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3篇

时间:2022-12-29 18:20:06 来源:网友投稿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1  摘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逐步实现智能化的发展,这种环境背景下,要想获得好的就业,就需要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明确新形势下大学生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就业指导论文3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3篇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1

  摘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逐步实现智能化的发展,这种环境背景下,要想获得好的就业,就需要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明确新形势下大学生群体的变化情况,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不足,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调整与改进,给予大学生科学的指导与帮助,使其能够明确自我发展的方向以及目标,能够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绽放光彩。本文就对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

  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

  一、引言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其实就是*的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以及下属的人才市场、高校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等对高校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传统的就业指导方法存在着同质化的、程序化的特点,当前就业市场逐渐实现信息化,并日趋完善,在这种新形势下,传统的就业指导方法是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需要的。所以需要一种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就业指导方法,使就业指导的内容更加丰富,涉及的单位更广,发挥的作用更大。

  二、移动互联时代对大学生群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机遇。学生生活层面。大学生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群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会使用到互联网,比如学生之间的日常休闲娱乐、出行订票、网上订餐等,[1]使用互联网能够使其生活更加便利。同时互联网的应用也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变,这种变化是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的,而且在大学生的影响和带动下,其他群体也开始应用互联网,使其应用更加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学生思维模式层面。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行为等也逐渐开放,相比于上一辈,他们的思想认识更加新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于问题的看待和处理方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其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此外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化也涉及他们的职业观念,学生在就业时自我认识比较强,他们知道只有强化自己的素质水*以及实践技能才能够被社会所接纳,[2]才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合适的工作岗位。对于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需要高校就业指导的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审视,对其就业指导的内容以及方法进行科学的调整与设计,了解学生的就业指导需要,并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进行就业指导。知识获取渠道层面。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获取的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依旧是阅读,新媒体时代,阅读逐渐发生成为立体化的阅读方式。[3]新媒体时代,阅读注重将文本和读者作为中心,传统的阅读方式注重的是传统媒体对于信息的采集与发布,新媒体时代注重的是读者参与到阅读中,并实现良好的互动,实现参与性的阅读。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是一种“浅阅读”。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量逐渐增多,大学生要想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一般不会深入的阅读,只是浏览性的阅读。“浅阅读”通常是由于学生的兴趣引起的,学生更加注重的是感官上的享受,对于阅读的实际效果以及知识性内容并不重视。此外,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知识获取的方式还呈现出“杂阅读”的现象,[4]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网络化的阅读速度逐渐加快,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并且网络上的阅读不会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局限,使得读者阅读的内容比较宽泛,甚至出现一些低俗的阅读内容,影响读者的阅读品味。总而言之,大学生的知识获取方式的变化也使得就业指导工作遇到了一定的挑战。第二,挑战。移动互联网时代也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容易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崇洋媚外等不良的思潮。集体主义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泛滥。此外网络上还有很多不良的黄色信息以及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使得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倾向出现偏差。

  三、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分析

  第一,指导模式缺乏创新。通常来讲,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方式主要是就业信息的获取、面试指导、人才招聘会以及就业报告会等。[5]就业信息的获取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样化的方法获得就业求知的信息。面试指导就是为大学生模拟真实的面试场景指导学生的面试行为。人才招聘会就是邀请企业到学生举办招聘会。就业报告会是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召开与就业有关的专题报告会。这些方法都是传统的就业指导形式,这些方法虽然对于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是活动的指导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足,学生在就业指导中处于被动地位。而且传统的就业指导缺少人性化的理念,在指导过程中缺少针对性,千篇一律,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就业指导提出的要求。第二,指导内容过于单调。对国家的就业政策进行解读、提高学生的面试以及信息获取能力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高校会为学生讲解国家以及地方的出台的大学生就业政策、落户政策等,为靠公务员、村官以及事业单位的学生梳理流程。[6]此外还有对学生进行简历制作、面试着装以及沟通等内容指导。这些就业指导内容只能解决就业过程中的一部分内容,不能从根本上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也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对就业方向。移动互联网时代,就业指导内容应更加宽泛,传统的就业指导流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且新时代学生在就业时不再一味地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他们想自主创业、出国深造等,如果就业指导内容依旧局限于考试上的指导,会使指导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第三,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是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就业指导人员的能力水*将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近些年来,高校加强对辅导员依旧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教师队伍的理论以及实践能力在不断提升,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目前教师队伍达到的能力水*还不够。现阶段,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知识结构更新缓慢,而且比较单一,简单的培训一下辅导员之后,其就变成了就业指导人员,这种能力水*的教师是不能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就业指导的实际需求的。需要指导教师能够科学的、充分的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四、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第一,创新就业指导方法。新时期,为达到理想的就业指导目标,实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必须创新现有的就业指导模式,其中“第三屏”就业指导方法称为正确之选。“第三屏”与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有区别的,将手机作为主要代表的“第三屏”,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第三屏”已经成为信息的重要载体,[7]也是大学生进行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手段。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第三屏”的积极作用,将就业指导与互联网相结合,促进就业指导的有效性,能够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以及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准确性的指导。同时将手机作为主要的载体,在就业指导中进行“第三屏”信息化建设,实现就业指导的微信、微博等软件*台的建设,这样学生能够通过手机会当前的就业形势、相关数据等信息进行及时了解,能够对就业理性地对待,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及目标,为就业做好准备。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努力实现“第三屏”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就业指导的水*,使就业指导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第二,丰富就业指导内容。新形势下,要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科学的指导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就业指导内容,这是需要做的首要工作。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更加青睐于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传播方式,愿意从手机中获得丰富、趣味性的信息,喜欢碎片式的信息获取和阅读方式。[8]对于大学生的这一特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加强内容的丰富与更新,不能只是单纯的对国家的就业政策、现状以及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大学横村官的考试流程等进行讲解,这些枯燥的内容与时代发展是不相适应的。新时期,学生更愿意听到的是高校对于未来就业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第三,重视就业指导团队建设。加强就业指导团队建设,强化其能力水*。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对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使用互联网的技术水*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传播能力等。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是否具备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努力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能力水*,积极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的培训,使其更好的了解、参与和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让他们使用微信、微博,努力接受新鲜事物,学习新知识,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对就业指导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线上以及线下的求职招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高效的就业指导。

  五、结束语

  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水*不断提高,其应用范围也逐渐广泛,对传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移动互联时代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优化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大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此高校应明确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特点,加强“第三屏”信息化建设,丰富和更新就业指导的方式与内容,全面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的能力水*,使得传统的就业指导不足得到弥补,使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失业情况等有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明确自我的发展方向,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亮、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60—62、

  [2]陈璐、互联网思维下的“90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J]、*大学生就业,2015(04):36—40、

  [3]贾杏、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新举措[J]、当代职业教育,2015(07):102—105、

  [4]薛泉祥、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33):74—76、

  [5]刘陈姣、移动互联时代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策探索[J]、亚太教育,2016(08):31—32、

  [6]薛超,王志涛、移动互联在高校就业服务中的应用初探[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6(03):89—91、

  [7]张涓、移动互联时代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策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5):139—140、

  [8]张海燕、利用微信*台开展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0):77—79、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2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数量等产生了一定的变化、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开设就业指导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学生拥有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但是受到就业指导课的教材单一,教学内容空泛等因素的影响,就业指导课教学效益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结合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实践,就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有效性的路径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有效教学;路径

  高校开设大学生指导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让大学生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调整,为大学生提供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同时让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就业中的权利,不要盲目的为了工作而放弃自己的权利、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就业形式的分析,促进大学生积极的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素质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并且适当的为大学生讲授一些就业的方法以及自己进行创业的途径,以便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的能力、近几年迫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如何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还需进一步的探索、

  1、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就业指导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虽然很多高校都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是在认识层面上对就业指导课却并不是特别的重视,甚至认为该课程并没有设置的必要、主要是因为在一些高校中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单纯的认为是一种社会实践课,认为*时已经开设了实践活动的课程与该课程存在一定的重复性、还有的高校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仅仅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帮助大学生完成就业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准备工作,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一些知识讲授,几节课就完成的,一定要提高认识将大学生就业长久的抓下去、

  1.2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式创新度不高虽然我国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课,但是都是各个学校自己安排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的教材,更没有统一的教学目的,还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而且在讲授的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讲述为主,缺乏学生互动的过程,无法满足大学生对于就业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尽管开设了这个课程,但是大学生却不能从该课程的学习中获得任何有用的知识、而且开设的课时也比较随意,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的不重视。

  1.3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内容上来说,讲授的内容还停留在对就业形式的分析,如何选择职业等的范围,内容过于陈旧过时,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于就业的一些需要,总是进行一些空泛的理论讲述,而忽略了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大学生都需要不同的就业指导、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法缺少个性化和多样性,应该努力扩大教学范围,将大学生的能力测试,职业规划等内容纳入课程范围之内,提高该课程的实用性。

  1.4就业指导课教学水*参差不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课程,涉及的知识面也非常的广泛,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公共礼仪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该课程的教师一定要具有很高的理论知识体系和丰富的社会经验、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中的教师水*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知识体系,而且由于高校的教师长期没有与用人单位有接触,也会导致在就业指导的时候由于知识的过时而导致指导的效果不理想、为了让大学生指导课开设的有意义,国家特别规定该课程的教师必须具有职业咨询师的资格、但是由于职业咨询师在我国才刚刚兴起,人才的缺口还非常大,远远不能满足各大高校对于职业咨询师的需求、所以很多高校对于该课程的设置还是由本校的教师来兼任,由于这些教师没有专业的职业咨询知识和经验,仅凭借自己的一些工作经历来讲授,很难保证课程教学的效果。

  1.5就业指导课德育教育效果不高由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的内容仅仅局限与就业的技巧等应急的方案上,而忽略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使得很多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出现了眼高手低的情况,只想着要求工资待遇,双休等的要求,而忘记了任何工作都需要自己的付出辛苦的劳动,导致了大学生就业与用人单位用人之间的一些矛盾,出现了待遇好的单位挤破头,而待遇一般或者是二三线城市却出现人才缺乏的情况、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路径

  2.1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结构合理的指导队伍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所面临的最大的障碍就是缺少专业的就业指导的教师、而教师的专业能力又直接关系到该课程的讲授效果、所以建设一支具有高水*的专业的就业指导的教师队伍,对于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高校要加强对于本校的就业指导的教师进行培训,丰富这些教师的就业指导的理论知识,并且让这些教师更多的涉猎一些关于就业心理学,公共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使得这些教师能够更加有效的解答和梳理大学生对于就业所存在的种种疑问和迷茫、并在这些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中进行选拔,选出一些有志向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愿意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的理论基础较强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让这些骨干教师来带动其他的教师共同进步和提高、其次,积极聘请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的人,经理等涉及招聘人才的管理人员到高校做就业指导的顾问,让大学生可以获得关于就业指导的一些更加专业的回答,而且可以更多的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可以有意识的来培养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缺点,对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都有一定的清晰的认识、高校还可以定期的举行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讨会,让一些专家与大学生进行直接的对话,提高其面试时的经验。

  2.2以全过程就业指导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丰富复杂的课程,由于在我国这门课程才仅仅是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这方面的教师进行刻苦的钻研,以便建立一套完整而全面的就业指导的理论体系、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于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包括毕业生在就业之后的任职情况进行收集,明确毕业生在就业和就业初期最容易遇到哪些问题,需要哪些帮助、还要积极与用人单位和招聘部门进行沟通,了解企业更看中大学生的哪些素质,需要怎样的人才、这些信息的收集都可以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帮助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我国就业形式,本专业就业情况,包括大学生能力的分析,职业的预测等方面的研究,来提高就业指导课对于大学生的实用性、这两方面的努力都可以为就业指导教师的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支持作用、而且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应该仅仅在快毕业的时候才开设,而是应该在大学生入学之初就开设,然后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长期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指导、

  2.3通过互动式教学提升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的丰富教学模式,进行多样化的教学、由于就业指导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使得单一的教师的讲解模式不能完全的满足大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需要,尤其在一些公共礼仪,人际关系这样的问题上,要尽可能的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值得学习的良好的榜样,也可以让学生在*时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礼仪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运用演讲,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教师可以更多的在课堂上运用情景模拟来进行教学、比如,将大学生就业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拿来当作案例,让大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个情景进行模拟,可以模拟面试的过程,也可以模拟入职后的一些场景,让大学生对于就业时的情况有个更加真实的体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体验,让大学生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避免将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总之,教师要通过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来让学生参与到就业指导中,真正在这门课程中有所收获、而且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对大学生进行分班教学,因为专业不同在就业指导上运用的方法必然也存在着差异、还有对大学生反馈回来的问题认真分析和解答,除去大学生对于就业的困惑、

  2.4实施校企合作提升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性高校要积极利用校企*台,通过这个*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的机会,增加大学生对于企业的了解,对于自身专业的认识、同时,通过这个*台也可以让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就拥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方便大学生在毕业后就业时的择业选择、而且在校企*台上,大学生可以得到企业中的专业人士的知道,更清楚的了解工作岗位的职责,有效的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社会需要的经验和能力、高校还可以积极主动的走出去,去了解与自己所设置专业相关的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情况和对于人才能力的要求、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对本校的大学生进行培养,包括思想上的教育也包括专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企业请到学校中来,让企业中的专业人士来为大学生讲解有关职位的技能需要,通过学生与企业的之间交流,让双方都对彼此的需要有所了解。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高校开设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就必须要从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的提高就业指导的教师的能力,丰富自己的专业水*和职业道德,为大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并且丰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企业了解大学生对于职业的发展要求,也让学生了解未来职业需要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3

  摘要: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联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发奋。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应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状况为例,2006年*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每年带给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超多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能够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必须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到达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带给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超多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取上:选取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取乡镇企业、大中学校、群众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取上,选取大城市的有20.8%,而选取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潜质差,难以贴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潜质,加之语言表达潜质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个性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贴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说,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十分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十分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务必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发奋。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发奋。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超多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能够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取策略,从现实出发选取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潜质、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必须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带给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和综合素质。同时,用心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潜质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基层人才匮乏,存有超多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坚信透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发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必须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必须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3篇扩展阅读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3篇(扩展1)

——就业指导论文10篇

就业指导论文1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高校扩张,大学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摆在高校乃至全社会面前的重大课题。因此,高校应结合社会现实,学生实际,认真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该文试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含义和现状出发,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认知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水*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规划 就业指导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多,而近年来全球大环境下的经济形势变化,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人才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因此,为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高校需要认真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不仅存于理论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在对大学生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个体差异、性格特征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1.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进行的规划,指对一个人的性格、兴趣、技能和价值观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社会各种职业需求,确定自身的职业分动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而制定的各种安排、规划。职业规划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家庭和大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1.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社会上也应运而生了一些专门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机构,但是由于创立时间不长,理论与实际结合不足,缺乏经验等各种原因,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现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我国从事这类服务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比较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服务,主要是依托高校内部的机构和部门展开的。

  同时,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我国高校大多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但其主要功能都是为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临时指导,较难做到“量体裁衣、系统规划”,有些学校缺乏专门的指导老师,通过学校行政人员进行简单粗放式管理。从内容上来看,一些就业指导中心实际上的主要工作就是解答毕业就业合同的相关问题和就业政策咨询,很少会开设针对性较强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的就业起到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为主,较少指导作用。尽管近年来许多高校逐渐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但很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各高校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并成为大学生教育的必备内容,而不是仅仅针对毕业班学生进行管理与服务而已。

  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阶段,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未来从事某种职业打下基础,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在大学期间就制定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大学生对自身情况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高校就业指导出现了一些定位偏颇,没有发挥好自身引导作用的情况,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准备,使得许多大学生没有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面临毕业时,迫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而随大流、听家长或被迫选择了不喜欢或不擅长的工作,这是近年来出现的部分大学生在毕业较短时间内就进行了二次择业现象的原因之一。进一步来看,大学生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这样不仅造成大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也影响了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也是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2、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认知定位

  大学生择业是社会普通关注的问题,就业指导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需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外部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2.1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的

  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当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高校在指导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在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规划基础上,增强今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能,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的是根据各种主客观因素,结合个体差异、爱好、能力等因素,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帮助和服务学生逐步实现。

  2.2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本质

  大学生刚从中学期间进入大学校园,对社会充满好奇,自我意识还不成熟,对今后职业方向还不明确,但大学时期是进入社会的预备阶段,从全国范围来看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都会直接进入社会工作,然而,由于大学生职业意识观念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其就业指导的本质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荣誉感,帮助大学生做好职前准备工作,使其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前,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必须结合社会职业需求实际和学生自身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判定自己的职业就业方向。

  2.3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主要有系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大学生就业规划指导是一个系统性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不仅是要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也是一个整体性规划,不是针对应届毕业生毕业时的临时指导,而是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列入大学教育体系规划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就业指导。比如,针对大一新生,可结合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或大学生涯规划等课程,先了解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进行试探性的职业规划;针对二年级学生,可以重视拓宽专业学习领域,试探性确认职业目标;针对三年级学生,可以结合学生自身专业和性格、能力等因素,通过就业能力、求职技巧提升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就业优势及就业的社会适应性;针对四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就业政策讲解、就业技巧训练、实*等方式加强学生择业指导等。

  3、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水*的策略

  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3.1开展终身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职业规划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其本质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时,需要结合社会主客观因素,职业需求,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性格、能力等各方面基础上,帮助学生指导其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大学生职业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高校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工作,利用大学课堂、专题讲座、调查实习等方式开展个性化指导。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变化,就业压力愈发增大,因而高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帮助学生摒弃不良的职业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3.2加强职业测评,提高职业规划的科学化水*

  大学生是职业规划的主体也是职业发展的实践者,然而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兴趣、能力等有所不同,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每个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这就要求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充分掌握各种职业评估方式和测评工具,借助其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各种特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增强高校职业指导的科学化水*。

  3.3开展就业信息库建设,提高职业规划的社会化程度

  近几十年的教育发展,我国高校已初步形成以政策指导、就业咨询服务为主要形式,校园招聘、个别就业指导为主要方式的职业就业指导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已不再适应高校教育的发展。部分大学生已对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有所下滑。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机构和指导人才方面的专业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以进一步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纳入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来,而非零星地对部分学生进行指导,形成更加系统科学的指导模式,针对性就业指导不够。因此,高校应结合社会职业供需实际,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在了解学生特征、职业意愿和能力等基础上,辅以科学的测评技术和测评方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地指导和规划,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特点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高校需开展就业信息库建设,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就业信息库,努力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同时,在信息库内容结构上,还需包含对就业市场进行正确的预判,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与就业市场和各类企业建立相互衔接的就业服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大学生职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为大学生择业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参考文献

  [1]胡雪飞.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设计[J].社科纵横,2012(4):120.

  [2]罗双*.积极行动: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J].*青年研究,2013(8):43.

  [3]苟萍,丁伟.高等院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初探[J].*流通经济,2010(增):23.

  [4]刘更生.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点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5]罗双*.青年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J].*青年研究,2009(8):25.

