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律所模块化与非模块化比较(完整)

时间:2022-11-04 16:0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律所模块化与非模块化比较(完整),供大家参考。

律所模块化与非模块化比较(完整)

 

  律所模块化与非模块化比较研究

 ——谈聆听金鹰律师谈论律所模块化后的感想  主要内容:

 浙江省第四届青年律师论坛上听金鹰律师谈到了其律所的模块化结构方式, 本人受益良多, 现通过对比模块化律所与非模块化律所在培训青年律师的不同方式, 分析何种培训模式更适合青年律师的进步及成长, 以逐步提高律所竞争力。

  关键字:

 模块化, 青年律师, 培训方式。

  金鹰律师系浙江腾飞金鹰律所主任, 在 2012年 5月 18日- 2012年 5月 20日, 浙江省第四届青年律师论坛上, 金鹰律师谈到了其律所的模块化结构方式, 尤其在分论坛中, 着重谈到了模块化律所该如何培养青年律师, 通过聆听和学习, 本人深感收益良多, 并就模块化律所与非模块化律所在培训青年律师方面进行了比较, 并写下此文, 以供各位参考。 所谓的模块化律师事务所, 也有说是专业化的公司制律师事务所, 对于其具体概念, 并不明确, 仅从“模块” 二字理解, 新华词典解释为, 程序单位; 或指大型软件系统的一部分。

 就模块化律所而言, 个人认为是更加强调律所每个人在律所中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更加体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与非模块化事务所主要区别, 在于其管理机制更偏向于公司

  化, 团队合作性更强, 就培训青年律师而言, 有一整套的培训机制。

  分析模块化律师事务所与非模块化律所在培训青年律师的区别(举金鹰律所为例):

  一、 就培养青年律师的目的而言, 模块化律优于非模块化律所。

 一直以来, 律届都有“教了徒弟, 饿死师傅” 的传言,因而, 这也成为律师界, 许多律师带徒弟时基于上述的理由,带人的时候并不用心, 甚而为了防止徒弟抢了师傅的饭碗,导致师傅与徒弟关系名存实亡。

 而反观模块化律所其理念就不同与非模块化律师, 其培养徒弟的目的, 是为了培养一支律师团队, 通过培养团队以获得更大的蛋糕, 因而其理念与非模式化相反, 因为根据他们理念, 其培养出的徒弟并非与之争饭碗, 而是为了共同创造新的蛋糕, 是为自身谋利益,因而在教导徒弟上就不宜余力。

  此其一, 其二, 就培训机制而言, 模块化律所有一整套完善的, 并且是所有律师成员经过讨论或者共同经历过的培训模式, 其培训的方法都是经过探究所得, 并且其培训模式都是, 为了促使被培训人向团队化发展, 因而, 更有利于律所走向团结。

  其三, 模块化律所有一整套完备的管理模式, 其管理模式的理念, 必然是为了促使所有律师趋向团队化及集中化,

  有利于促使律师之间的团结合作及互助, 有利于律所的安定团结。

  综上, 就培养青年律师的目的而言, 模块化律更有利于青年律师的成长, 并且有利于青年律师以律所为家的团队理念, 有助于律所规模化, 扩大化及团队化。

  二、 就培养机制而言, 模块化律所更有利于青年律师的成长提高。

 这里要声明的是, 并非意味着非模块化律所就比不上模块化律所, 因为, 此次本人所举的模块化律师是金鹰律所,其在培训方面有一整套完善培训机制, 而并非所有的其他非模块化律所就没有上述机制, 仅是为了通过本文, 描述或者说明一种相对合适及恰当的培训机制, 供大家讨论及参考。

  非模块化律所的培训机制, 大多数是由指导老师全权确定, 并且决定的, 不同的指导老师有不同的培训模式。

  就大多数律所而言, 在律师助理(律师助理、 实习律师,执业律师)

 期间的主要培训方式为:

 指导老师在你进律所时,会与你作一番深入的交谈, 并了解青年律师的初步情况, 然后, 告知或建议在律所期间应当确定好发展方向, 并初步介绍如何确定自己发展方向。

 其次, 要求学会归档,(包括本人律师助理期间的心得体会中的归档方式), 并在归档过程中初步了解办案的流程及方式, 再次, 组织一部分有名的律师进行培训或交流, 以初步学习办案方法以及防范相应的执

  业风险。

 最后, 带着律师助理或青年律师, 去接触当事人,并让律师助理协助指导老师办理或处理一些案件中的小问题, 以及教导律师助理如何分析案情及归纳争议焦点等。

 这已经是我了解到的较好的一种培训方式。

 但这样的培训方式依赖于你幸运的遇到了一个好的指导老师, 并且, 该指导老师不遗余力的指导并且帮助你。

  据我所知, 丽水大部分律所都没有该种培训方式, 更多的是一种放任自由的培训方法, 没有一整套经过推敲的培训方案。

 因而, 很多实习律师的实习期间都是在迷茫及无所事事中恍然度过。

  反观模块化律所(主要以金鹰律所为例):

  以下所了解到的是在分论坛时, 金鹰律师以口头方式向我们青年律师谈到得一些他们所里的培训模式, 现供大家一起参考。

  1、 模块化律所有一整套的比较合理、 全面的, 甚而已经成文的培养青年律师体系, 该培训方法在该所作为一级管理秘密保留。

  2、 有一个较全面的知识库以及经典案例库。

 这个在相应的论文中都多次提到, 并且在浙江省第四届青年律师论坛上, 无论是金鹰律所还是越光律师事务所, 还是其他的几个律师事务所, 无论是律师, 还是律师助理都对知识库及经典案例库予以肯定。

