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7篇

时间:2022-09-02 20:20:26 来源:网友投稿

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7篇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 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1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7篇

篇一: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 1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更加重要地位,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就 XX 来看,我县近年来围绕建设山区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县和全面脱贫奔小康目标,在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作了有益探索,取得明显成效,但与 X 县、先进地区以及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差距甚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组召集成员单位,分 X 组展开调研,各个调研组分别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就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对全县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梳理和汇总,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现状 近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以来,我县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县委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20xx 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 X 万亩,总产量 X 万公斤,完成任务的 X%;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 X 亿元,完成任务的 X%;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X元,同比增长 X%。

 (一)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我县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公路 201X 年续建工程 X 个,共 X 公里,201X 年实施项目 X 个,共 X 公里,

 截止 201X 年底 XX 县 X 个建制村比预期提前一年完成全部通硬化路,并全部通客车。201X 年实施水利重点工程 X 项,解决了 X 万人饮水安全等问题。实施土地整治项目 X 个,新增耕地 X 亩。全县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建起了乡村及城镇化寄宿制学校 X 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教育公平一盘棋的深度融合,推进了城乡学校布局一体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共投入资金 X余万元建起了 X 个集建身、休闲、娱乐、学习培训于一体的高标准、多功能的乡镇综合文化站。201X 年对村级办公场所、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闲置办公用房进行了整合,X%行政村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实有面积达到 X 平米以上。全县新、改建农村卫生室 X 个,聘用乡村医生 X 人,基本药物实施“零差价”制度,由乡村医生向乡镇卫生院做基本药物采购计划,卫生院统一采购、统一配送,零差价销售给村民。

 2、就业服务行动扎实有效。一是 201X 年组织“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会 X场,达成就业意向人数 X 余人;二是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 X 人,见习岗位 X 人;三是通过人力资源公司和劳务派遣公司,招聘政府购买性岗位 X 人,辅警 X 人,各企业招聘大学生 X 人。同时,大力做好创业扶持工作,为 X 人办理创业担保贷款 X 万元,建成 X 个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 X 户,带动就业人数 X 人。将农村贫困劳动力纳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输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 X 人,带动 X 人脱贫。

 3、资源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从 20XX 年开始,我县鼓励和支持各路人才和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创造性利用空壳村旧村旧址“四荒”资源发展了生态庄园,生态庄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经历了从自发开发到规范发展,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从比较低级到相对高级的嬗变过程。基本

 形成了休闲度假、科技示范、产业开拓、家庭种养、综合开发五大类型。截止20XX 年底,全县已发展各类生态庄园 X 处,其中 X 个魅力庄园、X 个精品庄园、X 个规模庄园,累计投资 X 亿元。

 (二)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方面。

 1、土地确权基本完成。自 20XX 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全县确权发包方 X 个,去年共完成 X 个村 X 个发包方权属调查任务,调查农户 X 户、面积 X 亩,签订合同 X 份。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在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XX 县积极放活土地经营权。一方面是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201X年正式更名为“XX 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各乡镇成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所”。201X 年,投资 X 余万元建成了县、乡、村统一联网、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化平台。201X 年,县农经办积极完善提升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服务功能,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向乡村延伸,完成乡镇交易所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另一方面是完善交易制度,规范交易行为。截至目前,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累计流转 X 万亩,其中承包地面积约 X 万亩,有效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效益。

 2、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 201X 年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工程,我县于 201X 年 X 月底完成调研工作,对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赴外省考察学习先进经验,X 月底确定将 X 乡连壁村作为试点村开展改革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已制定了《XX 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对连壁村集体资产进行核实。

 3、全面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机制。探索“身股”作法,全县组建水利、林业、国土三类工队 X 支,吸纳贫困劳动力 X 人,累计下放各类工程投资额 X 万元。同时,通过“直接扶持”和“间接带动”(即带资入企)两种方式,去年累计投放扶贫小额贷款 X 亿元,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 X 户。

 (三)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方面。

 1、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大力发展五大特色产业。核桃产业,201X 年新栽植 X 万亩,提质增效 X 万亩,主产区种植总面积达X 万亩,产量达 X 万公斤,产值 X 亿元。设施蔬菜产业,集中打造示范片区 X亩,总面积达到 X 万亩,总产量 X 万公斤,产值 X 亿元。杂粮产业,打造千亩杂粮示范区 X 个、百亩杂粮示范片 X 个,新发展富硒功能为主的杂粮 X 万亩,总面积达 X 万亩,总产量 X 万公斤,产值 X 万元。中药材产业,鼓励大户集中连片种植,新发展以连翘、板蓝根为主的中药材 X 万亩,总面积达 X 万亩,产量 X 万公斤,产值 X 万元。畜牧产业,重点实施牛羊家庭养殖、猪鸡养殖、畜禽工厂化养殖、粮改饲、良种普及五大工程,新增养殖总量 X 头(只),畜牧饲养量达 X 万头(只),完成牧业收入 X 万元。全县农业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农村一二三产加速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县农村经纪人、庄园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工商企业等在三产融合思路的指引下,结合实际调结构促转型升级,变单一产业为复合产业,变单一效益为多重效益,走出了充满活力的新天地。全县依托农业企业、生态庄园、煤炭等企业转型发展新上了一大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全县具有一定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 X 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

 业 X 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X 家),其中 X%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县生态庄园发展到 X 家,其中规模最大的 X 大魅力庄园 X%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麻田顺康、鲜淼酒庄等发展“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吃、住、玩、土、特、奇、鲜”休闲农庄服务链,开发农民电商专业合作社,发展“互联网+”模式,借助“电商”平台推广农产品,引导农民、农业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的“新农人”、“新业态”等等。

 3、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壮大。为实现农业规模效益,XX 县积极鼓励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实践证明,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截止 201X 年 X 月底,全县共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计 X 个,正常经营 X 个。其中按产业划分:种植业 X 个,蔬菜产业 29 个,林业 X 个,畜牧业 X 个,其他 X 个,年产值超过 X 亿元。自 201X 年开始发展以来,截止目前全县共认定家庭农场 X 个,共流转土地 X 亩,有效实现了家庭农业规模化发展。2014 年至 201X 年,XX 县职业中学、X 学校、县农技推广中心和 X 县动物疫病防治中心等培训机构先后组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X 人,其中:生产经营型 X 人,专业技能型 X 人。

 4、农村电商迅速发展。201X 年 X 月 XX 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后,我县大力实施电商本土化战略,截止目前已建成 X 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创办了 XX 电子商务创业园,建成村级服务店 X 个,占全县行政村的比例 X%,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服务站体系。培育一麻袋、尚农、大侠等电商扶贫示范网店 X 家,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 X 人,发展电商和微商 X 户,带动了劳动就业 X 余人,核桃、茶叶、杂粮、手工艺品等 X余种特色产品实现网上销售,201X 年农特产品网上销售额完成 X 万元,全县电

 子商务交易额达到 X 万元。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方面。

 1、改善生态环境。201X 年荒山造林绿化 X 万亩,河道堤防治理 Xkm,X个村庄实施了整村绿化工程,境内公路宜绿化里程绿化率达 X%,两侧宜林荒山绿化率达 X%以上。全县农村环境更加优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2、改善生活条件。创建省级宜居示范村 X 个、市级宜居示范村 X 个,并在全面完成省市“四大工程”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全面铺开第 X 轮园林村建设、污水处理、集体经济破零、创建“一村一品一主体”新路径等“八普及一创建”工程,累计投资 X 亿元。全县建成垃圾填埋场 X 座,其中无害化垃圾填埋场 X 座,简易垃圾填埋场 X 座,覆盖了全部的村庄,建成了户分类,村收集、乡填埋、县监督的垃圾集中处理系统。同时,对全县所有乡村开展环境整治和“五洁净、六要六有”专项行动,围绕拆违、治乱、提质、达标四方面,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脏乱差”现象。

 3、改善生产条件。全年实施林业重点工程 36 项,新造林 X 万亩;实施水利重点工程 X 项,解决了 X 万人饮水安全等问题;实施土地整治项目 X 个,新增耕地 X 亩;实施玉米丰产方机收秸杆还田 X 亩;全县农机总动力达 X 万千瓦,机械化综合水平达 X%。

 4、改善环保条件。我县农村生活污水防治工作起步于 201X 年,目前已完成X 共 X 个村的生活污水防治工程,共涉及受益人口 X 人,资金投入 X 万元。我县累计改造卫生厕所 X 座,无害化卫生厕所 X 座,卫生厕所普及率为 X%,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 X%。

 (五)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方面。

 近年来,XX 县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狠抓环境整治、注重民风建设,实现了精神文明和脱贫攻坚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态势。

