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当代青年婚恋观探析2篇

时间:2022-08-18 11:50:06 来源:网友投稿

当代青年婚恋观探析2篇当代青年婚恋观探析 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青年之声”《怎样让青年更幸福》调查问卷分析团中央网络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代青年婚恋观探析2篇,供大家参考。

当代青年婚恋观探析2篇

篇一:当代青年婚恋观探析

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 青年之声 ” 《怎样让青年更幸福》调查问卷分析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 青年之声 ” 婚恋服务委员会8 2018 年 年 5 5 月 月 1 21 日

 “青年之声”《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2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 青年之声 ” 《怎样让青年更幸福》调查问卷分析摘要:为进一步满足新时代青年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青年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指导下,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依托“青年之声”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青年婚恋观调查活动。本报告侧重关注 19—35 岁的青年婚恋问题,所有数据主要来源于 2017 年 12 月底“青年之声”平台上开展的《怎样让青年更幸福》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本报告从“青年择偶观、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婚恋伦理观以及对团组织开展的青年婚恋服务活动的看法”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提出进一步完善青年婚恋服务的具体建议。关键词:青年 婚恋观 婚恋服务一、调查背景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

 “青年之声”《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3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将青年婚恋作为青年发展的重要领域。为了推动服务青年婚恋工作,共青团中央、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本报告以《规划》的相关要求为指导,以新时代背景下“80后”和“90 后”青年为调研主体。这批青年正处于社会和个人成长的转型期,面临初入社会的困顿与迷茫、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挑战,他们强烈渴望融入社会,并寻找值得信任的情感依赖。随着“佛系青年”“空巢青年”等话题不断刷屏,单身青年群体以及刚步入婚姻的青年群体对待婚恋的观点,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各界关注的社会议题。基于此,本报告从获得的有效调查数据出发,重点从“青年择偶观、青年恋爱观、青年婚姻观、青年生育观、青年婚恋伦理观、青年对团组织举办的婚恋活动的看法”六个方面进行分析,为团组织和社会各界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开展婚恋服务提供建议参考。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法。本次调研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在“青年之声”平台发布问卷,面向全国青年展开,进行了以“19—35 岁”人群为主的抽样调查,通过各级团组织渠道,依据科学抽样原则,在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青年中发放问卷,最终获得 3082 份有

 “青年之声”《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4效问卷。2.深入访谈法。在抽样调查样本中选取了部分青年,围绕择偶观、恋爱观、对婚姻和家庭的看法、对单身状态的看法等内容,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入访谈,丰富定量数据的内容。三、调查周期与样本情况1.调查时间:2017 年 12 月 27 日-2018 年 1 月 31 日2.样本要求:《规划》中的青年年龄范围是 14-35 周岁,因此,本次调查样本年龄主要集中在 19-35 岁。3.样本情况:本次调查问卷收回有效样本数为 3082 份。其中,男性占比 42.96%,女性占比 57.04%。从年龄上看:本次调查,25-30 岁的青年占 40.49%,19-24岁的青年占 39.97%,31-35 岁的青年占 12.98%,35 岁以上的青年占 6.55%。从文化程度来看:本次调查,84.33%的青年为大专以上(含大学)学历,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 10.29%,高中(含中专)学历的占 3.86%,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 1.52%。从地域分布看:本次调查,地级市或县级市的青年占50.46%,乡镇村的青年占 23.36%,直辖市的青年占 14.11%,省会城市的青年占 12.07%。从婚恋状态来看:本次调查,51.52%的青年为“单身”,26.51%的青年“已婚”,21.97%的青年“处于恋爱中”。三、青年择偶观1.青年择偶更注重“内在的匹配度”,最看重人品和性格青年选择配偶的偏好标准方面,相对比传统观念中的“门

