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3篇
“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3篇“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ResourcesComprehensiveUtilizationVol.39 No.62021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
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Vol.39 No.62021 年 6 月- 131 -环境保护践行“两山”理论 引领绿色发展——恩施州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路径探析陈袁丁(中共恩施州委党校,湖北 恩施 445000)摘要: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恩施州)是首创的少数民族生态文明示范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其生态文明建设初显成效。目前,该地正着力于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努力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基于此,笔者系统地分析了恩施州“两山”建设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并力图探索该地“两山”创新基地建设的发展路径。关键词:绿色发展;“两山”基地;生态文明建设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21)06-0131-04DOI:10.3969/j.issn.1008-9500.2021.06.041Practicing the "Two Mountains" Theory Leads Green Development——Analysis on the Path of Enshi Prefecture to Create the National "Two Mountains" Practice Innovation BaseCHEN Yuanding(Party School of Enshi Prefecture CPC Committee, Enshi 445000, China)Abstract: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Enshi Prefecture) of Hubei Province is the first demonstration area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after years of efforts, it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has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At present, it is focusing on transforming ecological advantages in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striving to create a national "Two Mountains"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base. Therefore, 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wo Mountains" in Enshi Prefecture,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wo Mountains" innovation base in the region.Keywords: green development; "Two Mountains" bas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两山”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绿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树立和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坚持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的国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一次提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目前,“两山”理论在全党各阶层已达成共识,“两山”理论为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提供了方向。2017 年,原环境保护部开始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并启动了实践创新基地,鼓励全国通过创新实现经济和环境同步发展。截至 2020 年底,共命名四批实践创新基地,数量为 87 个。湖北省恩施州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长江中上游的重要生态保护屏障。恩施州坚持以绿色为底色,探索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开发、绿色繁荣的道路。发展含绿量和含金量持续提高,2019年,恩施州荣升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为创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奠定了坚固的基础。收稿日期:2021-04-10作者简介:陈袁丁(1985-),女,湖北恩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经济、区域经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第 6 期- 132 -环境保护1 恩施州“两山”建设现状1.1 绿水青山管护体系不断健全,自然生态资本持续保值增值恩施州生态保护红线约占国土面积的 51.6%。2016 年,恩施州出台了全国首部城市规划区山体保护条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山体保护条例》,并在湖北省首创五级“山长制”管理体系。同时,全面推行河长制,严控水生态空间。2020 年,恩施州城区空气平均优良率为 96.4%,集中饮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湿地保护率达到 80.4%,生态环境状况等级常年为“优”。森林覆盖率达到 65.6%,远高于全国和湖北省平均水平,成功创建 1 个国家森林城市和 2 个省级森林城市。