就业指导论文2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而探究了辅导员在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指出了辅导员应当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生,开展全程化、个性化、数字化的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 辅导员 全程化 就业指导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770万,比2015年增加21万多人,再次创下毕业生人数的新高,社会就业竞争更激烈,同时也为大学生增加就业心理压力。辅导员应做好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发挥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内涵

  就业指导全程化是指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依据双向选择,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理论和大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以职业生涯设计、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为主要指导体系,结合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分年级、分阶段进行指导,并使之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掌握职业基本技能,完成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二、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处于增长放缓的经济新常态。作为就业重点群体的大学生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辅导员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提出更多的要求。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施阶段缺乏连贯性

  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是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很多学校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比较重视,往往存在重两头轻中间的趋势。某些学校在大一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希望大学生在课程中进行人职匹配,确定职业锚。实际上,大一学生刚开始专业学习,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同时,某些学生可能是被调剂入校的,缺乏专业认同。他们的职业兴趣正在探索中,能力和价值观在变化中,自我探索得出的信息非常有限。对于大四同学的就业指导,更多局限于就业信息的发布、简历的修改、就业礼仪、各类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对于其他年级的就业指导则缺乏相应的引导和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大二大三阶段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实践经历有限、传统就业观念的制约,对不同途径的就业类型和具体职位要求并不明确,只有简单刻板印象。因此,这些学生不注意学业规划和能力规划,不积极参与各种锻炼,对职业素养和技能缺乏重视,对自我的就业能力要求不高,错过就业技能提高的关键时期。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施对象没有突出个体性

  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应突出个性化。因为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个体倾向。当前,多数高校实施就业指导都以院系、年级、专业、班级等集体为单位进行就业指导,缺乏对个体有针对性的指导。就业指导课程限于班级人数和课程课时,往往组织大班授课。学校或者学院组织宣讲就业政策、传授就业技巧的讲座,一般针对特定年级或者特定专业。但是每位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以及需要解决的就业问题是不一样的,需要个性化的指导。针对大学生开展的职业规划大赛、简历大赛、职业访谈等就业类的比赛,能够使部分积极参与的学生从中受益,但对不少缺乏独立意识参与性,不足学生的就业指导效果不明显,尤其对存在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作用更是微乎其微。大学生中,某些学生因学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网络成瘾、身体残疾、因违纪受到处分及心理异常等状况,在就业时自信心不足,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弱,需要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使其适应激烈的就业环境。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施方式缺乏系统性

  (1)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是全员育人的就业指导。在办学方法上,涉及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在教育方法上,既需要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又需要把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之中,更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咨询和指导;在师资队伍方面,既要求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教育,又要求从事就业服务工作的人员参与教学活动,使就业教育具有全员化的性质;在理念教育方面,应主动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工作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理想信念教育中贯穿就业指导教育。

  (2)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思政部、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心理咨询中心、学工处等各个部门在就业课程的开展、就业信息的搜集、发布、专场招聘会的组织、就业心理调适等方面的重要性。但从整体效果看,某些高校各部门的工作缺乏系统性,缺少对同一个学生大学四年各个方面信息的整合并发挥全员育人的功效。某些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和就业积极性受家庭影响较大。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生活、心理情况,进而开展实践活动、学业情况督促、专业技能提高、心理状态调整等方面的工作,帮助学生提高能力、正确定位、认知社会。

  三、辅导员在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中的作用

  辅导员工作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就业思想,与学校各个部门有紧密的工作联系,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一)根据不同阶段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

  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针对大一学生,大二、大三学生及大四学生。在大一阶段,辅导员应从专业教育中合理切入就业指导,启发学生认识到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今后就业的重要性。在大二和大三阶段,辅导员的就业指导侧重能力培养和职业定向指导。通过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苦练基本功,多掌握复合型技能,提高求职能力;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期间进行专业社会实践,通过在不同类型的*台实习,让学生了解职业、行业的动态,促使学生认清自己、明确定位;根据学生的就业期望、就业问题,结合职业规划课程和已经毕业学生的亲身经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就业途径真实的就业情况,让大学生树立多渠道就业、理性就业、竞争就业的观念,并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和安排。学生进入大四后,辅导员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对大学生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科学的求职计划;通过讲座、小组活动等方式开展简历、面试、模拟招聘等专题化的就业技巧指导,为每位同学指导简历设计、指导面试要点、调研目标企业等,帮助学生做好应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建立移动新媒体和社交*台为途径的就业*台,不定期发布就业信息进行就业指导,满足大学生碎片化和动态化的*习惯。学生就业后,辅导员要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工作,及时了解他们的就业去向、工作情况,听取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意见,建立并维护支持学生探索、校友成长的就业资源共享*台,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就业工作。

就业指导论文3

  论文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和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成为当务之急,必须深该认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和内容,大力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指导下,帮助大学生正确地分析和评价个人的智力、才能、兴趣、爱好、志向和特性,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合理调整就业期望,愉快地走上既符合社会需要,又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工作岗位。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及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广大高校毕业生将直接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毕业生就业工作日益成为各级*、各个学校一个新的工作重点和热点。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毕业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

  其一,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适应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教育体制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已经由过去“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计划分配模式,过渡到在国家有关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办法。新的就业制度、就业方法客观上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尽快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为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上来。

  其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仅给高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而且使学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毕业生作为高校特别的“产品”,其就业状况将直接反映出该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影响到高校的招生,甚至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科学、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高校面对竞争的必然选择和必然要求。

  其三,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大学生求职择业、谋求个人发展的需要。新的就业形势将高校毕业生直接推向人才市场,毕业生面对巨大压力和激烈竞争。这使得涉世不深、经验不足的毕业生茫然失措,加之一些毕业生缺乏对自己的全面认识和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准确把握,对就业盲目乐观或过于沮丧,对顺利择业失去信心。而有的同学则因为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白白失掉很多就业机会。所有这些都使得广大毕业生对获得就业指导有着强烈的愿望。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必然会受到广大毕业生的欢迎。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

  1、及时的职业指导。学生在中学阶段对职业并不十分清楚,对大学的专业设置也不十分了解,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给以后的职业选择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因此,向学生介绍一些职业的基本常识,帮助他们科学地处理所学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爱好,充分考虑社会需要,科学地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就业指导的中心环节。

  2、合理的思想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帮助毕业生正确处理社会需要与个人成才、环境与成才、成才与发财、事业与生活、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择业时将自身的素质与特长和社会的实际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调整择业期望值,遵守择业道德规范,在人职相配的原则下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

  3、适当的政策指导。毕业生就业政策是国家为宏观调控和安置毕业生就业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是毕业生就业的权利运用和约束条件的结合。是择业行为规范的法规性要求。我们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毕业生就业政策和就业体制,使毕业生准确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明确自己在择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择业渠道和就业范围,根据政策规定和自己的具体情况很好地权衡自我,少走弯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顺利就业。

  4、广泛的信息指导。就业信息是求职的基础。在择业过程中,谁能够及时获得就业信息,谁就获得了就业的主动权;获得的信息越广泛,求职的视野就越宽阔;所获得的就业信息质量越高,求职的把握性就越大。从哪些地方搜集就业信息,如何搜集就业信息,对搜集到的信息如何处理,都是困扰毕业生的问题。作为学校的就业部门,应当广泛地搜集各方面的就业信息,整理、汇总后及时向广大毕业生公布,指导毕业生了解就业程序,掌握搜集、筛选、分析、处理就业信息的方法和技巧,为学生择业提供服务。

  5、科学的心理指导。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情绪很不稳定,充满着矛盾与冲突,从众、攀比、自负、自卑等心理障碍非常明显。这些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排除和调适,将对其身心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作为就业指导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随时发现和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帮助学生正确面对现实,及时做好心理调适,排除心理障碍,以健康的心态参与竞争,迎接挑战。

  6、有效的技巧指导。求职技巧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一直在校学习,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不多,面对职业选择,往往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给择业带来障碍。我们应当加强对学生求职技巧的传授与指导,使毕业生能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能力确定符合自己心愿的职业目标,掌握自荐、面试的有关礼仪,掌握与人交谈时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正确运用办法,帮助他们分析在择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其择业时的应变能力,提高其择业成功率。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

  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各个学校都在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但从实际的操作过程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非常重要。

  1、提高认识建立就业指导体系。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建立起包括职业指导、信息服务和求职咨询为主要功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领导要充分认识就业的重要性,给就业指导工作以支持和帮助。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也要改变以往管理学生、分配学生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将为广大毕业生择业做好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尽可能地为毕业生择业提供方便。

  2、健全机构,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领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不是学生临近毕业时的阶段性工作,而是一种日常性的工作,从学生一入校,就业指导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如招生规模和专业的调整需要参考毕业生就业反馈的信息,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也要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不断改进。各个学校都要尽快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专门机构,担负起就业指导的各项任务。

  3、认清形势,好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服务性工作,只有那些有热情、肯奉献,熟悉不同的职业和学生特点,同时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知识的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人员才可以胜任。学校要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培训和交流,不断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整个队伍的管理水*。

  4、加大投入,完善毕业生就业网络建设。毕业生就业工作参与人数多、时间集中、涉及面广,加快信息的获取和流通成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为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信息的桥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课题。

  总之,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就业指导,对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谋职择业和主动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求职择业这一重大社会问题,还有待我们更进一步地深入思考、研究和实践。

就业指导论文4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根据目前国内就业形势的需要及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的现状,高职教育就业指导应做到:办学定位准确,合理制定符合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形成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突破“短期培训”的模式;改变现有的指导方式,加强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加强就业指导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提供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指导能力。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高职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则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就业指导应该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本文拟就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就业指导的内涵及现状

  就业指导是帮助学生成功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手段,是高质量、高水*的就业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寻求职业而进行的以方法性和技巧性为主的指导,包括求职准备、求职心理、求职简历的制作以及面试技巧、交际礼仪等各方面的指导;广义的就业指导除了包含狭义的内容之外,更主要的是从社会需要出发,对学生的政治立场、思想道德、身心修养、业务知识、文化艺术素养,以及学习、组织、管理、创新、协调、交流、表达等各种能力的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狭义的就业指导主要在学生临近毕业时进行,而广义的就业指导则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由此可见,从学生进入校园伊始,指导他们从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全面职业素质,为走向社会和创造未来打好基础、积蓄力量,是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要求。

  就业指导最早起源于欧美。在20世纪初期的一些美国学校中,就业指导培训的最初课程主要建立在简单逻辑和常识的基础上,而且主要依赖于观察及资料收集技能。

  如今在国外,就业指导在高校中往往处于中心地位。它以*、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作为就业指导的主体,以“市场就业制度”或“自由就业制度”为基础,配备专职人员在大学生中开展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方法。国外高校就业指导的形式主要有讲座、报告、咨询服务、模拟实验和心理测试等,并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来收集整理并提供就业信息。

  新*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基本不存在就业指导的问题。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转变,各大学相继设立就业指导中心,初步开展了就业教育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就业指导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毕业生的需求仍有一定的距离。我国现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不高,存在教材指导性不强、信息来源不够、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从业人员经验欠缺等问题,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经费和人员配备、硬件设施与国外同等大学相比较仍明显不足。

  二、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针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现状,笔者认为,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水*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1.办学定位准确,合理制定符合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为国计民生之本。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公开申明“以就业为导向”,就足以说明高职教育在其根本属性上就是一种以国计民生为本的教育。为此也就产生了一种更本质的判断——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定位准确、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增加实践课的教学时数,减少纯理论课的教学时数,本着理论够用的原则,按照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对人才的要求,逆向思维来设置课程。高职院校在教学理念上要转变观念,不要跟在普通高校的后面跑,要有自己的特色,在拓宽知识面、动手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学校要把技能鉴定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分层次教学把实验、实习等内容和相关工种职业技能的鉴定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实践性环节,突出能力培养;把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为一体,根据不同对象(工种)和班级,实行不同的培训方式,突出外语、计算机、营销、法律等知识的学习

  2.形成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突破“短期培训”的模式

  就业指导作为指导学生获得一种就业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的手段,不能仅局限于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要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提供帮助。目前,在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时,一些高校任课教师只注重对毕业班学生进行求职择业技巧性短期促销的模式指导,如如何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如何依托各种关系收集处理就业信息、如何制作有份量的自荐材料、如何应对面试和笔试、如何把握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等等,而并没有重视对学生整体的职业素质的教育,缺乏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念。

  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只为毕业班开设,作一些求职准备、求职心理、求职简历的制作以及面试技巧、交际礼仪等技巧方面的知识讲座。这样就容易把学生引向一个误区:就业指导的内容是技巧性的、片面性的,可以通过突击掌握,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要逐步建立全程就业指导体系。具体讲,从学生入学起就使之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目的,认清自己的发展道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全方位的规划;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主体,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与目标,开设各具特色的就业指导课,适当引导非毕业班进行阶段性的实践活动,比如暑期社会实践、*时的兼职等;同时,就业指导课的内容还可再具体化,针对某种具体职业,进行具体的指导。

  3.改变现有的指导方式,加强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

  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不能仅仅重视就业指导的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目前,国内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主要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很少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及人才市场参观学习并进行必要的案例分析。所以就业指导普遍显得单调,缺乏生气与活力。其实,就业指导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或者邀请一些专业人士给学生开讲座和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兴趣,加强指导效果。学校还应该针对学生个体提供相关的细化服务。首先,就业指导应逐步向个性化发展,建立学生心理、个性能力等方面的测评体系和档案,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与评价自己,并参照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指导,不断调适其心理状态,调整其发展目标;其次,就业指导应从低年级起,紧密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高其不同的职业素质,使之对将来的选择有所准备。

  4.加强就业指导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

  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考证制度,但是这个制度还很年轻。教育部只是要求各个高校必须按一定比例配备专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并没有真正严格执行从业资格的准入制度。从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来看,从事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多数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因此,我国各高职院校要搞好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培训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建立一支合格的就业指导队伍。

  5.充分利用网络提供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指导能力

  美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很早就形成了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家庭网络化格局。日本的职业前途教育、苏联的职业定向教育、德国的职业咨询也均形成了网络化指导格局。我国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搞好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信息是毕业生选择职业的基础,获取足够的信息是求职的先决条件。收集信息、扩大信息渠道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服务,信息化手段是最重要的手段。首先,要加快就业信息网站建设,建立信息短信服务*台,充分利用网络查找用人单位的最新需求信息,通过网络宣传学校,推荐毕业生,向毕业生介绍就业政策,进行就业指导;另外,要多渠道联系用人单位,广泛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同时要对毕业生进行信息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全面收集信息,判断信息,选择信息,反馈信息。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求职,应当是今后择业和就业的首选方式。

  综上,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就业指导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显得日益重要。高职教育就业指导工作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教育方式,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以及扩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时空,满足社会和人才发展的需要。

就业指导论文5

  摘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联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发奋。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应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状况为例,2006年*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每年带给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超多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能够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必须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到达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带给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超多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取上:选取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取乡镇企业、大中学校、群众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取上,选取大城市的有20。8%,而选取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潜质差,难以贴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潜质,加之语言表达潜质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个性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贴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说,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十分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十分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务必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发奋。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发奋。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超多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能够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取策略,从现实出发选取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潜质、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必须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带给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和综合素质。同时,用心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潜质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基层人才匮乏,存有超多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坚信透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发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必须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必须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就业指导论文6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具有普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所具有的普遍意义,还有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独特意义。因此,对就业指导课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育,重就业指导,轻创业教育,机构及队伍不够健全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就业指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指给要求就业者传递信息,帮助其求职与择业。广义的就业指导包括给要求就业者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如何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经验、心理、技巧等方面的指导。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无论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还具有一些独特意义。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独特意义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除了有直接的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作用外,对社会、学校、学生还有着其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充分认识这些作用,能够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1、有利于学生成才和可持续发展

  俗话说,人怕入错行。能否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发展成才的职业,是青年学生人生关键的一步。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用在工作上的,如果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相投、能力相符、专业相适、优势一致,人就能热爱工作,容易出成果,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如果职业选择不好,不仅直接影响个人的前程和发展,处理不好,还将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现波折。

  高职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容易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往往好高骛远,或只顾眼前利益,或胆怯焦急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就业指导中的理论指导、实践指导等环节,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择业素质,更能使学生得到关于对自身、对社会、对职业等各方面问题的正确、成熟的认识,从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在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一项针对毕业生所做的对本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见调查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反映,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实践工作使其纠正了在择业、对自身认识等方面的偏颇,促使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由幼稚走向成熟,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2、有利于深化改革,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就业指导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它可以使学校了解社会,也让社会了解学校,从而使学校及时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就业指导,学校可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趋势,尤其是本地区经济结构的组成与调整,对人才数量、质量、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需求,这样学校在培养人才上更有针对性。同时学校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使用情况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到调整专业结构,对接社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锻炼职业能力;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课程改革;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等教育教学改革,这些无疑将推动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另外,就业指导综合分析现代企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包括知识结构、能力水*、心理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这对学校制定新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信息汇总和分析报告,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把就业前景好的汽车修理、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做大做强,扩大招生数量。同时,根据就业市场需要新开设了市场营销、导游等专业,其招生情况火热。此外,把一些近年学生就业情况不太理想的专业缩减招生或暂停招生。另外,学校还根据就业指导工作中搜集到的人才市场信息中所反映对人才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例如,全校性增设礼仪课程,文秘专业增设汽车驾驶课程等,使学校不断获得新的增长点,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二、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就业工作是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就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来说,虽然各院校有各自不同的问题,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就业指导课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有些学校把就业指导课纳入了教学计划,按时授课。《就业指导》、《择业宝典》、《就业准备》、《职业生涯设计》等几十种教材纷纷涌现。但仅限于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课堂上教师侃侃而谈,就业心理准备、求职择业技巧、如何应对面试等,系统全面,思路清晰,但教师从讲授理论出发,学生接受理论为止,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有纸上谈兵、隔靴搔痒的问题,就业指导效果不理想。

  就业指导不应是纸上谈兵,而更应该是实战演练。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就业指导理论。另一方面,要用理论指导实践,丰富多彩地开展就业实践活动。通过到用人单位参观学习、实习,到人才市场亲身体验和在校内举行用人洽谈会等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择业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来进行。诸如,通过课堂讲授和讲座来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各类学科中渗透;通过社会、企业、家庭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指导。特别是人才中心、劳务市场等机构,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而且也是就业指导最生动的课堂;学生到企业、工厂实习,也是就业指导的有效形式。上述这些途径和方式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对学生就业与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重就业指导,轻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就业指导工作中,重视就业指导,教学生如何打造自己、展示自己,去适应社会组织的要求与挑选的观念占主导地位,较少有创业教育的观念。创业并不是本科生、研究生的专利,适合高职生创业的领域很多很多。只要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一样可以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职院校以前的就业指导普遍存在忽视创业教育现象,导致全体学生千军万马拥挤在择业的独木桥上,而具有创业素质的学生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指导,没有形成很强的创业意识、创业观念,对身为高职生进行创业缺乏信心,在创业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加强创业教育。其实,就业与创业是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创业本身也是就业,是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年自身成才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和指导实践中不能只顾学生的眼前利益,盯着现有岗位,还要从创业这个高起点上想问题、谋发展。注重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创业能力等方面施加影响,可以使学生改变被动侯选的择业思路,主动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更好的就业。当然,本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故事,更是培养学生创业观念的良好素材。

  3、机构及队伍不够健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有所改动,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在发生变化。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和一支专业的队伍来开展此项工作。但各学校独立设置机构的还不多,其职能隶属学生处、教务处、德育教研室、招生办等部门,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而独立设置就业工作机构,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这个机构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一样,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门,为学校的教育目标服务。机构应由学校领导挂帅,队伍应由专、兼职教师组成,还应吸收企业、用人单位的主管及家长代表参加。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自从2007年初设立独立的`就业指导中心以来,就业信息搜集、就业培训、学生就业情况调查等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就业指导中心除了对学生进行就业理论指导,更采取信息发布会、供需见面会、就业洽谈会等各种有效措施对外宣传、介绍、推荐人才,推进就业基地建设等就业指导工作新项目。可见,健全的机构和队伍,是保证此项工作更好开展的重要方面。

就业指导论文7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而探究了辅导员在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指出了辅导员应当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生,开展全程化、个性化、数字化的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 辅导员 全程化 就业指导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770万,比2015年增加21万多人,再次创下毕业生人数的新高,社会就业竞争更激烈,同时也为大学生增加就业心理压力。辅导员应做好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发挥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内涵

  就业指导全程化是指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依据双向选择,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理论和大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以职业生涯设计、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为主要指导体系,结合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分年级、分阶段进行指导,并使之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掌握职业基本技能,完成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二、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处于增长放缓的经济新常态。作为就业重点群体的大学生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辅导员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提出更多的要求。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施阶段缺乏连贯性

  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是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很多学校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比较重视,往往存在重两头轻中间的趋势。某些学校在大一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希望大学生在课程中进行人职匹配,确定职业锚。实际上,大一学生刚开始专业学习,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同时,某些学生可能是被调剂入校的,缺乏专业认同。他们的职业兴趣正在探索中,能力和价值观在变化中,自我探索得出的信息非常有限。对于大四同学的就业指导,更多局限于就业信息的发布、简历的修改、就业礼仪、各类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对于其他年级的就业指导则缺乏相应的引导和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大二大三阶段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实践经历有限、传统就业观念的制约,对不同途径的就业类型和具体职位要求并不明确,只有简单刻板印象。因此,这些学生不注意学业规划和能力规划,不积极参与各种锻炼,对职业素养和技能缺乏重视,对自我的就业能力要求不高,错过就业技能提高的关键时期。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施对象没有突出个体性

  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应突出个性化。因为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个体倾向。当前,多数高校实施就业指导都以院系、年级、专业、班级等集体为单位进行就业指导,缺乏对个体有针对性的指导。就业指导课程限于班级人数和课程课时,往往组织大班授课。学校或者学院组织宣讲就业政策、传授就业技巧的讲座,一般针对特定年级或者特定专业。但是每位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以及需要解决的就业问题是不一样的,需要个性化的指导。针对大学生开展的职业规划大赛、简历大赛、职业访谈等就业类的比赛,能够使部分积极参与的学生从中受益,但对不少缺乏独立意识参与性,不足学生的就业指导效果不明显,尤其对存在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作用更是微乎其微。大学生中,某些学生因学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网络成瘾、身体残疾、因违纪受到处分及心理异常等状况,在就业时自信心不足,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弱,需要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使其适应激烈的就业环境。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施方式缺乏系统性

  (1)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是全员育人的就业指导。在办学方法上,涉及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在教育方法上,既需要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又需要把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之中,更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咨询和指导;在师资队伍方面,既要求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教育,又要求从事就业服务工作的人员参与教学活动,使就业教育具有全员化的性质;在理念教育方面,应主动与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工作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理想信念教育中贯穿就业指导教育。

  (2)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思政部、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心理咨询中心、学工处等各个部门在就业课程的开展、就业信息的搜集、发布、专场招聘会的组织、就业心理调适等方面的重要性。但从整体效果看,某些高校各部门的工作缺乏系统性,缺少对同一个学生大学四年各个方面信息的整合并发挥全员育人的功效。某些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和就业积极性受家庭影响较大。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生活、心理情况,进而开展实践活动、学业情况督促、专业技能提高、心理状态调整等方面的工作,帮助学生提高能力、正确定位、认知社会。

  三、辅导员在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中的作用

  辅导员工作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就业思想,与学校各个部门有紧密的工作联系,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一)根据不同阶段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

  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针对大一学生,大二、大三学生及大四学生。在大一阶段,辅导员应从专业教育中合理切入就业指导,启发学生认识到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今后就业的重要性。在大二和大三阶段,辅导员的就业指导侧重能力培养和职业定向指导。通过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苦练基本功,多掌握复合型技能,提高求职能力;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期间进行专业社会实践,通过在不同类型的*台实习,让学生了解职业、行业的动态,促使学生认清自己、明确定位;根据学生的就业期望、就业问题,结合职业规划课程和已经毕业学生的亲身经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就业途径真实的就业情况,让大学生树立多渠道就业、理性就业、竞争就业的观念,并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和安排。学生进入大四后,辅导员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对大学生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科学的求职计划;通过讲座、小组活动等方式开展简历、面试、模拟招聘等专题化的就业技巧指导,为每位同学指导简历设计、指导面试要点、调研目标企业等,帮助学生做好应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建立移动新媒体和社交*台为途径的就业*台,不定期发布就业信息进行就业指导,满足大学生碎片化和动态化的*习惯。学生就业后,辅导员要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反馈工作,及时了解他们的就业去向、工作情况,听取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意见,建立并维护支持学生探索、校友成长的就业资源共享*台,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就业工作。

就业指导论文8

  摘要:

  由于大学不断扩招,现在的本科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因此毕业大学生越来越多,造成了很大的就业压力。是考研还是就业面对着两难的选择我们应该怎么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考研 综合能力