  

  因此, 对于该库的重要性此处不在重复, 但在该库的归纳方法上, 分歧颇多, 留待以后在行探讨。

  3、 在论坛会议上, 金鹰律师明确提到了, 年轻律师该如何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

 金鹰律师曾提到, 作为一个青年律师, 很多律师刚开始都并不知道自己将如何发展或走向什么样的路, 但其也提到, 在其律所里, 经过一年的训练和培训后, 青年律师都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而其寻找方向的方法, 与要求青年律师构建自己发展方向的经典案例库和多达每年 30 篇论文相挂钩, 并且金鹰律师会选取每个人自己编写的案例库增加到所里的经典案例库中, 并作为律所的的经典案例予以归档。

  4 、 律所每年组织 6次以上培训。

  对于这个培训方式, 并未详谈, 但仅从培训次数而言,多于大部分律所。

  5、 律师助理设立了一个比较高和细致的达标准则。

  如:

 旁听次数需超过 6次, 每年论文要求 30篇, 装订案卷要求 20本, 必须构建符合自己发展方向的经典案例库。 6、 培养律师的思维习惯。

  这是本人一直想了解到的一个问题, 何种思维习惯才符合律师的思维习惯, 何种思维方法, 才能构建同事、 同事与当事人之间的基本信任。

 鉴于该思维方法属于该律师的秘密, 未能了解。

  

  三、 模块化律所更着重于让青年律师经历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这句话, 一直是许多律师或青年律师所自勉的。

 并且, 在省第四届青年律师论坛会议时,金鹰律师也明确提到了让青年律师经历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非模块化律所要求青年律师在实习或者助理间断, 要忍受的住心灵及身体上的双重折磨。

 从身体上而言, 非模块化律所的工资及待遇基本处于生活需求, 而从心灵上,非模块化的导师常常教育他们的学生, 一方面要努力认真的看书, 另一方面要认真的学习其他律师的办案经验, 然后学会如何找到自 己的发展方向。

 话语本身并无任何错误, 但是, 一方面刚毕业的学生, 刚通过司法考试的青年律师就考试能力而言, 并不会比相应的指导老师差多少,他们最需要提高的是第一看书, 应该看什么样的书, 是看司法考试的书籍还是看司法解释, 其次, 看完书之后, 该如何运用相应的法律知识去分析以及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相应的问题。

 其次, 如何学习办案经验及整理自己的发展方向, 如果恰巧碰到合适或者相应的指导老师, 那么他将很快的寻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否则每天只能忙碌着无所

  作为。

  反观模块化律所:

  模块化律所给律师助理的工资待遇与大部分律所一样, 都只能满足一个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但是, 模块化律师能给青年律师规划一个丰富的学习流程, 及相对丰满的培训机制, 让青年律师一直处于忙碌并且能够每日进步的过程当中, 并且能看到其光明的前景, 并且能够找到适应自己发展方向的道路。

 而非模块化的律所, 虽然偶尔也会让青年律师们处于一个辛苦的工作过程当中, 但是, 在该过程中, 青年律师没有一个相对明确以及具体的目标, 不知道如何去寻找自己的路, 找对自己的方向, 今天忙了就是忙了, 回想起来却无任何所得, 反而要为未来的前途担忧。

 使得身无论是体上还是心理上, 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其结果就是, 让青年律师长期处于一个痛苦的忙碌却无所得的过程当中, 自然而然, 就无法产生所谓的团队及合作精神, 也不得不让其低下眼光仅着重于眼前利益, 以解决身体或心灵上的部分需求。

    两项比较, 虽然模块化律师与非模块化律所都让律师经历了一个痛的过程, 但模块化律所让青年律师更有归属感, 更有团队合作精神, 更享受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更珍惜以后所拥有的一切。

  模块化律师与非模块化律所在培养青年律师方面虽

  然各有各的优点, 但从普遍性的角度来看, 模块化律所有一整套规范且成文的值得推敲培训青年律师机制, 而非模块化律所的青年律师发展结果如何, 完全依赖于指导老师的理念, 并且, 从团队性来看, 模块化律所其培养青年律师的目的首先是在树人, 其次是培养青年律师的团队性,而非模块化律所, 青年律师的团队性完全在于指导老师对该律所是否认同, 并且是否尽心尽力去教导青年律师, 两者任何一样不具备, 就可能导致青年律师对该所无法产生归属感, 而心生跳槽之念。

  结语:

  通过对模块化律所与非模块化律所在培训青年律师的方式及方法、 理念等多方面的比较, 本人认为, 模块化律所不仅有利于青年律师的成长及产生归属感, 更有利于律所本身逐步完善及成长为远近知名的大所。

                                    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    应相业                                                                     2012- 5- 26  注释: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出自《孟子·告子下》

 《法治研究》 2011 年第三期, 浙江腾飞律师事务所宣言。

 因选自于网络, 无法明确到第几页。

 本文因大多为别人说的话, 且大多选自网络文学, 较少尾注。

  

推荐访问:律所模块化与非模块化比较 模块化 与非 完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