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重要性3篇

时间:2022-08-29 11:55:03 来源:网友投稿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重要性3篇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重要性 -78 -好家长/教育前沿浅谈中班幼儿主题活动中的家园共育梁丰幼儿园/时慕春【摘要】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家长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重要性3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重要性3篇

篇一: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重要性

78

 -好家长 / 教育前沿浅谈中班幼儿主题活动中的家园共育梁丰幼儿园/时慕春【摘要】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家长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的施教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家长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家长是幼儿园服务的对象,也是幼儿园教育的伙伴。近年来,围绕我园开展的一系列全园性主题活动,我们探索主题活动中的家园共育模式和策略,与家长在对话、亲历和互动中共同成长,营造合作型家园共育关系。这里所指的全园性主题活动,是我园为贯彻落实《指南》精神所开展的以幼儿为主体的,全园围绕共同的主题所开展的综合性活动。结合幼儿特点,下文主要探讨中班幼儿主题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并阐述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关键词】家园共育 中班幼儿 主题活动 生活即教育一、引言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也特别强调:“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可见,家园合作的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促进幼儿记录能力的发展,当然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于是我以日常生活为载体、以主题活动为平台,密切家园合作,开展贴近幼儿生活的记录活动,共创“互动”的环境,共同促进幼儿记录能力的发展。二、主题活动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1.沟通过程中的问题。通过与一些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家长对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之间出现一些疑问和困惑,他们非常急切的想了解孩子在园内的生活状态,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肯定和喜爱,有的甚至对老师提出的建议会很敏感,会有一种老师会不会不喜欢我的孩子?我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会不会出现一些状况等想法。2.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很多园内的老师都会反映一些家长不配合园内的工作,认为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教育的工作就应该是老师的责任,老师安排的一些需要家长帮助准备材料的家庭活动,很多家长都会表现出不支持以及不满意的态度。而很多家长又认为,家园共育工作的地位不对等,将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作为中心,家长需要无条件支持幼儿园的工作,家长始终是处在需要服从的位置上,不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三、教师与家长如何共同开展家园共育1.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1)老师需要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老师需要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学习的对象,父母对孩子的一些态度会给孩子造成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将来在社会上的处世态度会将家长的态度进行重现,家长需要认识到自己的教育态度决定着孩子以后的自身发展;家长也需要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所接受的教育不能代替家长在家庭中的教育,家庭的教育是孩子教育的基础,也是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成长环境。老师还要给幼儿家长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是孩子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身体和智力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孩子的性格、品德以及行为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要让家长了解到其对孩子的教育来说是老师以及其他人员不能替代的,一定要尽到家庭教育的责任。幼儿园和家庭中的教育都要以注重孩子个性的发展为主,满足孩子发展的不同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是不同的教育任务,相同的教育目标。(2)教师要改变教学的观念,应该与家长之间进行平等的沟通。对于幼儿的教育来说,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合作,在了解孩子这方面来说,没有谁比父母能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孩子的性格以及各方面能力的信息获取的主要来源还是家长,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需要将家长当成是教育的合作者,不只是教育的参与者,要多了解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要表现的平等,将自己所开展活动额具体目标和要求对家长进行转达,彼此之间进行合作,共同的促进幼儿的发展。2.利用主题活动有效实施家园共育。生活即教育,孩子是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感知、发现、记录,获得多方面的信息和经验。我在开展主题活动时,通过请家长进幼儿园、课堂等形式让家长参与活动,丰富孩子的活动内容,激发孩子去观察、记录,在记录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样?”、“怎么会这样?”,并引导他们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主题活动“工具百宝箱”中,我邀请了天煜妈妈来园当妈妈老师。天煜的妈妈是中学实验室的管理员,她结合最近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冰块、热水、杯子、毛巾、扇子、搅拌棍等实验工具,并进行了现场实验指导,使孩子们对怎样让热水快变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什么样的材料能够让热水快变冷?”孩子们经过思考提出了问题。在妈妈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孩子们开始主动收集身边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验。很快,他们发现冰块的效果最好;不断扇扇子能使热水变冷,但速度比较慢;搅拌棍搅拌也能使热水变冷……在实验、记录、比较中,孩子们自己解决了提出的问题,对不同材料的使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给予幼儿自主发现的空间,充分肯定幼儿能在实践操作中自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他们最终自主解决问题。孩子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记录能力不但有了较大的提高,懂得用照相机、图片、笔、纸等不同的材料运用照片、绘画、简单的文字、标记等不同的形式开展简单的记录活动,而且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得到不断发展。家长们真正品尝到了家园携手,教育事半功倍的甜头,我们的教育也真正实现了“家园共育”。参考文献:[1]王定霞.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

