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1979年的文艺复苏与文艺界的风波5篇

时间:2022-08-21 10:30:01 来源:网友投稿

1979年的文艺复苏与文艺界的风波5篇1979年的文艺复苏与文艺界的风波 一、1976-1989的文学思潮从1976年到1990年代中期的二十余年的文学思潮发展演变,可以大致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新时期初期的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979年的文艺复苏与文艺界的风波5篇,供大家参考。

1979年的文艺复苏与文艺界的风波5篇

篇一:1979年的文艺复苏与文艺界的风波

1976-1989的文学思潮从1976年到1990年代中期的二十余年的文学思潮发展演变, 可以大致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新时期初期的文艺复兴阶段, 80年代前期的文艺争鸣和文艺思潮演进阶段争鸣和文艺思潮演进阶段, 80年代后期的文艺思潮新变阶段, 90年代的文艺思潮发展阶段。通过对这几个阶段文学现象的归纳、 梳理, 可以清晰地标示出我国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80年代后期的文艺80年代文学思潮

 新时期文学的前奏可以上溯到1976年4月 “清明节” 前后, 人民群众冲破当时的严厉禁令, 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 容的“天安门诗歌” 运动。

 这场诗歌运动所引 发的机缘是政治性的。

 它主要利用 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了 对“四人帮” 祸国殃民的愤怒与谴责,表达了 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谴责,爱憎之情判然, 体现出 文学极强的现实功利性。诗中所体现出 来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深沉思考,直面现实的战斗式的人文精神,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思潮趋向。( 一)

 新时期初期的文学复苏

 尤其这些诗歌在1977年以后结集出版, 使得“天安门诗潮” 中的文学精神得以迅速广泛地传播,并引 发了 新时期文学初期的“伤痕” 类型文学创作的出现, 同时, “天安门诗潮” 也是新时期文学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悲愤” 式悲剧文期文学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学审美形态的滥觞。悲愤式悲剧文

 《天安门诗抄》 ——五言诗一 一夜春风来, 万朵白花开。欲知人民心, 且看英雄碑。二 欲悲闻鬼叫, 我哭豺狼笑。撒泪祭雄杰, 扬眉剑出鞘。三 天惊一声雷, 地倾绝其维。顿时九州寂, 无语皆泪水。相告不成声, 欲言泪复垂。听时不敢信, 信时心已碎。

 1978年5月 11日 《光明日 报》 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重要文章, 引 发了 “真理标准问题” 的大讨论,这标志着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真正深入。

 1979年以后,文艺界开始大规模平反, 包括右派作家案、 “胡风反革命集团” 等在内 的大批冤假错案, 为一大批在“文革” 中被判为毒草的作品恢复名誉到1980年判为毒草的作品恢复名誉。

 到1980年, 包括《收获》 、《当代》 、 《十月 》 、 《钟山》 、 《花城》 等十多 个大型文学刊物和省市所属的文学月 刊, 纷纷创刊或恢复出版,仅省级以上的文学刊物已超过200余种, 为文学发展提供了 众多 的阵地, 文学界开始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包括《收获》

 《班主任》 、 《歌德巴赫猜想》 、 《一月 的哀思》 、 《伤痕》 、 《内 奸》 、 《报春花》 、 《小草在歌唱》 、 《爱是不能忘记的》 、 《西线轶事》 等一大批优秀作品问世。王蒙、 刘绍棠、 邓友梅等一批1957年被打成“右派” 的作家纷纷亮相。刘心武、 蒋子龙、 张洁等一大批新锐作家登上文坛。

 文学题材上突破了 原有的禁区, 历史与现实的生活场面,均可以在作品中看到, 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也日 益多 样化, 尤其是“朦胧诗” 、 意识流小说、 风俗画小说等文学新式样, 为中国当代文学平添了 新的色彩。

 在新时期文学初期, 1979年10月 30日 至11月 16日 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 是一个重要事件, 它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 。

 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对大会的祝辞, 提出了 一系列的有关文艺的新的观念原则。

 《祝辞》 指出:

 “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 由发展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 由发展, 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 由讨论。

 ” 对文艺的“行政命令必须废止” , 作家“写什么和怎样写” , “不要横加干涉。

 ” 这对新时期文学在恢复期里大步走向繁荣起到了 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艺

 1980年前后, 是对西方各种名目 的现代文艺的简单评介时期。

 20世纪以来重要的现代派现象逐一在文坛亮相。

 据不完全统计, 从1978年到1982年五年间, 在全国各种报刊上发表的介绍和讨论西方现代派文学问题的文章, 将近400篇。

 波特莱尔、 卡夫卡、 加缪、 萨特、贝 克特、 海明威、 福克纳、 乔伊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博尔赫斯海勒等陌生的外国现代派作家名字博尔赫斯、 海勒等陌生的外国现代派作家名字, 逐渐被文艺界所熟悉。

