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10篇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10篇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 “双减”背景下的英语作业设计作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师生交流的一个有效平台。学生通过作业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
dquo;双减”背景下的英语作业设计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师生交流的一个有效平台。学生通过作业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判断、评价能力以及责任感等,它是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活动形式。同时,作业又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阅读批改,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其个性特征。看来,作业在我们的教学中确实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面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作业本身还缺少“魅力”。对于学生而言,“作业” 的切身体会就是:“ 乏味”、“负担”……他们对待作业缺乏主动性,产生抵触心理。其实,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最熟悉的事项就是作业,对老师布置作业的招数也了如指掌。然而,学生最没有兴趣或者最痛恨的通常也是作业。所以,如何以新颖的方式、迭出的新招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兴味盎然,达到轻负高质的理想境界就有其现实价值和意义了。
基于《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重新审视教学行为,深度解读教材、分析学情,探索适用于 “双减” 背景的小学英语作业也显得尤其重要。小学英语 “菜单式” 作业模式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和因材施教原则,它强调从教学内容入手,设计丰富的作业菜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的机会,有利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一核心引领,设置作业 “菜单” “菜单式” 作业首先就是要设置好这份 “菜单”。就好比菜肴食材的搭配,厨师在烹饪前首先就是查看食材的品质和种类,根据需要去粗存精,合理搭配。小学英语“菜单式”作业追求的就是将不同类型的作业进行合理搭配,帮助学生提高说话、阅读等能力。
01 成立 “菜单式” 作业设计中心组
在我任教的班级成立了以英语课代表为组长,优等生、中等生、潜能生各 2 名代表为组员的 “菜单式” 作业设计中心组。由他们负责设置 “菜单式” 作业,把作业围绕预习、提高、巩固、拓展四个大方面进行合理搭配,然后交给老师审核,形成一份作业 “菜单”。中心组的同学们可以是课后设置当天的作业 “菜单”,也可以是提前预设后一课或几课的作业 “菜单”。学生为能成为中心组成员而无比自豪,这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核心引领作用,更有助于完善 “菜单” 的设置。
以 PEP 6 Look at the Monkeys B Read and write 为例,设置了如下 “菜单式” 作业:
PEP 小学英语___月___日作业菜单
中心组的成员就是自己的同学。成员也不是一层不变的,是动态调整的。既给了学生一种期待,也让学生感觉到作业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所获得的,是主动要求的,而非被动接受。因为,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总体把握其作业设置的合理性,根据课文或单元学习的实际给出建议。这充分尊重了学生们的自主权力,意外地改善了以往学生厌恶作业,逃避作业的不良现象,逐步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势。
02 综合学生英语素养动态分层 结合中心组成员的构成特点,教师对班级中的学生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教师的心目中,将学生根据实际,按学习能力、智力水平、思维灵活程度和日常作业习惯等因素动态地划分为 A、B、C 三个层组。A 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较好的优秀等第学生(优等生),10 人左右;B 组是其余的属中游的较多数学生(中等生);C 组,基础知识相对较差,但存有潜在学习能力的学生(潜能生),5 人左右。
为了保护学生的心理不受影响,可以不公布相应的学生所处的组别,因为把学生动态分层的目的,是为了让老师自身能较好监控学生落实好 “菜单式” 作业,发挥其真实有效的作用,不至于混乱。也避免了公开学生分层的诸多琐事。
“菜单式” 作业的设置是其实施前的必要准备。把学生喜欢的事情交由学生自己完成,淡化教师的 “权威”,学生乐在其中。同时,利用“菜单式”作业这个平台,引导学生各取所需,处理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关系。
二多措并举,实践“菜单式”作业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单调的办法不利于 “菜单式” 作业的实施,多措并举才能保障 “菜单式” 作业的有效运行。也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并得以展示自己的能力,收获到学习的喜悦。特别推荐以下小举措:
01 自主 “点菜”,尽情享用 “美食”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最好的老师要具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和意识。的确,作业要花费大量的脑力、时间,是学生不太喜欢的学习活动。要让生性好动的孩子喜欢作业,要让作业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我决定让学生在 “菜单式” 作业中自主点菜。
中心组设置的作业菜单内容丰富。有预习课文的 “开胃汤”,有提高能力的 “热炒”,有巩固知识的 “点心 ”,也有拓展提升的 “餐后水果”。同学们可以按点菜模式自主选择作业,是否选取 “开胃汤”、“热炒”、“点心 ”、“餐后水果” 方面的作业均不受限制。这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此中都能选取到适合于自己的作业。也突显其个性需求,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其实,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间的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地整体教学效益。利用自主 “点菜” 这一策略,
可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他们最想获得的要求。因为,于情于理他们都没有推委或逃避完成自己所选作业的理由;“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就有必要认真地做好。” 这一内在理念会一直提醒他们要认真完成作业。
从教学实践和结果监控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得比较好,作业不做的人几乎没有,基本知识掌握更扎实了,课外积累也与日俱增,阅读与写作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02 中心组推荐“特色菜”,方便快捷 自主选菜优点是很多,但如果部分学生不会选菜怎么办?这时候中心组可以推荐一些 “特色菜”。当然,这只是给他们提供参考,至于具体选哪些,主动权还是在他们自己。经过中心组的推荐,这些学生应该会对自己有比较准确的定位,选出比较适合自己的作业。
如在教学 PEP 5 U4 What Can You Do? A Read and write 时,学生根据投影上呈现的 “菜单”,很快选好了自己的 “菜”。
但有两位学生不知道该怎么选,于是求助中心组。根据他们的学习实际情况,中心组的成员把 “开胃汤”、“热菜” 和 “点心” 推荐给了他们。经过一番考虑,一位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记下了这样的作业:
① 书写 Read and write 一遍,翻译重点句。
② 听录音跟读 Read and write 三遍。
另一位学生在此基础上,又选做了 “根据情境图自编一则对话” 这一项对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促进作用的作业。这种方法减弱了作业的选择性,帮助了部分学生能很快地确定自己的作业,不会犹豫不决,提高了学习效率。
03 教师 “加减菜”,营养价值高 经过自主点菜和中心组推荐菜,学生们都已经为自己挑选了自认为称心如意的 “菜”。但偷懒是每个人固有的天性。毋庸回避,班中的学生绝不会每个都很自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
作业内容和作业量。能少则少,能漏则漏的现象不可避免的会在学生身上,尤其是在个别作业习惯较差的潜能生身上发生。而且 “自主” 很可能成为其少做作业的 “金牌”。
民主与集中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一味的强调自主而没有硬性的要求往往会让部分不够自觉的学生找到堂而皇之的偷懒理由。针对这样的情况,“加菜” 无疑是最好办法。如 PEP 5 U6 In a Nature Park B Read and write. 这篇对话篇幅较长,内容较多,而且描述性的句子有好几句。在当天的作业中,有几个 C 层生就没有选择背诵 Read and write 这一项,于是及时建议他们加上这一道菜。但考虑到他们记忆力较差,一天可能不能背熟练,则允许他们两天完成。
除了偷懒,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了解不够,选的作业太 “高不可攀” 了,肯定是完成不了的。“减菜” 的方法悄然实施了,建议他们先做一些基础的作业,如学有余力,你也可以挑
战一些高难度作业。减法的运用,既给了学生大大的惊喜,也于无形中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
老师的 “加减菜”,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增加了作业设计的层次感,激发了学生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轻松、快乐、满足的心理体验,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学习。
三张弛有度,评价 “菜单式”作业
实践中发现,只有对 “菜单式” 作业展开有效监控,积极做出张弛有度的评价,才能焕发其生命力,才能体现其价值。没有有利的评价措施跟进,“菜单式” 作业的新鲜度就会迅速消退,从而失去活力。目前,主要从以下方面探索 “菜单式” 作业的评价策略。
01 分类评价
采用分类的办法评价学生作业,就是对 A、B、C 三层组学生作业的评价不按一个标准,对 C 层生判分适当松些,例如,只要认真完成作业,就可以给满分或评价为优等;对 A、B 层生,判分适当严些。
例如,要求他们认真且答案正确才可以给满分或评价为优等。若部分学生试着去挑战一些作业时,可适当加分。当然,一些读课文、背诵之类的加分我会穿插于平时的课堂上。此外,我把看课外书的加分权力下放给学生的家长,让他们在孩子完成此项作业后给一个公正的评价。这样,学生通过作业,从点滴的进步中切身体味勤奋与努力的成就,促进了 “菜单式” 作业的运行,也促进其学习。
02 阶段性评价 针对学生的某一单元或一个时间段内的作业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这种阶段性地评价则不采用分数或等级模式,它没有硬性指标的规定。采用口头表扬,物质奖励的模式。糖、水果、动画片、
作业本、铅笔、橡皮等等,甚至一张小小的贴粘纸都可以成为奖品,奖给按时完成作业的人,奖给认真完成作业的人,奖给作业有进步的人,奖给作业有创意的人……
每个小小的奖品都可以搞个大大的颁奖仪式,让孩子们尽情地品尝、观赏。孩子毕竟是孩子,小小的满足就可以引发大大的幸福。教师不断地创设新的条件让学生在作业、学习中寻找幸福感,做得主动,做得高效,做得欢畅,自然也就达成了共赢。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传统的作业评价中,教师包办代替、“心狠手辣”,一把尺子认真衡量,发现错漏之处,“棒” 打没商量,学生心理压力大。
长此以往,学得不好的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学习没有积极性,越学越差,教师也 “恨铁不成钢”。因此 “菜单式” 作业的评价也应该实现主体的多元化。让学生也参与作业评改,使他们从中学会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作业
评价的双主体。这样,作业便不再是负担,而成为了自觉地主动进取的平台。
小学英语 “菜单式” 作业,其内容与形式民主化,既保障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培养学生的兴趣,又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当然,小学英语 “菜单式” 作业所起的作用不可能是惊涛骇浪的。解读教材、解读学生,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在实践运用中张开充满智慧的翅膀,使英语作业成为他们放飞潜能的天堂,从而赋予小学英语作业更加丰富的色彩。
双减下 初中英语作业设计 策略