 1、实施文明培育工程。组织开展了学习“连壁精神”活动,组织全县 X 个乡镇 X 多个行政村两委主干深入连壁村;精心组织“红色 XX·道德讲堂”活动,全县 X 个乡镇,X 多个农村建成道德讲堂并举办近百场宣讲活动,累计有 X 万多农民群众通过这个平台,感悟了人性的温暖和向上的力量;组织各类志愿者深入开展了“幸福夕阳关爱行动”、困难留守儿童助学行动、健康扶贫“五个一”活动等志愿服务,机关单位广泛参与,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将移风易俗与“我们的节日”、“三下乡”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在全县各举办 X 余场“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拒绝邪教”科普宣传活动,通过规范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春节送春联、送吊挂,移风易俗节目展演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树立文明新风。201X 年,XX 县县城被授予“全国文明县城”称号。201X,桐峪镇上武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201X 年,XX 县桐峪镇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近年来,先后有 X 个村镇被授予省、市级文明村镇称号。

 2、将文化元素注入农村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以文化为魂,将剪纸、武术、民歌小花戏等传统文化图文并茂地融入到村镇建设中,连续多年在基层村镇举办 XX 民歌小花戏比赛、象棋比赛、广场舞比赛、农民篮球赛、武术比赛等文体赛事,除了对基础设施、环境整治进行提档升级以外,着力突出公共服

 务和文化建设,X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总面积达 X 多平米,村级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有序推进,“村村通”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极大地丰富了千家万户的精神文化生活。

 (六)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开创新局面方面。

 始终把“X 大攻坚工程、X 项专项行动”作为脱贫攻坚主导性举措来抓,大力发展核桃、杂粮、规模健康养殖、设施蔬菜、中药材、光伏、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力争让 X 万贫困人口依靠特色产业增收脱贫;扎实推进红土垴、东沟二期、东长义、易居苑小区 X 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可安置 X 户,X人;实施依托参与造林绿化快速脱贫、退耕还林政策定向脱贫、生态公益林管护帮扶脱贫“三个一批”工程,全县 X 名贫困人口依靠林业建设脱贫;构建了“以国家免、奖、助、贷、补为主,企业、社会团体、爱心人士资助为辅”的多位一体救助体系,培训贫困劳动力 X 人,输出贫困劳动力 X 人;织密补牢低保政策、医疗救助、特困供养等“民生保障网”,力争做到不漏一户一人,实现应保尽保。201X 年又有 X 万人可脱贫,X 个贫困村退出,脱贫攻坚实现了再战再胜。预计到 201X 年底,全县实现整体脱贫。

 (七)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方面。

 1、“三基建设”全面夯实。重点实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程、村级活动场所改造工程、集体经济“破零”工程等农村党建九大工程,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夯实“三农”工作的基础,坚持“三点发力”,推动全面过硬。一是提升组织力。培育 X...

篇二: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

县 实施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 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应有之义,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更是XX 加快绿色崛起的重大举措。今年来,XX 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传承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一手抓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一手抓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谱写了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课题,深入全县进行走访座谈,并在调研基础上进行思考与研究,分析其工作成效、问题困难及对策建议,旨在加强实践指导,以更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助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成效及经验

 (一)基本情况。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以后,“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XX 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决策部署,以“全域旅游”理念谋划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以美丽乡村建设持续用力打造更加美丽的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六个坚持”在乡村振兴上作出示范、形成标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总会会长陈竺,等领导同志,先后深入 XX 县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工作,对该县给予充分肯定。

 (二)经验做法。XX 县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创造的经验和做法,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支部引领作用,高举党建引领旗帜,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积极探索实施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业,激发党员干部内生动力。例如,金铺镇龙珠村通过“全流程分类”,坚持立足实际,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强力推进产业发展,激励党员做实事,促使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得到提升。目前,金铺镇已形成“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支部认领、党员带头”的生动局面,切实让老百姓由“跟着我干”向“我要干”转变。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特色、连片发展、先建后补”,有效统筹资金、政策、项目集中支持乡村

 振兴先行区、示范区建设,促进全县实现“农业生产优、农村生态美、农民生活富”的目标。编制完成《XX 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制定《XX 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指导意见》《关于建设乡村振兴先行区的指导意见》。全县已有 X 个行政村完成村庄规划设计。全县共确定县级乡村振兴先行区 X个、示范区 X 个,乡镇级乡村振兴示范区 X 个,涵盖 X 个村(社区)。例如,XX 乡 XX 村是红四军鸡鸣河会议旧址所在地,今年被中组部确定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自项目启动建设以来,方家咀乡按照规划先行、总体设计、逐项实施的原则,围绕“一核两线三园的”建设任务,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有效突出乡村特色,避免同质化发展。

 三是坚持产业支撑。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招商引资、能人回乡等方式,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县已整合投入资金 X 亿元,建设 XX 县辐照农产品加工产业园、XX 县现代农业集约化育苗中心、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等“三园”;投入资金 X 万元,实施乡村振兴乡镇产业发展项目X 个,每乡镇资金额度 X 万元。例如,XX 乡 XX 村引进市场主体神峰山庄,成立村自强互助脱贫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荒废的土地 X 亩,建起果木基地、蔬菜基地、养殖基地和旅游基地。XX 年,XX 村村集体年收入过 X 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 X 元左右。

 四是坚持生态优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启动实施一批小微水体治理,达到“三无”(污水无直排、水面无漂浮物、岸边无垃圾)目标。全县 X 个村逐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成垃圾回收站 X 家,大型中转站 2 家,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实现 100%全覆盖。持续抓好农村厕所革命,累计建成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 X 座。例如:金家铺镇东冲坳村按照“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机制,形成农村垃圾全面长效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整洁干净舒适宜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乡村。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谋划民生工程、补齐民生短板,做好民生实事。围绕乡村公共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养老托幼、电商快递物流、综合服务等方面,建成一批便民利民、服务村民群众效果明显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县已投入资金 X 万元,建设“四好农村路”;投入资金 X 万元,提升村级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投入资金 X 万元,实施水、电、路、厕、房、网、环境改善“七到农家”工程。例如,XX 县红十字会捐建博爱家园和博爱卫生站,真正让村民享受到实惠与便利。其中,XX 乡王家畈村博爱卫生站和博爱家园,为该村 X 多名群众和周边邻

 村近 X 村民进行全民健身、医疗服务公益活动、应急避险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六是坚持移风易俗。把精神文明建设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将道德讲堂活动与送文化下乡惠民演出相结合,把新时代乡风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编入《村规民约》中,成立“农村思想道德协会”等民间团体组织,开设爱心超市,引导村民讲文明、树新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例如:金家铺镇龙潭河村“两委”积极倡导以德治引领乡风文明,以法治推进乡村治理,积极创新普法教育形式,营造了人人安居乐业,家家和谐美满的村庄民风环境。

 二、不足及困难 今年来,XX 县紧紧围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持靶心不散、频道不换、力度不减,全力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落实,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该县乡村振兴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思路不清晰。一是缺少创新思维。在落实上级政策时,习惯于“照葫芦画瓢”,走别人走过的路,不敢提

 出新方案、探索新路子。比如有的村发展产业没有立足本村优势、特色资源,别村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二是缺少系统思维。不善于从全局上看问题,没有做到统筹协调、全盘考虑,导致人财物等资源浪费。比如,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没有统筹路灯、电线、网线等安装,导致不少重复建设。三是缺少长期思维。有的村在布局谋划时倾向于做立刻产生效果的事,不想做打基础、谋长远的事情。比如在环境改造、污水整治过程中,把明面上的环境装点地漂漂亮亮,而对源头处、深层次的问题“无人问津”。

 (二)产业发展不充分。一是市场化不够。产品质量在市场上没有突出的卖点,产业链处于低端,好东西卖出白菜价。比如,虽然利用了资源优势发展茶产业,但是只做低端的、粗略的加工,没有进行延伸精深加工,市场产品选择非常有限。二是品牌化不够。XX 云雾茶和道地药材,在营销方面火力不猛、名声不响。比如,XX 团黄贡茶公司在天猫上开的“团黄旗舰店”,主推的是信阳毛尖、销量最好的也是信阳毛尖,却不是本土的 XX 云雾。三是渠道化不够。XX优质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不多,在网上销售的平台较少,旗舰店屈指可数,被人推荐的不多,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平台打开走向全国的线上渠道。

 (三)发展资金不均衡。一是配套资金不到位。乡村振兴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有的虽然争取了省、市、县财政资金支持,但其余部分主要靠镇、村投入,由于镇、村级经济实力有限,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进展。二是项目资金不平衡。已经发展有起色的村,不愁项目;发展相对落后的村,很难争取到项目。三是使用质效不达标。有的虽然争取到了项目资金,但是未能招引到市场主体,不能带动整村的经济发展。有的村在资金没有用到刀刃上,甚至有的把项目资金挪作他用。

