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9篇

时间:2022-08-28 17:35:04 来源:网友投稿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9篇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故事我的课程我做主 查阅资料得知: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9篇,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9篇

篇一: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数学老师教研故事我的课程我做主

 查阅资料得知: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那学校要开展数学学科的校本课程,如何去做呢?如何让数学这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这需要我们每一个数学老师去认真思考,在正规的数学课堂之外,让学生学一些书本之外的数 脊 学知识,学哪些数学知识 调 ?拓展什么知识?它和奥 斜 数班的性质又有何不同? 哲 数学校本课程能面向全体 世 孩子么,还是只挑尖子生 所 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困 房 扰着我,该如何让我自己 柿 的课堂我做主呢?在我的 痛 课程中我要教给孩子一些 痒 什么成为了我思考的方向 箍 和主题.

  在大课程观 肖 的引领下,我设计了自己 笺 的数学校本课程,孩子不 讶 仅学习数学知识,重要的 正 是感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 益 不在,但更重要的是数学 侍 思想和数学解题方法的学 盲 习,这才是孩子以后成长 柜 的关键.常见的数学四大 劲 思想方法为:函数与方程 藐 、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 型 、数形结合,这些思想方 奔 法,在我们的数学课程活 宇 动中都将有所体现.带着 焰 这样的理念,在摸索中我 闸 的校本课程开课了.我给 掌 他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 些 《学思行数学社团》.

  豫

 学思行数学社团以“我 逛 学且我思,我行故我获” 来 的社团精神,发展学生的 宠 数学素养,让孩子在动手 立 操作中,在故事情景中感 艾 悟数学,体味数学的魅力 岩 和精彩,同时社团活动课 肖 程中,也涉及了一些数学 蛙 家和数学家的故事,让孩 捡 子亲近数学伟人,了解老 痛 一辈数学家的动人故事, 票 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和热 赵 忱.

  便于管理我设制 佳 了《学思行数学社团章程 饥 》﹑《学思行数学社团日 罗 常管理制度》﹑《学思行 洋 机构设置》,学思行数学 咎 社团现有成员 24 人,包 沁 括 1 名社长,4 名小组长 残 。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 盐 一些我的课程中发生的真 辑 实事件,便于大家对我的 蚂 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中 裁 国古典玩具博大精深,因 诡 流传中外、喜者众多而博 奋 大,因文明高雅、造型优 票 美、数学底蕴深厚而精深 似 。这类玩具以它开发智力 奴 、启迪思维的功能发挥着 汕 独特的作用。我们的社团 般 活动也将以学生喜闻乐见 脏 的数学古典玩具为契机, 班 分别向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焊 介绍:七巧板,九连环, 涕 魔方,鲁班锁,华容道等 胁 多种古典数学玩具.尤记 此 得那节七巧板课,刚开始 屋 学生用自己的七巧板摆自 潍己喜欢的图案并一一展示 夏 自己的作品,然后同桌两 蛮 人用两副七巧板摆一个较 厩 复杂的自己喜欢的图案, 率 并进行展示讲解作品.接 谨 着四人组用四幅七巧板拼 擎 摆,展示.至此学生兴趣 发 已经非常高涨,我们接着 障 进行高难度的拼摆,同桌 浇 两人用两副七巧板拼摆出 杖 课件中的阴影部分一只小 气 鹿.有的孩子在一次一

 次 霹 的动手尝试,有的孩子摆 保 一次后有不对的地方在苦 晌 苦思索,还有的孩子边思 其 考边摆…学生的表现各不 烯 相同,在无一例外都在拼 遗 摆中学习和感悟,完全没 借 有跑神的.有一部分孩子 椰 摆出来了,还有的孩子没 钧 有摆出,我的课件一变, 卵 成了分割好的摆的结果, 奎 孩子们恍然大悟,当然有 敞 孩子的摆法和我不一样, 佯对的我们分享,错的我们 企 纠错.接着我们又摆了许 怀 多的其他图案,学生非常 亩 积极踊跃的参与了课堂. 蘸 整节课,没有讲授,但在 特 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非常开 事 心,既动手操作了又锻炼 髓 了自己的思维,效果真的 沽 非常好,当然我也思考了 絮 如果能发成大卡片正面阴 谨 影图,反面答案,配套的 湛 两副七巧板则学生操作起 胆 来是不是就更方便了?当 钳 然我们的课程一直是以这 提 样活动的形式开展学习的 汐 .

  还记得面对四年级 晶 的孩子讲植树问题,为了 淘 便于学生去理解,我们的 沈 课堂移到了操场上,学生 暴 分组解决问题,先一起来 软 ,解决 30 米长的道路一 反 边植树开头和结尾都栽, 惜 五米栽一棵树要种几棵树 梭 ?如果开头和结尾都不栽 丁 呢?如果两边都种呢?马 嗡 上我们的孩子变身成了可 药 爱的小树,自己去组织着 轰 站位,尝试解决问题了, 屯 真好,孩子无形中已经把 寡 我们的学习方法渗透到了 特 数学课堂中了,只有自己 睡 动手操作才叫解决问题哦 爸 !测量长度的,站人的, 爽 数数的,监督的,分工很 秃 明确,不错!问题很快解 卸 决了,理解起来非常容易 妻 !我又出了一道类似的题 目 目.让学生思考如果不实 土 际站位,你有什么方法解 朋 决?有画

 图用小棒代替树 渡 的,有主张通过多实践找 腺 出方法,推广算法的.总 纸 之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 摩 的思维火花被迅速点燃. 兄 接着我们分组解决了正方 篷 形池塘四边植树问题,甚 稚 至于最难的 10棵树栽五 降 行每行 4 棵树的问题也有 锭 学生在操作中完成了,真 豢的是好厉害哦!

  当然 眶 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很多 协 ,数学家故事展示,有趣 聚的数学小故事展示,测测 碍 身边的物品,其他课程中 焦 发现数学,悖论,莫比乌 缕 斯带,我从一张纸中钻了 颓 出来等等等等,哇,一个 净 一个的活动都特别的有趣 缝 哦,

  当然,由于开展 登 数学校本课程活动时间还 针 短,经验还不够丰富,难 烹 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泽 如规模还不大,人数还太 哦 少,活动内容设置还不够 扦 系统化等等,但我们在活 奖动的道路上正在前行,尽 胰 管还很稚嫩,但我相信, 取 秉承着这份对教育的执著 鄙 ,我将一路前行!我的课 拍 程我做主,让孩子在活动 够 中,去感悟,去理解,去 情 享受数学吧!