  时间转瞬即逝,不知不觉间来到大学已经三年多了,正面对在考验还是就业的十字街头,是考研,还是就业,我们都很迷茫,不过这个学期,有幸的是老师给我们大四学生安排就业指导课,学时虽然不多,但是感觉受益匪浅。回忆这几次课程,每一节课给了我很深的印象,看似*淡无奇的一句话里面里面实际上蕴含着大学问,大道理。

  “就业还是考研”难取舍。由于大学不断扩招,现在的本科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因此毕业大学生越来越多,造成了很大的就业压力。如果现在选择就业,单单一个本科学历含金量实在不是很高,能否成功地敲开意向的用人单位的大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考虑到了用考研的方式来减少和规避就业风险。一份初步意向统计表明: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有86%的人表示曾经考虑过要考研。就业指导专家他们解释道,虽然从2000年起,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如此快速的增长不可能满足更快增长速度的考研队伍,因为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毕竟是高级别的精英教育,不可能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义务教育。①这就意味着必定会有一部分一门心思想通过考研的大学生最终无法考上,从而也就错过了就业的机会。再者,即使有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研究生,那么两三年以后他们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式与现在一样吗?事物总在千变万化,这种变化谁也不可能很准确地预料到。第三,研究生毕业后即使起点高了,但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与已经就业数年的同行比起来,必定会显得单薄些,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利于就业。因此我们不能以考研为幌子来逃避就业压力。

  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32万人,全国*均就业率为70%。而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10万人,再加上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而去年不期而遇的经济危机使得原本就困难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今年全国经济虽然好转,但是再加上去年的待业人员,就业形势还是很困难的。

  ②*社会调查所最近在上海、北京、深圳、石家庄、郑州、成都、沈阳、武汉、厦门、哈尔滨、西安等地抽取一千位应届大学生进行调查显示,10年大学生就业率整75%,调查样本显示,就业者总体满意度为近三成八,有三成五的人认为工作一般,仅有约二成七的人表示对工作满意。对现有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工作性质及内容、薪金待遇、人际关系三方面。反映出所学与所用之间,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人际关系的不满意反映学生初入职场时对社会的不适应,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此外,约七成一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不好找工作。对于“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是否存在焦虑情绪”的提问,有五成六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焦虑。样本显示,最理想职业中,二成八的大学生选择国家机关,之后是国有企业、科研单位、学校这些较稳定的企事业单位;还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放弃继续求职碰壁,选择职业技能再培训。选*营私企、自主创业的学生最少。

  ③面对这么两难的境地,不少专家称,“先就业再考研”也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在有较好就业机会的条件下就先就业,经过几年的职场历练后,就可了解目前的市场所需,市场缺什么样的人才,自己考研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造*力资源浪费;而且此时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不用太担心考研而带来的经济压力。究竟是选择考研好还是就业好呢,就业指导专家指出这一点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学习、身体和经济等方面的条件都是不同的,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而考研是否利于就业,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你是选择就业还选择考研,都必须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认清自己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有利于自身特点的结果。

  ④因此我们不管是考研还是还是就业都应该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不过对于自己的未来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要有目的的选择应该提高的自己的哪方面的能力。

  为了能够给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在了解大量的成功人士后,将以后人生的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总结出来,希望自己能够时刻注意,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具备综合素质的人,也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天,我们都要在生活和工作中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那些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迅速作出有效决断的人行情将持续升温。

  二、专业技能。现在,技术已经进入了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工程、通讯、汽车、交通、航空航天领域需要大量能够对电力、电子和机械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修理的专业人员,特别的是我们城市规划专业,只有拥有丰厚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出更好的作品。

  三、沟通能力。所有的公司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内部雇员如何相处的问题。一个公司的成功很多时候取决于全体职员能否团结协作,城市规划的设计与创作都是一个团体的合作,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再能在整个团队中很好的承担起自己的作用。

  四、计算机技能。如果你能够利用计算机满足某个公司的特定需要,那么你获得工作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因此,在现在计算机成为办公必备工具的时候,能够掌握良好的计算机能力,将使你拥有更多的机会。

  五、培训技能。现代社会一天产生和搜集到的数据比古代社会一年的还要多。因此,能够在教育、社区服务、管理协调和商业方面进行培训的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六、理财能力。随着*均寿命的延长,每个人都必须仔细审核自己的投资计划以保证舒适的生活以及退休后的生活来源。

  七、信息管理能力。信息是信息时代经济系统的基础,掌握信息管理能力在绝大多数行业来说都是必须的。

  八、外语交际能力。现在全球的大量信息都是有英语进行印刷和保存的,因此想要更快更好的了解世界新的知识,必须掌握外语,工作后的与人谈判有时候也需要外语,因此掌握一门外语将有助于你得到工作的机会。

  九、商业管理能力。生意就是生意,掌握成功运作一个公司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这方面最核心的技能一方面是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资源管理和融资的能

  力;另一方面是要了解客户的需要并迅速将这些需要转化为商机。

  总的归纳起来,我们要对自己练习两点:1、练内功策略:2、练外功策略试想如果你在面试时,外在的长相容貌端正,服饰打扮整洁,言谈举止优雅和待人接物温文尔雅,内在的包括知识修养非常高,思想品质端正,心理状态很好和工作能力突出,面对一个谈吐稳重、穿着得体、举止大方、沉着老练、谦虚谨慎、文明礼貌的毕业生,求职能不要嘛。同时,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考研应该也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因此,不管是先就业在考研还是先考研再就业,先储备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是最为重要的。只有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不管事就业还是考研,前途都将一片光明现在我们的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参考文献:

  ①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 王新文 南京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9年7月1日)

  ②*教育报.大学生就业现状面面观. 丁义浩 刘玉,2008

  ③联合日报 大学生就业:观念决定前途. 王东升2005(2005-07-20)④大学生就业指导 葛海燕 高桥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版 (2009年4月1日)

  ⑤*人事报 大学生怎样提高就业能力 云飞扬,2005.

就业指导论文9

  1.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就业指导课程的设计原则

  在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必须准确把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内涵,紧密结合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特点,以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社会认知和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设计。

  1.1知识教育与技能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就业指导必须坚持提升就业能力为根本出发点。所谓就业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是个体拥有的对雇主有吸引力的知识、技能的组合。知识教育与技能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就是指在就业指导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就业知识和理论,同时又要重视从知识到就业能力的转化。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就业知识与就业技能互为增长,为获得职业和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1.2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的原则总体目标是从宏观上对阶段目标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是方向的保证,同时也确立了课程的总体质量规格。阶段目标是根据学生所处不同年级特点制定的各年级具体目标。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在正确选择职业和顺利就业的基础上,提高育人质量和就业质量。阶段目标应该是根据年级特点,有针对性的从职业规划意识养成、职业规划方案制定、就业能力培养、就业信息服务等几个方面强化指导。坚持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的原则,要注意对大学生实施全过程、不间断的就业指导。要从培养教育的全过程入手,研究影响就业率的深层次问题,抓住实质问题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全程化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同时还应注意各阶段性目标之间是连续的、递进的,而不是独立的、分化的。

  2.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从授课目标来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心理、观念的转变。这不是单一的一门课程所能达到的,必须是由一系列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课程模块构成一个课程体系。在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由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全部教学内容按照教学目标、学生年级特点等秩序和联系组合而成的广义的教学体系。既包括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第一课堂教学活动,也包括未列入教学计划的就业咨询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2.1大学一年级就业指导课程的设计大学一年级的就业指导课应该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专业、认识职业,树立职业规划意识,确立学业生涯规划方案为教学目标。主要课程包括《专业介绍与就业分析》(理论课2学时)、《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理论课16学时)、《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课16学时)。

  2.2大学二年级就业指导课程的设计大学二年级的就业指导课应该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立职业生涯规划方案为教学目标。主要课程包括《大学生职业人格测评》(实践课2学时)、《大学生职业倾向测量》(实践课2学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8学时)、《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实践课2学时)、《专业社会实践》(实践课8学时)、《就业调研大赛》(实践课8学时)等。

  3.小结

  本文是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对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进行的研究,并在部分专业进行了实践层面的操作。下一步,应该分别制定校级层面和二级院系层面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校级层面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应更加突出导向性和整体性;二级院系层面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应更加结合学生专业特点。

就业指导论文10

  1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指导,确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是以发展的观点分析大学生就业的。它是一个较为长远的规划,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个人有着一定程度上的指导意义。从专业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社会经验的积累等几个方面深入了解自身的特色优势与不足,找出自己的兴趣目标所在,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在自身就业选择过程中,只要外部环境不发生系统性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职业,并且一直坚持工作下去。把握合适的机会,积极促进自身职业的飞跃发展。

  1.1大学一年级———就业探索期刚入校的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高校辅导员应该引导学生认识所学专业的特点,通过舒伯“生涯发展理论”测试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能力倾向以及自我发展意向等,确立基本的职业目标,进行生涯设计,做到初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前途等,并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1.2大学二年级———就业准备期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导致其就业能力低,适应就业岗位能力差,且当前就业方向之一就是需要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因此在这一时期,高校辅导员应该把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专业教育等结合起来,同时开展实习、调研等具有实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向社会展示自我的*台,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心理、职业观念和职业素质。同时,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让学生尽早认清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明白如果不早做准备,在大学期间不可能形成一个明确的就业观念,到了毕业时往往感到很茫然,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1.3大学三年级———就业强化期这一时期,大学生进入专业课的系统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了自身能力的培养目标,是职业发展规划开始实施的时期。高校辅导员应该把就业指导与所学专业更加紧密联系,使大学生明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今后就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这一时期,对于大学生来说,十分关键,是自身专业核心能力学习、深化加强的重要阶段,一定要让大学生好好珍惜,把握好宝贵的学习时间,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为今后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1.4大学四年级———就业实践期四年级的学生面临毕业,此时的辅导员应该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题的求职技巧培训,不定期发布就业指导信息,搭建就业*台;倡导学生和已毕业的校友建立联系,拓宽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以扩大求职范围。有时间的同学还可以亲自到相关企业一线实际考察、学习,了解真实的就业情况,对照自身,找出不足与差距,抓紧时间弥补不足。

  2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

  随着就业困难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就业心理问题。在被用人单位拒绝后心理产生阴影。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得不少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认真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找准每个人的就业期望,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心理辅导。指导大学生调整自身心态,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正确地认识自己,以利于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同时,辅导员需要将“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等思想渗透地灌输给大学生,争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

  3树立个性化就业指导意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

  大学毕业生具备不同的性格、兴趣、能力、家庭背景等,高校辅导员需要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体职业指导。辅导员因为经常与学生接触,容易与学生沟通,较熟悉和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因此要根据各种就业信息,分析大学生个体与就业信息的匹配程度,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不同学生开展有效的个性化就业指导与服务,为大学生就业出谋划策,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

  4搭建全方位就业信息*台,完善就业渠道

  高校辅导员要高效利用各种有利资源,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搜集就业信息,搭建信息*台。同时,要有效利用众多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例如校园网、班级QQ群、邮件、飞信、微博等方式,确保就业信息及时、准确为学生掌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就业信息*台要严格审查相关招聘信息,现代就业市场鱼龙混杂,不时有骗子公司、皮包公司出现,他们打着招聘大学生的旗号,进行一些虚假宣传,这对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危害性的。因此,从学校层面一定要做到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在丰富就业信息的同时,拒绝不良招聘信息。

  5宣传落实毕业生就业政策,扩大就业方向

  近年来,中央各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多个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项目,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等,高校辅导员要根据大学生自身情况,引导他们响应国家号召,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建设,高校作为高水*人才培养基地,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观念教育的重任。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全方位的、系统化的工程,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时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要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不断地思考、总结和创新,要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业目标,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针对不同年级各有侧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要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涯的始终,要能够做到定期了解毕业生的求职、面试、签订协议情况,掌握动态变化,做到全程辅导、全程服务,从而开创大学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3篇(扩展2)

——就业指导论文10篇

就业指导论文1

  摘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联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发奋。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应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状况为例,2006年*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每年带给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超多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能够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必须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到达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带给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超多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取上:选取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取乡镇企业、大中学校、群众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取上,选取大城市的有20。8%,而选取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潜质差,难以贴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潜质,加之语言表达潜质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个性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贴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说,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十分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十分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务必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发奋。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发奋。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超多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能够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取策略,从现实出发选取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潜质、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必须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带给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和综合素质。同时,用心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潜质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基层人才匮乏,存有超多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坚信透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发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必须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必须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就业指导论文2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制度需要不断的改革来顺应广大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需要,这也使得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找出了影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构建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

  一、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制度需要不断的改革来顺应广大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需要,这也使得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就业竞争的激烈,全国很多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越来越重视,不断进行完善就业指导课程的构建和就业指导中心的设立,地方*部门也都出台了各种规范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虽然有政策的支持,高校也在不断地改进就业指导的工作,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很多高校尚未真正落实学校制定的政策,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也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进行指导,更不用说构建科学规范的就业指导课程,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通过专业的就业指导者或者教师,构建出具有创新理念的课程,才能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对就业指导课程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有较强的随意性和临时性。很多高校并未将就业指导课程列为必修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对该课程缺乏明确的认识,学校对开设改课程没有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因此,开设改课程的随意性较大,比如,开设在晚上,很多学生晚上都有自己的安排,没有时间去上就业指导课,而且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第二,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缺乏系统性,且指导的方式单一。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基本是针对毕业生的,因此课程体系没有做到全程性。在指导方式的选择上,由于课程内容以及就业形势的原因,大多以商业性的内容为指导,比如面试应聘技巧、求职包装等,忽略了学生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再者,就业指导课程的形式极为不规范,大多以讲座的形式存在,过于临时和零散。

  第三,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讲授的课程重理论缺乏实践。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批批的就业指导辅导员也随之扩招,多渠道招聘的辅导员使得就业指导的质量和专业性失去了保障,因此,解决教师队伍素质的专业化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二、影响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构建的主要因素

  (一)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由于新时期大学生与以往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因此,新时期的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以及思维能力方面显示出更加成熟的特点,但也有一些大学生存在幼稚和不成熟的心理特点。首先,新时期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较强但是不成熟。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大学的生活环境为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他们的世界观尚未成熟和定型,因此,大学生对社会的经验不足,也缺乏对自己客观的认识。其次,新时期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但是思维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再次,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可以体验丰富的生活,也会产生丰富的情感,对生活、对国家、对朋友的感情等,但是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波动比较大,经常处于矛盾中不能自拔。最后,大学生具有较为坚强的意志力,但是缺乏长久的稳定性和*衡性,容易盲从,缺乏果断的心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也影响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方向。

  (二)用人单位的需求。新时期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构建,一方面要考虑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必须要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求职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一般来讲,用人单位比较青睐具备以下特点的毕业生:

  第一,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认同所应聘单位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支柱,只有员工认同了企业的文化,才能与企业共同成长。因此,有的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会直接表示认同企业文化是招聘的原则之一。第二,能够忠诚与企业。据调查显示,很多国企,外企以及民企的人力资源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宁可招聘能力差一点,但是具有忠诚心的员工,也不愿意招聘具有高能力但朝三暮四的员工。第三,具备敬业精神的专业的技术能力于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体现的是人的情商和心理素质的高低,而专业技能主要是考查毕业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大学生要想在当今的就业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重视对以上三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对策

  首先,明确新时期就业指导的理念,重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很多高校目前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顶多算是出谋划策,而非真正培养大学生的生存技能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构建中,应该弥补对大学生生存技能的训练,帮助大学生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

  其次,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应该建立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提供实践的*台,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价值。新时期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要以国家的就业指导内容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联合企事业单位,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最后,高校需要将就业指导课程归入学习的总体教学计划之中。为了适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的需求以及达到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新时期我国高校应该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各个高校的总体教学计划中,开设为必修课程,每个年级以不同的内容和重点有层次地递进,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这是每一位从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2] 程绪彪.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池州师专学报,

  [3] 王玉江,颜彬,段善利,于德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初探[J].*大学生就业,

就业指导论文3

  论文关键词:

  职业教育;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

  根据目前国内就业形势的需要及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的现状,高职教育就业指导应做到:办学定位准确,合理制定符合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形成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突破“短期培训”的模式;改变现有的指导方式,加强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加强就业指导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提供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指导能力。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高职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则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就业指导应该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本文拟就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就业指导的内涵及现状

  就业指导是帮助学生成功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手段,是高质量、高水*的就业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寻求职业而进行的以方法性和技巧性为主的指导,包括求职准备、求职心理、求职简历的制作以及面试技巧、交际礼仪等各方面的指导;广义的就业指导除了包含狭义的内容之外,更主要的是从社会需要出发,对学生的政治立场、思想道德、身心修养、业务知识、文化艺术素养,以及学习、组织、管理、创新、协调、交流、表达等各种能力的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狭义的就业指导主要在学生临近毕业时进行,而广义的就业指导则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由此可见,从学生进入校园伊始,指导他们从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全面职业素质,为走向社会和创造未来打好基础、积蓄力量,是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要求。

  就业指导最早起源于欧美。在20世纪初期的一些美国学校中,就业指导培训的最初课程主要建立在简单逻辑和常识的基础上,而且主要依赖于观察及资料收集技能。

  如今在国外,就业指导在高校中往往处于中心地位。它以*、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作为就业指导的主体,以“市场就业制度”或“自由就业制度”为基础,配备专职人员在大学生中开展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方法。国外高校就业指导的形式主要有讲座、报告、咨询服务、模拟实验和心理测试等,并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来收集整理并提供就业信息。

  新*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基本不存在就业指导的问题。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转变,各大学相继设立就业指导中心,初步开展了就业教育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就业指导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毕业生的需求仍有一定的距离。我国现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不高,存在教材指导性不强、信息来源不够、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从业人员经验欠缺等问题,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经费和人员配备、硬件设施与国外同等大学相比较仍明显不足。

  二、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针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现状,笔者认为,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水*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1、办学定位准确,合理制定符合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为国计民生之本。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公开申明“以就业为导向”,就足以说明高职教育在其根本属性上就是一种以国计民生为本的教育。为此也就产生了一种更本质的判断——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定位准确、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增加实践课的教学时数,减少纯理论课的教学时数,本着理论够用的原则,按照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对人才的要求,逆向思维来设置课程。高职院校在教学理念上要转变观念,不要跟在普通高校的后面跑,要有自己的特色,在拓宽知识面、动手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学校要把技能鉴定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分层次教学把实验、实习等内容和相关工种职业技能的鉴定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实践性环节,突出能力培养;把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为一体,根据不同对象(工种)和班级,实行不同的培训方式,突出外语、计算机、营销、法律等知识的学习。

  2、形成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突破“短期培训”的模式

  就业指导作为指导学生获得一种就业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的手段,不能仅局限于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要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提供帮助。目前,在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时,一些高校任课教师只注重对毕业班学生进行求职择业技巧性短期促销的模式指导,如如何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如何依托各种关系收集处理就业信息、如何制作有份量的自荐材料、如何应对面试和笔试、如何把握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等等,而并没有重视对学生整体的职业素质的教育,缺乏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念。

  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只为毕业班开设,作一些求职准备、求职心理、求职简历的制作以及面试技巧、交际礼仪等技巧方面的知识讲座。这样就容易把学生引向一个误区:就业指导的内容是技巧性的、片面性的,可以通过突击掌握,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要逐步建立全程就业指导体系。具体讲,从学生入学起就使之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目的,认清自己的发展道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全方位的规划;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主体,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与目标,开设各具特色的就业指导课,适当引导非毕业班进行阶段性的实践活动,比如暑期社会实践、*时的兼职等;同时,就业指导课的内容还可再具体化,针对某种具体职业,进行具体的指导。

  3、改变现有的指导方式,加强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

  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不能仅仅重视就业指导的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目前,国内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主要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很少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及人才市场参观学习并进行必要的案例分析。所以就业指导普遍显得单调,缺乏生气与活力。其实,就业指导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或者邀请一些专业人士给学生开讲座和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兴趣,加强指导效果。学校还应该针对学生个体提供相关的细化服务。首先,就业指导应逐步向个性化发展,建立学生心理、个性能力等方面的测评体系和档案,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与评价自己,并参照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指导,不断调适其心理状态,调整其发展目标;其次,就业指导应从低年级起,紧密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高其不同的职业素质,使之对将来的选择有所准备。

  4、加强就业指导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

  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考证制度,但是这个制度还很年轻。教育部只是要求各个高校必须按一定比例配备专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并没有真正严格执行从业资格的准入制度。从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来看,从事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多数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因此,我国各高职院校要搞好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培训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建立一支合格的就业指导队伍。

  5、充分利用网络提供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指导能力

  美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很早就形成了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家庭网络化格局。日本的职业前途教育、苏联的职业定向教育、德国的职业咨询也均形成了网络化指导格局。我国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搞好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信息是毕业生选择职业的基础,获取足够的信息是求职的先决条件。收集信息、扩大信息渠道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服务,信息化手段是最重要的手段。首先,要加快就业信息网站建设,建立信息短信服务*台,充分利用网络查找用人单位的最新需求信息,通过网络宣传学校,推荐毕业生,向毕业生介绍就业政策,进行就业指导;另外,要多渠道联系用人单位,广泛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同时要对毕业生进行信息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全面收集信息,判断信息,选择信息,反馈信息。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求职,应当是今后择业和就业的首选方式。

  综上,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就业指导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显得日益重要。高职教育就业指导工作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教育方式,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以及扩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时空,满足社会和人才发展的需要。

就业指导论文4

  摘要:职业素养是一个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而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职业素养底下,对职业生涯没有规划。本文从学生层面、老师层面和学校层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职业素养;职业生涯

  一、职业素养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职业素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包含职业道德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敬业和合作精神,具有很好敬业精神和态度的话,不管做什么工作都会很投入地去做好。通过查阅资料及访谈,大部分用人单位的管理者都表示高职学生因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但在工作中有不遵守岗位操作规范、不恪守公司的规章制度、缺乏高度的责任感、缺乏团队协作意识的现象经常发生。这些结果的发生总体还是归结于职业素养较低造成的。职业技术随着*制造2025、智能化的快速变化,职业技术不是一个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要求多知识多专业的融会贯通。我们将职业能力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技能训练,在学校内只进行知识的讲授和技能的训练,不关注职业的发展和产业链的转型发展,那么形成的职业素养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职业素养必须符合专业特点和时代的特点。