 (四)人才资源不充足。一是年轻干部储备不足。村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村“两委”班子成员年龄偏大,年轻干部后备力量储备不足、培养不够,优秀“头雁”数量依然较少,乡村待遇不高,难以留住年轻人。二是乡村能人带动不足。村内缺少有水平、有能力、懂市场、能奉献的致富带头人,有能力的人不是外出发展就是谋求个人自身发展,没有利用自身优势,带动群众发家致富。三是技能人才帮助不足。缺少产业指导人才和懂农业种植与养殖的技术专家。有的村是自己摸石头过河,没有专业人才帮助规划、指导,导致虽有产业但效益不高。

 (五)文明创建不到位。一是文明创建热情不高。村级干部的队伍力量较为薄弱,整体素质不高,又疲于应付各项

 工作,对于文明创建等创新性工作积极性不高,文明建设实践工作难以铺开。二是思想道德教育不强。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组织形式、人口构成日益多样化,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文化认同趋于多样化,对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三是文化阵地建设不力。部分农村文化阵地功能不足,文化载体相对单一,与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之间有差距。有的农家书屋图书种类单调、陈旧过时,成了摆设;有些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的内容缺乏新颖,吸引力不足。

 (六)基层治理不扎实。一是治理能力不强。有的村干部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缺之接受新事物的敏感度,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有的对农村政策学习不够,执行中随意性强,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二是干部作风不正。有的干部群众意识淡泊,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致使一些本来可以妥善处理的矛盾激化。有的甚至违法违纪侵害农民利益,影响干群关系。三是法治观念滞后。一方面,有的干部依法办事的意识差,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有的宗族势力称霸一方,干扰基层治理。另一方面,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特别是群众纠纷、低保及贫困户申请等问题容易引发群众缠访、闹访、越级访,导致基层不稳。

 三、意见及建议

 突围县域经济,加快绿色崛起,核心在城镇,支撑在乡村。只要抢抓发展机遇,整合各方资源,发挥自身优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以城带乡、兴乡活城、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做到“六个始终”,就一定能够高质量打造大别山乡村振兴样板区,绘就“山水为屏、田园入画、村庄为景、四季如诗”的壮美乡村画卷。

 (一)要始终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守住乡村振兴风险底线。一是层层压紧压实责任。要坚持县乡村三级书记抓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全面压实县乡党委政府、行业部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等责任,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地见效。二是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保持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要分类做好帮扶政策的延续、优化、调整,确保政策连续性。继续稳定低保、特困供养等兜底救助类政策。三是做好巩固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对“三类人员”实施常态化监测并进行针对性帮扶。要强化脱贫人口产业发展、稳定就业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要加强衔接资金管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确保持续发挥扶贫项目资产效益。

 (二)要始终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底盘。一是优化农业空间布局。立足各地资源禀赋,结合各地实际,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中药材产业带、果蔬产业带、茶叶产业带、特色粮油产业带建设,高标准打造产业之乡。二是壮大特色产业。聚焦 XX 特色产业,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实施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加工升级、产业融合、科技创新工程,实施“链长制”,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建设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高标准建设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三是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能手集中,培育发展一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构建“产加销、农工贸”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四是提升农业现代服务水平。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和推广,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打通全面提升农业服务水平,推动质量兴农、科技兴农、品牌强农。

 (三)要始终推动城乡一体融合,激发乡村振兴发展动能。一是推动建设兴乡。大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中小河流域治理,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向村级延伸。加强顶层规划,统筹推进差异化特色发展,找准定位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美

 丽乡村。二是推动人才下乡。建立农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进科技进乡村、干部驻乡村、青年下乡村、乡贤回乡村;强化乡村人才培育,着力培育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民队伍。三是推动资本活乡。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金融保险支农力度,推动金融资本进乡村,招引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市场主体,促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四是推动旅游富乡。紧扣全域旅游发展布局,串点成线,全力打造乡村休闲度假区、红色旅游区、开发一批以红色、绿色、古色为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一批特色民宿集群和网红打卡地。五是推动改革强乡。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

 (四)要始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提升乡村振兴发展质量。一是建设幸福乡村。加强养老服务多元化供给,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加快县域医共体建设,建设“幼有所育、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幸福乡...

篇三: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

于 X XXX 县“美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建设美好乡村是省委、省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 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未来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县 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近期,我们就全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开展了一次专 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现状分析

 我县国土总面积 2122 平方公里,85%以上是深山区,库区。2011 年,全县人 口 49.25 万人,乡村常住人口 42.1 万人,占总人口的 85.5%;行政村 183 个,比2000 年减少 253 个,自然村 2202 个;社区居委会 9 个,比2000 年增加 2 个;村庄建设用地 面积 64.86 平方公里,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 41.9%。从村庄规模上看,人口 1000 人以下的小型村庄为 9 个,占 4.92%;人口在 1000—3000 人的中型村庄为 128 个, 占 69.95%;人口 3000 人以上的较大村庄为 46 个,占 25.13%。从文化传统上看,有 一定历史及文化传统的古村落有 24 个,占 12.5%;后期移民产生的村庄有28 个, 占 14.6%。从地理位置上看,位于新安江干流两岸的村庄有 24 个,占 13%;新安江 支流沿岸村庄 127 个,占70%;高山村庄 32 个,占 17%;有地质灾害隐患的村庄 40 个,占 20.8%;存在切坡建房现象的村庄 152 个,占 79.2%。从交通条件看,省道 途经村庄 28 个,占 14.6%;县乡道通达

 村庄 58 个,占 30.2%;有“村村通”公路的 村庄 93 个,占48.4%。从成长性方面看,人口逐年增长,经济活力日益增强的成 长型村庄,主要集中在县城规划区、中心镇所在地,约占全县的 30%;人口相对 稳定,经济平稳增长的再生型村庄,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特色经济明显的区域, 约占 40%; 人口逐年减少、经济活力下降的村庄,大多是边远山区,增收潜力不足, 约占 30%。

 根据美好乡村建设要求,综合来看,发展基础好、经济实力强、村镇面貌优, 具备建设“美好乡村”条件的村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城郊型。如 徽城镇新路村、古关村、北关村,富堨镇徐村,桂林镇连川村,等等。

 (2)景 区景点型。如徽城镇渔梁村,郑村镇棠樾村,深渡镇漳潭村、绵潭村,雄村乡雄 村,金川乡金川村(搁船尖),等等。

 (3)特色经济型。如雄村乡卖花渔村、 富岱村,桂林镇宋村,三阳乡慈坑村,璜田乡蜈蚣岭村,杞梓里镇英坑村。

 (4)

 交通便利型。如桂林镇吴川村、山边村,徽城镇南源口村,北岸镇呈村降村、大 阜村,霞坑镇霞坑村、河政村,杞梓里镇苏村,王村镇王村,深渡镇定潭村,武 阳乡武阳村,等等。

 (5)徽州古村落。如郑村镇棠樾村、郑村,北岸镇瞻淇村, 许村镇许村,霞坑镇洪琴、鸿飞,昌溪乡昌溪村,等

 等。

 二、近年来乡村建设的主要做法、成就及存在问题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县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 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扎实推进“三化同步”,新 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一个加快”。即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 快。60 个村达到市级新农村建设“十有”标准,30 个村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 范村。“两个改善”。

 一是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累计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 800多 个,改造提升县乡道路 106.3 公里,延伸“村村通”公路 757.5 公里,改扩建乡镇卫 生院 28 所、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 226 所。二是社会民生不断改善。累计投入 17.3 亿 元,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校安工程”项目 135 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483 处,新农合参合率超过 98%、新农保参保率达 90%以上。“三个加强”。一是产 业基础得到加强。2011年,全县农业总产值 23.2 亿元,比 2005 年翻了一番;农民 人均纯收入 7749 元,是 2005 年的 2.6 倍。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47 户、产值 41.6 亿元,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 350 家。

 二是建设合力得到加强。争取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 3000 余万元,整合各级涉农资金 7 亿余元,完成新农村建设投入 11.4 亿元。

 三是民 主管理得到加强。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健全,村

 务公开、民主评议和民主管理制度 日益完善,农村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在新农村建设中,比较成功的村庄采取的典型做法主要有:

 (1)融入中心城区,拓展发展空间。县城规划区及周边区域,如徽城镇旸 村、北关村,富堨镇徐村,桂林镇吴川村,通过主动融入中心城区,借助城区交 通网络、市政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延伸,共享城区优势公共资源。

