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论艺术设计与设计文化的关系艺术设计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关系5篇

时间:2022-08-24 09:35:06 来源:网友投稿

论艺术设计与设计文化的关系艺术设计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关系5篇论艺术设计与设计文化的关系艺术设计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关系 第7卷第3期2007年9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J叫md0fN8njiIlgA—c11ltumU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艺术设计与设计文化的关系艺术设计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关系5篇,供大家参考。

论艺术设计与设计文化的关系艺术设计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关系5篇

篇一:论艺术设计与设计文化的关系艺术设计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关系

卷第3 期20 0 7 年9 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 0 7 . 7 ( 3)J叫m d0fN 8njiIlgA —c11ltu mU I唰ty( S0cial sci∞o 曲E d id ∞)V O L 7 . N o . 3Sep. , 2啷试论传统设计文化对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影响李麟1, 吴珏2( 1.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娄底4 17 0 0 0 ; 2.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杭州310 0 12)摘要: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孕育了耷世人嚆目的中国现代设计艺术。

 我国传统设计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之问有着深犀的渊源关系, 只有通过对传统谩计文化翠八解读。

 才能为我固现代谩计艺术提供无比丰富的养分和智慧。

 在发展现代设计艺术的同时, 不但不能患视对传统谩计的承继, 更要将其作为创作的文化源泉。关键词:

 恃境设计文化; 现代设计艺术; 文化潭采; 传承; 虎辰中图分类号:

 J∞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 1—- 7 4 65( 2007 )0, —0110—05设计的历史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文化史。

 设计不仅有文化的参与与制约, 同时更会体现出当时文化的风貌。

 任何时代的设计都与当时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因此具有民族性、 地域性以及社会性的传统文化, 必然会影响着当时的设计文化, 并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延续并影响着现代的设计艺术。一、 传统文化与传统设计文化1. 传统文化与传统设计文化的概念所谓传统, “传” 即传布和传流。

 “统” 即一脉相承的系统。

 总的来说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由历史沿传来的思想、 道德、 人伦、 风格、 艺术、 制度等,概括起来主要是表现在文化方面。

 【lo 而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创造并渗透于一切行为系统里的观念体系, 它不断地演变和形成, 也是一个不断兼收并蓄的过程。

 如远古彩陶的精美纹样、 青铜器的庄严, 汉代的宫廷建筑、 隋唐的漆器、 铜镜、 织锦, 宋辽的瓷器、 雕版印刷、 制造业, 明清的陶瓷、 纺织与印染、 家具工艺及园林建筑都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灿烂与辉煌, 都传承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

 正因为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人类生活多方面的呈现。

 所以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 都蕴含着丰厚、 灵动、 整体的精神因素, 都会对现代的社会行为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同哲学、 宗教一样, 设计艺术也属于文化的范畴, “是作为精神的存在, 以一定的理念为指导原理的精神、 价值创造的一种形式” 。

 [ 21设计艺术从其产生开始就与文化密不可分, 它以其独特的物质表现形式——设计作品, 承载着文化观念, 传播着文化信息, 其所要实现的社会功能也同样包含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 所以, 设计艺术在不同时期、 不同地域、 不同民族通过创造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而且最终还会改变人们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 并形成一种文化现象——“设计文化” 。

 人类创造了设计文化, 设计文化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2. 传统文化与传统设计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是包括传统设计艺术在内的文化传统, 是民族优秀智慧与才能的结晶和体现, 作为民族精神的具体形式和内在要素, 它是民族文化延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桥梁, 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本基收稿日期:

 2∞7舶—20作者简介:

 李辟( 197 6一)。

 女, 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乐讲师:吴珏( 19 7 6一), 女。

 浙江理工大学工业谩计系讲师, 博士。llO  万方数据

 第3期李蒜, 吴珏:

 试论传统设计文化对现代设计艺术发展舶影响础, 是文化连续性的保证。

 因此传统设计文化不论在精神层面、 价值层面还是内涵层面、 理论层面都与传统文化是统一的, 传统设计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

 。

 传统建筑之所以长寿, 是因为文化的一气呵成。

 ““这种一脉相传的连续性, 使中国传统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具有极为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的传统民居中也同样延续着这种文化内涵。

 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 大多数传统民居住宅外部都有一个能够与自然息息相通、有机联系的过渡空间——檐廊, 就其空间形态而言, 此空间属于居室空间的外延。

 形成了一个半开敞的空间形象, 又完全突破了室内空间的封闭感。从而呈现出内外交融的流动状态。

 南方民居与北方民居的游廊, 皖南民居敞廊的空间尺度, 结构型制几乎等同于室内空间的规模, 人们所从事的活动跟平时没有什么区别, 但在心理上却感受到了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檐廊空间在屋宇构造上创造出与大自然共存的有机空间, 完美地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理性的营造意念, 即人类不能疏离创造生命的大自然, 实现了“天人和一” 的传统生态文化理念, 反映出传统文化在深层次影响着传统设计文化。传统设计文化是传统文化在具体领域的深化和延续, 同时它又具有自身特点, 更重视实用功能,兼顾审美功能, “反映了人类造物的根本要求和终极目标, 规范和制约着人们的造物思想和行为” ” 。

 。

 美善相兼” 、 “尽善尽美” 是先秦诸子重要的美学思想, 对古代设计文化影响深远。

 清代李渔说的“凡人制物, 务使人人可备, 家家可用州” , 就是对在重视器物的实用功能的同时也要具有审美功能的强调。

 “窗棂以明透为先。

 栏杆以玲珑为主, 然此皆属二义” “。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各式各样的器物无不感性地证实了美( 审美)与善( 实用)的统一。

 中国古代家具中的典范作品——明式家具就是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完美结合的明证,其整体与局部、 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比例关系非常恰当, 完全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

 椅子的靠背和扶手的曲度适合人体的曲线。

 与人体接触的部位、 构件、 铜什件等都制作得圆润、 柔和, 从而给人以舒适感。

 ” ” 1同时, 明式家具追求。

 天然去雕饰” 的材料之美, 不用钉、 胶而用棒卯的结构之美, 家具的线、面的精心处理, 用牙子、 卷口在重点部位进行装饰,这些都增加了家具的形体美和装饰美。传统设计文化的设计活动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脱离不了文化环境中滋生的民族精神,是各个民族、 各个时代的设计文化的深化及延续。艺术设计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 精神也同样是相辅相成的。

 传统的设计文化不单是指保留至今的古代工艺美术珍品, 也不仅是传统图案或某种风格样式, 而是传统设计文化内在的思想。

 其核心就是不断发展的设计美学理念。

 只有通过对传统设计文化深人解读, 才能为我国现代设计艺术提供无比丰富的养分和智慧。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得到创新与发展。二、 传统设计文化对现代设计艺术的启迪信息技术科学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同时。

