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4篇

时间:2022-08-18 11:35:06 来源:网友投稿

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4篇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xxx市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政治生态是各类政治主体生存发展的环境状态,是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生活等要素相互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4篇,供大家参考。

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4篇

篇一: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xx 市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政治生态是各类政治主体生存发展的环境状态,是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生活等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党风、政风、民风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为政行为。本人结合实际,就 xx 市如何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思考。

  一、xx 市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取得的成效

 建市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xx 在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工作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约谈党委(党组)书记、公开述职评议,层层传导责任压力,xx 年对落实主体责任不力的 8 个党组织、95名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追责问责。加强对全市各级党组织落实

 “政治建设六项重点任务”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办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的党员干部。同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紧盯“四风”问题新变异新表现,扎实做好巡察工作,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切实维护良好的社会、政治生态。二是选人用人成果丰硕。先后出台《xx 市在做好“两篇大文章”打好“四大攻坚战”中培养发现和使用干部实施办法》、《xx 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等鼓励干部担当实干的政策文件。xx 年来先后引进高层次人才 x 人;xx年来先后选派 x 名优秀干部到重大项目一线、乡镇、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通报表扬了做好“两篇大文章”打好“四大攻坚战”先进集体 x 个、先进个人 x 名;xx 年表彰了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先进集体 x 个和好干部 x 名,脱贫攻坚红旗村 x个、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 x 个、脱贫攻坚工作标兵 x 名,市本级提拔重用担当作为处级干部 x 人、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好干部 x 人。三是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加大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工作力度,市本级 xx 年累计谈话提醒领导干部 x人次,函询 x 人次,诫勉 x 人次,充分体现了组织对干部的关心、关爱,及时给有关干部“打预防针”,防患于未然。同时,制定出台《xx 市激励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办法》,突出正向激励、容错纠错,进一步关心关爱广大党员干部,激励他们担当实干,涌现出了市文物管理局局长陆

 桂芳、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支队警务科长黄肖等一批 xx勤廉榜样人物。四是基层党建特色创新。大力实施“党旗耀边关”工程,先后出台《关于实施“党旗耀边关”工程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等 6 个 xx 特色的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文件,创新实施“固定党日+”制度的做法作为典型经验在 xx推广,推动“用身边案警示教育身边人”活动形成常态化。大力推进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创建星级党组织活动,及时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活力动力全面提升。同时,扎实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有力推动“两个覆盖”扩面提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从 xx 年的 x%和x%提高到 xx 年的 x%和 x%,分别排在全省的第 x 位和第 x位。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委(党组)存在“重业务、轻政治”的现象,认识上存在片面性,工作上停留在喊口号层面,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整改举措;一些群众关注的深层次违纪违法问题相继发生,对违纪违法行为没有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存在发现难、认定难、处理难等问题;各级党委(党组)特别是书记的监督责任还没有压到最

 深最实,部分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时有发生,等等,需要认真研究、标本兼治。

  三、持续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对策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持续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补足精神之钙。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要持续改作风树新风,激发头雁效应。要发挥领导干部的头雁效应,重点抓好关键少数,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严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抓好家风家教,坚决防止和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倡导清清爽爽的人际

 关系,带头建立健康的工作关系,为全市党员干部树好标杆、作好示范。要发挥普通党员干部的头雁效应,普通党员干部是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的大多数,党委、政府和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好不好,关键是看广大普通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因此,要紧盯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动态,聚焦“四风”问题新表现,强化监督检查,深化警示教育,不断规范干部行为、改善干部作风。要发挥重用担当实干之人的导向作用,大力发现和选拔使用一批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大胆使用“干成事”的干部,热情保护“敢干事”的干部,坚决调整“不干事”的干部,形成全市干部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三要坚决及时查办案件,织密“带电高压网”。要突出减存量遏增量。坚持靶向治疗、精准惩治,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着力查处的重点对象,把那些在党的十九大后仍然不知敬畏、胆大妄为者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相互交织的腐败案件。要严查关键领域案件。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和行业的监督,严肃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依法查处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坚决清除甘于被“围猎”的腐败分子。要打通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内在联系。坚持“惩”与“治”同步同向,以严重违纪违法