 “青年之声”《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5当户对”,呈现更加多元化特点,特别是更注重“内在”方面的匹配。我们从人品、性格、相貌、健康、能力、职业、学历、地域、家庭背景和收入 10 个方面调查了青年的择偶条件。从整体上看,“人品”和“性格”是青年最为看重的两个方面。其次,50.15%的男性青年认为“相貌”较为重要”,而 54.89%的女性青年则更注重“能力”。此外,“健康”和“能力”也是男女青年都比较注重的方面。值得关注的是,男女青年对对方的“收入”“学历”“地域”“家庭背景”的关注度普遍较低。可见,青年择偶标准更关注非物质因素,更注重“内在的匹配度”。在深度访谈中,一位 1992 年出生的男青年表示:“看重相貌并不是指长相,而是举手投足的气质,是否有整洁的衣着和干净的外貌,妆容也体现了一种生活品味。”另一位女青年则表示:“男性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是未来家庭的支柱。”图 1 男性择偶标准

 “青年之声”《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6图 2 女性择偶标准2.近七成青年择偶“愿等待不愿将就”调查显示,就“如果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结婚对象,您会怎样?”这一问题,69.53%的青年选择“继续等待,找到理想的人才结婚”;15.61%的青年选择“保持单身”;有 9.34%的青年愿意“降低择偶标准”;仅 5.52%的青年选择“将就结婚”。图 3 青年对“如果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结婚对象”的选择

 “青年之声”《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7图 4 男性(图左)和女性(图右)对“如果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结婚对象”的选择区别其中,选择“继续等待”的女性青年比男性青年更多,而选择“降低择偶标准”和“将就结婚”的男性青年比女性青年多。可见,当代青年对爱情充满向往,并持有执着追求的态度,特别是女性青年在追求真爱方面比男性青年更为“执着”,更不愿意将就,体现了当代女性青年的独立和自信。在深入访谈中,一位 1988 年出生的女性青年表示:“如果没有找到我理想中的他,我更愿意单身一辈子。其实单身也没有那么可怕,只是个人的不同选择。”3.青年对网恋以及婚恋网站、交友 APP 的认可度较低在新媒体时代,各类相亲交友的平台越来越多,虽然扩大了青年的人际圈和交友范围,但整体上看,青年对与陌生人网恋仍持谨慎态度。调查显示,60.22%的青年认为“与陌生人网恋不靠谱”,仅 25.41%的青年认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可以尝试网恋”,14.37%的青年认为“可以接受网恋”。其中,男性青年对与陌生人网恋的接受程度高于女性青年。

 “青年之声”《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8图 5 青年对与陌生人网恋交友的看法2017 年,程序员苏享茂自杀事件引发青年对婚恋平台可靠性的讨论。在青年交往方式方面,78.52%的青年选择“别人介绍”的方式,73.39%的青年选择通过“单位、团组织或社会机构举办的联谊会”交友,11.06%的青年选择“社交 APP”,6.20%的青年选择“婚恋相亲网站”,2.24%的青年选择“电视相亲节目”。在深度访谈中,一位 1985 年出生的青年表示:“婚恋网站是纯商业的,需要不断收费,而且周边也没有听说谁是通过婚恋网站成功结婚的例子,我不太相信这种交友方式。”图 6 青年交友方式的选择对比图

 “青年之声”《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9四、 青年恋爱观1.七成以上男性青年会主动追求爱情,女青年中主动追求的占三成多本次调查中,在回答“你遇到喜欢的人,会主动追求吗”问题时,73.64%的男性青年选择“会主动追求”,36.52%的女性青年选择“会主动追求,爱情要靠自己追求”。可见,女性青年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相对男性较为被动和谨慎。图 7 女性(图左)和男性(图右)对“你遇到喜欢的人,会主动追求吗”的选择2.交际圈小、工作忙和不主动是青年单身的三大原因调查显示,青年单身现象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自身对情感的态度以及生活和工作的外在限制。大中型城市青年的生活和工作节奏较快,一方面工作后的社交圈子较小,限制了交友范围。另外一方面,工作忙导致恋爱时间较少,难以维持稳定的恋爱关系。一位 1991 年出生的女性青年表示:“工作太忙了,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有限,哪有时间谈恋爱啊。谈了恋爱也没时间约会。”另有近半数青年表示,“不够积极主动,不知道该如何与异性相处。”近期“佛系”青年话题走红后,“佛系恋爱观”