1.2 “生态立州”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自 1983 年建州以来,恩施州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伴随着“生态立州”战略的深入推进,恩施州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成功创建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现了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覆盖。2018 年全州废水排放总量、废气排放总量分别较 2015 年排放总量下降 93.87%、36.3%,GDP能耗较 2015 年降低了 21.33%,水耗较 2015 年降低了 1.6%。恩施州已强制实施绿色建筑标准,严格执行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设立“垃圾银行”,细化村规民约,有效增强群众垃圾分类意识。全州电动公交车投放率超过 50%,新能源汽车已达 1.5 万辆,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理念蔚然成风。1.3 生态产业集群快速蓬勃发展,生态经济体系已现雏形绿水青山是恩施州的最大优势与最宝贵的财富。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恩施州生态价值达 10 万亿元以上。为了将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恩施州依托特色资源,聚焦“四大产业集群”加快绿色发展,着力建成湖北省绿色发展示范区。一是重点打造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恩施州已形成 3 家 5A 级、17 家4A 级景区的高等级景观集群。2019 年,旅游总收入为 530.45 亿元,占 GDP 的 45.75%,旅游发展环境指数、游客满意程度居湖北省首位。二是重点打造硒食品精加工产业集群。2019 年,硒食品精加工企业产值达到 124.3 亿元,占 GDP 的 10.72%。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恩施,恩施硒茶“利川红”和“恩施玉露”为武汉东湖茶叙茶事活动的代表。三是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恩施被称为“华中药库”,已探明的道地药材有 2 258 种,丰富的中药资源为恩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恩施州是全国九大中药材主产地之一,2019 年,生物医药总产值为 165.42 亿元,占 GDP 的 14.27%。四是重点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恩施州 2020 年上半年实现了清洁能源行业总产值 33.74 亿元,被自然资源部批准纳入了鄂西地层页岩地质勘探资源开发综合利用示 范区。1.4 改革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探索“两山”转化机制恩施州深化了生态环境体制改革,实行排污许可制度、环保信息公开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1-2] 。要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开发了智慧环境保护系统,增强了环境应急监察能力。要加大科技的支撑力度,开展污染防治的关键技术研究。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建立,积极促进空气质量和重点公益林的生态补偿工作。恩施州持续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推进了自然资源的统一注册。同时,当地创新发展了农旅融合、文旅融合、茶旅融合和产业扶贫等多种“两山”的转化方式,旅游业和茶产业成为恩施州“两山”转化的生动实践。2 恩施州“两山”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2.1 金山银山基础不强恩施州辖区位于武陵山区,地处湖北省西南方向,经济发展的基础并不牢固。2019 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为 1 159.37 亿元,财政收入为 174.11 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为 165.14 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值相比差距较大。2.2 绿水青山守护难度较大恩施州是湖北省石漠化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区域和城乡生态环境差距较大,农村地区面源污染严重,化肥农药施用过多,畜禽养殖粪污染、地膜污染等环保问题仍然存在。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依然薄弱,全州生活污水配套管网的建设滞后,管网年龄老化、雨污合流等问题仍然突出,因地处山区,农村散户垃圾治理困难很大。
第 6 期- 133 -陈袁丁:践行“两山”理论 引领绿色发展 环境保护2.3 绿水青山价值挖掘不够2019 年,恩施州绿色工业实现总产值 90.65 亿元,与恩施州生态价值 10 万亿相比,生态产业化的规模远远不够。全州“三品一标”认证覆盖面不足,认证企业有 138 家,占湖北省总数的 6.5%,认证产品有 370 个,占湖北省总数的 8.1%。恩施州生态产品与其他地区同质化程度高,恩施硒茶、恩施硒土豆之类名声响亮的特色品牌不多。目前,恩施州对于如何“量化”绿水青山、“溢价”金山银山仍处于探索 阶段。2.4 “两山”转化机制尚不健全恩施州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还不健全,生态状况监测能力还未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涉及州、县、乡、村四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尚未建立。生态资源环境市场制度不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覆盖面不够广,清江流域等重点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对现有“两山”转化典型案例的模式总结宣传不够,其还未形成恩施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够。有利于推进“两山”转化的一系列政策设计和制度供给还不够,与推进“两山”建设的需求不匹配。3 恩施州“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路径分析3.1 加强对生态空间的管控,夯实绿水青山底色3.1.1 加快建立保护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要推进“三线一单”和国土资源空间规划相结合,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要探索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体系,加大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力度,定期发布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测信息[3-4] 。