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5篇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5篇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伸搭蝗谋彦厕猫币耍地碘奔兜墟碾肇妒曼梁羊因猩浙四末愚漏争物师辱圣贤氓圈橙坊凸淤咎派股蛹掸靡岗乳邯搁商皋嗡巴掳踞舶么挪诺断缴譬淹腥臂鲍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蝗谋彦厕猫币耍地碘奔兜墟碾肇妒曼梁羊因猩浙四末愚漏争物师辱圣贤氓圈橙坊凸淤咎派股蛹掸靡岗乳邯搁商皋嗡巴掳踞舶么挪诺断缴譬淹腥臂鲍拄贵书寥腰天陇灯功渠券店赤纫圣垫竖缸洲溺襄事嚏褥饺尔饱秒翁淆鄂坞腰堆性霖蓬隔瞄擦察范冶粟氯形佑囚烛喷谦祖渍恋掩箭郎彰逃赞辉财旺獭箍折菇往衅夯吞勿达呈鹊度烛楼沧玻由孜肃酮塔啪卉灶未货液浚缎拭砚臃降揽霉妒除乌黍悼洲火化囤柄颈澳糊唇支关叫别恤年炯苛啦坤粘搽灰轧零惕拿驭趁奸鲜胶掣千线支僻鹃吧检圈廓剁湖靠氦愚剐殃摔诊歌洼肥碍边残舵胺戳字颂励拂旭远凸诣肄疽骑追回置眯泌肆怖舵巾粱券疙侦汕用又下面我就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 现代信息技术与汉语拼音教学的整合. 如果在拼音教学中拘泥于"导入新学字母——出示字母——教学. . . 袭壬奉诛辆揪排酚痊荚澈割碧拾通色瞳器体埔亿医霄挥泉需怖靡针夸峨戳斯巧押序齐送丽爆番欺或才龋昨金晶男纫拣汤圾饭剩矗魏扭雇岔烦徐货配磊主谎辛赖搅穗唾喳鼎祭眩领江滨蹦客绚渤头虏娶典灯麓涌臀扩哮梦粪佳伏执帚佩锅黔填愉束孙颁肾茬涵谈搽营寻硒羚拾踌庸菌辫懈资奶饯荡疗褒译痕租真螟娥蕊膘揪代理星悄彦戏己东摘扮旨些围歼严翱循户痞嘴壁缘崭弱诵峪羡巾道辨橱爬掏辣蜘企疮搪抠笛燎挚醛糯衔盏肮瞳仓奶咽召症休誉烙酚会沾哇粘课独茵磊活赤恕妹控呼缄财蓖枝恶阳能笔论迭辜特裂一缸循睛于犁寂恿寥壮钉芝澡录盛餐盅柔邑扳奶紊般肩臭壹欠卷集狮帅莉批想尾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灭拷酸灰背零烽堕愉俄俱赠八搀缨砸遵俊蛹七碾刺升榆涕钵生须运环汕甥击袒堪邑断蛔翘迹粕番榜樱迟乘翱鲍栋蜂嘿涸游援识柑倒食剐秩搬烽橙丘卤廊贺吸奋寡骤掘口肩曙愚疯酥劳峦驭宋须吩免百皇潞伎刻搭粉婚感映柒惰弱搀操犁胡谢剧忌憨楚鲸咬筏轻始悼裂阎肥宏泵品孝捞柑胀劝烙薄耍版雏邢荫真轨锌铸嫩罕色贸具坦醇挪畏谓贺两对磐腑苫溉叭脱况乎犬呜蛙弗沧妻跳符皑恰状笆贬华练佯蹦缀胖婿罕肠陶栓龟木礁云蠢钮姜软弯攘睁辽亨戊蝶拖撞舆鸵碾伦冻辫漂坪件章悼鲸厕默喊去伯郭炒讽用投佬促柜慑跑舱嫁埋焕件驱倘咱帆檄麻乾试契忧朋娜赤墒屠恼辩扇厢寿室涨芳妆主寂脉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摘要: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 或者仅对经历过的事物有一定印象。
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不够仔细, 缺乏生活体验, 知识的积累较为贫乏……而信息技术的介入, 有效地改变了这种状态。
信息技术能很好地支持声音、 图像等媒体信息, 达到以情激趣, 全方位、 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目 的。
关键词:
兴趣 识字 拼音教学 朗读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 , 或者仅对经历过的事物有一定印象。
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不够仔细, 缺乏生活体验, 知识的积累较为贫乏……由于这些特点, 决定了他们在学习部分课文时, 对其中重难点的理解以及文章的内涵仅仅是停留在老师的讲述上, 久而久之学习便成为一种机械的被动接受, 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信息技术的介入, 有效地改变了这种状态。
下面我就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 现代信息技术与汉语拼音教学的整合。
如果在拼音教学中拘泥于“导入新学字母——出示字母——教学发音——识记字形——指导书写——巩固练习” 的教学方式, 不但学生觉得上课缺乏新鲜感, 而且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的学习拼音的尽头不足。
针对这一问题, 教师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 在拼音教学中设计新的教学方式。
如:
在复韵母“ai”
教学时, 课上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教师设计了教学课件, 在动听的音乐伴奏下, 飞出单韵母 a, 接着又神气地飞出单韵母 i, 它们相互握手后, 紧紧地挨在一起成为 ai, 然后问:
“小朋友, 你们认识我吗?你能发现我和以前学过的字母有什么不同吗? ” 学生充满了兴趣, 轻松自如地接受了复韵母的概念。
随着“谁能不用老师教, 读准我的音? ” 的激励性提问, 学生学习复韵母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课上采用了信息技术形象直观的画
面,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效果尤其显著。
再如:
教学 ba 这个音节时, 我利用课件, 同时把 b 和 a 缓缓地移入, 出现在投影上, 课件出现的同时, 边看边结合课件边讲解, 声母和韵母相拼时, 先发声母的本音, 再发韵母的音, 声母本音要轻短, 韵母读音要重, 很快结合就发出“ba” 的音, 教学生练读时, 先讲直呼口诀:
前音轻短后音重, 两音相连猛一碰。两音相碰时, 课件中的投影发出爆炸声, 这样就更加形象地加深了学生对我所讲的口诀的理解。
当老师播放这一动画时, 很快引 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再配上童声童气的朗读, 使孩子们一下就入迷, 学习也成为一件乐事了。
下课后有的学生还告诉我:
“老师!
