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幼儿园家园共育实施方案6篇

时间:2022-09-06 12:25:03 来源:网友投稿

幼儿园家园共育实施方案6篇幼儿园家园共育实施方案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实施策略分析高方丽(新疆兵团第七师曙光幼儿园 新疆 833200)摘要: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完成对幼儿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家园共育实施方案6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家园共育实施方案6篇

篇一:幼儿园家园共育实施方案

园家园共育的有效实施策略分析高方丽(新疆兵团第七师曙光幼儿园 新疆 833200)摘要: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完成对幼儿教育,幼儿园尊重家长,家长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工作,家长重视孩子各方面的教育,直接参与孩子的成长。家园共育,紧密配合,为幼儿共同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和家长提出了各种办法,双方互相交流,实现家园共育,为幼儿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共育;有效实施;策略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36-0277-01  幼儿大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和家中度过,因此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幼儿园中教师和家长进行家园互动,家长与教师密切联系,教师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家长通过与幼儿园教师的联系能够更加积极支持和理解幼儿园的工作。这样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可以使幼儿得到最好的教育。基于此,在家园共育中,幼儿园教师需要深入学习政策并结合实际制定相关策略,不断努力实践,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力争为幼儿的教育和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1.家园共育的意义1.1 拉近家园沟通距离。家园共育能够促进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沟通,可以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中的生活以及老师辛勤的工作。同时家园共育的策略中可以不定期开展家园的活动,例如家园共享会,家长老师经验分享会等各种形式。这样不仅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更可以避免家长对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产生不必要的误解,促进了在孩子教育问题的多方的共同解决。1.2 教师教学,家长助学。幼儿生活基本是“两点一线”———在幼儿园或者家中。家园共建可以使得幼儿白天在幼儿园中受到教师的教育,晚上在家中家长也能督促孩子复习白天所学。这样家园共建可以形成一个“教师教学,家长助学”的良性循环,推动幼儿学习的进步和提高。1.3 信息共享,目标统一。家园共建可以与家长很好的沟通后,制定家长和幼儿园都满意的教育目标。这样,幼儿园教师给家长分享科学的教学方法,家长也可以告诉教师:孩子对老师的建议和看法。实现了信息共享,统一促进幼儿良好学习,健康成长的目标。2.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2.1 认知水平差异。因为有的家长的素质和认知还达不到当前教育的水平,会导致家长对家园共育存在片面的认识,甚至是忽视这方面正确的认知。例如,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在幼儿园,幼儿园的教师就得全权负责,家长没有任何责任。当然,也有幼儿教师认为孩子出来幼儿园了,就应该由家长负责;如果是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教师又有担心家长的水平不够,家长也担心幼儿园教师的水平。这样家园之间沟通过于单向,没有办法很好地进行家园共育。2.2 互动不够积极。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家长和教师互动不够积极,甚至没有互动。个别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不关心,只是单纯的把孩子“放”在幼儿园,从来不参与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极个别作为教书育人的幼儿教师,在做家长工作的时候,为了不给自己增添麻烦,不能更好与家长沟通,不听取家长的意见,不知道怎么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2.3 沟通单向性。大部分幼儿和家长的眼里,教师是神圣的,也是至高无上的,他们都把教师说的话当成真理,从来不反驳,家长会几乎是教师的“一言堂”,家长被动地接受幼儿园的教学理念。相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家长对教师的不信任,觉得教师在幼儿园中对孩子存在偏差,不能很好与教师沟通造成了家园共育的阻碍。3.有效家园共育策略3.1 有效沟通,统一目标。家园共育最重要的就是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在实施策略的时候应该多增加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次数和手段方式,可以多分享经验,多邀请家长入园体验,这样可以有效交流,更好地解决问题。例如,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让幼儿帮忙让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更或者可以之间进行小组讨论,让家长和教师都能对问题进行表达,而不是仅仅由家长或者教师一言决定。这样有效得沟通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2 搭建平台,家园互动。现在社交工具层出不穷,在家园共育的建设中可以利用 QQ,微信,微博等聊天工具,教师可以分享孩子白天在学校生活的点滴,家长也可以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教师。这种线上社交既方便了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形成了家庭幼儿园之间的交互平台,拉近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幼儿园也可以利用平台让家长直接参与幼儿的教学,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磨合了亲子关系,使得孩子和家长之间敞开心扉,也使得孩子和教师之间流露出自然情感。3.3 丰富活动形式,促进家园共育。家长和孩子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加之现在家长普遍年轻,因此周末都会有相对空余的时间,幼儿园可以利用家长的空余时间组织各种活动,可以邀请家长走进课堂进行相关内容讲解,这样促进孩子认真听讲,也能让家长了解到教师的工作,一举多得。同时为了促进家园共育,还可以邀请家长参加相关厨艺、运动等活动,可以让家长深入园区进行厨艺比拼,或者一场亲子运动会,这样拉近了幼儿园、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家长在参与过程中给予了孩子极大的引导,这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也增加了家长和幼儿园的交互。加深教师和家长交流的同时,还在活动中,教师学到了跟孩子怎样更好地相处,家长也学到了如何教育孩子。这样,共同提高教育质量,使得家园共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结语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环节,家长的参与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同时教师能够及时和家长沟通,两者相互协调,紧密配合,可以使得孩子的教育获得高效的成果,为未来孩子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家长不断的参与,这样家园共育才能越走越远,教育形式越发展越好。参考文献:[1] 苟红梅.浅谈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5,(10):33-34.[2] 王彬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J].成功(教育),2013,(16):160.— 7 7 2 —万方数据