双减背景下,教师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统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个性特征,注重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对作业进行合理、科学安排,用实践、体验、合作等学习方式代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精心设计的英语作业应既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具趣
味性。学生在作业中做事、合作、思考,体验语言的乐趣,在语言运用中逐渐具备核心素养,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完成作业,学生能接触到更丰富的文化、文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文化习俗等,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成就感和自信心。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教学活动还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教育部,201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则提出,设计英语学习活动时,情境创设要尽量真实,注意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紧密联系,力求直接、简洁、有效(教育部,2018)。在设计课外作业时,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生活性、实践性较强的素材,给学生提供和创设尽量真实的学习语境,让学生体会英语学习的现实意义。回归真实生活、贴近生活主题的英语家庭作业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特长、培育学生个性的有效途径。
[案例 1]在教学人教版《英语》(下同)七年级上册 Unit 8“When Is Your Birthday?”Section A (1a-1c)听说课时,教师引导学生两人一组运用 when 引导的疑问句、月份名词、序数词围绕生日的日期互问互答;然后学生分为 4~6 人小组,在组内进行问答,完成一份小
组生日情况的调查表,并贴在教室的墙报上展示。课后组长带领组员赏析各小组的调查表,并分工设计全班学生生日的日历,之后各自回家细化。第二天小组内再汇集信息,完成一份全班学生生日的日历,并在课堂上进行评比,看哪组的日历最漂亮、最实用。此后,学生可以根据该日历在同学生日当天用英语送上温馨的祝福语或唱生日歌等。
这项作业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在接近真实的情境中巩固课堂所学,熟悉怎样问答生日,提高在生活中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同时,该作业的设计具备人文关怀,可以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
二、开放性原则
《课标》强调,教师要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学习的信心,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育部,2012)。在设计开放性作业时,教师应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
篇二: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
dquo;双减”背景下的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案例 ( 英语教学 )英语作业是英语课程教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课堂教学重要补充和延伸,更是实现英语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在 “双减” 政策的推动和个性化教育理念引领下, 笔者分别开展了分层化、生活化、趣味化、开放化的个性化英语作业设计。
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践,强化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生英语学习资源,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 实践背景 基于英语新课程标准,英语教师应当正视学生外语学习基础和发展要求的差异,遵循外语学习的客观规律。
英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目标,又要尊重个体差异,使课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以利于不同学生的英语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
这就意味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对照课程目标有相应的作业系统的配合,作业设计必须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方案” 对作业练习设计提出了要求:一要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重视基础性,增加选择性,体现时代性。二要优化练习作业的结构与组合,注意加强整合,加强选择,强调均衡等。在对建立作业新体系的若干建议中要求教师设计探究性作业、开放性作业、体验性作业,并在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注意要有差异。
二、 当前英语作业布置中的主要问题
作业内容单调,缺乏典型性 今天抄单词,明天背课文,后天做练习册,大后天做一张试卷……这样的作业布置全凭教师一张嘴,学生埋头做。布置的作业量有差异,作业内容枯燥无味,使得学生不感兴趣,往往应付完事,作业没有实效性可言。
作业要求统一,缺乏针对性 教师往往忽视学生个性和基础的差异,要求全班学生每天做一样的作业,搞一刀切。这样的作业没有弹性,缺乏针对性,使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又吃不下,因而就产生了作业抄袭现象和不做作业现象。久而久之,英语短腿的学生就越来越多,英语尖子生越来越少。
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由于学校注重考试成绩,同时为了便于检查作业,教师布置的英语作业多为书面形式。而实际上,作业的目的除了巩固知识还有运用知识,除了书面形式的写之外,还有听、读、说的形式。然而运用性作业因其操作性弱,反馈评价困难而在传统作业实践中被淡化。
由于作业形式的单调和乏味,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而且综合运用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在一个班级的学生中,由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不同而在学习上
呈现不同的差异。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 “差异是一种资源”。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 “因材施教” 的教育原则。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工作中,尤其是作业布置中,应该正视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不能搞 “一刀切”。
三 、 个性化作业的内涵与设计原则
01 个性化作业的内涵
所谓 “个性化作业” 即可理解为适应学生每个个体的英语作业,使学生以作业为载体,在对英语课堂教学后个人的反思过程中对所学英语知识,英语语言功能的理解和运用,并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以推广,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特个性,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学习活动。
02 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原则
层次性原则 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依据其最近发展区,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把握作业的难易度,既要满足优秀的学生吃得饱,又要保证困难的学生做得了。
多样性原则 作业任务设计要多角度、多形式、多题型、多用性,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运用能力都得到训练,作业题的编制一定要精选精编,合理控制作业量,讲究作业效果,通过完成作业达到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针对性原则 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个性化作业的内容和形式。针对学生年龄、性别、爱好、志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依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可以采用分层布置个性化作业的方式。
典型性原则 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一定要精心设计,认真筛选,布置典型性强的作业题,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知识基础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的每一位学生。
四 、 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01 设计分层化作业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以往在布置作业时,笔者格式化地在记录本上写下抄写、背诵,或是给一个作文题目,要求每个学生根据所给题目完成一篇短文。一直都是统一要求,同一模式,答案唯一的作业,批改起来方便。但是,当学困生没有掌握基础知识时,笔者会抱怨他们学习不认真,并且企图通过加重他们的作业量而达到预期效果。
结果,事与愿违,学困生对英语学习越发感到厌倦,作业质量也每况愈下。就拿写短文来说吧,布置完题目后,除了让学生按时完成之外,不作其他任何要求。第二天交上来
的短文,除了几个优秀生以外,其它都是错误层出不穷,有的甚至词不成句,使笔者无从下笔批改。
如果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必须采取分层设计作业的策略。
多元智力理论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作业布置上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教师要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展示。于是,笔者根据学生的差异,将学生按A(稍差生)、B(中等生)、C(优等生)三个层次来设计作业。
案例 1
阅读型作业的分层设计
阅读型作业指的是要求学生利用教材或已有的材料,通过认真阅读,全面把握材料内容、体会、理解其中蕴含的英语知识、思想与方法,为更深层次的学习活动提供保障的一种学习行为。它通常表现为课前预习和课后提高两种形式。以课前预习为例:在布置学生预习 8A Tips About Tipping 的课文时,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预习中都能对课文内容有所理解,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阅读型的作业:
A (稍差生)的作业:
1)录音机跟读课文,朗读 3-5 遍。在跟读时要求学生一句一句跟读,紧紧把握好单词的读音、句子的停顿。
2)跟读完后,自己独自出声朗读课文数遍,以读准单词的读音,同时,读出句子中的语调。如:一般疑问句读出升调,陈述句、特殊疑问句读出降调等。
3)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遍。在朗读过程中要投入,并试着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数遍的跟读——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在获得语感的同时对课文内容也有了一定的印象,为课上的听讲做好了准备。
B (中等生)的作业:
1)朗读课文数遍(自己定数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完成老师预先设计的 “T”、“F” 判断练习。然后,听课文录音后回答老师在布置预习时设计的几个帮助理解课文大意的问题(What...? When...? Where...? How...? Why...? 等),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通过上述 2 个预习作业,帮助中等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细节内容。
C( 优秀生)的作业:
1) 精读课文——逐句阅读,圈点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
2) 提出问题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提出有助于理解内容的问题,并自行解答。
3) 明确语法点找出课文中的重要词组及句型。
a.much earlier-much+比较级
b.very few taxis—veryfew+可数名词复数
c.expect sb.to do sth.——期待某人做某事
d.didn"t look pleased atall——看上去一点也不高兴
e. little time——little+不可数名词
f.-I"m sorry I"m late.(语言情境功能)--That"s OK.