 (2)发展乡村旅游,改善村庄面貌。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在景区开发和环境整治中,改善村庄面貌和基础设施条件。如霞坑镇石潭,以发 展油菜花摄影游为契机,改造了霞坑至石潭公路,增设上山道路错车道,新开湖 山至北山岭循环通道,建成多处停车场,在满足旅游接待的同时,方便了当地居 民。

 (3)培育特色产业,繁荣农村经济。通过“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发挥特色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如卖花渔村盆景、富岱杨梅、宋村葡萄、慈 坑山核桃等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改善了当地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美化 了乡村景观,提升了村庄知名度,带动了村民致富,达到了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4)推进移民安置,改善居住条件。结合地质灾害移民、库区移民、生态 移民,推进高山群众向山下转移,危险区居民向安全地带转移。如金川乡皂汰、 霞坑镇湖山等地质

 灾害点,通过实施整体搬迁,建设安置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 件大大改善,并通过旧村复垦,置换了部分用地指标,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活 力。

 (5)开展村镇整治,提升整体风貌。大力实施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对 交通干道和新安江沿线房屋外立面进行改徽,对村中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提升村 庄整体形象。今年来,在徽杭高速沿线和新安江沿岸共完成改徽 2537 幢,三阳乡 三阳村、徽城镇南源口村等地通过整治,面貌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我县美好乡村建设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是生产要素匮乏。

 人均仅三分地,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 1/4;外出务工人员多达 11 万人,农业从业人 员不足,且文化程度偏低,新技术新品种难以大规模推广,农村空心化、农民老 年化趋势日显。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村镇规划滞后,村庄建设仍处于无序状态, 配套设施不完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水 土流失严重,环境保护压力巨大。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地方财力有限,村级集体 经济薄弱,尚有 104 个村年集体经营性收入在 1 万元以下,占全县的 54%;农业科 技投入不足,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实力不强,品牌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四 是群众观念落后。农民

 依赖心理较强,“等、靠、要”思想严重,村民参与乡村 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

 三、 深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几点想法

 美好乡村建设是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重要任务,与市委、市 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一脉相承,要把美好乡村建设与重点村镇环境风貌整治、 “百村千幢”、百佳摄影点、百个亮点、旅游专业村、优质生态村、绿色质量提 升、新农村建设示范世行贷款、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关键区域控制等相关部署 紧密结合,形成统筹推进、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我县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2013 年启动第一批 23 个示范点建设,2016 年前完成50%以上的中心村建设,2020 年力争完成 90%以上,2030 年实现中心村 全覆盖。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应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抢抓当前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家加 大基础设施投入、新一轮扶贫开发深入推进的有利时机,着重解决好农村供排水、供电、道路、污水和垃圾处理、危房改造、地质灾害搬迁治理等与群众生活密切 相关的关键问题。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流域综合治 理等工程,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促进农村消费升级。结合重点村镇环境风貌 整治,着力抓好控违拆违、改徽建徽、环境整治,提升农村整体形象。

 以新农村 建设示范世行贷款项目实施为契机,选择一批中心村,按照省美好乡村“11+4” 建设模式,建设以村支部、村委会为核心,集便民服务、综治维稳、文体活动、 就业培训、卫生服务、计生服务、农家超市、党员电教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农 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好基 本医疗服务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强化工程,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是推进产业富民,壮大集体经济。借助良好的农业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 明显的区位优势,做好产业富民文章。推进规模化生产,扎实实施城乡居民收入 倍增计划,围绕茶叶、贡菊、茧丝绸、果品、特色养殖、花卉油茶、木竹、农业 休闲旅游等八大产业,在基地建设、产业链条延伸、品牌打造等方面加大扶持力 度,多渠道培育新的增长点。鼓励品牌化运作,按照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力实 施品牌与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工作的意见》,及时兑付奖补资金,激励企业和个人 参与农产品品牌创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倡导专业化营销,对全县 350 家农业 专业合作组织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其在提升品牌形象、扩大营销网络等方面 的积极作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充分挖掘村级集体“三资”潜力,加快盘活集 体闲置和低效利用资源。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宅基地整治和零星自然村搬迁。引 导村级组织依托资源和土地,发展委托加工、来料加工等小型企业,不断壮

 大村 级集体经济。

 三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动员,让广 大群众认识到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意识到自身在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美好乡村建设中来。建设过程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 引导农民用自己的双手改变村庄面貌、建设美好家园。在资金筹措中,一要积极 争取。抢抓国家、省大力支持乡村建设的有利时机,特别是省里明确未来 5 年每 年统筹安排 10 亿元资金支持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各部门认真排查摸底,精心谋划 编报项目,加强跟踪对接,确保早日落实。二要强化整合。由财政部门牵头,围 绕美好乡村建设目标,在不改变资金用途和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将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庄整治和危房改造等涉农资金进行整合, 向中心村集中投放,使其发挥最大效益。三要积极筹资。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集体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等抵押贷款,加大对美好乡村建设的信 贷支持力度。引导农民通过自筹资金、投工投劳的方式,开展农村公益性建设。

 研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以投资、认购等方式参与美好乡村建设。

 四是合理规划布局,分类有序推进。将科学规划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前置工 作。顺应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趋势,加快完善村庄布点规划、乡村建设规划,并与 乡镇总体规

 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相互衔接。针对不同村庄类型,各 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相互配合,合力推进。

 (1)徽州古村落,要结合“百 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在保护古村风貌的同时,尽可能挖掘其旅游价值, 使其发挥经济效益; (2)优质生态村,要通过生态涵养、水土流失治理等方式, 着力保护好青山绿水,使其彰显田园风光; (3)旅游专业村,可结合市乡村旅 游专业村打造、“百佳”摄影点建设,加大旅游宣传营销,积极发展土特产销售、 农家乐等服务业,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4)新型安置村,要通过旧村搬迁、土 地复垦、新村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五是加强基层组织,优化人才队伍。通过“基层组织建设年”、“保持党的 纯洁性教育”等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建功立业。选优 配强中心村“两委”班子,选准选好驻村第一书记,切实将综合素质高、群众工 作能力强、敬业奉献精神好、有一定业务专长的年轻干部选派到重点村、中心村 挂职锻炼。加强镇村两级干部培训指导,办好每年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 管负责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员、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专题培训班,使他们认 识更深刻、思路更清晰、信心更坚定,从而

 提高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能 力和水平。根据美好乡村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切实提高各乡镇和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美好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篇四: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

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情况 的调研报告

 根据年初工作要点安排,县人大农业城环委员会组织全体委员,在县人大常委会鞠清洁副主任带领下,于 XX 年 X月 X 日至 X 日对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了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委员会应有组成人员 X 名,现实有 X 名,实际参加本次视察的委员 X 名(XX 委员外出学习请假)。邀请 XX 乡人大主席 XX、XX 乡人大主席 XX、XX 镇人大主席 XX、XX乡人大主席 XX 参加了所在地的视察活动。县农业农村委、所在乡镇的有关领导陪同了视察活动。

 视察组实地查看了 XX 乡 XX 村、XX 乡 XX 村、XX 乡XX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情况和 XX 镇钟鼓村红薯产业园发展情况,并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了座谈交流。实地视察结束后,视察组在 XX 乡 XX 村委会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听取

 了县农业农村委关于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的汇报,委员们根据视察了解的情况提出了意见建议,鞠清洁副主任作了总结讲话。

 二、工作开展情况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县坚持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目标,坚持加大投入、精准发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所提高,长效脱贫机制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同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开局。

 (一)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脱贫密不可分,县政府及职能部门在推进精准脱贫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多次开会研究,做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统筹推进。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指导意见(试行)》,印发了《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在此基础上各部门分别制定推进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振兴的工作方案等,细化乡村振兴工作要点,形成“1+5+N”的乡村振兴政策布局。制定《XX 县分层分类开展乡村振兴试

 验示范实施方案》,推进 X 个村(社区)试验示范工作。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起步良好。