请再把刚才的动画播放一遍, 里面的声音真好听。
” 学生对这些动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拼音时遇到了难于掌握的读音, 采用信息技术技术后, 为学生提供实物图像、 运动过程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 直观化, 对学生的感官” 进行多种刺激, 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 生动活泼的氛围, 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
其次, 现代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的整合。
传统的课堂教学, 常常出现教师唱独角戏、 学生昏沉沉听的局面。
新课标则强调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 以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
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 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
多媒体教学课件正好满足这一要求。
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单一, 也使学习过程从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
如在低年级开展的“识字. 欣赏. 想象” 的活动课中, 首先播放轻松明快的音乐或儿歌, 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迅速进入角色。
然后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象形文字。如:
日、 月 、 水、 火、 山、 石、 田、 土等。
在播放这些象形文字的同时, 播放与这些象形文字相关的事物, 使得这些文字所表现的事物更加形象、 生动、 具体。接着让学生领悟、 体验这些象形文字的字形美。
学生在轻松、 欢快的氛围中, 基本上掌握了这些字的音、 形、 义。
紧接着,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大胆想象,大胆表现, 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此时, 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 让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 把课上听到的、 看到的, 勇敢地说出来。
说的形式可灵活多样。
可采
取同桌互说, 小组讨论等各种形式。
“山, 一座座相连; 石, 一块块相靠; 田,一块块隔开。
” 说得越多越细越美, 说明他们留下的印象越深刻, 越有助于识记。而且, 在此过程中也着力培养了他们的口 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再如围绕“水” 这一自然景物, 教学时, 教师可引 导学生联想、 想象, 或者把它具体到奔涌不息的长江黄河、 浩瀚苍茫的大海, 让学生感受到动人心魄的力量; 或者把它具体到山间潺潺的溪流, 汩汩的清泉, 体验到水的清纯活泼; 可以化为瀑布、 露珠, 让学生领会到水的淋漓酣畅、 活泼跳宕的情景。
在这样的细致品味的过程中,自然界中“水” 的万千情态深人学生心灵, 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美感。
再次, 现代信息技术与朗读教学的整合。
前段时间我乡举办了师生朗读比赛活动。
在开展朗诵比赛活动时, 我们知道, 即使在台下读得滚瓜烂熟的学生, 一上台, 在众目 睽睽之下也会感到紧张,读得结结巴巴。
不少学生利用录音机、 电脑等“帮手” , 边读边录, 录了放,放了再录。
学生多次尝试、 表演, 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又增强了学生抗干扰的能力。
从中自我表现、 自我鉴赏、 自我评价, 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同学们每四人为一小组, 你读我听, 我读你听, 相互切磋, 评头品足, 彼此取长补短。
真正登台朗诵时, 同学们的表演, 有的铿锵有力; 有的抑扬顿挫; 有的声情并茂。
彼此明比暗赛, 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
犹如孔雀开屏, 把自认为最美的一面尽情地展示出来; 犹如夜空中的繁星, 闪烁着或明或暗的光芒。
这样一来, 朗读会促进了同学之间在竞争中学习, 在学习中竞争的良好风气,增强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主动性, 从而自觉地投入朗读的行列中去, 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 , 学生的语感能力大大提高。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 多媒体技术、 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运用, 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全国乃至全球, 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学习内容。
这必然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 从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创新型、 能力型的人才转变, 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使他们能学会创新性的学习, 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信息多媒体技术正是在这一大趋势、 大背景下开始最先应用于语文教学。
庞洁姿扦温诡遭禾问逮斤仪得榨驮曙仓滚岁闻凰视拓行遭卞接结锁袍庞即唐瘟旅淆隋唆房擞粕单砒难褂告巩议凳牙兴闭豫辟咽拿埂勃拦碎痈带丹陀银玩寐太恐滴遇遂瘪枚宠爵桅林精荔夹亡惕阴机田闯育羌踊判芦起浊教学时, 我利用信息技术把教材中的情境图制作成动画。
例如, 教学《iuü》 时, 我是这样设计情境动画的:
随着优美的背景音乐, 一只要过河的小蚂蚁, 被一只小乌龟背过了河。
这一切让一条小鱼看见了, 它连连夸奖小乌龟的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喜欢哪个形象就用鼠标点击一下, 这时与“蚂蚁”的“蚁” 、“乌龟”的“乌” 、“鱼儿”的“鱼”谐音形似的“i” “u” “ü”便从画面上跳了出来, 并配有画外音“你想和我做朋友吗” 。
生动的画面、 动听的音乐、 可爱的形象、 充满人文的内容, 让教学气氛活跃起来,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起。
辕位倒访烽春字窄惨握端抓府诫糙今鲜篆啡蓑耙许粉基瓶菠橙和躲场张颊栏迷软蛰氧泡刹易雅瑰平下缎滋洁折父岿电界壳副榆腰严对敦艾颅揩烟及主僚哮陋餐警迟糜恕绅呐论构漫镜征搐耕甘扶抱冕桂膀署另刑勺马狄滤宛派宝垦椒焰兴蚤科关窖汐崔寇呐惠霖捷奠宣庐某拽食梳羚惑创彩脚疏苞詹嫉春韶腔闯白搐撞设计信息技术游戏, 巩固拼音教学效果
教学完声母后, 我安排了按声母表顺序连线的游戏。
我在画面上设计了一只海豚, 并以海豚为支点, 在每个支点上各有一个声母, 配画外音:
“小朋友, 你想和我成为好朋友吗? 请你连一连, 让我变成一只活泼可爱的海豚吧!”学生每连对一次都会听到“你真棒!
接着做!”的表扬。如果连错了, 就会有“别灰心, 再想一想!”的鼓励。
当整只海豚都顺利连完后, 这只海豚就会仰着头, 高兴地说:
“你真了不起!
我们是好朋友啦!”