优秀生通过精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内容提出问题,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课文,且归纳出课文中的关键词组和句型。
这 3 项阅读型的预习作业已经让优秀生对课文内容完全做到了心中有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要求的的三个阅读作业,让基础各异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作业,真正做到整体把握,兼顾差异。同时,通过这样的作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案例 2
设计实践型作业
走出教室,生活中处处有英语。因此,布置作业时应该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实践型作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英语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和延伸。实践型作业的设计主要有调查、演示、制作三类。
笔者设计了有关零花钱的调查作业,让学生走进同伴的生活中,通过事先设计的调查问题,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等情况。
例如:在学习了 9A Unit3 Lesson2 Spending Habits 后,笔者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调查同学的零花钱数量、使用分配等内容。
设计的问题如下:
a. Do you have pocket money every day or every month?
b. Who gives you your allowance?
c. How much do you have a week/ a month?
d. How do you spend your money? What do you do with the rest?
学生们第一次做这类生活小调查的作业,积极性很高,纷纷扮演起了小记者的角色,去采访同学,获取零花钱数量及使用的相关信息。有的同学思维很敏锐,当他了解到别人有节约花钱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小额存款时,他鼓励他们去捐助汝川地震中缺乏学习用品的学生。也有的同学在调查过程中学习到了花费零花钱的窍门,有了管理零花钱的思想。还有的同学在调查完后,自己组织整理了一下材料,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很有成就感。
除了调查类的作业,笔者还鼓励学生完成演示类及制作类的作业,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使英语学习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中。
如学习了英语打电话的对话后,给学生布置作业——用英语给老师打一个电话。要求学生选择内容简单、基础的接电话和打电话用语。(A:Hello! May I speak to MissZu? B: This
is Miss Zu speaking. Who"sthat?...)通过模仿演示的这个作业,完全把语言学习和生活联系到了一起,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再如:7A Unit1 的第一和第二课主要是介绍中国的国庆节和元宵节。笔者围绕 “节日” 这个主题,让学生先查阅其他更多的中国传统节日(如 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Dragon BoatFestival)。然后,以一个节日为主题,收集有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份传统节日知识小报。
在编写过程中,学生们排版、画画、涂色、组稿、誊写,忙得不亦乐乎。自己动手编写一份小报,既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节日知识,又培育了学生互相合作的意识,同时,对自我有更大的认同感。动手制作的作业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案例 3
设计趣味化的作业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为激发学生对英语作业的兴趣,笔者在 “趣” 字上做文章。尽量把作业中的英语知识编成游戏、谜语等形式,使学生一看到这样的作业就来劲。游戏一直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所学的知识穿插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新世纪教材 6B Unit1 Lesson1 教会学生用英语表达方向,如: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 等。笔者给学生设计了 2 个有趣的作业。
一是走迷宫。为每位学生准备一张迷宫图,让他们在玩走迷宫的游戏时,大声说出自己所走的方向。出发时,go straight,然后根据路线,turn left 或是 turn right,再三反复,不断熟练。
二是机器。
人游戏。这是一个两人合作的作业,即 A 用英语描述方向,B 按照指令行走。在完成这个作业时,让学生自己到操场上完成。在游戏开始前,学生自己做了准备工作:在机器人行进路线上放置了一些障碍物,为学生向左、向右转设置好条件。在这 2 个巩固词组的游戏中,学生情绪高涨,这几个表达方向的词组很快映入了脑海,轻而易举地记住了。相比较机械抄写,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学习中体验知识的作业,使学生享受到英语学习兴趣,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
案例 4
设计开放化的作业
作业是学习方法与过程的体现,其本质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英语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且富有个性的过程,必须让学生有广泛的信息来源。教师应该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化的作业,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教材以外有创意的内容,并培养自己的各项能力。
新世纪教材 9A Unit2 Lesson1 Water 一课,讲述了水的分布、淡水的匮乏等知识,教育学生在平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水资源,并提出了一些节约用水的建议。
学习了该课后,学生了解到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到了 “水是生命之源” 的真正含义。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节约用水的实际做法,笔者给学生布置了 “ 创想家庭节水金点子” 探究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结构,现有的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收集资料,提出节约用水的金点子。
作业布置下去后,学生找到自己的 partener,便开始行动了。他们有的开始观察家庭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情况,并做好记录。有的上网输入关键字查找相关资料。还有的啃起了《Shanghai Students" Post》,阅读相关文章。总之,他们动用各种资料,寻找各种途径,去完成这个探究作业。经过一个星期的收集与整理,学生们都获得了一些资料。
他们的建议分别是:
1. After we wash ourfaces, we can use the water to water the flowers andtrees.
2. When we finish washing, we should turn off the tap in time.
3. When we use soap to clean ourhands we mustn" t let the tap flow.
4. We should us...
篇三: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
背景下的初中 英语 作业设计策略摘要:每个人的性格、爱好、能力等各不相同,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小学英语课程的不规范开设对以后的初中英语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新教材的起点对农村学生来说略微有点偏高,方方面的原因使得学生之间的差异更为突出。
关键词:英语;分层教学;实施面对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我们要采用分层教逐步改变。
一、学生分层根据对学生的个性品质、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全面了解,按照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不同教学要求,把学生分为 A、B、C 三个层次。
A 层学生基本知识扎实,学习习惯较好,英语学习兴趣浓,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B 层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一般,成绩通常不太稳定,有的学生真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对头,需要老师扶一把,给予一定的督促和指导。
C 层学生英语基础不好,英语学习兴趣不大或没有,学习习惯差,在英语学习上有障碍,甚至行为较二、分层教学的实施在课堂上,比如复习所学内容时,遇到单词、短语的背诵时便对 C 层学生进行提问;遇到课本中重点句子时,便对 B 层学生进行提问;而 A 层学生是对重点语法及重点句型的延伸进行考察。
初中英语如何分层布置作业
一、英语作业布置的现状分析目前,许多教师已摆脱了传统的英语作业布置方法,不再把机械地抄写单词、词组甚至是课文放在首要位置,重视了英语阅读和技能的训练,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来获取知识和能力,避免了使学生成为一台“机器”而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
因此,在作业布置的总量上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改观,注重作业效果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避免使学生形成对英语的厌学情绪。
而且,在英语学科中,大量的作业是口头作业,依赖于学生的朗读和记忆。
每天,老师会布置一定量的口头和笔头作业,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时间加以调整。
例如,逢双休日、节假日作业的总量要多于平时。
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教师的要求,及时背诵和做练习。
但学生做作业的自觉性不够,抄写的作业能完成,动脑筋的作业极为马虎,多有一“抄”了事的现象。
这就使得教师不能及时正确地了解学生的学,教学工作难以开展。
如何杜绝此类现象,除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的发挥、班主任及其他教育教学手段的运用外,探索初中英语教材的作业布置方法,想方设法,
认真钻研,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作业习惯,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求得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尝试。
二、英语作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所谓研究英语作业布置,即优化英语作业设计,从最基础的英语作业入手,改革传统的英语“题海战”方式,认真研究学生的作业规律,切实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英语作业“高耗低效”现象,通过严格控制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的方法来实现既减少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英语作业的研究内容 1)英语作业的形式:但凡英语作业,均可分为两大类: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
口头作业包括听录音朗读、背诵、听录音复述和自编复述等。
书面作业包括抄写、练习和写作。
2)英语作业的时间 a. 口头作业时间:每项口头作业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以内,放于课后回家完成。
b. 书面作业时间:每项书面作业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左右,练习类作业尽量放于课堂内完成,不出现于回家作业之中,以杜绝抄作业现象的出现。
写作类作业限于课内指导,然后在课外完成。
3)英语作业的内容 a. 口头作业内容:口头作业的内容多是背诵或朗读当天所学的单词、词组及课文。
大量的新单词在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从被接收到被掌握还有一个认识过程。
英语单词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只有熟练掌握基础,才能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和掌握。
现行教材每册配有录音,学生可以自己听录音边学习边训练听力。
必须让学生养成每天听录音的习惯,这样学生既培养了自学能力又提高了听力。
b. 书面作业内容:抄写类作业全部在课后完成。
练习类书面作业多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出现。
内容是当天英语教学中所出现的语法功能项目。
每天出现典型题十题,尽量在课内或自习时完成。
写作类作业都与所学课文有关,可在每篇课文学好之后布置,让学生自己创作,以获得创新的快感,激发学习兴趣。
2、英语作业的布置方法 1)分层次布置英语作业英语作业的设计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每位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面前不可能人人等同,处于同一水平。
在英语作业布置中,分档地布置作业可以解决这一矛盾。
a. 基础类作业:面向全体学生,包括了所有的口头作业及书面作业(十题精选题),每生必做。
重点布置与教材有关的最基础知识和最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作业布置中,一不要求全,一次落实一项训练,从宏观上控制作业量。
二要有精品意识,教师对所设计的作业中的每一项能达到怎样的目的要有清楚认识,避免出题的盲目性、随意性,确保一题对应一个教学目标、一项对准一个训练重点,真正从微观上控制作业的量。
b. 提高类作业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属机动性作业。
这是为了顾及少数特殊学生、优等生,而特意补充的一些难度较大的附加题。
学生可随意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综合题。
这样就激励、挖掘、发挥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优生满足了更高的求知欲,感到了学习有味道;中差生减轻了心理压力,有了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的机会;差生也能天天按时完成作业,增强了学习信心。
如八年级第二学期 Lesson 11 分档作业可如此设计:基础类:(1)抄写并背单词 the United States, secondary (school), elementary (school), public (school), private (school), education, receive, government, (go to) college, university, graduate, expense—expensive, pay—paid—paid for, go on doing\\\/with(放于家庭作业,二十分钟内完成)(2)用投影片出
示练习题 10 题 a. Most children go to ____ schools in China. (public, private) b. I’ll wait for you ___ six o’clock. (填写介词) c. After he finished his homework, he went to bed.(同义句)He ___ ___ to bed ____ he finished his homework. d. I spent 5000 yuan on this colour TV. (同义句)I ____ 5000 yuan ____ this colour TV. This colour TV ___ ____ 5000 yuan. e. She wasn’t able to catch the early bus because she got up late.(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_ she able to catch the early bus? f. Many college students work during the holidays in order to make money for their college ___(expensive). g. Most students go on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en they leave ____ school.(second) h. My father started to work when he was sixteen years old. (同义句)My father ____ working ____ ____ ____ ____ sixteen. i. Yesterday Mary got a letter from her cousin, Jane. (同义句)Yesterday Mary _____ a letter _____ her cousin, Jane. j. The old lady was too tired to go on ____(walk) . (放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十分钟内完成) 提高类:(1) Oral 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 many students work while they studying. Do you think it a good idea? (2) Written work: a. Must I finish the work now? —No, you ____ ___ ____. b. Mr. Wang graduated from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He is a ____ of it.c. Write a few sentences about education in China.(学生可做可不做,有较大
随意性)应该注意的是,对所设计的作业要有兼容性,既要有刚学到的“新知”,也要有已学过,需要进一步巩固的“旧知”,要注意作业内容的梯度性、启发性和思考性。
这种分档作业的设计,题题目标明确,生生学有所得,激发了学生的认识,扩展了学生掌握新知的内涵。
2)运用学习策略,指导记忆方法,布置口头作业口头作业的完成取决于学生本身。
教师所起的作用便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要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a. 对于某些形相似的单词,可采取机械识记与有意识记相结合的方法。
如:mouth-嘴(嘴要装东西,所以开口向上--u)month-月(“月”字与 n 开口均向下)b. 对于一些意义易混淆的内容,可采取挖掘其内部相关联的方法,创设情境记忆,从而使学生能自由操纵语言。
如:pot-茶壶(“泡”茶要用壶“泡”的)top-顶(“抬”头看“顶”)c. 其余诸如语法项目中要识记的内容,可采用下法。
如:true 变成副词 truly ,以及 terrible—terribly, 这两个单词“真的可怕”,可怕在哪
得去 e 加 ly。
还可以运用构词规律指导学生记忆单词,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 absent-----absence; different---difference; important—importance 等。
这样,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想方设法创设精境,唤起了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自身觉得不满足。
由于学而知不足,反过来又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切实落实了口头作业的完成。
3)创设情景,传授知识,布置书面作业把书面作业分散在课内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每课的作业题,做到心中有数。
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并能举一反三,去解决今后的英语学习中会遇到的问题。
具体方法如下:a. 先布置作业题,后传授知识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先给出十题典型题,布置好作业,让学生思考。
学生凭藉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加以分析和推断,然后教师再进行知识点的讲解。
如:interested 与 interesting 的用法区别便可用投影仪出示幻灯片。
(如下图所示)interested 感兴趣的 or interesting 有趣的 The TV is ____ (interest) The boy is ____ in it. (inerest) 接着教师便可进一步出示有关 interested 与 interesting 区别的题目,如:Tom is____ in science.(key: interested) This story is very _____ .(key: interesting) 又如:在教 Lesson Seven 时,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就布置出以下两题作业题:Could you ask her to call me when she ___(get) back? I’ll tell her as soon as she ___(get) in. 学生通过听录音、观察、对比,很快给出了 gets 这个正确答案,然后教师再讲解时间状语丛句必须注意的问题。
这种先做作业,后传授知识的方法,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提高学习效果。
虽然有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答案,甚至是错误的答案,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学生开动了脑筋,启动了思维,获得了一种满足感与愉悦感,使得学生爱学、乐做。
对于这种类型的作业,难易要掌握在“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程度。
教师必须要独立钻研,一一回答。
因为只有教师自己摸索钻研过,才知道怎样正确地引导学生去学、去做。
b. 边授课,边布置作业题教师在授课时,为了能及时了解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采取对策,随机出题。
如 Lesson 7 中,有这样一句:Could you say that again, please?在授课时,可抽掉单词 say,布置成这样一个作业:Could you please ____ that again ?\\\/ Could you please ____ that?(say, repeat)这种方法,加深了学生对语言内含的理解,从整体上把握住了作业题的内部结构,将听、说、读、写熔为一炉,从而使学生得到了多方面的训练。
其中更可以防止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由于解题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而形成错误概念或知识。
有利于他们养成自觉作业的好习惯。
这类作业,其中有许多都是学习课文内容和加深知识的过渡点,教师只要认识钻研,会有不小收获的。
c. 创设情景,传授知识,后布置作业题教师在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可灵活创设学生中的情景。
如在进行 put on 与 wear 的比较时,可请一位视力不好的学生站起来,边听教师发指令边做动作。
“Please put on your glasses, and then you can see the words clearly. Now look at him, he is wearing his glasses.”然后为了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布置作业题。
It’s cold outside. Please _____ your coat. \\\/The men ____ a blue T-shirt is our class teacher.这时,学生大脑中已经接受
了大量的信息,这些零乱分散的信息要得到系统地整理和巩固, 他们可以根据知识得出正确答案 put on 和 wearing。
又如在讲解对比完 stop to do sth.之后, stop doing sth.便出现作业题:
Class begins. Let"s stop ____ (talk). \\\/ Class is over. Let"s stop ____ (talk). 根据所学知识,学生经过仔细推敲之后,便能给出答案 talking 与 to talk。
这种新授结束后,让学生做与教学重点相关的书面作业,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有利于教师重点地复习某一知识点。
学生通过对习题中语法点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进行仔细分析和比较之后,提高分辨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语言内含的理解。
这类作业,要求师生共同努力,按习题的深层结构对习题进行分类,看似简简单单的一道题,却包含有很大的思维训练价值。
它解决了许多学生放学回家之后遇到作业上困难时的抱怨,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对学习成绩较差学生更是如此。
4)扩大阅读量,拓展课外学习内容,培养写作能力现在,每个学校都在使用不同的教材,而考试时却使用一本大纲,一份相同的试卷。
对于统编教材的学生,如何扩大学生的词汇量问题也是作业布置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因此,在学习每篇新课文的时候,适时增加相类似的阅读材料,以弥补所用教材的缺陷,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
例如在教学 Smoking Is Harmful...