 (二)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之初,全县有贫困村 X 个,X 户贫困户、X 名贫困人口,农村人均纯收入 X 元,贫困发生率为 X。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至 XX 年底,全县只剩下深度贫困村X 个,有贫困户 X 户、X 人,农村人均纯收入达 X 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了 X%。一是交通建设成绩显著。全县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 X 公里,村通畅率达 100%,村民小组通达率达 100%,村民小组通畅率达 X%。二是饮水安全工程实现全覆盖。五年来,共建成饮水工程 X 处,巩固提升 X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三是人居环境整治即将全面结束。因村因户实施改水、改路、改电、改房、改厨、改厕、改院等项目建设,XX 年至 XX 年共实施 C 级危房改造 X 户、D 级危房改造 X 户、不安全住房改造 X 户,完成改厨 X 户,改厕 X户。农村脏乱差问题得到改善。四是电力通讯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电力通电率、光纤覆盖率、电子政务覆盖率、4G 网络覆盖率均达 100%。五是持续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对农村党员进行设岗定责,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脱贫攻坚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三)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一是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改厕 X 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 X%。二是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建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X 个,垃圾有效治理村 X 个。三是提升村容村貌,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旧房整治提升、创建美丽整洁庭院,完成房屋改造 X 户,安装农村路灯和庭院灯 X 盏、农村公路里程 X 公里。四是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成1 万头生猪当量粪污减排任务 X%,建成乡镇农膜回收站 X个(网络覆盖面积达 X%)、累计回收废弃农膜 XX 吨(完成目标任务的 X%),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80%以上。五是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理积存散落垃圾 X 余吨,清理沟渠 X 余公里,清理废弃秸秆、农膜及露天堆放农业废弃物 X 余吨。成功创建 X 个市级美丽宜居村庄、X 个大美乡村市级示范片、X 个市级绿色示范村庄、X 个市级美丽庭院。

 (四)扎实抓好示范建设

 全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等 5 个方面开展示范建设。一是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示范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发展以红薯、油茶为主的特色产业 X 万余亩,培育市级农产品加工百强示范企业 X 家、百强示范户 5家,培育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X个,电子商务交易X亿元,乡村休闲体验基地 X 余个,示范带动 X 户农户。二是通过“百

 县万村”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按照“七个一”标准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X 个,及时为乡镇(街道)、村(社区)送放歌新时代主题演出、流动文化服务进村等活动,深入开展村社“文明”行动,提倡移风易俗。三是实施乡村人才“虹吸”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农村教育资源优化工程“四大工程”。招聘事业单位专技人员 X 余人。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X 余人次,培育致富带头人 X 人。开发农村公益岗位 X 个,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 X 人。“一支一策”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选优配强 X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养村级后备干部 X 余名,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员 X 余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现场视察和听取汇报反映的情况看,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初步工作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思想认识还有差距。在农村基层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等口令做动作现象,各方参与的氛围不够浓,这将严重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二)规划的科学性有待提升。从视察情况看,县、乡镇(街道)的总体规划整合,乡村之间规划的衔接还不够,

 村庄规划编制特色不够鲜明,长期性考虑安排不足,规划的引领作用还需强化。

 (三)乡村振兴的基础还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产业的带动力不强,支撑作用不明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较大,不平衡现象较突出;乡村空心化、青壮年劳动力流失问题仍然没有缓解。

 (四)社会治理有待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群众思想多元化,利益诉求多元化,基层做群众工作是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行政色彩太浓,只堵不疏,管理多服务少,沉下去不够,缺少与群众深入交流的机会和载体,引导教育群众不够,组织化程度低,凝聚力差。

 (五)是由于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财力比较拮据,且不属于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支持区县,在乡村振兴资金投入上比较有限。

 四、几点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全县上下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以实干促振兴,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规划先

 行,分类推进,加大投入,扎实苦干,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将农业农村发展放在全局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战略总目标,在组织、人才、资金等方面优先提供保障,稳步推进我县乡村振兴战略。

 。

 (二)进一步突出重点,稳妥实施。一是坚持示范引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从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等 5个方面开展典型示范;二是狠抓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厕所革命”,推进农户改厕和农村公厕建设。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完善农村污水管网建设,推进农膜回收处置,推广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农业废弃物等资源回收利用等,全面提升村容村貌;三是抓好产业发展。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紧紧围绕油茶、红薯、白茶、烤烟等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四是加强乡村社会治理。做到法制与德制相结合,完善村民自治,引导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开展农村道德宣讲活动,传承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乡贤在矛盾调

 解、民情联络、敦风化俗中的作用。加快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开展文明创评活动,提升乡村文明水平;五是抓好乡村规划,提高乡村规划执行力;六是抓好干部培训,提升乡村干部的能力和水平。

 (三)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建立统筹协调配合机制,按照中央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要求,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建立机构、落实人员,建立部门联动、分工明确的协调推进机制,整合资源,共享信息,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价监督制度,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机制,确保全县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

篇五: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 3 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 3 篇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组织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的通知》要求,企业办组织骨干力量,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实施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结合中小企业办相关工作开展,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及成效

  企业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工作措施扎实,工作重点突出,工作成效明显。按照区委、区政府制定的“一二四三” 发展战略部署,围绕“四城四区”建设,积极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衔接落实。重点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产业规模化发展态势。指导各镇街根据本地的区位特点、资源优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等情况,确立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重点和模式,着力提升特色产业镇发展。明确特色产业升级方向,落实推进措施, 上下协同联动,推动特色产业镇的全面升级。引导中小企业与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提升协作配套水平,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协作、配套关系, 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1 月份,为坊城街道争取特色产业镇发展扶持资金 30 万元,已拨付到位。12 月,坊子区九龙街道市政装备产业,获评 20** 年潍坊市特色产业镇。

  二、乡村振兴发展的制约因素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出

  乡村发展的差距所在,补齐短板,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逐个问题逐个环节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通过对制约农村农业发展的相关问题

 进行了深入了解。总的来说,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由于国家 投入和社会各界支持力度有限,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受现 有政策和农村实际现状的影响,村民自主投资投劳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管理服务跟不上,作用难以发挥。

  2、农业发展的内部支撑因素仍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农

  业大而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链条短、 产品附加值低,一二三产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即使是简单的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也没有,分散经营的大多数农产品可追溯体系难以建立,质量难以取信于众。三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 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四是依靠农业自身积累发展产业的模式没有太大改观,融资手续繁杂,时间长、可抵押担保物少、贷款数额小、周期短等问题仍然存在。五是农业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严重不足。农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匮乏,一家一户经营与大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业技术指导、管理服务跟不上。

  3、农村环境整治的压力仍然很大。农村垃圾服务设施

  仍不完善,垃圾处理办法陈旧老套,村民环卫意识不强,环境整治资金缺乏,造成部分村屯环境仍存在“脏、乱、差” 现象。

  三、下步思路打算

  2018 年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思路是, 进一步加强扶持政策落实,推动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加强集群发展和特色产业建设,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服务 体系建设水平。工作目标是争创市级以上创业基地 1 处、“专精特新”企业 2 处,争创省级“隐形冠军”2 家,全年培训各类管理人员

 300 人次以上。

  1、抓好政策落实,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落实好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贯彻宣传,及时回应社会关注、企业关心的热点问题,形成贯彻宣传促进法的浓厚氛围。在山东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十条意见形成潍坊市 落实意见后,制定我区发展措施。同时,加强中小微企业认定工作,落实好中小微企业定向政策扶持。

  2、抓好创业创新,增强中小企业发展动力。加大“专精特新”和“一企一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打造一批创新升级优胜企业;推动“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增数量、提水平。抓好山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园、潍坊青年创业园争创国家 级、省级创业辅导基地建设,提升创业创新孵化辅导能力。

  3、抓好产业集群,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加强电子信

  息、装备制造、碳化硅等产业集群升级工作和特色产业镇培育工作。开展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特色产业镇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和“一企一策专家会诊活动”,为企业量身定做,精准 服务。

  4、抓好服务体系,提升中小企业服务水平。加强企业 素质培训。紧贴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组织开展多 层次企业培训活动,为企业培训 150 人次以上;加强中小企业网坊子站建设,做好网上展厅中小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宣 传推广,引导行业深化电商平台发展。

  5、抓好综合协调,增强中小企业工作指导。加强中小企

  业经济运行分析和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监测直报体系建设;加强企业家协会建设。营造重商、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富裕美丽和谐的活力坊子”培育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

  6、推进中小企业对外交流合作。参与实施“促进中小 企业国际化发展五年

 行动计划”,借助山东省中小企业对外 交流合作平台、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 中小企业技术交流展洽会等平台,结合产业升级、技术引进等需求,择 优选择和推介一批有基础、有实力、有意向的中小企业,在 研发、生产、销售、采购等方面开展国际化合作,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力新优势。

  四、意见建议

  下一步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主 要矛盾,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 以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 字方针为指导,振兴农业产业,促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促城乡和谐,带动绿色发展,促乡村美丽。牢牢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加强农村水电路林网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投入增长机制。提高农村教育教学水平, 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状况。加强农村医疗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保障体系建设, 全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护传统村落,使城市和乡村文化共存共荣,确保城乡居民能够均衡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