3.1.2 深入开展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修复保护工作要推进水园林田草地等系统综合治理,提高州域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强裸露山体的自然生态保护修复,实施重大生态环境修复工程。要推行河库长制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多措并举修复流域的生态环境。要加强林木资源的保护,建设森林产业基地,提高森林的覆盖比例。3.2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保值增值自然资本3.2.1 打好蓝天保卫战要持续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对工业企业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要统筹开展油路治理、车辆污染和机动车污染的防治,科学地调整运输结构。要推进城市绿化工程,严格实行城市扬尘控制,加强露地焚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5-6] 。3.2.2 打好碧水保卫战要推进重点流域和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作。要加快城区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全面推进城市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要推进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活污水的防治。要实行排污许可制,严格对入河排污口进行监督和控制,对排污总量进行监督。3.2.3 打好净土保卫战要加强土壤环境污染的管控与防治修复,稳步推进,提高耕地土壤质量。要推进“无废城市”的体系建设,推进城市垃圾处理分类综合处理,加强工业固体废物、医疗卫生垃圾和危险固体垃圾的综合防治,健全城乡综合垃圾处理体系。要加强对农业土壤污染的综合防治,推进农药、化肥的增效减量。3.3 挖掘绿色经济增长点,壮大金山银山底盘3.3.1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要实施全域绿色化战略,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知名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要加强“两品一标”认证,做强做优恩施硒茶、恩施土豆等区域公用品牌,加强恩施玉露、利川红等地理标志商标区域公用品牌保护,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3.3.2 发展新型低碳工业要实施“绿色 + 工业”模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依法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绿色化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建设。3.3.3 培育绿色发展新业态要进一步提高生态文化旅游影响力,推进名县名镇名村、精品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建设,大力发展“旅游 +”拓展旅游新业态,加快建成全国优质休闲康养基地。3.4 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探索“两山”转化动力机制3.4.1 构建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要完成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下转第146页)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第 6 期- 146 -环境保护从城市地区到农村地区,分布十分普遍。目前,我国开始逐渐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未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将会不断刷新纪录,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着巨大压力,为了实现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人们必须高度重视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参 考 文 献1 侯万飞 . 浅谈机动车尾气污染及防治对策 [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9(2):73-74.2 李锐伟,黄 莹 . 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研究及对策 [J]. 行业综述,2019(9):226-227.3 李玉芳 . 机动车尾气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 [J]. 污染与防治,2020(2):39.4 李 超,建 军,张志磊 . 机动车尾气检测技术及污染防治对策 [J]. 化工设计通讯,2018(2):201.5 郑清扬,翁旭委,杨晓冬.机动车尾气检测技术及污染防治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0):33.6 季寅星 . 机动车尾气污染与防治措施研究 [J]. 节能环保,2020(11):43-44.7 刘 薇,李广来,刘玉萍 . 机动车尾气污染及减排策略研究 [J]. 科学技术创新,2019(6):162-163.8 罗 佳 . 浅析机动车尾气污染与防治措施 [J]. 节能与环保,2018(12):54-55.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要探索 GEP 核算体系,开展乡镇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试点。要建设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争取国家支持,探索开展清洁能源抵扣能耗消费总量改革试点。要建立企业和自然人的生态信用档案、正负面清单和信用评价机制,将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纳入失信范围。要推动建立绿色金融地方标准,为各类绿色金融产品提供服务。3.4.2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要突出经济发展质量、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培育、绿色制度等指标,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
篇二:“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
49 卷 第 6 期2021 年 12 月陕西 林 业 科 技犛犺犪犪狀狓犻犉狅狉犲狊狋犛犮犻犲狀犮犲犪狀犱犜犲犮犺狀狅犾狅犵狔Vol.49 No.6Dec.2021犱狅犻 :10.12340 / sxlykj202106018 收稿日期:
