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唐代工笔画表达与传播【完整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试析唐代工笔画表达与传播【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试析唐代工笔画的表达与传播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 本文从传播的信息源、 传播渠道以及受众等角度分析了唐代工笔画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东南亚地区的绘画的影响。
关键词 工笔画 表达 传播 媒介 符号
工笔画是一种有着独特魅力的中国传统艺术形态, 它的表达与传播渗透着艺术传播的独特过程和状态, 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工笔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当中的传统画法之一。
相对于“写意画”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 敷色层层渲染, 细节刚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笔触描绘物象, 故称“工笔” 。
一、 从传播者发出的信息源来看, 唐代工笔画的身份都较特殊
唐末, 宫廷里设立了画院, 罗织名家, 培养专业的画家队伍, 这给工笔画的创作内容带来了不同的变化。
其创作内容大多反映
贵族们的生活状况, 以一个生活场景作为创作内容。
其中, 我们可以看出, 不同的个人经历、 思想动向、 学识涵养等等都将直接决定作画者选择的题材和内容。
不同的生活圈子的人不可能创作出超出本阶层的作品, 而他传达给受众的不仅是他的作品内容。
品画者也许可以从画作中推测出作画者本身的经历和所处的环境特征、 以及他的性格和学识品性。“阎立本(601~ 673), 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大约 656年阎立本代阎立德为工部尚书, 又凭其门第和政治才能, 于 668 年出任宰相。
其传世作品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描写唐太宗接见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历代帝王图》 描绘从汉昭帝至隋炀帝 13 个帝王之像。
在作品中, 他对不同人物的身份、 气质、 仪态和相互关系, 表现得十分精到。
人物主从关系处理为主大从小, 容貌神态有着肖像画态度。”我们设想如果他不是朝中大臣, 也许就根本不会知道唐太宗接见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当时的情景,当然就不会创作出这样的作品; 如果他不是朝中大臣, 也许他根本就不知道皇帝的威严和常态神情如何, 当然也不会创作出这样的名画了。
而如果让阎立本创作一个老农的劳作情景, 也许他就很难把握住老农的举止神情了。
由此可见,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对其的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 工笔画传播渠道多样, 载体多样, 流传范围广泛
工笔画的传播载体有许多种类。
如, 古代的扇子是另一种最常见的形式。
唐代妇女大多都会有团扇, 而团扇上或者便是一个工
笔画女子, 或者便是家禽宠物; 屏风也是一个重要的载体, 唐代的官邸中有很多摆设是一个大屏风, 而屏风上或者是富贵的牡丹花, 或者是一幅趣味图等等; 壁画也是重要的载体, 留传至今的敦煌莫高窟中精美绝伦的许多画作, 不仅传播了重要的佛教思想, 而且展现了唐代工笔画的精湛技术, 工笔画的传播载体多种多样, 虽不及现代大众传播的手段, 但在古代社会通过多种生活日 用品也传播的很盛。
三、 唐代工笔画的受众依然是贵族阶层, 而非大众
中国的工笔画几乎只是文人雅士、 宫廷贵族的专利品。
唐朝流传下来的工笔画作一般都是一些达官贵人、 或者是宫廷里的一些专职画家。
例如, 边鸾就是十分出色的花鸟画画家, 他本身的出身就很显贵,官至右卫长史。
它的画作以善于设色而闻名于世。“精于写生,妙于设色, 下笔轻利, 用色鲜明, 把唐代花鸟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而一些民间的画家虽然也有画作流传,但其影响都不及当时处于主流地位的宫廷工笔画的画作。
工笔画的欣赏群体大多也只是文人雅士,宫廷贵人, 而民间的平民却鲜少有众多的受众群。
工笔画的传播和传承方式也几乎都是直线式。
工笔画作为一种符号, 早就在唐朝发展到繁荣时期并一直传承至今, 不断有发展, 不断有创新。
自古至今, 我们总是强调继承传统。
工笔画的代代相传, 不仅在技术传承上有许多中国特色, 而且还不断突破。
它们的传播方式即使在不断的变化, 但根本的东西却基本未变。“以张萱和
周仿为的代表的唐代工笔仕女画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后期的周仿以其“周家样”的绘画样式影响深远。
