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七年级上语文阅读试题3篇(范例推荐)

时间:2023-01-02 15:5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七年级上语文阅读试题1  达尔文大学毕业后,得到一次环球旅行的机会,他利用这次旅行进行科学考察活动。他每到一处,都虚心地向当地人学习、求教,当地人也热情地向他介绍情况。  有一次,有人告诉他:“我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语文阅读试题3篇(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七年级上语文阅读试题3篇(范例推荐)

七年级上语文阅读试题1

  达尔文大学毕业后,得到一次环球旅行的机会,他利用这次旅行进行科学考察活动。他每到一处,都虚心地向当地人学习、求教,当地人也热情地向他介绍情况。

  有一次,有人告诉他:“我们这里的雌鸵鸟孵化总是成群地把蛋下在同一个窝里,等到有二三十个蛋的时候,就让雄鸵鸟孵化,而雌鸵鸟又集中到另一个窝下蛋去了。”达尔文听了将信将疑,便亲自做了实地调查。当他了解到雌鸟三天才能下一个蛋的情况后,忽然明白了。原来,鸵鸟的这种生活习性,正是它们对当地炎热气候的一种适应性表现。试想,假如如雌鸵鸟把每次排卵期的十几个蛋全部下完再自己孵化,那么,先下的蛋在高温的环境里不是早就变坏了么?

  还有一次,有人告诉达尔文:当地有一种身体很大的贮水龟,能在干旱地地区生活的很好。因为它善于爬行,能在很远的地方找到水源,不仅肚子喝饱,还能把水贮存在膀胱和心囊里。当口渴的时候,它可以喝自己贮存的水。

  上述例子,使达尔文发现了动物和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第一节中,划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写出介绍鸵鸟生活习性的句子。

  3.达尔文发现动物和自然界有什么样的密切关系?

  4.把本文分三段,并写出各段段意。

  第一段(    ):

  第二段(    ):

  第三段(    ):

  答案

  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我们这里的雌鸵鸟……集体到另一窝里下蛋去了。

  他发现动物在特定的环境中长期生活,会形成适应当地特殊环境的生活习性特殊本领。

  第一段(第一段):达尔文在大学毕业后的环球旅行中进行科学考察,虚心向当地人学习、求教。

  第二段(第2-3段):达尔文发现鸵鸟及贮水龟有适应当地气候或环境的特殊习性及生存本来。

  第三段(第4节):达尔文明白了动物和自然界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七年级上语文阅读试题2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    父亲大喊     阿曼达    我的儿子

  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2、“砾”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1分)

  3、“失”的意思有:①失掉;过失  ②没有把握住  ③找不着  ④改变常态  ⑤没有达到目的     文中有两个带点的“失”字,第一个取意思(    ),第二个取意思(    )。(1分)

  4、你认为这几个自然段主要是写什么?(2分)

  5、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1分)

  你从父亲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一读文中画“——”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2分)

  7、想象填空: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8、写法学习指导与运用。(2分)

  课文中大量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请你也试着对自己进行一段语言、动作描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语文阅读试题3

  1908年,*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2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淘汰——                  交口称赞——

  3、就短文的题目,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2分)

  问题:

  回答 :

  4、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说:“*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为什么对*的发言“交口称赞”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到了本学期学的哪篇课文?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3分)

推荐访问:七年级 试题 语文 七年级上语文阅读试题3篇 七年级上语文阅读试题1 七年级上语文阅读试题10篇 七年级上语文阅读试题100篇 七年级上语文阅读试题1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