  2、搞好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是统筹城乡发

  展规划,突出城镇带动战略。着眼于优化人口与生产力布局, 从产业、居住、文化、教育、保障、公共服务等层面综合考虑乡村发展,以产业集聚区、城镇新

 型农村、新型社区为支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城市辐射乡村的城乡融合体。二是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全面树立城乡发展“一盘棋”思想。

  与国民经济增数相适应,建立“三农”投入增长机制,财政新增资金更多地投入农业农村。对于经营主体无力经营或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 3 篇

  **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更加重要地位,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就**来看,我县近年来围绕建设山区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县和全面脱贫奔小康目标,在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作了有益探索,取得明显成效,但与*县、先进地区以及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差距甚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组召集成员单位,分*组展开调研,各个调研组分别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就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对全县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梳理和汇总,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现状近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以来,我县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县委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20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万亩,总产量*万公斤,完成任务的*%;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亿元,完成任务的*%;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

  (一)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我县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农村

 公路 201*年续建工程*个,共*公里, 201*年实施项目*个,共*公里,截止 201*年底**县*个建制村比预期提前一年完成全部通硬化路,并全部通客车。201*年实施水利重点工程*项,解决了*万人饮水安全等问题。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个,新增耕地*亩。全县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建起了乡村及城镇化寄宿制学校*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教育公平一盘棋的深度融合,推进了城乡学校布局一体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共投入资金*余万元建起了*个集建身、休闲、娱乐、学习培训于一体的高标准、多功能的乡镇综合文化站。20**年对村级办公场所、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闲置办公用房进行了整合,*%行政村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实有面积达到*平米以上。全县新、改建农村卫生室*个,聘用乡村医生*人,基本药物实施“零差价”制度,由乡村医生向乡镇卫生院做基本药物采购计划,卫生院统一采购、统一配送,零差价销售给村民。

  2.就业服务行动扎实有效。是 201*年组织“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会*场,达成就业意向人数*余人;二是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见习岗位*人;三是通过人力资源公司和劳务派遣公司,招聘政府购买性岗位*人,辅警*人,各企业招聘大学生*人。同时,大力做好创业扶持工作,为*人办理创业担保贷款*万元,建成*个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户,带动就业人数*人。将农村贫困劳动力纳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输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人,带动*人脱贫。3.资源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从 200*年开始,我县鼓励和支持各路人才和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创造性利用空壳村旧村旧址“四荒”资源发展了生态庄园,生态庄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经历了从自发开发到规范发展,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从比较低级到相对高级的嬗变过程。基本形成了休闲度假、科技示范、产业开拓、家庭种养、综合开发五大类型。截止 201*年底,全县已发展各类生态庄园*处,其中*个魅力庄

 园、*个精品庄园、*个规模庄园,累计投资*亿元。

  (二)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方面。

  1.土地确权基本完成。自 201*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全县确权发包方*个,去年共完成*个村*个发包方权属调查任务,调查农户*户、面积*亩,签订合同*份。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在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县积极放活土地经营权。一方面是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201*年正式更名为“**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各乡镇成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所”。201*年,投资*余万元建成了县、乡、村统一联网、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化平台。201*年,县农经办积极完善提升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服务功能,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向乡村延伸,完成乡镇交易所规范化建设全覆盖。

  另一方面是完善交易制度,规范交易行为。截至目前,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累计流转*万亩,其中承包地面积约*万亩,有效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效益。

  2.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 201*年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工程,我县于 201*年*月底完成调研工作,对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赴外省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月底确定将*村作为试点村开展改革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已制定了《**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对*村集体资产进行核实。3.全面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机制。探索“身股”作法,全县组建水利、林业、国土三类工队*支,吸纳贫困劳动力*人,累计下放各类工程投资额*万元。同时,通过“直接扶持”和“间接带动”(即带资入企)两种方式,去年累计投放扶贫小额贷款*亿元,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户。

  (三)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方面。

 1.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大力发展五大特色产业。核桃产业,201*年新栽植*万亩,提质增效*万亩,主产区种植总面积达*万亩,产量达*万公斤,产值*亿元。设施蔬菜产业,集中打造示范片区*亩,总面积达到*万亩,总产量*万公斤,产值*亿元。杂粮产业,打造千亩杂粮示范区*个、百亩杂粮示范片*个,新发展富硒功能为主的杂粮*万亩,总面积达*万亩,总产量*万公斤,产值*万元。中药材产业,鼓励大户集中连片种植,新发展以连翘、板蓝根为主的中药材*万亩,总面积达*万亩,产量*万公斤,产值*万元。畜牧产业,重点实施牛羊家庭养殖、猪鸡养殖、畜禽工厂化养殖、粮改饲、良种普及五大工程,新增养殖总量*头(只),畜牧饲养量达*万头(只),完成牧业收入*万元。全县农业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农村一二三产加速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县农村经纪人、庄园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工商企业等在三产融合思路的指引下,结合实际调结构促转型升级,变单一产业为复合产业,变单一效益为多重效益,走出了充满活力的新天地。全县依托农业企业、生态庄园、煤炭等企业转型发展新上了...

篇六: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

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 的调研报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优先项。XX县 90%的人口是乡村人口,90%的地域是乡村地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重关重要。为此,我围绕 XX 如何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情况与问题 XX 县辖 X 镇 X 乡,X 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 X 平方公里,总耕地 X 万亩。户籍人口 X 人,其中乡村户数 X 户、乡村人口数 X 人。全县基层党组织 X 个,党员 X 名,其中农村党组织 X 个,农村党员 X 人,分别占比 X%、X%。XX年,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X 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96862 万元,占比仅为 X%。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X 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X 元,高于 X 元 X 个百分点,但低于全国 X 元 X 个百分点。总体上而言,XX 县乡村面积

 大、人口多,但一产经济体量小、农民收入低,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农业、农村、农民是重点、是难点、是短板。

  经调研,发现 XX 县乡村存在六个突出问题:一是人口流失。人口呈现出向县城所在地(XX 镇)、向各乡镇镇区所在村、向经济条件较好村、向交通干线沿线村集聚的现象,导致边远乡村人口流失,出现一大批“空心村”,特别是三四百口人以下的村庄,平时只剩下一二十口人。像我所包的牛心温村就是典型的这种情况。二是土地撂荒。乡村青壮年基本上不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靠外出打工、煤矿企业上班、经商等获得收入。多数乡村留下中老年和农村妇女从事农业劳动、农地耕作。劳动力的缺失导致边远乡村土地撂荒现象突出。像横河、蟒河、东冶、董封乡镇等一些自然庄虽然依旧有户籍人口,但其实已经人去村空,抛荒地已飞籽成林。同时,由于生态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现代科技手段,耕地面源污染也较为突出。三是产业空虚。一方面,去年之前,全县 80%以上的村没有集体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或各类拨款维持村级组织的运转。另一方面,农业效益低下。除蚕桑对寺头、次营、XX 以及小米对驾岭等部分乡镇部分农民有带动致富效益外,其余的产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不高,带富效益不明显。X%以上耕地以种植玉米等大田农作物为主,农业种植副业化突出。四是治理乏力。农村支部书

 记中,55 岁以上有 X 人,领头雁年龄大,学历低,翅膀软,创业劲头不足,带富能力不强,治理方法乏力。农村党员中除去老弱病残和支村“两委”中的党员,其余很多在外打工或居住,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一些村“两委”班子不团结,信访矛盾突出。一些乡村两级党员干部纠正“四风”不彻底,工作作风简单粗暴,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反弹回潮的势头和现象。一些好的乡村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没落,乡村凝聚力下降。五是设施落后。农村环境脏乱差脏问题还比较突出。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还不够便捷。网络、无线信号、银行网点、购物、健身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够健全。物流梗阻现象突出,影响了“互联网+农业”的实效。六是人才缺乏。大学生读书毕业,很少再回到农村。村里一些能人走出去经商、创业,很少再回到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在县城或集镇购房置业,很少再回到农村。大量农村的人、财、物形成一个“抽水机”模式,都单向流向了城市。

 二、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XX 县委、县政府就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以“就业增收、富民强县”为核心,实施“田园城市、美丽乡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战略,在谋划推动乡村振兴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按照时间顺序,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

 一是提出“ 农业突出抓蚕桑” 的发展思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挥蚕桑产业的传统优势,不断加大对蚕桑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行直补政策,大力推广省力化新技术,蚕桑产业链条拉长、效益增长。X 万户农户、X 万农民稳定增收。

  二是推进以旅游为导向的田园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1+4”大县城建设,将田园城市的范围扩大到凤城、西河、演礼、白桑四个乡镇,让县城的风貌向田园靠近,让县城周边的乡村向城市聚拢,构建城田相融、山水相映、产业相生、人城相宜的现代田园。划定美丽乡村建设四大片区,实施了宜居示范、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完善提质四大工程,保留了乡村的自然景观、生产方式、民风民俗。