篇二:幼儿园家园共育实施方案

明节- - 家园共育活动方案

 清明活动分享

 一、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清明活动的内容。

 2.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

 二、 活动准备

 《清明家园共育》通知、清明照片墙

 三、 活动流程 1.教师向家长推送《清明家园共育》通知。

 2.家长按照通知要求,鼓励幼儿将清明活动照片带回幼儿园进行分享。

 3.教师引导幼儿与大家讲述照片内容。

 4.教师将幼儿带回的清明活动照片贴至清明节照片墙上。

 四、 活动建议

 1.教师放假前推送通知,家长有充足时间准备。

 2.即将结束假期时,教师需要再次提醒幼儿带照片回幼儿园,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3.小、中班幼儿通过语言表述照片内容。

 4.大班幼儿不仅可通过语言表述照片内容,还可用符号、文字等方式表述照片内容。

 5.可将活动照片进行分类后贴至照片墙,能加深幼儿对清明活动的认

  识。

篇三:幼儿园家园共育实施方案

园家园合作方案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化,家园共育已成为幼教界的共识,成为幼教发展的大趋势。为了促进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和谐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家园共育方案。

  一、目的:

  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指导家长树立家教中的可持续发展观,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家教原则与家教方法。

  二、理论指导:

  ①科学发展观;

  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③虞国庆厅长在 2009 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教育发展》;

  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彭建兰胡小萍编著。

  四、具体措施:

  (一)更新教育观念

  1、教师的观念

  (1)情感交流是家园有效配合的基础

  家园共育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认识到家园共育是幼儿园素质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情感交流,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要与家长交朋友、为家长、为幼儿着想,争取到家长的配合。

  (2)摆正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把家长放到与教师同等的地位,本着合作互助的友好态度,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同和支持。

  2、家长的观念

  良好的教育应该是社会、学校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向家长宣传科学保教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可见,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关键在于教师,怎样来让家长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呢?

  (1)利用好宣传栏

  我们充分利用家园宣传栏,向家长介绍班级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的内容、方法及教育意义,让家长了解新型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方式,并可以根据主题参与,提建议。通过宣传栏的充分运用,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就逐步与幼儿相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2)开展家长学校

  通过建立家庭教育工作制度,成立家长学校,挂牌并定期开展活动,聘请具有丰富教育理论知识、有着先进幼教工作经验的专家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不定期地为家长讲课,具体地指导家长,提升家长的理论层次和教育水平。

  (3)家园联系册和日常沟通

  通过家园联系册的书面对话和口头的直接交流,让家长深入了解自己孩子的优缺点,反思自己在教育中的方法、手段、观念的失误,从而进行改进,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

  (二)建立规范的家园合作制度

  1、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

  家长教育资源对于幼儿园来说是一种潜在的优势,我们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来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发挥其潜在的优势,对于幼儿园的工作有着良好的促进效果。

  2、成立家长委员会

  每学年在各班推选两名家长代表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工作,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召开家委会,让家长代表了解一学期的幼儿园工作计划,具体目标及措施,听取家委会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3、系统的安排每个学期的活动表

  我们在学期初定出一个初步的活动方案,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大概有些什么活动?自己能做什么?需要参与配合什么?