 案件为反面教材,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扎牢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纪检监察机关在执纪执法过程中,既要坚决查清问题、惩治腐败,也要充分保障企业经营者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四要加强内部监督建设,严防“灯下黑”。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组织、纪检监察部门要牢牢把握政治机关的根本属性,带头加强机关党的政治建设,带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要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创新理念思路、方式方法,讲政治、练内功、提素质、强本领,在党建工作一线、重大斗争一线学真本领、练真功夫、炼就政治慧眼,提高党建工作、组织工作、纪检监察工作质量。要加强作风和纪律建设,完善内控机制,严格执行党建、组织、纪律检查机关工作规则,坚持严上加严、实上再实的标准,把自我监督的螺丝拧得更紧,把从严带队伍的措施搞得更实,对执纪违纪、执法违法者“零容忍”,坚决防止“灯下黑”,着力打造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从严治党干部队伍,加快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篇二: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政治生态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纪委:

 为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根据县纪办《关于做好净化整治生态问题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9 月 7 日至 8 日,我局认真开展了净化政治生态的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工作中,我局通过召开机关干部会议,按照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十二个方面的内容,认真讨论,梳理归纳总结了问题20 条,其中:坚定理想信念方面 4 条;严明党的纪律方面 5 条;保持党同群众血肉联系方面 2 条;坚持民主集中制 2 条;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方面 4 条;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3 条。

 二、存在的问题 (一)坚定理想信念方面

 1.对政治生态理解认识不深。部分领导干部对“政治生态是什么,有什么内涵和要求”等问题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准确具体把握。有的党员干部简单的把政治生态与反腐倡廉等同起来,认识具有片面性。

 2.不能长期坚持指定的学习制度。存在工作忙就把学习放一放,学习督促检查不够,每年虽然能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但是在进度上不能与计划步调一致。

 3.“四个意识”还不够牢固。主要表现为一些干部的大局意识不强,看齐意识不够。

 4.抓党建工作的力度不大。由于业务工作量比较大,致使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不能一起部署,部分党建工作滞后。

 (二)严明党的纪律方面 5.工作纪律松散。存在个别干部签到不及时或者只签到不签退现象。

 6.贯彻责任制的积极性不高,工作被动应付,存在畏难思想。部分干部对承担的工作能拖则拖,不推不动、不拨不转。

 7.对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不严格,奉行好人主义,对干部工作中出现的错误不能明确指出。

 8.尚未设立纪检监察岗位,履行监督执纪问责不够好,约谈监督制度不健全。

 9.个别干部缺乏干事创业激情,对自己处理问题方式方法不自信,一切唯领导、唯文件、唯指示行事办事,有时候处理工作缺乏主张和见解。

 (三)保持党同群众血肉联系方面 10.创新意识不强。个别干部思想观念转变不及时,习惯于凭经验、凭老办法看问题、办事情,面对新常态、新要求束手无策,面对工作任务,缺乏攻坚克难的志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大胆负责的勇气,不敢啃“硬骨头”。

 11.处理群众的事情,过于简单直接,缺乏耐心。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方面 12.党内生活中个别党员干部不讲意见,只是一味的服从,不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只等领导最后做决定。

 13.存在对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个别人员执行不够积极主动,集体意识不够强烈。

 (五)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 14.“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够深入。个别党员干部只停留在学的层面,学习缺乏钻研精神,缺少思考,学习针对性不强,重点精读少,缺乏“挤”劲和“钻”劲,对政治理论的实质精神理解不够深刻。

 15.党内组织生活不严肃。因为全局干部数量较少,业务工作量大,造成“三会一课”和支部党员谈心交心活动有时候不能及时开展。

 16.召开民主生活会时,不敢动真碰硬,提出的问题不明确不深刻,局党组班子成员之间提出的问题不明确不深刻,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指出本人及他人身上存在的实质性问题,没有起到“红红脸、出出汗”的目的。

 17.党建软件资料整理不完善、不规范。

 (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8.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存在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忧患意识淡薄问题。提出问题紧紧停留在口头上,未严格按照要求改进。

 19.改革创新意识不浓,主动性工作能力不强,存在工作不够细致入微,对提出的批评问题克服积极性不够。

 20.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不深刻,对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不能就事论