篇二: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l

 ÷ 簪 、

 数中段 【课 堂 经 纬 】课例评析 f教 学片 断】

 课始 ,教师出示算式(65+45)x5, 让学生 口答运算顺序和结果 ,接着 , 教师告诉学生这道题还有第二种计 算方法 ,请同学们猜一猜怎样计算。

 生 l:65+45~5 生 2:65x5+45 生 3:65~45+5 生 4:(65+5)x45 师 :这四种计算方法哪~个是 正确的?这需要我们进行验证。请同 学们计算一下,看它们分别得多少? 生 :

 它 们 分 别 是 290、370、 2930、3150。

 师 :四个算式哪个是正确的? 生 :没有一个是正确的,因为结 果都不 是 550。

 师 :说得很对 。上面这四个算式 都不是 f65+45)x5的第二种计算方 法 。那 么 它的第 二 种计 算方 法 到底 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 习的 内容。f板书 :乘法分配律) 出示例题 :f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 科书数学四 年级 下册 第 54页) 三 湖 让学生看图审题后.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 :你们对“上衣 65元 ,裤子 45元,买 5件夹克 衫和 5条裤子”怎样理解? 生 1:上衣 65元一件 ,买了 5件 ,裤子 45元一 条,买了 5条。

 师 :还可以怎样理解? 生 2:-一件 上 农和 ~ 条 裤 子 为一 套 衣 服 。买 一套 衣服 用了f65+451元 ,共买 了 5套 。

 教师演示教材中例题的内容 ,帮助学生理解题 意 ,然后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

 方法一:先算买上衣和买裤子各用多少元 65×5+45×5=325+225=550f元1 方法二 :先算买一套衣服用了多少元 f65+45)x5=1 10~5=550(元) 师 :同学们用两种方法解答得很好 , 那么谁现在知道了(65+45)x5的第二种方 法是什么? 生 :f65+45)x5的第二种方法是 65x 5+45x5。

 师:两种计算方法 ,必须具备什么条 件? 生 :结果相等。

 师 :两种计算方法 的结果相同,你会 把 这两道 算式 写成 一个等式吗 ?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

 (65+45)×5=65×5+45×5 『教学反思】

 1.教 师的教 必 须以 学生 需要 学 习为 前提 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学习需要 时 ,才有浓厚 的学习兴趣 、强烈的求知欲 望 ,就会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接受教师 的讲解 、示范 、引导及组织的一切教学活 动 ,教师的教才是有效 的,才能收到事半 功倍 的效果 。在本节课 的教学中,一开始就让学生猜 测f65十45)×5的第二种计算方法,预见乘法分配律 ,这 是教师有意让学生得出错误的结论 ,目的是让学生产 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 遇到困难 、产生学 习需要时 ,教师再帮助学生寻找解 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例题 ,

 得 出f65+45)~5=65~5+45~5,然后教师告诉学生(65+ 45)x5既 可 以 按 运算 顺 序进 行 计 算 .也 可 以转 化 成 65~5+45~5后再进行计算。因此,教师有时可以有意 给学生设计一些困难 ,使学生经历一些挫折 ,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产生需要学习的欲 望,给教师组织教学创造一个好的氛围 ,使每个学生 都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必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有以下几个 标志 :①问题是学生发现 的,不是教师提出的,不是教 师问学生答的形式。②结论是学生研究探索的结果 ,

 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的。③是学生想这样做。想 这样想,不是教师要他这样做,要他这样想。④学生要 有思考研究的时间和空间。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 与教学活动 ,我们的做法是“先试后导”。所谓“先试后 ■许万明 一乘法分配律一教学片断及反思 让学生在猜测、探索中发展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苏毂符 、学数学皈 【课 堂 经 纬 】教学随笔 贵任编辑 :

 一 qZ"伟 老 师 ,请 等 一 等 ■顾 卫华 前不久的一次校教研课上 ,看到这样一组教学镜 头 :屏幕显示 :老猫和小猫一共钓了 29条鱼 。小猫钓 了多少条鱼?图中显示老猫钓了 20条鱼 。一名学生回 答 :20+9⋯⋯师忙问:9是哪里的?然后示意他坐下 , 让另~名学生发 言。生答 :29—9=20。教师很满意 ,显 然这名学生的回答更符合老师的要求。

 针对老师的做法 ,我提 出了疑义 :难道第一个孩 子的回答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其实学生已经知道 正确答案是 9了。学生的脑海里经历了这样一个思考 过程 :小猫钓 的鱼和老猫钓 的鱼合起来就是总数 29, 老猫钓了 20条鱼 ,小猫肯定是钓了 9条鱼 。因为 20+ 9=29。低年级 儿童的思维具有单向性的特点 ,从左往 右他知道 1+1=2,但从右往左他就不一定知道 2-1=1 了 。

 ·

 近十来年我一直从教低年级数学 。每教一次一年 级 。班上总有几名学生爱用加法解决这类问题 。以前 若是碰到这种情况 。我是执意让学生改用减法计算 的。但在听过常州市教研室汪履平 主任 的一次讲座 后。我对原先的做法产生了怀疑。汪主任也说起过像 这样的一则教学案例,他认为用加法计算是可以的, 这一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还说到另 -N案例 ,是 关于计算教学的 ,具体是什么内容我已记得不太清楚 了。只记得教师在让学生 自主探索算法时有几名学生 的想法与众不 同,比较繁琐。汪主任建议教师不要强 迫他们改方法 ,顺其 自然。儿童对 自己的创造都有一 种莫名的偏爱 ,强制只会让他们觉得教师 是“以势压 人”,并不能使他们“心服 口服”。那名教师听取了汪主 任的建议 ,尊重了学生的选择。随后 的几天跟踪调查 发现这几名学生到后来自动放弃了最初的坚持 ,改用 多数学生所喜欢的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因为他们渐 渐发现 自己所采用的方法虽然是自己的劳动成果 ,但 在计算时比较复杂 。不够简练。从“爱我所创”到“选我 所爱 ”,学生的成长 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回到“小猫钓鱼”这则案例 ,在以后的教学中当我 再次遇上这类问题时 。我没有一再坚持减法就是惟一 的方法 。毕 竟用加法计算这种想法并不是全无道理 的,如果教师断然否定 ,会让学生觉得委屈 ,挫伤他们 的积极性 。为此 。我对爱用加法计算 的学生说 :“我们 在列式计算时 ,一般习惯地认为等号后面的数才是答 案 。在 20+9=29这道题 中 。29是答案吗 ?你的想法是 对的 ,但你怎样 才能让老师 和同学都 明白你的想法 呢?”如果学生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最后教师可 以提议 。在算式 的下面写上一句话 :答案是 9。或是在 9的下方做 上标记 。如 20+9=29,表示 9才是小猫钓 的鱼。学生对老师的理解深为感激 ,对老师的建议欣 然接受 。随着学 习的深入 ,学生的思维逐步得到发展 ,

