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观后感 >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五篇

时间:2023-01-08 18:10:06 来源:网友投稿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1  由白百合、吴彦祖主演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于8.13上映了。这部改编自熊顿的漫画描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么改编而成的电影是否成功呢?  今天看了场电影,滚蛋吧,肿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五篇,供大家参考。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五篇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1

  由白百合、吴彦祖主演的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于8.13上映了。这部改编自熊顿的漫画描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么改编而成的电影是否成功呢?

  今天看了场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其实说实话,没太感动到我,但是我感受到了作品当中所要强调的积极乐观的态度,整体上来说这部片子不是一个烂片,我私自认为在*电影市场只有正常片,烂片和佳片,不是烂片就都值回票价了,这部片子应该在佳片和正常片的中间,制作和感情还有传达的情感其实都比较上乘,可能是我泪点比较高,也可能是整个影片没有营造想让观众哭的感觉的桥段,因此我对这部影片的煽情其实是没有感觉的。

  这部片子其实笑点还是挺多的,我觉的张子萱怒侃前男友那段制片方也有点太腹黑了吧,感觉当时我的脑子里飘来的都是陈赫的声音,那个叫毛豆的小孩子懂得也真实挺多的,吴彦祖其实真的挺帅的,不过发际线真的是个问题,吴老板还是求你慢点老去,世界上美的东西真的不多,请让他再飘一会,还有需要吐槽的是吴彦祖的演技其实有点渣,尤其是有些戏,“演”的成分的确更多一些,最后一场戏还是倒数第二场戏,他拿着那个润手油的那段我真是觉得吴彦祖的演技还是需要磨练一下的,这让我想起来被偷走的那五年张孝全的那场手拿诺基亚手机的那场戏,我发现了太帅的男演员演哭戏也就是动情感的戏演的成分都很重,本来是很悲伤的桥段,但是反而让人出戏啊。这又让我想起了让我真的哭的稀里哗啦的大白,我真觉得大白的演技棒棒哒,而且进入那个太空的大白真的已经回不来了。

  这个影片其实作为小妞电影对于白百合来说还是很成功的,整个女猪脚二次元的感觉都展现出来了,而且笑点很多,虽然是个悲伤的故事,但是其实影片并不悲伤,反而更像是一个轻喜剧,笑点挺密集的并且不是让人很冷的笑点,如果那些想要放松找开心的朋友的话当然可以看看了,的确很不错的,如果想让心灵震撼一下想让自己哭一下的朋友希望你泪点低一些,因为实在是没到那个份上,整体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电影,但是属于乐一乐就过去的,留在记忆里的不多,也许我们所需要的也不多,真的只是乐一乐。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2

  这片子一直没看,今天才翻出来看的,很多年之前我在天涯上追过熊顿的帖子,还鼓励过她,让她加油,可是,生命真的很脆弱,再坚强再乐观的人在死亡面前都太渺小了,白百何太出彩了,演技朴实自然,让人能量满满,再加上真实故事的悲伤结局,真的挺感动的。

  没有大段渲染悲情,然而是把熊顿的乐观积极展现的淋漓尽致。结尾的几段离别,无需刻意煽情,只是那股最真实最细微的亲情和友情,就直击内心最脆弱的地方。熊顿虽然走了,但她想留给世人的乐观和美好都留下了,导演也用熊顿式的幻想方式表达了珍惜生命、追求梦想的重要。个人认为这是白百合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部小妞电影。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说的就是笑容如同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一样灿烂的二十九岁痴女子熊顿。说她痴,是因为她可以那么顽强乐观地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哪怕面前的对手是死亡。 熊顿走了,可是她留下的笑容和温暖一直都在,就像梵高笔下的向日葵。虽然电影中的故事情节跟真人真事有所出入,但是那种乐观温暖的情绪传达得很好,很感染人。

  熊顿,愿你在天堂也能一直这么开心,愿所有人都能远离病痛!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3

  这本书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就读完了,写读后感是最近的养成的还不能叫习惯的习惯。这期间度过得书不只这一本,但却是让我有所感有所想的,简单写写,以记录我的思绪。

  知道这本书是从报纸上看到本书的作者——熊顿离世的消息,才知道了有这样一个坚强乐观的有才华的女孩顽强地同疾病斗争。报道说,熊顿一直坚信自己不会死,在抢救的最后一刹那,还高喊着“滚蛋吧!肿瘤君”,一个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命运的女孩最终没有逃脱疾病的魔爪。因为自己的朋友接二地也因为疾病离开了,所以对此情此景有更深的体会,便找来这本书读一读。