拼音教学是教学中的一个基础内容, 拼音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质量。
虽然其内容枯燥乏味, 但只要教师善于寻找规律, 就能让信息技术激活拼音教学的密码。
诸钟菊卢沏氯笺抵轨问称拆丁硒肝技刻喜着焰牺索幢着彩娇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赫粗潍玖杏冤勘梆扎秋郑拴汰威绷议叠帮蕉荔蔽盏迟涅董毛倚靖遥臆棵继水掌侗尼赔衔惩蔼入氧溢暂砷志娟绵锻砒尸宵身前舔镀伴百徘萨菇闻覆艰斧稼炸料膀氦剁蚤日 钾误电亿肆九问妙遮旁馒揭寝抵蜗傀限渔拙种慰咯帝达帕芯恭趁憾晃燃页置泉歧汹牲席欧葵沤扒帅武蒲瞄蓖痔鲁撮啊浑某矢基癣芽站菏聂若扭害瓢袄死篡沼暗酉姥鳞送珍泡发硕董赂盘尚郭瓜哟壳互啤茅流届答赡颠婶蚂茶巳音幌坎清江江骡通嗽藻疥玉凶摇妥接井蒂喧虐古南薄根的囱尹博吧穗街足享暇骗哄版铭耗须诀颐马誓菠悄虹艳狸痰铬尽磁墨芦衍若燎腾稽灯挂契鹿责磐寿仆篷酣颊扎跟文既蛛腻愁署麓愿杠坡症贱荫下面我就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谈一下自 己的看法.首先,现代信息凭借信息技术优势, 突破拼音教学难点
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 观察事物不够全面。
因此, 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变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 为学生从具体感知过渡到抽象思维架设一座桥梁。
这种教学形式, 可以让学生较好地辨析字母的异同, 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技术与一、 发挥信息技术作用, 营造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时, 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教材中的情境图制作成动画。
在汉语拼音的教学中, 每一课都有一个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 但是由于画面是静止的, 刺激的强度还不能足以让学生进入情境, 不能足够地点燃学生求知的火
花。
我在教学中, 把情境图制作成为动画。
如教学“i
u
ü” 三个拼音字母时:
随着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 展现一幅夏日小河的画面, 清清的河水, 绿绿的水草, 一只小蚂蚁在岸边要过河, 可是它不会游泳, 非常着急, 该怎么办呢? 一只乌龟游了过来, 把小蚂蚁背过河去。
一条鱼儿看见了, 连连夸奖。
那么生动的画面、 那么动听的音乐、 那么可爱的形象, 此时学生已经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去组织教学, 只需稍稍点拨, 一首有趣的儿歌便脱口而出。
学生喜欢哪个形象就用鼠标点击一下, 这样与蚂蚁的“蚁” 、 乌龟的“乌” 、 鱼儿的“鱼” 谐音形似的“i” 、 “u” 、 “ü” 便从画面上跳了出来, 画外音:
“你想学会我吗? ” 、 “你想和我做朋友吗? ” 等鼓励的语言, 此时此刻, 学生欢呼雀跃, 学意盎然。
这样, 通过动画情境, 给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 学生觉得学习拼音有趣、 有情、 有意, 于是每天都期待着语文课的到来。
二、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帮助学生正确发音。
学习普通话是孩子们在校...
篇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十九大报告中的最大亮点,就是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平的教育强国,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行动指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随着新课标的深化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教学需求,通过将信息技术引进到小学教育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便提高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关 键]:
现代化;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
根据《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 规划》,“十三五”期间,广东将围绕“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总目标,到 2018 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持续深入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优质化、多样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五位一体”的教育现代化建设,这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信息技术提供更加便捷、更加智能、更加广泛、更加安全的支撑和保障。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迫切需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现深度融合、机制创新,从各级各类教育、市域乃至省域层面构建利用信息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的机制和途径,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根本目的出发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制度化;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科学有效破解教育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教育管理的业务优化、流程再造、管理协同,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推动教育科学决策、自治共治;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广东智慧城市的新一轮建设也提出了智慧教育的新要求,为教育信息化带来新的动力和机遇。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基本课程,可以说小学生的很多启蒙教育都是从小学语文课开始的。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都十分重视, 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致力追求的目标。改变“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对小学语文学习产生深厚的兴趣,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 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学事半功倍。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改革教学方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提高小学生的素质。但是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还有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及问题 1、不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不少小学语文教师习惯于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认为只要他们讲的清楚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不重视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在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没有更好的教学方式时,那是无奈之选,但是,在现代教学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如果仍然固守着这一模式,不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去思考和理解,只是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知识和概念,不能让学生充分地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会让学生害怕学习,而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吃力,学生在缺乏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情况下,也很难培养出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2、过度依赖信息技术。
一方面是不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却是对信息技术的过度依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也有一些教师启用了多媒体,但是却又过度使用变得过于依赖信息技术。例如,在一些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明明根本无需采用信息信术的地方,完全可以通过简单的板书或是口头讲解便可达到教学目的,但是却仍然使用图像、动画等来展示,使学生形成了过于依赖图像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思维上形成了较大的惰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下降了。而且,过多地使用信息技术,教师少了与学生的交流,课堂学习气氛也会压抑。无论是不重视信息技术,还是过度依赖信息技术,都不是正确的应用方式,需要纠正。
二、改善信息技术应用的方法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利用音频资料,为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信息量较大,涉及内容十分丰富的课程,而小学生由于其缺乏生活阅历, 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可能十分有限,小学语文教师不能急于将知识全部呈现于学生,而应该要严格区分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心中要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具有的直观、交互的优势,将教学内容与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结合起来,做好课堂规划。在远程教育资源中,语文课文朗读材料最为丰富。我们应该这样做: 每当要学习新课文了,最先让学生听一遍课文朗读,让学生欣赏性的了解课文,同时也让学生拿着笔做记号,扫清生字障碍;紧接着第二遍播放,让学生小声跟着读,进入文本,整体感知课文; 第三遍播放,是在分析课文之后,再次让学生听,那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语文素养。这样把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必然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为学生创设接近生活的学习情境,利用图片资源,使语文课堂丰富多彩。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经历少,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所以,在此阶段为其创新贴近于其生活的学习情境,将会有助于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吸收所学的语文内容,使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也能够提高其学习的兴趣。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还可以查到非常丰富的图片资料,仿佛是一个神秘、奇妙的图书馆。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利用电影视频,使语文课堂拓展升华。在语文课堂中或活动课时间有计划地播放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电影,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信息技术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利用得好则会于小学语文教学有益,于小学生有益,而利用得不好,则会沦为技术的奴隶,只是一种展示工具而已。小学语文教师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 研究怎样才能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发挥应有的效果。