 由单 向思维逐渐过渡到逆向思维,渐渐地他们最终会 舍弃原先的加法而改用减法计算,因为他们渐渐明白 从总数里去掉老猫钓的鱼就是小猫钓的鱼 ,用减法计 算也可以而且还不用做标记 ,多方便啊!这样 ,学生就 自然理解减法计算的意义。

 理解是发展的前提 ,等待是理解 的前奏 。教育需 要等待 。孩子在等待中学会思考 、学会取舍 ,在等待 中 经历心智的开启与成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等待也 是一门教育艺术。是一种积极主动无声的呼唤!团 (作 者单 位 :金 坛 市直 溪 中心 小学 ) 导”,就是让学生先去感知 ,尝试所要学的内容 ,然后 由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 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去看书、 复习、讨论 、演示 、示范 、实验 ,帮助学生解决在尝试中 遇到 的困难和 问题 。让学生先去尝试 ,可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把教师“要他学 ”转变 为“他 要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产生知识 飞跃做 好准备;可以使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可以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 中自 我否定 、自我完善 ,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就是“先试后导”的一种范例。阐 (作者单位 :金湖县教师进修学校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篇三: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级数学教研组团队介绍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团队介绍教导计划

 青蓝工程

 教研动态

  一年级语文

 一年级数学

 二年级语文

 二年级数学

 三年级语文

 三年级数学

 四年级语文

 四年级数学

 五年级语文

 五年级数学

 六年级语文

 六年级数学

  英语一组

 英语二组

 诵读教研组

 音乐教研组

 体育教研组

 美术教研组

 综合教研组

  课题成果

 诵读实验

 英语教学

 德育课题

 校园文化

  学科带头

 优秀师傅

  经典教案

 教学收获

  点点滴滴进步、快快乐乐成长

 栏 目 树 形 导 航

 | 网站首页 | 校园动态 | 党建园地 | 教学科研 | 七彩童心 | 图片中心 | 下载中心 | 校园论坛 | 校园博客 | 雁过留声 |

  |

  教学科研首页

  |

  教导处工作

  |

  教研团队

  |

  课题研究

  |

  教师风采

  |

  教案随笔

  |

 您现在的位置:

 后宰门小学 >> 教学科研 >> 教研团队 >> 四年级数学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团队介绍顶 热 荐

 ★★★【字体:小 大】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团队介绍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团队介绍

  作者:白晓玉

 教学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84

 更新时间:2010-12-3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团队介绍

  我校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实力雄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

  教研组长白晓玉老师,大学本科学历,小学数学高级教师。从教二十年,在教育教学领域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勇于实践,多次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被评为新城区教学能手,西安市骨干教师。曾获得陕西省素质教育目标体系课题实验教学比赛一等奖,陕西省第二届小学课堂教学大赛决赛二等奖,西安市第六届基本功比赛数学学科二等奖,新城区首届教学成果展示赛第三名。多年来,不仅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而且笔耕不辍,《给孩子一片同等的天空》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三等奖,《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麻将的异化》《走出个性教育的误区》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奖并发表于《陕西教育》、《教师报》、《小学教学报》、《家教指南》等教育教学刊物。

  许雪丽老师,毕业于郑州铁路师范,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小学数学高级教师。从教十八年来,工作认真踏实,治学严谨,成绩突出。被评为局级优秀党员,师德优秀教师。在新城区小学数学全过程教学评优活动中,获数学学科三等奖,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奖,其中《如何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在《教师报》发表。

  王则宇老师,毕业于陕西省教育学院,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从教十年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勤于钻研,教学严谨,勇于创新与

 实践,兢兢业业立足于本职工作,成绩突出。在各级各类的教学比赛中获奖。曾为西安市小学数学课改做示范课,所上《生活中的大数》一课被陕西省小学教科研评比为优秀课,曾获得新城区全过程评优二等奖。撰写多篇论文获奖:其中,《统计》、《角的认识》两课的教学设计和反思均获得全国基础教育二等奖,所撰写论文《数学课中的“意外”》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此外在教学工作中特别关注后进生的发展,曾两次被新城区教育局评为后进生辅导先进个人。

  雷金老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五年以来,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断进取,所带班级成绩突出。目前正在继续陕西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研究生的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热爱学生,正是他们的进步和成长,显示了我们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我们感谢学生,正是他们的天真和幼稚,显示了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需要。

  用热情感染学生,用真诚打动学生,用爱心温暖学生。这是我们的教育箴言。我们四年级数学教研组愿意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烦恼,一起欢笑,给孩子创造一片自由平等的学习天地!

  教学文章录入:四年级数学

 责任编辑:王芳琳

  上一个教学文章:

 没有了

 下一个教学文章:

 四年级数学课时梳理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最新推荐相关教学文章

 [组图]英语小报 Happy Mot…

 后宰门小学学子规三字歌

  [图文]后小校徽解读

 [组图]新城区小学数学中心…

 [图文]《小数点搬家》教学…

 [图文]《小数乘整数》教学…

 [图文]《小数点搬家》案例…

 [组图]四年级数学四月综合…

 《学子规》“两操”篇

 [推荐]抽考趣谈

 [组图]英语小报 Happy Mot…

 后宰门小学学子规三字歌

 [图文]后小校徽解读

 [推荐]抽考趣谈

 2010——2011 年度(上)校…

 [推荐]成

 语

 德育实效化系列活动(二)

 学以致用,行知结合

 兴校兴教,必须以教育科研…

 开展校本培训,成就教师专…

  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点搬家

  网友评论:

 (只显示最新 10 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后宰门小学版权所有 陕 ICP 备 10000979 号 站长:王芳琳

篇四: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听课随笔

 来宾祥和小学

 黄雪文 12 月 9 日听了陈副校长执教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课。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传统教学中十分重视的内容。在教材中,这一节的内容安排是:在情境活动中抽象出数学算式——估计一下算式的结果——探索计算的方法。这节课重点要放在试商上。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以下几点:

 1、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计算教学,只有算理理解了,学生才能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也才能运用计算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学生的想法中往往就包含了对算理的理解,如果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不够明确,教师又通过追问的形式,作进一步的引导,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2、注重学生的发展,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环节。

 本节课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从学生实际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来设计课堂教学。学生已经掌握有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去书店购书”这一数学情境,老师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的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

 3、珍惜错误,善待错误。

 本节课教师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究,而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又特别关注学生的错例,并把这些错例展示出来,如:有一名同学在试商的过程中出现了用看作的整十数来和商相乘的现象,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评议,找出错误原因,并通过改错这一环节的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篇五: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统计》 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 例 1.