  薄薄的一本,彩色印刷。拿到手后便亟不可待地读下去。

  作者描绘的是自己发病、治疗、出院、病情反复的这一过程。在这期间,有她朋友坚定的支持和关怀,有父母对她无微不至的照料,更多地是她对疾病的乐观,医生、病友都被她调侃一番。在这欢笑的背后,是无法言喻的疼痛,这种疼痛是普通人难以理解的。但有了家人的支持,这个坚强的女子又顽强地站了起来,每看到此情此情,内心总是那么不*静,双眼也渐渐模糊。但这个女子又很快让你破涕为笑……

  美好的事物为什么总是那么短暂,这么好看的一本漫画书就这样戛然而止了。此书出版时熊顿还在世,记得书上还说收入的多少会转到作者的基金。刚刚我为了确定题目的标点又查了下本书,相关的还看到了熊顿之前的作品,但我是那么的不敢看。看到她的书就会想到她再也没法创作了,人们没有那么幸运去拜读她的作品。或者是上帝太喜欢她的漫画了,才找急忙慌的把她带走。

  人是最坚强的,也是最脆弱的,活着的人们请珍惜每一天。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4

  用电影来表现死亡,其实和人面对死亡一样,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尤其是在自己已经明确知道自己所剩时日不多的情况下,如何来度过这生命中最后的这一段时光,也许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后的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遗愿清单》里,杰克·尼科尔森饰演的大亨可以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将人生中的欢愉全部经历一遍,而到了黑泽明的《生之欲》里,志村乔最后的行动则是真正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不同的人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其实更多的是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滚蛋吧,肿瘤君》里的熊顿其实还是和上面提到的那些人有着不同,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无论是尼克尔森还是志村乔,他们都已经老了,死亡基本上也已经属于了一种自然规律的更替,但对于熊顿来说,不到30岁的年龄就像一朵还未真正盛开的花朵,就要凋谢了。鲁迅先生说过,所谓悲剧,就是将美毁灭给人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滚蛋吧,肿瘤君》的故事似乎注定只能是一场悲剧。可事实上,整部电影带给观众的,却绝对不仅仅是眼泪,还有着更多的笑声。

  整部影片,前面一个小时几乎就是一场喜剧,生活中大大咧咧的熊顿有了男友却经常闹笑话,和闺蜜是死党却有时让她们无可奈何,在工作中直来直去经常得罪上司……*常生活里的熊顿和那些千千万万生活在大城市的青年没有什么不同,看起来散散漫漫,但其实对于生活却是充满热情。重要的是,影片的前半部分里的这些喜剧元素其实更多的是想利用这些细节来反映一个在城市打拼的普通女孩子的喜怒哀乐和真性情,让人更对于她后面突如其来疾病有了更多的同情。

  影片的后半部分,基本上转入了催泪的模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催泪,几乎依靠的并非是单纯的“煽情”模式。恰恰相反,电影到了这一部分才真正显示出了它的“面对灾难勇敢乐观面对”主题。熊顿虽然知道自己罹患重症,但是她依旧以自己既有的那种乐观和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病情和生活:和朋友们一起嗨皮,和病友一起体验夜里疾驰的快感,和同病室的小病友建立深厚友情……重要的是,她依旧坚持着自己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在喜欢了的主治医生之后,勇敢的用各种方式来接近和表白。这些细节,在影片后半部分依旧是充满喜剧色彩,却是让人看得笑中带泪,喜中有悲。

  影片让人感动,一个重要的原因自然是与白百何在影片中的精彩表现密不可分。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白百何的耍宝扮萌依然是她习惯的“小妞电影”的必备招数,发现前男友劈腿让人似乎穿越回《失恋33天》,生病住院的戏份又有点像《分手合约》,对男主角死缠烂打难免让人回忆起《被偷走的那五年》,这些情节并非是似曾相识,而更像是说明着她在这一类电影中别人难以企及的地位和优势。而在演绎深情和苦情戏上,她的表现更是令无数观众落泪。这种在喜剧和悲剧模式之间“自由转换”的能力,体现的是一个演员深厚的功力,走心且深入角色。对于白百何而言,这个暑期档注定会不*凡,她主演的《捉妖记》已经创下华语片多项票房纪录,更令她成为新一届“票房女王”。而之后的《滚蛋吧!肿瘤君》和《恋爱中的城市》接连上映,更是将这一个暑期档变成了她展示自己实力的舞台。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5