20210915 基金项目:陕西省林业科学院科技创新计划专项( SXLK2020-0101 )。 作者简介:王耀斌 ( 1996- ),男,河南洛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恢复生态。 通信作者“两山论”发展历程及其转化过程解析王耀斌,上官周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712100 )摘 要:为理解和践行“两山论”,给黄土高原区域高质量发展乃至全国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在大量实际调研基础上,充分利用文献资料,重点分析、梳理和总结了“两山论”的发展历程、转化过程等。“两山论”播种于习近平书记梁家河知青时期,到目前为止可以分为启蒙期、形成期和完善期,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升华;该理论科学内涵丰富、涵盖多学科知识、理论来源广、基础深厚、为如何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和思路;在实践中践行“两山论”,需进一步明确“两山论”的转化机制和途径,明晰影响因素,最终实现双向转化。今后应从多学科理论体系升华研究、多层级践行模式推广示范、多目标生态过程协同发展、多尺度转化评估工作等四方面,把控未来高质量发展、全面践行“两山论”的重要方向和工作重点,丰富和推动“两山论”在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词:“两山论”;发展脉络;转化途径;协同发展中图分类号:
F316.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12117 ( 2021 )
06007007犃狀犪犾狔狊犻狊狅狀狋犺犲犇犲狏犲犾狅狆犿犲狀狋犆狅狀狋犲狓狋犪狀犱犜狉犪狀狊犳狅狉犿犪狋犻狅狀犕犲犮犺犪狀犻狊犿狅犳 “ 犜狑狅犕狅狌狀狋犪犻狀狊犜犺犲狅狉狔 ”WANGYaobing , SHANGGUANZhouping(犛狋犪狋犲犓犲狔犔犪犫狅狉犪狋狅狉狔狅犳犛狅犻犾犈狉狅狊犻狅狀犪狀犱犇狉狔犾犪狀犱犉犪狉犿犻狀犵狅狀狋犺犲犔狅犲狊狊犘犾犪狋犲犪狌 ,犖狅狉狋犺狑犲狊狋犃牔犉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 , 犢犪狀犵犾犻狀犵 , 犛犺犪犪狀狓犻 712100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 :
Topromoteunderstandingandpracticeof “ TwoMountainsTheory ”, soastoprovidenewideasandnewsolutionsforthehigh-qualitydevelopmentoftheLoessPlateauregionandtheconstructionofnationalecologicalcivilizationandbeautifulChina , thedevelopmentcontext , connotationandthetransformationprocessof “ TwoMountainsTheory ” weredescribed , basedonalargenumberofpracticalresearchesandexistingliterature.Theresearchshowsthat “ TwoMountainsTheory ” wasrootedbackintheperiodofXiJinping'spracticeinLiangJiahe'seducatedyouthexperience.Thetheorydevelopmentcanbedividedintothreestages :
theenlightenment , theformationandtheimprovementinpractice.Thistheoryisrichinscientificcontent , coversmultidisciplinaryknowledge , hasawiderangeoftheoreticalsourcesandprofoundfoundation , providingChinesesolutionsandideasforhowtodealwithecologicalenvironmentprotectionandeconomicdevelopment.Topracticethe “ TwoMountainTheory ”, itisnecessarytofurtherclarifythetransformationmechanismandwaysandclarifytheinfluencingfactors , andultimatelyachievetwo-waytransformation.Onthisbasis , thispaperputsforwardfouraspectsofwork :
upgradationofmultidisciplinarytheoreticalsystem , promotionofmulti-levelpracticemode , synergydevelopmentofmulti-objectiveecologicalprocess , andthemulti-scaletransformationandevaluation.Toachievefuturehigh-qualitydevelopment , itisnecessarytocomprehensivelypracticethe “ twomountainstheory ” soastomakeitplayagreaterroleinecological
protectionandruralrevitalization.犓犲狔 狑狅狉犱狊 :“ Two Mountains Theory ”; development context ;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coordinateddevelopment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下简称“两山论”)”理论被称为“两山”理念或“两山”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为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其核心与精髓代表的就是绿色发展。“两山论”的提出对区域、国家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 ,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2 ] ,为世界协调发展观提供了中国思路和中国方案。理解和掌握“两山论”发展脉络和科学内涵,有利于更好的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共同体的思想,便于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和落实“两山论”,提升速度和质量,对于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任务,完成碳达锋和碳中和任务目标意义重大。近年来,社会各界从生态学 [3 ] 、哲学 [ 4- 5 ] 、经济学 [6 ] 、史学 [ 7 ] 、政治学 [ 8-9 ] 等学科出发,从“两山论”发展脉络、理论内涵辨析、转化机制和途径、评估体系等方面展开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相关的研究报道近几年呈急剧上升趋势 [10 ] ,通过知网检索,目前“两山论”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报道可以简单地分为评论性质的新闻报道和科学研究性质学术论文,新闻记者和政治界通过网络媒体和报纸平台对“两山论”思想的解读和宣传 [11 ] ,极大的推动了“两山论”的普及,使其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研究,从多学科角度对践行“两山论”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 [12 ] ,极大的推进了“两山论”的发展进程。