 编写意图

  (1)

 根据× × 市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人数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发现信息,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新的统计方法, 并出示折线统计图.

 (2)

 教材首先给出参观科技展人数条形统计图, 呈现出 6 年来不同的参观人数. 让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发现各种信息, 如参观科技展的人数逐年增加等. 通过小精灵的提示:“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 引出折线统计图. 运用小精灵的话:

 “这种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 使学生明确新知识. 引导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 归纳概括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突出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增减变化这一特点. 引导学生根据参加科技展人数增减变化,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教学建议 教学时, 要充分运用知识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对两种不同的统计图进行充分的比较,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 发现它们的异同点. 明确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 而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 而且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在对比中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同时组织学生根据数据的变化, 交流各自的感受.

  2. 例 2 及“做一做”.

 2

 编写意图

  (1)

 例 2 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的基础上安排的. 教材通过妈妈为陈东记录从出生到 10 岁的身高, 以统计表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一组数据, 使学生认识到要清晰地反映陈东身高变化情况, 制成折线统计图会更好.

 (2)

 教材给出陈东从出生到 10 岁的身高数据, 让学生通过描点、 连点成线段, 在连点的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增减变化, 经历整理、 描述、 分析数据的全过程, 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 更深入的认识. 当学生补充并完成折线统计图后, 教材安排了 三个简单的问题, 让学生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分析, 还要依据数据的变化特点对“陈东 5 岁半时的身高” 进行合理的推测. 通过小精灵的提问: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 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维空间.

 (3)

 例 2 后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通过对某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喜欢看科普读物的人数的统计, 一方面运用了 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使学生感知统计的现实作用, 另一方面巩固了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建议

  (1)

 教学时, 可以让学生先观察统计表, 思考:

 陈东从出生到 10 岁身高有怎样的变化? 从中你想了 解哪些关于他身高的数学问题? 使学生感受到要想了 解陈东的身高在不同年龄的变化, 最清晰的表示方法是绘制折线统计图. 然后组织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数据, 通过描点、 连线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在完成折线统计图后, 可以组织学生回顾刚才提出的数学问题,并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调查 10 岁儿童身高的平均值,对照陈东的身高谈谈自己的看法, 也可以对陈东未来的身高进行预测.

 (2)

 如果条件允许, 也可以调查学生自己的身高, 制成折线统计图, 让

 3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身高变化情况感受统计的实际意义.

  3. 关于练习十九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 1 题, 是某地 2004 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 了 解气温变化与月份的关系. 教学时, 教师也可以出示本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 组织学生分析, 从而对本地的天气温度变化有所了解.

 第 2 题, 教学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折线统计图, 在回答问题时, 重点让学生感受我国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数据变化趋势, 感受农民生活的变化, 强化统计的现实意义.

 第 3 题, 让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 在回答“哪年到哪年增长的幅度最大” 时, 学生可以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通过计算来解决.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折线的起伏变化, 直接判断出结果.

 第 4 题, 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 可以先组织学生观察病人体温的变化, 然后谈谈对人的体温状况有哪些了 解, 再对照正常值发现问题. 图后的 5 个问题可以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 然后再回答. 教师要让学生仔细观察, 明确横轴数据表示的含义.

 第 5 题, 是一道实践活动题. 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课余时间, 通过用温度计测量室外一天温度变化情况, 掌握收集、 记录、 整理数据的方法, 并尝试用附页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在实践活动前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如:

 准备测量工具——温度计, 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记录的方法等. 提倡小组合作开展实践活动, 发挥集体的作用.

 第 6 题, 一方面让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了解沙尘暴的变化情况, 从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环保的问题, 增

 4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 7 题, 让学生在教科书的附页上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 并独立对数据进行分析. 教学时, 教师要把握教学要求, 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指导.

 第 8 题, 是一道开放题, 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选择合适的事例, 所选事例如果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 数据要呈现变化的趋势. 鼓励学生团结互助, 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 有条件的班级, 可以组织学生对各组的折线统计图进行评价.

 第 9 题, 让学生根据张浩家这几年旅游消费情况的统计表, 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同时能从统计中发现问题, 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篇六: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兰店市四平中心

 刘芳 图形的分类 主要学习内容 1、本单元包括的主要内容及编写意图 《图形的分类》一课安排在四年级下学期。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图形分类;三角形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平行四学习内容分析 边形梯形、梯形的初步认识;图形欣赏。首先安排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图形,之后进行图形的分类活动,使学生通过依据不同标准的分类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特征。

 2、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图形的分类 课

 程

 资

 源 学习目的要求 教材资 学 生 资教师资源 互动资源 源 源 激发学生北 师 大 实物投影

 兴趣 版 四 年级 下 册问题教科书 情境 学

 习

 程

 序 谈话: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图形了,这节课,我们将来继续探索图形中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分类

 1、出示各种图形认识分类 2、说出自己分类的理由 小组说 全班说 调整记录

 1、能够区 北 师分、认识各 版 北大 版种图形。年 级2.在分类 册 教建立中,初步感 书 模型 受图形特征;获得分大各 种 图实物投影

 师形 四下科 类方法

 认识图形北 师 大 在实际生版 四 年活中的重级 下 册要作用 教科书 解释应用 实物投影

 1、观察与发现:课后一题 2、说说生活中的发现 3、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4、书中 2 题 5、观看生活中图形的利用的图片

 教

 学 随

 笔

篇七: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年级 X 册第 X 单元 XXXXXXX

 备课人:

 课时:

 南昌市青山湖区工人新村小学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教 师 备 课 本

 20_13_ — 20_14 _学年 下

 学期 _数学______学科

  四 __年级

  教 师 : ______ 涂 艳 琨 _________

  南昌市工人新村教师教学常规要求 (试

 行)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区教体局对小学教学常规的若干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我校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特制定小学数学常规要求。

 望全体数学老师认真贯彻执行!

