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化解4篇

时间:2022-08-28 15:50:06 来源:网友投稿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化解4篇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化解 农村信用社在业务经营中如何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 摘要: 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机构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 因为随着业务的发展,经营环境的变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化解4篇,供大家参考。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化解4篇

篇一: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化解

信用社在业务经营中如何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

  摘 要:

 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机构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

 因为随着业务的发展, 经营环境的变化, 风险隐患随之出现。

 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讲,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风险防范工作更加严峻。

 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做好这方面工作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信社 风险防控 经营与发展

 风险防控是金融领域一个永恒的话题。

 因为风险隐患常伴业务左右,这既不是危言耸听, 又不是杞人忧天, 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又让人不能经常看到的东西。

 农村信用社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 近年来, 随着改革和发展步伐的加快, 各类风险隐患层出不穷。

 虽然近几年, 上上下下出台各项内控制度, 但是由于执行上的偏差和个别制度先天性的缺失, 风险隐患不是削弱了 , 而有愈加明显之势。

 在当今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 农村信用社在抓好业务经营的同时, 应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 风险警钟要常鸣,风险提示的黄灯要常亮, 防风险制度措施要常抓不懈和抓好落实。

 这样才能在风险防控工作中争取主动, 才能为经营合规稳健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 农村信用社存在风险的表现

 所谓风险, 包含两个层面的定义:

 一是说明具有不确定性, 说明风险随时随地可能会发生; 另一个定义认为风险会带来损失, 而这种损失仍然具有不确定性, 而且引申到收益方面也具有不确定性。

 由此看来, 风险就是隐患, 可防可控, 但是如果防控措施疏忽, 依然会导致风险的发生。

 (一)

 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农村信用社的根本服务对象是农村、农民, 如果离开了 这一定位, 就会让农信社走上偏路。

 据了 解, 某地的信用社贷款, 由于追求投放与效益的高速度, 把贷款大量投放到房地产、 城镇个体工商户等非农产业。

 由于这些产业不是农信社支持的对象, 其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非常大, 具有不可预见性。

 一旦贷款不能按期归还, 虽然有抵押物和抵押程序合规, 但是抵押物基本不能及时变现。

 而且这类贷款具有单笔数额大集中度、 偏离度高等特点, 对农信社信贷资金营造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这是由于贷款投向不合规导致的风险隐患, 在各地农信社大量存在。

 尤其城镇社和集镇社情况明显。

 还有一类贷款, 就是在办理贷款过程中, 由于贷前调查不严, 贷款户为了 能够多得到信用社贷款, 千方百计地提高抵押物评估价值用于办理抵押贷款。

 当贷款形成逾期不能以现金形式偿还贷款时, 农村信用社就要处置抵押物, 这类抵押物往往是林地、草原、 沼泽、 机械、 房产、 院落等, 一经变卖, 多数抵押物不足值, 有时损失一半以上, 给信贷资金带来损失。

 由于信用社内部员工个人借款、 借名贷款、 以新还旧、 放贷结息等, 种种违规办贷问题屡禁不止。

 而且大量的此类贷款还隐藏在信贷资产中, 最终导致无法收回, 责任不清、 不明,变成了糊涂账。

 另外, 在近年的贷款核销处理中, 暴露出了 很多问题, 信贷人员优亲厚友, 把不合规不应转入呆账的贷款转入核销之列, 玩失踪、假死亡、 真逃债等现象都存在。

  (二)

 存款业务中的风险隐患。

 存贷款业务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营业务,存款业务是日常业务。

 每天营业网点办理大量的资金收付业务和转账业务, 尤其是大额转账业务。

 由于个别员工在职业道德方面缺乏教育和引导,

 如果存在道德风险, 存款业务中就很可能会利用转账、 抹账业务作案。

 近年有关报道和通报中, 已经有这方面的案例。

 这种由道德风险引发的案件隐患更不容易监测, 随意性、 突发性更强。

  (三)

 安全保卫方面存在的隐患。

 一切业务经营都需要安全的环境做保障。

 离开了安全这个前提, 其他都无从谈起。

 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下, 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安全保卫形势十分严峻, 主要是在安防设施逐步完备的同时, 更要注重人防。

 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 但是在基层一些营业网点, 一人值班守库, 枪支弹药不分管, 不关防尾随门随意出入等安全隐患时常出现。

  (四)

 职工职业道德内在素养存在的隐患。

 近年来, 随着农信社职工结构的调整, 队伍整体素质大大提高。

 个别人员缺乏必要的修养, 某些人受到社会浮躁、 虚荣心、 金钱为上等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 拜金主义冲击心灵。

 不论是在贷款管理中还是在存款的业务办理上, 某些人动歪脑筋,想歪主意, 对行业造成不良影响, 长此以往, 势必埋下风险隐患。

  二、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的成因

 (一)

 农村信用社作为涉农机构和服务“三农” 的金融部门, 在长期发展中留下一些后遗症。

 这些弊端有些是先天性的, 有些是后天造成的。改革至今, 法人治理结构尚在探讨和完善中, 农村信用社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 最后改革将成为什么样的模式, 在法人治理当中如何理顺关系,如何真正落实这些关系, 都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这种体制机制存在模糊认识和责、 权、 利不清的问题, 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业务经营中的隐患。

  (二)

 近年来, 旗县联社及上级联社十分注重抓职工培训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视频培训、 集中培训等形式, 加强职工的思想理论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 法律法规教育等学习教育内容, 一定程度上对塑造员工爱岗敬业的意识行为起到了作用。

 但是这种教育往往是不连续、 不持续的。

 在不良习俗、 不良风气的影响下, 个别员工经不住金钱的诱惑,管不住心, 收不住手, 依据职业便利, 做出自批自贷、 借名贷款、 只借不还、 要回扣、 捞好处等有悖职业要求的行为, 导致道德风险的发生。

  (三)

