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发言稿 >

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时间:2022-08-21 17:05: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研讨交流发言材料,供大家参考。

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4 篇

  【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犹如基石,支撑着党的事业不断发展进步,为共产党人树立了精神丰碑。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凝聚起奋勇前行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一、坚持内化于心,在把握实质上下功夫。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完善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新时代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学习宣传阐释好伟大建党精神,在全党全社会激发起继往开来、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一要学深悟透。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一切奋斗、一切创造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原点和思想基点,要全心投入,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要认真学习领悟党的革命精神、为民情怀,深刻理解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将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内在自觉。二要宣传宣讲。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基因密码。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宣

 传宣讲工作大众化的抓手和路径,把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讲透彻,把党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先进典型故事讲生动,充分发挥面对面、互动式宣传宣讲的优势,不断增强宣传宣讲的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三要研究阐释。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新时代党建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要深入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研究阐释,搞清楚、弄明白其中蕴含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时代逻辑,从中感悟党的思想伟力、借鉴宝贵的经验、汲取奋进的力量、坚定发展的信心。

 二、坚持外化于行,在实践笃行上做表率。伟大建党精神,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拓前行。我们要不断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以坚强党性、过硬作风取信于民、引领群众。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感悟其中蕴含的强大真理穿透力、价值感召力、实践引领力、文化自信力,从而将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责任担当,转化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行动指南,转化为勇于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内生动力,不断提高政治能力。二要践行党的宗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要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自觉把解决群众烦心事、揪心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通过为民办实事,在为人民服务中答好时

 代答卷,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要保持清廉本色。保持清廉本色是共产党人的基本标准,也是成为一名好党员、好干部的必要前提。要严守党纪国法,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对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保持高度警惕,努力做到自警自省、慎独慎微,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从而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政风、促进民风。

 三、坚持转化为果,在推动发展上求实效。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切实将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促进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一要促进思想境界升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奋斗。二要推动工作作风转变。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宣传工作者在工作岗位上更要兢兢业业、勤政务实、以身作则,以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勇气进一步激发担当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保质保量地完成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各项任务要求。三要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从伟大建党精神中不断汲取信仰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实干的力量,自觉接受精神洗礼,提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二】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32 个字:“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精辟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特质。伟大建党精神产生于伟大建党实践,是共产党人宝贵精神财富,对于我们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一、赓续血脉,把握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与流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的精神发展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辉煌成就,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红色基因,内含着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走向何方”的精神密码,是整个精神谱系的“源代码”“根目录”。在百年风雨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建党精神为发端,领导人民奠基了座座精神丰碑,构筑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形成了厚重的精神谱系。这一系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展示,构建起了党的事业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呈现和拓展,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一百年来,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源头”涵养了整个精神谱系,各伟大精神作为“支流”展现了伟大建党精神内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

 神,守护好党的“精神源头”,丰富壮大党的“精神支流”,传承好党的红色血脉。

 二、培根铸魂,构建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心中怀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培根铸魂,方能构建精神家园。伟大建党精神激励了共产党人为之英勇奋斗,许多共产党人为实现理想而献出了生命。面对生死考验,他们坚信“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的精神生动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勇豪迈,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新时代,我们只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才能永葆伟大建党精神的红色底色和忠诚底蕴;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守好信念的根基和信仰的灵魂;才能构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提升精神境界、获得精神支柱、拥有精神力量,厚植为民情怀,不负人民期望;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忠实践行者。

 三、自我革命,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建设史,就是一部不忘初心、勇于自我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能够由小到大、从弱变强,走向百年大党强党,其动力源于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指向,其密码在于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以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鲜明品格。为了践行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及时克服和纠正了党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确保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证了党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新时代,我们只有弘扬伟大建党

 精神,才能牢记初心使命,站稳人民立场;才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才能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力量。

 四、凝心聚力,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总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主动联合各方力量,实现统一合作,建立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爱国统一战线,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夺取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今天,我们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但我们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风险并存。新征程上,我们只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才能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32个字的伟大建党精神短小精悍,指明了党的奋斗目标,昭示了

 党的使命担当,揭示了党的政治品格,是对百年来我们党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所形成的伟大精神的高度凝练。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信仰 。即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持,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守。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力量之源。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追求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历史大势、洞察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党精神上的“钙”。一个拥有理想信念的政党,才能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才能让人民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抱着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接力奋斗,实行改革开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让中国人民富了起来;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人民强了起来,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东方、走向世界。正是中国共产党对真理的坚持和对理想的坚守,我们才能始终坚定前行的方向。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饱受欺侮、人民生活苦难的时局,与生俱来就怀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誓为改变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而奋起抗争,立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应有之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着为人民谋求利益的价值观念,自觉承担起人民对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向往而应有的责任。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尽最大的努力为人民增进福祉、为人民争得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在新时代前进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只有牢记根本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才能永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治本色,永葆年轻活力。

 (三)“不怕牺牲、英勇 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于斗争中诞生,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实现了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

 历史性变革的伟大成就。正是在这种前赴后继、赓续奋斗当中,中华民族才能够从积贫积弱走向国富民强,从备受欺凌到屹立世界东方,实现沧桑巨变。对党忠诚就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忠于党和党的事业,服从党组织安排,坚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负人民就是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切实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最根本的职责要求。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将“对党忠诚、永不叛党”郑重写进入党誓词和党章,立志成为精诚团结、纯洁而又有担当的执政党,使得党能够发展壮大为如今 9500 多万人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百年来,正是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赤诚之心,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伟大胜利和卓著功勋。

  伟大建党精神孕育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之中,深刻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昂首阔步的精神风貌,构筑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精神谱系。在新...

推荐访问: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言材料 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建党 研讨 发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