篇二: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重要性

幼儿园家园 共育的/、一H -J重要性王彬( 伊敏煤电公司综合服务中心第一幼儿园,内蒙古呼伦贝尔)【摘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同样,在幼儿教育工作中也需要有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体现幼儿园的办园宗旨,那就是“ 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服务,。只有建立了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家园双方才能互相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共育局面一一这是实现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基本前提。【关键词】技巧;家长;幼儿教师;交流沟通;家园共育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奠基阶段,其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纲要》的论述无疑成为我们开展家长工作的指导思想。那么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使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合力的作用下获得更为理想的发展,我园对此做了一些尝试,下面本人就谈谈有关家长工作中“ 家园共育” 开展的感受和体会。一、沟通的重要性为了促进家园的沟通更加有效,首先就是要为家长们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原来的家长会多半是一言堂的模式,现在我们改用了家长座谈会、茶话会、家长沙龙、经验分享会等形式。其目的就是想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大家在平等对话中产生共鸣,从而消除隔膜,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与幼儿家长在地位上的不对等。2.教师与家长在认知水平上的差异。3.教师沟通对象的老龄化。三、创新多种沟通方式,促进家园相互信任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家园联系手册、家访、家长开放日及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机交谈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进驻千家万户,尝试利用电脑与家长沟通也别具魅力。目前我园为教师配备了计算机设备,实现了与互联网的信息链接,我们经常利用网络直接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交流,孩子的父母能十分详细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同时我们还开通了“ 宝宝直通车” 系统,为每个幼儿都建立了“ 幼儿个人成长档案” ,老师们可以将孩子在园不同的活动情况用文字、照片或者视频的形式上传至幼儿档案中,让家长们能够了解得更全面、细致,这样的交流沟通,家长与老师们彼此都觉得既具体又贴心。这样,我们的家长工作将更具有实效性,家长们也会更加认可老师的工作,那么,家园的相互信任感就会慢慢建立起来了。四、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实现家园共育为了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首先我们应该要让家长全面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以便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教育。为此,我们做到了“ 四公布” :1.召开新学期初家长会议,公布学期幼儿培养目标及幼儿园工作行事例,让家长清楚地了解到每个月每一周的活动内容,以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活动。2.在家园联系栏里每月公布月工作目标。让家长每月都能清楚地了解到班级的工作重点,并做出相应的配合。160万方数据3.在展示墙上公布每月的主题教学内容,让家长和幼儿及时地进行关注。4.每周公布一周活动安排,并且在消息栏或者家园栏中增设了“ 请您配合” 一项,请家长及时地协助完成教育目标。五、家园有效互动,促进家园同步教育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互动合作” 是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我们就很好地利用了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协助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家园的互动合作,才能更好地带动幼儿园教育活动。六、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促进家园有效共育。10旨导家长科学育儿,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更新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为家长们及时指导教育误区,提供有利的教育方法。如:针对大班幼儿的家长,我们专门开展了相关“ 幼小衔接” 的家长学校讲座,让大班幼儿的家长提前了解到孩子入学前该做哪些知识及心理方面的准备,家长们则有针对性地配合幼儿园老师做好一系列幼小衔接工作,而不是盲目地给孩子灌输大量的题目、课外班等等:2以幼儿园活动为载体,促进家园有效共育.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是家园共育的重要方式。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家长做旁观者,而是重在参与,发挥家长这一重要教育资源的作用。家长参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主要以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为载体,来推动家园共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教师在引导家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从家长处获得了有关的教育物质资源方面的支持,而且也使家长在参与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家长的参与还提高了幼儿学习与探索的积极性,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这种参与大大提高了家长和教师双方的教育水平,共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使得家园共育工作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总之,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信任、支持与宣传。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充分发掘、利用家长这个丰富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努力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密切家园关系,更加有效地促进家园共育工作。“ 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让我们与家长“ 肩并肩,手牵手,用诚信对话,用心灵沟通” !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作者:王彬作者单位:伊敏煤电公司综合服务中心第一幼儿园,内蒙古呼伦贝尔刊名:成功(教育版)英文刊名:Success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王彬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性[期刊论文]-成功(教育版)

 2013(16)2013(16)

篇三: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重要性

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正阳县育德实验学校幼儿园 涂广瑞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也是每个家庭的核心。家庭对幼儿的影响是千姿百态的,对幼儿的贡献大并不代表着对幼儿的影响好,幼儿园教育才是关系着我国数千万幼儿的发展,寄托着数千万家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所以,幼儿健康良好的发展应让家庭和幼儿园形成亲密的合作关系。

 幼儿园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处理好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家长既是教育的消费者,又是我们各项活动的支持者。只有处理好家庭与班级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家园共育的良好目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和在家的情况很有可能是两个样子,只有有效的沟通,家长才能发现幼儿平时他发现不了的闪光点。毕竟孩子在园时间比在家时间多得多。而教师则可以通过家长的叙述,对幼儿提出更加合理适宜的要求,更加了解每个幼儿的不同,更好地做到区别对待。

 一、问题的提出:

 举个实例:入园初期,洋洋在不熟悉教师、小朋友的情况下,就在幼儿园吃午餐,加重了他的分离焦虑,因而往往把小朋友作为发泄紧张情绪的对象,攻击性行为不断发生。家长也不重视洋洋的心理需求,与洋洋相处、交流、游戏的时间很少。爸妈是做花卉生意的,有时生意一忙,他们就会请邻居或亲戚帮忙照看洋洋。其实洋洋倒东西只是他玩瓶子