  备课要求:

 教学计划 一、 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 知识与技能。

 2. 数学思考。

 3. 解决问题。

 4.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二、 教材简析(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 教学内容。

 2. 教学重点、 难点。

 3. 知识结构。

 三、 教学中要采取的教学措施。

 四、 我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分析(主要从知识与技能、 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

 五、 课时安排(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单元备课 一、 教材简析(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 教学内容。

 2. 教学重点、 难点。

 3. 知识结构。

 二、 本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1. 知识与技能。

 2. 数学思考。

 3. 解决问题。

 4.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三、 教学本单元要采取的教学措施。

 四、 课时安排(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五、 单元自测分析(主要从本单元测试的基本情况、 教学的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典型解剖、 补救措施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

 课时备课 一、 教学内容。

 二、 教学目标。

 三、 教学重点、 难点及突破方法。

  四、 教具和学具准备。

 五、 教学过程。

 【说明】

 1. 二次备课:

 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 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加以组织、 整合, 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

 2. 教学反思(课后随笔)

 :

 主要写本节课(1)

 写成功之处(2)

 写不足之处(3)

 写教学机智(4)

 写学生创新(5)

 写" 再教设计" 写出自己的教完本节课的感想。

 撰写课后随笔贵在及时, 贵在坚持, 贵在执着地追求。

 一有所得, 及时写下, 以写促思, 以思促教, 长期积累, 必有" 集腋成裘、 聚沙成塔" 的收获。

  作业要求: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同时作业又是巩固知识, 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 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及手段。

 因此, 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 优化作业设计, 提高作业批改质量, 现结合学校实际, 对我校数学作业的书写、 布置以及批改等常规作如下要求:

 一、 作业格式 1. 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全部用铅笔书写。

 2. 学生的书写要做到认真、 工整, 字体端正、 清楚。

 3. 作业本要保持清洁整齐, 特别是作业本的封面不能乱涂乱画。

 要求每个学生有两本作业本分①号本和②号本。

 4. 在做每一次作业时都要求学生写上日期。

 5. 作业要分明, 每做完一题就必须空一行。

 在做计算题时, 要求一边只能写一道。

 6. 在做竖式计算时, 横线要用尺子来画, 不能画得弯弯曲曲。

 7. 在做混合运算时, 要按课本要求运算。

 二、 批改要求:

 1. 教师批改作业要做到及时批改、 及时反馈, 同时也要求教师对后进生的作业多面批。

 2. 批改的符号“√ ” 或“×” 不能太大, 一般不要超过三行, 更不能几道题只用一个批改符号。

 同时改革批改符号, 因为不能只用“√ ” 或“×” 两种符号来表示对学生作业的评定, 这样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

 下面就一些批改符号意义作一下说明:

 符号

 意义 √

  完全正确

 这部分错 ×

 全错 ~~~~

  这里有错误或问题 …… 有遗漏数目、 符号或文字 (以上批改符号教师可以参照使用)

 3. 练习若有订正, 计算题要抄题目, 文字题、 应用题、 判断题、 填空题不抄题, 就近订正; 练习册订正时, 订正在错题的旁边, 如若不够, 可订正在每一页最上方或最下方的空白处。

 试卷订正时, 订正在试卷的反面并请家长签字。

 4. 采用双向评价形式, 教师对于学生的书写和质量两部分进行评价, 质量采用百分制, 书写批改分优、 良、 中、 加油四档, 评价的一般标准:

 优:

 作业内容全部正确, 书写符合要求(端正、 清楚、 行款整齐清洁)。

 良:

 作业内容正确, 略有小错, 书写较好, 基本符合要求。

 中:

 少数作业题有大错, 书写一般, 或作业内容无大错, 但小错较多, 不够整齐、 清洁。

 加油:

 作业内容错误较多, 书写马虎、 潦草、 不合格式要求。

 建议教师多用一些有表扬作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批语。

 如:

 有进步、 加油、 你真棒等。

 听课要求 1. 每学期听课不少于 12 节, 中层以上不少于 16 节。

 2. 应标明听课日期, 填写执教者姓名、 执教内容等。

 3. 详细记录教学过程, 包括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板书等。

 4. 每节课都能随课在旁边以关键字形式批注, 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或记录其他老师评课。

 业务学习笔记要求 1. 每学期业务笔记不少于 6 次。(会议记录除外)

 2. 写明学习时间、 学习内容标题。

 3. 内容丰富、 记录详实。

 4. 心得为自己学习后的所思所想, 可以是学习所得, 也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

 工人新村小学教务处

  第 二

 学期授课表

  一 二 三 四 五 上

 午 1 2 班 1 班

 1 班 2 班

 2 班 1 班

 1 班 2 班

 2 班 1 班

 2 3 4

  下

 午 1

  1 班 2 班

 2

  3

  4

 一 二 三 四 五 上

 午 1

 2

 3

 4

  下

 午 1

 2

 3

 4

 星 期 时 间 节 次 星 期 时 间 节 次

  学年度

 学期学生成绩表 教师:

 班级:

 学科:

  学 号 姓

 名 平

  时 期中成绩期末 成绩 学期总评备注课堂提问 单元练习

 阶段成绩比较表 期中测试 全市(区)抽样分 本班平均分

  期末测试 全市(区)抽样分 本班平均分

 学 号 姓

 名 平

  时 期中成绩期末 成绩 学期总评备注课堂提问 单元练习 总

 分 平 均 分 及 格 率 优 秀 率

 学年度

 学期学生成绩表

 教师:

 班级:

 学科:

  学 号 姓

 名 平

  时 期中成绩期末 成绩 学期总评备注课堂提问 单元练习

 阶段成绩比较表 期中测试 全市(区)抽样分 本班平均分

  期末测试 全市(区)抽样分 本班平均分

  学 号 姓

 名 平

  时 期中成绩期末 成绩 学期总评备注课堂提问 单元练习 总

 分 平 均 分 及 格 率 优 秀 率

  学期教学计划

  本 班 学 情 分 析

 (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

 本学期所任教的两个班共有学生 107 人。

 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习后, 基本知识、 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 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 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

 特别是动手操作、 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还比较好。

 对本班的学生, 我认为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 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 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培养本班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教 材 简 析

 1. 教学内容

 2. 教材所处的位置、 纵横向联系

  3. 教学重点、 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三角形, 位置与方向, 折线统计图, 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 册 教 材 的 教 学 目 标 1. 知识与技能

 2. 过程与方法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 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进一步发展数感,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 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 认识三角形的特性, 会根据三角形的边、 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 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教 学 措 施

 1. 针对教学内容、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2. 针对班上学情所采取的措施 1、 认真备课, 精心设计练习, 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在课堂教学中, 努力建构立互动的教学模式, 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变成“要我学” 为“我要学” 。

 3、 多和学生交流、 沟通, 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解开他们心中的结, 让他们在快乐、 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2013~2014 学年度下学期 数学学科教学进度安排表