 事;自我批评蜻蜓点水,不痛不痒;批评别人“和风细雨”,不及实质。

 三、整改措施 针对此次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局高度重视,特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一)抓严教,落实思想建党。根据“两学一做”学习要求及计划,每周组织一次政治理论学习和交流,每月定期组织一次思想交流和教育培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思想教育工作座谈会,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上见实效,在认真学习中央领导集体的优良作风上动真格,在真学真懂、真信真抓、真改真用上下功夫。原汁原味学,学原著、悟精髓,努力做到学深学透、入脑入心;创新方法学,靠生动活泼的形式提高学习效果;联系实际学,紧密结合工作和实际,认真思考、研究、探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二)抓严责,落实从严治党。一是严格政治纪律制度约束。切实应用《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加强党内制度约束,不搞特殊,不搞例外,严格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工作职责。二是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把组织生活真正重视起来,像海绵中挤水一样挤时间搞好组织生活,切实将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作为改善局内政治生态的抓手,坚持不懈的开展下去。

 (三)抓严管,落实从严治吏。一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制定和完善各岗位职责、财务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办公用品采购、请销假制度、首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以严格的制度约束人。二是加强行风建设。引导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努力学习旅游业务知识,增强服务意识,树立良好形象。三是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严格执行《廉政准则》8 个禁止、52 个不准、“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规定和市委十六项规定”等各项规定。四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实行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议事制度,班子成员讨论研究具体事宜时不搞“一言堂”,都能畅所欲言,最终达成一致。五是深入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将党务公开与政务公开、机关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部门职能、机构设置、工作流程、审批程序、工作时限等信息,及时向全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关于政治生态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的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政治路线,规范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言论、整治行动、政治立场的行为规则,是党最重要的纪律,是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是立党之纲、治党之需、强党之要。

 根据省市县纪委的要求,我局按照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开展了净化政治生态调研。现将调研报告汇报如下:

 一、充分认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战斗力的根本保障,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首要着力点。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党组织和党员遵守党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接受监督、严明党纪等方面确立了规矩、提供了遵循。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内的团结统一、重塑党组织的纪律性和约束力,净化了党的政治生态。

 二、梳理出来的问题 一是目无组织、我行我素。有的热衷于拉拉扯扯、相互利用,到处攀关系、找路子,不搞团结搞团伙,营造自己的势力范围、培养自己的个人圈子,三五成群、亲亲疏疏。同学会、老乡会、战友会之类“小圈子”风气屡禁不止,有事无事聚在一起“搓一餐”,喝个小酒、打个小牌,看着好像漫无目的,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是强化小圈子关系,将来好相互提携、相互照顾;有的视组织程序为无物,擅作主张,我行我素,或是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先斩后奏、边斩边奏,甚至斩而不奏;有的习惯当领导,不习惯当群众,“大事小事一言堂”,该组织民主决定的,越权专断、专横跋扈,个人说了算;有的请假,请假报告刚递过来,人就已经走了,甚至在外打个电话回来。特别是值班值守的问题,上级明确要求节假日必须在辖区内值守,但有的同志相互打掩护、唱双簧;有的单位重大事项、重要信息不按规定及时向单位、局领导报告;有的同志报告个人事项时,该报的不报,或者遮遮掩掩,瞒报虚报;有的拿功劳当资本,自恃能力强贡献大,端架子开条件;有的拿资历要待遇,组织没提拔有意见,岗位不满意有牢骚,待遇不合意有怨言,闹情绪撂挑子;有的把分管领域当私人领地,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搞独立王国。

 二是信口开河、自由散漫。有的对中央的政策说三道四、指指点点,把说怪话、发牢骚当成“有个性”;有的把跟上级唱反调、出风头当成“有能耐”,对社会舆论产生了错误导向;有的同志喜欢四处寻问、八方打听,把传谣言、猜内幕当成“有本事”;有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当面不说,背后乱说;有的会上不说,会后乱说;有的在一些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大问题上,信口开河、妄加评论,散布一些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不一致的论调;有的个别同志习惯当“评论员”,自己不干事还指手画脚,特别是敏感问题,乱说话、瞎议论;有的管不住自己的“嘴”,跑风漏气,通过隐喻、暗示的方式,通风报信,决策出不了会议室;有的同志热衷于当“地下组织部长”,到处打探消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有的使用微信、微博极不谨慎,随意传播政治谣言,公然散布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