 完备的内控制度需要抓好落实, 即为抓制度的执行力。

 自 2006年以来, 自上而下已经制定出台了大量的内控制度, 涵盖了农信社的所有业务领域。

 并且在执行中每年都在补充完善。

 这些制度就像交通岗中的红绿黄灯, 如果没有红绿黄灯, 整个交通秩序就会乱作一团, 致使社会秩序混乱。

 农信社的内控制度就是行业的红绿黄灯, 令行禁止, 收放适度。

 过去曾有句话叫铁路的纪律、 银行的制度。

 但是现实中, 农信社的员工不按制度办事的事情却常常出现, 特别是在序时稽核中, 种种违规操作现象屡屡发生, 要明白小违规就是大隐患。

  三、 关于农信社防控经营风险的几点建议

 (一)

 树立业务发展和风险防控并重的思想意识。

 业务越发展, 风险防范越要加强。

 农信社不能只追求业务指标的高速发展, 而忽视风险防控工作。

 特别是在开办新业务的同时, 首先要考虑风险因素, 对于潜在巨大风险的业务领域宁可言弃而不涉足。

  (二)

 进一步强化防控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后果。

 要把防控风险这个重大课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全员学习, 全员参与, 全员警示。

 要让防风险的话题警示贯穿农村信用社各个业务领域、 层次。

 让全员

 明白, 心莫想, 手莫伸, 不敢想。

 一切为了工作的长久发展, 绝不能为一己之利而置信用社利益于不顾。

 只有全员提高风险防控, 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 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三)

 进一步提高全员素质。

 道德风险有效规避和扼制, 操作风险的减少与降低, 从源头上抓住防控风险的关口。

 这些方面的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员工素质的提高, 从心里真正爱岗, 把农信社工作当做事业来做, 树立全局意识, 人人维护农信社利益, 人人都为这棵大树施肥、 浇水, 才能让农信社这棵大树茁壮生长。

  (四)

 进一步抓好内控制度的落实。

 农信社已建立健全了 各项内控制度, 每个网点都能看到一些制度的展示。

 每名员工都有制度汇编。

 这不能成为一种形式, 而应当作为防控风险的制度保证, 抓好落实。

 其实按制度办事的说法人人都会讲, 但是具体到某个事情上就不然了 。

 主要是人情关、面子关在作祟。

 如果自上而下都按制度办, 谁打招呼, 谁走捷径, 谁想简化手续都说不字, 那么长此以往, 就能养成良好工作习惯, 把制度落到实处。

  (五)

 进一步提高一线员工工资待遇。

 企业与员工是一个互动的有机整体。

 让员工安心工作, 为他们提供好的工作环境条件, 适当提高人员待遇, 是让员工安心工作、 自警自律的举措之一。

 现实条件下, 建议管理部门给予一线员工工资上的倾斜, 特别是临柜人员、 一线柜员, 他们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 每天面对客户群体, 与管理机关相比, 劳动强度远远大于这一类人员。

 所以, 防控风险要从员工的心灵做起, 让他们静心工作, 此策不失为明智之举。

篇二: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化解

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呼和浩特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与化解姓名:

 董佳宇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专业:

 农业经济管理指导教师:

 张心灵2000. 5. 1

 摘要在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研究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 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风险显得尤为突出, 如何在分析总结过去近五十年曲折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 如何将农村信用社办成真正有竞争力的合作金融组织, 对于农村信用社及农业的迸一步发展,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呼和浩特市农村信用社的五种主要风险入手, 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 对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表现及成因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并提出了一系列防范和化解的对策措施。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7 防范化解

 T h e P r e v e n tio n a n dD e c r e a sio n o fF in a n c eR isko fth eR u r a l C r e d itC o o p e r a t io nin H u h h o tA b st r a c tU n d e r t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th ew id e lyc o r c e r n a n dstu d yo fth e f in a n c e r iskin c h in a a n d a ll o v e r th ew o r ld , th e r isk th a t R u r a l C r e d itC o o p e r a tio n f a c in gb e c o m e s m o r e a n d m o r e a c u te . H o wtop r e v e n ta n d d e c r e a se th e f in a n c e r isk o fR u r a l C r e d it C o o p e r a tio n , o nth e b a sis o fa n a ly z in ga n dsu m m a r iz in gth ed e v e lo p m e n t jo u rn eyo f th ep a st4 0 y e a r s. T Oc r e a teac o m p e titiv er u r a lc o o p e r a tiv e o r g a n iz a tio nis o fg r e a t im p o r ta n c eto th e f u r th e rd e v e lo p m e n to fa g r ic u ltu r ea n d R u r a l C r e d itC o o p e r a tio nM a in ly th r o u g hth e d if e r e n t k in d s o fr isk o fR u r a l C r e d itC o o p e r a tio ninH u h h o t, th is a r tic leg iv eab r ie fa n a ly siso f th e sta te o fth e r isk o fR u r a l C r e d itC o o p e r a tio n , a n din tr o d u c ea se r ie so f c o u n te r m e a su r e stop r e v e n ta n dd e c r e a se th e f in a n c e r iskk e yw o r d :

 R u r a lc r e d itc o o p e r a tio n ,F in a n c er isk , P r e v e n tD e c r e a seD o n gJia y u ( A g r ic u ltu r e e c o n o m icm a n a g e m e n t)D ir e c te db y P r o f . Z h a n g X in L in g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论文1引言1. 1选题的依据金融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的逐步推进而日益显现出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金在经济运行三大要素中的地位显得非常鲜明和突出, 这不仅体现在金融对整个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性上, 而且体现在人们日常的经济活动和消费行为上。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成就斐然, 这种变化起源于7 0 年代未8 0 年代初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种体制上的变革带来了中国农村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一场深刻革命, 在近二十年的农村经济改革进程中, 随着改革的深入, 生产要素的活力逐渐被激发, 土地、 资本在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其中,资本的重要性对当今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具影响力。

 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被提到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上。

 为此, 国务院于19 9 6 年出台了一些纲领性文件, 明确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

 即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 商业性金融、 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制. 即建立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主的政策性金融, 以农业银行为主的商业性金融和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合作金融这一职能明晰、 分工协作、 共同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 并把农村信用社提高到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地位上。

 自此, 农村金融本身开始呈现出一派纷争、 繁荣的景象。

 三种形式均有潜在的良好发展势头,而其中, 尤以合作金融的空间更为广阔, 因为它具备合作经济的基本特征.适应农村经济的客观运行特点和实际, 最容易贴近广大的农民群众。