 除文学以外, “新潮” 电影、 新潮音乐、 新潮美术等思潮也同时涌动。

 不过, 这个时期,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介绍, 还停留在零散的、 常识性的、 同时也较为冷静、 客观的阶段, 广大作家和读者并未把主要兴趣放在这上面。逐渐

 80年代前期 文艺论争1、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论争对“文艺从属于政治” , “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 提出了 置疑。对文艺自 身发展规律的重视和重新认识,为1980年“二为” 方针( “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

 的提出 作好了 理论和舆论准备。陈恭敏 《工具论还是反映论——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上海文学》 评论员 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工具’ ’ 说》 。

 2、 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对现实主义中真实性的重新认识。

 对生活事实与生活真实, 生活本质与生活真实,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真实性与倾向性等问题进行了 讨论,廓清了 一直以来对现实主义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观念, 对以真实性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达成了 共识,念, 对以真实性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达成了 共识,确立了 新时期文艺复苏的方向。讨论所涉及的作品有《班主任》 (1977年) 、《伤痕》 、 《失去的爱情》 (1978年) 、 《乔厂长上任记》 、 《我该怎么办》 (1979年) 、 《在社会档案里》 (1979年) 、 《女贼》 、 《爱, 是不能忘记的》 、 《人啊, 人》 、 《夏》 、 《人到中年》 、《公开的情书》 和“朦胧诗” 等。

 3、 对文学中人性、 人情、 人道主义的讨论。基于对文革文学的反思, 文学开始呼唤人的尊严、 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

 关注文学中关于人的“异化” 问题。关于现代派的讨论4、 关于现代派的讨论:论争由徐迟1982年发表的《现代化与现代派》 一文引 起。需不需要现代派; 现代派好不好; 现代派与伪现代派。

 二、 80年代前期文艺思潮( 一)

 文学潮流1. 伤痕文学:

 直接起因 于揭露文革的灾难, 描述知青、 知识分子、 受迫害的官员 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

 伤痕文学走出 了 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 直面血泪人生。

 蓬勃发展时间为1978年间刘心武的- 1980年间 。

 刘心武的《班主任》 (1977年11月 ) 用 艺术的形式对刚刚逝去的文革提出 了 质疑, 标志“伤痕文学” 的发端。卢 新华《伤痕》 、 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 冯骥才《啊! 》 、 莫应丰《将军吟》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 陈国 凯《我应该怎么办》 等。年

 2. 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 现的一种文学思潮, 是伤痕文学发展的深化和必然结果。

 反思文学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 起来, 深刻揭示了 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重要作品:

 高晓声 《李顺大造屋》 、谌容《人到 中 年》 、 张贤亮《灵与 肉 》 《绿化树》 。3. 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的思想内 容旨在呼唤、 表现城市和乡 村的变革。

 蒋子龙是改革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其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是 “改革文学” 开启风气之作。

 重要作品: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燕赵悲歌》 、 张洁《沉重的翅膀》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 何士光《乡 场上》 、 贾平凹 《腊月 ·正月 》

 三、 80年代后期文学思潮时代背景:

 中国的改革全方位化, 深入化和快速化。( 一)

 文学发展状况1985年起, 文学进入新变时期, 出 现了 鲜明个性和风格独特的作品。

 如郑义的小说《老井》 、 张贤亮的《男 人的一半是女人》 、 莫言的《红高粱》 、 刘 索拉《你别 无选择》 , 韩少功的《爸爸爸》 、 方方的《风景》王朔的《顽主》 等景》 , 王朔的《顽主》 等。文学的本体性受到关注。

 作家尤其关注文学形式的意义、 价值和作用 , 表现生活替代了 “反映生活” , 文学观念发生了 整体位移。文学生命意识的觉醒。

 文学中性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张扬。

 如张贤亮、 王安忆、 贾平凹、 铁凝、 刘恒等的小说创作。

 重要的文学创作潮流:寻根文学、 先锋小说、 新写实小说。A. 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

 韩少功、 张承志、 阿城、 郑义、 贾平凹、 莫言、 王安忆。

 把目 光投向了 民族文化, 尝试以现代意识去观照民族文化传统以及民族心理深层的文化积淀, 从文学与文化的关系 中去寻求民族文化的根求民族文化的根。B. 马原、 洪峰、 余华、 格非、 苏童的“先锋小说”致力于艺术创新, 把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推向了 极至。C. 80年代末池莉、 方方、 刘恒、 刘震云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 主张还原现实生活的原生态, 直面现实, 直面人生, 注重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烦恼与欲望, 追求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

 ( 二)

 文学论争1、 文学主体性的讨论。

 1984年到1987年,刘再复发表了 一系 列围绕“人的主体性” 来研究文学的论著, 引 起讨论。

 有关文学主体性的争论焦点是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和人的主体性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社会的关系问题。2、 文化寻根的讨论。