可以说。
唐代各阶段, 包括文人和官员之间师承关系的各阶层这种师傅带徒弟、 代代相传的具体方式, 才是唐代工笔仕女画传播和影响的根源之一。
同样, 外的派人来学和派画家交流以及带画买画等方式也如师傅带徒弟一样有效地传播了唐代工笔仕女画的影响。”这种直线传播的方式在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活动中尤其见的比较多。
这种传播方式在古代的中国社会代代相传, 虽然保证了其艺术精髓的纯正性, 但是除非徒弟有着非凡的创作性, 这样的传承方式一般都是较死板的技术传授, 在历史上看来, 中国许多艺术种类发展突破都较缓慢,而且从长期的保存和传承方式上都不利于其发展, 一旦发生意外, 这样的传承方式必将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工笔画作为一种传播符号, 无论是对作画者来讲, 还是观众来讲,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意义。
绘画作为符号传播,必然有其意义,在具体的社会传播活动中,参与或介入进来的并不仅仅是符号本身的意义, 还有传播者的意义、 受传者的意义及传播情景所形成的意义等等。
工笔画虽然比较能够直观准确的表现事物, 但有时由于每个人的主观经历, 想法不一样, 自然会阐释出不一样的东西来, 甚至是与画作表达意思相反的意思来。
四、 唐代工笔画的传播对于东南亚周边国家的绘画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同样, 对于我们现代社会来研究唐代的民风民
俗也提供了直观的材料
唐代工笔仕女画传播到海外的影响, 中国周边的国家几乎都有, 但以日 本和朝鲜最大,“自七世纪以来, 多达十数次的遣唐使的频繁往来, 日 本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萌发、 形成了日 本独自的美和美的心灵” , 因此在 18 世纪的江户时代产生了“日 本的美人画” 。
唐代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 中记载:“贞元末, 新罗国有人于江淮以善价收市数十卷, 持往彼国” 。
朝鲜方面具有明显特征受唐代工笔仕女画的影响程度。
薄松年在《中国美术史教程》 中说“日 本高松冢壁画仕女亦酷似张萱、 周仿的风格。
而今, 工笔画对现代社会的研究起到信息解码的作用。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可以反映画者的思想情感, 也会表现出一个民族, 一个社会, 一个时代的文化心理氛围和人文风俗。
而人们要了解古往人们的生活情景, 除了从文字书籍找到相关的记述外, 工笔画中的服饰、 建筑、 饰物等, 就成为人们了解彼时人文风情的最直观, 最直接的途径了。
比如, 透过画中妇女的服饰体现出大唐天宝年间不同种族、 国家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以及各民族之间在风俗及服饰等方面的借鉴和吸收, 可以了解到呔唐天宝时期社会开放、 礼教松弛的社会现实, 同样我们可以看出, 唐朝时代人的衣着雍容华贵、 性感大方的特点。
现代许多服装设计师都将目 光回转到古代社会, 从古代各朝各代的服饰寻找灵感。
如前几年流行的唐装上, 我们可以明显的可以看出它便是借鉴了唐朝贵族服装上的圆领、 团花等多种元素。
工笔画作为一种画科, 它的多种研究角度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但从传播学的相关角度来考察, 工笔画不再是过去的文化遗产,即使现代工笔画也在发展, 但它的应有价值应当被重新定位, 从传播学上来讲, 它的多种价值在现代社会正在不断浮出水面。
它的传播效应我们通过以上的分析, 也许可以稍稍缕出它的广泛传播范围和价值。
推荐访问:试析唐代工笔画表达与传播 工笔画 完整版 唐代
热门文章:
- 最新文明礼貌月活动策划,文明礼貌月活动方案(优秀1合集)(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年医院护士面试自我介绍(优秀17篇)2024-08-22
- 2023年最新六年级自我介绍(汇总18篇)2024-08-22
- 学生会个人简历如何写(优秀9篇)2024-08-22
- 2023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大全8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房屋租赁合同书样本,房屋租赁合同书(优质11篇)【精选推荐】2024-08-22
- 设备租赁合同(通用12篇)2024-08-22
- 最新转让协议书才有法律效力(大全10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海边捡垃圾社会实践报告,垃圾处理社会实践报告(优秀8篇)(范文推荐)2024-08-22
- 最新外科护士自我鉴定(实用18篇)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