 也赋予我们对现代设计的全新理解。

 现代设计是以人的生活方式、 行为方式为基础的艺术实践活动, 包括现代工业、 商业、 公共事业环境规划等造型计划, 是现代物质文化、 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旨在寻求“人—社会一自然” 和谐发展的境界。

 从时序上来看, 现代设计艺术和传统设计文化分别表征着两个不同时期的文化现象——过去时与现代时。

 但现代时是从过去时发展而来的, 是过去时态的延续。

 从形态上看, 现代设计艺术包含着传统设计文化, 是一种存续的传统文化。每个时间段的传统设计文化发展到新的设计文化, 就是一个不断变革、 不断增加、 不断减少、 不断积累和不断代澍的演变进程。

 随着时代的不同需求, 有些传统已经不能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因此, 对于现代设计艺术而言, 要求其必须是以创薪文化为核心的文化, 既要吸取传统中的精华, 又要满足于当代精神需求, 既是民族的, 又是外来的。既是原有的, 又是整合的。

 传统与现代之间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化, 这个条件经常会突破传统局限, 与现代科技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

 正因为两者之间的延续, 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在设计上的承接才具有了更多的共通性。

 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的审美精神强调神韵、 意境, 而现代设计追求的美感目标也正是神韵与意境。

 中国哲学中提倡的“变则通” 的观念强调变是绝对的, 变则生, 不变则死; 现代设计中的“反合、 虚实” 等概念本质上也同样是“变” 。lll  万方数据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7 卷因此, 可以说传统设计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实际上具有相同的创造过程, 同属于一个系统工程, 两者具有不可割裂的传承关系。1. 审美理念中的意境表达“有境界, 则自成高格““。

 没有意境就没有感染人的力量。

 所谓“意境” , 是指。

 文学与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绘所营造的境界与情调” 。

 我国将“以意为主” 的传统美学思想作为独特的范畴, 是中华文化特有的一种意境, 深深根植于传统设计文化的土壤中。

 “意境” 讲求的不仅在于“形” , 更在于“形外之象” , 即审美主体的“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中的“飞檐” 非常生动, 是屋顶设计中一个极具生命力的艺术符号。

 诫如梁思成先生所言, 屋顶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 最重要、庄严无比、 美丽无比的部分。

 但瓦坡的曲面, 翼状起翘的檐角, 檐前部的。

 非椽” 和承托出翘的斗拱,给中国建筑以特殊风格和无可比拟的杰出姿态。

 ” ” 屋顶上的飞檐给人一种端庄稳定又不失舒朗生动之感, 是中国传统设计文化中崇尚“生动” 、“生气” 的有力表现。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也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

 强调臣景写意, 一幅幅生动的立体山水画, 由窗的设计传达出来, “俾耳目之前, 刻刻有生机飞舞” “。

 通过借景, 园林之窗呈现出千变万化, 中国园林的生命意识在亭窗之中得到尽情的表现, 。

 境生于象外” , 在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中, 呈现出通幽之境, 曲致之韵。反观时下一些追寻传统文化的设计作品, 只是从传统文化遗产中拿来皮毛, 追求空间视觉形象的形似或。

 挪用” , 甚至扭曲现代材料、 工艺的优越性能和美感去简单模仿过去的式样, 流于简单的生搬硬套。

 这不是艺术设计而是模仿, 这不是继承发展而是倒退。

 继承中国的文化精神不能停留在表面效果上而应包造。

 意境” 空问, 不应以逼真为标准而要讲求神似, 应研究内在的东西, 要学习先人们在设计中体现出来的创造性思维。

 深人体悟其思想观念、 美学取向等深层命题。2. 审美手法中的修辞策略, 。

 中国传统文化擅长运用典故、 比兴、 譬喻、 象征、 谐音等修辞手法来抒发、 寄托情感与传情达意。这些手法弥漫、 渗透在各种艺术形式之中。

 国画中, 画竹表现人的虚怀若谷和清风亮节, 画荷花是表现“出淤泥而不染” 。

 苏州东山雕花大楼以雕刻112精美见称, 这一传统住宅由雕花楼前木刻浅雕金色聚宝盆、 门格搭扣仿古铜质货币、 门槛上装蝙蝠形铜质销眼、 门楼上雕八仙拜寿图、 大厅棹木雀替装官帽方翅、 照壁上嵌“鸿禧” 书碑, 组成了“进门有宝、 伸手有钱、 脚踏有福、 抬头有寿、 回头有官、 出门有禧” 的六句吉祥口彩, 饱含许多美好寓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育帆先生曾经将一个传统的四合院改造成金融界精英人士集会雅聚的沙龙茶话场所。

 在这个设计作品中, 生动鲜明地传达了“与谁同坐?明月 清风与我” 的主题, 除了充分保留四合院原有的格局与风貌, 还匠心独具地在庭院中以沙砾铺地, 植竹一丛, 置水一钵, 设卧石一块, 分别代表“清风” 、 。

 明月 ” 和“我” 。

 月 明星稀的夜晚。

 在院中独坐, 清风徐来, 竹影婆娑, 朗月 映在钵中, 卧石静静无语, 该是何等惬意与舒适的内心感受!这些充满浓郁的本土文化韵味和诗意的表现手法正是源自中国人委婉细腻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前人给我们留下的无穷财富中的文化传统、 设计传统, 是现代设计艺术生存与发展的真正基础。我们要认真地学习传统、 认识传统、 善待传统, 才能有发展的力量和正确的方向。

 可以说, 传统设计文化为现代设计创作提供了无比丰富的文化源泉。三、 传统设计文化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发展现代设计界对现代设计艺术如何与传统文化、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思考与探讨日趋增多。

 如何将两者完美结合, 凸显个性魅力的设计品位。

 成为横亘在当今设计界的重要课题, 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那就是绝不能全盘照搬。我们必须继承性地发展。

 有了批判地继承. 创新才有基础; 有了创新, 批判地继承才有现实的价值。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说过:

 “现代建筑必须源于他们自己的历史根源, 就好比是一棵树, 必须起源于土壤之中, 互传花粉需要时间, 直到被本土环境所接受。

 ” ” 多元的文化设计传统使我们有了更多的营养、 更多的选择、 更多的依托和更多的发展取向, 提供了现代设计艺术寻求艺术形式多元化发展的文化基础。

 在对传统设计文化的传承上, 同样需要在适用于现代生活需求的观念上来发展和延伸, 使之与新的设计艺术相融台。

 传统设计文化在很多方  万方数据

 第3期李麟, 吴珏:

 试论传统设计文化对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影响面都被现代设计艺术继承和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层面:1. 传统精神文化的现代诠释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整体性决定了传统设计的意义不只在于形式上的美与否。

 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中国人的思维和生活经验, 这些是很难用抽象的思维来概括的, 所以只有从文化的层面才能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

 因此。

 对于传统设计文化的继承, 我们只能将传统文化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 设计哲学、 原理等)加以发展, 再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

 取传统设计文化的风格、 神韵, 即。

 取其神而非形” 。

 否则, 在寻根的过程中. 我们很可能会陷入一种浅薄的形式转换的危险之中。

 只有从传统中吸取精华, 并在传统中创造新生, 才能成就具有时代感的现代设计。

 贝聿铭先生在其担纲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薪馆中采用院落式的建筑布局, 几近方...