  1、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在校生具有竞争力的原动力。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更要面向未来,强调发展和创新。使学生既能就业,又能创新和发展,不惧怕转岗和敢于向新技术挑战,为自己灌注充足的后劲。因此在课程中应设置创新和创业教育模块、职业发展规划和面对职业过程的问题处理方法,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模拟工作岗位,在不同的工作中锻炼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原动力。

  2、职业素养能使学生学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对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好的话,工作会一帆风顺,否则,在就业和转业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所以,在校期间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结合专业的特点设计典型案例,设计不同的职业生涯。目的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需要的技术、技能要求,自己需要掌握什么,以及就业岗位和层次,也要规划后经过几年后发展路线或升迁路线。

  3、职业素养能够使职业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职业能力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体现,技能只出现在需要的时候,但是职业素养会与具体的工作情节有联系,即具体的工作环境不同所需要的素养也不同,而且素养还能对职业能力的发挥起着调节作用。

  二、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问题

  1、学习目标定位不准确。大多数学生来说,上大学的目的是学习一门技术为以后的工作或生活打下基础,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拜金主义、急功近利等腐朽价值观的影响下,学生希望工作后收入高、工作轻松,工作环境好,所以好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特别是工科学生,不愿意去工厂。在学习阶段不主动学习目标不明确或经常动摇,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必然会受到影响。

  2、学生对知识认识的错位。对于现在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他们觉得知识对一个人的发展不一定有重要影响,对学习的目标认识错位,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没有把学习知识技能作为以后谋生动的手段或本领,因此造成对知识的漠视和对学习不积极。

  3、学习动力乏力。大多数高职生在学习上缺少内在的推动力,学生的基础薄弱,再加上近几年的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知识结构的残缺妨碍了知识的建构。因此“一刀切”、“齐步走”的课堂上有许多学生“听不懂、学不会”,长期以往,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提高职业素养的策略

  著名企业家牛根生先生曾经说过:“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对职业道德的重视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普遍共识。但是对一个人的道德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来说,其价值观和道德观基本形成,有很多方面都存在与职业习惯相悖的行为习惯,要想纠正他们这些行为习惯,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因此大学阶段想办法帮助他们改变和提升,从学生方面、教师方面和学校层面提出了一些策略和建议。

  1、学生层面。

  1、1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进入高职的学生普遍成绩不太理想,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未来的工作或前途不报希望。这些问题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需要老师走近学生,引导他们积极乐观面对困难,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或参加班级活动,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回信心,积极面对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专业和本行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让每个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后,进行自我定位,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1、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意识。一个好的团队并不是说每一个人员都很优秀,而是指团队成员能够取其长处,互相学习交流,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现在的大学生处于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游戏、视频、各种APP占用了学生的大量时间,人与人互相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因此好多学生缺乏与人友好相处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就差一些。因此老师就安排多一些班级为单位的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教师层面。

  2、1加强教师的师德培养,为学生做榜样。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的影响力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一层的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加强,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在实践中不断进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精益求精,不断提高。

  2、2加强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教师应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但现在的老师普遍缺乏行业企业的实践经验,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造成了不便。因此有必要定期安排老师到企业锻炼,提高其实际工作经验的同时体验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为课堂教学储备知识。

  3、学校层面。

  3、1重视德育课程教学。课程体系中一定要突出德育课的教学,从思想上提高学生的认识,同时要引入一些成功的案例,引进企业文化,感染学生。如微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诚实守信、公开交流、对客户、合作伙伴信守承诺,对结果负责;Google公司的企业价值观无论有多大的商机,坚决不做坏事;还有我国著名企业海尔,海尔精神总体概括为“敬业报国,追求卓越”。让学生从中去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思考企业文化或者企业需要的职业素养。

  3、2渗透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素养。在高职的课程设置中,应该将职业素养和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如基础文化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会计课中的诚信教育、体育课中的团队合作教育、心理健康课程中的人际交往教育等。在技能训练的时候不仅要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还应该加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作风的教育。通过开展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实践活动,例如企业家文化讲坛、技能比拼竞赛、创新成果展等具有企业特点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未来从事职业的要求和性质,切身感受企业专家的成功之道和精神魅力,让职业文化的浸润来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小娟.高职学生素质能力评价研究[J].教育研究,2013(5):96-102.

  [2]汤晓华,吕景泉,洪霞.基于职业能力的技能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系统化模型建模与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32-33.

  [3]李磊.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构建[J].**教育,2016(7):97-99.67.

  [4]耿荣,张斌.职业素养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的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10):94-96.

就业指导论文5

  论文摘要: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具有普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所具有的普遍意义,还有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独特意义。因此,对就业指导课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育,重就业指导,轻创业教育,机构及队伍不够健全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就业指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指给要求就业者传递信息,帮助其求职与择业。广义的就业指导包括给要求就业者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如何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经验、心理、技巧等方面的指导。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无论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还具有一些独特意义。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独特意义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除了有直接的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作用外,对社会、学校、学生还有着其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充分认识这些作用,能够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1、有利于学生成才和可持续发展

  俗话说,人怕入错行。能否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发展成才的职业,是青年学生人生关键的一步。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用在工作上的,如果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相投、能力相符、专业相适、优势一致,人就能热爱工作,容易出成果,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如果职业选择不好,不仅直接影响个人的前程和发展,处理不好,还将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现波折。

  高职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容易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往往好高骛远,或只顾眼前利益,或胆怯焦急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就业指导中的理论指导、实践指导等环节,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择业素质,更能使学生得到关于对自身、对社会、对职业等各方面问题的正确、成熟的认识,从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在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一项针对毕业生所做的对本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见调查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反映,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实践工作使其纠正了在择业、对自身认识等方面的偏颇,促使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由幼稚走向成熟,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2、有利于深化改革,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就业指导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它可以使学校了解社会,也让社会了解学校,从而使学校及时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就业指导,学校可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趋势,尤其是本地区经济结构的组成与调整,对人才数量、质量、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需求,这样学校在培养人才上更有针对性。同时学校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使用情况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到调整专业结构,对接社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锻炼职业能力;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课程改革;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等教育教学改革,这些无疑将推动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另外,就业指导综合分析现代企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包括知识结构、能力水*、心理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这对学校制定新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信息汇总和分析报告,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把就业前景好的汽车修理、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做大做强,扩大招生数量。同时,根据就业市场需要新开设了市场营销、导游等专业,其招生情况火热。此外,把一些近年学生就业情况不太理想的专业缩减招生或暂停招生。另外,学校还根据就业指导工作中搜集到的人才市场信息中所反映对人才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例如,全校性增设礼仪课程,文秘专业增设汽车驾驶课程等,使学校不断获得新的增长点,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二、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就业工作是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就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来说,虽然各院校有各自不同的问题,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就业指导课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有些学校把就业指导课纳入了教学计划,按时授课。《就业指导》、《择业宝典》、《就业准备》、《职业生涯设计》等几十种教材纷纷涌现。但仅限于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课堂上教师侃侃而谈,就业心理准备、求职择业技巧、如何应对面试等,系统全面,思路清晰,但教师从讲授理论出发,学生接受理论为止,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有纸上谈兵、隔靴搔痒的问题,就业指导效果不理想。

  就业指导不应是纸上谈兵,而更应该是实战演练。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就业指导理论。另一方面,要用理论指导实践,丰富多彩地开展就业实践活动。通过到用人单位参观学习和实习到人才市场亲身体验和在校内举行用人洽谈会等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择业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来进行。诸如,通过课堂讲授和讲座来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各类学科中渗透;通过社会、企业、家庭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指导。特别是人才中心、劳务市场等机构,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而且也是就业指导最生动的课堂;学生到企业、工厂实习也是就业指导的有效形式。上述这些途径和方式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对学生就业与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重就业指导,轻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就业指导工作中,重视就业指导,教学生如何打造自己、展示自己,去适应社会组织的要求与挑选的观念占主导地位,较少有创业教育的观念。创业并不是本科生、研究生的专利,适合高职生创业的领域很多很多。只要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一样可以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职院校以前的就业指导普遍存在忽视创业教育现象,导致全体学生千军万马拥挤在择业的独木桥上,而具有创业素质的学生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指导,没有形成很强的创业意识、创业观念,对身为高职生进行创业缺乏信心,在创业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加强创业教育。其实,就业与创业是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创业本身也是就业,是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年自身成才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和指导实践中不能只顾学生的眼前利益,盯着现有岗位,还要从创业这个高起点上想问题、谋发展。注重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创业能力等方面施加影响,可以使学生改变被动侯选的择业思路,主动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更好的就业。当然,本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故事,更是培养学生创业观念的良好素材。

  3、机构及队伍不够健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有所改动,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在发生变化。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和一支专业的队伍来开展此项工作。但各学校独立设置机构的还不多,其职能隶属学生处、教务处、德育教研室、招生办等部门,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而独立设置就业工作机构,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这个机构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一样,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门,为学校的教育目标服务。机构应由学校领导挂帅,队伍应由专、兼职教师组成,还应吸收企业、用人单位的主管及家长代表参加。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自从2007年初设立独立的就业指导中心以来,就业信息搜集、就业培训、学生就业情况调查等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就业指导中心除了对学生进行就业理论指导,更采取信息发布会、供需见面会、就业洽谈会等各种有效措施对外宣传、介绍、推荐人才,推进就业基地建设等就业指导工作新项目。可见,健全的机构和队伍,是保证此项工作更好开展的重要方面。

就业指导论文6

  摘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联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发奋。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应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状况为例,2006年*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每年带给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超多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能够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必须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到达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带给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超多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取上:选取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取乡镇企业、大中学校、群众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取上,选取大城市的有20。8%,而选取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潜质差,难以贴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潜质,加之语言表达潜质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个性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贴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说,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十分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十分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务必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发奋。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发奋。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超多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能够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取策略,从现实出发选取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潜质、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必须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带给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改革。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和综合素质。同时,用心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潜质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基层人才匮乏,存有超多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坚信透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发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必须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必须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就业指导论文7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具有普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所具有的普遍意义,还有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独特意义。因此,对就业指导课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育,重就业指导,轻创业教育,机构及队伍不够健全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就业指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指给要求就业者传递信息,帮助其求职与择业。广义的就业指导包括给要求就业者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如何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经验、心理、技巧等方面的指导。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无论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还具有一些独特意义。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独特意义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除了有直接的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作用外,对社会、学校、学生还有着其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充分认识这些作用,能够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1、有利于学生成才和可持续发展

  俗话说,人怕入错行。能否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发展成才的职业,是青年学生人生关键的一步。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用在工作上的,如果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相投、能力相符、专业相适、优势一致,人就能热爱工作,容易出成果,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如果职业选择不好,不仅直接影响个人的前程和发展,处理不好,还将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现波折。

  高职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容易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往往好高骛远,或只顾眼前利益,或胆怯焦急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就业指导中的理论指导、实践指导等环节,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择业素质,更能使学生得到关于对自身、对社会、对职业等各方面问题的正确、成熟的认识,从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在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一项针对毕业生所做的对本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见调查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反映,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实践工作使其纠正了在择业、对自身认识等方面的偏颇,促使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由幼稚走向成熟,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2、有利于深化改革,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就业指导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它可以使学校了解社会,也让社会了解学校,从而使学校及时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就业指导,学校可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趋势,尤其是本地区经济结构的组成与调整,对人才数量、质量、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需求,这样学校在培养人才上更有针对性。同时学校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使用情况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到调整专业结构,对接社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锻炼职业能力;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课程改革;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等教育教学改革,这些无疑将推动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另外,就业指导综合分析现代企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包括知识结构、能力水*、心理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这对学校制定新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信息汇总和分析报告,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把就业前景好的汽车修理、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做大做强,扩大招生数量。同时,根据就业市场需要新开设了市场营销、导游等专业,其招生情况火热。此外,把一些近年学生就业情况不太理想的专业缩减招生或暂停招生。另外,学校还根据就业指导工作中搜集到的人才市场信息中所反映对人才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例如,全校性增设礼仪课程,文秘专业增设汽车驾驶课程等,使学校不断获得新的增长点,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二、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就业工作是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就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来说,虽然各院校有各自不同的问题,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就业指导课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有些学校把就业指导课纳入了教学计划,按时授课。《就业指导》、《择业宝典》、《就业准备》、《职业生涯设计》等几十种教材纷纷涌现。但仅限于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课堂上教师侃侃而谈,就业心理准备、求职择业技巧、如何应对面试等,系统全面,思路清晰,但教师从讲授理论出发,学生接受理论为止,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有纸上谈兵、隔靴搔痒的问题,就业指导效果不理想。

  就业指导不应是纸上谈兵,而更应该是实战演练。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就业指导理论。另一方面,要用理论指导实践,丰富多彩地开展就业实践活动。通过到用人单位参观学习、实习,到人才市场亲身体验和在校内举行用人洽谈会等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择业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来进行。诸如,通过课堂讲授和讲座来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各类学科中渗透;通过社会、企业、家庭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指导。特别是人才中心、劳务市场等机构,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而且也是就业指导最生动的课堂;学生到企业、工厂实习,也是就业指导的有效形式。上述这些途径和方式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对学生就业与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重就业指导,轻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就业指导工作中,重视就业指导,教学生如何打造自己、展示自己,去适应社会组织的要求与挑选的观念占主导地位,较少有创业教育的观念。创业并不是本科生、研究生的专利,适合高职生创业的领域很多很多。只要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一样可以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职院校以前的就业指导普遍存在忽视创业教育现象,导致全体学生千军万马拥挤在择业的独木桥上,而具有创业素质的学生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指导,没有形成很强的创业意识、创业观念,对身为高职生进行创业缺乏信心,在创业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加强创业教育。其实,就业与创业是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创业本身也是就业,是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年自身成才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和指导实践中不能只顾学生的眼前利益,盯着现有岗位,还要从创业这个高起点上想问题、谋发展。注重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创业能力等方面施加影响,可以使学生改变被动侯选的择业思路,主动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更好的就业。当然,本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故事,更是培养学生创业观念的良好素材。

  3、机构及队伍不够健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有所改动,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在发生变化。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和一支专业的队伍来开展此项工作。但各学校独立设置机构的还不多,其职能隶属学生处、教务处、德育教研室、招生办等部门,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而独立设置就业工作机构,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这个机构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一样,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门,为学校的教育目标服务。机构应由学校领导挂帅,队伍应由专、兼职教师组成,还应吸收企业、用人单位的主管及家长代表参加。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自从2007年初设立独立的`就业指导中心以来,就业信息搜集、就业培训、学生就业情况调查等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就业指导中心除了对学生进行就业理论指导,更采取信息发布会、供需见面会、就业洽谈会等各种有效措施对外宣传、介绍、推荐人才,推进就业基地建设等就业指导工作新项目。可见,健全的机构和队伍,是保证此项工作更好开展的重要方面。

就业指导论文8

  论文关键词:

  职业教育;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

  根据目前国内就业形势的需要及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的现状,高职教育就业指导应做到:办学定位准确,合理制定符合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形成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突破“短期培训”的模式;改变现有的指导方式,加强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加强就业指导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提供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指导能力。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高职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则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就业指导应该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本文拟就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就业指导的内涵及现状

  就业指导是帮助学生成功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手段,是高质量、高水*的就业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寻求职业而进行的以方法性和技巧性为主的指导,包括求职准备、求职心理、求职简历的制作以及面试技巧、交际礼仪等各方面的指导;广义的就业指导除了包含狭义的内容之外,更主要的是从社会需要出发,对学生的政治立场、思想道德、身心修养、业务知识、文化艺术素养,以及学习、组织、管理、创新、协调、交流、表达等各种能力的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狭义的就业指导主要在学生临近毕业时进行,而广义的就业指导则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由此可见,从学生进入校园伊始,指导他们从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全面职业素质,为走向社会和创造未来打好基础、积蓄力量,是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要求。

  就业指导最早起源于欧美。在20世纪初期的一些美国学校中,就业指导培训的最初课程主要建立在简单逻辑和常识的基础上,而且主要依赖于观察及资料收集技能。

  如今在国外,就业指导在高校中往往处于中心地位。它以*、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作为就业指导的主体,以“市场就业制度”或“自由就业制度”为基础,配备专职人员在大学生中开展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方法。国外高校就业指导的形式主要有讲座、报告、咨询服务、模拟实验和心理测试等,并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来收集整理并提供就业信息。

  新*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基本不存在就业指导的问题。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转变,各大学相继设立就业指导中心,初步开展了就业教育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就业指导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毕业生的需求仍有一定的距离。我国现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不高,存在教材指导性不强、信息来源不够、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从业人员经验欠缺等问题,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经费和人员配备、硬件设施与国外同等大学相比较仍明显不足。

  二、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针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现状,笔者认为,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水*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1、办学定位准确,合理制定符合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为国计民生之本。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公开申明“以就业为导向”,就足以说明高职教育在其根本属性上就是一种以国计民生为本的教育。为此也就产生了一种更本质的判断——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定位准确、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增加实践课的教学时数,减少纯理论课的教学时数,本着理论够用的原则,按照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对人才的要求,逆向思维来设置课程。高职院校在教学理念上要转变观念,不要跟在普通高校的后面跑,要有自己的特色,在拓宽知识面、动手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学校要把技能鉴定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分层次教学把实验、实习等内容和相关工种职业技能的鉴定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实践性环节,突出能力培养;把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为一体,根据不同对象(工种)和班级,实行不同的培训方式,突出外语、计算机、营销、法律等知识的学习。

  2、形成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突破“短期培训”的模式

  就业指导作为指导学生获得一种就业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的手段,不能仅局限于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要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提供帮助。目前,在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时,一些高校任课教师只注重对毕业班学生进行求职择业技巧性短期促销的模式指导,如如何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如何依托各种关系收集处理就业信息、如何制作有份量的自荐材料、如何应对面试和笔试、如何把握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等等,而并没有重视对学生整体的职业素质的教育,缺乏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念。

  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只为毕业班开设,作一些求职准备、求职心理、求职简历的制作以及面试技巧、交际礼仪等技巧方面的知识讲座。这样就容易把学生引向一个误区:就业指导的内容是技巧性的、片面性的,可以通过突击掌握,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要逐步建立全程就业指导体系。具体讲,从学生入学起就使之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目的,认清自己的发展道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全方位的规划;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主体,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与目标,开设各具特色的就业指导课,适当引导非毕业班进行阶段性的实践活动,比如暑期社会实践、*时的兼职等;同时,就业指导课的内容还可再具体化,针对某种具体职业,进行具体的指导。

  3、改变现有的指导方式,加强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

  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不能仅仅重视就业指导的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目前,国内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主要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很少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及人才市场参观学习并进行必要的案例分析。所以就业指导普遍显得单调,缺乏生气与活力。其实,就业指导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或者邀请一些专业人士给学生开讲座和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兴趣,加强指导效果。学校还应该针对学生个体提供相关的细化服务。首先,就业指导应逐步向个性化发展,建立学生心理、个性能力等方面的测评体系和档案,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与评价自己,并参照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指导,不断调适其心理状态,调整其发展目标;其次,就业指导应从低年级起,紧密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高其不同的职业素质,使之对将来的选择有所准备。

  4、加强就业指导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

  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考证制度,但是这个制度还很年轻。教育部只是要求各个高校必须按一定比例配备专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并没有真正严格执行从业资格的准入制度。从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来看,从事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多数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因此,我国各高职院校要搞好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培训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建立一支合格的就业指导队伍。

  5、充分利用网络提供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指导能力

  美国、加拿大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很早就形成了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家庭网络化格局。日本的职业前途教育、苏联的职业定向教育、德国的职业咨询也均形成了网络化指导格局。我国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搞好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信息是毕业生选择职业的基础,获取足够的信息是求职的先决条件。收集信息、扩大信息渠道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服务,信息化手段是最重要的手段。首先,要加快就业信息网站建设,建立信息短信服务*台,充分利用网络查找用人单位的最新需求信息,通过网络宣传学校,推荐毕业生,向毕业生介绍就业政策,进行就业指导;另外,要多渠道联系用人单位,广泛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同时要对毕业生进行信息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全面收集信息,判断信息,选择信息,反馈信息。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求职,应当是今后择业和就业的首选方式。

  综上,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就业指导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显得日益重要。高职教育就业指导工作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教育方式,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以及扩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时空,满足社会和人才发展的需要。

就业指导论文9

  1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指导,确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是以发展的观点分析大学生就业的。它是一个较为长远的规划,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个人有着一定程度上的指导意义。从专业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社会经验的积累等几个方面深入了解自身的特色优势与不足,找出自己的兴趣目标所在,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在自身就业选择过程中,只要外部环境不发生系统性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职业,并且一直坚持工作下去。把握合适的机会,积极促进自身职业的飞跃发展。

  1.1大学一年级———就业探索期刚入校的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高校辅导员应该引导学生认识所学专业的特点,通过舒伯“生涯发展理论”测试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能力倾向以及自我发展意向等,确立基本的职业目标,进行生涯设计,做到初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前途等,并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1.2大学二年级———就业准备期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导致其就业能力低,适应就业岗位能力差,且当前就业方向之一就是需要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因此在这一时期,高校辅导员应该把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专业教育等结合起来,同时开展实习、调研等具有实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向社会展示自我的*台,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心理、职业观念和职业素质。同时,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让学生尽早认清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明白如果不早做准备,在大学期间不可能形成一个明确的就业观念,到了毕业时往往感到很茫然,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1.3大学三年级———就业强化期这一时期,大学生进入专业课的系统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了自身能力的培养目标,是职业发展规划开始实施的时期。高校辅导员应该把就业指导与所学专业更加紧密联系,使大学生明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今后就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这一时期,对于大学生来说,十分关键,是自身专业核心能力学习、深化加强的重要阶段,一定要让大学生好好珍惜,把握好宝贵的学习时间,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为今后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1.4大学四年级———就业实践期四年级的学生面临毕业,此时的辅导员应该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题的求职技巧培训,不定期发布就业指导信息,搭建就业*台;倡导学生和已毕业的校友建立联系,拓宽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以扩大求职范围。有时间的同学还可以亲自到相关企业一线实际考察、学习,了解真实的就业情况,对照自身,找出不足与差距,抓紧时间弥补不足。