在对“两山论”的研究中,从明晰理论发展脉络、知晓理论基础、把握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探索践行模式等方面展开,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两山论”[ 13-15 ] ,如王会等(2018 )从经济学的视角对“两山论”基本概念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之上从市场自发的消耗性利用模式、市场自发的非消耗性利用模式、公共政策支撑的非消耗性利用模式三种模式对“两山论”的践行机制进行探讨 [6 ] 。此外,对于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践行“两山论”,学者们从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总结两个角度,对转化途径、转化机制、影响因素、评估体系等进行了大量理论探讨 [9 , 12 , 16-17 ] ;在实践经验总结方面,从浙江安吉典型开始,“两山论”践行典型逐渐遍及全国各地。同时 2017 年开始国家启动建设“两山论”创新实验基地,探索“两山论”的转换通道,相关工作在不断丰富和深入。综上所述,基于我们在黄土高原多年的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工作积累,分析与总结 “两山论”的发展历程、理论内涵和转换路径,提出未来高质量发展中全面践行“两山论”的工作重点,以丰富和推动“两山论”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发挥更大的作用。1 “两山论”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以“两山论”为核心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早在福建和早期浙江工作期间就已萌生,最终在以生态建设立省的浙江落地生根,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行,逐步走向全国各地,最终成为全党全国的共识。做好“两山论”阐述和形成脉络的梳理,有助于理解和把控“两山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现有研究已对“两山论”的形成脉络进行了大量梳理工作,可 分 为 沉 淀、萌 发、升 华、延 伸 等 四 个 阶段 [1 , 18 , 19 ] ;此外也有学者从习近平主席梁家河知青生活开始,分为播种期、萌发期、成长期、完善期、成熟期等五个阶段 [20 ] 。基于 “两山论”的阐述还在不断更新发展以及“两山论”的发展与习主席的成长经历关系两个方面的原因,我们通过对最新内容及习主席早期知青生活和河北福建的工作经历的补充和总结,将“两山论”按照启蒙阶段、形成阶段、完善阶段三个阶段进行梳理和总结。1.1 “两山论”启蒙阶段这一时期,从习近平 1976 年到陕北梁家河知青插队开始,再到后来河北正定县和福建工作,最后到 2005 年 8 月 15 日首次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论断为止。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正是其梁家河插队期间的 7 年生活,埋下了“两山论”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思想的种子;之后在河北正定县和福建省的工作中,通过深入基层,了解民生疾苦,在实践中总结,进一步坚定其“两山论”信念,使其得以萌发。1.2 “两山论”形成阶段从浙江安吉余村返回之后,习近平以“哲欣”·1 7·2021 年 第 49 卷 第 6 期王耀斌等 “两山论”发展历程及其转化过程解析
为笔名, 2005 — 2006 年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栏目发表了一系列专题文章初步阐述“两山论”,并付之于“生态浙江”区域实践中,成果颇丰,先行区域也开始在全国探索实践。
2012 年召开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和强调“两山论”的思想,使其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从浙江走向了全国各地,并且开始出现在国人和世人眼前。
2013 年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问题时,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对“两山论”最全面、经典的一次阐述。1.3 “两山论”完善阶段这一时期,标志着“两山论”时代的到来,站在新的历史舞台之上,与新的“五大”发展理念一起,正式从区域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不断深入人心,并成为全国全党的共识。
2015 年 3 月 2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写入中央文件,成为加快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2015 年 9 月 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再次提出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
2017 年十九大的召开,进一步将其推向了高潮,全国各地开始广泛深入学习“两山论”的思想,并在实践中探索,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榜样和模范。
2017 年起国家也积极推进“两山论”创新实践基地的创建工作,进一步推进“两山论”通道的转换通道,加速了“两山论”的理论落实和践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2020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重要的历史交汇期,“两山论”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升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国 2030 年实现碳达锋、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对于更好的贯彻和落实“两山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契机。2 “两山论”的内涵与理论体系2.1 “两山论”的内涵辨析“两山论”是指习近平围绕其展开的系列阐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最为全面、经典的一次阐述。对于“两山论”内涵辨析,主要从理论来源、理论基础、内涵实质、重大意义等方面展开,全国各界人士激烈讨论,为人们认知和熟悉“两山论”提供了机会,迅速使其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全社会的行动共识。