 但现实的情况却不尽然。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由于历史的曲折而遭受了严重催残. 不仅没有能够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而且在体制上埋藏下了难以克服的障碍, 在经营上隐含了巨大的风险, 对支持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制约作用。内蒙古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我区农村信用社虽然近几年在人行直接领导和监管下, 改革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业务经营有了长足的发展,总的趋势正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但多年积累下来的金融风险正在逐步暴露, 这些风险不但严重威胁着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 制约改革的深化,而且也滞碍着农业产业改革的有效实施。

 为什么会产生多种金融风险?它有哪些特殊性?又该如何防范和化解?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使之成为真正性质的合作金融组织具有重要的

 董佳字砰和浩特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与化解实践意义。1. 2国内外研究概述在国内, 对于农村信用社风险问题的研究, 是在理论界普遍分析探讨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基础上产生的。

 理论界对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讨论主要有两部分:

 一、 讨论农村信用社主要面临的金融风险有哪些:

 二、讨论如何防范和化解风险。

 国内研究的特点是:

 一、 对于农村信用社主要风险的界定尚有异议:

 二、 落后地区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分析大众化, 未体现出特殊性。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文献较多, 除有关专业著作外, 还有大量散见于各种经济类期刊杂志上的学术论文。

 专业期刊如: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 《农村金融研究》 、 ‘内蒙古金融研究》 、 ‘农村经济观察》 等。就国外来讲, 也有许多专门研究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著作和论文,但国外大多是从宏观角度将合作金融作为合作经济的一部分加以研究或者是将其作为农村金融的一个分支加以论述, 多集中笔墨于合作经济、 合作金融以及农村合作金融在国际领域的发展问题上, 内容主要是介绍合作金融特别是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主要形式、 基本经验、 发展趋势等。国外对农村合作金融金融风险专门研究的欠缺和国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局限并不排斥本研究从大量的国内外著作中汲取营养, 并对本研究在分析方法和思考方法上提供了很大帮助。1. 3本文研究的方法和目的1. 3. 1本文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呼市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实践出发, 运用各种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着力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 一)界定了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及含义; ( 二)金融风险的表现:

 ( 三)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风险:( 四)对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提出若干化解的对策措施。1. 3. 2本文研究的特色( 一)既从实践的角度研究呼市地区农村信用社风险的表现、 防范与化解措施, 以使本文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 又力求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探讨, 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二)本文先就有争议的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风险加以界定, 再以此为基础阐述本地区农村信用社风险的特殊性。( 三)本文除运用农村金融学知识外, 还运用了银行经营管理学、财务管理学及农村社会学和农业经济学等方面的原理、 方法进行了多学2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论文科、 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 四)因时间和经费的限制, 本文仅对呼市地区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进行了剖析, 对其他地区存在的共性问题提供了分析、 研究的方法。2呼和浩特市农村信用社概况2. 1呼和浩特市农村信用社基本情况介绍呼市地区成立最早的农村信用社是城郊的太平庄信用社, 它成立于19 52年, 是由农民按自愿、 互利原则八股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合作金融组织。

 当时规模很小, 社员以几角或几元钱入股, 信用社资本金不足万元。

 呼市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经历了( 1)普遍发展:

 ( 2)曲折发展:

 ( 3)整顿发展:

 ( 4 )改革发展这样四个阶段, 已逐步壮大起来。

 呼市地区现有独立核算的农村信用社10 0 家, 非独立核算的信用分社16 7 家,正式职工1518 人, 网点遍及各大村镇。2. 1. 1机构构成:呼市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机构从建制上分为两级:

 ( 1)县联社; ( 2)乡信用社, 这两级机构均为独立核算机构, 其中, 县联社负责全县农村信用社的财务计划、 信贷计划、 业务经营、 人事管理和信息统计的制定和统筹安排, 而乡信用社仅负责本辖区的具体业务, 主要是各项存贷业务。

 在乡信用社之下, 还设两级非独立核算机构( 1)信用分社:

 ( 2)储蓄所和村信用站。

 信用分社负责吸收存款、 发放贷款, 但不进行独立核算。

 储蓄所只能吸收存款, 村信用站则属于代办机构, 由分社指派代办员在农民中吸收存款, 收取贷款, 并有一定的发放贷款权限。

 但由于近几年储蓄所与表2. 1. 1呼和浩特市农村信用社机构构成( 19 9 9 年)单位:

 个数\\项目独立核算机构非独立核算机构\信用其中:

 4人以下社旗县其中建△口信用信用蚰代办储蓄合计肇岔\社联社营业部计分社所土左旗19l12 02 92 9托县1ll1121 8l 8城郊151l1610 610 6和林县1631117d4清水河县1451ll 5d4武川县1971l2 066合计9 4156610 016 716 7( 资料来源:

 呼市农村信用社《机构状况年报表》 , 19 9 9 年)3・

 董佳宇呼和浩特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与化解村信用站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所以19 9 9 年己将储蓄所更名为信用分社,并将为数不多的信用站撤消了。

 具体情况如下表2. 1. 1:2. 1. 2人员构成:呼市地区农村信用社正式职工到19 9 9 年底共有1518 人, 其中土左旗农村信用社共28 5人, 托县农村信用社共16 8 人, 城郊农村信用社共6 7 5人,和林县农村信用社共120 人. 清水河县农村信用社共121人, 武川县农村信用社共14 9 人。2. 1. 3资本构成:呼市地区农村信用社19 9 9 年底, 资本总额为4 0 8 5. 7 3万元, 其中城郊信用社实收资本、 股本金、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均为最多, 资本总额达到4 8 6 8 . 12万元, 占呼市地区农村信用社资本总额的119 . 15%, 而其它旗县农村信用社均有历年未消化掉的未弥补亏损, 尤其以和林县、 清水河县最多,甚至超过资本累计出现负值, 分别为一134 4 . 15万元和一7 54 . 9 5万元, 分别占呼市农村信用社资本总额的一32. 9 %和一18. 48%。

 其它旗县情况如表2. 1. 3:表2. 1. 3呼和浩特市农村信用社资本构成( 19 9 9 年末)单位:

 万元泌托实收资资本公盈余公未分配减:

 未弥资本总股本金资本总额额占比本积积利润补亏损㈤土左旗7 91. 3139 1. 3239. 4393. 851266. 524 9 . 381. 21县59 7 . 57613. 3256. 1232. 2429 7 . 52l0 0 1. 7 324 . 52城郊250 9 . 4 318 63. 67150 . 7 934 4 . 124 8 68 . 12119 . 15和林县2“. 09164 . 00O . 2710. 9017 63. 4 2- 1344. 15—32. 9清水河县264 . 4 019 0. 4 213. 4351. 4 21. 13127 5. 7 5- 7 54 . 9 5- 18 . 4 8武川县161. 5750 5. 8 79. 2922. 4 611. 52445. 叻265. 7 06. 5合计4 568 . 3737 28 . 626 9 _ 33554 . 9 912. 6550 4 8 . 2l4 0 8 5. 7 310 0( 资料来源:

 根据《呼市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情况表》 ( 19 9 9 年)计算而来)2. 2呼和浩特市农村信用社客户群体介绍呼市辖内农牧业户数、 人口数较密集, 辖内乡镇行政机构较多。

 企业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乡镇有19 个, 其中8 个为城郊所辖乡镇. 4 个为土左旗乡镇. 5个为托县乡镇, 和林、 清水河县各有1个乡镇达到该水平, 均是4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论文良好的客户源。

 见表2. 2表2. 2呼和浩特市农村信用社客户群体介绍单位:

 户、 人、 个\、 I员目\章岔\辖内农牧辖内农牧业辖内乡镇行其中:

 乡镇企业其中:

 乡镇企业营业收入5亿元营业收入1亿元业户数人口数政机构数以上的乡镇数以上的村数土左旗8 2 0 9 53 0 9 2 9 819410托县4 2 5 4 4l 6 8 3 l 7l 152城郊7 9 4 7 43l 3 8 9 41584 2和林县4 0 15 017 0 13 017l1清水河县3 4 2 7 3l 3 2 2 2 4. 1413武川县4 8 10 517 12 4 42 0OO合计3 2 6 6 4 112 6 510 79 6l 958( 资料来源:

 《呼市农村信用社机构状况年报表》 19 9 9 年, 《内蒙古乡镇企业简要统计》 19 9 9 年)3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类别及特殊性3. 1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类别与界定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 既是产生金融风险的源头之一, 又是经常承受金融风险的主要经济组织。

 它面临的主要风险有[ 6 . 221:( 一)信用风险:

 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贷付息协议致使信用社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这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最大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 支付风险):

 是指没有足够的现金清偿债务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 而给信用社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三)资本风险:

 是指由于资本量不足, 不能抵补亏损以保证其正常经营的可能性。( 四)经营风险:

 是指由于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形成的风险。

 主要包括操作风险、 经营亏损风险。1、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或违章操作,导致资金或财产损失的可能性。、2、 经营亏损风险:

 是指农村信用社由于经营不善或其它不确定因素,导致信用社亏损的可能性。( 五)利率风险:

 是指由于利率变化引起金融机构持有的资产价格变动或因市场利率发生变化而蒙受资产收益减少, 负债成本提高, 导致经

 董佳宇呼和浩特市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及其防范与化解济损失的可能性。3. 2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特殊性3. 2. 1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农村信用社是由农民入股. 实行社员民主管理, 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 具有独立企业法人地位的农村信用合作经济组织[ 4 1。

 这种合作化经营既有别于商业化经营( 农业银行), 又不同于政策性经营( 农业发展银行). 既不应象商业银行一样, 以追求利润目标摄大化为唯一目的, 也不应像政策性银行一样体现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性功能为主, 而不计较盈亏得失。

 应是两者兼而有之, 既要体现为入股社员服务的互助性, 又要以盈利为目的, 为入股社员增加返还。.农村信用社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农村信用社风险的特殊性。3. 2. 2农业的特点农村信用社从最初的创立到今天的初具规模, 归根结蒂, 是为农业提供信贷服务的。

 但农业作为一项弱质产业, 它的特点是生产周期长, 受自然条件制约, 地域性、 季节性强, 且资金收益率低, 农产品收入弹性低,市场扩张能力差。

 尤其是欠发达地区, 农民择业门路窄, 农产品机会成本小, 农业科技水平落后, 自然灾害频繁, 经营粗放, 基础条件薄弱, 农民收入低下, 而财政面对如此窘相也拿不出大量资金补贴农业, 从而造成该地区农村资金的严重短缺。

 而且此类地区农业的比重又大于发达地区, 这就更加剧了资金的短缺, 使之成为一项长期的矛盾。另一方面, 经过十多年改革和发展, 农村牧区已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 广大农牧户、 村乡办企业、 大量经济联合体和合作经济组织并存的经济发展格局, 农户货币化的程度也逐步加深, 农户中负债经营日渐普遍, 农村信用社逐渐成为农业投入的重要保证。

 这更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 在现阶段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解决农牧业和农村牧区资金要靠农村信用社去完成。3. 2. 3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特殊性综上所述, 由于农村信用社性质上的特殊和农业自身对资金需求的特点, 呼市地区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具有以下特殊性:( 一)偶发性大:

 主要指信用风险的偶发性大, 由于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如遇自然灾害, 农户及农业经济组织无法归还农村信用社发放的贷款, 则会突发信用...