  2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

  随着就业困难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就业心理问题。在被用人单位拒绝后心理产生阴影。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得不少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认真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找准每个人的就业期望,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心理辅导。指导大学生调整自身心态,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正确地认识自己,以利于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同时,辅导员需要将“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等思想渗透地灌输给大学生,争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

  3树立个性化就业指导意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

  大学毕业生具备不同的性格、兴趣、能力、家庭背景等,高校辅导员需要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体职业指导。辅导员因为经常与学生接触,容易与学生沟通,较熟悉和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因此要根据各种就业信息,分析大学生个体与就业信息的匹配程度,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不同学生开展有效的个性化就业指导与服务,为大学生就业出谋划策,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

  4搭建全方位就业信息*台,完善就业渠道

  高校辅导员要高效利用各种有利资源,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搜集就业信息,搭建信息*台。同时,要有效利用众多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例如校园网、班级QQ群、邮件、飞信、微博等方式,确保就业信息及时、准确为学生掌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就业信息*台要严格审查相关招聘信息,现代就业市场鱼龙混杂,不时有骗子公司、皮包公司出现,他们打着招聘大学生的旗号,进行一些虚假宣传,这对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危害性的。因此,从学校层面一定要做到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在丰富就业信息的同时,拒绝不良招聘信息。

  5宣传落实毕业生就业政策,扩大就业方向

  近年来,中央各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多个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项目,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等,高校辅导员要根据大学生自身情况,引导他们响应国家号召,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建设,高校作为高水*人才培养基地,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观念教育的重任。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全方位的、系统化的工程,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时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要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不断地思考、总结和创新,要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业目标,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针对不同年级各有侧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要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涯的始终,要能够做到定期了解毕业生的求职、面试、签订协议情况,掌握动态变化,做到全程辅导、全程服务,从而开创大学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就业指导论文10

  1当代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1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现在毕业生数量直线上升,因此现在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高要求来删减部分应聘者,同时可以为企业挑选到更为优秀的员工。“211”、“985”已经成为了一些知名企业的必备门槛,成绩优秀、实践经历等也成为企业最为热门的首要条件。这些条件给不少的求职者一定的压力,甚至有些还对求职者的自信心进行了打击。

  1.2辅导员对于就业教育不重视由于辅导员主要负责一个年级段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行政方面的教育,因此他们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工作,比如说学生奖学金问题、学生成绩问题、学生生活问题等,导致辅导员一般不会有足够的精力去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一般只是提供大型招聘会信息给毕业生。同时,由于辅导员的专业问题,可能对学生的专业不够了解,因此,他们也就没有办法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学校又没有对这个方面引起重视,最终导致学生的就业指导方面处于学生自学成才阶段,也就使得他们会在就业中遇到很多困难。

  1.3学生择业观不符合社会要求上了大学,家长就会对学生寄予厚望,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业之后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这样的想法也给了大学生一定的压力,也让他们自己的择业观产生了偏差,非优越的工作不要,非高薪工作不要等。不管是家长还是大学生,都认为好工作等同于公务员、事业单位这种拥有稳定、舒适工作环境、待遇优厚的工作,这也使得学生盲目追求公务员、事业单位这类岗位。这也就导致这种热门行业被学生挤破头,还不一定能够争取得到,一些企业基层岗位或者偏远地区岗位则无人问津,使得学生形成了不太良好的择业观,也因此错失了很多的好的就业机会。

  2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作用的建议

  2.1辅导员加强自身素质作为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力量,辅导员需要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了解最新就业信息,并对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传授给学生各个专业所要面对的形势,各个专业存在的优势,该如何进行择业等知识。同时,学校应当给予辅导员一定的培训,如怎样有效建立良好的职业规划,怎样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心态问题,怎样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就业指导等问题,使得辅导员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规划。

  2.2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由于大学生是一群思想各异的群体,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未来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对于就业问题,也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对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大部分学生都还没有做好进行身份转换的准备,对自己的未来预想开始出现茫然的表现。对于这种情况,高校的辅导员就需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对学生进行辅导,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具有的优劣势,帮助学生应对各类就业问题。同时,辅导员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具体就业倾向进行动员工作,如考研的要积极鼓励他们复习,指导他们报考院校、挑选导师等,如就业的则鼓励学生多参加实习、社会实践,提前适应社会环境。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动向,有助于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准确的指导定位,开展具体的工作。

  2.3面试技巧的传授由于面试是大部分企业所采取的应聘的方式,也是应聘者给企业留下最直观印象的方式。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大多没有什么面试经验,不知道该如何展现自己,不知道该如何消除自己的紧张心理,这样会严重影响到企业对应聘者的看法。所以,辅导员在学生的.就业指导过程中,应当穿插入应聘相应技巧,传授面试技巧给学生,如何分析面试者的提问潜台词,如何了解他们的真正意图,如何巧妙回答面试官的问题等。同时,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辅导员还可以通过模拟面试现场,让学生之间进行角色扮演,互相提问,让学生先行体验一下面试的感觉,同时让学生练习如何运用面试技巧。

  2.4转变学生择业观转变学生择业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是当前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当前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就是因为学生的择业观不正确,导致有些单位招不到人,有些学生没有工作。现在大多学生都把精力投放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等岗位上,却忽略了社会中一些优秀单位,导致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岗位大家都争着去考试,而社会中的一些单位则没有人去理睬。因此,改善学生择业观,能够很好地改善现在的就业形势。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当始终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中,对学生建立良好的学生关系,对学生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正确指导学生生涯规划、就业教育。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使得学生不仅仅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寻得一份满意的工作,还能够使得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使得学生拥有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3篇(扩展3)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3篇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1

  【摘要】

  残障大学生可谓是特殊人群中的佼佼者,他们并没有因为自身先天或后天的缺陷而自暴自弃,相反,通过不懈的努力而获得了公众的认可,并因其特殊的成长经历而备受关注。市场经济体制中竞争机制的渗透,使得大学生之间的就业竞争不断加剧,加上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导致当代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难问题。目前,就业指导已被纳入大学生教育的重点科目予以开展。本文在对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现状作出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就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及其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残障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成长经历,所以其较之普通大学生具备更强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格,这为其成功就业做好了铺垫。与普通大学生一样,残障大学生也有通过就业实现人生价值、职业价值的诉求。但是,残障大学生因为自身生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又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心理问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困难问题。根据和谐社会主义建设要求,我们应该给予残障大学生就业更多的关注和指导。有关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也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高校开展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主要依据,其合理性和全面性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残障大学生属于大学生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他们不仅面临普通大学生存在的就业难问题,同时还存在更加严重的就业心理问题。但是,现阶段大多数高校所建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常常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由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内容建设的不全面,对大学生实施的集体主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目的性,不仅造成了大学生时间、精力上一定程度的浪费,还对他们未来的就业实践造成了误导。素质教育着重强调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均衡发展。心理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的缺失,不利于教师对大学生个性的掌控和应用。尤其对于残障大学生而言,教师方面心理关怀的缺失,影响了其对自身及就业价值的认识,面对就业问题难以维持积极的态度,作出正确的处理决策。此外,部分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设置缺少指导性、新颖性,只是单纯地进行空洞的理论知识教学,不能成为残障大学生就业实战中行之有效的策略。以大学生就业政策传导为例,仅仅是简单地进行政策法规堆积和罗列,缺少系统规范的处理,不利于大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二)课程模式。经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需求集中体现为全程化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然而,在就业指导课程实践的过程中,有些高校由于对此项工作重视不足,所开展的项目大多针对高年级毕业生进行,却忽视了在整个高校教育过程中的渗透。大学生正确就业意识和认知的养成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程,并非一蹴而就。短时间内集中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训练,难以取得良好的收效,而且也不利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制定。相较于普通大学生,残障大学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难题,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毫无信心可言。入校初期就开展就业指导活动,有利于形成残障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认知,这对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也有极大的益处。反而言之,学习信心的提高,将会使残障大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掌握专业技能,也为其未来成功就业提供了基础。除此之外,部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还存在教学方式方法亟待创新的问题。相关教师教学缺少对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等素质教育观念的渗透,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不同大学生个性特征、成长背景以及学习专业的考查,久而久之影响了大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开展的教学活动形同虚设。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指导性、针对性的缺失,导致教学实效不尽人意。

  (三)师资建设。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其具备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了教学实效。目前,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化师资队伍匮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数量与专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普及化发展,高校生源数量不断增长,由此暴露出了严峻的教师人员数量不足的现象。有些高校为了缓解教师与学生数量不对等的矛盾,由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学生处工作人员或学院负责人等出任大学生就业指导一职。但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这些教师身兼数职,难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做到面面俱到、得心应手。另外,高强度、高密度的工作占用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很难再抽出额外的时间认真准备就业指导课程,也没有时间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培训活动。纵使这部分教师可能拥有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由于后期培训不足,导致他们专业知识及技能上的落后,难以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很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教师还存在运用残障人士特有语言等技能匮乏的问题,造成与残障大学生沟通不顺,进而影响了就业指导的效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相关教师特殊技能的匮乏与其他大学生沟通上的差异而出现困难,还容易引起残障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导致他们由于自身的缺陷而自暴自弃,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

  二、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对策

  结合分析,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建设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对策,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完善内容设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育是一项庞杂的工程,涉及到众多学科知识的运用。在现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高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其内容设置,指导相关教师进行系统化、层次化处理。具体而言,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应该随着经济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不断补充和完善对当前就业形势发展的分析,以保证就业指导的时效性。同时,对于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而言,相关教师还需要结合他们的个性特点和专业不同,合理地开发教学课程项目,给予他们最深切、真实的关怀,从而指导其更好地应用于就业实践。另外,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还要着重注意心理素质教育的融入和渗透,认真分析残障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本质,有意识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排解他们的苦恼,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就业指导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搜索与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相关的信息,并经过系统化处理后融入到课程内容体系当中,以扩展残障大学生的就业视野,使之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广泛性,从而增强他们择业、就业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在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表现形式上,要兼顾残障大学生生理上的缺陷,为其提供盲文、音频等,让他们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二)优化指导模式。为了让广大大学生能够尽早了解和重视就业问题,并使之合理地规划与定位职业发展,应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所谓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是指在大学生的入学初期就进行就业指导渗透,通过师生交流、专题讲座、专家报告等活动,针对各年级阶段的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发展观和择业观,为其未来成功就业做好铺垫工作。与普通大学生一样,残障大学生同样希望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去学习并由此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得残障大学生面临着更加艰难的就业问题。对此,高校应该尽早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在保护残障大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使之深刻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激励他们在更加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在此过程中,就业指导相关教师要秉持一视同仁的态度,给予残障大学生更加全面、深切的关怀,注意对其评价方式的优化与创新,通过相对温和的言语给予他们指导和激励。除此之外,鉴于残障大学生存在生理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问题,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开设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特训班,为之建设针对性更强的就业指导课程,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等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

  (三)加强师资建设。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其专业化建设尤为重要。因此,师资建设亦应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点项目予以实施。针对就业指导师资力量不足现象,高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整合校内建设资源,积极引进优异教学人才,以满足扩招的需求。在此过程中,高校需要建立可行的发展规划,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意识地进行扩招,满足学生受教育需求的同时,保证教育实效。同时,高校还应该根据教师们的日常表现,给予他们适度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帮助其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激励他们投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研究上。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定时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及时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树立其良好的职业责任和教育理念,并督促他们付诸于实践。对于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也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怀,培养相关教师一定的特殊语言沟通能力,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理念,使之与特殊大学生群体建立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以此来促进全体大学生的发展,实现自身的教育价值。值得提出的是,教师作为教育培训的主体,单纯地依靠学校培训还难以满足综合素质提升的需求,因此需要相关教师树立正确的终身学习意识,通过不同途径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建设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上各院校就业指导实践存在差异,本文对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希望教育界其他学者给予残障大学生成长更多关注,结合当前经济市场就业发展趋势和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实际,提出更多完善残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建议。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2

  一、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

  (一)高校指导力度不够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就业,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所需不相符,专业技能掌握得不够到位,与社会实际就业情况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很多学生由于不能尽快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而无法顺利完成就业。而对于高校来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校的知名度、声誉与社会影响力,也关系着高校未来的发展,所以,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势在必行。就业指导工作主要表现在“就业安置”思想上,它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目的。然而,我国很多高校在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实践不能与现实接轨。当前,从事学生就业工作的学者们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怎样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使他们能满足当前人才市场与企业所需。

  (二)社会劳动力市场饱和

  1。劳动力市场比较封闭,存在一定的不公正待遇。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的封闭性指的是就业信息的强关系流动性。权利的一种表现手法是信息,它在国内缺乏应该存在的公开性与流动性。各种信息被圈禁在指定的范围内(规定的范围内或强社会关系之间)进行流动,就业信息也是如此。对于那些缺乏社会关系的大学毕业生,因为无法了解就业相关信息与社会资源的支持而与合适的工作失之交臂。2。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少,经济发展的层次也比较低下,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不是很多。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正处于战略性调整时期,传统企业已从当前的数量扩张转变为追求一定的质量与效益问题,所以需要转岗分流。这使得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大多数都是低层次的廉价工人,对于那些技术人员、管理人才、科研人才等的需求却不是很充分,劳动力市场无法接纳那些高校迅速扩张而增加的大学毕业生。在从中央到地方近几次的机构改革中,分流人员大多在事业单位之间找工作,但是事业单位因为经费不足、编制的有限性等自身也面临着精简裁员的问题,特别是最近几年各个省市都不断出台了相关事业单位改革的方案,进一步减少编制人数、缩减进入事业单位的人数。此外,国有企业因为自身经营体制不足,市场结构也不完善,加大了个人创业成本的费用,这些都会影响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热情度。

  (三)大学生自身缺乏良好的就业理念

  现在,很多大学生没有一个科学准确的自我定位,对未来比较迷茫,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与动力,他们还没有感觉到就业的严峻性,心中缺乏危机观念。大多数毕业生基本没有对自身的个人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等进行科学评估,在选择工作中往往只是意气用事,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工作中高不成低不就,大多不愿意从基础开始做起。大多数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面对大量的招聘信息不知怎样抉择,盲目地乱投简历。根据调查显示,现在大约有70%的大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就业规划,使得他们在就业中缺乏竞争意识,离职的比例也在持续上涨,很难做到人尽其才和人职相符合。很多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没有考虑到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在校期间只是机械地完成理论教学任务。等到临近毕业的时候才发觉自己与用人企业之间的差距,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之所需。找工作的普遍盲目性,在校期间对本专业的掌握不充分,求职时对企业所设的岗位不熟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与未来的发展。

  二、基于人力资本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最优方案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动力,以人为基本出发点。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以学生就业为中心,在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上,树立使“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念。人生的最崇高目标是为满足他人和社会所需而做出的各种贡献与服务,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人存在的真正价值与意义。这对于毕业生养成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与高校的就业指导的目标达成一致,不断满足毕业生的相关需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极大地实现人职匹配的原则。在对人的主体地位肯定的基础上,说明人存在的真实含义。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择业观与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人的工作,在指导中应用道理来说服人,用感情去打动人。要做好求职困难学生尤其是就业与家庭都比较艰难的双困户的指导扶持工作,以使学生们高质量、高效率的就业。为学生们做好职业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在学习、择业与创业上指明一定的方向,使他们少走弯路,顺利就业。

  (二)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机构体制

  人力资源开发指的是一种内涵型的开发,它主要强调的是人力资源的质量的强化。高校的就业指导也应该做到上述目标,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与技术的开发与培训。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开发培训教育活动,全方位地强化大学生的专业基本素养。以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作为业务指导部门,让学校与各院系的学生管理人员当作就业指导的核心师资力量,逐渐演变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机构体系。学校的相关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多方合作,共同促进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实施,各院系学生管理人员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征分门别类,逐一进行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为其打造一支专业化与科学化为一体的师资队伍,对社会就业市场与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要进行仔细调查研究,科学预测当前市场的最新变化动态,使指导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化与具体化。

  (三)改变毕业生的就业理念

  通过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逐步强化大学生关于就业的危机理念与主动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自主性。首先,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个性分析主要指的是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与职业相关的主要层面。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一对一对其进行辅导等为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生通过这种个性化的指导,在求职过程中才能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明确自身的职业生涯目标,高效率地完成就业工作。其次,重视特殊学生的就业工作的指导。高校中由于出身背景的不同,大学生的经济状况也是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想要自主择业、出国深造、考研等,对于这些特殊类型的学生,高校应该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设置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通过为他们创造各种创业环境,减轻大学生的创业中所遇到的各种阻力,减少创业的成本费用,鼓励与支持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在正确处理好就业问题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台。

  (四)构建科学的信息*台

  增强就业信息收集工作的力度,科学准确地搜集相关就业信息,注重从就业市场来分析问题,以使信息搜集工作变得越发具体化与高效化。作为大学生大学期间明确自己学习方向、考取各种技能证书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就业信息,也是大学生得以顺利就业的基本出发点。高校只有充分掌握多方就业信息,才能在人才培养工作上做到有张有弛,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大学生在人力资源市场占据着一定的竞争优势。高校应将就业信息的搜集、整理与预测工作当作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日常工作内容。高校应与各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及人事代理机构构建良好的相互合作机制,充分运用高校有利的社会资源。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可以引荐优秀的毕业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见习或者应聘。信息搜集工作还应该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观念,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与兴趣爱好等选择适合他们的职业。与此同时,高校可以运用就业信息网给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提供信息查询、网上交流等信息,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他们定期输送优秀合格的毕业生。高校可构建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库与毕业生求职信息库,可以借助一些宣传栏、网络等媒介搭建就业信息共享*台,促进就业工作的顺利实施。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3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人们越来越关注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对策,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高校;就业指导课;问题;对策

  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的渠道,但当前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要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需要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一、就业指导课程模式现状

  在1995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要求高校在大三或大四的时候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并明确将该课程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系列。就业指导主要涵盖三门课程――就业指导、生涯发展以及创业教育。为了加强就业指导的连续性,全程就业指导课程要求从大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就业指导工作的问题

  1.课程开设不均衡,没有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大学一年级是学生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重要转折点,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正确认识了解自己以及自己所学的专业,很多高校在大学一年级时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时开展就业指导课和创业教育课。而目前,就业指导课较为成熟,生涯发展课日趋完善,创业教育课急需加力。

  2.课程安排随意性大,规范化制度不完善。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安排没有统一规范化的要求,导致学时不一,学期不一,学生不一,机构不一。学时不一即有的学校是32课时的课程,而有的民办院校却没有相关安排;学期不一即有的高校开设七个学期的就业课程,而有的高校只开设一个学期的就业课程;学生不一即有的高校面对本科生和专科生,而个别高校还面对研究生;机构不一即管理部门有些混乱,有些高校是就业指导中心主管就业指导课程,有些是社科部负责就业指导课程等。

  3.授课方法单调,缺乏个性化辅导。多数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以教师的说教为主,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内容枯燥,针对性不强。或者较为常见的方法就是就业指导讲座,以灌输为主,缺少反馈,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辅导。

  4.专业化程度不高,师资整体水*有待提高。发达国家对就业指导人员有很高的专业性要求,必须是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毕业和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而在我国,教授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队伍规模和整体素质却与实际工作相差甚远,缺少学科专业依托。

  三、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几点对策

  2.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素质,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高校应该重视对就业指导师的培训,提升就业人员的素质。担任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还应有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此外,高校可以邀请企业有经验的人员来学校担任学校的就业指导师,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3.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首先,就业指导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学习规划、职业发展等进行分类指导。其次,还可以进行预约咨询,咨询可以以面对面或网上咨询的形式展开。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3篇(扩展4)

——大学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3篇

大学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此刻毕业生就业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在必须范围内透过双向选取的方式自主择业的办法,因此,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忙毕业生释疑解惑,调整好心理状态,使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有着重要的好处。

  1、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目的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择、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透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帮忙学生准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望和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掌握必须的就业技巧,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进行相关的职业知识、道德、素质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趋势和职业必备素质和技能,尤其是了解独立创业务必具备的素质和潜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进行独立创业,为国家排忧解难。

  1、1指导和帮忙学生完毕学业,促进全面发展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指导和帮忙学生在学制系统中完成学习任务,完毕学业。并在此基础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上告知学生全面发展,并逐步确立职业生涯设计目标,并从思想上、潜力上和心理上准备求职。

  1、2指导和帮忙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趋势,树立合理的择业观念高校学生理解的是专业化教育,将来面临的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因此,很有必要透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学习进一步的了解所学专业及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帮忙学生树立合理的择业观念,使学生萌动的、自在状态的求职期望,上升为实在的、自为状态的择业行为;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到祖国建设最需要人才的边远地区、县和乡的基层中发挥自我的特长,干出一番事业,到达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1、3指导学生正确把握目前的就业形势和用人趋势,了解和熟悉国家、省市相关大学生就业政策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国家为完成必须历史时期的任务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有关就业的行动准则,它将根据国家政治经济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各地,各部门也根据国家当年颁布的有关政策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因此,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是择业求职过程中十分关键的环节。

  1、4指导毕业生掌握求职对策,促进顺利就业求职是高等学校毕业生走出校园的第一步,应对着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招聘会和用人单位,他们务必做出选取,来完成就业。由于高校毕业生刚刚结束学生生涯,开始职业生活,社会经验的不足,在面临求职抉择是,他们常常无所适从。而一个人的发展和成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就是给毕业生带给了一些解决求职对象和应聘规则的途径和办法,从而为帮忙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1、5激励学生以新的姿态继续学习,走向成功目前,终身性学习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将成为人们的追求,终身学习将成为社会的时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在完成就业前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也鼓励学生终身学习,并预祝他们走向成功。