“两山论”萌生于实践,贯彻于行动,最后在实践中遍地开花,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不断丰富与完善,已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和重要国策。众多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生态保护理念的传承与创新、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的吸收与继承、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借鉴、对国际国内生态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对社会政治实践与生态环境治理实践的经验总结等方面对习近平以“两山论”为核心的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讨论 [21-24 ] 。“两山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中国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5 ]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最新认识。从历史维度看,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 [26 ] ,体现了人们的现实需求。该思想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本质特性,还体现了人与自然从冲突走向和谐的未来发展之路,代表了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得以双重实现的最终体现 [4 ] 。“两山论”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在发展马克思生态哲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而得出的重要解决。“两山论”思想理论体系其丰富的科学内涵,涵盖了哲学、经济学、生态学、史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想要全面认识和了解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需要全方位的去探讨和研究 [27 ] 。“两山论”不仅仅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句话,而是三句话构成的完整表述:“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想要理解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必须全面解析 [1 ] 。黄承梁从史学角度,以唯物史观和自然史观为指导,从“人类纪元”范畴出发,用“人类纪元—人类世—生态纪”的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三个史观维度对其进行了探讨 [7 ] ;赵建军和杨博从哲学角度认为“两山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本质特性 [4 ] ;沈满洪则从“兼顾论”“前提论”“转化论”对其进行了阐述,并认为绿色发展观是“两山论”的精神实·2 7· 陕 西 林 业 科 技
质,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妥善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的主线,妥善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1 ] ;谭力则从生态经济学角度,从明确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肯定生态自然与生态环境的生产力价值、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追求和目标方向等三方面,深刻剖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内涵 [19 ] 。“两山论”的核心思想和精髓是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高效生态的现代化发展。绿色发展观是“两山论”的精神实质,绿色发展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五大理念要渗透和贯穿各方面和全过程 [1 ] 。此外,对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概念辨析从未停止,但迄今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在学术界,从生态学角度看,“绿水青山”是指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各种生态系统的本身的组成与结构及其为人类所提供的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产品,“金山银山”是指由生态系统服务带来的生态福祉。从经济学角度看,“绿水青山”是万物的来源,具有无限的价值,通过市场等手段,使资产市场化和价值化,发展潜力巨大;“金山银山”是指其所带来的经济价值。目前,在我国的政府文件中,生态产品是“绿水青山”总贴切的表达,“金山银山”也是由其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人类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的“就是”的理解至关重要,至少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表明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为人类提供生存环境和生存必须的条件,也可以认为是具有公共属性的生态资产;另一方面就是“绿水青山”所提供的服务与产品所带来的经济价值,也可以认为是具有可交换的产品 [27-28 ] 。全面理解“就是”的含义,对于深入贯彻和落实“两山论”至关重要。想要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两山论”,还必须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优良的生态环境就是最公平的社会福祉”“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提升生产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修复”等联系在一起。“两山论”的精神是指就是绿色发展,但又有区别,与五大新发展理念密切相关。认识和理解“两山论”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有助于坚定贯彻和落实“两山论”的思想和行动。2.2 “两山论”转换机制与途径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两山论”转化机制与途径的探讨,应该应充分考虑其“绿水青山”的私人属性和公共属性,明确其价值转化途径,不能一味的单向转化,而是积极探索双向的转化机制和途径,实现协调有序发展。首先,应明白“绿水...