篇三: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化解

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

  强化农村信用社内控建设

 积极防化金融风险

  作

 者

 丁世会

  学籍批次

 20030 3

  学习中心

  杭州中心

 层

 次

 专升本

  专

 业

  会计学(Ⅱ )

  指导教师

 张 丽

  论文成绩

  - 1 -

  中

 文

 摘

 要 面对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和当前的改革形势, 农村信用社迫切需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以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

 本文从分析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的金融地位入手, 对农村信用社在内控现状及存在缺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并从优化环境建设、 完善内控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由于当前农信社的内控管理限于机制问题, 在较多方面得不到有效解决, 对此, 作者结合所在单位实际, 提出:

 应该从解决法人治理结构入手来真正解决农信社内控难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内部控制 内部管理

  - 1 -

  目

 录 一、   农信社的金融地位……………………………………………………………1 二、 农信社内控现状及缺陷………………………………………………………1 (一)

 农信社内控水平仍停留在原计划经济的水平上…………………………1 (二)

 农信社内控制度不健全……………………………………………………2 (三)

 农信社内控制度执行效力不高……………………………………………3 三、 农信社内控建设对策…………………………………………………………4  (一)

 农信社内控建设目标………………………………………………………4  (二)

 从多方面来加强农信社内控建设…………………………………………4  (三)

 抓好内控落实………………………………………………………………5 (四)

 对农信社内控建设的个人意见……………………………………………6

  - 1 -

 强化农村信用社内控建设

 积极防化金融风险

 农村信用社(简称农信社)

 是我国现有广大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其最初成立于上世纪 50 年代初, 是完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业。经过近 50 年的风风雨雨,农信社在跌打滚爬中逐渐发展壮大。

 而其固有的多法人产权模式又限制其进一步发展, 内控机制建设趋步不前, 潜在金融风险随时可能爆发。

 按照国务院最近出台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 提出的“明晰产权关系、 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 国家适当支持、 地方政府负责” 的总体要求, 对农信社的监管将按照“国家宏观调控、 加强监管, 省级政府依法管理、 落实责任, 信用社自我约束、 自担风险” 的监督管理体制。

 国务院的新政策给农信社带来很多新的东西,包括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股权改革等等, 对农信社的内控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内控监督管理的新难点、 新矛盾。

 规范信用社管理和经营, 内控制度的建立十分必要。

 内控制度是农信社规范自身经营行为, 以科学化、 法制化为基本理念实行自我约束的制度性建设。

 建立和完善信用社内控体系, 促进信用社管理科学化、 制度规范化、 经营法制化, 是信用社当前和今后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 是农信社改革者们首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一、 农信社的金融地位 先以作者所在单位杭州市余杭区农村信用联社 2004 年底数据为例, 先简单介绍一下农信社的大致概况。

 杭州市余杭区农村信用联社是一家由 17 家独立信用社组成的信用联社, 下辖 17 家独立信用社和一家营业部, 现有在职职工 941 人。

 截止 2004 年末, 全辖存款余额 848199 万元, 贷款余额 598435 万元, 分别占当地金融机构总存款余额和总贷款余额的 27. 46%和 25. 27%, 2004 年, 全辖实现营业总收入 53619 万元,实现综合利润 10412 万元, 年末不良资产率 6. 33%, 年末利息备付率 4. 52%。

 在余杭区, 除去区政府等所在几个大镇外, 在农村地区, 农信社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左右, 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从几个基本财务指标来看,农信社已初步具备了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的实力。

 二、 农信社内控现状及缺陷 案例:

 2004 年, 杭州市余杭区农村信用联社按照国务院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 在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安排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改革按照清产核资

 清退老股金

  募集新股金

  撤并原有法人

  申请成立农村合作银行的步骤进行。

 4 月份, 在进行存贷款的内外帐务全面核对中, 下辖临平信用社发现信贷员方某所管辖的片中, 很多在信用社帐上很正常的贷款, 在上门核对过程中, 贷款人竟对贷款一无所知。

 于是, 一起内外勾结的特大违法骗贷、 放贷案浮出水面, 经公安机关侦查, 这是一起犯罪人利用农信社内控机制不严密, 内外勾结, 采用冒名骗取农户贷款方式的案件。

 这起案件, 造成临平信用社直接经济损失逾千万元。

 ㈠ 农信社内控水平仍停留在原计划经济的水平上

  - 2 -

 1、 信用社产权不明晰, 法人治理结构残缺。

 由于信用社所有权人缺位, 导致信用社经营管理者失去了 有效的监督、 控制, 经营管理者受自身利益驱动, 就会存在过多的强调自身利益进而损失信用社利益

 的可能性, 控制行为偏离所有者的控制目标就在所难免; 目前大多数信用社的法人治理框架为“三会” 制度, 即社员代表大会、 理事会、 监事会。

 然而事实上, 在余杭农信社, 所谓的信用社股东, 其股份绝大部份只是在 1985、 1986两年入的 2 元、 5 元、 10 元的小股, 而且每个信用社的股东在 5000-6000 人左右。

 面对象有余杭农信社那样资产规模的农信社, 就变成了谁也不是的局面, 最后还是农信社的主任们说了算。

 由于所有权人严重缺位, 在这种情形下, 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进行有效内部控制活动是难以想象的。

 2004 年 11 月, 余杭农信社在余杭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清退老股金、募集新股金的改革工作, 并报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浙江余杭农村合作银行。

 新股金共 31154. 1 万元, 其组成主要是:

 职工 937 户占 21. 03%, 6552 万元; 其他个人 2982 户占 39. 02%, 12156. 1 万元; 法人 360 户占 39. 95%, 12446 万元。

 从股金结构看, 较之原有状况, 进了一大步。

 但是, 根据政府部门的设计, 合作银行的模式采用的是股份合作制或称之为合作股份制, 浙江余杭合作银行(筹)

 章程明确规定个人股东每 1000 元拥有一个投票权, 而对企业股东, 每 10000 元才能拥有一个投票权。

 同股不同权的存在, 不可避免的给合作银行带来天生的残缺。

 2、 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缺陷, 内控措施落实困难。

 信用社属于高风险行业的特性要求其内部控制活动能够覆盖各项业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确保业务活动的每个风险控制点之间既环环相扣, 相互牵制, 又相互协调。