 “青年之声”《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10也随之被提出。单身青年对待恋爱不够积极的心态,也是构成当代青年单身的重要因素。图 8 青年单身现象的原因占比图此外,42.90%的男青年认为“由于房价过高、物价上涨过快等造成的经济压力”也是造成大龄单身的原因之一。在深度访谈中,一位 1983 年出生的男性青年表示:“在北京买个房子实在太贵,靠自己的能力实在是难以实现。很多姑娘找对象就要求男方有房子,所以这也就成为我单身的原因了。”五、青年婚姻观1.男性青年对婚姻的认同度比女性青年高调查显示,67.98%的男性青年认为“结了婚人生才圆满”,而女性青年选择该项的比例为 49.37%。其中,35.61%的女性青年认为“单身也很幸福”,持有该观点的比例是男性青年的 2倍。可见,男性青年对婚姻的认同度比女性青年高,而女性青年的“不婚”可能性比男性青年大。

 “青年之声”《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11图 9 男性(图左)和女性(图右)对“你认为人一定要结婚吗”的选择对比图在深度访谈中,一位 1986 年出生的女性青年表示:“虽然单身,但是日子过得很快乐,有朋友有工作,非常充实。如果有了男友,没有考虑要孩子的话,两个人这样生活也不错。”2.半数男性青年表示对婚姻“很有安全感”调查显示,问及“您对婚姻抱有多大安全感”这一问题时,50.00%的男性青年表示对婚姻“很有安全感”,而有 26.56%的女性青年表示对婚姻“很有安全感”;超过六成的女青年表示“一般”,10.35%的女青年表示“没有安全感”。可见,相较于男性青年,女性青年对婚姻的稳定性存在更多担忧,缺乏对婚姻的安全感。图 10 男青年(左)和女性青年(右)对婚姻抱有安全感的态度

 “青年之声”《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12在深度访谈中,一位 1994 年出生的女性青年表示:“现在到处都是明星出轨,家庭暴力还有高离婚率之类的报道,感觉女性应该更加独立,有自己的经济能力,而不是过多依赖男生和婚姻。还是自己更可靠吧。”可见,对这些婚姻家庭负面现象的社会报道也是导致青年对婚姻安全感降低的重要因素。3.青年普遍认为事业和家庭同等重要图 11 青年对“事业重要还是家庭重要”的态度图调查显示,有 81.47%的青年认为“事业和家庭都重要”;有 14.57%的青年选择“家庭重要”,3.96%的青年选择“事业重要”。其中,选择了“家庭重要”的男性青年人数比女性青年多。当代青年对工作和家庭都很看重,男性青年对家庭的重视度比女性青年略高。由于调查对象的年龄集中在 19—35 岁,正是即将组建家庭和刚刚组建家庭的主要人群,该年龄段的青年对成立家庭的渴望度和依赖度较高。4.家人“催婚”是青年单身期间最大的压力来源调查显示,49.55%的青年表示单身期间感受到的最大压力

 “青年之声”《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13来自于“家人”,其次是“社会舆论”,第三是“自我压力”。有媒体称印有“没有对象”的春节恶搞毛衣走红,从侧面反映了单身青年面对来自家人压力时的焦虑心理。“催婚”已成为代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图 12 青年对单身期间受到的压力来源的占比图一位 1989 年出生的青年表示:“逢年过节是父母催婚的时候,特别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但是我真的不觉得我年纪到非要结婚不可的时候,搞得我也特别有挫败感。现在过节都不想回去。”六、青年生育观1.当代青年传统的生育观仍占主流地位图 13 青年对“家庭模式”的观点图