 的借口,目的是不断制造麻烦引起父母,特别是妈妈的注意,以此满足自己渴望与父母交流的心理需求。但是妈妈经常性的体罚使洋洋产生逆反心理,因而他常常通过攻击性行为发泄不满情绪。同时妈妈的体罚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使他认为“打”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入园前的洋洋牙痒,爸爸就让他咬动物玩具,甚至任其咬自己的胳膊,导致洋洋产生模糊认识,意识不到咬人是错误行为。

  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良好的教育环境是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分析洋洋的攻击性行为,我们发现,改变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温馨的家庭教育环境十分重要。刚开始,我们建议家长改变家庭教育环境,但家长表现出畏难情绪,缺乏信心。我们便向家长详细介绍了洋洋因为攻击性行为而没有朋友玩、很孤独、不快乐的情况,家长听后既惊讶又心疼,希望老师给予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第一、家长要调整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尽可能把外出时间安排在周一至周五,如果双休日要外出,也要事先协调好,不要请人代管,方便更多增加亲子相处的时间,一定程度上满足洋洋的情感需求。

  第二、家长要改变对洋洋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家长可与他边玩边询问他在幼儿园的好朋友是谁,喜欢玩哪些玩具等。还可以经常把他抱在怀里给他讲故事,增加

 身体接触的机会,让他感受父母的关爱与体贴,充分满足洋洋的情感需求。父母还可以带上他和朋友的孩子一起出去玩,让他体会与同伴游戏的快乐。当洋洋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家长要耐心地通过谈话了解其内心感受,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切不可采取打骂的方法。对于洋洋的捣乱行为,家长可正面引导他掌握正确的游戏方法。如,可以一起搜集各种空瓶子,引导他观察因作用不同,瓶口大小和瓶子粗细、高矮、形状、颜色都有变化,既让他学习观察、分类,又增强了亲子之间的情感。

 第三、家长一方面要经常与本班老师沟通,及时将孩子的情况告诉老师,特别是要经常反映孩子的情绪状况,以便及时引导,避免孩子向小朋友发泄不愉快情绪。另一方面也要多了解孩子在园情况,以一致的教养态度有效配合教师进行行为矫治,巩固他的良好行为。

 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近几年的一些实践经验技巧总结,不代表所有的园所都会适用,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取舍,这只是关于家园共育这个大课题的部分体会实践,园务圈上还有一些同行的园长老师们关于家园共育的各种实践经验教训,大家可以一起相互学习,交流分享。

  与此同时,我们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第一、设置活动器械,利用活动区域,为幼儿友好交

 往提供物质环境。

  皮亚杰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因此,我们应尽量多的为洋洋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他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与伙伴互相交流、协商。当发现他扶起摔倒的小朋友时,我会赶紧表扬他,并带领其他小朋友为他鼓掌,这时会发现洋洋自豪的冲大家笑。渐渐地,洋洋在户外活动时不再推搡别的小朋友。同时,班里创设了“娃娃家”、“爱心园”、“玩玩乐乐”等活动区域。在幼儿自由活动时,我不再紧盯在洋洋的身边,而是站在一旁暗中观察。开始时,洋洋会一下抱住很多玩具不松手,当发现其他幼儿一起友好的玩别的玩具时,他感到自己的做法很无聊,便松开手邀请别人一起来玩,当玩到乐处,他也会同小朋友一起说笑。由此可以发现,洋洋有进步了!

 第二、设计以友爱为主题的活动,激发幼儿与同伴友好交往的愿望。

  我们根据洋洋的年龄特点,充分考虑了他的接受程度。将五大领域联系在一起,在各种活动中处处渗透友爱教育。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学习,洋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行为,懂得了要与同伴团结友爱才能快乐的道理。

  第三、寓教育于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友爱意识。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化的教育活动是幼儿乐于接受的。我们根据洋洋现阶段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运动、教

 育等有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和规律,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游戏活动,以培养他良好的行为品质。如班内开展“大家一起玩玩具”、“帮助小妹妹”、“我该怎样做”等谈话活动和角色游戏,让幼儿对各种人物进行评价,并有意的鼓励洋洋多谈谈,最后教师总结。开展体育游戏“两人三足”、“蚂蚁搬豆”等,让他体验团结互助所带来的快乐。另外,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请洋洋扮演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及需要合作才能完成任务的角色,让他在游戏中学习交往、合作,体验快乐。对洋洋的闪光点我们及时给予肯定、鼓励,树立他的自信心。

 这样,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互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现在我们能看到洋洋与小朋友一起快乐的玩耍,也经常会听到他说“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咱们一起玩好吗”等礼貌用语。家长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告诉我们洋洋变懂事多了,家中的麻烦事也不再发生了。

 三、效果:

  经过近半年多的努力,我们感受到了洋洋的变化,也确实体验到家园共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我们要审视前期家庭教育或幼儿园教育的情况,改变教育环境,改变教育策略。这种改变需要家长、老师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真正做到家园共育、共同发

 展。

推荐访问: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重要性 浅谈 重要性 幼儿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