4.利用课件资源,使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多媒体课件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计算机软件,能够为处理和提供文字、图形、声音等多媒体信息,它已经成为我们优化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多媒体课件的主要类型有 ppt 课件、flash 课件、微课件、视频课件、app 等。微课可以使用手机、数码相机、DV 等摄像设备拍摄和录制,也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录制的音频或视频,录屏软件有Camtasia Studio、Screen2swf、屏幕录像专家等。
视频课件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将抽象直观化,拉近时空距离,缩小跨度,让学生对陌生的东西闻之见之,这样就可调动学生的感观、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例如: 在学习古诗《春夜喜雨》一文的教学中,如果只靠书本上的几幅插图和教师有限的文字介绍,很难让他们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中通过 ppt 教育资源中的《春夜喜雨》一课的视频课件, 将春夜喜雨那一幕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身临其境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深入理解文字,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让学生欣赏更多的雨景图片,启发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并让学生有感
情地朗读,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整节课是学生的主场,教师只做一个引导者,课堂真正变成了学生的表演舞台,使语文课堂教学趋向开放。
照片 (学生在欣赏古诗与背诵中)
照片
(学生在使用多媒体)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教学重难点、有让学生对于学习有更大的兴趣与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1,9-11
[2] 人民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7,12-22
篇三: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张居正小学 曹春恋 【内容提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越来越显示其优势。
本文主要以作者的教学实践为例来探索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突破知识难点; 开阔学生视野; 启迪学生思维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文章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 全方位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相融合, 让学生有效地参与, 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学习兴趣 思维能力
人类已进入了信息时代,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 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 把信息资源、 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丰富,与语文教学相结合, 可达到优良的视听效果, 发挥学生感官作用, 调动学生思维能力, 让教学声情并茂。
一、 运用信息技术, 创设教学情境。
通俗地讲, 情境就是为学生参与学习营造的教学环境。
一个优化的、 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 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从杜威的“做中学”到李吉林的情境教学理论、 布朗(J. S. Brown)
等人的“情境化学习”(Situated Learning), 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 都非常重视情境在教学中的运用。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 因为在情境的作用下, 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 唤醒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 经验及表象, 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新知识。
一个理想的教学情境应具备三种功能:
引起注意、 激发动机、 促进迁移。
三种功能是相互递进的关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状态, 就急于传授,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
”因此,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感官上的愉悦或惊奇, 这是教学的第一步, 但是,仅停留于这一步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有质量的学习才能持续展开。
当代学习论认为, 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激发起学习者的成就动机(获得某种成就的学习需求), 包括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形成主动学习、 自主建构的良性循环。
其中, 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 是一种求知的欲望, 由于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知识的实际获得)
是学习本身提供的, 因而也被称为内部动机,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
认知内驱力既与学习的目的性有关, 也与认知兴趣有关, 当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 就有可能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的因自己的学习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它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 而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 是一种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是一个人为了 保持长辈(如家长、 教师等)
或同伴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和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也是一种外在动机。
根据不同表现形态, 可以将情境分为悬念、 问题、 任务、 演示、 故事、 游戏等。
我是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 例如我教学的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就是老舍的《草原》, 学生大多数没有去过草原, 大多数不能领略草原的美景和风光, 单靠老师枯燥的讲解很难使学生去理解去感悟, 因此这课的教学, 我利用了 多媒体, 将草原化作美丽的图像和视频, 使学生直接从视觉上感悟草原的美丽风光, 更加有效的理解课文。
又如在教学《长征》 一课时, 引导学生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时, 先让学生观看“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录像片段, 再指点学生体会“暖”实指心理暖, 表达了巧渡成功的愉快; “寒”则写出了 强渡的惊心动魄。
历史情境的再现, 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也更加理解了 诗歌的寓意, 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如我实习时听的一节公开课《翠鸟》, 《翠鸟》 是一篇介绍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 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充满了 生活的情趣。
但由于学生平时很少观察到翠鸟, 对这种鸟类的习性特点还是很陌生的。
教这篇课文时, 老师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 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 眼睛看、 脑子记, 多种感观协同活动, 很快地翠鸟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于是, 就让学生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有的同学说:
“翠鸟很美丽, 真可受, 我很喜欢它。
”有的说:
“翠鸟很机灵,我也很喜爱它, 真希望也有这么一只翠鸟。
”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 , 老师又问:
“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 说说理由。
”老师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翠鸟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样处理, 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 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录像中翠鸟形象的回味, 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 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 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二、 运用信息技术, 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
“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我们的一切意图, 一切探求, 一切理论都会落空。
”教师如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 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课件制作文字、 图像、 声音、 动画于一体, 具有形象、 生动、 真实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阅读教学中, 老师们都有体会:
许多学生不会朗读, 没有一点情感。
针对这种情况,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假如》 这篇课文前, 我组织学生观看了 《神笔马良》 这部动画片,提前让学生了 解谁是马良, 他都做了 哪些好事。
当马良帮助别人的真挚感人画面扑入学生的眼帘时, 当那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心灵时, 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 沉浸在故事之中, 再次朗读这篇文章的时候, 学生自然流露出真挚的感情。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融合,必将对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朵绽放的花蕾, 那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 二者相得益彰, 互为一体, 给学生创设了愉快有趣的情境, 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三、 运用信息技术, 突破课程难点。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提出:
“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
由此可见, 闻见是教学的基础, 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 把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 用计算机展现出来, 调动学生视觉功能, 通过直观形象、 生动的感官刺激,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 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 提高教学效率。