  四年级 1、 2

 班

 周

  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计划(节) 备注 第

 1

 周2 月 10 日— 2 月 14 日四则运算 5

 第

  2

  周2 月 17 日—2 月 21 日位置与方向 5

 第

  3

  周2 月 24 日— 2 月 28 日加法运算定律

  乘法运算定律 6

 第

  4

  周3 月 3 日— 3 月 7 日简便计算 5

 第

  5

  周3 月 10 日—3 月 14 日营养午餐

  单元复习

  测试及分析 5

 第

  6

  周3 月 17 日—3 月 21 日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性质和大小比较 6

 第

  7

  周3 月 24 日—3 月 28 日生活中的小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6

 第

  8

  周3 月 31 日—4 月

 4 日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整理和复习 期中测评6

 第

  9

  周4 月 7 日—4 月 11 日期中测评分析

  三角形 5

 第

  10

 周4 月 14 日—4 月 18 日图形的拼组 5

 第

  11

 周4 月 21 日— 4 月 25 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5

 第

  12

 周4 月 28 日— 5 月 2 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5

 第

  13

 周5 月 5 日— 5 月 9 日统计 5

 第

  14

 周5月 12 日— 5月 16 日数学广角 4

  第

  15

 周5 月 19 日—5 月 23 日数学广角 5

 第

 16

  周5月 26 日— 5月 30 日小管家测评及分析

 5

 第

 17

  周6 月 2 日— 6 月 6 日总复习 5

 第

  18

 周6 月 9 日— 6 月 13 日总复习 5

 第

 19

  周6 月 18 日—6 月 20 日总复习 5

 第

 20

  周6月 23 日— 6月 27 日总复习 5

 第

 21

  周6 月 30 日— 7 月 4 日总复习

  期末测评 4

 第

 周 月

  日—

 月

  日

 第

 周 月

  日—

 月

  日

 第

 周 月

  日—

 月

  日

 第

 周 月

  日—

 月

  日

 第

 周 月

  日—

 月

  日

 第

 周 月

  日—

 月

  日

 第

 周 月

  日—

 月

  日

 第

 周 月

  日—

 月

  日

 第

 周 月

  日—

 月

  日

  南昌市工人新村小学教师备课格式

  四 年级 下 册

 第 一 单元备课

  备课人 :

 涂艳琨

 单元备课

 单元名称 四则运算

  教 材 分 析

  目 标 导 向

  人教版实验教材根据《标准》 的理念与目标要求—“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 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 不超过三步)

 ” (《标准》 P21)

 , 采取的是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编排方式。在此之前, 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左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 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象“24-8×2” 这样乘除在后的类型是第一次出现)

 , 并对此前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 概括和总结

 1. 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 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 三步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养成认真审题、 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重 点 与 难

 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顺序。

 借助括号的加入体会解决问题途径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会用括号列综合算式。

  课 时 安 排

  5 课时

  第 1 次教学设计 课题: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初步培养学生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自主探索, 交流讨论

  3. 通过自主探索, 发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是问题, 可能个别学生会列分步计算, 要引导学生慢慢的适应列综合算式, 另外, 对于运用综合算式解应用题 我班学生有前面的学习基础, 估计学生根据主体图提问题和列算式都不书写也要严格要求。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和练习题纸 教学流程:

 一、 复习 列式计算, 并说明运算顺序 246+83-157

 357÷3×59 【复习的这个步骤我认为可以删去, 因为这是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篇八: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源源 信信 息息 表表

  标标

 题题: :

 从克到吨 关关键键词词: :

 克、 吨 描描

 述述: :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 感受了解表示较重物体轻重时, 一般用“吨” 作单位, 了解一吨的实际重量。

 2. 知道克、 千克、 吨之间进率, 会进行简单换算。

 3. 结合生活实际, 解决与克、 千克、 吨有关的简单问题,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 结合具体情境, 提高对物体重量的估计能力。

  学学

 科科: :

 小小 学学四四年年级级> >九九年年义义务务教教育育课课本本> >数数学学第 第七七册册

 语语

 种种: :

 汉汉语语

 媒媒体体格格式式: :

 . .d do oc c

 学学习 习 者者: :

 教教师师, , 学学生生

 资资源源类类型型: :

 文文本本类类素素材材

 教教育育类类型型: :

 小小学学教教育育> >四四年年级级

 作作

 者者: :

 王文娟

 单单

 位位: :

 奉贤区江海第三小学

 地地

 址址: :

 E Em ma ai il l: :

 从克到吨 奉贤区江海第三小学 王文娟 教学内容:

 四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

 20 页-21 页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 感受了 解表示较重物体轻重时, 一般用“吨” 作单位,了解一吨的实际重量。

 2. 知道克、 千克、 吨之间进率, 会进行简单换算。

 3. 结合生活实际, 解决与克、 千克、 吨有关的简单问题,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4. 结合具体情境, 提高对物体重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

 老师想请小朋友猜一猜我大概多重? 请把想法告诉同桌, 看谁说的最接近?

 2,

 当场称老师体重验证。

 你猜对了吗?

 3,

 媒体出示一头大象, 猜体重。

 4,

 创设“曹冲称象” 情境。

 5,

 揭题:

 从克到吨。

 (通过猜测老师体重, 大象体重, 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估计重量的能力, 促使学生回忆已学过克、 千克的旧知, 为理解较重物体用“吨” 表示打下伏笔)

 二、 直观感知, 探究认识“吨”。

 1, 学生交流带来的已知重量的物体。

 问:

 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 做单位的物体呢? 为什么? 谁有办法将吨物体带进教室吗?

 2,(生举例)

 你在生活中一定看到过可以用“吨” 做单位的物体, 能简单说一说吗?

 3, 媒体出示 P20/3 大型动物体重:

 请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以吨为单位的物体都非常大, 而且非常重)

 小结:

 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吨” 做单位

  (通过直观交流所带诸如一包饼干重量等, 旨在感悟体验较重物体必须用比克、千克大的单位吨表示, 从而对“吨” 概念有初步认识与理解, 能否将吨物体带进教室思考蕴含了等量替换思想)

 4, 出示:

 报纸、 信封、 河马、 鲸、 白菜、 苹果等, 让学生进行判断。

 (结合具体情境, 提高学生对物体重量的估计能力)

 5, 媒体出示:

  你有什么想法? 发现什么?

 交流后板书:

 1 吨=1000 千克 100 千克 100 千克 100 千克

  6,

 出示:

 一辆卡车上标注限载重 6 吨, 旁边有一堆货物, 标注 6000 千克 师:

 说说能不能全部装上卡车? 为什么?