篇二:论艺术设计与设计文化的关系艺术设计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关系

与文化的关系姓名刘芮君专业编导学号 12120616

 引言 引言..........................................................................................................................................3正文 正文..........................................................................................................................................4北欧 北欧..........................................................................................................................................4日本 日本..........................................................................................................................................5德国 德国..........................................................................................................................................5中国 中国..........................................................................................................................................6结语 结语..........................................................................................................................................6

 引言 设计,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并且也深深根植于人类所能涉及到的各个角落,“设计是人类有意识的、有艺术创造力的造物活动,设计是人类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形成的构思和意图,设计是融合物质文化、智能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综合体。设计是融合了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一体的综合;设计史人类文化的载体。”可以说,设计是文化的外在表现,文化对设计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作为文化的重要特性,也就是区域性文化,作为一个重要元素决定了设计风格的走向。

 正文关于文化,很难用三言两语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设计与文化》一书中如是解释文化:“文化史、是人类特有的,由于自然环境和条件的不同,由于不同地域的人对自然现象和事物的认识不同,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类不同群体所形成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信仰等不同,从而产生具有区域特征的文化。”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看出,在文化的诸多特征中,地域性特征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同的地域产生不同的文化,有关地域文化的研究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北欧地域文化决定设计风格的例子比比皆是,譬如举世闻名的北欧设计,北欧包括瑞典、挪威、丹麦、芬兰以及冰岛,这几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处于寒冷的北半球高纬地区,冬季时间长,积雪很厚,气候反差大,但是森林资源丰富,水域辽阔。于是北欧的设计师们从他们国家独特的地理特征中汲取灵感,便有了阿尔瓦·阿图的甘蓝叶系列经典玻璃器皿,这一系列玻璃制品在 1988 年获得了国际桌上用品奖,其随意的有机曲线轮廓灵感就来源于芬兰的某湖泊边界线。北欧地域辽阔,但是人口密度较低,文化发展虽然受欧洲整体环境的影响,但固有的坚实的农业和手工业传统,使得北欧的设计既具有相当明显的国际主义风格特征: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同时也兼备了传统手工艺的个性特征:做工精致、讲究材料。从20 世纪 20 年代到 40 年代,北欧几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发展缓慢,传统手工艺人简洁实用的制作理念依旧根深蒂固,在这种两种思潮和理念的交替冲击下,北欧人巧妙地将工业化风潮与传统手工艺结合起来,这种结合焕发出崭新的光彩。50 至 60 年代,丰富的木材资源再加上不断增长的城市化需要,使功能与传统,新与旧,材料与造型之间自然有机地结合,地域风格明显。例如,瓦格纳将胶合板作为家具的主要制作材料,在工业革命后不断倡导的现代化材料的冲击下,瓦

 格纳仍旧保留着传统家具的“木”本色,可以胶合板也是一种新的材料,是一个人造板,能够提高木材的利用率,是节约木材的一个主要途径,用胶合板制作出来的新型家具既具有新的时代感,同时又兼具了浓浓的传统的怀旧味道。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文化习俗、思维模式,这些独有的文化习俗、思维模式潜藏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有时往往以潜意识的形态呈现出来,所以说,地域文化对设计风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日本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资源面积很少,这种环境造就日本人非常重视资源的利用与节约的习惯,日本人小巧而精致的设计风格也由此而来,日本的汽车业和包装设计举世闻名,日本飞汽车在美国经历金融危机时大量地打入美国的汽车市场,令世界刮目相看。日本汽车为什么能在经济形势一落千丈的美国迅速占领一席之地呢?这和日本研发节能车顺应了世界发展趋势有着密切的联系。于是,一系列日本车:尼桑、丰田、本田、铃木等成了举世闻名的汽车品牌。这个成功的商业实例也充分说明了地域环境在设计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这种地域环境势必体现在日本的文化中,导致日本设计师在寻求设计突破口时从本民族文化中吸收了这一设计理念。日本的包装设计业独树一帜,尤其是产品包装非常具有民族性,处处显示出大和民族的风尚。哪种具有东方神韵的简洁构图与醒目的色彩包装……德国德国的设计以质量见长。说到德国,恐怕每个人头脑中都会浮现出奔驰、宝马、大众等世界品牌,提到德国车很多拥有车的人都会列数德系车的诸多优点—皮实、耐用、设计理性、注重人体工学原理等等。德国的设计源头可追溯到影响世界的

 包豪斯学院,包豪斯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而建立的学院,培养了大批的设计人才,也由此确立了德国设计的基础及未来走向。包豪斯的设计注重理性和科学性,设计作品的实用性和耐用性,这种“理性”当头的设计理念一直是德国设计师的追求,也是德国设计的招牌特点。德国的民族文化中也始终渗透着理性的色彩,这也是为什么德国会盛产如此多的像康德、黑格尔一样的哲学大家。德国人有着浓厚的理性思辨的特色,德国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德国人的这种理性的性格特征。同在欧洲,这与法国人浪漫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丹纳《艺术哲学》)地域环境是形成文化的重要因素,而文化又通过设计作品以实物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说地域文化对设计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近年来,有着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在设计界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和赞誉,如我们中国 2008 年奥运会的奖牌设计、会徽设计、吉祥物设计都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地域特色,奖牌中的金、银、铜牌的设计中首次加入了玉这种材料。玉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精神依托,中国人将人品修养等种种精神境界的追求赋予到玉中,所以玉便脱离了石头本身的材质,而具有了“灵性”和精神含义。而作为中国运动员站在最高领奖台上骄傲地举着奖牌,并且激动地对着镜头说:“我终于拿到金镶玉了„„”时,我想这个奖牌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分量是其他往届奥运奖牌所无法比拟和企及的。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设计也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印章文化,印章作为文字书写的组成部分一直存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无论在中国画还是中国书法创作中,印章都是重要的构成。逐渐关于印章的材质、造型、样式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这些设计都获得了成功,同时也获得了世界各国的交口称赞。结语成功的设计需要有特色,这个特色如何把握是所有设计师所要面对的问题,现在