 文学论争从纯粹的文学作品变化到对纯粹理论的争鸣。

 文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 显示出 强烈的本土意识, 出 现了 “文化寻根” 热等, 出 现了 以地域文化为明显标识的作家。

 如韩少功、 李杭育、 郑万隆等。

 文学的本体性问题本质上属于文学价值的判断问题。

 过去十年里, 新时期文学无论是创作还是理论批评, 都是自 觉或不自 觉地在文学与社会的对应层次上寻找自 身的价值、 判定作品的优劣文学的轰动效应也产生于此劣。

 文学的轰动效应也产生于此。

 80年代后期,作家们在“写什么” 和“怎样写” 两大命题面前, 更多 地关心后者。

 “形式” 的意义、 价值和作用 , 在作家们的创作观念中日 渐强化起来。年代后期

 3、 关于重写文学史的讨论1988年4月 , 《上海文论》 开辟“重写文学史” 专栏, 陈思和、 王晓明主持。

 重写文学史, 是80年代后期文艺观念深刻变革的结果。也是引 进西方文艺批评观念的结果。主要是文学回归自 身的呼声主要是文学回归自 身的呼声 , “使之从从属于整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下摆脱出 来,成为一门 独立的审美的文学史学科” 。

 重写文学史的提出 , 又以此引 发了 人们对文学的历史反思, 促使文学进一步脱离主流话语、 向社会的边缘位移, 引 发了 文学观念上的变革。“使之从从

篇二:1979年的文艺复苏与文艺界的风波

1 2/201 4第十六章 文学“新时期” 的想象——文学与新闻系 张文通

 一、 “转折” 与文学“新时期”• 1976年, “四人帮” 的垮台宣告了 “文革” 的结束, 人们把这个历史的新阶段称为“新时期” , 文学也沿用了 这个社会政治层面的概念。• 人们习惯上把1976年10月以后的文学,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6/1 2/201 4全会以来的文学, 称为“新时期文学” 。• “新时期文学” 的发生, 被看做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另一次重大“转折” 。

 • “新时期文学“的” 转折“, 表现为文艺激进派主要依靠政治体制” 暴力“所开展的” 文化革命“, 也为政治体制的” 暴力“所中断“。• 1976年10月, 随着“四人帮” 被粉碎, 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全国上下、 各行各业立即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拨乱反正” 运动, 文艺界也不例外。

 文艺界的“拨乱反正” 主要包括:

 为文艺正名, 人性、 人情和人道主义的讨论。

 这些都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1 2/201 4

 文艺界的拨乱反正——批《纪要》 , 清流毒, 平冤案。拨乱反正是思想解放的内 容之一, 最初两年, 文艺界集中批判“四人帮” 的阴谋文艺与文艺黑线专政。1979年1月 , 陈恭敏发表《工具论还是反映论——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年 月与政治的关系》 ; 1979年4月 , 《上海文学》 评论员 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说》 。上海文学评论员 文章6/1 2/201 4

 • 1979年10月 30日 召 开的第四次文代会和1980年7月 26日 《人民日 报》 发表的社论, 明确把“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和“双百” 方针作为新时期文艺的基本方向和政策, 取代了 “文艺为政治服务” 的口 号, 使文艺从政治的附庸地位解脱出来, 完成了 新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转折要转折。6/1 2/201 4

 • 转折的意义:• 1、 离弃” 文革“的极端化而恢复” 十七年“文学的” 主流“状况。• 2、 复活” 十七年“中受到压抑的” 非主流文学“线索,建立与五四” 人的解放“的启蒙文学的关联。建立与五四人的解放的启蒙文学的关联。6/1 2/201 4

 二、 体制的修复和重建• 中国文联, 作协• 第四次文代会• 国家和执政党在文艺方针、 政策上也作出了调整。• 写作、 批评的自由度增加。• 80年代文学在社会政治• 80年代, 文学在社会政治、 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位置, 成为政治表达和情绪释放的重要载体, 而流行文化又尚未形成一定规模, ” 纯文学“拥有大量的读者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位置成6/1 2/201 4

 三、 文学规范制度的调整• ” 新时期“政治、 文学体制对文学生产的控制、 规范方式,与50‐70年代并没有很大的不同。• 一方面是对” 越界“的观点、 创作的批评、 惩戒, 另一方面则是对合乎规范的作家作品加以褒奖。• 与” 十七年“没有制度性的文学评奖不同, ” 新时期“开与十七年没有制度性的文学评奖不同,始重视奖励制度的设立。• 一是1981年设立的茅盾文学奖, 另一是90年代设立的鲁迅文学奖6/1 2/201 4新时期开