 7,

 看图填空(你是怎么想的? )

 (通过直观图形, 一方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 更加深理解 1000 千克与一吨之间关系, 为后面化聚练习作准备, 同时感受数学离不开实际生活。

 )

 三、 单位间转换练习 1、 练一练:

 2t=(

 )

 kg

  5t=(

 )

 kg 4000kg=(

 )

 t

 6000kg=(

 )

 t 8t+1t=(

 )

 kg

 12t-6t=(

 )kg 指明核对交流

  2、 判断(出示媒体)

 (1)

 小胖重 50 吨(

  )

 (2)

 11t-2t=9kg (

  )

 (3)

 8000kg+2t=10t(

 )

  (4)

 6000kg=6g (

 )

  (5)

 6000kg=6t (

 )

  (6)

 1t=1000kg=100000g (

 )

 3、 选择:

 (出示媒体)

  (1)

 4000000kg= (

 ) t

 A、 4

  B、 4000

 C、 400

 (2)

 8t-6500kg= (

 ) kg

 A、 1500

 B、 1. 5

  C、 15

 (3)

 3226kg+2t= (

 ) kg

  A、 5. 226

 B、 5226

 C、 3228

  4、 列式解答:

 特奥会准备了一批纯净水供观众和运动员饮用, 有 750 桶, 每桶纯净水重 20 千克, 派一辆载重为 2 吨的小货车来运送, 那么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全部运完?

 (通过单位间换算, 判断, 选择等多种形式练习, 使学生对单位间化聚掌握得牛 500 千克 (

 )

 头 水泥 80 千克 (

 )

 袋 油 100 千克 (

 )

 桶 面粉 25 千克 (

 )

 袋 1 吨

 较好, 另一方面练习形式的多样性, 能维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保持足够积极性, 自始自终参与学习活动)

篇九: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p>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 学生现状分析:

 共有学生 近 200 人,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 接受能力较强, 学习态度较端正。

 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 不能及时完成作业、 上课精力不能集中等, 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 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 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 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孩子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二、 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及结构 本册教材包括:

 简易方程, 多边形的面积, 因数与倍数, 认识正负数,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对称、 平移与旋转, 分数加减法, 统计, 可能性 教材的编写特点:

 1、 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性、 科学性和时代性,

 2、 坚持:

 “情境串” 带动“问题串”

 3、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 优化知识结构。

 4、 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 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拓宽学生的视野。

 三、 教学目的 1. 结合具体情境, 理解方程的意义、 等式的性质; 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数量关系, 回佣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能够运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实例, 知道 2、 3、 5 的倍数的特征; 能找出 100 以内地、 3、 的倍数; 理解奇数、 偶数、 质数、 合数的含义; 会分解质因数。

 2 3. 结合现实生活, 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会用正负数表示日 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4、

 结合具体情境, 理解分数的意义;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认识真分数、 假分数,并能够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 结合具体实例, 理解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及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 结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 会约分; 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 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6、 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和优选法。

 四、 主要教改措施及思路 1、 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 加强探索性, 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重视方程教学, 初步建立代数观念。

 3、 重视引导学生自 主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 重视口算、 估算的平日练习。

 5、 全面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

  五、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周时 备注 1 3.2 / 3.5

 简易方程

  4 4

 2 3.8 / 3.12

 简易方程

  5 5

 3 3.15 / 3.19 1、 简易方程 2、 单元检测 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2 2 5

  4 3.22 / 3.26 3.29 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三角形的面积 2 3

 5

 5 / 4.2 1、 梯形的面积 2、 回顾整理 3 2

 5

 6 4.5 / 4.9 1、 回顾整理 2、 单元测试 3、 综合应用 4、 因数与倍数 1 1 1 1 4 清明节放 假一天 7 4.12 / 4.16 1、 因数与倍数 2、 单元测试 4 1 5

 8 4.19 / 4.23 1、 认识正、 负数 2、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3 2 5

 9 4.26 / 4.30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5 5

 10 5.3 / 5.7 1、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 单元测试 3、 对称、 平移与旋转 1 2 1 4

 五一放假 11 5、 10 / 5.14

 1、

 对称、 平移与旋转 2、

 分数加减法

  3 2 5

 4 12 5.17 / 5.21

 分数加减法

  5 5

 13 5.24 / 5.28 1、 分数加减法 2、 单元检测 3、 综合应用 2

  2 1 5

 14 5.31 / 6.4

 统计

  4 4

 六一儿童节 15 6.7 / 6.11 1、 可能性 2、 数学与生活 3、 总复习

 2 2 1 5

 16 6.14 / 6.18

 总复习

  4 4 端午节 放假一天 17 6.21 / 6.25

 期末复习

 5 5

 18 6.28 / 7.2

 期末复习考试

 5

  一、 珍惜动物 ——简易方程 信息窗 1——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 2—7 页 教学目标:

 1、 理解等式、 方程的含义。

 2、 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重难点:

 经历从等式到方程的过程有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学具。

 教学过程:

 师:

 大家喜欢动物吗? 知道哪些国家保护动物?

 生:

 喜欢……大熊猫…… 师:

 老师这有几副国家保护动物的图片(大屏幕), 本节课我们以国家动物为题材研究数学问题。(生读资料)

 师:

 通过资料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能说出 1980 年与 2004 年大熊猫数量之间的关系吗?

 生:

 2004 年只数+300 只=1980 年只数 X+300=400 1980 年只数-300 只=2004 年只数 400-300=X 1980 年只数-2004 年只数=300 只 400-X=300 学生根据以上等量关系列式子。

 师:

 像这样左右相等的式子叫等式。

 在日 常生活中经常甬道这样的等式, 我们用天平来研究一下。

 师:

 请同学们观看屏幕, 知道这包方便面是多少克吗?

 生:

 120 克 师:

 观看图片 2 看天平平衡吗? 怎样做才能使天平左右两边平衡?

 图片 3根据天平列等式 师:

 现在我们知道用等式表示出天平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

 生:

 练习巩固。

 资料二:

 (生读)

 师: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资料独立完成以下问题 1、 找出人工养殖只数与野生只数之间的关系, 用文字表示。

 2、 在天平上如何表示出这个数量关系。

 6 3、 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出这个数量关系。

 师:

 呈现资料 2 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资料 3:

 东北虎 师: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东北虎 2003 年只数与 2010 年只数的关系。

 师:

 先独立思考, 然后小组交流想法。

 生总结出:

 2003 年只数乘 3+100=2010 年只数。

 生:

 在天平上表示出这个数量关系。

 师: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得到 5 个等式, 大家观察一下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 在数学上含有字母的等式叫做方程。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什么是方程? 大家现在知道什么是方程, 我们来做练习。

 课后自主练习 1、 2、 3 师:

 通过研究说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信息窗 1——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 2—7 页 教学目标:

 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学具。

 教学过程:

 一、 背诵方程的定义 1、 同桌互相背。

 2、 指名背。

 简易方程 2004 年只数+300 只=1980 年只数 X+300=400 1980 年只数-300 只=2004 年只数 400-300=X

 1980 年只数-2004 年只数=300 只 400-X=300

 7 二、 练习 6——7 页第 6 到 9 题。

 1、 第 6 题 (1)

 学生读题。

 (2)

 小组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解法。

 (3)

 指名说解法。

 2、 第 7 题 (1)

 学生读题。

 (2)

 小组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

 (3)

 指名说解法。

 3、 第 8 题 (1)

 填表。

 (2)

 说数量关系 4、 第 9 题 (1)

 指名说正方形、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2)

 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

 三、 作业。

 6——7 页第 6 到 9 题。

 信息窗 2——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 8~12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 学习解形式为 x±a=b 的方程。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形成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会解形式为 x±a=b 的方程。

 教学难点:

 理解简易方程的形成过程。

 教学用具:

 简易天平、 砝码、 小方木块。

 8 教学过程:

 出示信息窗二的情境图,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所提供的信息, 说出图中信息。

 学生:

 2004 年金丝猴数量已从 1993 年的 600 多只, 增加到 860 多只。

 师: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

 学生:

 2004 年比 1993 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金丝猴?