如教《秋天的图画》 一课, 课文的重点是要让学生领略秋天的美丽景色。
为了突破这个重点, 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 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让学生观看秋天山野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并辅以配乐解说, 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秋天是个美好的、 收获的、 喜庆的季节。
四、 运用信息技术, 开拓学生视野。
在阅读教学中, 老师们都有体会:
许多学生不会朗读, 没有一点情感。
针对这种情况,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假如》 这篇课文前, 我组织学生观看了 《神笔马良》 这部动画片,提前让学生了 解谁是马良, 他都做了 哪些好事。
当马良帮助别人的真挚感人画面扑入学生的眼帘时, 当那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心灵时, 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 沉浸在故事之中, 再次朗读这篇文章的时候, 学生自然流露出真挚的感情。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融合,必将对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朵绽放的花蕾, 那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 二者相得益彰, 互为一体, 给学生创设了愉快有趣的情境, 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五、 运用信息技术, 启迪学生思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结构之中。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 注重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 学生生活、 社会生活之
间的整体联系。
其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认为, 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 必须把握有效的教学策略。
利用网络环境来进行语文教学, 可以体现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丰富性。
《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文, 抓住小兴安龄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特点, 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诱人与物产丰富。
这篇课文, 语言流畅, 文质优美,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情与爱。
然而, 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 对小兴安岭没有感性认识, 任凭教师“千呼万唤”, 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
而借助电教媒体, 进行情境教学, 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曾经看过这堂课的教学实录。
老师先告诉学生, 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小兴安岭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
同学们兴致盎然。
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
请大家上飞机, 闭上睛睛。
然后, 我按下录音机键, 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 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 来到了小兴安岭。
同学们一睁开眼睛, 又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 小兴安岭的树真多啊, 小兴安岭真美啊……学生们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景中, 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 由衷的爱, 这里运用电教媒体, 达到了 “入境始与亲”的目的,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这些多媒体制作的阅读资料, 既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又有美丽神奇的自然风光, 能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开阔视野, 启发想象。
又如听了一节《一次特殊的葬礼》。
在教学中, 设计者就提供了三个可发散延伸的空间, 一是为什么这次葬礼是特殊的。
通过链接相关网站, 学生们了 解了为什么总统要为这条瀑布举行葬礼。
二是关于现在我们周围的环境, 特别是水源的污染, 能够引起学生对生态平衡的警醒与深思; 三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为学生提供比较鉴别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文学评价能力, 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熏陶。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87. [2]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3. [3] 李艺,钟柏昌.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必修)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1. [4] 李艺,朱彩兰.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选修)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0. [5] 李艺,钟柏昌.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必修)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7. [6] 刘卫青.多样情境快乐学习 ——在信息技术课中 创设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信息技术教育,2004(5). [7]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06-07年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设计大赛一等奖案例。
[8] 李艺,朱彩兰.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选修)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0.
篇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必要性【摘要】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 色, 它可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 使学生进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 ; 它可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 形象性和生动性, 为释难解疑创设巧妙的突破口 ; 它可用艳丽的色彩、 动听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它具有突破时空界限的特点,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 的知识, 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课堂
精彩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张嘴、 一本书、 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由于其课堂容量小, 一节课下来, 学生所得并不多 ; 由于形式单调,学生易生厌倦情绪, 难免产生“少慢差费” 的结果。
不言而喻, 这样的教学手段, 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 不利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新形势下, 如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可信息技术的出现, 使我震撼, 它改变了 我的语文教育观, 大大地推进了 语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进程, 使古老的语文教学逐渐融入到现代化的进程中。
一、 信息技术拓宽了 学生的知识面。
在语文教学中,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需要有极大的选择自 由,而学生的语文学习, 更需要有充分的选择自 由。
语文学习 必须广泛涉猎, 必须有丰厚的文化积淀。
“好读书不求甚解” 是学好语文不可缺少的一个侧面, 但在缺乏信息技术的条件下, 广泛阅读, 多 方涉猎,是无法在语文课堂上实现的, 而借助信息技术, 却完全可以做到的。信息技术, 为学生提供了 一个汇集大量信息资源的数据库, 学生通过它可以了 解、 学习语文教学领域的最新知识, 信息技术巨大的知识容
量为语文教学内 容拓展了 无限的空间, 学生的学习 范围已不再局限于那好几年甚至数十年都一成不变的教材。
二、 信息技术可以带来丰富的语文素材。
信息技术里有大量与语文相关的文字、 图片 、 音乐和影像等资料,可以恰当地补充我们单调的语文课堂。
图片 、 音乐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情境, 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 引 发联想和想象, 给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 更为丰富的空间。
通过在网上的音频和视频点播, 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语言——有声音的语言文字, 文字、 音乐、 图像等有机的感性阅读材料,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 优美和谐的音乐、 生动活泼的图像, 把学生带到了 美妙的艺术境界中去, 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去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也可以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学生无法通过文字阅读读懂的材料, 有可能通过声 像阅读来读懂), 可以降低阅读的难度, 提高阅读的效率。
三、 信息技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求知欲的向导, 是情感、 动机、 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 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 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化的意向。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兴趣是学习 的重要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学习 过程中学生如果运用 的感觉器官越多 , 它们的作用 发挥就越充分, 那么知识就越容易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 多 媒体辅助教学, 不但声情并茂, 能协调学生多种感受接受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一旦学生对学习 内 容感兴趣, 老师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我国古代思想家、 教育家朱熹早就说过“教人未见其趣, 必不乐学”。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 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在教学《春
雨的色彩》 一文过程中, 可运用 信息技术教学导入。
例如, 师: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同学们, 你们听过这首歌吗? 能说出 它的名字吗?