 三是明哲保身,随波逐流。有的认为大家远在基层、位卑言轻,犯不了政治错误,面对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现象不抵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对社会上的错误思潮、错误行为、错误倾向缺乏鉴别力、免疫力和抵抗力。对在网上、微信上发现一些不利于党、不利于国家的政治言论、政治笑话,不能自觉抵制;有的对一些诋毁诽谤党和政府的反动言论视而不见,当政治逃兵,在政治言论上该一致的不一致,该斗争的不斗争。

 四是观念淡化、纪律松弛。在会风会纪上,不按要求参加会议或者派人顶替会议的问题,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有的虽然到会了,但玩手机;有的在执行八项规定上,铺张浪费等现象也还没有完全杜绝。公车私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公车“公用”的问题很突出,没有车不出门,车出门就是一整天;有的在转变作风上,存在庸政懒政怠政、不作为现象,有的上班玩游戏、炒股票、上淘宝等。有的窗口单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有些部门门倒是好进了,脸也好看了,但就是事不好办;有的在生活作风上,八小时之外纪律松弛,玩风盛行,尤其是打麻将,一到休息日,明目张胆、无所顾忌。

 三、工作措施 从严管党治党,最终还是要靠党章、党规、党纪,用制度规定管人、管权、管事、管长久。要坚持把党的纪律作为管党治党的尺子,把纪律建设与“三严三

 实”专题活动有机结合,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政治风气,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积极营造守纪律、明规矩、强约束的浓厚氛围。对此,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中纪委七次全会、省十三党代会、省纪委七次全会精神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纪委七次全会、省十三党代会、省纪委七次全会结束以后,我局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了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学习传达会议,要求局属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讨论,领会会议精神和基本要求,撰写学习笔记,用会议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实践。

 2、县司法局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总体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净化政治生态的具体措施 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及市司法局的领导下,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路线、方针、政策上同党中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用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引导党员干部行为。在学习作风方面,采取定期组织学习、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按照“四讲四有”的标准,定期开展对照检查,找出差距,加强整改,从保持党的先进性出发,坚持不懈地抓好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政治理论、法律知识,推动全县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开展,党员干部的政治观念和大局意识显著增强。在工作作风方面,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班子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切实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多方位的监督制约机制,着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没有利用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没有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的行为;遵守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没有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的行为。

 1.履行监督责任,开展监督执纪问责、加强线索处置,运用“四种形态”的情况

 我局领导班子对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工作高度重视,并在具体工作中实践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一是不断提升思想认识。以““两学一

 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强化《党章》、《准则》、《条例》的学习,培养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党性意识,利用组织生活会开展经常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二是不断转变执纪方式。按照“四种形态”的要求,明确执纪重点,规范执纪流程,转变执纪方式,提升执纪效果。结合实际深化廉政谈话提醒制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教育提醒,坚持抓早抓小,抓细抓常抓长,实行关口前移,对全县司法行政工作实施,结果,进行了全程跟踪监督,切实做到了防微杜渐。三是不断拓展监督举措。在加强对局属各单位、各部门工作监督基础上,把监督工作向服务对象延伸,推进公示公开等制度落实,不断提高早期发现问题的能力。四是不断落实“两个责任”。根据市、县纪委文件精神,把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要求,贯穿到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的各方面,不断推进、压实“两个责任”落实和深化。在加强监督的同时,不断加大执纪问责力度,使党员干部行为...

篇三: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2014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党的十九大把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作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1949 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生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利益集团的羁绊以及转型时期的陷阱,当前我国政治生态建设也存在许多问题,对政府公信力的建立、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一、当前中国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

  1. 政治生态的价值标准出现偏离

 首先,在目标导向方面重视效率轻视公平。一些地方政府单纯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把 GDP 作为工作的唯一目标,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甚至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顾环境的承载能力,盲目上项目,只追求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出现了很多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地方政府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却没有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逐渐增大,在社会分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强势群体、中间群体和弱势群体几大阶层,而弱势群体位于金字塔的底端,人数庞大,阶层固化严重,难以向上流动,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导致他们在政治系统中逐渐被边缘化。正如西方一位政治家所言:“GDP 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也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或者婚姻的稳定;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或者我们公务员的清廉……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

  其次,在价值取向上重视权力轻视责任。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更应该服务于人民。但是,我国政治体系的层级式机构体制长期以来使地方政府形成了只對上级负责的习惯,忽略了人民和社会的需要。一些官员往往重视手中拥有的权力,忽略或者回避应当承担的责任。责任的模糊以及政治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直接导致政府的权力与责任失衡。权