 “青年之声”《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14结婚生子的传统生育观念仍占主流地位。根据本次调查显示,多数青年认为“夫妻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传统家庭”是“最期待的家庭模式”,有 6.26%的青年选择“丁克家庭”。可见,中国传统的生育观依然备受青年支持。深度访谈中,一位 1991 年出生的青年表示:“咱们中国人还是讲究多子多福吧,所以肯定还是要生孩子的,这是传统观念的影响。”2.“二孩”政策深受青年欢迎图 14 青年对生育子女数量的观点图图 15 青年对生育子女时间的观点图

 “青年之声”《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15在全面“二孩”的政策背景下,近六成青年表示希望生育 2个小孩,想要 1 个孩子的占 27.19%,想要 2 个以上的占 4.77%。此外,59.31%的青年表示婚后两年内要孩子,3—5 年内想要孩子的占 20.73%。可见,青年的理想生育数量较高,生育期待值也较高。在深度访谈中,一位北京的青年表示:“由于房子的空间和未来孩子的上学情况,会增加生育成本,可能中小城市更没有生二孩的负担吧。我可能就考虑只要一个孩子,将来经济条件改善了再要第二个。”由此可见,二孩生育与青年所处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青年经济能力密切相关。七、青年婚恋伦理观1.女性青年对“未婚同居”行为更为谨慎近些年来,社会多...

篇二:当代青年婚恋观探析

特别策划Specials婚恋难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人口安全、性别失调、婚姻挤压、大龄青年、剩女剩男、空巢青年、光棍节、催婚逼婚、“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些特殊语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代中国青年婚恋难的现实。第一,单身人口增多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人惊呼:单身社会已经来临!据民政部门统计,我国适婚单身人口目前已突破 2 亿人,独居成年人口超过 7700 万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单身独居人士已经突破百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从 2013 年开始,中国的结婚率逐年下降。2019 年,全国结婚率为 6.6‰,比上年降低 0.7 个千分点。另外,结婚率也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差距,经济越发达地区结婚率越低。与此同时,离婚率逐年上升,从 2005 年开始,中国的离婚率从未降过。2019 年,全国离婚率上升到 3.4‰,比上年增长0.2 个千分点。一般而言,流动人口的单身率高于当地的常住人口,这些单身人口不少是“被单身”。“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我想有个家》曾几何时风靡大街小巷,唱出了那个年代很多人的心声,而在当下,“拥有一个家”依然是很多人的梦想。人口性别失衡这个社会大背景是脱单难、婚恋难的重要人口学原因。因为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长期失调,我国积累了大量的男性单身人口,人口学称之为“婚姻挤压”。在一夫一妻婚姻匹配的模式下,可婚男性相对过剩人口是客观存在的,是无论如何难以消除的单身人口现象。从个体的角度看,谁能婚配成功似乎是一个概率事件,但总有一个相当数量级的男性可婚人口被挤压出婚姻市场,这个群体主要以低婚配优势(低颜值、低地位、低收入、低文化)的草根男性和流动男性为主。但还有很多具体而微的直接原因影响着青年的恋爱、结婚状况。由于婚恋成本上升,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闲暇时间少,社交圈窄小,学制长等原因,越来越多的“80 后”“90 后”被迫晚婚或单身。2018 年,团中央“青年之声”发布的《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显示,交际圈小、工作忙和不主动是青年单身的三大原因。此外,网恋是当代社会一个重要的婚恋形式,但似乎成功率并不高。在社会个体化和原子化的进程中,婚恋方式已经逐渐摆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模式,与网络时代的虚拟交往相结合。但《当代青年群体婚恋观调查报告》发现,青年对网恋的信心指数并不高,60.22% 的青年认为“与陌生人网恋不靠谱”。第二,婚姻的市场化、物质化和商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为结婚准备房、车和彩礼已经成为当代青年婚恋穆光宗当代中国青年婚恋状况分析【摘要】婚恋观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折射,当代青年面临社会转型和多元价值的冲击和影响,婚恋观也呈现出多元特征,择偶条件随时代而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婚恋状况与时代变迁的关系。婚恋难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传统意义上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观念在青年中悄然生变,背后有诸多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关键词】青年