篇三:“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
/ 2020 8/ 2021数字赋能“两山”转化的对策思考—— — 以湖州市为例■ 奚家亮2003 年,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以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提出数字浙江建设。近些年,数字浙江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2021年, 浙江省委召开全省数字化大会提出,要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思维和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和现代化贯穿到党的领导和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 这是在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湖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有理由也理应在数字化改革赋能生态文明上先行先试,走在前列。一、数字赋能“两山”转化的必要性(一)数字赋能是拓宽“两山”转化通道的重要手段数字技术在拓宽“两山”转化通道上有着重要作用, 已成为创新生态与经济转化模式的重要手段。
例如, 杭州萧山区的数字赋能高效治水新实践,为打通“两山”转化新通道注入了磅礴力量; 淳安县创新开发全国首个“两山银行”数字驾驶舱应用, 以数字化激活了生态价值转化新动能。
当前,数字化改革正处在开启绿色发展的新阶段, 打通 “两山” 转化的技术通道, 可以为破解“去能耗化”“去污染化”和“价值转化”等难题创造新机遇。(二)数字赋能是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方式打通“两山”转化路径,目的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破解资源分散带来的低效率转化问题。
数字化改革背景下, 数字技术是创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现机制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比如,作为中国生态第一市的丽水, 2020 年 6 月成立生态经济数字化工程(丽水)研究院,同时组建了工作专班推进相关创新试点工程, 积极探索运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三)数字赋能是推动资源要素高效转化的主要动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是持续推动生态资源要素的转化,让碎片化的资源要素向资产化和资本化转变, 但要想实现直接转变的难度很大, 数字赋能则可以提供资源要素高效转化的技术支撑和动力引擎。
如杭州以“土地码”改革打造工业项目审批“智治芯”,实现了多部门数据共享、 业务协同、 服务联动;丽水建成了全国首个大区域 100米级高精度立体土壤图和 90 米级的气象数据图, 以数字化手段创新探索资源要素高效转化途径。
数字化改革已成为浙江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 这给湖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二、湖州数字赋能“两山”转化面临的困境近年来, 湖州生态与经济互促共进取得明显成效, 生态文明理念已深入人心,并全面打响了“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城市品牌,但也要看到,“两山” 转化仍存在关键性的短板。首先,转化效率较低。
据德清和安吉发布的数据显示, 湖州生态资源极为丰富, 2020 年德清县生态系统资产创造的 GEP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为 1411.5 亿元, 2018 年安吉县森林和湿地 GEP 为 401.11 亿元,但调查发现, 由于资源分散和闲置较多,导致“两山”转化效率仍相对低下。其次,有效突破口缺乏。
在转化绿色发展38
11/ 2020 8/ 2021思路和举措中,安吉创新推出“两山银行”“两山数据超市”, 德清成立“两山价值转化”研究中心等新做法新模式, 但市级层面仍存有对传统路径的依赖, 资源要素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亟需寻找有效的突破点。最后,体制机制缺位。
目前,整体的转化运作机制主要以政府主导的政策调控为主, 尽管湖州先后出台 《湖州市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开展绿色产品认证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但仍缺少高效的数字化生态评估决策相关体制机制, 转化方式比较传统单一,且缺乏一定活力。三、湖州数字赋能“两山”转化的对策思考从目前湖州已有的“两山”转化实践看,其通道窄、效率低等局限性仍然存在,在新的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两山”转化,从数字赋能中寻找新思路、 取得新突破,来创新路径通道,破解相关局限和难题。(一)以数字化思维引领“两山”转化顶层设计数字化思维引领下的顶层设计对加快“两山”转化,创新体制机制,破解系列难题至关重要。