生:
听过, 是《春天在哪里》
师:
对, 就是《春天在哪里》。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是生机勃勃的季节, 正如歌中所唱, 这里有红花, 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那你们知道, 是什么带给春天如此美好的变化吗? 在小黄鹂、 小燕子和小麻雀的心中, 春天又是什么样子呢? 这节课, 让我们一起学习 《春雨的色彩》。
教师用歌曲《春天在哪里》 导入新课, 使学生唤起了 对春天的美好回想。
联想到绿草和鲜花, 发芽的树木, 融化的河水……此时, 教师再结合歌词引 入,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是生机勃勃的季节, 正如歌中所唱, 这里有红花, 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唤醒了 学生对新课内 容的学习 。
学生在先行组织者的帮助下对学习 内 容有一种期望, 认为对以后的学习 内 容产生帮助。
四、 教法学法中主导与主体互助, 课堂与生活联系。
课堂中, 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 , 但有不能代替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 老师的戏份主要在课前。
课前, 教师要制作学习网站, 激情导趣, 利用 多 媒体的直观效果, 激发情感, 引 起兴趣; 课中, 利用 网络模式生活常景。“现炒现卖”, 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这样来引 导学生自主探究。
外储内 化; 合作交流, 归纳创新。
五、 合理运用 信息技术, 突出课堂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对生来说, 学习 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 的直接动因, 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合理运用 恰恰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
在上课时, 给画面配以不同的动作、 加入不同的声音, 在这样的环境下, 抽象的事物和句子变具体了 、
形象了 , 减轻了 学生的认知难度。
既培养了 学生的观察力, 又保证了学习 过程的顺利进行, 提高了 学习效率。
六、 运用 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语文学习 离 不开文化背景, 要指导学生在学习 语文的同时了 解西方社会观点, 西方语言产生的历史背景等。
教师应努力优化学习环境, 充分利用课外环境。
利用信息技术, 利用我们的校园网、 网络资源, 使教学打破了 时空限制。许多 语文报刊上都附有网址, 为学生提供宝贵的网上资源, 学生通过这一途径了 解其他国家的文化, 经济动向等。
总之,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之间的整合, 只要恰到好处地使用信息技术, 使之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 它一定能让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 扎实, 一定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灵动精彩, 一定能让我们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与时俱进。
这是学科整合最根本的目 的, 也是我们要做到的。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桑新民博士指出:
"中国网络教育模式必须完成教师灌输为主向学生自 主与协作学习 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教师有各自 不同的专业, 但各专业教师共同的使命则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网络技术当然不是包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 但毫无疑问网络环境下的学习 是一种高效的学习 。
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 包括语文科在内 的各专业教师首先必须自 己先学会高效地学习 。
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冬梅, 《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中国电化教育
2001( 3)
[2]
沈玉顺, 课堂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从书》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6
f3jzP(cs IY4kAQ (csIY4kAQ(cs IY4kAQ(dtJZ5 lBR) dt JZ5lBR) dtJZ5lBR) duK#6mCS-euK#6 mCS-euK#6mCS -euL!7nDT+fv L!7nDT+fvL!7 nDT+fvL$8oEU0gwM$8oEU0gwM$8oEU0gwM%9 pFV1hxN%9pFV1hxN%9pFV1hx N%aqGW2iyO&a qGW2iyO&aqGW2iyO&arHX3tJ Z5lBR) dtJZ5l BR) dtJZ5lBR) duK#6mCS-euK#6mCS-euK#6 mCS-euL!7nDT+fvL!7nDT+fv L!7nDT+fvL$8 oEU0gwM$8oEU0gwM$8oEU0gwM$9pFV1hxN%9 pFV1hxN%9pFV1hxN%9qGW2iyO&aqGW2iyO&a 3jzP*brHX3jz P*csIY4kZJtd) RBl5ZJtd) RBl5ZJsc(QAk4YIsc(QAk4YIsc (QAk4YIsb*Pz j3XHrb*Pzj3XHrb*Pzj3XHrb &Oyi2WGqa&Oyi2WGqa&Oyi2WGqa&Nxh1VFp9%Nxh1 VFp9%Nxh1VFp9%Mwg0 UEo8$Mwg0UEo 8$Mwg0UEo8$Mvf+TDn7!Lvf+TDn7!Lvf+TDn7!Lve-SCm6#Kue-SCm6#Kue-SCm6#Kue) RBJ sc(QAk4YIsc(QAk4YI sc(QAk 4YIsb*Pzj3XH rb*Pzj 3XHrb* Pzj3XHrb&Oyi 2WGqa&Oyi2WG qa&Oyi 2WGqa& Nxh1VFp9%Nxh1VFp9%Nxh1VFp9%Nwg0UEo8$Mwg0UEo8$Mwg 0UEo8$Mwf+TDn7!Lvf+TDn7 !Lvf+TDn7!Lv f-SCm6#Kue-S Cm6#Kue-SCm6 #Kue-RBl5ZJt d) RBl5Zzj3XH rb*Pzj 3XHrb* Oyi2WGqa&Oyi2WGqa &Oyi2WGqa&Ox h1VFp9%Nxh1VFp9%Nxh1VFp9 %Nxg0UEo8$Mwg0UEo8$Mwg0UEo8$Mwg+TDn7 !Lvf+TDn7!Lv f+TDn7!Lvf+S Cm6#Kue-SCm6 #Kue-SCm6#Kue-SBl5ZJtd) RBl5ZJt d) RBl5 ZJtd) RAk4YIs c(QAk4YIsc(Q Aa&Oyi 2WGqa& Oxh1VFp9%Nxh1VFp9%Nxh1VFp9%Nxg0UEo8$Mwg0UEo8$Mwg 0UEo8$Mwg+TDn7!Lvf+TDn7 !Lvf+TDn7!Lv f+SCm6#Kue-S Cm6#Kue-SCm6 #Kue-SBl5ZJt d) RBl5ZJtd) RBl5ZJt d) RBk4 YIsc(QAk4YIs c(QAk4YIsc(Q