篇四: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
dquo;双减”背景下的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案例 英语作业是英语课程教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课堂教学重要补充和延伸,更是实现英语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双减”政策的推动和个性化教育理念引领下, 我们 分别开展了分层化、生活化、趣味化、开放化的个性化英语作业设计。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践,强化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生英语学习资源,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
实践背景 基于英语新课程标准,英语教师应当正视学生外语学习基础和发展要求的差异,遵循外语学习的客观规律。
英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目标,又要尊重个体差异,使课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以利于不同学生的英语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
这就意味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对照课程目标有相应的作业系统的配合,作业设计必须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方案”对作业练习设计提出了要求:一要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重视基础性,增加选择性,体现时代性。二要优化练习作业的结构与组合,注意加强整合,加强选择,强调均衡等。在对建立作业新体系的若干建议中要求教师设计探究性作业、开放性作业、体验性作业,并在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注意要有差异。
二
当前英语作业布置中的主要问题
作业内容单调,缺乏典型性 今天抄单词,明天背课文,后天做练习册,大后天做一张试卷……这样的作业布置全凭教师一张嘴,学生埋头做。布置的作业量有差异,作业内容枯燥无味,使得学生不感兴趣,往往应付完事,作业没有实效性可言。
作业要求统一,缺乏针对性 教师往往忽视学生个性和基础的差异,要求全班学生每天做一样的作业,搞一刀切。这样的作业没有弹性,缺乏针对性,使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又吃不下,因而就产生了作业抄袭现象和不做作业现象。久而久之,英语短腿的学生就越来越多,英语尖子生越来越少。
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由于学校注重考试成绩,同时为了便于检查作业,教师布置的英语作业多为书面形式。而实际上,作业的目的除了巩固知识还有运用知识,除了书面形式的写之外,还有听、读、说的形式。然而运用性作业因其操作性弱,反馈评价困难而在传统作业实践中被淡化。
由于作业形式的单调和乏味,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而且综合运用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在一个班级的学生中,由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不同而在学习上呈现不同的差异。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作了深入的分析和
研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工作中,尤其是作业布置中,应该正视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不能搞“一刀切”。
三
个性化作业的内涵与设计原则 1 01 个性化作业的内涵 所谓“个性化作业”即可理解为适应学生每个个体的英语作业,使学生以作业为载体,在对英语课堂教学后个人的反思过程中对所学英语知识,英语语言功能的理解和运用,并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以推广,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特个性,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学习活动。
02 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原则 层次性原则 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依据其最近发展区,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把握作业的难易度,既要满足优秀的学生吃得饱,又要保证困难的学生做得了。
多样性原则 作业任务设计要多角度、多形式、多题型、多用性,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运用能力都得到训练,作业题的编制一定要精选精编,合理控制作业量,讲究作业效果,通过完成作业达到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针对性原则 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个性化作业的内容和形式。针对学生年龄、性别、爱好、志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依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可以采用分层布置个性化作业的方式。
典型性原则 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一定要精心设计,认真筛选,布置典型性强的作业题,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知识基础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的每一位学生。
四
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1 01 设计分层化作业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以往在布置作业时,我们格式化地在记录本上写下抄写、背诵,或是给一个作文题目,要求每个学生根据所给题目完成一篇短文。一直都是统一要求,同一模式,答案唯一的作业,批改起来方便。但是,当学困生没有掌握基础知识时,我们会抱怨他们学习不认真,并且企图通过加重他们的作业量而达到预期效果。
结果,事与愿违,学困生对英语学习越发感到厌倦,作业质量也每况愈下。就拿写短文来说吧,布置完题目后,除了让学生按时完成之外,不作其他任何要求。第二天交上来的短文,除了几个优秀生以外,其它都是错误层出不穷,有的甚至词不成句,使我们无从下笔批改。
如果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必须采取分层设计作业的策略。
多元智力理论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作业布置上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教师要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展示。于是,我们根据学生的差异,将学生按 A(稍差生)、B(中等生)、C(优等生)三个层次来设计作业。
案例 1 1 阅读型作业的分层设计 阅读型作业指的是要求学生利用教材或已有的材料,通过认真阅读,全面把握材料内容、体会、理解其中蕴含的英语知识、思想与方法,为更深层次的学习活动提供保障的一种学习行为。它通常表现为课前预习和课后提高两种形式。以课前预习为例:在布置学生预习 8A Tips About Tipping 的课文时,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预习中都能对课文内容有所理解,我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阅读型的作业:
A A (稍差生)的作业:
1)录音机跟读课文,朗读 3-5 遍。在跟读时要求学生一句一句跟读,紧紧把握好单词的读音、句子的停顿。
2)跟读完后,自己独自出声朗读课文数遍,以读准单词的读音,同时,读出句子中的语调。如:一般疑问句读出升调,陈述句、特殊疑问句读出降调等。
3)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遍。在朗读过程中要投入,并试着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数遍的跟读——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在获得语感的同时对课文内容也有了一定的印象,为课上的听讲做好了准备。
B B (中等生)的作业:
1)朗读课文数遍(自己定数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完成老师预先设计的“T”、“F”判断练习。然后,听课文录音后回答老师在布置预习时设计的几个帮助理解课文大意的问题(What...?When...?Where...?How...?Why...?等),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通过上述 2 个预习作业,帮助中等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细节内容。
C C( ( 优秀生)的作业:
1)精读课文——逐句阅读,圈点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
2)提出问题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提出有助于理解内容的问题,并自行解答。
3)明确语法点找出课文中的重要词组及句型。
a.much earlier-much+比较级
b.very few taxis—veryfew+可数名词复数 c.expect sb.to do sth.——期待某人做某事 d.didn"t look pleased atall——看上去一点也不高兴 e.little time——little+不可数名词 f.-I"m sorry I"m late.(语言情境功能)--That"s OK. 优秀生通过精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内容提出问题,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课文,且归纳出课文中的关键词组和句型。
这 3 项阅读型的预习作业已经让优秀生对课文内容完全做到了心中有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要求的的三个阅读作业,让基础各异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作业,真正做到整体把握,兼顾差异。同时,通过这样的作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案例 2 2 设计实践型作业 走出教室,生活中处处有英语。因此,布置作业时应该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实践型作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英语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和延伸。实践型作业的设计主要有调查、演示、制作三类。
我们设计了有关零花钱的调查作业,让学生走进同伴的生活中,通过事先设计的调查问题,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等情况。
例如:在学习了 9A Unit3 Lesson2 Spending Habits 后,我们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调查同学的零花钱数量、使用分配等内容。
设计的问题如下:
a.Do you have pocket money every day or every month? b.Who gives you your allowance? c.How much do you have a week/a month? d.How do you spend your money?What do you do with the rest? 学生们第一次做这类生活小调查的作业,积极性很高,纷纷扮演起了小记者的角色,去采访同学,获取零花钱数量及使用的相关信息。有的同学思维很敏锐,当他了解到别人有节约花钱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小额存款时,他鼓励他们去捐助汝川地震中缺乏学习用品的学生。也有的同学在调查过程中学习到了花费零花钱的窍门,有了管理零花钱的思想。还有的同学在调查完后,自己组织整理了一下材料,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很有成就感。