  2、就业指导课的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9条第一款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带给就业指导和服务”;原国家教委教政厅〔1995〕4号文件指出:“开设就业指导课旨在帮忙大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增强适应社会的潜力。同时,旨在帮忙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目标,掌握求职技巧,解决求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确选取职业,为将来的发展与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这说明对高等学校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资料,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原则,帮忙学生顺利择业求职的重要措施。也能够说,这既是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指导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具体要求,也是对课程资料的基本规定。结合学生实际,就业指导课的资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就业思想教育择业标准、择业方向是受人的支配的。就业的思想指导即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简单说是人们对职业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是透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调整择业期望值,正确选取和对待职业,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倡导“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国家就业政策。基层也是成才地,在*凡的职业中作出不*凡的贡献,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2、2就业政策指导政策指导是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它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宏观指导政策、劳动人事法规。透过具体的就业制度、政策、方针和有关劳动人事法规、个人在择业过程中所享受的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国家关于毕业生分配的政策,摆正自我的位置,找到适合自我的主角,走出择业的误区;尤其是要让大学毕业生加强对国家就业鼓励与倾斜政策的了解,使学生就业能在政策范围内有的放矢地进行,克服择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学校既落实国家宏观调控计划,又完成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

  2、3就业心理教育心理问题是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或倾向,是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潜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应有的心理*衡。“双向选取”的就业办法在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对许多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不良影响,出现了攀比、盲目求高、自卑、自负、依靠等就业心理问题。就业指导课透过对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对在求职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自我调适等的讲授,使学生了解自我的心理特点、自身素质和个性特征,树立正确应对现实,克服心理障碍,走出心理误区,增强心理调适潜力和择业的自信心。

  2、4就业技巧指导就业技巧是指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应具备的技能与艺术。择业技巧的掌握对大学生求职成功与否影响较大。透过讲授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应聘、就业的程序,把握机遇,顺利就业。透过对写求职信,参加供需见面会、面试的技巧、择业前的准备等资料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自荐方式和面试的有关礼仪,掌握与人交谈时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正确运用方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锻炼自我的表达潜力、交往潜力和应变潜力,使学生避免由于方法不当而带来的求职择业障碍,使其在求职择业中持续主动地位。

  2、5就业信息指导就业信息的获取是大学生进行自主择业的关键环节。获取信息量的多少,标志着选取就业机会的多或少。透过就业指导,一方面,学校透过各种形式与社会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及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为大学生就业铺路架桥。另一方面,透过就业指导课的指导,帮忙和指导大学生学会主动地搜集就业信息的方法,掌握信息渠道,学会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选取。

  2、6就业安全教育刚从大学校门走出的毕业生,缺少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应对形形色色的招聘会,他们会或多或少产生茫然、盲从,其中也有少数同学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损害了学生的切身利益。透过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教育广大毕业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各种招聘会的分辨潜力,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上好就业指导课的方法

  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们认识到,要上好就业指导课,就要注重课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发挥就业指导课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3、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发挥学生的自为精神紧密结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表现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教材为基本依托,按照教材的内在逻辑,从远及近,从客观到微观,从形势的分析到行为取舍,帮忙学生奠定科学的知识基础,带给勇于理解市场选取的精神动力。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点迷津”式的、“授人以渔”式的教育教学。与此同时,务必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精神,自动学习好相关理论知识,主动收集与筛选信息,切实增强对职业的评价潜力、选取潜力,自主选取职业方向,迎接挑战。

  3、2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授课后,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兴趣和认识,适当的组织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模拟面试,以加强他们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等潜力。在适宜的条件下,也能够组织他们参加招聘会,为他们开辟一个良好的实习空间,来感受求职的氛围和实践求职的技巧。透过这些实践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3、3坚持课堂授课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系统地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或者举办相关的讲座,开展课外相关的活动,这都是面向多数学生进行的知识和潜力教育,应坚持上好。但由于学生群体在思想水*、知识水*、择业期望以及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确定因素的客观差异,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则更有实效。

  3、4坚持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就业与创业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在进行就业教育的同时,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我们培养的毕业生不仅仅仅只是一个被动的求职者,更就应是主动的职业的创造者。这在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透过的《世界宣言》和《行动框架》已有明确论述。《世界宣言》强调:“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宣言》第7条)。这就要求我们务必将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逐步实现学生从就业走向创业之路。

大学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2

  面对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学院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这一门课程。老师首先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讲解如何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以便我们更早地认识自己喜欢的就业方向。还有如何投写简历等等。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老师以专业而又较多地联系实际的方法,让我们从中了解关于就业的内容。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对这门课的一些心得体会。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择、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看和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把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进行相关的职业知识、道德、素质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趋势和职业必备素质和技能,尤其是了解独立创业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进行独立创业,为国家排忧解难。

  现在的社会需求和毕业生的人数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使得就业非常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就业中的诸多问题,就这方面来说就业指导课是非常必要的,正所谓:正心,正行,方能正天下。在没有上就业指导课以前,我对将来毕业以后如何求职这一方面根本就是一无所知,比较迷惘。自从学院开展了就业指导课以来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学院的指导老师从多方面对我们进行了就业指导课的培训。培养学生毕业时能根据社会需要与个体特点,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在国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就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推销自己。总的来说,就业指导课给我们带来的作用主要以下几点:

  1、就业指导有利于更准确地择业

  一个人为社会贡献的大小、生活方式的选择以及发展与成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一个人的职业,在相当大的程度决定了他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决定了他发展与成才以及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择业是人生关键性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前途和发展,如果处理不好,将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现波折。因此,职业的选择,是对未来发展成才道路的选择。人的一生绝大部分精力用在工作上,如果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相投,与自己的能力相符,就会乐此不疲,不断努力,奋发成才,在职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感兴趣,工作就不可能安心,更谈不上事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就。所以就业指导课中,首先是教我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对以后的择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2、就业指导有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的调整

  由于作为大学毕业生的我们,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对国情和社会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究竟适合什么工作缺乏客观、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以致在众多的职业岗位面前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朝三暮四、见异思迁。面临就业的选择,应该学会怎样分析主客观条件,怎样看待不同工作岗位的利弊得失。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如何把握机会,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以便能心情愉快地走向社会。

  3、有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材

  大学生就业指导还有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材,因为求职的过程是与用人单位沟通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不仅是用人单位录用和不录用的结果,而且得到的是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也是受教育的过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一些要求,如展示真实形象、锻炼表达能力、增强团队意识、遵守市场的规范等等,不仅是对就业的具体指导,而且是对今后事业发展的长远指导。就业是迈开事业的第一步,不能只是为就业而就业,而是通过就业来成就事业,展示人生的价值。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在于大学生成才的全过程。

  通过就业指导课的学习,我了解了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相关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了解了大学生的就业程序,把握了一定的就业技巧,重新树立了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同时也重新树立了我的自信息心,使我对就业不再恐惧,不再担心,我相信我的前途会因为我的努力而变得美好而精彩!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在完成就业前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也鼓励学生终身学习,并预祝我们走向成功。

大学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3

  进入大学后,渐渐褪去来时的一腔热血、踌躇满志。心绪开始慢慢沉淀,也开始认认真真的替自己的未来考虑了。那些不着边际的理想、空想也从我身上蒸发。我们所关心的不再是乌托邦,而是现实的世界。

  大学,一个从理想世界到残酷社会的跳板,让我们有幸生在理想之中,又可以目睹社会现实的残酷的一面。

  我想,对我们这群没有见过世面,整天呆在校园里的莘莘学子来说,就业是一个不能再遥远的话题。但是,我觉得,我们就更应该好好考虑就业这个问题,那样才不会被将来的就业打个措手不及。

  听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很有感触。似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原先的天真烂漫的想法从脑海中浮现,又消失,替代的是新的观念,稳重了,踏实了,似有惊醒梦中之人。这才发觉,现实不如理想般美好,我们也不应该对现实渴求什么,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路,理想和现实是有着不可越过的鸿沟,但经过细心经营也会别有洞天,让人痴迷、让人向往。

  从这堂课中得到的最大收获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现在想想,理论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似乎荡然无存。但让人记住的是那些老师向我们讲的身边实际经历的事情,身边的事情总是最真实、最具震撼力、最让人有一种与社会接触的感觉。我觉得,读他人的故事,就像读历史一样,一页一页的翻开,一页一页品味,有一种使人明智的感觉,知兴衰,知得失,更知已知彼。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就业形式相当严峻。在此背景之下,据教育部的统计,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09年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14年增加52万人。据统计,2014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之历年未就业的毕业生数量,09年大学生就业市场将十分拥挤。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行业的分工也精细起来。对于招收员工的要求也逐渐高了,所以造成了现在社会人才市场竞争场面变得热火朝天起来。|||每到就业季度,人才市场就聚集了成千上万的择业者、就业者。这足以证明当前就业形式的严峻和紧张,所以作为快要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面临得是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认识了这一严峻的课题,就得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只有正确地认知就业形式,我们才能更好地为自己迈出第一步铺下*砖;只有正确地认识就业形式,我们才能更好地不断训练自己,提高自己和充实自己,为自己在迎接挑战前做好武装;只有正确地认识就业形式,我们才能趋利避害,排除我们前进的障碍,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因此,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对于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3篇(扩展5)

——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计划书3篇

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计划书1

  一.公司介绍

  (一)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二)公司成员概述: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成分,雇佣少量专业技术人员为指导团队。主要包括我校国商学院,美院优秀学员以及相关专业的授课老师。

  (三)公司业务:主营业务——提供寝室传统和特色装修美化兼营业务——寝室物件更换修理,寝室非施工型装修(寝室壁纸搭配美化,小物件搭配美化等)

  (四)公司经营理念:让以最实惠的价格,满足顾客最挑剔的心。

  (五)企业文化:用严谨甚至刻薄的眼光看待细节,以心映心的方式对待顾客的要求,全心全意的服务让你最舒心的微笑。

  (六)公司创新性描述:寝室装修行业是一个完全新兴的服务行业,这是由于其所定位的市场位置所决定的,这独特的市场定位也给了这个行业宽广的市场前景和奇特的市场规则,这都需要我们去不断的摸索前进,但是这些特性都很符合大学生这个群体,我们本身就身处这个群体中很了解其中信息变化。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我们相信公司会有一个明亮的前程!

  二.战略规划

  (一)公司宗旨:向学校寝室提供具体到位的上门装修美化服务,立足市场,服务优质,发展创新,迈向成功!

  (二)公司目标:成为全国知名的学生寝室装修公司,在全国各地建立起连锁门店。

  (三)公司的发展规划

  创业初期(半年到一年)

  主要是让寝室装潢这种新兴的服务方式走进市场,建立自己的品牌,积累无形资产,并且收回初期投资,准备扩大服务范围,开始准备研究提供新的服务方式:

  1.服务进入市场,在学院拿下一个相对优势的市场配额位。

  2.为寝室装潢做广告宣传,提高寝室装潢的知名度,初步建立自己的品牌效应。

  3.逐渐占据本学院寝室装潢市场,每天顾客总量开始增加。

  4.累计装潢寝室300间,净利润为56000元。

  中期(1—3年)

  1.学校寝室装潢服务已经逐渐成熟,业务手段公司制度不断完善;

  2.进一步完善寝室装修的质量和广度,同时不断开拓市场先向南汇大学城进行业务扩展,然后向上海其他大学城进行扩张,保持每年开拓一定的市场数;

  3.寝室装潢市场配额占有率达到15%-25%,占据相对主导的地位;

  长期(3-5年)

  利用寝室装潢的独特性,开发新的领域,甚至可以考虑发展跨领域发展。力求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再度拓展市场空间,扩大市场占有配额,成为学校服务业的领跑者。

  (四)公司的营销策略

  公司起步阶段,为了更好的推广公司的产品服务,决定采取线上线下互动营销的模式。线上营销充分利用微信、58这样的网络*台,建立公众号,推广自己的产品服务,同时发布一些装修方案,供客户参考选择。线下营销模式则主要采取在校内人员密集处发传单的方式,让更多同学了解公司,了解公司所提供的产品服务。

  三.创业组织和结构

  公司发展初期,暂定为10人团队,采用直线型的组织结构。总经理:一人(负责全局规划与总体决策,同时负责财务)营销和策划:二人(负责寝室装潢这一产品的推广和宣传以及销售)

  采购员:一人(负责装修用品的采购以及销售)

  装修团队:六人(两人一组,负责入寝为客户装修以及销售)

  四.产品服务

  本公司主要包括以下五种产品服务

  1.*面设计

  2.产品设计

  3.室内设计

  4.景观设计

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计划书2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启动时间:

  准备注册资本:

  项目进展:(说明自项目启动以来至目前的进展情况)

  主要股东:(列表说明目前股东的名称、出资额、出资形式、单位和联系电话。)

  组织机构:(用图来表示)

  主要业务:(准备经营的主要业务。)

  盈利模式:(详细说明本项目的"商业盈利模式。)

  未来3年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行业地位、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产品品牌等。)

  二、管理层

  2.1成立公司的董事会:(董事成员,姓名,职务,工作单位和联系电话)

  2.2高管层简介:董事长、总经理、主要技术负责人、主要营销负责人、主要财务负责人(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职称,毕业院校,联系电话,主要经历和业绩,主要说明在本行业内的管理经验和成功案例。)

  2.3激励和约束机制:(公司对管理层及关键人员将采取怎样的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

  三、研究与开发

  4.1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分析

  4.1.2项目的技术创新性论述

  (1)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内容

  (2)技术创新点

  4.1.2项目成熟性和可靠性分析

  4.2项目的研发成果及主要技术竞争对手:(产品是否经国际、国内各级行业权威部门和机构鉴定;国内外情况,项目在技术与产品开发方面的国内外竞争对手,项目为提高竞争力所采取的措施。)

  4.3后续研发计划:(请说明为保证产品性能、产品升级换代和保持技术先进水*,项目的研发重点、正在或未来3年内拟研发的新产品。)

  4.4研发投入:(截止到现在项目在技术开发方面的资金总投入,计划再投入的多少开发资金,列表说明每年购置开发设备、员工费用以及与开发有关的其它费用。)

  4.5技术资源和合作:(项目现有技术资源以及技术储备情况,是否寻求技术开发依托和合作,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若有请说明合作方式。)

  4.6技术保密和激励措施:(请说明项目采取那些技术保密措施,怎样的激励机制,以确保项目技术文件的安全性和关键技术人员和技术队伍的稳定性。)

  四、行业及市场

  5.1行业状况:(发展历史及现状,哪些变化对产品利润、利润率影响较大,进入该行业的技术壁垒、贸易壁垒、政策导向和限制等。)

  5.2市场前景与预测:(全行业销售发展预测并注明资料来源或依据。)

  5.3目标市场:(请对产品/服务所面向的主要用户种类进行详细说明。)

  5.4主要竞争对手:(说明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主要描述在主要销售市场中的竞争对手,他们所占市场份额,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

  5.5市场壁垒:(请说明市场销售有无行业管制,公司产品进入市场的难度及对策)

  5.6swot分析:(产品/服务与竞争者相比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会与威胁)

  5.7销售预测:(预测公司未来3年的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

  五、营销策略

  6.1价格策略:(销售成本的构成,销售价格制订依据和折扣政策)

  6.2行销策略:(请说明在建立销售网络、销售渠道、广告促销、设立代理商、分销商和售后服务方面的策略与实施办法)

  6.3激励机制:(说明建立一支素质良好的销售队伍的策略与办法,对销售人员采取什么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六、产品生产

  6.1产品生产(产品的生产方式是自己生产还是委托加工,生产规模,生产场地,工艺流程,生产设备,质量管理,原材料采购及库存管理等)

  6.2生产人员配备及管理

  七、财务计划

  7.1股权中小企业融资数量和权益:(希望创业基金参股本项目的数量,其他资金来源和额度,以及各投资参与者在公司中所占权益)

  7.2资金用途和使用计划:(请列表说明中小企业融资后项目实施计划,包括资金投入进度,效果和起止时间等。)

  7.3投资回报:(说明中小企业融资后未来3-5年*均年投资回报率及有关依据。)

  7.4财务预测:(请提供中小企业融资后未来3年项目预测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并说明财务预测数据编制的依据。)

  八、风险及对策

  8.1主要风险:(请详细说明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政策风险、研发风险、经营管理风险、市场风险、生产风险、财务风险、汇率风险、对项目关键人员依赖的风险等。)

  8.2风险对策:(以上风险如存在,请说明控制和防范对策。)

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计划书3

  前言

  当今社会,“80后”、“创业”、“新人类占领*/市场”等名词越来越频繁出现,很多大学生认为“创业”本身就是职业,在就业高峰上给自己带来了更广阔的天地。今后社会上,自主创业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成为就业主流,很多人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是首选。而且我们认为实现自我价值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方法。跃进创业团队不想*凡,选择自主创业是为了通过这样的道路证明自己的能力。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知道创业困难,收获大于收益。这种成功属于自己,即使失败也不会遗憾。

  法国人有句话说,每个人都应该有双好鞋。因为这双鞋会带你去最完美的地方。踩着美丽、优雅、舒适的鞋子,整个人的精神也会改变。是的,这也是我队努力的目标。

  拖鞋是*民生活的必需品,与保健品或概念产品不同,100年来不会消失或被淘汰。(威廉莎士比亚、拖鞋、拖鞋、拖鞋、拖鞋、拖鞋、拖鞋)*每人每年*均消费1。5双,很多家庭需要准备客用拖鞋。那么按每双10元计算,整个*市场约有200亿元的*/市场规模。

  我们民政学院的情况是不小的蛋糕,全校有17000多人,其中女学生占70%,跃进队是在第二个背景下成立的,主要针对拖鞋类的销售和管理,实现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空隙。本团队秉承顾客第一、以服务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主动将消费者放在工作的首位,不断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周到的服务。

  一、团队概述

  1)团队简介

  跃进创业团队成立于20xx年3月17日,经过一周的*/市场调查和分析,选择拖鞋作为创业项目销售男女时尚拖鞋。我们是一个具有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专业团队,具有充满活力和进取活力。队员们结合各自的优势,发挥所长,互补,学习,提高,体现团队最大的力量,使拖鞋事业做大做强。

  2)事业

  各种男女时尚拖鞋

  二、产品和服务

  1)产品说明

  拖鞋使人们享受悠闲的心境,轻松的生活。放慢匆忙的脚步,忘记紧张的生活节奏,慢慢走,用心体会人生。

  我们的拖鞋是时尚、舒适、健康、主要元素,为顾客提供优质的商品,是一个美丽的夏天

  2)产品风暴分析

  优点:时尚,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追求;价格合理,明码标价

  缺点:产品进口价格高,渠道不稳定。种类不全

  机会:夏天的到来,拖鞋*/市场需求大

  威胁:由于业界的竞争,拖鞋的设计越来越多,冲击力也越来越大

  3)销售方法

  A、实习超市线下销售基础

  B、以摊位形式辅佐

  三、*/市场分析

  1)目标消费群

  民政学院内的学生和教师中,以18—25岁追求个性、追求时尚的时尚一族为主要目标客户。郊区居民是二级顾客。其中特别是以1区女学生为重点的顾客。

  2)*/市场环境分析

  据调查,大学学校市场是一个人流量高度集中和稳定的市场,民政学院及周边市场销售拖鞋的商店主要是精品、超市和鞋店。据现场调查,这种卖鞋的商店有22家,竞争激烈,产品种类多样,主要以中低端为主。

  跃进队销售的主要地区在1区寝室。我们发现1区3000左右的女学生为8—12人以寝室为单位。消费者层大,集中,发现消费行为容易受到寝室会员的影响,可以凭借口碑的效果带动销售。

  消费能力方面也以中低水*为主,对价格比较敏感。观察了主要目标顾客的消费行为后,制定了我们的营销战略。产品选择上的要求是根据舒适度、时尚、时尚追究时尚、美观的需求,价格定位区间在12—15韩元以内。

  在销售战略上,以实习超市为主要卖点,*时晚上在1区门口进行展示销售,使目标顾客的近距离购买意向更加便利。如此激烈的是,在市场上,我们跃进是一种精密营销方式,特别是针对一群目标顾客进行专业化销售,可以充分满足消费者。

  四、营销战略

  1)销售战略阶段性目标

  我们把公司的营销计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对于这些目标,我们将采取不同的具体操作手段。

  A、通知阶段

  以实习超市的春季促销为契机,进行产品的*/市场宣传和宣传,打造本公司的知名度。

  B、开始阶段

  在民政学院1区寝室门口进行持续的产品展示,培养顾客对本团队产品的认知度,促进产品销售。

  C、推进阶段

  买一双拖鞋,赠送一份精致的礼物等一系列打折活动。

  好事成双。一次买两双的话,可以享受第二个8。8%的折扣

  2)营销原则

  A。营销理念:优质服务原则

  我们团队信奉优质服务,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显眼法宝。我们的经营原则是用微笑迎接所有顾客,用真诚打动所有消费者。

  “三心”xx意图、注意、忍耐

  销售前认真观察所有顾客,揣摩他们的心理。

  在销售中细心发现顾客的需求,满足顾客的需求。

  售后耐心地告诉客户注意事项及维护措施。

  B营销功能:差异化营销

  作为学生,我们接近学生市场,所以当然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因此,戴尔的营销特点是能够满足每个客户不同需求的独特产品和服务。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每一次购买产品、定价、销售方式。

  这次创业不以利润为主要目的,所以经过这次创业的实践,重点是了解创业过程中的所有阶段。选择进入合适的市场、如何进货、向消费者销售技巧等。学习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利润只是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团队推崇“学习营销”为思想指导和行动理念。而且,这也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理念,即我们的整体营销与其他商店不同,通过开展差别化营销来吸引和稳定我们的客户。