 四、 80年代的作家构成• 80年代作家的” 主体“, 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

 一是在50年代因政治或艺术原因受挫者。

 他们在80年代被称为” 复出作家“。• 80年代作家的另一重要构成, 是” 知青“的一群。• 一些” 文革“后已届中年才进入写作活跃期的作家。些文革后已届中年才进入写作活跃期的作家。• 女作家• 70后作家• 第三代诗人6/1 2/201 4

 五、 文学著译的出版• ” 文革“的文化封锁的” 开禁, 首先是从被禁锢的革命文艺开始的。• 接着, 中外文学名著的翻译出版也逐渐放开。• 现代派文学• 现代派文学6/1 2/201 4• 马尔克斯

篇三:1979年的文艺复苏与文艺界的风波

 80— — 90 年代文学思潮

 .

 第一节

 80 年代文学思潮

  80 年代的文学思潮,基本循着‚人‛的观念的现代性探求 、文学本体的现代性建构这两条轨迹前行,形成了新时期文学汹涌的人道主义、人文精神主潮。其大致经历如下:

  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辨识和争鸣。

  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 ‚清除精神污染‛和对所谓错误作品的批评。

 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鸣。

  对文学方法论和文学主体性的讨论。

  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

 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辨识和争鸣

  1979年1月,上海《戏剧艺术》发表陈恭敏《工具论还是反映论——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一文,对长期统治中国文艺界的权威理论‚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大胆地提出了质疑。

 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事件。

  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定下了基调。此后,文艺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得以再次确立。

 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 有关现代派的正式大讨论是由徐迟发表的《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引起的。

  冯骥才、李陀、刘心武以通信的方式就此展开了积极的讨论。

  针对他们的讨论,《人民日报》《文艺报》发表了文章,批判西方现代派,认为现代派是现代艺术的倒退,宣扬的是个人主义的苦闷颓废情绪。

 . 关于现代派文学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学界关心的问题。徐敬亚在《崛起的诗群》中 对此 作了较为全面而准确的概括:

  一注意表现人的自我心理意识 ;

  二追求形式上的流动美和抽象美 ;

  三反对传统概念中的理性和逻辑 ;

  四主张表现和挖掘艺术家的直觉和潜意识。

 “清除精神污染”和对所谓错误作品的批评

  1983年下半年至1984年初,文艺界展开了名为‚清除精神污染‛的斗争。这场斗争从批判诗人白桦创作的电影剧本《苦恋》和根据这个剧本改编拍摄的电影《太阳和人》开始。

  ‚清除精神污染‛和‚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涉及不少有探索勇气和有创造力的作家、理论家,他们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伤害,有些人从此在文坛上消失。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鸣

 1978年初,朱光潜率先发表《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的言论概述》一文,引发了文艺界对人性、人道主义及异化问题的关注和争论。

 这次有关人性、人道主义及人的异化问题的讨论,涉及许多理论问题,大致可以概括为:

  1. 关于人性问题 。

  2. 人道主义、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问题。

  3. 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评价问题。

 .

 文学方法论和文学主体性的讨论

  一、论争的缘起:

 1984 — 1987 年,刘再复发表了一系列围绕‚人的主体性‛而展开的论著,呼唤确立‚人‛的‚创造‛、‚对象‛、‚接受‛三位一体的‚主体性‛地位。

  二、刘再复的观点:

 ‚主体性问题,包括个体的主体性、民族的主体性、人类的主体性。这是强化人的创见性、能动性、自主性的观念。‛

  他认为自己的研究是‚‘人的研究’的一种形式‛。

  对主体性问题,他分别从一般主体性构成、文学主体性内涵和文学主体性的实现途径进行了论述。

 .  三、陈涌的反驳与批评

 陈涌在 1986 年4 4 期 《 红旗 》 杂志上发表 《 文艺学方法论问题 》 ,对刘再复的观点提出了反驳与批评。

 他认为,刘文把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和‚作为行动者的人‛分割开,把人的‚受动性‛归属前者,把人的‚能动性‛归属于后者,是错误的。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超越时间空间,超越社会历史条件的‘行动着人’的主体性。

 ‚离开社会实践,谈论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不是回到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就是走向主观唯心主义。‛

 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

  这一文学思潮的引领人物是活跃的新锐作家,包括韩少功、郑义、阿城、李杭育、贾平凹、郑万隆等。1985年,韩少功发表了《文学的‚根‛》。李杭育、阿城、郑义、郑万隆等一批相关文章相继问世,许多报刊杂志开辟专栏讨论。

  对民族 文化 的 寻根, 是 力图通过对民族生存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追寻与反思,展示出民族意识、心态的形成过程,重建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 。这些努力为文学的创新突破寻找到新的途径与可能性,无疑具有推动文学发展的积极意义。