 师:

 我们学习了有关方程的知识, 怎样用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小组讨论一下,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交流:

 用 1993 年的只数+增加的只数=2004 年的只数。

 师:

 那么, 增加的只数怎样表示?

 学生:

 用未知数х 来表示。

 师:

 方程怎么列?

 学生:

 600+х =860 活动二:

 引导学生借助天平, 解方程。

 (1)

 引导学生观察:

 在天平平衡的情况下, 两边再放上同样的物体, 天平还是平衡的;

 (2)

 在天平平衡的情况下, 两边再去掉同样的物体, 天平还是平衡的;

 实验:

 左边是χ +50、 右边是 50+50+50, 天平平衡, 用 等式表示是χ+50=50+50+50。

 活动三:

 学习解数量关系为 x±a=b 的解方程。

 自主练习。

 1、 完成自主练习第 1 题填空题。

 2、 引导学生完成第 2 题的解方程。

 全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 简易方程是如何形成的, 同学位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简易方程 1993 年的只数+增加的只数=2004 年的只数 X=20

  X+10=20+10 X+10=10+10

  X=10

 9

  信息窗 2: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 8~12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 和“解方程” 的含义.

  2. 初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并会检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方程” 的概念, 并会应用.

  教学设计:

  一、 复习准备

 (一)

 口算下面各题.

  30+(

  )

 =50

 (

 )

 ×2=10

 (二)

 列式.

  1. 一支钢笔 元, 2 支钢笔多少元?

  2.

 与 4 的和.

  二、 新授教学

 (一)

 方程的意义

 1. 介绍天平

 这是一架天平、 可以用来称物品的重量. 当天平的指针指在标尺中间时, 表示天平平衡, 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

  2. 引出方程

 (1)

 出示图片:

 天平 1 。

 教师提问:

 这个天平平衡吗? 说明了什么? 谁会用等式表示?

  (2)

 出示图片:

 天平 2 。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 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

 教师板书:

 20+? =100 教师说明:

 这个未知数“? ”, 如果用 来表示就可以写成 20+ =100.

  (3)

 出示图片:

 篮球 。

 教师提问:

 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怎样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

  3. 方程的意义.

 教师提问:

 观察上面三个等式回答问题. 这三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相等的式子. 不同点:

 第一个等式不含有未知数, 第二个和第三个等式含有未知数.

 (教师板书:

 象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叫方程. )

 10 教师强调:

 含有未知数、 等式

 4. 思考

 方程和等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1)

 出示图片:

 等式与方程

 (2)

 小结:

 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 但是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二)

 教学例 1

 1. 方程的解

 教师提问:

 在 ? 中,

 等于多少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在? 中,

 等于多少时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相等?

 教师说明: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

 80 是方程的解

 是方程 的解

 2. 解方程。

 教师板书: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 教学例 1

 例 1. 解方程 600+x=860 (1)

 教师提问:

 解方程先写什么? 根据什么计算?

  (2)

 教师板书解方程的过程

 (3)

 怎样检查解方程是否正确?

  检验:

 左边=600+x=600+260=860=右边 , 所以:

 X=260 是 600+x=860的解.

  4. 讨论:

 “方程的解” 和“解方程” 有什么区别?

  5、 教学例 2。

 (1)

 学生讨论解法。

 (2)

 学生合作写解法。

 6、 看书第 10 页。

 三、 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 巩固练习

 (一)

 填空

 1. 含有未知数的(

 )

 叫做方程.

  2.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

 ), 叫做方程的解.

  3. 求方程的解的(

 )

 叫解方程.

  (二)

 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 , 错的打× .

  1. 等式都是方程. (

 )

  2. 方程都是等式. (

 )

  五、 课后作业

  解下列方程. (第一行两小题要写出检验过 程 . )

 11 X +8=13

 2. 5+ X=5. 3

 X -2. 7=13

 X-40=15

 X-1. 6=1. 4

  X+5

 信息窗 2——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 8—12 页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并会检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方程” 的概念, 并会应用.

  教学设计:

  一、 背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定义 1、 同桌互相背。

 2、 指名背。

 二、 练习 12 页第 4 到 7 题。

 5、 第 4 题 (1)

 学生读题。

 (2)

 小组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解法。

 (3)

 指名说解法。

 6、 第 5 题 (1)

 学生读题。

 (2)

 小组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

 (3)

 指名说解法。

 7、 第 6 题 (1)

 填表。

 (2)

 说数量关系 8、 第 7 题 (1)

 小组讨论这类应用题的解法。

 (2)

 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

 三、 作业。

 12 页第 6 到 9 题。

 12

 信息窗 3——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 13—17 页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 ax±b =c 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重点:

 会 ax±b =c 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 :

 看图列方程, 解答多步方程。

 教具准备:

 电教平台。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1、 出示四幅图, 让学生围绕黑鹳提出问题进行学习。

  二、 新课

 1. 教学例题。

 出示黑鹳的问题。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 理解题意。

  教师:

 这道题的第一个要求是“看图列方程”。

 谁能说说什么是方程呢? 那么,要列方程就是要列出什么样的式子呢?

  教师:

 观察这副图, 从图里看出黑鹳是世界濒危动物。

 目前, 国外仅存 1500只左右, 约是我国现存黑鹳只数的 3 倍。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我国现存黑鹳有多少只? )

 教师:

 怎样把这幅图里的数量关系用方程(也就是含有未知数 x 的等式)表示出来呢?

 (3X=1500)

 教师:

 谁能说说这个方程数量关系? (我国现存黑鹳的只数×3=1500。)

 教师:

 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如何解这个方程。

 如果方程是 3X=1500, 可以怎么想? 根据什么解?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解此方程的前两步, 下面的解法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 教学...

推荐访问:四年级数学教学随笔 四年级 数学教学 随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