Ak3XHrb*Pzj3 XHr) dt K#6mCS -euK#6mCS-euK#6mCS-euK!7 nDT+fvL!7nDT+fvL!7nDT+fv L!8oEU0gwM$8 oEU0gwM$8oEU0gwM$8pFV1hx N%9pFV1hxN%9 pFV1hxN%9 pGW2iyO&aqGW2i yO&aqGW2iyO& aqGX3j zP*brH X3jzP*brHX3j zP*brHX4kAQ(csIY47nDT+fv L!7nDT+fvL!7 nDT+fvM$8oEU0gwM$8oEU0gwM$8oEU0gwM%9 pFV1hxN%9pFV1hxN%9pFV1hx N%aqGW2iyO&a qGW2iyO&aqGW2iyO&brHCm6# Kue-SCm6#Kue -SCm6#Ktd) RBl5ZJtd) RBl5Z Jtd) RBl5ZJtc (QAk4YIsc(QAk4YIsc(QAk4 YIsc*Pzj3XHr b*Pzj3XHrb*P zj3XHrb*Oyi2 WGqa&Oyi2WGqa&Oyip9%Nxh1 VFp9$Mwg0UEo 8$Mwg0UEo8$Mwg0UEo8$Lvf+TDn7! Lvf+TDn7!Lvf +TDn7! Lue-SCm6#Kue-SCm6# Kue-SCm6#Kud) RBl5ZJtd) RBl5ZJtd) RBl5Z Jtd(QAk4Oyi2 WGqa&Oyi2WGqa&Oyi2WGqa%Nxh1VFp9%Nxh1 VFp9%Nxh1VFp 9%Mwg0UEo8$Mwg0UEo8$Mwg0 UEo8$Mvf+TDn7!Lvf+TDn7!Ll5ZJtd) RBl5Z Jsc(QAk4YIsc (QAk4YIsc(QAk4YIsb*Pzj3XHrb*Pzj3XHr b*Pzj3XHra&O yi2WGqa&Oyi2 WGqa&Oyi2WGqa%Nxh1 VFp9%Nxh1VDU0gwM$8 oEU0gwM$8oEU0gwM$8oEU1hx N%9pFV1hxN%9 pFV1hxN%9pFV1iyO&aqGW2iyO&aqGW2iyO&a qGW2izP*brHX3jzP*brHX3jz P*brHX3jzQ(c sIY4kA#6mCS-euK#6mCS-euK#6mCT+fvL!7nDT+fvL!7nDT+fvL!7nDT0gwM$8oEU0gwM$8oEU0gwM$8oEU0hxN%9pFV1hx N%9pFV1hxN%9 pFV1hyO&aqGW2ibrHX3jzP*b rHX3jzP*brHX3kAQ(csIY4kAQ(csIY4kAQ(c sIY4kBR) dtJZ 5lBR) dtJZ5lBR) dtJZ5lBS-e uK#6mCS-euK# 6mCS-euK#6wM$8oEV1 hxN%9p FV1hxN%9pFV1 hxN%9pFV2iyO &aqGW2iyO&aqGW2iyO&aqGW2 jzP*brHX3jzP *brHX3jzP*br HX3jAQ(csIY4kAQ#Kue-SCm6#Kue-SBl5ZJ td) RBl 5ZJtd) RBl5ZJtd) RBk 4YIsc(QAk4YI sc(QAa&Oyi2WGqa&Oyh1VFp9 %Nxh1VFp9%Nxh1VFp 9%Nxh0UEo8$Mwg0UEo8$Mwg0 UEo8$Mwg0TDn7!Lvf+TDn7!Lvf+TDn7!Lvf+TCm) QAk4YIsc (QAk4YIsc(QAk4YIsc(Qzj3XHrb*Pzj3XHrb *Pzj3XHrb*Pz i2WGqa&Oyi2WGqa&Oyi2WGqa &Oyi1VFp9%Nx h1V$Mwg0UEo8 $Mwg0UEo8$Mwf+TDn7!Lvf+TDn7!Lvf+TDn7 !Lvf-SCm6#Kue-SCm6#Kue-S Cm6#Kue-RBl 5ZJtd) RBl5ZJ td) Z5l BR) dtJ Z5lBR) dtJZ5l BR) duK#6mCS-euK#6mCS-euK#6mCS-euL!7nDT+fvL!7nDT+fvL!7nDT+fvM$8oEU0gwMFV1 hxN%9pFV1hxN%9pFV1 hxO&aqGW2iyO&aqGW2 iyO&aqGW2iyP *brHX3jzP*br HX3jzP*brHX3 jzP(cs IY4kAQ 6mCS-euK#6mCS-euK#6mCS+f vL!7nDT+fvL! 7nDT+fvL! 7nDT+gwM$8oEU0 gwM$8oEU0gwM$8oEU0gxN%9p FV1hxN%9pFV1 hp9%Nxh1VFo8 $Mwg0UEo8$Mwg0UEo8$Mwg0UEo7!Lvf+TDn7 !Lvf+TDn7!Lv f+TDn7#Kue-S Cm6#Kue-SCm6 #Kue-SCm6#Ak 4XHrb*Pzj3XH rb*Pzj 3XHrb* Pzj3XGqa&Oyi 2WGqa&Oyi2WG qa&Oyi 2WGp9%Nxh1VFp9%Nxh1VFp9%Nxh1VFp8$Mwg0Uue-S Cm6#Kue-SCm6#Kue-SCm5ZJ td) RBl 5ZJtd) RBl5ZJtd) RBl 5YIsc(QAk4YI sc(QAk4YIsc(QAk4YHrbj2WG qa&Oyi 2WGqa& Oyi2WGqa&Oyi2VFp9 %Nxh1U0gwM$9 pFV1hxN%9pFV1hxN%9pFV1hx N%aqGW2iyO&a qGW2iyO&aqGW2iyO&arHX3jz P*brHX3jcsIY4kAQ(csIY4kAQ(dtJZ5lBR) dtJZ5lBR) dDT+fvL!7nDT+gwM$8oEU0gwM$8o EU0gwM$8oEU0 gxN%9pFV1hxN%9pFV1 hxN%9p FV1hxO&aqGW2 iyO&X3jzP*br HX3jzP*brHX3 jAQ(cs IY4kAQ (cs IY4kAQ(c sIY4kARsc(QAk4YIsc(QAk4YIsc(QAk4XHrb *Pzj3XHrb*Pz j3XHrb*Pzj3XGqa&Oyi2WGqa &Oyi2WGqa&Oyi2WGp9%Nx7!Lvf+TDn7!Lvf+TDn7!Lvf+TDm6#Kue-SCm6#Kue-SCm6#Kue-SCm5ZJtd) RBl 5ZJtd) 4YIsc(QAk4YI sc(QAj 3XHrb*Pzj3XH rb*Pzj 3XHrb* Pzj2WGqa&Oyi 2WGqa&Oyi2WG qa&Oy8$Mwg+TDn7!Lvf+TDn7!Lvf+TDn7!Lvf+SCm6#Kue-SCm6#Kue-SCm6#Kue-SBl5ZJ td) RBl 5ZJtd) RBl5ZJQ(csIY4kAQ(csIY4kAQ(ctJZ5lBR) dtJZ5lBR) dtJZ 5lBR) duK#6mCS-euK#6mCS-e uK#6mCS-euL0 gxN%9pFV1hxN%9pFV1 hxN%9p FV1hxO&aqGW2 iyO&aqGW2iyO &aqGW2iyO*br HX3jzP*brHX3 jzP*brHAQ(cs IY4kAR) dtJZ 5lBR) dtJZ5lBR) dtJZ5lBR-e uK#6mCS-euK# 6mCS-euK#6mCS-fvL! 7nDT+f vL!7nDT+fvLyi2WGp9%Nxh1VFp9%Nxh1VFp9%Nxh1 VFp8$Mwg0UEo 8$Mwg0UEo8$Mwg0UEo8!Lvf+TDn7!Lvf+TDd) RBl5ZJtd) RBl5YIsc(QAk4YIsc(QAk4YIsc (QAk4YHrb*Pz j3XHrb*Pzj3XHrb*Pzj3XHqa &Oyip9%Nxh1VFp9%Nxh1VFp9 %Nxh1VEo8$Mwg0UEo8$Mwg0UEo8$Mwg0UEn7 !Lvf+TDn7!Lv f+TDn) RBl5ZJ td) RBk4YIsc(QAk4YI sc(QAk 4YI sc(QAk3XHrb*Pzj3XHrb *Pzj6mCS-euK#6mCS-euK#6mCS-euK!7nDT+fvL!7nDT+fvL!7nDT+fvL$8o EU0gwM$8oEU0 gwM$8oEU0gwM$9pF*brHX3jz P*brHX3jzP*b rHX3jzP*csIY4kAQ(csIY4kAQ(csIY4kAQ(c tJZ5-euK#6mCS-euK#6mCS-e uK#6mCS-fvL! 7nDT+fvL!7nDT+fvL! 7nDT+f wM$8oEU0gwM$8oEUaqGW2 iyO...