 第二节

 90 年代文学思潮

  从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东西方长期对峙的冷战局面消失,人类世界进入了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

  经济激剧变革及其带来的拜金主义迅速上升为社会关注的尖端,价值多元和立场分化的变革时代,让作家艺术家和人文知识分子面临着痛苦的选择和决裂。

  主流意识形态文学、知识分子精英文学和大众通俗文学相对独立却又彼此渗透。

 人文精神的讨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思想文化也处在深层转型中,有关人文精神的话题逐渐浮出水面。

 

  1993 年初,王蒙在 《 读书 》上发表 《 躲避崇高 》 。

 

  1993 年6 6 月,王晓明等在《 上海文学 》 发表 《 旷野上的废墟 —— 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 》 。

 讨论没有深入,原因是,一方面有关人文精神概念的阐释歧义颇多,另一方面,双方对人文精神在转型期的复杂性、悖论性认识不足。

 “后现代”思潮

  ‚后现代‛思潮是西方后工业社会的思想产物 。

  自 20 世纪 五六十 年代以后,西方进入后工业文明社会,一般称之为后现代。

 . 格林布拉特及其著作 《 扭转:世界如何走向现代 》

 . 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流行,与美国文论家杰姆逊的理论传播是分不开的。

 1985 年9 9 月到 12 月,他应邀到北京大学讲学,他的讲稿题为《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1987年即被翻译出版,在中国的文学界和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 随着《走向后现代主义》(佛可马

 伯斯顿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王岳川等编)、《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王岳川著)、《扑朔迷离的游戏 —— 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王治河著)等一系列的论著出版发表,‚后现代‛思潮在文学界和学术界弥漫开来,蔚然成风。

篇四:1979年的文艺复苏与文艺界的风波

W M ( 我 们 ) 》 风 波 始 末宜 明五年前,一 部 名 为 《 W M( 我 们 ) 》 的话 剧导 致 了 一场 风 波。这场风波 在二 时 间 成 为 海 内 外所 瞩 目 的事件。但 是,文艺 界 的 许多朋友 只 是 通 过 星星 点 点 的 而且 往 往 是 带 有偏见 的 传言 风 闻其事,难 得一 窥 全 貌。为 使 更 多 的人 了 解 事 情的 真 相,今天,我们 一 起 来 回 顾 一 下 这 场 风波的 始末。1 9 8 5 年 是文艺 界 难 忘的一年。新 年 前 后,中国 作家 协 会 第 四 次 代 表大会 在京 召 开。在 此 之 前 有 关 这 次 代 表大 会准备 情 况 的 汇 报 会 上,确 定 了 所 谓“两 个 不提”,即“不 提 反对 精神 污染,不 提 反 对 资产 阶 级 自由化”。这 次代 表 大 会 上的 一 个中心话 题 是“创作 自 由”。许多 作家、艺术家非 常 关心 创作 自由 向题,这 是 可 以 理 解 的。自 五 十年 代 后期 以 来,由于“左”倾 指 导 思想 的 影 响,意识形态 领域内 的 阶 级 斗 争 逐 渐 裤 强调、夸 大 到 了 不适当的 高度,一 些文 艺 家 和文 艺 作 品受到 了 不公 正 的 对 待。在“文化 大革 命”这一 非常 时期,林 彪、“四 人 帮”一 伙利 用 他们所 窃 取的 部 分 权 力,将 文艺作 为 进 行 反 党 活 动 的 一个重 要 阵地,对一 切 不 合乎他们 需 要 的 文 艺作 品 和 不愿 为他 们 效 力 的 文 艺 家 加 以 疯 狂 的摧 残,使 广 大文 艺界 人 士嗓若 寒 蝉。历史的教训 值 得全 党和 全 体中国 人 永 远 铭 记。然 而,对文艺 界 来说,是 否有 了 创 作 自由 就 有 了一 切 呢 ?早 在 1 97 9 年,邓 小平 同 志 在 中 国 文 学 艺术 工 作 者 第 四 次代 表大会 上 代 表 党 中 央 所作的《 祝辞 》 中 指出:“对实 现 四个 现代化 是有 利 还 是有害,应当 成 为 衡 量一 切工 作的最根本 的 是 非 标 准。”他 说:“文艺 创作 必须充 分 表现 我们人民的 优秀 品 质,赞 美 人民 在革 命和 建 设 中、在 同 各种 敌 人和各种 困 难 的斗争中 所取得 的伟大胜 利。”“我们 的文艺,应当在描 写 和培 养 社 会 主 义 新 人方面 付 出 更大的努 力,取得 更 丰 硕 的 成 果。”邓 小 平 同 志 的 《 祝辞 》 在 论述党 对文 艺的领 导时 又 指出:“文 艺 这种 复 杂 的 精 神 劳动,非 常 需要文艺家 发 挥个人 的 创 造精 神。写 什 么 和 怎 样 写,只 能 由文 艺 家在 艺术 实践中 去 探索 和 逐 步 求 得 解 决。在 这 方 面,不要横 加 千 涉。”邓小平 同 志的《 祝辞 》 全 面 地、正 确 地论 述 了 我 们 社 会 主 义 文 艺 的 方针、政策、任务,为 新 时期文艺事 业 的 繁 荣 和 发展 指 明了道 路。然而 文 艺 界某 些 同志 却 片面地将 《 祝辞 》 的 精神 割 裂开来,他 们 对《 祝辞 》 的 全部 理 解 只 有六个字 —“不 要 横 加干涉”。在作家协会第 四 次 代 表大 会 期 间,有 不少 同 志 强 调 了 创 作 自 由 与 文 艺家 的 社 会 责 任