 力过大,缺少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往往导致地方官员决策随意性大,愿意搞“形象工程”,不注重实际效果。

  2. 政治生态链断裂导致腐败

  运用政治生态理论来分析我国政治腐败问题的根本原因实质上是权力运作链出现断裂而破坏了权力运行的良性生态问题。在权力腐败问题上,更为直接和根本的原因就是传统的干部制度,其核心是干部任用制度。目前,我国政府在干部任用上主要有选任制、聘任制、考任制和委任制。其中委任制是政府官员任命中最主要的方式,主要是由有任免权的机关在干部管理权限内依照有关规定直接指定下属官员的一种干部任用制度,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权力为所有者、也就是干部任用权的掌握者负责和运行的状态。由此,在权力的具体运行过程中,权力行使者唯上不唯下、唯官不唯民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同时,由于现行干部任命制自上而下的单向性特点,缺少自下而上、以及来自横向的监督制约机制,对下级官员的任命往往带有主观随意性,会出现任人唯亲、结党营私、卖官鬻爵等腐败现行,并极易出现集体共犯式的塌方式腐败。由于权力运行的诸环节被高度叠加于一人或几人,极易形成暗箱操作,从而失去监督和制约,即使存在监督制约机制,也会由于权力运行的隐秘性,使监督制约机制形同虚设。在此背景下,由于权力滥用所导致的腐败就

 在所难免了。这就是权力体系在权力来源上的自闭性导致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权力体系的自闭性割断了权力体系与外界环境,尤其是人民群众的生态联系,造成了政治生态链的断裂,最终导致权力的腐败。

  3. 政治文化发展迟滞

  从政治生态理论的视角看政治文化,既要立足于政治体系,又要超越政治体系,着力于政治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生态关联。有什么样的政治文化,便会有什么样的政治发展状况。也就是说,一定的政治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发展的土壤,一定的政治发展是一定文化在政治制度与观念上的体现。总体来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政治文化的发展明显落后,影响力也比较弱。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明显地伴随着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因子,因为虽然旧体制已经被新体制所代替和超越,但传统的价值观念却会游离于旧的体制,通过人们的代际遗传而寄生到新体制中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实质是以维护王权为特征的文化,它具有典型的臣民文化特征,“官本位”思想浓厚。虽然封建社会早已被推翻,但是以专制主义、等级制度、权力崇拜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态。二是规则文化缺失。很多政府官员的灵魂深处都还存在着蔑视规则、破坏程序的潜

 规则倾向,形成了关系社会、熟人经济、裙带之风的不良风气。吴思曾说:“就中国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着一个不成文的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一种可以称为内部单程的东西。恰恰是这种东西,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正式规定,支配着现实生活的运行。”他们对制度没有敬畏之心,对规则没有恪守之意,实行人治大于法治,用潜规则消解明规则,最终必然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基层政治生态效应。

  二、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墨子说,“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奥地利哲学家波普曾说:“我们需要的与其说是好的人,还不如说是好的制度。我们渴望得到好的统治者,但历史的经验向我们表明,我们不可能找到这样的人。正因为这样,设计甚至使坏的统治者也不会造成太大损失的制度是十分重要的。”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加强制度建设,如果制度建设存在短板,缺少完善的制度体系,就会出现“木桶效应”,严重影响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制度短板,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当前,从解决党内存在的重大问题,净化政治生态的角度,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1. 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推进干部任用制度改革

  党内民主是基层民主的逻辑前提,政治民主是社会民主的逻辑前提。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完善党内民主制度,通过程序设计,充分发挥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解决党内政治生态长期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人身依附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必由之路。端正选人用人风气,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是改善政治生态的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是干部的“筛选机”和“净化器”,“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治安之本,唯在得人。”用民主的方式推进干部任用制度改革,就是选拔和推荐党的领導干部,应在党员和群众中广泛征求意见,保证选举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在程序上排除暗箱操作的不正之风,形成“尊重民意、知人善任、任人唯贤”的选任导向和“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的用人氛围,真正选出“德才兼备”的好干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正淘汰法则,以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推动政治生态良性发展。