 更多的设计师把目光转向本国的传统文化,因为,只有有文化底蕴的优秀设计才可以历久弥新,如同一刚醇酒,年久更香,而深埋在设计师血液中的地域文化色彩也如同酒中的材料,为醇酒更香更浓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篇三:论艺术设计与设计文化的关系艺术设计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关系

与设计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Of Art And Design

 什么是艺术?•艺能、技巧有关。在古代,艺术还与美、术在希腊语作ARTteche, 拉丁语作ars, 与技道德、实用有关。中国古代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六曲称为游艺。在西艺”,日本将香道、茶道、歌舞、乐方,艺术的美学观是渐渐出现的。绘画、雕刻和建筑早期并不包括在自由学科(Liberal Arts) 之专门分管他们。由于近代中,西方古代至中世纪并没有一个缪斯西方愈来愈强调艺术与美的关系,终于形成了所谓美的艺术(Fine Arts) 的计与艺概念,以别于应用艺术。人类早期的设术活动是融为一体的,只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愈来愈细,各行业的专业性越来越强,才使得艺术从实际的技术中分离出来,而艺术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艺术起源学说劳动摹仿表现巫术游戏艺术起源

 摹仿学说 Imitation

 巫术学说Witchcraft•巫术说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中最有影响、有势力的一种观点。这种理论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这种观点用实用性来解释艺术的起源,认为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实用功利价值。按照这种理论,原始人所描绘的史前洞穴壁画中虽然有许多在我们今天看来是美丽的动物形象,但他们当时却是出于一种与审美无关的动机,即巫术的动机。如许多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壁画和雕刻,往往是处在洞穴最黑暗和难以接近的地方,它们显然不是为了给人欣赏而制作的,而是史前人类企图以巫术为手段来保证狩猎的成功。还有些动物身上画有或刻有被长矛或棍棒刺中和打击过的痕迹,按照巫术说的观点,这是因为原始部落有一种交感巫术的存在,原始人认为任何事物的形象与实际的该事物都有一种实在的联系,如果对事物的形象施加影响,实际上也就是对这个事物施加影响,在动物身上画上伤痕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实际的狩猎当中可以顺利地打到猎物。原始壁画中这些身上有被刺中或击伤痕迹的动物形象,成为支持艺术产生于巫术学说的有力证据。巫术说对于我们理解原始艺术,特别是原始美术发生的动力,以及这些艺术在当时条件下非审美的性质具有重大意义。泰勒

 劳动学说 Labour

 艺术, 是使人不安的, 它只有一个价值——不能被解释。——乔治布拉克【法】艺术不是你所看到的东西, 而是你让别人看到的东西。——埃德加

 “设计”最初的狭义指素描(drawing )画家和作家亲尼诺和制图(drafts) 。佛罗伦萨的•琴尼尼,在《艺人手册》中称设计为绘画之基础。一直从瓦萨里开始,“设头脑中的观念。计”扩大到指存在于艺术家到了十七世纪,佛罗伦萨的艺术史家巴尔迪努奇在书中《设计大师评述》将设计定义为“实描绘出结果,并能通过实践现在心中酝酿,在想象中已使之成为现实的可视物。”

 设计• 设计是一种文化(清华大学.柳冠中)• 设计就是追求新的可能(日本.武藏野)• 设计就是协同(蜻蜓设计公司.俞军海)• 设计就是经济效益(香港.林衍堂)

 设计的主要种类 Kinds工业设计 Industrial Design环境设计 Environmental Design 建筑设计 Architecture Design 室内设计 Interior Design 网站设计 Web design 服装设计 Clothes Design 平面设计 Graphic Design 环艺设计 Designed Huanyi 影视动画设计 Television animation design 机械设计 Machine Design

 设计可以从视觉上美化生活。设计可以提高生活品位。设计可以让工具升级减轻劳动力。设计可以为行动带来方便。设计可以为大自然增添光彩。设计可以为企业做广告而带来经济效益。

 设计的发展趋势 Trends• 品牌化• 人性化• 艺术化• 绿色化BrandingHommizationArtification Greening

 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设计的艺术渊源

 设计的艺术指向• 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 设计被视为艺术活动, 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 新得艺术形式的出现极易诱发新的设计观念, 而新的设计观念也极易成为新艺术形式产生的契机。• 物质生产中的设计对艺术的追求, 以及设计与艺术的结合, 在更深、 更广、 更高层面上发展。

 设计中的艺术手法

 艺术对设计的影响• 现代设计的美学原理是以20世纪初艺术运动的思想为基础,艺术的变革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0世纪之交兴起的现代艺术与现代设计的步伐一致, 立体、未来、 表现、 构成主义等一系列艺术运动, 都在力图定义工业文明条件下的美学形式与功能。• 艺术的发展与设计的发展并行不悖, 二者在追求一种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实质的理想形式。• 包豪斯典型地代表了艺术推动设计, 艺术与设计结合的成就。

 艺术家参与设计研究, 投入设计实践, 可以推动设计进步。

 设计师关注艺术, 投入艺术研究, 也可以推动设计的进步。

 作为一名工业设计的学生, 认真学习、 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对于我们以后从事工业设计、 产品创造设计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其学习, 可以丰富我们知识, 增长我们的见闻, 开拓我们的视野。

 我们可以了解到东西方文化的渊源与差异、 艺术的发展史、 设计发展史、 古今中外艺术家及设计家的优秀作品……同时, 通过对这些的学习, 我们可以汲取文化营养, 充实自己的大脑, 培养和激发我们的创造灵感。为了 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业设计师, 我们要不断加强本专业知识的学习, 同时, 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国内外优秀大师的作品, 随时了解和掌握设计界的动态、 设计理念及好的设计方法……而且我们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国内文化知识的学习, 尤其是中国古文化。

 这样, 我们集所有文化于一身, 通过不断学习, 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业设计师。

篇四:论艺术设计与设计文化的关系艺术设计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关系

谈艺术与设计》 ————大学第一篇专业论文

  艺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学· 专业导论· 期末论文

  浅谈艺术与设计

  姓 名:

 周 兴

  班 级:

 设计学 1201

  学 号:

 0121216590103

  指导老师:

 杨先艺二零一三年元月

  浅谈艺术与设计

  [摘 要]:

 随着设计领域的日益兴起,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被设计所包围, 我们不免会思考: 设计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定位?它与艺术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我们所了 解的艺术包括音乐、 书法、 诗歌、 戏剧、 影视、 绘画、 工艺、 艺术设计等人文方面的内容。

 艺术主要是创造形象,借此来表达人的心智, 激发人的情感。

 在漫长的设计史中, 随着经济、 文化、 生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中。

 我们发现设计开始成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交叉科学。

 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技术, 设计更是一种艺术。

 但艺术设计是关于艺术的再创造, 它基于感性的冲动。

 艺术设计更多属于现状的研究范畴, 它是与艺术的一种融合, 并非就是"艺术"加"设计"的一种结果。

 设计讲究功能, 也讲究艺术元素, 在现实中, 艺术是服务少数人的, 而设计是服务大多数的, 但是艺术设计服务生活, 让生活更品味。

 艺术是一个复杂的现实存在, 既是精神的产品, 也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产品, 好的设计影响着艺术的发展。

 两者之间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

 [作者姓名]:

 周 兴[作者院校]: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班级]:

 设计学 1201 班

  [关 键 词]:

 艺术、 设计; 艺术与设计。

 [正 文]:

 慢慢历史长河, 源远长流!