除了调查类的作业, 我们 还鼓励学生完成演示类及制作类的作业,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使英语学习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中。
如学习了英语打电话的对话后,给学生布置作业——用英语给老师打一个电话。要求学生选择内容简单、基础的接电话和打电话用语。(A:Hello!May I speak to MissZu?B:This is Miss Zu
speaking.Who"sthat?...)通过模仿演示的这个作业,完全把语言学习和生活联系到了一起,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再如:7A Unit1 的第一和第二课主要是介绍中国的国庆节和元宵节。我们围绕“节日”这个主题,让学生先查阅其他更多的中国传统节日(如 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Dragon BoatFestival)。然后,以一个节日为主题,收集有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份传统节日知识小报。
在编写过程中,学生们排版、画画、涂色、组稿、誊写,忙得不亦乐乎。自己动手编写一份小报,既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节日知识,又培育了学生互相合作的意识,同时,对自我有更大的认同感。动手制作的作业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案例 3 3 设计趣味化的作业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为激发学生对英语作业的兴趣,我们在“趣”字上做文章。尽量把作业中的英语知识编成游戏、谜语等形式,使学生一看到这样的作业就来劲。游戏一直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所学的知识穿插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新世纪教材6B Unit1 Lesson1教会学生用英语表达方向,如: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 等。我们给学生设计了 2个有趣的作业。
一是走迷宫。为每位学生准备一张迷宫图,让他们在玩走迷宫的游戏时,大声说出自己所走的方向。出发时,go straight,然后根据路线,turn left 或是 turn right,再三反复,不断熟练。
二是机器人游戏。这是一个两人合作的作业,即 A 用英语描述方向,B 按照指令行走。在完成这个作业时,让学生自己到操场上完成。在游戏开始前,学生自己做了准备工作:在机器人行进路线上放置了一些障碍物,为学生向左、向右转设置好条件。在这 2 个巩固词组的游戏中,学生情绪高涨,这几个表达方向的词组很快映入了脑海,轻而易举地记住了。相比较机械抄写,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学习中体验知识的作业,使学生享受到英语学习兴趣,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
案例 4 4 设计开放化的作业 作业是学习方法与过程的体现,其本质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英语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且富有个性的过程,必须让学生有广泛的信息来源。教师应该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化的作业,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教材以外有创意的内容,并培养自己的各项能力。
新世纪教材 9A Unit2 Lesson1 Water 一课,讲述了水的分布、淡水的匮乏等知识,教育学生在平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水资源,并提出了一些节约用水的建议。
学习了该课后,学生了解到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到了“水是生命之源”的真正含义。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节约用水的实际做法,我们给学生布置了 “创想家庭节水金点子”探究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结构,现有的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收集资料,提出节约用水的金点子。
作业布置下去后,学生找到自己的 partener,便开始行动了。他们有的开始观察家庭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情况,并做好记录。有的上网输入关键字查找相关资料。还有的啃起了《Shanghai Students"Post》,阅读相关文章。总之,他们动用各种资料,寻找各种途径,去完成这个探究作业。经过一个星期的收集与整理,学生们都获得了一些资料。
他们的建议分别是:
1.After we wash ourfaces,we can use the water to water the flowers andtrees. 2.When we finish washing,we should turn off the tap in time. 3.When we use soap to clean ourhands we mustn"t let the tap flow.
4.We should use the saving-water equipment in our bathroom and kitchen. 5.We must fix the leaky tap. 6.We ought to wash our clothes byour hands inst...
篇五: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
篇 双减背景下小学、初中英语有效作业设计和评价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篇一: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有效作业设计和评价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国家为了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 持续规范校外培训, 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
。
从这开始, “双减”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主要话题, 更变成了教师的工作指针。
每位教师肩负起“双减提质”的研究任务。
“双减”的减负, 作业量的减少是当务之急。
基础教育大部分学生的书面作业量, 确实是过多过重。
但作业的减负, 也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量”的调整, 作业, 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与课堂一样, 有着十分关健的作用。
如何既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又能真正“减量增质”, 在优化作业的过程中, 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这确实是值得我们努力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
作业是教与学相联接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通过作业, 预习、
复习、 理解、 巩固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同时, 做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生成自己的学习素养、 规范、 习惯和方法的路径。传统的英语作业以机械性作业为主, 忽视学生的口头交际功能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均采取“一刀切”策略,教师布置的作业多为听录音、 背单词和课文、 抄写单词和句子。
缺乏实践性、 应用性、 创新性和趣味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不少学生感到这样的作业形式单一、 枯燥, 他们对作业缺乏兴趣, 这种课外作业不仅违背了当前提倡的教学理念,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作业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
本课题研究旨在探索在课外作业设计中如何尊重学生差异, 创新作业形式和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有效英语作业是巩固知识、 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 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业要结合学生实际, 积极创新作业形式, 在符合教学原则的同时, 更加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 所以小学英语作业怎样布置的有效性研究迫在眉睫。
二、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注重课堂教学, 而忽视了作业设计。
《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
“英语教学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 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续和补充, 是巩固、 掌握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 是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
力的有效途径。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抄抄背背的作业方式只停留在机械记忆上, 忽视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心理学家洛克通过实验证实:
受欢迎的作业能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凯洛夫曾指出:
“家庭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种作业从根本上用独立作业的方法来巩固学生的知识, 并使学生的技能和熟练技巧完善化的使命” 。
我国学者吴也显在他的著作《教学论新编》 中指出:
“作业系统如果安排得好, 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法”。
因此,教师应有计划地设计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作业, 如英语手抄报等。
教师要善于诱导,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三、 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研究作业设计的新形式,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改善学生学习的策略、 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 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探究, 从”要我做作业“转向”我要做作业“, 在完成不同类型的作业的基础上, 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并在作业过程中, 学会与他人合作, 学会学以致用, 获得全面、 主