  2. 推进监督制度改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制约体系,

 总会有腐败现象发生。1949 年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了广泛的、多渠道的基层民主监督制度,包括党内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社会组织监督,以及十八大以来的巡视制度等,构建了全方位的监督体制,对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在政府还存在着监督主体比较分散、监督责任不清、监督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不足等问题。下一步应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重点加强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督,特别是对权力的授予、行使和运行结果等环节的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建立、加强基层问责制度,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结合起来;尤其要加强对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监督,破解一把手监督的难题;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利用好巡视制度这把“利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积极性,构建全方位基层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 完善法律法规,优化法律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法治生态环境,用法律来规范政治权利的合理、有序、廉洁运行,是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的根本途径。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首先要求领导干部应对法律心存敬畏,牢记法律红线不能逾越,法律底线不能触碰。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手握戒

 尺,动有所虑。其次,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要求领导干部要按照法律行使权力。领导干部应牢记: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权力都应在法律的限制、约束和规范下行使。最后,完善的法律还需要严格的执行。有了法律而不能有效实施,再多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虽然,我国的法律体系还有待完善,但是现有的法律更需要严格执行,杜绝漠视法律、法外开恩,以人代法等情况的出现,坚决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不容情,违法必究。

篇四: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势下加强基层政治生态建设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基层政治生态是国家基层政治生活状况和基层政治运行环境的集中体现,直接反映出执政党的党风、政风及民风好坏,折射出一个地方的行政环境优劣。在我国,基层政治生态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基层领导干部的勤政、廉政和善政问题,目的是要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基层政治环境。

 一、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政治生态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制定实施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大力加强廉洁政治建设,以高压态势严肃查处了一些地方不良政治生态案件,使基层政治生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新形势下,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域

 问题依然严重,各种潜规则、关系网、逆淘汰仍然存在,实现基层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一)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党员意识淡漠

 基层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状况,直接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当前,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组织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淡漠、宗旨意识虚化、精神迷失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条件下,由于受到各种境外政治思潮和社会思潮的影响,特别是遭受人生或仕途挫折之后,往往背叛了最初的信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缺钙”现象。有的缺少政治立场,精神迷失,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随波逐流、贪图享乐,理想“缺位”、信仰“虚无”,甚至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和政治规矩。一些基层党组织只顾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忽视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即便是搞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应付上级检查而流于形式。

 (二)部分基层单位和部门选人用人不公,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

 选人用人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部分基层单位和部门没有坚持公平导向和科学标准,往往任人唯亲、卖官鬻爵、论资排辈,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选人用人的公平

 性和科学性问题历来是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也直接体现出基层政治生态的好坏情况。当前,基层选人用人方面的一系列不良现象,是干部群众对基层政治生态不满意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地方不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凭关系、凭领导的好恶,以“萝卜招聘”方式在少数对象中选人用人。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对某县党员干部进行“当地选人用人公平性问题”的抽样调查中,有高达 90.23%的人认为“渴望能够公平竞争”,但同时也表示“有时是身不由己”;有高达 97.35%的人认为要彻底打破官场中“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潜规则;有 68.2%的人认为选人用人“应该建立科学统一的评价标准”,而且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能者上,庸者下’的制度机制”,打破“论资排辈”的陈腐观念;有将近 34%的人直言基层选人用人“关系比能力重要”;有 42.56%的人认为“论资排辈的选人用人方式对年轻人极不公平”,极易造成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年轻人得不到提拔,干事不称职、占位不作为的人得到提拔。

 (三)部分基层领导干部作风飘 浮,懒政怠政、为官不为

 党员干部的作风关系到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在作风建设问题上,部分基层领导干部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特别是占位不干事、揽权不担责、出彩不出

 力等现象实在令人担忧。一些基层领导干部由于长期形成了“没好处不办事”思维,在党中央高压反腐的背景下,没有好处可捞,于是开始懒政怠政不作为,得过且过混日子;一些基层领导干部“热衷于蹲办公室”,官僚习气难改,整天守着办公室,不愿意下基层搞调查研究,特别是一些主要领导干部习惯于管理,习惯于动口不动手,每天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听汇报、看文件上,对基层群众的冷暖需求和合理呼声置若罔闻;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只图简单省事”,习惯于“命令”式的传统管理方式,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管理手段僵化生硬,既不考虑群众意愿,又不考虑社会效果,不善于同基层群众对话协商,动辄运用警力,人为制造干群矛盾,有些甚至诱发群体性事件,使干群关系极度紧张;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害怕出事担责”,做事怕困难,专做“太平官”,他们认为干事创业有风险,只计个人得失,不想有半点与己无益的失误挫折,于是做事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畏首畏脚,遇到矛盾和问题躲着来,碰到困难和坎坷绕道走,等等。这些基层政治生态中的作风问题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既要有高压的治懒治庸举措,更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将懒政庸政者踢出党员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的不良基层政治生态才会有彻底的改观。

