郡有 两百 多名 孝 廉推荐 到 中央 ,这些 推荐到 中央 的孝 廉大多是 太学毕 业生 , 在地 方政府为吏 出身 。这样皇帝 的侍 卫集 团无 形 中也 变质 了 ,全变成 大学毕 业 的青年 知识 分子 。于是从汉武帝 以后 , 汉代 的做官人渐渐 变成都是读 书出身了。后来 郎署 充斥 , 要待分发任 用的人才尽 多 , 于是就把 无定期 选举 、 特 殊选举 都 无形搁下 , 仕途 只有孝廉察举 的一条路 。这样 的政 府尽管 有贵族子 弟 , 但终 究是少 数 , 不 能叫它 贵族 政府 ; 郎官不 是军 人 出身 , 也 不能 叫军 人政 府 ; 郎 官也不 是商人 资本家 的子弟 ,也不 能称之 为资本 主义 的政府 :

 这 样 的政府 只能 叫它读 书人 的政府 ,

 或者称 士人政府 。⋯H 由于别 的仕 途都 阻塞 了 ,于是大家 就争 当孝 廉 。

 本来孝 廉 , 一种是孝子 , 另一种是廉吏 , 后来规 定 每郡 满 20 万户 的只能举 一 个 ,如是 则 孝廉 不 分 , 仅 成一个参 政资格 而 已。后 来又 因请 托舞 弊 ,

 逼得 朝廷 于察举后 再加上 一番考试 ,如是 则全失 原来察举 孝廉之用意 。但 中央政府 里 , 始终是代表 着全 国性 的 , 全 国人 民都有跑 进政府 的希望 , 而且 实 际上 ,也 是全 国各地永 远都有 人跑进 中央政府 的。又汉制郡 县长官 , 须避 用本郡本 县人 , 如是则 中央政 府 既是绝 对 的代 表全 国性 的 。

 而 地方 政府 O 书 虽 小 ,收 获 不 小● ● 读 钱 穆 ( ( 中 国 历 代 政 治 得 失 = 》 有 感 历 史 博 览

 却又竭力 避免其 陷于地方 性 ,这 样才可使 大一统 的局面永远维持 。E。

 ] 然而依 然有毛病 存在 . 因古代 社会 , 读 书机会 不易得 。

 第 一是书本不 易得 , 那时书籍都用 竹 帛书 写 。

 很少 纸张 , 更无 印刷 。书本必得传抄 , 一 片竹简 只能写二 十来字 , 抄一本 书 , 费 就大 了。

 帛是丝 织 品 , 其贵更可 知。而且要 抄一本 书 , 必 得不远 千里 寻师访求 。因此读书求学 , 便 有着绝大 限制 。但若 你 生来 便在 一个读 书家庭 中 ,那一切 困难便都 易 解决 了。

 因此 当时虽非封 建社会 , 爵位 不世袭 , 而 书却 可以世袭 。

 世代 经学 , 便可 以世代跑进 政治圈 子 ,便无 异一封建 传袭 的贵族 了。那时 的政治制 度 , 虽不许社 会大贫 大富 , 让 工商业走 上资本 主义 化 , 但学 问与书本 , 却 变成 了一种变 相的资 本 。所 以说黄金满 箴 , 不如遗 子一经 , 这便 是一本 书 的资 本 价值胜 过了一箩 筐黄金 的资本价 值 了。因此 当

 时一个读 书家庭 . 很 容易变成 一个做 官家庭 , 而 同 时便是有 钱有势 的家庭 。只要家里 有一人 做到 了 二千石 的官 , 他 当一 郡太守 , 便可有 权察举 。他若 连做 了几郡 的太守 , 他便是 足迹遍 天下 , 各 地方经 他 察举 的 ,便是他 的 门生 故吏 ,将 来在政 治上得 意 , 至少 对他 原来 的举 主 . 要报 些私 恩 , 若有 人来 到他 的郡里做太 守 。

 必然也会察举 他的后人 。因此 察举过人 的子孙 。

 便 有易于 被人察举 之可能 了 . 于 是每郡 的几个名 额永远 落在几个 家庭里 。如是 则 每一郡必 有几个像 样 的的家庭 ,这便造成 了将来 之所谓 世族 门第 .也便 是世族 门第必然 带有郡 望 之来历 了。中国魏晋 以下 门第 社会 之起 因, 最 主要 的 自然要追溯 到汉代之察举制度 。EIl