 感,文 艺 与 人 民、与 社 会生 活 密 不 可 分 的关系。但是 也 有 那 么 一 部 分 人,将“创 作 自由”当 做 了 放 弃 文 艺 的 社 会 主 义 方 向 的 借口。有 人更 据 此 提 出 了“没 有 任 何 前 提 的‘创 作 自 由’ ,没有限制 词 的‘创 作 自 由’”。大 会的后果是:文艺 为 人民服 务、为社会主 义 服务 的 根本方 向被 文 艺 界一 些 人抛 弃了,资 产 阶级 自 由 化思潮在 文 艺界 进一步 泛滥。让我们 来 听 听 一 位 剧 作家 会 后 的 反 应吧:“中 国文 学 艺 术 的 春 天,真 正 到 来了 !“时 春 天 的 信 忽 最 敏 感 的,应 当 是辛劳 的 农 人。不 待 布 谷 催耕,他们 已 抓 紧整理 农具,忙 于 送 肥 下 田,准备 播 种 了。“春 来 T,江 河 解 冻,大 地 雪 融”·⋯“由 于 冰 刀 雪 剑 的 威 迫 而 哲 伏 一冬 的人 们,纷 纷奔 出 屋 门,奔 向 田 野,尽 情 地活 动 身 躯,尽 情 地 呼 吸、歌 唱 !”这位剧作家 当 时 正在“忙 于” “播种 护的便 是话 剧《 W M( 我 们 ) ) ) o访 以 后,先 写 了 一 个 报 告 文 学,发 表 后 还获 了 奖。接 看 写 了 一 个 剧 本。导演 和 看 过本子 的 同志 都 认 为,基 拙 不 错,但 写 得 太构 谨、戏不 足、概括性也 不 强。我 认 为 很对。于 是 在 大 家 的 帮 助 下 反 复 思 考,尤 其是 听 了 许 多 青年 朋 友 的 意 见,产 生 了 一 个新 的 想 法,即 由 写 一 个 人 改 为 写 一群 人,写他们 的 生 活、道 路 和 真 实的 苦 乐,想 变换一 个 角 度,写个 反 思 的戏。这 个 想 法 得 到了 当 时 的 团 长x x同 志 的 赞 同 与 支 持。·”~ 这 样,我 们 就共 同 商 定 搞 一个‘青年 戏剧’ ,试 它 一下。”于 是,话 剧《 W M ( 我们 ) 》 由 剧团团长亲 自 修 订 并执 导,于1 9 8 5年3月 投 人 排练。二1 9 8 5 年 6、7月 间,首都 文艺 界 传 言纷纷。据传 言说,上 面 提 到的 那位 剧 作家 所在的 话 剧团 创 作 排 演 了 一 部“极 好”的戏,却因 领 导不喜欢此 戏,一句 话 给“毙”了,剧团团长 也被 撤 了 职。一 些 文 化 人 谈及此 事,愤 慨 之 情 溢 于 言表。事实 是否如 传 言 所 说,因 某 一 个 人 的 好恶 导致 了 一 部“好 作 品”被 禁 呢 ?我们 先 来 听剧作家 本 人谈谈 《 W M ( 我们 )》 的 创 作经 过:“这 个 戏 是 为 T 献 给‘国 际 青年 年’而创 作 的。本 来,我 是 领 受 了 一个 写 空 军 某学 校 优 秀 学 员 郑 跃 事 迹 的‘创 作 任 务’。采一 些 介绍《 W M( 我 们 )》 的 文 章 如是说:“剧 本 展 示 T 几 组 青 年,在 那 场 户 大浩 劫 的 洪 流 中’ ,在 相 继 而 至 的 坎 坷 的 人 生道 路 的 重重 磨 难 下,他 们 在 为 生 存、友谊、爱 情 和 理 想 而 挣 礼、苦 斗、杭争 和 寻求。表 现 了 一代 青 年 的 价 值、力 量 和 希望。”“该 剧 通 过 时 七 个 不 同 家 庭 出 身、不同性 格、不 同追 求 的 青 年 的 曲 折 经 历 的 描写 和时 他 们 内 心 世界 的 剖 析,表 现 了 一 群青 年对 生 活 之 路 的 寻 求 与 思 考 以 及 从 理 想的 破 灭 到 重 建理 想 的 搏 千 过 程。”《 W M 》 是 如 何 表 现“一代 青 年 的 价值、力 量 和 希望”,表 现“重 建 理想 的 搏斗过 程”的 呢 ?如 果读 者看 过《 W M( 我们 ) 》 一剧 的剧本或演 出,你 理 所 当 然地 会 感 到 剧中 的各个人 物 都 同 作者起 初 要写 的 郑 跃 风 马牛 不 相及。作者 创 作 思 路 的“飞 跃”实 在 让 人 莫 测高 深,唯 有 惊 叹 而已。