 在漫长的人类艺术史、 设计史中, 随着经济、 文化、 生活的不同时期的发展, 我们发现艺术不仅是一种人工技艺, 在今天的品味生活中, 艺术就是一种品味设计; 早期的设计仅仅是一种技术, 而今天的设计却是一种独特的艺术。

 它们之间发生了 一种质的变化。

 浅析艺术与设计, 可想艺术与设计是联系的, 是发展的。

 要想很好地理解“艺术与设计” 这一概念, 我们有必要先理解设计这一概念。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懂得艺术设计的内涵与意义。

 设计的概念是发展的, 且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含义, 终究设计会上升成为一种艺术。

 在西方, “艺术” 一词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 , 原义是指相对于“自然造化” 的“人工技艺” , 泛指各种用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音乐, 文学, 戏剧等。

 在广义的范畴上还包括医学, 法学、 科学等方面的技艺, 其概念与技艺, 技术一、 艺术——何为艺术大致相同。

 官方的定义如下, 它从社会学、 认识论和审美三个层次来定义:

 1 . 从社会学来讲,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精神生产, 它以生产艺术品为目的;

 2 . 从认识论来讲, 它是寻求真理和靠近真理以及真理的一种获得方式, 如海德格尔在他的论文《艺术作品的起源》 中所论, 艺术是一种“真理的自行置入” 。

 黑格尔把艺术看成是哲学的一种方式, 认为艺术最终将伴随着走向哲学而宣告灭亡;

 3 . 从审美上看, 艺术以生产供人审美的艺术作品为目的, 尽管后现代主义理论是反审美的, 但定义传统艺术史, 无疑还是着重其审美性。

 其实艺术是一个复杂的现实存在, 既是精神的产品, 也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产品, 艺术中必然会有技术、 技艺的成分, 因此, 艺术应包括美的艺术和实用艺术在内。

 艺术又分为纯艺术与设计艺术。

 纯艺术是相对于具有实用功能的艺术形态而言的那部分以精神性为主的造型艺术, 如绘画、 雕塑、 书法等一类的艺术;

 实用艺术相对纯艺术而言是以物质性、 功能性为主的, 包括有现代艺术设计、 建筑艺术、 手工艺艺术和传统工艺美术等。

 在艺术设计范畴内, 只有功能、 表现、 作用和性质的不同, 没有高低贵贱的之分。

 艺术设计是一个宽泛的名称, 从性质上属于实用艺术, 而实用艺术本是艺术的本源, 即纯艺术是从实用艺术中生发出来的。

 从艺术的本质上看, 纯艺术更多地体现了艺术本质的一面, 而实用艺术既有艺术的一面又有非艺术的一面, 它是纯艺术与生活的一个中介环节, 它服务于生活。

 这就是真正的艺术、 实用的艺术、 服务生活的艺术。

 二、 设计——何谓设计

  通俗简单的说, 设计是为满足他人的生活、 学习、 工作需求所产生的行为方式。

 官方定义是: 设计——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 图样等。

 “设计(Design)

 ” 英译, 设计主要指设想与规划, 其语义的核心是强调为了达到目的而进行的设想、 计划和规划的方案, 即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建立的方案。

 设计的意义: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 使其变化、 增益、 更新、 发展的创造性地活动; 是构思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有价值的创造活动。

 设计的本身不是目的, 它是人类实现自身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和方式, 其目的是人而不是物, 人是设计的根本和主导。

 设计师的工作首先要与社会价值相关, 与人的需求相联系, 而不是与物质相联系。

 设计的本质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人们依据社会的需要从事设计, 而不是跟据设计定义而工作; 设计实践的丰富性和设计理论的包容性, 使得任何定义都是相对的, 只能从一些主要方面揭示出设计的本质内涵, 所有对设计的定义和分析, 必然带有时代的色彩和局限性。

 设计源于人类生存的需要, 是人类所创造享用的生活文化, 在各个特定的时代, 民族和地域中产生发展, 为人类的日常生活服务。

 因此说设计师为他人所设计, 这是我们所必须要了 解的一点。

 对于以后自己走上设计这条路是非常重要的。

 从生活的角度看, 设计是对物的设计, 经过设计使事物与生活相结合, 会对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而使生活方式得到变化。

 都说“艺术为我” 设计为他” , 这里我们主要强调的是它们之间的区别, 两者是不可以混淆的。

 简要的概括为 8 个字十分的形象具体、 易于理解。

 艺术为我:

 所要强调的是在人产生一定的艺术行为的时候, 主要是为了 把自己精神领域的东西通过自己想要的方式表达出来。

 从而不受任何人的影响, 不需要提前的计划、 不需要目标。

 梵高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与纯艺术, 他的画从来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称赞而去创作的, 也并非是为了 赢取社会的认可而创作的。

 真正赋有艺术的事物, 是没有太多的名利夹杂在里面。

 艺术的创作是艺术家从内心所散发出来的一种精神领域上的享受。

 艺术没有特殊的规定要怎么做、 怎么样, 需要的是艺术家对内心世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的技巧。

 一件艺术品的欣赏价值是无法去用金钱估量的, 真正懂得艺术的人读懂的是艺术的内在价值。

 “设计为他” 我们也是学设计的, 讲到设计我必须要充分去说明我对此的了 解, 因为我相信不久的未来我们也会是一位设计师。

 设计更多讲究的是审美方面。

 “设计为他” 我的理解是:

 1. 谈到设计每个人都不难想到以人为本, 做人性化的设计。

 比可口可乐公司设计的汽水瓶, 完全符合人体工程学手与瓶身完美结合, 如果违背这样一个基本的原则设计出来的东西不适宜人去使用那么这样的设计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同时也谈不上艺术了 。