 (四)部分地区基层贪腐严重,社会影响恶劣

 猛虎巨贪固然是反腐的重中之重,但基层政治生态中的“小官贪腐”现象更不能忽视,因为“小官贪腐”现象与群众“近距离”,严重影响到党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一些地方的乡科级乃至村“两委”干部的“小官贪腐”问题比较严重。这些基层“小官”虽然级别低,但他们在惠农扶贫、农村危房改造、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补偿、集体财产管理、低保等和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域,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和资源,一些人拜金主义意识严重,对惠农资金或贪污挤占,或冒领私分,对资金使用情况不公开透明。据有关资料显示,XX 年上半年,XX 省检察机关共查办惠农扶贫领域的“小官贪腐”职务犯罪 2000 余人,而且大多是贪污挤占各类扶贫救济款等专项资金,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如该省某镇一位村委会主任在协助政府搞农村危房改造中先后虚报冒领 10 多户农户的危房改造补助金,导致没有领取到危房改造补助金的农户反映强烈甚至情绪激动,严重影响到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这种基层“小官贪腐”甚至是“小官大贪”现象,因为和群众的距离最近,和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社会影响极为恶劣。

 二、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有效路径 良好的基层政治生态是我们党安身立命的基础,是维系党的执政合法性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有效保证。当前,加

 强基层政治生态建设,既要系统科学地推进顶层设计,更要脚踏实地进行基层探索,从全面从严治党的视角出发,注重制度创新,强化综合治理,不断提升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一)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补足其精神之“钙”

 其一,对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常态化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训。培育他们良好的纪律意识和政治规矩意识,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使他们在把握政治方向上能够清醒坚定,在重大问题上恪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能够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确保党的各项政策措施能够真正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其二,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担当意识。坚定的理想信仰不能只挂在嘴边、藏于内心,更应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贯彻到日常的实践中。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党员干部作为关键力量,应该积极投身国家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去,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尽职尽责、奋发有为,并且真正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敢于同各种不良的政治生态现象做斗争。其三,对基层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扭转基层政治生态中的不良现象。基层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

 态,主要通过基层党员干部的好作风体现出来,只有及时刹住各种歪风邪气,才能为培育好作风营造出优良环境。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加强作风建设,最关键的是对他们进行权力观、价值观、利益观的教育,强力克服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存在的“不严不实”作风问题,这对于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和优化基层政治生态意义重大。

 (二)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源头上治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其一,注重基层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选好用好基层单位“一把手”,通过基层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的作用,营造起基层政治生态的“清”“正”氛围。其二,破除基层选人用人上的权力寻租现象,特别是要打破基层单位“一把手”在选人用人上的“家长制”、“一言堂”现象,逐步扩大民意和社会舆论在基层选人用人上的有效监督,尽可能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信息的公开范围和内容,让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估在阳光下运行;及时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益实践经验和做法上升为制度,把基层主要依靠领导意志选人逐步转到依靠制度选人上来,并且强化基层选人用人的责任机制,明确基层选人用人部门以及提名者和考察者的责任,推行基层选人用人责任连带制度,特别是对基层单位“一把手”提拔干部的责任,要和审计经济责任一样严格,对出现

 问题的要彻查到底,使“一把手”在选人用人上能够慎之又慎、如履薄冰,不敢随意定夺。其三,用改革创新精神重塑基层领导干部的政治伦理意识,打破中国几千年“官本位”官场文化的惯性束缚,坚决杜绝特权思想和官僚作风,防止公共权力异化现象,使权力在选人用人上接受更多的社会监督,同时要强力打破形形色色的官场潜规则和不正常的关系网。其四,坚决贯彻《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实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干部“能进能出”的制度,既要把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优秀年轻干部选出来,又要把存在问题或懒政庸政的干部踢出局,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形成健康、奋发、有为的干部人事生态。