 婚恋观

 家庭观

 【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码】A人民论坛 2021 04月上 P10-47.indd

  26 21/4/12

  下午2:20

 人民论坛 / 2021年04月上 27难的压力源。当代社会的婚恋方式日趋市场化和多样化,除了维持传统的媒人介绍外,还有网恋等方式,各种网络交友、相亲网站和节目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颇受欢迎,这符合互联网时代的交友相亲大趋势。在一些城市相亲角,多数女性关注的主要是男方有没有城市户口、有没有房子和车,年收入等,婚恋难并非虚言。而且可以看出,在婚姻市场上,对男青年的期望更高,他们的压力也更大。婚恋难的经济因素十分重要,相爱是两个年轻人的事,结婚却是两大家子的事。“万紫千红一片绿”这句顺口溜说出了一些地方男方娶媳妇要出的彩礼钱,多少有情人皆是因为双方彩礼谈不拢而一拍两散,在金钱面前似乎没多少感情真的能经受住考验。当代青年更重视婚姻质量,择偶最看重健康和能力,宁缺毋滥是青年男女的共识。择偶条件随时代而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婚恋状况与时代变迁的关系,婚恋观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折射。“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既现实又不易实现,这也是一些女性“被单身”的主要原因。第三,中国已经进入重视婚姻自由、人格尊严和婚姻质量(生活满意度)的时代,这是当下低结婚率和高离婚率现象的可靠解释。尽管婚恋难是不争的事实,但多数青年仍然愿意等待而不是将就,当代青年将有无感觉、是否有感情和今后的婚姻质量放在了重要位置。此外,有些大龄独生子女还不知道怎么与异性沟通和相处。当代青年婚恋主体是“80 后”“90 后”“00 后”,其中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原生家庭对他们的人格发育有深刻的影响 :一些人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难以与异性融洽相处 ;还有一些青年不懂得接纳他人,不愿意承担家庭责任,还不具备成家立业的能力。总体来看,当代越来越多的婚恋问题正在显现 :可爱可亲可意可配的结婚对象难寻难找,追求婚姻质量的声音越响,落单的概率也就越高 ;出现了更多的“拜金女”“草根剩男”等新的“婚恋难民”;个别地方结婚彩礼节节攀升,独生女时代不少男青年做“上门女婿”;流动青年和空巢青年普遍存在 ;结婚率下降,单身和啃老现象增多,离婚率上升 ;初婚年龄延长,晚婚晚育普遍,婚内生育率低迷不振,少子化趋势难以阻挡,等等。当代青年的婚恋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大系统中的小系统问题。这是一个价值观多元化、乱花迷眼的转型时代,相对传统观念中的“门当户对”,当代青年择偶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当代部分青年对婚姻的期望恐怕是外貌主义、物质主义、浪漫主义、攀比主义和本位主义的叠加。当代青年婚恋观的传统面目和现代性一般而言,婚姻的目的有着综合的考量 :一是满足两情相悦和合法的性的需要,二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需要,三是相互扶持和生活依靠,婚姻家庭可以给人安全感、排除孤独感。既有传统的文化压力,亦有实际的生活考量。根据多项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当代青年婚恋主流价值观呈现的似乎仍是传统的面目,即讲究门当户对(条件相当)、以爱情为基础、以彩礼为前提。但深究之下,不难发现当代青年婚恋的“现代性”:物质丰裕的时代使得当代青年更加重视住房、私家车、家庭财富、彩礼等物质基础,并有攀比心理,重视外貌颜值,强调人品、性格、个性、脾气等影响婚姻质量的个体因素,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夫妻相处之道、婚姻经营之道、家庭和合之道。有调查发现,男女双方其实各有期待 :女性一般注重男性的责任心与上进心,希望其有家庭责任担当。而男性则更加看重对方温柔孝顺的品质,这可能是因为男性偏向于希望未来的配偶能更好地照顾家庭和老人。有被单身者发出一问 :“谈什么恋爱啊,一个人不好吗?”这是一个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问题,似乎是回问,也似乎是自问。结婚是否必要,不能不说与生育关系密切,特别是当“丁克”文化逐渐蔓延之时。结婚已经不再是人生的一道必答题,而可以是一道选答题,“如果准备生孩子,结婚就比较必要,如果不要孩子,结不结婚其实无所谓”,持这样观点的人其实不少,这是理解独身主义的一个依据。由于社会对非婚生子仍有歧视和偏见,所以合法的婚姻关系成了婚内生子的保护伞。也就是说,现代婚姻保留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工具性价值和两情相悦、互相需要的情感性价值。婚恋观的代际冲突和亲子冲突若隐若现。当代青年人民论坛 2021 04月上 P10-47.indd