 2.设计同时是要满足社会市场需求, 如果市场没有这个需求, 设计出来的东西只会被闲置,

 没有任何价值而言。

 3 设计的趋势应该是在节能环保的基础上满足社会需求的设计, 做到绿色设计。

 因此说设计是为他人而设计, 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挥洒自己的设计灵感而抛弃市场需求不顾。

 4. 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进行。

 设计要考虑的东西是多方面的,经济, 文化; 实用性, 功能性等等在考虑范围之内。

 但是设计最基本的是强调其功能。

 三、 艺术与设计

  艺术与设计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艺术与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早在原始社会, 原始人类打制的石器就已经体现了 实用性与审美相观相统一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造物活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和审美意识的提高, 艺术与设计更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这在中外艺术设计发展史上体现的都很明显。

 中国古代造物, 除了 在强调以人为主体, 讲究实用性、 功能性和强调“审曲面势, 各随其宜” 的工艺美学标准外, 还特别强调工艺造物“技艺载道” , “文质彬彬” 的美学观。

 由此可以看出既强调设计造物功能, 又要求功能与装饰的统一, 也就是艺术与设计的相结合。

 设计在本质上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统合的产物。

 即设计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 利用艺术设计的方式创造使用与审美结合的产品。

 设计不仅是艺术的一个类型, 而且也是艺术的母型。

 人类的创造行为是由于社会需求所刺激的, 当人觉得冷的时候, 于是设计衣帽服装, 热水袋等等尽可能的满足人的需求。

 人类需要居住休息的时候, 于是造了房屋, 设计了 家具。

 这样看来我们觉得这些也只是满足了功能而满足人的需求而已。

 而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的审美意识不断的提高。

 当设计出了 衣帽、 服装、 热水袋的时候, 人类用艺术的眼光要求设计的装饰。

 热水袋有可爱的卡通的, 有不同的形状的。

 服装有复古的, 有现代, 有淑女的, 有欧美风的, 有职业的

  等等。

 随着人的艺术眼光不断的提高, 设计也在更加的完善。

 因此一个好的设计作品与它一个好的装饰也是分不开的, 当人类的艺术眼光提高的时候设计也将变得更加有品味, 同时好的设计也影响着艺术的发展。

 两者之间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设计概论》 --- 李立新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 --- 邓立君 《产品设计与综合材料创作》 ---叶双贵

  [致 谢]:

 感谢杨先艺老师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论文, 由于我的学识有限, 文章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还请老师批评指正 !

  BZdAYbzWax V9wU7vS 6tR5sQ3rO2qN1oM+nK-mJ) kI *jH&iF%gE!fD #eBZcAXbzWax V8wU7vS6tR4s Q3rO2pN1oM+n K-lJ) kI*jG& i F%gE! fC#eBZc AXbyW axV8wT7 vS6tR4sP3rO 2 pN0oM+nK-lJ( kI*jG&hF%gE! fC#dBZcAXbyW9xV8wT7uS6tR 4sP3qO 2pN0oL +nK-lJ(kH*jG&hF$gE!fC#dB YcAXby W9xU8w T7uS5tR4sP3qO1pN0oL+mK-l J(kH* iG&hF$g D! eC#dBYczXbyW9xU8vT7uS5 tQ4sP 3qO1pM0 oL+mK) lJ(kH*iG%hF$gD!eCZ dBYczX ayW9xU 8vT6uS5tQ4rP3qO1pM0nL+mK ) lI(kH *iG%hE $gD!eCZdAYczXayV9xU8vT6u R5tQ4r P2qO1p M0nL-mK) lI(jH*iG%hE$fD!e CZdAYbzXayV9 wU8vT6uR5sQ4rP2qN1pM0nL- mJ) lI(jH&iF% hE$fD# eCZdAY bzWayV9wU7v T6uR5sQ 3rP2q N1oM0nL-mJ) kI(jH&iF%gE$f D#eBZd AYbzWa xV9wU7vS6uR5sQ3rO2qN1oM+ nL-mJ)kI*jH& iF%gE! fD#eBZcAYbzWaxV8wU 7vS6tR 5sQ3rO 2pN1oM+nK-mJ) kI*jG&iF%gE !fC#eBZcAXbz WaxV8wT7vS6tR4sQ3rO2pN0o M+nK-lJ(kI*j G&hF%gE!fC#dBZcAXbyWaxV8 wT7uS6tR4sP3 rO2pN0oL+nK-lJ(kH*jG&hF$ gE! fC# dBYcAX byW9xV8wT7uS5tR4sP3qO2pN 0oL+mK -lJ(kH *iG&hF$gD!fC # dBYczXbyW9x U8wT7uS5tQ4s P3qO1pN0oL+m K ) lJ(kH*iG%h F$gD!eC #dBYc zXayW9xU8vT7 u S5tQ4rP3qO1 pM0nL+m K) lI( kH*iG%hE$gD! eCZdBYczXayV 9xU8vT6uS5tQ 4rP2qO1pM0nL-mK) lI(jH*iG %hE$fD!eCZdAYczXayV9wU8 v T6uR5tQ4rP2 qN1pM0n L-mJ) lI(jH&iG%hE$ f D#eCZdAYbzX ayV9wU7v T6uR 5sQ4rP2qN1oM 0nL-mJ) kI(jH &iF%hE$fD#eB ZdAYbzWayV9w U7vS6uR5sQ3r O2qN1oM+ nL-m J) kI*jH&iF%g E $fD#eBZcAYb zWaxV9w U7vS6 tR5sQ3rO2pN1 o M+nK-mJ) kI* jG&iF%g E! fD# eBZcAXbzWaxV 8wU7vS6tR4sQ 3rO2pN0oM+nK -lJ) kI*jG&hF % gE!fC#eBZcA XbyWaxV8wT7v S6tR4sP3rO2p N 0oL+nK-lJ(k I*jG&hF $gE!f C#dBZcAXbyW9 x V8wT7uS5tR4 sP3qO2p N0oL+ mK-lJ(kH*jG& h F$gD! fC#dBY cAXbyW9xU8wT 7uS5tQ4sP3qO 1pN0oL+mK) lJ (kH*iG& hF$gD !eC#dBYczXby W9xU8vT7uS5t Q4rP3qO 1pM0o L+mK) lI(-lJ( k I*jG& hF%gE!fC#dBZcAXby W9xV8wT7uS6t R4 sP3qO2pN0o L+nK-lJ( kH*j G&hF$gE! fC#d BY cAXbyW9xU8 wT7uS5tR 4sP3 qO1pN0oL+mK-lJ(kH*iG&h F$gD! fC #dBYczXbyW9xU8vT7uS5tQ4s P3qO1pM0oL+m K) lJ(kH*iG%hF$gD!eCZdBYc zXayW 9xU8vT6 uS5tQ4rP3qO1pM0nL+mK) lI( kH*iG %hE$gD! eCZdAYczXayV9xU8vT6uR5tQ 4rP2qO1pM0nL -mK) lI(jH*iG %hE$fD! eCZdA YbzXa yV9wU8v T6uR5sQ4rP2q N1pM0nL-mJ) l I(jH&iG%hE$f D#eCZdAYbzWayV9wU7vT6uR5 sQ3rP2qN1oM0 nL-mJ) kI(jH&iF%gE$fD#eBZ dAYbzW axV9wU 7vS6uR5sQ3rO2qN1oM+nL-mJ ) kI*jH &iF%gE !fD#eBZcAYbzWaxV8wU7vS6t R5sQ3r O2pN1o M+nK-mJ) kI*jG&iF%gE!fC#e BZcAXbzWaxV8 wT7vS6tR4sQ3rO2pN0oM+nK- lJ) kI* jG&hF% gE!fC#dBZcAXbyWaxV8wT7uS 6tR4sP3rO2pN 0oL+nK -lJ(kH *jG&hF$gE! f C#dBYcA XbyW9 xV8wT7uS5tR4 sP3qO2pN0oL+ mK-lJ( kH*iG& hF$gD!fC#dBYczXbyW9xU8wT 7uS5tQ 4sP3qO 1pN0oL+mK) lJ(kH*iG%hF$gD !eC#dB YczXay W9xU8vT7uS5tQ4rP3qO1pM0o L+mK) lI(kH*i G%hE$gD! eCZdBYczXayV9xU8 vT6uS5tQ4rP2 qO1pM0nL-mK) lI(jH*iG%hE$ fD!eCZ dAYczX ayV9wU8vT6uR5tQ4rP2qN1pM 0nL-mJ ) lI(jH &iG%hE$fD#eCZdAYbzXayV9w U7vT6u R5sQ4r P2qN1oM0nL-m J ) kI(jH&iF%h E$fD#eB ZdAYb zWayV9wU7vS6 u R5sQ3rP2qN1 oM+nL- mJ) kI* jH&iF%gE$fD#eBZcAYbzWaxV 9wU7vS6tR5sQ 3rO2pN1oM+nK-mJ) kI*jG&iF %gE!fD #eBZcA XbzWaxV8wU7vS6tR4sQ3rO2p N0oM+nK-lJ) kI*jG&hF%gE! f C#eBZcAXbyW axV8wT7vS6tR 4sP3rO2pN0oL + nK-lJ(k...