动的发展, 最终为自己的终身学习、 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4. 通过研究,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
四、 课题研究的内容 1. 通过调查、 讨论、 实践体验、 家长参与等途径进行作业态度观的指导,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作业态度观。
2. 从作业的多元性、 合作性、 生活性、 趣味性、 实践性等方面为研究导向, 创设出新型的作业形式, 并形成各个年级的家庭作业体系。3. 探索作业的多元化评价方式。
五、 研究方法 1. 调查对比法:
通过实验前后学生作业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化的调查, 收集一定的事实资料和依据, 并加以整理。
2. 经验总结法:
把研究过程中的事实资料和依据通过归纳, 将局部的、 个性化的经验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性认识。
六、 课题的开展 1. 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有关小学英语学科学生课外作业的现状。
2. 搜集资料,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并加以论证。
3. 制定具体可行的研究计划, 并按计划开始实施。
4. 定期进行课题研研究活动, 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初步形成体
系。
5. 积累素材, 并写出阶段性小结。
6. 在学校五年级实验。
然后将成功经验推广到所有班级。
7. 全面收集、 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材料。
8. 进行系统、 全面的总结, 撰写出课题结题报告。
七、 开展时间与实施步骤 1. 准备阶段:
(x)
学习文献、 制定和完善研究计划。
2. 行动研究阶段:
()
按研究计划、 步骤进行实施, 并通过“研究——实践——研究” 的方式, 研究变量, 调控变量。
3. 运用验证阶段:
(x)
严格按该教学步骤备课、 上课、 检测教学效果。
4. 总结阶段:
(2x 月 )
分析总结研究结果, 汇集各种研究材料,撰写研究报告。八、 预期成果 1.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2. 中期实验课资料。
3. 中期教学个案。
篇二:双减背景下初中小学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
小学英语作业是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小
学英语课堂教学重要补充和延 伸, 更是实现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
在个性化教育理念引领下, 我分别开展 了分层化、 生活化、 趣味化、 开放化的个性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 践, 强化了学生学习小学英语的主体意识, 激发了学生参与小学英语学习的兴趣, 拓宽了学生 小学英语学习资源, 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小学英语的能力。
一、 基于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必须正视学生外语学习基础和发展要求的差异, 遵循外语学习的客观规律。小学英语 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目标, 又要尊重个体差异, 使课程 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以利于不同学生的小学英语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
这就意味着新课程 的有效实施, 必须对照课程目标有相应的作业系统的配合, 作业设计必须符合新课程 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方案对作业练习设计提出了要求:
一要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 重视基础性, 增加选择性, 体现时代性。
二要优化练习作业的结构与组合, 注意加强 整合, 加强选择, 强调均衡等。在对建立作业新体系的若干建议中要求教师设计探究 性作业、 开放性作业、 体验性作业, 并在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注意要有差异。
” 二、 基于小学英语作业现状的分析
通过与班中学生的座谈及对作业现状的观察与反思, 我发现当前小学英语作业布置中 的主要问题有:
1. 作业内容单调, 缺乏典型性。
今天抄单词、 词组, 明天
抄写课文, 后天做练习 册, 再后天做一张试卷……这样的作业布置全凭教师一张嘴, 学生埋头做。布置的作业量有差异, 作业内容枯燥无味, 使得学生不感兴趣, 往往应付完事,作业没有实效性 可言。
2. 作业要求统一, 缺乏针对性。
教师往往忽视学生个性和基础的差异, 要求全班 学生每天做一样的作业, 搞一刀切。
这样的作业没有弹性, 缺乏针对性, 使优秀学生 吃不饱, 后进生又吃不下, 因而就产生了作业抄袭现象和不做作业现象。
久而久之, 小学英语短腿的学生就越来越多, 小学英语尖子生越来越少。3. 作业形式单一, 缺乏多样性。由于学校注重考试成绩, 同时为了便于检查作 业,教师布置的小学英语作业多为书面形式。
而实际上, 作业的目的除了巩固知识还有运 用知识, 除了书面形式的写之外, 还有听、 读、 说的形式。
然而运用性作业因其操作 性弱, 反馈评价困难而在传统作业实践中被淡化。
由于作业形式的单调和乏味, 学生 个性得不到发展, 而且综合运用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
在一个班级的学生中, 由于学生学习习惯、 学习态度、 学习能力等不同而在学习 上呈现不同的差异。
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 。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 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提出了“因材施 教” 的教育原则。
因此, 在日常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中, 尤其是作业布置中, 应该正视学生 存在的个体差异, 不能搞“一刀切” 。
二、 个性化作业的内涵与设计原则
(一)
个性化作业的内涵
所谓“个性化作业” 即可理解为适应学生每个个体的小学英语作业, 使学生以作业为 载体, 在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后个人的反思过程中对所学小学英语知识, 小学英语语言功能的理解 和运用, 并在研究、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以推广, 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培养 学生独特个性, 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学习活动。
(二)
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原则 1. 层次性原则。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考虑学生原有的基 础,依据其最近发展区, 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 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把握作业的难易度, 既要满足优秀的学生吃得饱, 又要保证困难的学生做得了。
2. 多样性原则。
作业任务设计要多角度、 多形式、 多题型、 多用性, 使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 运用能力都得到训练, 作业题的编制一定要精选精编, 合理控制作业量, 讲究作业效果, 通过完成作业达到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3. 针对性原则。
紧扣教学目标, 有针对性地设计个性化作业的内容和形式。
针对 学生年龄、 性别、 爱好、 志趣、 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依据学生 能力的差异, 可以采用分层布置个性化作业的方式。
4. 典型性原则。
个性化作业的设计, 一定要精心设计, 认真筛选, 布置典型性强 的作业题, 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 又发展
学生的个性, 满足知识基础不同、智力因素 各异的每一位学生。
三、 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除了对“语法是什么” 的理解偏差之外, 传统的语法教材也有一些问题与弊端需 要指出并引起注意。
1. 设计分层化作业——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以往在布置作业时, 我格式化地在记录本上写下抄写、 背诵, 或是给一个作文题 目, 要求每个学生根据所给题目完成一篇短文。
一直都是统一要求, 同一模式, 答案 唯一的作业, 对我来说批改起来方便。
但是, 当学困生没有掌握基础知识时, 我会抱 怨他们学习不认真, 并且企图通过加重他们的作业量而达到我的预期效果。
结果, 事 与愿违,学困生对小学英语学习越发感到厌倦, 作业质量也每况愈下。就拿写短文来说 吧,我布置完题目后, 除了让学生按时完成之外, 不作其他任何要求。
第二天交上来的短文, 除了几个优秀生以外, 其它都是错误层出不穷, 有的甚至词不成句, 使我无 从下笔批改。
因此, 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变这种作业情况。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生的身心发 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 存在着差异。他们的学习水平、 学习能 力、 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等都不尽相同。
如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 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就必须采取分层设计作业的策略。
多元智力理论要求教师 应尊重学生的个性, 在作业布置上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 又要关注优秀生。
教师 要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 增加作业的层次性, 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 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 个性得到张扬, 不同学生的小学英语能 力得到展示。于是, 我根据学生的差异, 将学生按 A(稍差生)
、 B(中等生)
、 C (优等生)三个层次来设计作业。
案例 1:
阅读型作业的分层设计 阅读型作业指的是要求学生利用教材或已有的材料, 通过认真阅读, 全面把握材 料内容、 体会、 理解其中蕴含的小学英语知识、 思想与方法, 为更深层次的学习活动提供 保障的一种学习行为。
它通常表现为课前预习和课后提高两种形式。
以课前预习为 例:
在布置学生预习 8A TipsAbout Tipping 的课文时, 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预习 中都能对课文内容有所理解, 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阅读型的作业:
A(稍差生)
的作业:
1)
录音机跟读课文, 朗读 3—5 遍。
在跟读时要求学生一句一句跟读, 紧紧把握 好单词的读音、 句子的停顿。
2)
跟读完后, 自己独自出声朗读课文数遍, 以读准单词的读音, 同时, 读出句子 中的语调。
如:
一般疑问句读出升调, 陈述句、 特殊疑问句读出降调等。
3)
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遍。
在朗读过程中要投入, 并试着找出自己读不懂 的地方。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
通过数遍的跟读——朗读——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在 获得语感的同时对课文内容也有了一定的印象,为课上的听讲做好了准备。
B(中等生)
的作业:
1)
朗读课文数遍(自己定数量)
, 整体把握课...