 为 使 没 着 过《 W M( 我 们 ) 》 的 演 出,也 没 读过剧 本的 读 者 对此 剧 有 一 个 大致 的了解,我 们简 要地 介绍一 下 剧情。_《 W M( 我们 )》 剧 名 的 来 历,据 作者 谈,两 个 字母既是“我 们”二 字 拼 音的 缩写,又 分别 代 表倒立 和正 立的人,象 征 着 人的 倒置 和 复 归。全 剧 分 为 冬、春、夏、秋 四 章。剧 中人 物为 七 名 青 年,他 们 出 身 不 同,性 格各异,“集 体户”的生 活把 他 们 联 结 在 一起。在 第一 章 《 冬( 1 9 7 6 ) 》 中,七个 青 年饥 寒 交 迫 地 瑟缩 在“集体 户”中,吃完 了“将军”从 生 产 队 长 家偷来 的 鸡后,大 家 唱起 了《 共 产儿 童 团 歌 》:“将来 的 主 人,必 定是我 们”。青年们 探讨 起“人 是 什 么”的 主题。工人 子 弟“板 车”说:“人 就是三 饱,一 倒,外 加二 两老 白干” ; “走资派”的 儿子“鸿 山”感 叹: “人 就是 微 小 的 尘 埃” ;资 本 家 的孙女“小 可 怜 儿”说:人“是 可 怜的小 石头子 儿” ; “将军”说:“咱们 是 块砖 — 垒长 城 也 行,垒 鸡窝 也 行,就 看人 家怎 么 用了”。大 家 用 嘲弄 的 口 吻 喊起 了“要问 生 活苦不苦,想想 长 征二 万 五;要问 干 活累 不 累,想想 万恶 的旧 社会”。一 场 地 震,村 子 不见 了。青年 们 幸 存 下来,进 入 了春 天。在第二 章《 春 ( 1 9 7 8 ) 》 中,青 年们都在 淮 备考大 学,但 只 有“修 女”一人 考 上。原“市革委常 委”的儿子“大 头”受其 父 株连 未 被 录取。“鸡 山”因 其 父 复 职而 得 以 回城。他 的恋人“小 可怜儿”断绝 了和 他 的 恋爱 关系,因 为 她 的出身 使 她“不 相 信 自 己 生活 的 这 个 社会 环 境”。“将军”为 了 实 现 自己 的 将 军 梦 而 应征 人伍,“公 主”气 恼地告诉他,如 果 他 离 开她,她 就去 找别 的男 人。十 年 浩 劫 中 的 严冬,无 疑 是 肃 杀 的、摧残 一切 美好事 物 和 美 好 感 情 的。/粉 碎“四 人帮”不 久,尚未 全 面拨 乱 反正 的 初春,人 们在 萌 生 着 希 望 的 同 时,仍 可 感觉到 料 峭 的 寒意。编导 对 戏 的 前半部 的处 理,尽管 有 一 些轻薄 之 处,尚 可 说是基 本 合 乎历史 的、社会的 真实 的 , o那 么,编 导是 如 何 看待十一届 三 中 全 会之 后 的 社会现实,又 是 如 何 表 现这一 厉史时期 的 中 国 青年 呢 ?在 第 三 章 《 夏( 1 9 8 1 ) 》 中,“将 军”未能 向实 现 自 己的“将 军 梦”迈 出一 步。