篇五:论艺术设计与设计文化的关系艺术设计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关系

术设计与艺术、科技理论和文化的关系口郭文斌(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艺术设计系内蒙古・包头014030)摘要分析艺术设计与艺术、科技理论以及文化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在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艺术、科技理论和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审美体验、视觉美学、表现形式、设计思想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作用,对艺术设计的实现形式、结构组成、材料应用等的流程制作方面的促进作用和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对艺术设计的促进推动作用。关键词艺术设计科学技术科技理论文化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09)0l-156-021艺术设计的内涵艺术设计是人类为了满足生活中各方面的实际需要,在进行施工制作之前,寻求最合适的方案所从事的活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的和技术手段,对人类生活的环境和设施,使用的器物和工具,穿着的服装和配饰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方面,在实施加工制作之前的统筹设想和计划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从事创造活动之前的主观谋划过程,并始终贯穿着“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事物的”原则,它不同于那种纯粹的工程设计,而是包含着文化创造特征的设计活动,因而称之为艺术设计。艺术设计自身所独有的专业特性,使得艺术设计的产生发展始终都离不开且包含着艺术、科技理论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并与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且成功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必然是艺术、科技理论与所属文化的统一和谐体。因此,深入地研究艺术设计与艺术、科技理论与所属文化的特定关系,将有助于深化我们的艺术设计意识,推动艺术设计的发展与进步。2艺术设计与艺术的关系从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艺术设计与艺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可以说艺术设计起源于艺术的发展中,是艺术发展到工业文明时代,并与之有机结合的新型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不断的从艺术中汲取营养。表现在:艺术设计是产生于现代绘画中的客观化趋势,是他们把艺术的形式放到首位,进而推动设计的发展。典型的代表有:20世纪初的几大艺术派别,如立体主义,结构主义,抽象主义以及荷兰风格派等艺术流派运动都对艺术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流派对点线面的理解,对物体的运动形式、构成结构、比例、空问、对物体的构成形式,从平面上组成立体的不规则形体及对色彩的运用与表现题材,表现形式、表现手法都运用到艺术设计的发展运动中。如蒙德里安的构成绘画(图1)和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里特维尔德的红兰椅,乌德勒支住宅,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抽象几何绘画形式都直接被引用到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中来,而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也证明了艺术对设计的推动作用。正是这些前卫的艺术引领着艺术设计的前进发展方向。艺术设计的设计思维与设计思维模式是受艺术的影响与作用于的结果。如前述的20世纪的艺术流派力图通过新的美学形式与功能定义在工业文明下所需的美学形式与功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工业化条件下的机械大生产的各种思想观念及看法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艺术设计。而事实上,艺术设计的美学原理正是以这些艺术流派的艺术思想和主张观念为基础的,艺术的变革为艺术设计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想道路。在思维模式方面,艺术与科学有着很大的差别,科学思维强调自然规律的揭示作用,而艺术的思维则是人对客观自然的主动认识,是共性中求个性求创造求新,意在创造出比客观自然更完美和谐的精神产品。艺术设计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可以说,科学思维是主体,艺术思维是关键,如果脱离艺术思维的介入,那么生产出的只是满足功能的丑陋的确机械产物。只有当艺术参入后,整个情况发生了质的变化。可以这样说,艺术改变了工业文明的思维模式,进而改变了工业文明的面貌。艺术思维模式的介入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和作用是重大而深远的。图1蒙德里安的构成绘画作品3艺术设计与科技理论的关系艺术设计总是受着科学生产技术发展进步的影响。科学技术影响和作用着艺术设计的具体实现形式。第一种销售量超过百万件的产品是托内特设计的托内特椅子。它产生于19世纪中叶,是当时著名的小酒店椅子,就是由于当时托内特工厂发明弯木与塑木新工艺而引起的直接后果。技术作为设计人员实现其设计思维和理念的必经途径,那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各种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法促使了技术对艺术设计创造起到直接影响,如各种优质钢材和轻金属的应用被用于设计中,产生了德国设计大师密斯~凡德罗设计的钢管坐椅;它那轻巧、现代的外观造型,让消费者充分体会着技术科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愉悦感。与此同时,钢的应用和建筑技术的进步,随即带来了摩天大楼的设计,在汽车领域,如福特生产线的发明,令汽车变成了大众消费品,从而使中产阶层,散到城市郊外生活,进而改变了城市环境的规划与布局设计。然而,大批量产品的生产,要求庞大均匀的市场,使消费者必须购买标准化的产品,这就要求生产厂家对市场拥有控制力。这样使得广告设计行业蓬勃发展起来,尤其是cI设计显得特别重要。然而,在新型材料中,毫——斟协论坛・2009年第1期(下)——   万方数据