应立足新发展阶段,抓住数字化改革契机,不断加强数字化技术、思维、认知的研究,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两山”转化的全过程。
一是成立湖州市生态经济数字化研究院。
可考虑在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下成立生态经济数字化研究院, 配备合理的编制和人员, 开展数字生态经济课题研究、 提供数字化前沿资讯专报、 搭建数字人才培训交流平台等工作。
二是持续加大高端人才招引。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区位交通、人才政策等优势, 不断加大高端人才引培, 特别是数字人才的招引, 推行“人才专员制度”服务,打造人才服务“一站式”窗口。
三是强化领导干部数字化思维培育。
加大对全市领导干部数字化思维培训力度, 党校系统主体班次建议增加数字化思维相关专题研讨, 邀请数字领域顶级专家来湖州开设讲座, 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数字化思考能力。(二)打造生态资源集中转化的“数字银行”生态资源转化迫切需要构建统一的数字化平台作为中间载体,实现碎片化的生态资源集中存储、整合提升和高效转化。
可基于安吉“两山银行”和“‘两山’数据超市”等县域实践,统筹融合二者功能,加快科学谋划, 充分运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着力打造全市生态资源集中转化的“数字银行”, 同时广泛吸纳多元主体参与建设“数字银行”项目,实现对生态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收储、统一开发。
“数字银行”的打造要充分利用数字赋能, 实现生态资源系统内直接资产化和资本化的转变,使生态资源在数字技术作用下向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转化,让“数字银行”真正发挥“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的重要作用。(三)基于数字技术构建高精度数字化资源系统资源要素数字化 能 够 打 破 部门、区域之间的界限,是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重要一环,也是“两山”理念的重要实践。
要按照数字化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基于数字技术构建覆盖全市“整体联动、部门协同、数据共享、一网办理”的高精度数字化资源系统, 实现要素资源自动化、精准化和变量化管理;不断推动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化资源系统构建中的应用, 实现生态产品可视、可溯、可控、可管。
同时,基于湖州城市数字大脑, 尝试绘制全市“生态价值地图”,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从而构建起环境空间一体化的生态产品空间信息数据资源库, 实现生态环境数据资源采集整合、 动态实时监测监管、 治理决策精准联动和便民服务智能高效。(四)建立市县(区)联动的数字“两山”决策平台数字技术在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优质生态产品提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基于湖州城市数字大脑,建立市县(区)联动的数字“两山”决策平台,推进市县(区)生态资源数据互联共享, 实现优质生态系统资产的数字化呈现。
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赋能 GEP 核算过程,加快构建以 GEP 为核心的“两山”转化评估体系, 让 GEP 核算进规划入考核、进决策入项目。
当前,应以德清县率先试点开发国内首个县域“数字‘两山’决策支持平台”,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先行, 构建生态资源变资产资本的平台、 体系和机制, 开辟“两山”转化新通道,争取打造相关标准、输出模式,形成具有湖州特色的实践场景。(作者单位:中共湖州市委党校)【责任编辑:江知】绿色发展39
推荐访问:“两山论”实践转化的问题及对策 对策 转化 实践
热门文章:
- 最新文明礼貌月活动策划,文明礼貌月活动方案(优秀1合集)(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年医院护士面试自我介绍(优秀17篇)2024-08-22
- 2023年最新六年级自我介绍(汇总18篇)2024-08-22
- 学生会个人简历如何写(优秀9篇)2024-08-22
- 2023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大全8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房屋租赁合同书样本,房屋租赁合同书(优质11篇)【精选推荐】2024-08-22
- 设备租赁合同(通用12篇)2024-08-22
- 最新转让协议书才有法律效力(大全10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海边捡垃圾社会实践报告,垃圾处理社会实践报告(优秀8篇)(范文推荐)2024-08-22
- 最新外科护士自我鉴定(实用18篇)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