 余杭农信社虽有职工941 人, 但其共有 105 个网点, 而存款规模略低的工行, 其网点却只有 21 个,人员不过 200 余人。

 再者, 这 941 名职工中, 有近百人是原退休职工的子女, 是顶职进来的, 这些人中的大部份存在业务素质差、 文化素质低的情况。

 在此种情况下, 许多基层信用社或分社没有能按照内控制度的要求在各风险环节上合理配置有关人员, 导致内控措施落实困难。

 而在股权设置不明晰的情况下, 领导容易求自保, 谁也不肯轻易去撤并网点进而裁减老员工。

 长此以往, 人员负担将是农信社最大的负担。

 3、 问责制无人问责。

 在上述案例中, 犯罪人能够轻易的从农信社社骗取冒名贷款, 除了内外勾结这一因素外, 农信社内控制度的缺陷显而易见。

 客观的说,农信社在这两年进行了大量的制度建设, 客户要取得贷款, 须在贷款前先经信贷员调查, 贷款时换人审查, 贷款后应进行跟踪三关, 即‘三查’ 制度。

 如果临平信用社能很好的执行‘三查’ 制度, 那罪案就不会发生。

 但限于人力资源配置等多种原因, 小额贷款三查均由经办信贷员一人包办, 于是漏洞就产生了。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的章不循的现象? 制度为什么就不能落到实处呢? 除了 人手紧这一客观因素外, 产权不明晰、 两级法人结构是问题根本所在。

 县联社下辖信用社都是独立法人, 而作为管理机构的联社并非是所有者委派机构, 真正的担子没人挑。对信用社主任来讲, 信用社的经营目标中对保护存款人利益一点并不突出, 而完成年度经营目标任务, 才能即多拿奖金, 又保牢位置。

 所以, 在日常稽核工作中,对一些问题往往视而不见或是欲处罚却最终被求情下来, 久而久之, 制度变为空谈。

 而内控制度中的问责制, 最终因所有者的缺位, 变成无人问责或只问不责。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 在法人治理结构天生残缺, 产权不明晰, 资源配置渠道不畅通的前提下, 农信社的内控制度只能是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的水平。

 ㈡ 农信社内控制度不健全

  - 3 -

 1、 信用社内部控制不成体系。

 长期以来, 信用社片面强调改革组织结构的重要性, 忽视了内控的跟进和强化, 使得信用社的改革同微观治理机制相脱离。没能从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连续的内部控制, 只是零星的转嫁一些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导致信用社内部控制存在许多盲点和与实际不相协调。

 2、 贷委员会成员组成不合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第三十四条规定“行长不得担任审贷委员会的成员”

 这是目前商业银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通行做法。

 其主要目的是防止部分行长利用其特殊的身分对授信审议民主决策机制进行直接干预, 出现一票同意的现象。

 然而这种现象在部分信用社比较常见。

 信用社的法人代表直接参与审贷委员会, 成为审贷委员会成员。

 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的存在, 造成其它成员不能发表对贷款的真实意见, 或者法人代表诱导审贷委员会成员接受其个人观点, 使贷款集体审批变成了个人说了算。

 3、 存在控制断层的问题。

 “企业由四种经济主体所组成, 即所有者、 经营者、 管理者和普通员工, 这四种经济主体都有各自的目标, 并且都有各自的可控制因素, 所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也就由这四个层次组成”。

 然而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建设多集中于以普通员工为主体的内控建设, 而其它主体的内控制建设没有得到有效的跟进和调整, 出现控制盲点和控制手段落后、 经营者的道德风险难以控制以及存在控下不控上等问题 4、 帐务电子处理系统没给审计留下接口。

 长期以来, 信用社在实施业务电算化过程中, 只重视“计算机如何完成任务” 方面的程序设计, 而对计算机完成任务过程中, 有关部门如何检查程序本身的运行等方面的程序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开发出来的软件往往没有给审计留下接口, 使审计人员无法对计算机完成任务中的数据流向过程进行有效监督, 审计人员的检查活动只能是事后监督, 对事中隐藏的风险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在帐务电子处理系统中留下审计接口的目 的是使审计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对在帐务系统中流动着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时检查和审计, 做到既要检查数据的来源和结果, 也要检查数据的流动轨迹。

 5、 部分新产品业务操作流程过长, 导致风险不易控制。

 随着业务品种的增加, 内部控制环节的也会相应增多, 增加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是风险发生源。比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但是由于控制环节过多, 链条过长, 不仅使农民贷款手续复杂, 而且贷款风险控制困难,一旦贷款的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 贷款的风险就有可能加大。

 ㈢ 农信社内控制度执行效力不高 不论有多么完善的内控制度, 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就只能是墙上的摆设, 企业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 即遵从性目标(遵从现行法律和规章制度)、 操作性目标(各种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信息性目标(财务和管理目标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就不能有效实现。

 其主要表现:

 1、 部分信用社人员不理解他们所执行的控制程序和措施的目 标和设计意图, 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忽视关键环节。

 比如, 信用社工作人员代客户在取款凭证上签字、 贷款利息收回凭证上没有借款人签字或盖章、 经办贷款业务人员代理借款人填制各种信贷档案、 支票审核没有折角验印等等;

 2、 部分信用社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履行职责, 出现错误和疏忽。

 比如,使用重要空白凭证不销号、 会计凭证八大要素填制不全、 出纳现金交接不登记票面、 枪支弹药不入库保管、 操作人员离岗时不退出操作系统和电脑口令泄密等;执行人员动机不良, 利用自己在控制中的特殊权力, 滥用职权, 比如自批自贷,发放关系人情贷款、 跨地区贷款等;

  - 4 -

 3、 由于审计人员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 导致审计人员“绕过计算机业务” 对信用社进行审计, 信用社联行业务、 同城通兑业务、 电子储蓄业务、电子代理业务等经常成为审计的盲点。

 以上这些行为不仅削弱了内部控制的应有作用, 反而掩盖了错误, 给信用社埋下了安全隐患。

 三、 农信社内控建设对策 ㈠ 农信社内控建设目标 农信社的内控制度, 是为实现经营目标, 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 程序和方法, 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 事中控制、 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它以保护广大存款人利益为中心, 要做到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农信社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确保农信社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确保业务记录、 ...