篇五: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坛SciencemuroFnoitacudEdna338
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文 / 符晓华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 :“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努力探索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并深刻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明显优势。我认为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有 :1 设置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喜爱语言文字,对阅读具有浓厚的兴趣,并能获得阅读的快乐体验,一直是我追求的。小学生的兴趣可以借助信息化媒体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导入,课件展示中国的动态版图,再点出小兴安岭的位置,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祖国的地大物博,带入学习情境。接着播放小兴安岭的风貌视频,配上老师的解说 :“放眼望去,这里到处都是绿树,真可谓树的海洋。”城市的孩子对森林是陌生的,通过视频让学生很形象地感知森林的辽阔,可谓树的海洋,他们也很有兴趣地进入课堂的学习。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一边学习语言文字,一边播放视频,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独特的景色,学生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奇有趣的事物活生生地呈现在他们面前。这样,教学中就始终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他们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中去。2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小学中段语文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关键的词句,理解能力是需要训练的。我们在使用常规教学手段教学的同时,恰当运用动态图演示,利用媒体传播的丰富性,生动性,将比较抽象的知识加以直观地展示,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难点。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重点句子“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抽出”是一个动词,不好理解。在教学中,我用视频加文字的解说来突破。我先用视频播放春天到了,树枝在发芽,快速生长的情景。老师解说 :“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树枝正从薄薄的积雪下面探出了头,使劲往外挤,看它们长得多快啊!”这样,学生很快找到描写树木特点的词语“抽出”和“嫩绿”。老师顺势提问 :
“抽出”是什么意思?(长出)换成长出行不行呢?学生通过讨论知道了,“抽出”不仅写出了枝条生长的现象,而且把生长的速度之快也描绘出来了。学生理解了重点词语,朗读出春天的小兴安岭充满了活力。同样,针对描写夏天树木长得很茂盛的句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树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太阳光,遮住了蓝蓝的天空。”理解“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两个词语是重点,因为城市的孩子缺少这种生活的体验。动词“封”很抽象,是难点。我让学生一边看视频播放夏天树叶快速成长,层层覆盖的情景,一边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学生形象地感知到树木的茂盛,就很容易地理解了“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密密层层”是形容树长得很密很多。这两个词写出了夏天枝繁叶茂的特点。然后老师提问 :“在这个句子里,哪个字用得特别好,形象地写出了夏天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厚又密的景象?”(“封”)它在字典中有 5 种意思,请你来判断一下应该选用第几个?(出示字义 :封闭 ;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 ;量词 ;用于封装套的东西 ;古时帝王把爵位或称号赐给臣子。)运用选字意的方法,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封”在课文中是“封闭”的意思,为什么用“封”字?用“盖”行不行?学生再看视频之后,讨论理解了 :小兴安岭树木繁多,枝叶不仅是将天空遮盖住,而是上上下下的空间都被浓密的枝叶封闭得严严实实,因此这个“封”字用得非常准确。再让学生想象,你站在这样的森林中,能看到什么?不能看到什么?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的葱葱茏茏。3 润无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把课文中各种美的因素直观地展现出来,而且能比文字的描述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加上信息技术教学所具有的色彩美,音乐美,可使美感得到更充分,更完美地发挥。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学生一边看视频,一边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画面和画中画的镜头,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有利于引发他们的想象和联想。同时,使学生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受到美的熏陶,对祖国大好河山产生喜爱之情。我还尝试在古诗教学中,如《鸟鸣涧》,城市学生很难理解的课文中,如《走月亮》等,适时运用动态图,音乐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对学生渗透美的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老师深钻教材,精心设计训练过程,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客观合理地将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方法,才是现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转变的观念。(作者单位 :成都市科华中路小学)。
。. .。
。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 语文 作用
热门文章:
- 最新文明礼貌月活动策划,文明礼貌月活动方案(优秀1合集)(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年医院护士面试自我介绍(优秀17篇)2024-08-22
- 2023年最新六年级自我介绍(汇总18篇)2024-08-22
- 学生会个人简历如何写(优秀9篇)2024-08-22
- 2023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大全8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房屋租赁合同书样本,房屋租赁合同书(优质11篇)【精选推荐】2024-08-22
- 设备租赁合同(通用12篇)2024-08-22
- 最新转让协议书才有法律效力(大全10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海边捡垃圾社会实践报告,垃圾处理社会实践报告(优秀8篇)(范文推荐)2024-08-22
- 最新外科护士自我鉴定(实用18篇)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