  五、管理小组

  1)组建团队,

  团队是一个自由的共同体,能够合理利用各成员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实现共同目标。众志成城,力量大,成果大。

  球队的组成具有非凡的意义。选择合适的人群,合适的职务安排将成为今后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过多次严格的选择,我队已经初步形成。

  A、球队数:6人

  B、成员结构:管理xx章xx(协调员)

  销售——张xx利xx(革新者推动者)

  财务——里x(主管)

  购买—— xx数量xx(从业者信息)

  C、团队成员要求“熟悉大势意识、创业计划”的全过程、无私精神、慷慨、活力、团队合作、应变能力等。

  2)管理计划

  小组与工作组不同,因为小组同时要求个人和相互负责。团队可以通过成员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工作成果,取得比所有团队成员个人最高业绩总和更大的成果。因此,要想取得好的发展,必须制定好的可预测性和管理计划。

  A、借迪克特法,在那里引用为“专用时间”。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按照日程选择自己的工作时间,除了课外,其余时间都专注于团队选择的项目,努力不做与项目无关的事情。

  B、在信息共享:团队项目进行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实践收获,并为信息共享留出特定时间,包括一段时间的销售业绩、个人体验等有利于团队发展的信息。

  C、分工与合作共存:首先,团队成员根据自身责任做好团队内工作。第二,队员遇到困难时,队员要进取地帮助队员,按时按期完成团队任务。

  D、会议要求:

  ——次全体组员不应该召开目的、意义、议程不明确的“混乱会”,做好相应的准备

  ——实际联系,解决问题,不举行简单的“全会”

  ——优先考虑,聚焦,不举行“扯皮会”

  计算——实效,2补充,3强调,4票,5总结式“8周会议”不举行

  ——不举行7点会议、8点延迟、9点领导人报告的“迟到会”

  E、奖励政策:在团队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团队成员对团队贡献的大小和影响提供适当的奖励

  F、如果团队项目正式启动,将根据失误的严重性、损失和影响进行处罚。

  六、财务管理

  凉鞋是季节性强的产品,受今年气候影响,气温一直寒冷,影响凉鞋的销售,因此我们坚持保守的财政政策,努力将财务风险降至最低水*。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利益,我们尽可能降低成本,在人力消费上,压缩每一分钱,绝对不盲目支出。在鞋的利润控制上,决不比别人卖的贵,以优惠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吸引消费者,走薄利多销的销售路线,一方面可以增加我们的营业额,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我们的人脉关系,在销售过程中积累人脉也是我们的收获。

  这一系列严格的财务管理都是我们创业的重要工作,将决定我们利润收入的重要管理方式。

  1)融资方法

  6人共募集1200元,其中购买费用939元,目前总营业额876元。

  2)财务记录数据(单位:元)

  4)对现有资产的分析

  截至20xx年5月10日,跃进创业团队共投资1200韩元,总购买费用939韩元(包括交通费),总销售额876韩元,总库存约337韩元。经理、销售人员、购买者、财务等工资尚未结算。

  5)财务趋势

  随着天气变热,预计第二天将是凉鞋销售的热季节,企业预计销售额会激增,销售额也比2月份大幅提高,同比增长约80。37%,总销售额为1580韩元。

  6)财务摘要

  在此次创业实践中,总销售额为2456韩元,总利润为736。8韩元,接下来的两个月里,跃进创业团队成员利用自己的活力和营销人员的专业水*,提高了这两个月的销售量,成功完成了此次创业过程,使跃进各成员获得了基础创业知识和宝贵经验。

  七、机会和风险

  1)机会

  A、随着夏天的临近,气温的升高,在非正式场合穿拖鞋的人越来越多,既方便又方便。

  B、拖鞋是夏天必不可少的东西。几乎每个人夏天都有一双或几双拖鞋,是人们夏天洗澡时必不可少的东西。

  C、拖鞋的价格比其他鞋子便宜得多,所以很多人更换拖鞋的频率比其他鞋子更频繁。尤其是新产品上市的时候。

  D、随着新的夏天的临近,很多人已经过时或找不到以前的旧拖鞋,会让他再买拖鞋。(威廉莎士比亚、拖鞋、拖鞋、拖鞋、拖鞋)。

  E、我们的座位靠近旁边的女学生宿舍,不下雨的时候可以在宿舍大门摆摊,方便顾客购买。

  F、能有效利用认识的人进行广泛的宣传。

  2)威胁

  A、学校内外有很多便利店,这些便利店中销售各种风格和价格的拖鞋。

  B、由于我们自己的资金限制,每次进货量和进来的拖鞋的设计都不丰富。

  C、今年雨下得很大,气温上升也不明显,所以在野外摆地摊的时间不多。

  D、由于本学期学习任务比较重,成员们的休闲可支配时间也不同,在野外摆摊的时间不稳定。

  3)应对措施

  A、我们不能和便利店搞各种风格。但是我们可以战胜他们,提供更好的售前、销售中、售后服务,用优质的服务打动客户,争取更多的转运。各会员加强了销售技巧方面的学习,提高了交易率。

  B、在我们买的拖鞋样式不丰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使我们的产品在质量上优于其他地方销售的拖鞋。(威廉莎士比亚、拖鞋、拖鞋、拖鞋、拖鞋、拖鞋)所以,需要进货的时候,请把拖鞋的质量关掉。

  C、对于今年雨水多,影响室外摊位的问题,在可能的天气条件好的情况下,只能多摆在室外,尽量减少天气原因造成的损失。

  D、尽可能收集各会员的空闲时间,合理分配,提高野外摆摊的频率。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3篇(扩展6)

——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心得体会3篇

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心得体会1

  通过这三天的培训,向陈老师、杨老师、高老师、刘老师学习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方法、教学思路以及互动环节设计,我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有了深入全面的理解,同时也汲取了同行们丰富的教学经验。结合我在高职学校的实践经验,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认识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及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要求建立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就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工作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因为高职生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而社会对高职生也没有准备的认识,再加上本科生的竞争挤压,所以在高职生中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对高职生《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通过陈老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的介绍,我们知道:她不是为建设精品课程而建设精品课程的,而是考虑教给学生什么、如何教好学生、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作为高职院校我们为了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办学质量以及市场的需求,就必须做好大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1、课程建设的原则

  我认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应以实用性、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为原则来构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和兴趣点,要以活动为主形式,根据学生需要,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是实用性的进一步深化。指课程体系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理想、做人、求职和创业等问题,这一点我们要向首师大的刘老师的团队学习,这次学习在这方面收获很大。课程的阶段性原则是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需求而设定的。 课程内容的系统性,是学生得到全面指导的重要保证,它主要指职业指导课程的完整有序,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

  2、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大学生进入学校以后,根据学生自我发展程度的不同,在不同阶段开设不同的职业指导课程,前后联系,逐层推进,形成一个系统。

  ①学业生涯的认知

  学生入学时,通过对学生的专业介绍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准确定位。在进行专业介绍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有关的职业资格与职业发展前景,以便学生合理安排自己在校学习时间与内容,为下一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打基础。

  ②职业生涯的自我认知

  一年级时,在学生对专业有基本了解后,就要对他们进行职业发展的理论认知的教育教学,开始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并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乃至毕业后的"工作方向进行初步的思考,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③职业生涯的环境认知

  二年级时,学生已学完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基本进入实习环节,在这期间,要对学生进行职业分类、职业环境进行设计课程,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融入社会。

  ④择业观和创业教育

  三年级的上学期,为同学们提供包括择业观念、择业心理、信息收集、目标选定、求职准备和方法、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签订、人事代理制度、劳动法规等内容的指导。教学模式包括专题讲座、经验分享、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3、教学团队的建设

  这次培训我感触最大的就是首师大的团队之大、之优是我们没办法比拟的,我们只能通过多学习来慢慢提高自己、充实自己的经验,同时团队的建设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向各兄弟院校学习经验。

  最后,感谢全国高校教师网培中心为我们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台,感谢首师大的老师们奉献出了宝贵的经验,感谢安徽省分中心的老师以及各位同仁!

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心得体会2

  通过这三天的培训,向陈老师、杨老师、高老师、刘老师学习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方法、教学思路以及互动环节设计,我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有了深入全面的理解,同时也汲取了同行们丰富的教学经验。结合我在高职学校的实践经验,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认识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及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要求建立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就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工作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因为高职生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而社会对高职生也没有准备的认识,再加上本科生的竞争挤压,所以在高职生中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对高职生《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通过陈老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的介绍,我们知道:她不是为建设精品课程而建设精品课程的,而是考虑教给学生什么、如何教好学生、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作为高职院校我们为了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提高办学质量以及市场的需求,就必须做好大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1、课程建设的原则

  我认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应以实用性、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为原则来构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和兴趣点,要以活动为主形式,根据学生需要,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是实用性的进一步深化。指课程体系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理想、做人、求职和创业等问题,这一点我们要向首师大的刘老师的团队学习,这次学习在这方面收获很大。课程的阶段性原则是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需求而设定的。 课程内容的系统性,是学生得到全面指导的重要保证,它主要指职业指导课程的完整有序,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

  2、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大学生进入学校以后,根据学生自我发展程度的不同,在不同阶段开设不同的职业指导课程,前后联系,逐层推进,形成一个系统。

  ①学业生涯的认知

  学生入学时,通过对学生的专业介绍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准确定位。在进行专业介绍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有关的职业资格与职业发展前景,以便学生合理安排自己在校学习时间与内容,为下一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打基础。

  ②职业生涯的自我认知

  一年级时,在学生对专业有基本了解后,就要对他们进行职业发展的理论认知的教育教学,开始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并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乃至毕业后的工作方向进行初步的思考,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③职业生涯的环境认知

  二年级时,学生已学完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基本进入实习环节,在这期间,要对学生进行职业分类、职业环境进行设计课程,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融入社会。

  ④择业观和创业教育

  三年级的上学期,为同学们提供包括择业观念、择业心理、信息收集、目标选定、求职准备和方法、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签订、人事代理制度、劳动法规等内容的指导。教学模式包括专题讲座、经验分享、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

  3、教学团队的建设

  这次培训我感触最大的就是首师大的团队之大、之优是我们没办法比拟的,我们只能通过多学习来慢慢提高自己、充实自己的经验,同时团队的建设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向各兄弟院校学习经验。

  最后,感谢全国高校教师网培中心为我们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台,感谢首师大的老师们奉献出了宝贵的经验,感谢安徽省分中心的老师以及各位同仁!

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心得体会3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都已经大四了,现在面临的就是紧张的就业了,学校充分考虑到了我们信息不足、缺乏经验的情况,为了让将要毕业的大学生能够提早对近年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的相关重要知识和信息有所接触和了解,开展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在这段期间,我确实学到了很多,对就业形势以及有关就业的各方面的情况都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

  在就业之前,了解当前社会就业情况,社会对求职者的要求,自身的职业特点及求职的相关经验对即将走进社会,进入职业生涯的我们是非常实用的。首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就业现状。其次,我们要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有个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最后,我们要不断地丰富自己,为就业早做准备,这样我们就不会找不到方向了。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准备承担*责任的过渡期,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期。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大学生既要适应前所未有的生活,又要对未来做出展望。作为一个大学生将来要面对的大多是找到一个好职业,我觉得自己应当好好的总结一下自己学到了什么,自己会做什么,对自己有个全面的了解,为自己即将到来的就业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在就业前,我觉得自我定位是关键,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般而言,影响毕业生自我定位有如下因素:其一是职业定位模糊。由于是初次就业,多数毕业生大都抱着“边走边瞧,边走边跳,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没有认真想清楚自己的职业定位问题,也没有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其二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有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总是过高地评价自己,自我定位过高,因此总是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其三是社会因素的干扰。—些毕业生往往受亲朋好友的影响,自己明明已经看好了某个职位,该职业也较符合自己的综合能力,可周围的亲友一有反对之声,自己就开始动摇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社会职位竞争的不公*、操作的不规范现象,也常常使毕业生感到很迷茫,找不准位置,看不清方向。其四是心理素质不过硬。就业中或盲目从众,或消极逆反,不是过于自尊,就是过于自卑,凡此种种,都会对毕业生顺利就业形成巨大的障碍。还

  有职业的冷热变化,决定了就业者从事某一职业的发展前景。有的旧职业会逐步被社会所淘汰,有些新职位则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产生。就业者选择从事某一职业,不论是热门的还是冷门的,只要是向衰退的甚全会被淘汰的方向发展,就要注意把握其变化,尽可能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方向,不必从一而终、死守到底。因此,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首先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其次,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另外,毕业生还要排除各种外界干扰,如果自己和用人单位彼此都很满意,就应该早做决断,尽快签订就业协议。再者,就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就要求毕业生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敢地迎接未来生活的种种挑战。

  就*目前状况来说,就业形势是不容乐观的,在这个就业形式严重的社会,我们仅凭自己的专业去找符合自己的工作,可以说很难。我们都知道几年来各高校陆续扩招,造成大学生数量快速增多,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尖锐,直接影响就业局势的稳定。同时,由于企业裁减人员的现象,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将进一步增加,长期失业者、各类困难人员和残疾人就业将更加困难,竞争形势更加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创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仅我们自己有工作,如果我们创业成功,我们还能为社会提供工作岗位,为社会做一份贡献,何乐而不为呢,这就需要我们未雨绸缪,牢牢掌握职业技术规划技能,为未来的道路做好铺垫。

  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知识经济浪潮汹涌,给大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任何一名大学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都应考虑现实的条件。职业世界的变化,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也给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勇于正视职业世界的机遇和挑战,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大学生就业形势,了解职业发展的趋势,为选择并迈向正确的职业发展道路打好牢固的基础。可是大学毕业生有很多就业误区是在社会、个人双方合力下形成的。其实,作为大学毕业生的我们,此时应该多一点“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豁达”,不要过分计较一时的顺逆,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从“零”做起,从基层做起,最终定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总之,我们知道就业成功的关键还是要根据自己本身的实际出发,灵活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老师讲到了很多我们以后会遇到的问题,即将遇到的问题,告诉了我们很多的应对方法,我们要灵活运用知识,在以后遇到困难时从容的对待,遇到困难,面对困难,挑战困难,战胜困难。虽然课程结束了,但是我们在就业的道路上才刚刚开始,我们不能空有一腔热血,踌躇满志,我们应该沉淀自己,好好的思考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人生和做事一样,要有计划,要思考全面,要做到有备无患,有条不紊,尽善尽美,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3篇(扩展7)

——大学生就业指导学习心得3篇

大学生就业指导学习心得1

  时光飞逝,眨眼之间。大学三年已经过去两年多了。接下来就是紧张的升学或就业。为了引导毕业生顺利就业,减少择业中的盲目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对我们20xx届的毕业生开设了5期的就业指导课。

  听了这个课,我很有感触。似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原先的天真烂漫的想法从脑海中浮现,又消失了,替代的是新的观念,稳重了,踏实了。这才发觉,现实不如理想般美好,我们也不应该对现实奢望什么,要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理想和现实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但经过悉心经营也会别有洞天,让人痴迷、让人向往。在这不长的时间里,我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确实受益匪浅。

  第一,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现状。

  第二,培养了我们的职业素质。

  第三,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清醒更深入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第四,激励了我从现实开始不断地丰富自己,为就业早做准备,就不会像一个苍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了。

  第五,提高了觉悟,我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求职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生活艺术。

  就业指导课上老师对于就业的各方面工作把握得十分准确。如对于各地区的就业状况进行十分全面的分析,指导课给我们从内到外进行一次十分彻底的"清洗,让我们大家明白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与优势,也知道了职业选择本身也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一个人在做职业选择时,还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这样才能跟单位配对成功。用人单位招聘时往往只是通过简历、面试等一些简单的方式来了解大学生,这时候,我们大学生就要充分做好准备,毕竟“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我们要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特色,让他们了解“我就是你们的最好选择!”往往这些,可能从你的简历,你的面试,你的为人处事等等方面表现出来。

  经过这五期的学习,我也对自己未来的择业有了很多的思考。或者可以说是一些规划。

  我们是大专师范类毕业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想要找一份较好的工作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文凭上,我们可能在企业筛选简历的时候,就给人家排除掉了。然而,我们也是有我们本身的优势的,虽然文凭比不过人家,当我们的实力却也不比别人弱多少。

  下面我先谈一下我对自己的职业选择的思考:

  首先,我考虑到回家乡参加“上岗考”。这对以往的师范类毕业生来说,是一条比较稳妥的路。但今非昔比,近两年很多地区,甚至农村都取消了大专毕业生的“上岗考”资格,或者是“上岗考”录取率非常低。就像我的老家揭阳市揭东县。就去年的“上岗考”来说,语数英的录取率还*均不到10%,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再者,我觉得,我还能尝试着去考公务员,虽然有人说过公*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我觉得既然有这个机会,我们就不应该放弃,还是要努力拼搏一下。

  还有,接下来可能这个会是比较实际,比较容易成功的,那就是应聘一些教育机构的教师职位。教育机构相对于公办学校,可能在文凭上要求没那么严格,但同时,它的工作量和福利是不能跟公办学校相比的。可是退而求其次,可能它的发展空间会比较大,而且门槛没那么高,会比较容易进入。这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其中也有一些弊端,我们要自己衡量好利弊,再做出明智的选择。

  最后,我认为,虽然我们大学的专业是数学教育,但是我们不应该只局限于该专业的职位选择。也可以考虑其他一些企业。就我自己,我*时就比较注重综合素质、综合技能的培养。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经常了解相关专业以及新的行业知识。注意积累,这里所说的积累不仅仅是学习知识上的积累,还包括社会活动、兼职工作、社会经验以及人生阅历的积累。我们现在所受教育很注重理论基础,但是缺乏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所以我们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实际工作,经验学习较纯粹的课堂学习来说,学习效果也会更加深刻。虽然我没有其他专业技能,但我的学习能力强,也可以竞争一些其他非师类的企事业单位。而且拓宽我们的就业领域,就可以增加我们的就业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既然有了明确的规划,那接下来就是怎样做一个好的简历,怎样在招聘会上赢得招聘者的青睐。就业指导课的老师告诉我们,好的简历要扬长避短、简明扼要、措辞巧妙、精辟、能引起阅读者的重视。还有,在求职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自信,要会说话。在面对聘用单位的人员说话时,要心不慌、脸不红,要知道哪些该说、详说,哪些该回避、简谈,说话当中要给人以诚实、谦虚、稳重和成熟之感等。

  总之,我们从中知道择业成功的关键还要从本身的实际出发,灵活选择。但不管怎样,作为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当学会克服不良的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认清自己的方向,坚定信心不动摇,以自信、自强、自立的形象迎接挑战,才能在金融危机之下的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

大学生就业指导学习心得2

  过九周的学习,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给实在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老师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化被动为主动,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真正学到了东西。

  作为全国高等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我深切地感受到所面对的就业压力。就业指导课正好为我这样迷茫着的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从整个指导课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怎样的就业形势,今年将有630万应届大学生毕业亟需就业,并且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并未完全复苏,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低,使得我们不得不好好的去考虑一下自己的未来,因为我们的学习就是来给我们的未来有一个好的基础,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生活上,面对这样一个严峻的就业形势都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所以要好好的武装自己,提升自己去适应这样的竞争。

  第二,面对当前的就业难、社会需求、毕业时的相关手续等多项,毕业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我认为现在应以“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进行,就像老师讲的“就业不只一条路,不只就业一条路”的新理念,要拓宽自己观测人生道路的眼界,公务员、考研也不是为应对就业问题的一条出路,有这方面打算的同学要再最后的一学年里要抓紧时间学习,可以找老师多了解有关这方面的信息,同时对于应届大学生,*也设有专门的“优惠”政策:当村官,社区工作者,农村支教,都是不错的职业,大家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安排自己的发展路线。

  第三,大学生求职,实际就是求职信息传播,就是大学生通过书信、上网、登门或引荐等渠道,向可能的聘用单位,表达欲求任职的意愿。我们大学生怎样才能成功求职呢?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自己是合格的大学毕业生。也就是,自己本身是有用之才。是才或非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有无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外语、计算机等级证书是高或低,有无其他的如编程、会计、律师等任职资格证书或获奖证书。

  2、是否具备较强的敬业爱岗和开拓进取精神,如为什么向贵单位求职。专业学习中取得了哪些成果如文章、论文、作品等。

  3、是否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有何特长爱好,当过学生干部没有,是否吃苦耐劳,是否是*员、三好学生等。其次,能够较准确地找到自己与聘用单位的共同点。即自己的志向、知识、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与聘用单位有没有共同之处,自己比较适合的那类单位有没有聘用大学毕业生的计划、指标。若要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到双方的共同点,那么,至少应有两个条件:一要认清自己,个人离自己最近,然而最难以认清自己;二要下番功夫,认真搜集、分析和利用聘用信息。同时,眼界还要放宽些,不宜局限在某个行业或某些单位,以增加成功机率。

  从我个人方面来说,我在第三组___组分到的工作主要有制作简历和参加面试。在制作简历过程中我查询到很多简历、自荐信等方面的知识,但精心制作出来的简历还是有很多不足。在老师的点评后,让我深刻地了解到自己的错误之处。首先要仔细检查已成文的个人简历,绝对不能出现错别字、语法和标点符号方面的低级错误。个人简历必须突出重点,它不是个人自传,与申请的工作无关的事情要尽量不写,而对申请的工作有意义的经历和经验绝不能漏掉。要保证简历会使招聘者在30秒之内,即可判断出你的价值,并且决定是否聘用你。并且一定要用积极的语言,切忌用缺乏自信和消极的语言写你的个人简历,不能凭空编造你的经历,但也没有必要写出所有你真实的经历,对求职不利的经历可忽略不写。个人经历顺序应该从现在开始倒过去叙诉,这样可使招聘单位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你最近的经历。其次,简历要有自己的风格,公司应聘人员除了要在上边浏览信息,简历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个性和考察逻辑能力,条理性是第一评判标准。在结构严谨的前提下,要使个人简历富有创造性,使阅读者能产生很强的阅读兴趣。