 无疑义,塑料是对20世纪的设计影响最大的材料。因其具有易于成型和脱模,且成本低廉,很快在设计中应用开来,被应用于各种设计上,如电话机、办公用品、家具以及各种包装容器,而新型塑料多样儿的鲜明色彩和成型工艺上的灵活性,更适宜设计的个性化发挥和产品符号的灵活运用。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让设计变得更加智能化,更灵活看到效果。而所有这些让我们发现,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都会促进鼓励着设讨叫币对新的实现形式、新的结构组成和构成的探索。艺术设计创造直接与人类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认识,以及对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观察联系在一起。设计的进步发展依赖于人类已掌握的科学理论原理,如艺术设计对形态、结构、色彩的认识,就借助于自然科学中的数学、物理的观察结果。例如建筑设计及其相关常用膜结构构造原理,就是科学家观察研究得到的膜面结构原理在设计的应用,利用它这一原理可设计出既薄又牢固的构造物。艺术设计发展的历史证明,数学、物理学、植物矿物学等学科的发达,对扩大设计的表现领域和扩大新的材料的使用以及新结构的出现都起着重要作用。20世纪50年代前后出现的相当一部分新理论对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那就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创造性活动理论、运筹学理论等。那么从这些理论的发展与传播中,我们会发现新兴的科学理论使设计取得了方法上的突破,设计师、工程师和理论家们不仅从相邻的学科,甚至从相远的学科领域去研究和探讨设计问题。从而促使艺术设计的发展。下列举几种科学理论对设计方法的影响,说明科学理论对艺术设计发展的作用。例如控制论重点研究动态的信息与控制反馈过程,使系统在稳定的前提下正常工作。而控制论中最本质的属性在有目的、没有目的,就无所谓控制。设计根据目标控制,在反馈作用,发展出设计方法,如动态分析法、柔性设计法等。而信息论方法是艺术设计的前提,具有高度综合性。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处理等问题。由于整个设计过程中都贯穿着信息的收集、整理、提炼、变换、贮存、处理、反馈等基本活动要素,因此,一方面,信息处理观点被用来解释设计的思考过程;另一方面,信息处理技术又被广泛用作设计工具。在设计中常用的方法有信号分析法、信息合成法等。由此可见,影响艺术设计的科学理论还很多,如系统论等。可以说,艺术设计无时不与现代科学理论知识体系紧密相连,科学理论推进着设计,而在某种意义上,艺术设计科学也同时是科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4艺术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艺术设计与同其它任何艺术门类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根”,那就是古今的中外的传统的现代的民族的文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夫也教授认为:民族的地位依托于文化之上,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没有文化的国家也是没有希望的国家。而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与凝聚力之中,而只有植根于强大的文化中的设计,立足于强大民族的本土的优秀文化中的艺术设计,才能创造出成为有生命力、创造力的优秀艺术设计;才能创造出既属于民族的,又属于世界的优秀设计。文化对包含着文化创造特征的艺术设计活动的发展作用和影响是深刻重大的。文化也必将成为艺术设计的一部分。艺术的成功,在于有“根”。这个根就是文化。有根的艺术才能够枝繁叶茂日益强大,没有根的艺术最终不过是昙花一朵,经不起时间的琢磨。而现代艺术设计的成功发展,也在于有根,而这个根就是传统与现代文化,有了这个根的艺术设计,才能经得起时间的琢磨,才能结出真正优秀的艺术设计之果。西方艺术设计就是基于其传统之“根”,才达到了今天的艺术设计水平,突破超越传统,但不是放弃抛弃了传统文化,而恰好是站在传统文化这个就像巨人的肩膀之上的。现代欧洲入,也是站在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巅峰,创造了他们引以自豪的现代文明。从欧洲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中,我们都能发现,那些堪称世界精品的,几乎无-N;'b地都是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艺术设计作品。如在9.1 l事件中化为废墟的世贸双子大厦(图2),它的高度比为7:l,所有窗户都是细长形,那些由钢柱构成的挺拔向上的线条,以及从第9层向下三根柱合而为一根,合并处设计成尖拱状的手法,均是哥特式风格精华的重新演绎。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亦是如此,在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文明的中国,更是为我们民族的优秀艺术设计奠定了深厚而无可度量的文化平台。在由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从选址到整个设计内部设计无不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底蕴,更体现着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及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力和应用能力。从外观色彩上,吸收中国园林特有的白色和灰色的色彩搭配,白墙加灰色的棱形窗体,以及入口两侧海棠形漏窗应用,使整个外形意蕴深刻,在宁静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而内部进入空间中,假山、叠石、水景、花窗、月形门这些从传统中提取出的精华,更让人感到设计的伟大,传统文化的伟大。设计元素的应用,以及各立面上棱形窗体与方形、矩形的相互错位叠加的设计手法,所有这些设计语言、设计手法的应用都是中国风格的继承发扬和再创造。再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从宣传包装设计到火炬设计,场馆设计,开闭幕式的设计,无不体现出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的深刻影响和现实意义。这些例证无不证明,广博深厚的文化传统对艺术设计的发展的影嘀之深刻和作用之重大。图2世界贸易双子大厦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更是一门涉及学科之广博精深的交叉学科。要真正学好这门学科,除了要学好本文提及的这几方面,还必须具备社会学、考古学、经济学、心理学、材料学、工程学与市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修养,通过学习和研究并融会贯通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设计观念、科学的设计思维模式和设计方法;进而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设计能力,创造出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促进艺术设计学科事业的进步发展。参考文献:[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李从芹.对国内设计现状和发展方向的批评与瞻望一访张夫也教授[J].装饰,2005.(5).[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硝协论坛・2009年第1期(下)——斟鼠  万方数据

 论艺术设计与艺术、科技理论和文化的关系作者:

 郭文斌作者单位: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艺术设计系,内蒙古·包头,014030刊名:科协论坛(下半月)英文刊名:

 SCIENCE & TECHNOLOGY ASSOCIATION FORUM年,卷(期):

 2009(1)

 参考文献(3条)1.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 20022.李从芹

 对国内设计现状和发展方向的批评与瞻望一访张夫也教授[期刊论文] - 装饰 2005(05)3.尹定邦

 设计学概论 2007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xlt-x200901108.aspx

推荐访问:论艺术设计与设计文化的关系艺术设计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关系 艺术设计 关系 文化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