篇四: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化解

DERN ECONOMIC RESEARCH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挤兑事件时有发生。

 2014 年 3月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发生了挤兑事件,引起了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

 该行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是当地规模最大的银行, 资产质量较好。

 3 月 24 日中午,有储户到该行庆丰分理处取 20 万元现金,由于未预约被拒绝取款。随后,一则“射阳农村商业银行要倒闭”的传言突现。

 24 日下午 14 时,数百名储户到该分理处集中提款,至 25 日凌晨 3 时才营业结束。

 25 日,集中提款现象蔓延至该行特庸镇、盘湾镇、黄尖镇、兴桥等网点,同时位于盐城市区的黄海农村商业银行伍佑、步凤等网点也遭遇了挤兑。

 26 日下午,集中取款情况基本平息。尽管这次挤兑只是一起局部事件,但是处置稍有不慎,可能使一家农村信用社 ① 倒闭,进而波及其他农村信用社甚至整个银行业,同时考虑到农村信用社在我国“三农”金融服务中的特殊行业地位和作用,有不少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外部形势变化是否加剧了农村信用社挤兑风险? 农村信用是否更容易发生挤兑事件?如何防控农村信用社挤兑风险?基于此,本文从外部新形势、农村信用社自身特点入手,分析农村信用社挤兑特点、原因以及对应措施,为管控挤兑风险提供参考和借鉴。一、新形势加剧了农村信用社挤兑风险我国农村信用社外部形势正在发生新变化,加剧了其发生挤兑的风险,集中体现技术、经济和制度三个层面。1. 技术革新技术革新对农村信用社挤兑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信息传递方式变化。

 以互联网和手机为核心的新媒体正在全面崛起,微博、微信、 APP 以及其他各种丰富的信息传播形式,使得新媒体表现出了其与传统媒体所不同的即时性、过量性、匿名性、非理性、突变性、交互性,其受众也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冀淑慧, 2013 )。

 相应地,信息传递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农村信用社管理信息难度加大。

 一是信息发布自由度大。在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等予以个人信息发布权力,使得信息源头、传播速度、内容分散的自由度更大。二是信息管理复杂度高。当前,信息可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多种平台扩散传播,部分平台在技术上无法完全监控,部分平台虽可监控,但是处置难度非常大。

 三是信息传播速度快。

 新媒体使得信息传播速度远超传统媒体, 信息特别是不良信息一旦产生,会呈现爆发式的速度传播;移动终端使得出自新闻现场的、 即时的新闻生产更为普遍, 基于文字、图片、视频等手段的新闻现场直播成为常态。

 引发射阳农村商业银行挤兑事件的谣言迅速蔓延,既有传统民众的口口相传,但更多地是借助基于互联网特别是移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挤兑风险防控研究钱水土 陈鑫云内容提要:

 该文从外部形势变化和农村信用社自身特点出发,分析农村信用社挤兑风险的成因、特点以及防控举措。

 该文认为,技术、经济以及制度变化正在对农村信用社挤兑风险产生重大影响;小银行实力弱、储蓄存款为主的存款结构、社区银行的信息特征、农村地区较差的金融生态、农村信用社的同质性使其容易发生挤兑风险。

 塑造良好金融生态、补足农村信用社劣势、控制风险传染、推动发展模式转变、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有助于防范和控制农村信用社挤兑风险。关 键 词:

 农村信用社 挤兑 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

 F8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382 ( 2016 )

 03-0015-05※※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生成、测度及控制机制研究—— — 基于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结合的视角”(项目编号:

 71273239 )的阶段性成果。① 农村信用社包括农村信用联社以及由此改制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财 政 金 融15 - -DOI:10.13891/j.cnki.mer.2016.03.004

 2016 年第 3 期 现代经济探讨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平台,这是以往传统挤兑事件所没有的。另一个方面是业务交易方式变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我国银行业务交易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物理网点面对面地交易为主向营业网点以外的虚拟化、远程化的电子交易为主转变。《中国商业银行互联网化研究报告》显示, 2013 年商业银行业务交易的电子银行替代达到 79% 。

 农村信用社电子化程度虽低于一般银行,但也取得长足发展,并正在加速推进。

 农村信用社业务交易方式的改变,正在对其挤兑风险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是电子化交易突破了时间的限制。传统网点的营业时间为白天 10 个小时左右,晚上为休息时间,即使发生挤兑事件,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向其他银行或央行申请调剂资金。电子化交易则不同,一般都是 7×24 小时运行,若发生挤兑事件,应对压力更大。同时,电子化交易可并行发生,客户无需排队,可自助交易,多点同时挤兑。二是电子化交易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农村信用社不仅需面对客户集聚网点取款的压力,还要面对客户通过转账方式向其他银行转移存款的压力。

 三是电子化交易突破了金额的限制。

 在营业网点,农村信用社可通过预约等方式处理大额取款,电子化交易则不同,客户不需向农村信用社反馈,可自助办理大额资金转账业务。

 射阳农村商业银行挤兑事件中,客户除了到营业网点取款,还发生了电子取款,这是农村信用社挤兑事件的新趋势。2. 经济变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三农”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现有发展模式带来较大冲击,相应的风险正在提升。一是经济减速换挡。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正在由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向7% 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回落,相应地,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银行业增长速度相应地放缓,全国银行业资产在 2015 年 9 月首次出现负增长就是例证。

 这也意味着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速度正在向常规速度回归,因此依靠规模扩张方法已无法继续。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目前,三次产业呈现“三二一”特征,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缩小, 已由 2004 年的 13% 降为 2014 年的 9% 。

 同时,农业现代化趋势不断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些都使得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农村信用社若不及时加以有效应对,容易出现“水土不服”。

 三是经济结构调整。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 很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破产,使得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银行业不良贷款告别多年下降趋势,进入上升通道,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连续 9 个季度上升,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农村信用社质量最好的机构也已连续 9 个季度上升(详见图 1 )。

 经济决定金融,经济变化正在深刻影响着农村信用社盈利模式、风险管理和持续发展能力。3. 制度变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金融制度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对银行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带来较大挑战。一是发展直接融资。随着资本市场建设不断推进,直接融资比重不断提高,金融脱媒化趋势明显,间接融资比重不断下降,对以贷款为主营业务的农村信用社冲击非常大。二是利率市场化。