  即便在有白百何出演的电影里面,《滚蛋吧!肿瘤君》大概是她到目前为止表现最好的一次——还是绝症女王的老角色。记得在韩延《第一次》里面,白百何还是一个既霹雳又可怕的摇滚女造型,灾难程度直接暴露了整部电影的糟糕水*。也就是短短三年间,白百何确实进步很大,直接把*电影带进了票房的“黄白时代”(黄渤、白百何),近乎奇迹。

  大概是联想到最近的动荡局势,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片头的消防告示。知名小品演员朱时茂一如既往地说出了金句:做自己生命的导演,正能量永远第一。在这个时代,正能量等于安全。整部电影,就是一个“做自己生命的导演”的绝症故事。

  在了解到电影的拍摄套路以后,《滚蛋吧!肿瘤君》的后半段,尤其是尾声,我压根不想看。熊顿的人生追悼会被很多人点赞,认为死得洒脱,活得精彩,甚至很多人也直观联想到了眼下的天灾人祸。可是,跟死神有过接触的人,真得是这样的异想天开,天真任性么?

  去年美国有一部绝症电影叫《星运里的错》,主人公说出了一部绝症电影的情感精髓,那就是痛苦要求被感受到。《滚蛋吧!肿瘤君》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像文艺小年轻一样,列出了人生必须完成的清单,幻想与帅医生的浪漫爱恋,对父母有无限的愧疚。在那些乱入的画风中,有美剧的《行尸走肉》,有浮夸的韩剧,有科幻动作片,闯关游戏以及写真集……即便这一切完全没有发生,然而借助熊顿的浮想联翩,电影把一个寻常都市女白领的人生诉求,展现得五光十色。冰封的三里屯SOHO,这里曾是白百合的人生福地(《失恋33天》)。闪光灯的摄影棚,虚假的鹅毛大雪,令人恍惚是在看《小时代》。日暮又清晨的北京城,东三环的城市景观与本土都市爱情片无异。

  有人说,《滚蛋吧!肿瘤君》是在抗拒煽情。然而,我不知道把与死神的亲密接触摆放在这样一个刺眼又醒目的境况,它不是煽情又能是什么。或者,如果抗拒煽情,那么,电影里的医院就不应该是那样的超现实存在,一尘不染,有如发达国家的高级加护病房。要知道,《滚蛋吧!肿瘤君》并没有抛开至爱亲友团的身份职业,他们也只是这个茫茫都市里的小白领,然而,她们总是像进欢乐谷一样,布置着静安庄的租房,进进出出于光鲜亮丽的医院饭店。更不要说,从头到尾,熊顿家好像一点都没有担心过她的医疗费用。

  怕死是人之常态,怕生病则是*人的常态。对一个北漂女青年,《滚蛋吧!肿瘤君》却把这个悲剧事实给掩盖跟柔化了。即便它不是一部批判社会现实的电影,需要商业的包装,需要广告片一样的精致,可是,这些跟幻想画面一样不现实的现实场景,多少令人有些出戏。如同熊顿美化了自己的想象,韩延进一步在做的,也是美化了熊顿的人生现实,对一个癌症病人的临床表现可以说是彻底失真的,好似癌症也不过如此。就说表现尚佳的白百何,她也仅仅是剃了光头,从头到尾都是气色红润有光泽,敢情这是进医院治病还是去疗养了,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真实的死亡,其实常人都是排斥的。《滚蛋吧!肿瘤君》用讨巧的手法,顺利克服了这一层障碍,并让观众为一个别有新意的追悼会所打动。实际上,熊顿所操心的依然是自己的小世界,劈腿的ex,医院里的医生,病房的病友……她进入到常人所无法体会的另一个世界,傻笑连连。这种环保无害的健康姿态,似乎令人不忍去批评与她。毕竟*还有句老话:死者为大。

  所以,《滚蛋吧!肿瘤君》所拥有的只是那些花式片段,是熊顿做了自己生命的导演。这种无害小白兔的制作手法,成功利用了电影的麻醉效果和解压功能。但光有这些,很难让它在深度上胜出别人一筹,更无法在泛滥的绝症电影里面脱颖而出。它所制作的不过是一粒苦味帖。即便嘴里已经五味杂陈,脸上却得佯装出幸福的笑容表情。至少,观众所看到的是这样的,并且信以为真。

推荐访问:观后感 滚蛋 肿瘤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五篇 《滚蛋吧 肿瘤君》观后感1 《滚蛋吧 肿瘤君》观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