  4、开展家长会和半日开放活动

  每学期开学初召开一次全园新生家长会,并将班级家长工作纳入了教师考核之中,每学期开学初和学期末各班组织召开家长会各一次。每学期在各班召开一次半日开放活动。请家长来园观看孩子在园的生活活动,听课、评课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了解幼儿的各种表现和发展情况,亲身感受幼儿在园的成长进步,也及时发现幼儿的不足,同时和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联系和探讨,以寻求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达到最优化。

 5、利用节假日,搭起家园共育的平台。

  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元旦"等重大节日,我们都组织家园共庆活动。"三八"妇女节,孩子们给妈妈的一首歌,一个故事,一张贺卡等,表达了孩子们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让家长一起来庆祝,观看孩子们自己精彩的演出,家长们也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一同沉浸在节日的快乐中。

  6、网络上的交流

  随着网络的普及,我园创建了网站,开设了网上论坛,来吸引家长参与,开展家园互动,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大量有关幼儿教育的信息和资料供家长学习,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有时,我们还将幼儿在园学习、生活的图文发表到网站上,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情况,激发了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篇四:幼儿园家园共育实施方案

园家园共育模式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在幼儿时期,对幼儿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平等、尊重、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家庭、学校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陈鹤琴教育思想认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为儿童与父母的亲和力很深,相处的时间长,他们对儿童的影响也较大,往往儿童在学校得到的一些好处,抵挡不住家庭不利环境的影响;因而现今的中国家庭,更有联络的必要。” (2)教育与社会的逐步融合是大教育观念下的必然产物。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教育不可能在园所里单独进行,更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参与和大力配合,尤其是家长参与到园所教育中去能促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持续性。因为一个孩子,幼儿园和家庭走到一起来,大家的目标是统一的,那就是为孩子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为了个体生命

 健康成长而努力。幼儿园和家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家长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的核心。两者的教育对象是一致的,教育目标也是统一的,这就决定了两者必须相互协调、紧密配合。

 (3)区一向重视幼儿园和家庭合作沟通的重要性,在各个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探索研究家园共育的模式,一方面重视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一方面重视实践基础上的总结提高,总结高效实用的家园联系方法,让家园共育工作事半功倍。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目前外国的做法比较成熟,家园联系紧密。很多教育家做了很多尝试和努力,并且效果明显。如美国和日本,家园共育早已列为幼教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在推进幼儿教育,深化幼教改革的进程中,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家园共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家庭参与远远不够,教育的结构组成、内容方法上都单一简单,这也是中国的学前教育落后于国外教育的原因之一。今天的幼儿教育就是我们国家的明天,今天的幼儿就是我们明天的发展。一个幼儿关系的是几个家庭。独生子女多,由此衍生的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如家长过分溺爱,孩子缺少群体生活经验,有的孩子任性、独立性差,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指向有不合拍不一致的地方。我国家园共育虽然如火如荼,但家园共育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措施实施不到位、方式方法混乱、家长教师观念分歧、家长教育观念落后等问题。如家长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问题,把教育全部推给园所,存在功利性意识,迫切要求幼儿园多认

 字算数,学习各种特长技能,不顾孩子个性差异,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有的家长了解一些科学育儿的知识,但对一些大环境的影响却又显得无能为力。

 家园共育是学前教育的大趋势。教育本来就离不开社会,教育和社会相融合是必然的,学前教育也不可能脱离了社会和家庭,单纯阻隔在幼儿园内。家园共育是各层次教育自身发展的内部需要,也是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教育的这种社会化趋势要求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有机融合,幼教工作者必须看到家庭环境对幼儿发展影响的深刻性、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园共育的必要性,视家长为合作伙伴和教育资源,教师和家庭经常沟通,共商对策,互通有无,密切配合,达成一致共识,建立家园共育的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切实将家园共育作为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合力 。