 (三)实行多管齐下,坚决治理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的现象

 其一,强化问责追究,尽快实行“干部召回问责制度”。地方党委应该根据本地不同的市情、县情,因地制宜地制定并实施“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办法”。对基层领导干部在审批、决策和监督等行政行为中存在的“慢作为”、“不作为”或“乱作为”等现象设置相应的懒政怠政层级,划分出蓝线、黄线、红线三道杠杠。根据基层领导干部履职负面行为清单的不同层级,设定科学有效的召回问责标准,对问

 责的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培训之后重新进行岗位安置,使勤政干事和“为官有为”成为基层政治生态中的常态。其二,完善考核体系,对基层领导干部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的负面清单进行民主评议,并建立规范的民主评议和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工作流程。其三,强化“有为则有位”的选人用人导向,健全“为官有为”、勤政干事的保障机制。一是要优化“敢于担当”的容错免责机制。激发基层干部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活力和激情,营造改革创新、勇于担当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必须将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而出现的工作失误或无意过失与“明知故犯”的违法违纪行为严格区分开来,只有厘清“无心之失”与“故意为之”的边界,才能保护干事创业的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也可以消除浑水摸鱼者的可趁之机。二是要细化“奋发作为”的实绩考核。必须建立差异化的实绩考核指标,实行多层次的差异化实绩考核办法,并对基层干部的日常业绩进行全程纪实,让考核做到准确、客观、公平。三是要暖化“勤政干事”的基层政治生态氛围。进一步健全基层干部的待遇保障机制,完善薪酬激励体系,真正落实“职务和职级并行”、“职级和待遇挂钩”、“待遇和绩效联系”的制度,拓宽基层干部职业生涯通路,使基层干部待遇偏低的问题得以切实解决。其四,明确相应职责,建立责任清单,营造基层领导干部“为官敢为”的良好氛围。要为那些“敢于作为”、有担当精神的基层领导干

 部撑腰鼓劲,不断强化责任主体,构建责任明确、职责清晰的责任体系,并且进行常态化的督促检查,经常晒出“负面清单”,引导基层领导干部随时进行“为官作为”情况的健康体检,并及时加以自我反省和修复。

 (四)严明党的纪律和党内规矩,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治理基层腐败

 其一,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的纪律和规矩的学习教育。在高压反腐的同时,要强化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章》以及《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的学习,将《党章》及其他党纪党规列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的必修课程,对党员干部进行常态化的教育培训。其二,强力惩治基层贪腐特别是“小官大贪”的问题,对基层贪腐要实行“快、狠、准”的“零容忍”高压惩治。要想治理和优化基层政治生态,必须从治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做起,尤其要治理好各领域的“小官贪腐”问题。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治理基层腐败的积极性,依靠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去识别各类“苍蝇”,同时也要保护群众监督,把严惩基层贪腐和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以确保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得到真正落实。其三,加强对基层单位“一把手”的监督和管理。这是治理基层腐败和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关键点。“一

 把手”的权力失控是基层腐败之源。基层单位“一把手”可谓是“雄霸一方”,各项惠民工程的具体落实都得经过他。如果基层单位“一把手”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监督,很可能产生腐败。因此,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对重大决策部署必须充分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最大限度地防止基层“一把手”的权力失控和权力滥用。

 (五)推进制度创新,提升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其一,着力建设基层政治生态恶化的预警机制。地方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宣传文化部门要协作联动,积极探索并研究建立基层政治生态监控和测评指标体系,对基层单位和部门的政治生态情况进行常态化监测,对不良的基层政治生态现象及时预警,做到未雨绸缪,以防出现系统性恶化。其二,构建和完善多种形式的制度性政治沟通与缓冲机制。当今网络时代下的政治生态治理,必须加强政府与社会的政治沟通,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商共治。积极推行网络问政、部门约请、党政“一把手”与网民常态化对话、网民意见吸纳与反馈等政治沟通机制,建立社情民意信息库,及时协调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和纠纷,确保政府与群众间的上下信息通畅,营造良好的基层政治生态环境。其三,逐步完善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职级和待遇挂钩的制度。通过对公务员工

 资制度的改革,切实解决基层干部待遇过低的问题,破解基层干部晋升通道中的“天花板效应”。在此基础上,强化各项廉政制度执行力建设,促使基层干部勤政务实、干事创业,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基层政治生态。

推荐访问:营造政治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生态环境 对策 调研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