 2015 年 10 月,人民银行正式结束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正式放开,这将使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利息差缩小,进而影响其利率定价、风险管理和利润增长。三是银行准入政策的放开。随着银行准入政策不断放开, 村镇银行异军突起,超过 1000 多家;借助互联网优势的民营银行相继开业,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也将在较大程度上冲击农村信用社现有市场。四是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目前,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正在修订,市场退出、民间融资等立法空白正在填补, 银行经营环境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对农村信用社市场化经营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金融综合化经营管制逐步放松,金融控股集团正在成长,其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这对依靠传统存贷业务发展的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越来越不利。银行发生挤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不对称( Jacklin 等, 1988 ; Starr 等, 2007 ),如射阳农村商业银行挤兑事件。技术革新主要通过信息传递方式加剧农村信用社挤兑风险。另一个是其经营业绩不良( Jacklin 等, 1988 )。

 经济变化和制度变革将加大农图 1 我国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网站。2.521.510.50%201301201302201303201304201401201402201403201404201501201502季度农村商业银行商业银行16 - -

 MODERN ECONOMIC RESEARCH村信用社经营压力,进而加大其挤兑风险。二、农村信用社自身特点容易引发挤兑事件除了外部形势变化,农村信用社自身特点,也容易使其发生挤兑事件。1. 农村信用社资产规模实力弱小、资产质量较差银行作为经营信用的金融企业,其规模实力是开展信用经营、维护储户信心的重要基础。

 除了新设立的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规模实力较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资本均远远小于其他银行机构,使得广大储户特别是农村地区储户对其信心弱于其他大中型银行。以资产为例,剔除成都、重庆、北京等 15家资产超过 1000 亿元的农村商业银行, 其余 2335家农村信用社平均资产仅为 72.52 亿元,远低于其他银行 ① 。

 射阳农村商业银行虽然是当地最大的银行,但是其总资产和存款也仅有 125 亿元和 100 亿元,仍然属于小型银行, 使得客户特别是农户对其的信心仍然低于其他银行, 进而发生了该行本身经营稳健但是在谣言传播下出现挤兑事件。

 同时,农村信用社受长期以来粗放经营的影响, 管理上仍然相对落后,资产质量也要低于一般的银行,使得客户对农村信用社信心低于一般的银行机构。到 2014 年末,我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达 3.8% , 比整个银行业平均水平高 2.55 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 135.2% ,比银行业平均水平低 96.9 个百分点 ② 。2. 个人储蓄存款比重高、绝大多数为农户,且集中在县域与大中银行不同,农村信用社存款结构有其自身特点:一是个人储蓄存款比重高。

 农村信用社个人存款在存款总额中的比例一般超过 70% , 射阳农村商业银行个人存款的比重高达 76.66% 。

 与单位客户相比,个人客户在获取银行经营信息方面具有明显的弱势,一旦获知银行有异常信息,往往无法分辨其真假,个人客户按照存款先到先取规则 ( Macey , 2006 ),不分辨具体情况、及早取出存款是其理性选择,但是个体的理性却带来集体的不理性,这是农村信用社容易发生挤兑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农户存款客户比重高。

 农村信用社经营区域主要位于农村,存款客户绝大多是农户。与城市客户相比,农户收入总体偏低,家庭财富低于城市居民,存款是其最主要的财富存储方式,因此,农村客户对其存款也更为看重,同时受金融知识短缺的影响,一旦有风吹草动,容易受谣言等误导。射阳农村商业银行和被挤兑黄海农村商业银行的网点均集中在乡镇一级,这也充分说明城乡客户对谣言辨识程度具有较大差异。

 三是存款客户区域集中。

 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只是在某一个县域经营,其存款客户也集中于某一个县。某个县域内的存款客户之间信息传导更具有优势,一旦有关农村信用社的不利信息出现,就能迅速蔓延开来,预防难度更大。3. 农村信用社属于典型的社区银行, 其信息在社区中相对透明,且受关注度较高长期以来, 农村信用社都是在某个县域开展业务,不仅对其客户信息充分掌握,同时其信息也被当地广大客户熟悉掌握,受关注度也较高,特别是其出现负面信息时,很容易被客户获知,并且将在该区域内迅速蔓延发酵,这与大中银行信息层层传递方式不同。

 同时,农村信用社作为小银行,组织结构相对简单,管理层次较少,总体上呈现县、乡镇两个层级,其更多的信息将被客户获知,不仅其经营管理信息容易被社区内居民了解,而且其非经营管理的“软信息”同样暴露在社区居民视野之内。

 另外,广大农村客户极为看重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将农村信用社与其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品行和道德素质相联系,使得高级管理人员个人事务处置不当或出现问题时,很容易演变成为农村信用社发生挤兑事件的导火线。

 作为社区银行的代表,泰隆城市信用社 2001年挤兑事件的导火线,就是该机构负责人前往纪委核实情况,进而出现的“城市信用社出问题”等传言(蔡辉明等, 2005 )。4. 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较差、 非正规金融无序发展、金融知识较为短缺射阳农村商业银行发生挤兑事件, 其中一个深层次原因是当地金融生态环境恶化。

 射阳是江苏省少数几个未参加金融生态县创建的地区, 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开展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中排名靠后 ③ 。

 受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以及地理位置等的影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正规金融发展偏弱,非正规金融无序发展现象较为严重。

 非正规金融发展可在① 数据源自中国银行业监管管理委员会 2014 年报以及相关农村商业银行 2014 年年报。② 数据源自中国银监会网站。③ 卜建明:《完善地方金融生态建设》,《中国金融》 2014 年第 14 期。财 政 金 融17 - -

 2016 年第 3 期 现代经济探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村客户的金融需求,但是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在射阳县,农民资金互助社、担保公司、融资公司等准金融机构,披着合法外衣,却大多从事非法高利贷活动 ① ,并有不少倒闭,当地农民已经见惯农民资金互助社、担保公司、融资公司等老板跑路的情况,也深受其害。

 射阳农村商业银行所在的盐东镇是担保公司等准金融机构非常集中的地方,当地的担保公司改名往往意味着老板要跑路,射阳农村商业银行庆丰分理处改名为文华分理处,没有做好充足的解释工作,使得深受民间融资危害的农民认为该分理处也与担保公司一样出现问题, 进而进行挤兑。

 同时,农村地区客户受文化教育的影响,其金融知识相对短缺,对金融的掌握情况远低于城市地区客户。

 参与射阳农村商业银行挤兑的多为乡镇的农户,文化水平较低,无法...

推荐访问: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防范化解 化解 农村信用社 风险防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