 3.支撑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 (1)陈鹤琴的合作理论。陈鹤琴教育思想认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为儿童与父母的亲和力很深,相处的时间长,他们对儿童的影响也较大,往往儿童在学校得到的一些好处,抵挡不住家庭不利环境的影响;因而现今的中国家庭,更有联络的必要。” (2)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和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都强调人的因素和“以人为中心”。世界上没有两

 片同样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不可复制,都有与众不同的生命存在和呈现方式。加强家园联系,有助于独立个体的生命成长。

 (3)互动合作”理论。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可见,只有家园的互动合作,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经验。

 (4)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尤瑞•布朗芬布伦纳指出个人的成长、人类的发展会受到生态系统的制约,同样也离不开与其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社会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支持。这些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系统中的每一个因素都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从而构成了影响人类发展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幼儿就是在与其直接或间接交往的一切人及相互关系的作用和交往中不断成长的,是在与环境系统的亲身接触和体验中不断发展的,而家园共育就是要将儿童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得以整合和扩大,通过吸收教学媒体、社区资源及文化熏陶等力量的参与,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搭建一个系统的、可持续化的平台。

  (5)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生活向教育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幼儿教育更加重视幼儿园之外的潜在影响,尤其是家庭教育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体系中,家庭教育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园所教育的

 “左膀右臂”。

 (6)社会交换理论。

 人际间的社会交换源自于社会吸引,彼此之间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报酬将维持人们之间的相互吸引与持续交往。这个交换过程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流动的。家园共育即是将幼儿家长的育儿经验和幼儿教师的教子心得进行相互的交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最终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共育目的。

 4.课题核心内容的界定 (1)家。字义包括有房屋,家庭,家族,家姓以及家园、家人等意思。本研究中指家庭。

 (2)园。本研究中指幼儿园。从事学前教育的园所。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

 (3)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

 (4)模式。其实就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把解决某类问题的方法总结归纳到理论高度,那就是模式。模式是一种指导,在一

 个良好的指导下,有助于完成任务,有助于作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会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5.研究目标(从研究本身所要达到的目标论述,突出创新性与可操作性)

 (1)通过研究,建立新型家园关系,即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家长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的实施者。家庭和幼儿园本来就是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2)通过研究,探索家园共育的科学有效的方法模式,寻找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相互配合的现代共育的途径,为家园共育工作提供可操作性方法。

 (3)通过研究,探索围绕独立个体的生命成长过程中,优秀家园共育工作提供的良好环境在个体幼儿阶段起到的重大影响,转变家长的教子观,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4)通过研究,调动家长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探索学前教育与家庭、社会有机融合的有效契接,与教育的社会化趋势相合。

 (5)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科学地研究、有机整合教育资源的能力。

 6.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设计)

 (1)新型家园关系研究。要实现科学的家园共育,必须提高认

 识,转变观念,摆正关系。家长不仅仅是幼儿园教育计划的配合者,更是得力的合作伙伴和重要的人力资源。幼儿教师要与家长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共同育儿,切实将家园共育作为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具体内容为,一是全面分析研究家庭教育资源的特点,了解家长普遍存在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分析哪些因素是资源,哪些因素是通过沟通能容易解决的,哪些因素是需要下功夫纠正的。二是研究家长参与园所合作的有效方式,激发家长潜能,发挥家长在幼儿园工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2)家园共育的方法模式研究。重点是探索各种实现家园共育的有效方法,建立家园共育的高效模式。一是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如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参与园务管理等。二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联系沟通途径,大规模的家长学校集中解决共性问题、家园联系栏提供育儿方法、个案联系随即联络、亲子联谊和亲子运动会密切关系、电话随时沟通等。

 (3)独立个体的成长研究。这里所说的成长研究专指在家园共育工作提供的良好环境对个体幼儿阶段起到的重大影响。家园共育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整合并充分利用家庭中的幼教资源,是为了孩子的发展服务的,孩子的成长纪录、成果积累利于纵向研究。

 (4)家长健康育儿能力研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师教,并且将是终身教师。一是将家园合作做为课程架构中的一部分内容,是课程实施的强有力保证。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创设离不开有效地家园互动,在这种有机互动中,唤醒家长的主体意

 识。二是切实提供家长科学育儿的技术层面的支持和指导,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水平,真正携手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