  27 21/4/12

  下午2:20

 28特别策划Specials婚恋难的背后还有一个可敬可怜的群体,就是渐渐老去的父母们,他们往往比自己的孩子还着急。一旦孩子过了“三十而立”的关口,就不免心急如焚、闲言碎语起来:“都老大不小了,怎么还不找对象”,甚至可能下死命令:“春节前务必脱单!”由此也带来长辈脱单要求和部分青年独身主义的某种冲突。不难发现,在当代青年的父母身上,固守着传统的婚姻价值观 ;但在当代青年身上,却洋溢着现代婚恋价值观——单身自由又无围城之困。主动单身与被动单身的区别说明了我们对单身现象不能一概而论。主动单身(独身主义)大抵向往个体独立和自由,被动单身或者被单身现象不是主观愿望,而是因为客观条件的约束。婚配市场化带来的诸多问题婚恋难的背后除了人口性别生态失衡因素外,还有诸多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例如家庭规模核心化、人口流动加剧、婚姻价值观嬗变等。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独生子女时代独有的“两头婚”“两头居”现象。于是乎,公园相亲角、婚恋网站、相亲电视节目等应运而生。《非诚勿扰》《新相亲大会》《中国式相亲》《爱情保卫战》等婚恋节目有着非常高的收视率,各地广场或公园里的相亲角和“父母代理相亲”景象火爆全国。这种家庭式的新型相亲活动折射出适婚青年的婚恋态度由被动转为主动。婚配走向市场化的同时,也提出了如何提高婚配成功率和婚姻质量的问题。如何规范婚配市场,防备婚姻诈骗成为民生大事,这也是婚配安全之道。不论是婚恋网站平台本身收取高额费用还是平台用户进行诈骗行为,这些都会让一腔热情、对平台寄予厚望的单身青年心灰意冷,甚至有可能“再也不相信爱情”。婚配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需要规范。2017 年,共青团中央、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目的是要促进婚恋市场规范发展,建立健全婚恋交友信息平台、婚介婚庆服务机构的行业标准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民法典》中规定离婚要先经过一个月的离婚冷静期,但据媒体报道,为了赶在《民法典》生效之前领到离婚证,赶着办离婚的人可是从凌晨就开始排队了,看来有些离婚事件还是深思熟虑的,并非属于冲动式的“激情离婚”。婚恋观是关于两性关系的种种看法,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严肃的也有玩玩的心态。不难看到,现在大部分青年对于恋爱的态度是比较随性的,恋爱动机多元化,并不一定奔婚姻而去,不能不说婚姻道德、婚姻责任有所倒退。当代中国青年推崇婚姻质量,不愿凑合,恋爱时的分分合合和婚后冲突客观上提升了恋爱分手率、婚内出轨率和婚后离婚率。现代人类性与婚姻的分离值得关注,要警惕的是不负责任的婚前性行为的蔓延。为此,须倡导合乎道德的、负责的安全性行为,同时倡导婚后合乎伦理的夫妻道、父母道、家庭道的行持,强化婚姻家庭共同体成员的责任担当。传统文化中的婚恋之道挖掘“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的正能量极为必要。幸福的婚姻必有其成功之道,优质的婚姻应该以感情为基础,以责任为纽带,以信仰为动力,即以互敬互爱、家庭和睦为基石,以苦乐与共、养儿育女为责任,以家国天下、光耀门楣为己任。婚恋之道就是要处理好婚姻与家庭内外的人际关系和两性关系 :婚姻关系是两性关系,家庭关系还包括亲子关系,一是处理好夫妻关系,二是处理好夫妻双方跟双方原生家庭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围城外社会中的两性关系。国学大家张中行先生在《婚姻》一文中说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分等级,婚姻也是这样。以当事者满意的程度为标准,我多年阅世加内省,认为可以分为四个等级 :可意,可过,可忍,不可忍。”“可意”的婚姻,就是称心如意,但理想婚姻概率低,可遇不可求。“可过”,就是虽某些方面不甚满意,但日子可以过下去。“可忍”,就是不太满意但仍处于能够忍受的程度。之所以要忍,可能是另一半的错误或者不足尚可原谅 ;可能是为了孩子和老人着想,不得不忍 ;或者如果“不忍”,自己没有更好出路。所以“忍辱”是开阔心胸、建设婚姻家人民论坛 2021 04月上 P10-47.indd