  三是主攻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新建了一批农业创意园区、特色小镇和特色农业村,发展各类观光园圃及大地景观 X 多亩,建成了串联 X 个乡镇的磨董乡村旅游专线,财政每户补助 1 万元,扶持发展农家乐 X 多户,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四是启动了六大圆梦计划。围绕“道路、供水、供气、供热、信息、古城”六个方面,加大民生投入,落实民生政策,办好民生实事。特别是集中供气惠及 X 个乡镇 X 万户居民,

 集中供热让“一城七镇”的 X 万人实现温馨取暖,更多乡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倍增。

  五 是实施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积极践行习总书记“两山”理论,提出打造“悠然 XX、康养胜地”和“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确立“全域整合、全景打造、全业融合、全民参与”和“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全民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五十百千万”旅游振兴计划,围绕旅游抓农业,围绕农民抓旅游,推动农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纪念品,让“种农田”变为“卖风光”、“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特别是南部山区一些生态环境优美的偏远乡村再现生机和活力,像横河镇集中连片农家乐、董封乡东哄哄村“金月花溪”等项目就是典型例证。

 三、思考与打算 党的十九大不仅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且指明了总要求和具体路径。结合县情实际,XX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坚持“田园城市、美丽乡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战略,统筹用好各方力量,抓住关键进行突破,锁定目标不断前行。

  (一)统筹好三方力量。乡村振兴实施的重要主体既有村庄本身,也有乡镇一级,还有城镇城市;既要依靠政府的

 力量,也要依靠市场的力量,还要依靠社会的力量。一是搭建有形之手。始终把做好“三农”工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县乡两级成立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精心组织、高位推动,协调解决各种重大问题。特别是要从科学规划的角度优化乡村布局,不能脱离城镇化的大背景,不可能让全县所有村庄都振兴,根据不同立地条件下村庄出现的分化,依靠有资源、有活力、有希望的村庄,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对于南部边远山区一些条件不具备、人口流失的空心村应退宅还田还林、恢复生态,或采用整体租赁、入股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等。农字号部门和单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的基础上,加强组织管理服务,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推进农村改革做好制度设计和基础工作。二是用好无形之手。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进行谋划,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企业在投资、管理、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市场的事情依靠市场来做。比如,“三权”分置的核心要义是放活土地经营权,“再延长 30 年”为土地经营权入股提供了保证,要把经营权更多地交给市场,依靠市场创造经济效益。三是拓展社会之手。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和促进行业联合新机制,健全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形成有个人参与、家庭参与、企业单位参与、事业单位参与、党政机关参与、社会组织参

 与的工作体系,各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和能力范围内作出重要贡献,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比如,依托供销联社或其他组织成立新的农业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推动农业成为“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

  (二)解决好四大问题。一是“人才怎么来”的问题。实施“乡村人才”工程,加快培育基层农村干部和新型职业农民,造就一支“一懂两爱”的专门队伍;实施“农村人才回流”计划,引导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回乡、科技员下乡,发展功能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等增收富民产业。二是“地权怎么确”的问题。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解决农业公园、特色小镇、休闲农庄、田园综合体、精品民宿等项目用地问题,促进项目落地快、见效快。三是“资金怎么用”的问题。用足用活上级扶持资金,科学设立县级专项资金,并努力整合涉农资金、融通社会资金、撬动金融资金,树立“以财政资金投入为引导、以工商资本和村集体及村民资金投入为主体、以信贷资金投入为支撑、以其他社会资金投入为补充”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服务乡村振兴。特别是通过挖掘存量、优化增量、增加总量,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改变分散建设和重复补助,以项目整合促进资金整合,集中财力用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四是“方向怎么定”的问题。推进乡

 村多功能性建设和专业化发展,对乡村进行分类,明确未来发展定位,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宜退则退、宜居则居。在凤城、芹池、河北等农作物播种面积在 2000 公顷以上的粮食主产区,坚持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引导发展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经营形式,提高规模效益。在演礼、固隆、次营、驾岭等农产品生产区,把特色农业做强做亮,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横河、董封等不适宜发展粮食生产和不适宜发展农业产业的区域,有计划有步骤地退出农业生产,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三)聚焦于五个方面。一是抓住产业兴旺这个根本。突出“有”。利用国家、省、市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的机遇,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省农业厅关建勋厅长在十九大后提出,XX 要发展特色产业,“继续实施杂粮、鲜干果、蔬菜、中药材、饲草作物五大替代玉米行动”“打造晋东南生猪产业优势区”“努力将 XX 特色有机旱作农业打造成全国现代农业发展重要品牌”等,这些无疑为 XX 发展农业产业提供了更具体的方向。突出“新”。结合农村实际,研究发展农村现代产

 业新业态,深入推进光伏发电等项目,加快与互联网结合、与服务业融合。特别关注农村电商带来产业升级机遇,打造培育 XX 蚕茧、小米、陈醋、高妆馍等农产品品牌,扩大网络销售,促进农产品在网上变成金山银山,用电商大数据倒推产业转型、促进农村创业、带动就地就业。突出“全”。农村产业的综合发展,不是单纯的农业发展,不能一直在“光种不加工、光养不加工”等这些低端的、没有附加值的老路子上走,要突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争取建立国家级“融合发展先导区”。突出“改”。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调农业发展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比如,现在由于人们担心食品安全,对有机、绿色、功能农产品的需求就多了起来,就要针对这一卖方市场需求,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功能农业,提供有效供给,推动产业兴旺。二是抓住生态宜居这个基础。必须强“保护”。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决不允许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统筹山水林田的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必须变“环境”。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吸收城市建设的长处,基础设施与生活便利要充分。比如,自来水、下水管道、污水处理、网络与无线信号等等,都应该与城市一样,公共服务设施该有的都应该有,在乡村生活的品质应该与城市接近。“六大圆梦计划”其中五个就是这样的内容,要坚持把这些梦圆成圆好。

 积极争取省农业厅“XX 年 10 个县整建制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政策,推进全县生态宜居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必须有“乡愁”。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村庄历史挖掘、特色村标建设等,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少砍树,不填河,避免不科学的撤并村庄和粗暴的城镇化改造,让农村像农村,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三是抓住乡风文明这个关键。一方面,传承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形成的与乡村生活相匹配的乡村文明体系的延续,才是乡风文明的内核。坚持因地制宜,注重乡土风味,体现人文特点,彰显地域特色,最大限度留住千百年来传承的生产方式、邻里关系、民风民俗等田园牧歌。实施“XX 乡村记忆”工程,加大对乡村古城堡、古民居、古庙宇等文物古迹遗存的保护,挖掘传承弘扬 XX 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弘扬现代文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促进农村文化教育等事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四是抓住治理有效这个保障。以党建为引领、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基础、村民自治为根本的乡村治理路子。加强农村支部建设,让支部担负好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

 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

篇七: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广大政协委员关心关注的热点。2016 年,县政协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年度重点调研课题,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由四个专委会牵头,组成四个调研小组,发挥乡镇政协工作联络委员会主导作用,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特别是驻乡镇委员,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县有关“美丽乡村”建设相关政策知识,分赴 15 个乡镇进行调研,采取听取情况介绍、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对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工作为目标,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核心,以“双示范村”创建为抓手,坚持点、线、面有机结合,同步推进“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双示范村”创建活动,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党委政府重视夯实工作基础。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双

  2 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双示范村”创建实施意见》,按照“宜居示范村”标准,对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改善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各乡镇也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建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责任制,分包行政村,分包路段,还专门设立城建办加强环境卫生的常态化管理。各村结合实际,建立了保洁队伍,对村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基本实现了农村环境卫生的常态化管理。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层层分解任务,逐级夯实工作责任,初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多元投入提供资金保障。在争取省、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资金的基础上,县、乡两级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农村卫生保洁机制加大投入。同时,积极引导各村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每月向农户收取一定的垃圾处理费。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及志愿者通过结对帮扶、捐资捐助等多种方式参与,逐步建立起了“政府财政奖补、群众筹资筹劳、部门投入整合、社会力量补充”的多元资金投入新机制。

 (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截止 9 月份,全县共建设垃圾处理池 1302 座,购置垃圾清运车 1327 辆,添置垃圾桶 4873 个,专(兼)职卫生保洁员 1380 人;粉刷墙面 35.3 万平方米,绘制文化墙 8214 平方米。367 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保洁机制,基本实现了全县农村保洁队伍的全覆盖。80%以上的行政村和主干道路基本