 7.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1)准备阶段 选题,讨论家园共育现状,做好课题方案论证,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根据个人所长,做好分工。查阅文献,检索国内外关于家园共育的研究成果,制定研究目标和方法,制定课题研究制度、过程设计。

 (2)实施阶段 具体研究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组织课题开题,鼓励班级、教师担当开展家园共育的园本草根课题、进行某领域或某活动的大胆尝试探索。

 充分利用网络、图书等工具,充分检索有关家园共育的文献,整理有关文章、图片、视频材料,研究国内外相关的优秀成果,为本课题服务。充实研究资料,资源共享,做好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指导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加强课题过程管理,进行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园联系栏、个案联系、亲子联谊、亲子运动会等活动的资料积累,指导帮助班级、教师在以上活动中反省、总结、提升,探索高效模式探索研究。再指导下面家园共育活动工作。

 (3)总结阶段 整理资料,收集课题各阶段、各活动、各环节的总结、论文。撰写课题结题报告,申请课题结题鉴定。

 8.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

 具体设计)

 (1)问卷调查法。本课题研究中,针对性的设计调查问卷和观察问卷,其中,我们将有相当比例的开放式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现状及问题,及时了解家长育儿方面的信息,进行归总分析。通过观察问卷,引导家长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家庭中的言行举止,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内容为幼儿园日常保教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研究中,我们将在原用家园共育工作基础上,探索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园联系栏、个案联系、亲子活动等工作的高效模式。家园共育是实实在在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工作。

 (3)文献研究法。研究前和研究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图书等工具,充分检索有关家园共育的文献,研究国内外相关的优秀成果,为本课题服务。

 (4)个案分析法。学前教育不是流水生产线,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个体,每个人都不可复制,都有与众不同的生命存在和呈现方式。本研究中,我们将重视个别沟通、个体案例的分析,看到家园共育中的个性表现和动态发展评价,丰富课题的多元性。

 (5)

 经验总结法。研究过程中,将不断反省归纳家园共育的有效高效做法,各班、各教师相互交流学习,及时积累活动策略的得失经验,最终总结出家园共育的高效模式,实现提升进步,扩大研究成果。

 9.可行性分析及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选题的可行性。本课题既是学前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幼儿园实际保教工作的要求,研究本课题是当前教育社会化的大趋势所向,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选取本题,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升理论,理论联系实践的家园共育模式探索课题是幼儿园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过程即操作实践过程,总结过程即提升过程,再实践过程即再指导过程。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成为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最有力的保障。

 (2)课题主持、参与人员的可行性。课题负责人从事教育事业20 ...

篇五:幼儿园家园共育实施方案

园家园共育制度

 园长应熟悉并掌握家园共育的方法和渠道,负责或者督促相关人员组织和实施。园长要通过家园共育管理制度,发挥组织优势,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解决办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办园水平。

 一、园长指导,由教学园长具体负责主持制定全园的家长工作计划和撰写家长工作总结。

  二、每学年在各班推选一至两名家长代表的基础上成立家长委员会。

 三、根据工作的需要聘请有专长的家长为幼儿园的特别顾问,颁发顾问聘书。

 四、每学年开学初召开全园新生家长会二次。

 五、每学期由各班组织召开家长会一次,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

 六、每学年初完成新生和插班生的家访工作,并做好家访记录;对于特殊儿童可根据情况增加家访次数。

 七、各班每学年安排一次与全班幼儿家长的单独约访工作,向家长详细介绍幼儿在园的发展情况;平时根据工作需要随时与家长交流沟通,并做好约访、交流工作记录。

 八、建立家长宣传栏,每月更换一次家教宣传栏和班级家长园地内容。

 九、各班在每学期从第二月开始,每月向家长开放一次教育教学

 活动(观摩课)或亲子活 动。

 十、各班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和教育活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十一、各班主教老师每周三要与家长进行约谈。

 十二、各班教师每周必须更新博客及家园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情况。

篇六:幼儿园家园共育实施方案

共育的有效策略

 马克思说:“家长的行业,就是教育子女。”

 一、家园共育的含义“家园共育” 是指家庭与幼儿园共同承担育幼工作,并且在育幼过程中通过幼师与家长之间的分工配合,在幼儿教育的理念等方面取得一致性,来实现幼儿成人成才的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为什么要“家园共育”?