  28 21/4/12

  下午2:20

 人民论坛 / 2021年04月上 29庭共同体、有效解决问题的重要路径。“不可忍”,就是感情破裂,夫妻走向对峙,在一起就是煎熬,只有分手才能解脱。根据观察与思考,本文以为,现实的婚姻大致有三种状态 :其一,上品婚姻。其特征是志同道合、彼此尊重、生活融洽、爱情长青、彼此信任、风雨同舟。即使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也能够平等沟通、换位思考、达成共识。假定取值范围定为 0—100 分,如果夫妻双方的总体满意度平均达到 90 分及以上,则可称之为上等婚姻。一般来说,这样的婚姻需要拥有真爱的感情基础、良好的个人修养甚至有较好的经济条件。真正优质的婚姻,一是取决于婚前的感情基础 ;二是取决于婚后的相处之道,即能否相互负责、相互珍惜、互让互谅。其二,中品婚姻。其特征是有感情基础,有不和谐和缺憾的方面,磕磕碰碰、争吵冲突但又终能化险为夷,总体上能够相濡以沫、白头偕老,各方面是有同有异、同异各半。此乃能够共担婚姻家庭责任、生活有烟火气的现实婚姻,日子平淡、彼此忠诚但能化解感情危机,多数婚姻大抵如此。如果夫妻双方的总体满意度平均达到 60—89 分之间,则可称之为中等婚姻。其三,下品婚姻。其特征是感情基础不坚固,貌合神离,夫妻双方性格和三观明显不一致,冲突频率较高,各方面大异小同,生活的基调是凑合和忍受。感情有裂缝甚至爱情已经死亡,徒有婚姻的外壳,感觉是忍受凑合着过日子,冲突加剧或许会接近离婚的边缘。婚姻的解体对当事人和家庭的其他成员或许是解脱,也或许有伤害。如果夫妻双方的总体满意度平均达不到 60 分,则可称之为下品婚姻。当代青年婚恋重视质量,重视内在的匹配度、心灵的契合度,重视性格与认知的契合度,这是婚姻品质的基本保证,但客观上也无疑增加了婚恋的成本和成功的难度。现代的婚姻之所以脆弱——离婚率升高和婚内出轨皆为不争事实,则在于过分重视颜值和物质等外在的东西,加之外在的诱惑又太多太强,忽视了婚姻共同体的经营和夫妻在婚恋修行中的内省和成长——从小我走向大我,从私我走...

推荐访问:当代青年婚恋观探析 探析 婚恋 当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