  3 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整治目标。30 个双示范村在原来的基础上都进行了提升,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近千万元,全部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亮化。新改扩建村级文化广场 4 个,栽种各类绿化树 8 万多棵。新修村庄道路 49 公里,粉刷墙面 12 万平方米,绘制文化墙 2182 平方米。

 (四)环境整治初显成效。以“双示范村”创建为载体,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美丽乡村”面貌初显。一是组织开展以村边、沟边、路边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的“三边”治理活动,清除农村垃圾、杂物以及其他有碍观瞻物,基本实现了村内及周边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有序,主次干道两侧环境干净的“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二是结合各村实际,大力推进村庄周边道路及村内道路绿化和庭院绿化建设;统一整洁或粉刷村内主要街道两侧建筑、墙壁,合理设置宣传栏、文化墙等,形成整洁有序、实用美观的景观效果;采取多种方式,实施村内主要街巷及公共场所亮化、绿化,加强对公共照明设施的管理维护,提高夜间照明效果;深入推进农村公路三年全贯通工程,逐步实现村庄道路户户通,形成纵横有序、便捷舒适的村内路网。其中,王岗镇、瓦店镇依托“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开展主要街道改造提升工程,杜曲镇北徐庄村、龙堂村家训展馆已经投入使用。止 9 月份,全县已创建省级示范村 37 个,省级达标村 75 个,156 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通过

  4 市级验收。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呈现出了:设定标准高,建设内涵丰富;工作启动迅速,参与响应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聚力态势明显;总体成效显著,群众认同度高;边建边探索完善,实践丰富理论观念等特点,但是从实地调研和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亟需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一)思想认识亟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部分乡镇和单位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重视不够,紧迫感不强,标准不高,有松懈、厌战情绪和应付思想。

 二是部分基层干部认识不到位,持续抓、主动干的意识不强,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

 三是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存在等待、观望思想,支持和参与的热情不高,村民主体作用没有很好发挥,“干部干、群众看”,上热下冷现象突出,“人的新农村”建设滞后,村民自觉、自愿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局面没有形成。部分群众对村庄绿化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还有抵触情绪。特别是涉及到村民个人利益时,他们更偏重算小账,采取软抵硬抗的方式应对,如清理占道经营,乱搭乱建建筑时,常常受到村民的阻挠。另外,

  5 由于村民的生活习惯没有改变,垃圾依旧还是往老地方扔,污水还是随便倒,新栽种的绿化树随手破坏,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的进度和效度。

 (二)规划编制相对滞后,缺乏地方特色。规划的引领指导作用没有很好发挥,没有达到城乡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的标准。从调研情况来看,虽然我县启动以“双示范村”创建为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已两年多的时间,但是全县和各乡镇还缺乏规范化的“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规划,工作推进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渐进性,部分乡镇村还处于零敲碎打,各自为战状态。中心村、重点村、在建村、限建村没有明确下来,不利于建设资源的优化配置。已完成的规划大多是修修路、刷刷墙、种种树、清清垃圾,千篇一律,没有体现出我县、各乡镇和各行政村的整体和地方性特色。

 (三)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涉及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虽然我县探索建立了多元投入机制,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政府投入压力大。目前,我县大部分乡镇创建资金主要靠政府投入,而单靠政府的投入毕竟有限,并且这种政府的投入主要是起引导、鼓励、做示范的作用,不可能全包全揽,面面俱到。二是农村居民自身投入少。农村居民虽然能够投入一定的建设资金,但其主

  6 要也是建设自家小院,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很有限。三是引入社会投资难。“美丽乡村”建设很多是公益性项目,没有回报,因而难以引入大量的社会资金。“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融资渠道单一的实情,导致后续养护和管理措施不到位,难以长期持续维护建设成果。

 (四)产业支撑建设工作乏力。从实地调研情况看,我县大多数村庄没有支柱产业,农村经济特别是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集体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者和主导者,缺乏长期投入、常态化管理维护的经济基础,再加上一部分村受区位、交通、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短期内要做到对乡村环境整治全面覆盖难度较大,需要政府引导各行政村根据本村实际,发展自身特色的支柱产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完善自我造血功能,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常态化需求。

 (五)常态化管理的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全县一盘棋,统一安排部署,各部门共同参与,齐力管护和长期投入。但是,“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各部门安排项目顺序、渠道不同,很多项目难以有序衔接,导致资源,力量难以整合。从调研情况看,目前,部分乡镇还存在着重建轻管现象,有些乡镇虽然建立了管理机制,但效果不明显,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健全,主

  7 要表现在公共卫生保洁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系统规划坚持难、群众门前三包实施难,乱倒垃圾、乱倒污水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六)宣传发动不到位。目前我县相关部门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力度还不够,范围不广,宣传形式过于简单,仅仅只是打一个横幅,写几条标语,导致基层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存在偏差,没有形成高度重视的大环境、大氛围。部分乡镇对村民的教育引导重视不够,只是一味强调群众素质的问题,缺少有效的宣传教育引导方法。

 三、意见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做足“人的新农村”这篇大文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必须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的舆论氛围。

 一是加大中央“美丽乡村”建设、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我县“双示范村”创建政策的宣传力度,特别是“美丽乡村”公益项目建设的宣传,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农村的公益是全体村民的公益,这种公益除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外,最主要的还应该是谁享受谁负责,村民既然是享受这种公益的主体,

  8 也应是投入物力、精力和心力去建设和维护的责任主体。

 二是在各村文化广场、乡村超市等村民娱乐活动场所张贴悬挂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版面、条幅、宣传画等,向广大群众宣传环境整治工作内容及意义。同时,要充分发挥广场舞队、艺术表演队等民间艺术团体作用,通过举办人居环境整治文艺汇演等方式,提升群众自觉改善人居环境的思想意识,引导村民开展健康向上的活动。三是以倡导“孝亲、诚信、礼让、遵法”为主题,在各村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好婆婆、好媳妇”、“五好村民”、“清洁家庭”评选等活动,用身边人带动、教育身边人,打造文明乡风,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外美,也要内美的要求,促使“美丽乡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四是通过建立村规民约,提高农民的环境美化意识,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自助自愿投工、投劳、投资,把建设美好家园作为共同的公益来做,以“人的新农村”催促、规范、实现、保障“物的新农村”。

 (二)突出规划引领,抓好典型示范。

 一要尽快启动我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建议借鉴浙江、江西等地的先进经验,研究出台《临颍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全面启动我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发挥规划引领指导作用,保障有序推进。改变由各个部门编制单项规划的做法,加强部门间的衔接协调,由城建、农业、交通、扶贫、旅游、环保、水利、公安、电业等相关部门组成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

  9 制工作组,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标准,对村庄的基础设施、环卫设施、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产业发展等要素通盘考虑,形成系统、完整、科学的“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

 二要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特色,培育典型。要结合我县农村实际,对现有村庄进行科学分类,明确村庄整治重点和时序,按照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的原则,有重点地选取一批有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完善、聚集带动能力强的重点村和中心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成为保持田园风光、留住美丽乡愁、体现临颍特色的典型示范村,通过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乐等特色休闲产业、以点带面,促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档次。

 三要研究城镇化和农村人口流动迁移趋势,明确哪些是中心村、在建村、限建村,集中优势资源,有重点地打造一些区域,把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做好,顺应引导城镇化和人口迁移,为农村的渐进发展留出余地。

 (三)拓展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美丽乡村”建设和维护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资金的持续投入是关键。要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的整合力度。

 一是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政府要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逐年增长机制,重点保障保洁设施、器械的购置和保洁人员的工资发放。

 二是大力整合政策资源。积极

  10 整合支农、惠农、强农的相关政策,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财政资金以奖代补政策,充分调动镇村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三是积极吸纳社会资金的投资。要创新投入方式,建立引导激励机制,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金融资本和个人投资捐款,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要鼓励农民创业,激发出农民的创业积极性,让农民手里的钱“活”起来,使其愿意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并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份子。

 四是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集中使用到环境整治、卫生保洁工作中,尽可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五是要利用好不动产权登记、确权的有利时机,将集体权属厘清,用产权换资源、换资金,保障“美丽乡村”建设投入。

 (四)突出产业支撑,激活农村“造血”功能。

 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引导,从政策扶持、人才支撑、考核激励等方面多管齐下,激发调动村“两委”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增加集体收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保障。

 二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各村特色和资源优势,因村制宜、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打造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美丽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建设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如大蒜、小辣椒等)标准化生产基地,精心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逐步形成特色产

  11 业的规模化和品牌化。同时,要积极打造旅游品牌、历史文化品牌等等,大力发展农村优势产业,通过这些产业的支撑,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村群众的收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的自我造血和输血功能,从而...

推荐访问: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乡村 实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