 “鸿山”换 工 作 简 直 象 换 衣裳,当锅 炉工 的“大头”说:“敢 情 中国 这 点‘自 由’、‘民 主’全让 你 们 这 帮 少爷秧 子 占 了 去 了。” “板车”为 了 找 靠 山、拉 裙 带,甩 了“公 主”,与局长 的 女 儿 结 了 婚,他 厚 颜 无 耻 地声称 要 爬上更 高 的社 会 地 位。“大 头”成 了一具“空 壳J L”,酗 酒打 人 被 开 除公 职,进 了拘 留 所。“公主”在 无 聊 的生 活 中 浪 费 着 才 华 与 生命。上 了 大 学 的“修 女”又 感到“没 多 大意思”,“活着,太 没 劲 了”!因情感上被人欺骗 而投水 自 杀,幸 被“将军”救 起。夏 天,是 生 机 勃 发、万 木 茂 盛 的季 节。但 是在《 W M ( 我 们 ) 》 的 这一 章中,人们看 到 的不是 青年 们 的 奋起 和 所谓“重 建理 想的 搏斗”,而是 接连不 断的 挫 折、卑鄙 的 钻营 和 悲 观 厌世、自暴 自 弃。在 第 四 章《 秋 ( 1 9 8 4 ) 》 中,“板 车”当 上 了 宜 传“五讲 四 美”的 副 处 长。“大 头”成 了腰 缠 万 贯的个 体 企业 经 理。“集 体 户”的 伙 伴 们 又 聚在 一 起,再 次 探讨起“人 是 什么”的主 题。“小 可 怜 儿”说:“人 是 可 怜的 小 石 头子儿” ;“修 女”说:人 是“S m a l lp o ta to ”,“鸡 山”解 释 说,那 意 思 是“小 土 豆儿”。“将军”的 眼 睛 即 将 失明,“将 军梦”彻底 破灭 了。“修 女”爱上 了“将军,因为 她“需 要有一 个 存放感情 的 地 方”。在剧 的 结尾,青 年 们 又唱 起 了《 共产 儿童 团 歌 》,喊 着“不 许 随 地 吐 痰”等 口 号 加人 上 街清 扫 垃 圾的 少 先 队 员 的 行列 中。在 秋天,在这 成熟 的 季 节,收 获 的 季

 节,《 W M ( 我 们 ) ) ) 让我们 看 到 了 什 么 ? 除 了“将 军”之外,别的 青年似 乎 都 得 到 了 一点 儿什 么,又 似 乎 都 一无所有。当 他们重 聚一 起 再度 探 讨“人 是 什 么”这 一主 题 时,得出 的 结论 竟 与 他 们 当 年在 寒 风 呼 啸 的“集 体 户”中的 结论 毫 无 二致。编 导 大 概 是 要 告诉 观 众,在夏 天 和秋 天之 后,接 踵 而来的将是 又一 个冬 天,无 论哪一 个季 节,对 于人 生 来 说都 同样 冷 酷。“将军”无疑 是 编 导 企 图 树立 的 正面形象,然 而 这 个人 物在剧 中 却是最 苍 白、最 无力的。支 撑 着 他 的,仅 仅是一个没头 没 脑的当 将军 的梦想。尽 管作 者不惜打破 自 己“写中 间 人 物”、“非 英 雄 化”的 初衷,给他安上一些 英雄行为 和 几 段 豪 言 壮 语,似 乎也 无力 使 这 样 一个人物 站 立起 来。剧 中 有 许多台 词讥 讽 嘲 笑 当 前各 种社 会现 象,包 括 五 讲 四 美、清 洁 卫 生 等 活 动;以玩 世不 恭 的 态 度 对现 实 生 活 和 党 的 某 些政 策发 牢骚,讲怪话。一些 表演 故意追求 粗 鄙,如 在 台 上 撅 起 屁股 放响 屁,拿 印有毛主 席像的 报 纸 当月 经 纸之 类。值得注 意 的 是,剧中每每 唱 起《 共产 儿 童团 歌 》:“将 来 的 主人,必 定是我 们 ”⋯”都具有 椰偷 的意 味,这 是 在“重 建 理 想” ,还 是 别 有他 图呢 ?不 应否 认,《 W M 》 一 剧在 导 演、表 演的手 段 上颇 有 一 些 创新。象 征性 的环 境,传统 戏 曲和哑剧 的 身 段,演 员 用 嘴 模 仿 的 音 响效 果,以及兼 任串戏和 解 说 的 女鼓 手 与男乐手,这在当时的话 剧 舞 台 上都 是少 见 甚 至 初见 的。可 惜,由于 编 导在 对 时代精 神 的 把 握与 对 当代 青年 心理 与 行为 的 表 现 上 的根 本 性失 误,往 定 了 这 部 作 品 的失 败 命运。未经话剧 团 党 委 讨 论,《 W M 》 就 在作者 写一 段、导 演 改一 段、演员 排 一 段 的情 况 下 投人 了 排 练。6月9日,该剧进 行 了首 场 彩 排。在 观 看 彩 排 之 后,剧 团 党 委 多数成员认为,这 部 话剧 的 内容 颓废、阴 森、沉闷,演 出形 式 虽新,但格调不高,低级 庸俗的东 西 不 ...

推荐访问:1979年的文艺复苏与文艺界的风波 文艺界 复苏 风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