 教科 书在叙述 察举制 时 . 内容 过于 简略 , 不见 制度背后 的人 事及其 变化 ,不 易理解 。教师讲 到 此 . 如果 照本宣科 , 既不好 听 , 又理解肤 浅 。在课堂 上如果 按照上 面的思路 线索来 讲 。对 察举制 的演 进退化 , 学生便会 有如 同“亲历 ”一 般 的感 觉 , 通俗 易懂 , 很容易 理解 。钱先 生 的实践告诉 我们 :

 讲好 制度 , 关键是搞 清制度 背后 的人 事 ; 讲 好制度 的变 化 , 关键是搞 清制度 背后人事 的变化 。当然 , 要做 到这一 点不容易 , 需要 多阅读 、 多思考 。

 收获二 :更具体 地 了解 政治制 度方面 的相关 知 识和观点 。

 丰富我们这方面 的知识 和认 识 古代 的君 主专制 主义制度 , 教材 的叙述 , 给我 们 的 印象是 皇权 至高 无上 , 乾 纲独 断 , 专制 一 切 ,

 皇权不断强化 。持这样看法 的师生不 在少数 , 笔者 O 对此 也有这 样 的倾 向 。钱先 生 的这本 小书让 我 了

 解 到 , 皇权 独断一切 在 明清 时 比较符 合实 际 , 在这 之前 并不一定符合 , 请 看例一 :

 例一:

 皇帝与政府关系 很长 时间 ,笔 者从未考 虑过 皇帝 与政府 的关 系 , 以为 国家 的一 切都属 于 皇帝 、 皇家 的 , 一 切都 由之做 主决定 , 这 与家天下 相适应 嘛。对此 , 钱 先 生认为 “ 皇帝是 国家惟一领袖 , 而实际政权 则不 在 皇室而在政 府。皇帝是 国家的元 首 , 象征此 国家之 统一 ; 宰相是政府 的领袖 , 负政 治上一 切实际 的责 任 。皇权 和相权之划分 , 这常是中 国政治史上 的大 题 目。一般人认为这个从 秦汉以来都是 皇帝专 制 ,

 那是 和历史 事实不相符 的。” E

 坤 汉 时皇帝宰相 , 各有一个 “ 秘 书处 ” , 而两边 的 组织 大小不 同 。汉代 皇帝有六 尚,尚是掌管 的意 思 。

 六 尚是 尚衣 、 尚食 、 尚冠 、 尚席 、 尚沐与 尚书 。

 五 尚都 只管 皇帝 私人 的衣服饮 食起居 管文 书的 。

 是 皇帝的“ 秘书” . 一 开始其 职权地 位本 不高 , 后来才愈弄愈 大。宰相 的秘 书处共 有十三个 只有 尚书是 部 门 , 即 当时 的十三 曹 , 一个 曹等 于现 在一 个 司 。

 西 曹 , 主府史署用 。二 东曹 , 主二千石 长吏迁除 ,

 并包 军吏在 内。

 三户曹 , 主祭祀农 桑 。

 四奏曹 , 管政 府一 切章奏 。

 五词曹 , 主词讼 , 即法律 民事部分 。

 六 法 曹 , 掌邮驿科程 . 像 现在交通部 。

 七 尉曹 , 主卒曹 转 运 , 管运输 。

 八 贼曹 , 管盗贼 。

 九决 曹 , 主罪法 。

 十 兵 曹 , 管兵役 。十一 金曹 , 管货 币盐铁 。十二仓曹 ,

 管仓谷 。十三黄 阁 , 主薄 录众事 , 这是宰 相府秘 书 处的总务主任 。由此可见 , 十三曹俨如后代之专 部 大 臣, 全 国政务都要 汇集 到宰相 。

 而并不 归属于 皇 帝 。

 汉代一切实 际事权 , 照法理 , 该在相府 , 不在 皇 室 , 宰相才是 政府 的真领袖 。⋯ 古代 的 中央集权 ,历 代王朝 沿用秦 朝郡县 制 的思路 .差别 主要是地 方行政 区划 的级 别数不 同 而 已:

 秦朝是郡县 两级制 , 汉朝 在郡县制 基础 上后 来实行 州郡县 三级 制 , 唐 朝和宋 朝分别 是道州县 、

 路州 县 , 都是 三级 制 , 元朝 是省 路府 州 县五级 制 ,

 明朝 是 布政 司 (省 ) 州县 三级 制 , 清朝 是省 道府 县 四级制 。看 了钱先生这本 书之后 , 才知道 有许多该 知道 的知识 而不知 。这里再举几 例 :

 例二 :

 元代行省制度 关 于元代 的行省制 度 . 书 中有这样 的叙述 :