  遣词造句要精雕细磨,惜墨如金,尽量用简练又简练的语言。公司在浏览案头上的诸多简历,一个有自己风格的简历比较能让公司方留下深刻印象,要适当的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最后,简历上的一寸照片也至关重要,老师说,最好是要一张一寸的穿正装的,发型成熟,面容整洁的照片。服装的选择则是要根据面试公司性质,应聘职位等多个因素判定的。

  参加面试时,我学到了不少面试礼仪。参加面试是一次重要的人际交往。得体的言谈举止及仪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面试时应注意基本的礼仪。

  (一)早点出门,不要迟到。最好是提前分钟到达面试地点,以示求职的诚意,给对方以信任感。面试前,有必要先到用人单位去看一下,记住面试的时间和地点,如果实在因故迟到了,要道歉并说明原因,以征得对方的谅解。

  (二)要修饰仪表。头发要梳整齐,领带要系正,皮鞋要擦亮,着装要整洁、大方、得体,女生化妆不要太浓,忌穿金戴银。

  (三)注意主试人的面部表情。对方讲话时要认真倾听,并用点头表示同意,不要随便插话。

  (四)回答问题要注意吐词和声调。回答主试人的问题,吐词要清楚,声音不要太大或太小,答语要简练、完整,忌用口头语回答问题。

  (五)谈话时注意力要集中。谈话时,眼睛要适时的注视对方,不要东张西望。

  (六)面试成功与否,都要礼貌告退。主试人当场表态可以接受你,面试成功,当然要向对方表示感谢,并表示今后将好好工作。主试人当场没表态,说明对方还要进一步考查,不要急于逼对方表态;面试不成功,也不要做出过激行为。

  每次就业指导都持续接近两个小时,中间也没有休息,但是大家都在认真地听各组的讲解,用心领会老师的点评,而且老师采用的分组打分制,激发了我们的竞争意识,让我们真正的融入进课堂当中。每一次的就业指导课都是收获颇丰、获益良多。非常感谢老师对我们就业的"关心与指导。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3篇(扩展8)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学*结3篇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学*结1

  时光飞逝,眨眼间两年的大学生活就过去了,接下来要面临的是紧张的就业了。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我无疑是还没准备好,甚至是迷茫的。学校考虑到我们的这种心情,以及缺乏经验的状况,特地为我们开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这门课程。以便于我们更早的了解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和相关的知识、信息和端正我们的就业心态。

  在这不长的时间里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对就业形势和择业等各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是我学习完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第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毕业后想就业的话,首先,必须正确的认识自我,客观、全面、综合的评价自己,主动的去适应社会,正确对待社会上的竞争压力。在选择职业时,既要考虑个人需要,还要考虑社会需要、市场需要,不能只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意愿。多从“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会干什么”、“环境支持或允许*什么”、“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什么”方面去考虑。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长、爱好等,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价。深入了解自我,清楚自己的优劣势,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开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成功。眼光过高,择业期望过高,反而会错失很多机会。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用人单位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在投简历之前,要先上网了解该公司的基本情况,是否真的有这家公司,认真收集、分析聘用信息,辨别信息的真伪,以免上当受骗。假如自己和用人单位彼此都很满意,应该做出理性的选择,及时签订协议。且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别人觉得这家公司不好或者很好,你也这样觉得,患得患失,心里一片茫然,从而错过机遇。

  第三,就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处处碰壁。这就要求我们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端正心态,勇敢地迎接未来的种种挑战。更为重要的是要接受并适应自己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了解校园与职场的不同。不迷恋大城市,大企业,只要有真才实学,脚踏实地,一样有一番新天地。

  第四,礼仪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的“通行证”。所以在面试时我们要特别注意礼仪,言行举止得当的话不仅会为我们加分,还会加深面试官的印象。当然了,我们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等一定要过硬才能事半功倍。然后就是面对聘用方说话时,能够心不慌,脸不红,说话流利,语言表达能力好,知道哪些该说、哪些详说、哪些简说,给人以诚实、谦虚的感觉。尽量在面试官面前展示自我。

  第五,自荐信的书写和简历的制作。自荐信要扬长避短,重点突出,简明扼要,用词准确,能够引起聘用方的注意。简历除了基本的内容外还要写的简洁精练,措辞得体,浓缩大学生活的精华。站在聘用方的角度制作简历,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了解自己能为他们做什么。简历的格式篇幅要恰当适宜,不能太长。再经过精心编排打印的简历一定会令聘用方眼前一亮。不过,最重要的是要本着诚实的态度去制作简历,不能弄虚作假。

  第六,我们在工作时,要遵守岗位的职业道德,不要为了一点点利益就违反公司规定和职业道德。作为一个劳动者在自己的岗位上连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做好工作呢。

  第七,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我们要继续保持着学习的心态,与社会接轨,不断学习新事物。继续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职业能力。

  最后,最为一名大学生,初入社会工作,要多听,多看,多做,少说,尽量积累多点经验。不要好高骛远,眼光高,也不要自我期望过高和物质要求高,那样的话会得不偿失的。谁不想有份好的工作呢,但重点是自己要有那个能力。能力是靠我们自己在社会工作中长期积累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相信自己,从基层做起,从零开始,我们会找到自己的位置,活的很精彩。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学*结2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是广义上的就业指导,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选择并确定有利于发挥个人才能和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从根本上说,就业指导,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毕业生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现在的社会需求和毕业生的人数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使得就业非常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就业中的诸多问题,就这方面来说就业指导课是非常必要的,正所谓:正心,正行,方能正天下。在没有上就业指导课以前,我对将来毕业以后如何求职这一方面根本就是一无所知,比较迷惘。自从学院开展了就业指导课以来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学院的指导老师从多方面对我们进行了就业指导课的培训。培养学生毕业时能根据社会需要与个体特点,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在国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就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推销自己。总的来说,就业指导课给我们带来的作用主要以下几点:

  1、就业指导有利于更准确地择业

  一个人为社会贡献的大小、生活方式的选择以及发展与成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一个人的职业,在相当大的程度决定了他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决定了他发展与成才以及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择业是人生关键性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前途和发展,如果处理不好,将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现波折。因此,职业的选择,是对未来发展成才道路的选择。人的一生绝大部分精力用在工作上,如果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相投,与自己的能力相符,就会乐此不疲,不断努力,奋发成才,在职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感兴趣,工作就不可能安心,更谈不上事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就。所以就业指导课中,首先是教我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对以后的择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2、就业指导有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的调整

  由于作为大学毕业生的我们,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对国情和社会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究竟适合什么工作缺乏客观、科学的分析和判断,以致在众多的职业岗位面前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朝三暮四、见异思迁。面临就业的选择,应该学会怎样分析主客观条件,怎样看待不同工作岗位的利弊得失。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环境下,如何把握机会,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以便能心情愉快地走向社会。

  3、就业指导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和自我提高

  从一些人才市场招聘会上反馈的信息认为,不少大学生缺乏自我推销的能力。求职的大学生比较注重外包装,几乎每个求职者都有一份精美的简历,一堆各种证书,却不注重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设计,针对用人单位的需要设计;有的大学生一开口就问薪金和待遇,让用人单位产生反感。大学生的就业又和其素质状况直接有关。在招聘中,一些优秀的全面发展的学生总是先为用人单位所接受,也就是说,就业的准备是重要的,素质高的毕业生容易就业。这样就业的竞争就会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和自我提高。使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断进行知识积累、技能积累和心里承受能力的积累,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社会需要和欢迎品学兼优的、基础扎实的复合型人才,这就激励大学生努力学习,奋发成才,在进大学时就有职业的考虑,学习目的更明确,职业设计更完善。

  4、有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材

  大学生就业指导还有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材,因为求职的过程是与用人单位沟通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所得到的不仅是用人单位录用和不录用的结果,而且得到的是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也是受教育的过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一些要求,如展示真实形象、锻炼表达能力、增强团队意识、遵守市场的规范等等,不仅是对就业的具体指导,而且是对今后事业发展的长远指导。就业是迈开事业的第一步,不能只是为就业而就业,而是通过就业来成就事业,展示人生的价值。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在于大学生成才的"全过程。

  下面谈谈我对本学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一些建议:在课堂里,希望多听些工作中的实际案例,课堂多互动,尽量幽默点。多讲现实的小例子,课上多介绍与同学们生活有关的小故事如何选择职业,怎么样抓住就业机会。多讲讲面试经验和例子。了解面试的要求与规范,多讲些面试的细节,面试的注意事项。多讲一些贴近我们的求职案例。望课堂氛围活跃一些。多看和就业有关的视频,多了解一些激励人上进的事件,希望有大量的信息帮助就业。针对专业提出相应的就业希望老师可以用丰富生动的例子结合在座学生的想法进行互动,运用幽默的语言表达课堂内容。关注学生的仪态,进行面试指导,最好模拟一个正规的场景。放一些相关、权威的视频。

  通过就业指导课的学习,我了解了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相关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了解了大学生的就业程序,把握了一定的就业技巧,重新树立了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同时也重新树立了我的自信息心,使我对就业不再恐惧,不再担心,我相信我的前途会因为我的努力而变得美好而精彩!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3篇(扩展9)

——大学就业指导心得体会 (菁选3篇)

大学就业指导心得体会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毕业生就业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自主择业的办法,因此,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毕业生释疑解惑,调整好心理状态,使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在的社会需求和毕业生的人数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使得就业非常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就业中的诸多问题,就这方面来说就业指导课是非常必要的,正所谓:正心,正行,方能正天下。在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就业讲座后,我受益匪浅。讲座培养学生毕业时能根据社会需要与个体特点,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在国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就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推销自己,最终实现就业。

  为此,我们需要在大学阶段做好就业准备

  1、(目标的确定)心理预期度的准备

  即期望自己能有个什么样的工作,达到什么样的层次。很多单位反应,大学生的冲劲很足,但往往不够踏实。大学生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有一个适应过程,应尽快认清自己的实力,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便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有种说法是“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事情,期望值都不要太高。而且,我们应从思想上认清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端正求职态度。在就业处于严冬时刻,工作相当难找,所以先不管对工作有多少要求,能取得人生第一张工作证是首要目标。先做好,一定会得到提升,然后就能摆脱这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了,去追求自己喜欢的工作。

  2、知识技能的准备

  金融危机下,企业招聘职位严重压缩,然而应聘的优秀大学生却有增无减,企业挑选的余地也就比往年更大,所以,如何能在优秀的人才中脱颖而出,最终还是一定程度上依靠你的专业技能。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走到哪里都有用。我们要时刻遵循“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同时,作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我们还应该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

  3、经验锻炼的准备

  通过在网上做的调研,超过90%的公司会更看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些实习经历。也许和你同去应聘的人其他方面都和你实力相当甚至没你有优势,但他大学四年有很多实习经验,或者说相关工作经验丰富,你可能就因此被淘汰。因为招聘有经验的人才,就意味着企业可以节省很大一笔培训费用,哪个企业会拒绝呢?

  4、心态很重要,心态决定人生,在现实职场上很多时候在于我们自己的心态,在于我们对待就业、工作以及人生的正确的心态!正如我在《对社团管理的感悟》这篇文章中最后一段所说的:心态决定人生,性格决定人生,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比别人差,差的只是输在了心态上,以及在这种错误心态的指引下缺乏了一种坚持与奋斗的激情!

  5、这一点也是我们大家最容易忽视的,我也一直坚持这样一种观点,学历仅仅只是一方面,很有限的一方面,更重要的应该是自己的真正的实实在在的能力。但能力只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什么是能力,我想凡是能创造出人生价值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

  6、学校、社会和家庭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但也有不小的区别,你在大学混得好,今后在现实职场中就不一定也一样的出色!但你如果在大学中生活得很消极,那你以后在社会中也会同样的消极!关键还是一种心态,我们应始终树立一种开放、高远、不为学校所局限的积极感悟及体验并适应社会的心态!融会贯通、积极感悟、积极实践、不断提高!

  7、在社会最重要的是交往及做人做事的技巧,在这种正确交往技巧的指引下,我们会逐渐形成很好、很投和的人脉群,必要的人脉群又会促进你的腾飞!

  8、不要攀比,这时我想到了初中看到的一句话“你再强也不要和别人比,再弱也要和自己比,你把从前的你比下去了,你就会比别人强!”说得很好!

  9、这一句话也颇有道理富人有富人的烦恼,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有钱了就要考虑到更多的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虽然没有钱,但如果家庭美满、爱情美满,同样会很幸福!但不论富人还是穷人,美满的爱情与美满的家庭都是生活幸福的基础!谁都不可否认!

  10、注重礼仪及交往技巧,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第一印象很重要,慢慢体会、积累经验!

  讲座中还就我们要如何学好专业知识及选定方向做出了明确指导。整场讲座的最大的亮点就是对大学生的就业指明了很清晰的方向。让我们更加清楚我们要如何去努力。自己得到的启示很多。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择、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望和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进行相关的职业知识、道德、素质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趋势和职业必备素质和技能,尤其是了解独立创业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进行独立创业,为国家排忧解难。

大学就业指导心得体会2

  大学已经读了两年,马上我们就要面临毕业,下期就是双选会了,也就是说我们很快就要进入社会,进入职场。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是检验我们这么多年来学习成果的.时候了。而大学,是一个从理想世界到残酷社会的跳板,让我们有幸生在理想之中,又可以目睹社会现实的残酷的一面。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我深切地感受到所面对的就业压力。学校的就业指导课正好为我们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这学期学校为我们专门开设了一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就是为了让即将参加双选就业的我们能更好的认清社会的就业形势,认清自己。也能促进和培养我们面对就业和社会的能力和勇气,以及参加双选会的面试经验和应聘后的各项手续的办理和就业合同的签订的了解。

  《大学生就业指导》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择、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望和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进行相关的职业知识、道德、素质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趋势和职业必备素质和技能,尤其是了解独立创业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进行独立创业,为国家排忧解难。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毕学业,促进全面发展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学制系统中完成学习任务,完毕学业。并在此基础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上告知学生全面发展,并逐步确立职业生涯设计目标,并从思想上、能力上和心理上预备求职。

  学完这门课程后,我也有了一定的体会。我觉得重要的有几点:

  (1)首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必须要认真的学好我们的专业知识,培养好专业技能。为未来就业打好基础。

  (2)要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心中要有个规划,大学毕业后去干什么,也许这个规划是肤浅的,但是它是个方向,要经过不断地修正,努力去实现。要做好

  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在择业的路上,充满荆棘和坎坷,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3)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能够较准确地找到自己与聘用单位的共同点。清楚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即自己的志向、知识、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等与聘用单位有没有共同之处,自己比较适合的那类单位有没有聘用大学毕业生的计划、指标。若要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到双方的共同点,那么,至少应有两个条件:一要认清自己,个人离自己最近,然而最难以认清自己;二要下番功夫,认真搜集、分析和利用聘用信息。同时,眼界还要放宽些,不宜局限在某个行业或某些单位,以增加成功机率。

  (4)在心理上要坚持自尊、自信、自立。在招聘工作中要有自信心,要相信自己和名校生一样有实力,要敢于竞争,克服自卑、胆小、怯懦等不良心理状态。

  (5)不要被一时、一地的热门职业所迷惑,盲日地去追求、高攀或低就热门职业,进而影响自己才能的发挥,影响自己的美好前程。对冷门职业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要轻易放弃,在许多求职者都在热衷丁追求热门职业的时候,不妨选择有发展前景的暂时处于冷门的职业就业,这样当然也容易获得求职的成功。

  (6)不要一味的最求高薪高待遇的职位,不要眼高手低!因该放低自己的眼光,从企业底层做起,累积经验,逐步成长。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把它做好,做一行爱一行。

  (7)为了适应未来职业的变化,毕业生还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被职业淘汰。

  (8)要了解关于应聘后的应该办理的各项手续,签订就业协议,与单位签订就业合同的注意事项等。

  通过《就业指导》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它让我了解到现在的就业的压力,还有它让我对自己有了一更加全面的认识,让我了解到我的优势与不足。

  它使我了解了现在就业的激烈竞争现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本来人口就多,就业职位稀缺,所以我们应该知危而进,好好学习,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好人生规划,抓住机遇,取得一个合适的就业岗位。并让我能够更好地面对以后的就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加紧学习和提高自己。武装好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和一个优秀的会计工作者。

大学就业指导心得体会3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在毕业生就业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自主择业的办法,因此,在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毕业生释疑解惑,调整好心理状态,使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目的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择、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望和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进行相关的职业知识、道德、素质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趋势和职业必备素质和技能,尤其是了解独立创业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进行独立创业,为国家排忧解难。

  1、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毕学业,促进全面发展。

  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学制系统中完成学习任务,完毕学业。并在此基础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上告知学生全面发展,并逐步确立职业生涯设计目标,并从思想上、能力上和心理上准备求职。

  2、指导和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趋势,树立合理的择业观念。

  高校学生接受的是专业化教育,将来面临的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学习进一步的了解所学专业及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择业观念,使学生萌动的、自在状态的求职期望,上升为实在的、自为状态的择业行为;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到祖国建设最需要人才的边远地区、县和乡的基层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干出一番事业,达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3、指导学生正确把握目前的就业形势和用人趋势,了解和熟悉国家、省市相关大学生就业政策。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国家为完成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有关就业的行动准则,它将根据国家政治经济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各地,各部门也根据国家当年颁布的有关政策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因此,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是择业求职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4、指导毕业生掌握求职对策,促进顺利就业。

  求职是高等学校毕业生走出校园的第一步,面对着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招聘会和用人单位,他们必须做出选择,来完成就业。由于高校毕业生刚刚结束学生生涯,开始职业生活,社会经验的不足,在面临求职抉择是,他们常常无所适从。而一个人的发展和成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就是给毕业生提供了一些解决求职对象和应聘规则的途径和办法,从而为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5、激励学生以新的姿态继续学习,走向成功。

  目前,终身性学习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将成为人们的追求,终身学习将成为社会的时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在完成就业前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也鼓励学生终身学习,并预祝他们走向成功。

  二、就业指导课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9条第一款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原国家教委教政厅〔1995〕4号文件指出:“开设就业指导课旨在帮助大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目标,掌握求职技巧,解决求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确选择职业,为将来的发展与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这说明对高等学校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原则,帮助学生顺利择业求职的重要措施。也可以说,这既是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指导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具体要求,也是对课程内容的基本规定。结合学生实际,就业指导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就业思想教育。

  择业标准、择业方向是受人的支配的。就业的思想指导即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简单说是人们对职业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调整择业期望值,正确选择和对待职业,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倡导“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国家就业政策。基层也是成才地,在*凡的职业中作出不*凡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就业政策指导。

  政策指导是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它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宏观指导政策、劳动人事法规。通过具体的就业制度、政策、方针和有关劳动人事法规、个人在择业过程中所享受的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国家关于毕业生分配的政策,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走出择业的误区;尤其是要让大学毕业生加强对国家就业鼓励与倾斜政策的了解,使学生就业能在政策范围内有的放矢地进行,克服择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学校既落实国家宏观调控计划,又完成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

  3、就业心理教育。

  心理问题是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或倾向,是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应有的心理*衡。“双向选择”的就业办法在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对许多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不良影响,出现了攀比、盲目求高、自卑、自负、依赖等就业心理问题。就业指导课通过对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对在求职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自我调适等的讲授,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自身素质和个性特征,树立正确面对现实,克服心理障碍,走出心理误区,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择业的自信心。

  4、就业技巧指导。

  就业技巧是指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应具备的技能与艺术。择业技巧的掌握对大学生求职成功与否影响较大。通过讲授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应聘、就业的程序,把握机遇,顺利就业。通过对写求职信,参加供需见面会、面试的技巧、择业前的准备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自荐方式和面试的有关礼仪,掌握与人交谈时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正确运用方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学生避免由于方法不当而带来的求职择业障碍,使其在求职择业中保持主动地位。

  5、就业信息指导。

  就业信息的获取是大学生进行自主择业的关键环节。获取信息量的多少,标志着选择就业机会的多或少。通过就业指导,一方面,学校通过各种形式与社会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及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为大学生就业铺路架桥。另一方面,通过就业指导课的指导,帮助和指导大学生学会主动地搜集就业信息的方法,掌握信息渠道,学会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选择。

  6、就业安全教育。

  刚从大学校门走出的毕业生,缺少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面对形形色色的招聘会,他们会或多或少产生茫然、盲从,其中也有少数同学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损害了学生的切身利益。通过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教育广大毕业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各种招聘会的分辨能力,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上好就业指导课的方法

  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咱们认识到,要上好就业指导课,就要注重课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发挥就业指导课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发挥学生的自为精神紧密结合。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表现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教材为基本依托,按照教材的内在逻辑,从远及近,从客观到微观,从形势的分析到行为取舍,帮助学生奠定科学的知识基础,提供勇于接受市场选择的精神动力。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点迷津”式的、“授人以渔”式的教育教学。与此同时,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精神,自动学习好相关理论知识,主动收集与筛选信息,切实增强对职业的评价能力、选择能力,自主选择职业方向,迎接挑战。

  2、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授课后,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兴趣和认识,适当的组织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模拟面试,以加强他们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等能力。在适宜的条件下,也可以组织他们参加招聘会,为他们开辟一个良好的实习空间,来感受求职的氛围和实践求职的技巧。通过这些实践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3、坚持课堂授课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系统地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或者举办相关的讲座,开展课外相关的活动,这都是面向多数学生进行的知识和能力教育,应坚持上好。但由于学生群体在思想水*、知识水*、择业期望以及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确定因素的客观差异,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则更有实效。

  4、坚持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就业与创业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在进行就业教育的同时,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咱们培养的毕业生不仅仅只是一个被动的求职者,更应该是主动的职业的创造者。这在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世界宣言》和《行动框架》已有明确论述。《世界宣言》强调:“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宣言》第7条)。这就要求咱们必须将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逐步实现学生从就业走向创业之路。

推荐访问:就业指导 论文 大学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3篇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1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100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