 (一)幼儿的发展是受“家庭、幼儿园、社会”三者的影响的结果家庭(土壤)幼儿园(水分)社会(阳光)幼儿发展( 种子)促进相互依存

 (二)世界评定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家园共育 英国潘格林幼教中心用了5年时间研究“让家长参与到儿童学习”后发现:“家长深入参与幼儿园教育、共同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是优质教育机构的重要体现。

 2017年6月中央电化教育馆启动全国“家园共育”百所示范园项目

 (三)国内外法规文件等规定:幼儿教育应践行“家园共育” 1999年,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和国际儿童教育协会(ACEI) 在《全球幼儿教育大纲》中规定:

 “幼儿的成长和教育是家庭、教师、保育人员和社区共同的责任。”家庭责任排在首位。 美国21世纪初修订了《家庭与幼儿园合作国家标准》(National Standards for Famiily一school PartnershipS),其规定:家长作为幼儿园生活的积极参与者,体会到他们自身与幼儿在园课程和活动等的紧密相关。

 (四)教育家倡导“家园共育” 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幼儿教育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任务,不是家庭单方面可以独立解决的,也不是幼儿园可以单独完成的,必须两方面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明显成效”。 幼教专家方明曾说过:

 “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就如车两轮, 必须同方向、 同步调前进,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五)家园共育成特色##幼儿园利用外来务工家长特点形成自己的家园共育特色。##幼儿园利用民间游戏研究形成自己的家园共育特色。

 (六)有关研究结果和经验也证明家园共育的优势国际组织伯纳德.范.利尔基金会的研究表明:家长是否参与学前教育,参与的程度如何,是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组织伯纳德.范.利尔基金会在总结资助世界各国发展儿童教育的经验时,指出家长参与是提高幼教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总之,家园共育的意义 1、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有助于家长转变观念,提高家教水平。 2、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有利于家园同步,形成家园合力。 3、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有利于家庭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课程建设服务。 4、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有利于教师自我成长,提高专业素养。 5、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有利于幼儿园师资互补,提高幼儿园声誉,扩大正面影响,有利于幼儿园办出自己的特色。

 三、家园共育存在的常见问题 请写出您在家园沟通时主要遇到了哪些问题?待会儿与其他学员一起分享您是怎样解决的。 学员1: 学员2: 学员3:

  学员4: 学员5: 学员6:

 四、家园共育的条件 有共同的目标 家长和教师的目标可能有哪些不同? 有相互信任 家长是否会无条件地信任教师? 有共同受益 家长和教师能从共育中分别得到什么收益? 有互补性 家长和教师各自会有哪些优势?

 五、家园共育指导原则 尊重家长 区别对待 要求适度 双向反馈 教育性 娱乐性 适宜性 针对性 发展性 经济性

 六、家园共育方法 ( 一)传统方法: 来园接待、面谈、家访、电访、短信、家园联系薄、家长问卷、家长园地、(半天 )家长开放日 、家园共育栏、家长委员会、家长会、 ( 二)现代方法: 家长学校、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家庭教育专题讨论会、父母座谈会、亲子同乐活动、家教论文评比(陕西师大附幼)、家长辩析会、专家咨询、家长助教活动(尤其男性家长)、幼儿园网站、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育儿茶座、教师个人(幼儿)博客、班级QQ群、梦网家园通、家长义工、母亲会所、美篇等。

 七、家园共育的途径 (一)教师要主动去了解家长。 (二)建立多渠道的沟通方式。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育儿知识培训与咨询,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四)充分整合家长资源,真正形成家园合力。 (五)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 (六)注重家园双方儿童教育观念的更新 七)制定完善的家园合作规章制度 除了上级部门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外,幼儿园可以结合家园工作实际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比如 《家园联系制度》、 《家园合作工作章程》、《家园合作注意事项》 等等,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建设高效家园合作机,帮助家长和幼儿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在家园合作中所担负的责,促进家园合作的顺利进行。 (八)创设融洽的家园合作氛围

 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用的较多较有效的: 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会、辨析评论会、父母沙龙、家长园地、家园小报、开放日活动、家长执教活动等。

推荐访问:幼儿园家园共育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幼儿园 家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