 元 代 的行省 。

 就是一个行 动 的中央政府 , 宰相府 的派 出所 。分驻 在这个地 方来 管事 。如是则地 方绝无 一权 , 权在 中央 。⋯ ⋯ 在 当时 , 并不是 说把全 国划分

 成几个 地方行 政 区 ,乃是 这几 区地方 各驻有 中央 宰相 , 即成为 中央 宰相府 的活动分张所 。所以行 中

 书省 正名定 义 。

 并不 是地方 政府 , 而 只是流 动的 中 央政府 。⋯m 嘶把 这些 内容与教 科书有 关行省 制度 的叙 述作 比较 .读 者一 定会相 信钱先 生 的叙 述 和 分析更 易懂 、 更科 学 、 更准 确。

 此外 ,像清朝 时地方 的 总督和巡 抚都 是类 似 的情 况 , 在 此不再赘述 。

 阅读钱 先生 的这本 书 , 一 些新知 识 、 新 观点 让 我 眼前一亮 , 看 了有种 如获至 宝 的欣 喜之感 , 这 里 不 妨再举几例 :

 例三 :

 丞相 、 宰相含义 与职权 依照文 字学原 义 . 丞是副 贰之意 。所谓 相 , 也 是副 。就如现俗 称嫔相 . 这是 新 郎新 娘 的副 。

 新 郎

 新娘不能做 的事 , 由嫔相代理 。所 以丞相 就是一个 副官 , 什 么人 的副官 呢? 皇帝 的副官 。皇帝 实际上 不能管理 一切事 。

 所 以 由宰相来代 表 。

 事情 管得好 与坏 , 责任在 宰相 . 皇帝 可以不 负责 。为什 么又 叫 宰相 呢? 在 封建 时代 .贵族家 庭最重 要 的事 在祭 祀 ,祭祀 时最 主要 的事 在宰杀 牲牛 。象征 这一 意 义 ,当时替 天子诸 侯乃 及一切 贵族公 卿管 家 的都 称宰 。到 了秦汉 统一 , 由封建转 为郡县 , 化家为 国 ,

 切 贵族家 庭都倒下 了 . 只有 一个家变 成 了国家 。

 于是 他家里 的家宰 。

 也就 变成 了 国家 的政治 领袖 。

 本 来封 建 时代 , 在 内管 家 称宰 , 出外做 副 官称 相 ,

 所 以照历 史传统 讲 ,宰相是 封建 时代 贵族 私官 之 遗蜕 。正 因如此 , 秦汉 时代 的宰相 , 他不 但要管 国 家政务 , 还要 管及皇帝 的家务 。⋯ 这段 文字对丞 相 、 宰相 的本意 、 起源 及其 职能 做 了通俗 易懂 的介绍 ,课 堂上如 果把这 些知识 介 绍给学生 , 相信会有很 好的教学效果 。

 类似 的知识 还有九卿 和六部 。

 其含 义与 职能 , 钱先生 也做 了生 动 、 易懂 的介绍 , 限于篇 幅不 能再做转介 。

 例 四 :

 秦 朝灭亡 原因 士兵戍边 的期 限只有 三天 ,这是沿 袭封 建时 代 的旧习惯。那 时国家规模小 , 方 圆百里 便算大 国

 了。如是则 由中央到 边疆 , 最远 也不过 五十里 , 要 到边疆 戍守 , 只要半 天路程 。若 在边三 天 , 前 后共 不过 五天就 回来 了。这在封 建时代 , 戍边 不是件苦 事 . 随身带 着五天 干粮便 够 。秦 始皇统 一天 下后 ,

 似乎 没有注 意到这一 问题 , 还 叫老百姓 戍边 三天 。

 由会 稽 ( 江苏 ) 到渔 阳( 热河 ) , 在政府来 说 , 还只要 你 服役 三 天 , 可是 路途 往返 , 就得 半年 以上 , 衣装 粮草 要 自己带 . 多麻 烦 呢? 天下 一统 了 . 国家政体 一变 了 . 而秦始皇 的戍边制度却没有 改。或许是政府 事 情忙 , 而且 兵力统 一 了六 国 。

 得意 忘形 , 没有 注 意到这些小 节上 , 然而 因此引起 了社会大 骚动 , 陈 胜吴 广的革命 , 便 因此而起 。⋯ 这段话 告诉 我们 .秦 朝灭亡 的一个重 要原 因 是 缺乏治 理空前 辽 阔大 国 的经 验 ,原先 我把秦 朝 灭亡 的原 因几 乎都归 于...

推荐访问: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得失 有感 中国历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