篇六: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
1 页 共 6 页 初三英语“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后作业优化设计案例一、案例背景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与很多一线教师一样注意到了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也知道要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一再地在教学计划中列出“优化作业设计”之类的教学措施,但事与愿违,作为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作业设计总是在不经意间被忽略;很多备课本上的英语作业都只是简单的罗列:
1、copy new words 2、recite the dialogue
3、finish off Homework No.2
4、…;即便是在规格较高的市级公开课也鲜少看到优质的作业设计,那些非常优秀的开课教师对作业布置也往往是一言带过;而对学生而言,做作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作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学生的一种精神负担。可以说,英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已然成为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所以,我想非常有必要进行英语作业设计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能愉快地完成作业。
二、案例描述
春节长假的前一天,我为九(1)班和九(3)班布置作业;我刚接班的这两个班级英语底子非常差,学生厌学情绪
第 2 页 共 6 页 也很严重,所以,怎么也得趁长假的时间让学生好好“补补”,该复习的复习、该整理的整理、该背的背、该抄的抄,要把这些个作业讲清楚确实要花些时间。
九(1)班的作业设计:
…… 九(3)班的作业设计:
…… 长假后的第一天,我看到了两个班上交的作业:九(1)班书面抄写作业上交率仅为 80%,而且上交作业字迹潦草、丢三落四,明显是应付式的;作文完成率更低,有 50%学生几乎只是抄写了课文以滥竽充数;九(3)班书面作业上交率 96%,词汇接龙接的最多的一个学生一口气写了 219 个,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也写出了 50 多个;作文方面,学生非常详细地进行了描述,有几篇作文还相当出彩。至于口头作业方面,没什么很直接的对比,但九(3)班有 5 位家长打电话来说他们的孩子回家居然读英语课本了,而且还让他们“洗耳恭听”!虽然他们听不怎么懂,但是他们很高兴!
三、案例分析
当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走出过去“灌输式”的传统教学形式,而作业还停留在“一背、二抄、三练习”的时代,学生依然只是“复印机”。如我的第一份作业设计,它只是机械重复的训练,只注重了作业程式化和规范化,重量而不重
第 3 页 共 6 页 质,完全忽视了学生的需要,这事实上是非常危险的事,久而久之必然会挫伤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反之,第二份作业设计明显优于第一份作业设计,有趣味、更创新,也有实践应用,所以学生才会认真地去完成。事实证明:强扭的瓜不甜;只有“顺藤摸瓜”,才能享受瓜的甜蜜!反复反思,我想作业至少应该有三项功能:
1、巩固知识,强化记忆;2、延伸课堂,激发兴趣;3、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我们现在的作业设计实际上步入了一个误区:过分强调作业的第一个功能,而忽略了其他两个功能。所以,作业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成了让学生很痛苦但又不得不做的事。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更愉快地去完成作业呢? (一)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克服惰性。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要保证一定的作业设计时间以精心设计作业;同时,要做一个有心人,厚积薄发,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有意识地进行英语家庭作业改革实验,使之真正成为检查教与学的一种良好手段;否则,当教师以应付性的态度去布置作业,学生也必然会以应付性的态度去布完成作业。
( 二 )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如枯燥的词汇抄写可以改为词汇接龙比赛,不但学生的兴趣会大大提高,而且
第 4 页 共 6 页 还能使学生的词汇量滚雪球式的累积,在不断的循环使用中得以巩固;还有一些句型的巩固,完全不必靠机械性的抄写或造句,如教学 there be 句型之后,可以让学生画一幅图画或拍摄一张照片,再进行内容介绍;到了教 there be 句型的过去时态时,我就让学生翻译那个著名的童谣: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学生都说这个作业好玩!
( 三 )增强作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由于所处的语言环境,学生很少有机会用英语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时,更应该将源自生活的真实问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设计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更生活化的作业。生活化的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度。如在教完七年级上册 Unit6 It’s raining! 之后,可以布置学生回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并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二次播报;在教完祈使句之后,可以让学生用英语制订班规,并张贴公布;每个学期还可以布置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调查内容不限,以数据与短文的形式报告结果…这种实践性的课外作业,既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 四。
)增加作业的可选择性。《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
第 5 页 共 6 页 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他们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对事物的体验、兴趣各不相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承认个性差异,如:作业本上的 DIY 环节,可以让后进生选择性地做;口头背诵作业,学困生只需背诵target language 和他所感兴趣的东西,中等生背 target language 和文章中的好句子,优等生则可选择一些好的短文来背;布置英语作文时,优等生需写 5 个句子以上,而后进生可以量力而行;我们也可以把作业设计成“快餐”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自由选择。
( 五 )及时有效批改作业。作业的批改也是英语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师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在以往的作业批改中大部分教师采取的都是“一刀切”的做法:逢对必勾,有错必叉;或打分数,或划等级。实践证明,这些方法不仅不能起到鼓励或鞭策的作用,相反还会抑制甚至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作业本发还给学生的时候,他们甚至会懒得去看一眼结果。所以我认为作业评价应立足于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评语的形式“因材而评”,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学习习惯和英语水平等,给予不同的评价尺度和评价策略:对中等学生和学困生,应以鼓励为主,要求宽些;对易骄傲自满和学习态度不端正者,应严格要求;对于那些缺乏良好学习习惯或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的学生,则要经常在作业评语中
第 6 页 共 6 页 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和缺点,并表达对他们的希望,这样,学生才会理解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关心和爱护,从而转化为学习动力。只有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评价,真正做到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了解每个学生的弱点,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体验成功与进步,建立自信,获得继续进步的动力。当然,英语学科的作业评语自然以英语为佳,让学生与英语零距离接触,拓宽学生感受英语的渠道,如:Goodl! Better!Very nice! Well-done!
Just so -so !等等。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教育应让学生将提供的东西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我们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作业观,花时间、花心思去精心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业,使英语作业成为一种精神享受,让学生能更愉快地去完成作业!
篇七: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
it 9 人教版 Go For It 七年级下册 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作业设计双减 ” 背景下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初中英语分层作业设计
1
1
Unit 9 人教版 Go For It 七年级下册 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 双减” 背景下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初中英语分层作业设计
课题 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版本年级 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 作业类型 预习感知 基础巩固 综合运用 反思迁 移 认知维度 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 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学习主题 人与自我:描述自己和他人的外貌特征 整体单元目标 语言能力:在校园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掌握描述外貌特征的词汇及句型并运用到交际场景中。
文化意识:学生能够对不同国家地区人的外貌特征有了解并了解画像师的职业。
思维品质:学生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述,提高观察能力以及对比分析能力。
学习能力:学生能够学习并运用听力、阅读和写作学习策略并 愿意多渠道获得有关外貌描写的更多信息。
单元作业目标 能听懂、朗读并书写关于描述外貌特征的词汇、短语、句型、对话及语篇; 能运用描述外貌特征的词汇及句型到相应的场景中进行单轮次和多轮次的对话; 能读懂关于外貌描述的语篇并体会外貌描述的目的; 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段落式描述 设计原则 与课型匹配、学习重难点复现、难度分层学生思维可视化、作业 单过程性支架、尊重学生多元智能、作业任务情境化、作业问题开放性 课时作业目标 第一课时 听说课Section A 1a-2d · 能听懂、朗读并书写有关人物外貌轮廓特征(身高、体型、发型)
的形容词、表达以及句型。
· 能运用关于外貌轮廓特征的表达创编单轮次对话 · 能在创设的情境下运用关于外貌轮廓特征的表达编创多轮次对话 · 能读懂关于外貌描述的语篇并体会外貌描述的目的; 设计意图 1. 结构化归纳课时词汇(思维导图)
2. 听并识别发音、识别并拼写 听并理解 3. 基于图片支架进行词汇和句型练习并编写对话 4.无支架有结构有情境的进行语言创造 5.探索更多语言的场域使 用或功能性,例如文学性 第二课时 语法课 Grammar Focus 3a-3d ·能将3种结构表达置换并描述人物外貌轮廓特征 · 能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述人物外貌 设计意图 1. 结构化归纳课时词汇(思维导图)
2. 能够从meaning, form和use三个方面理解句型结构
2
Unit 9 人教版 Go For It 七年级下册 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 双减” 背景下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初中英语分层作业设计
轮廓 · 能读懂关于外貌描述的语篇并体会外貌描述的目的; · 能查找出更多人物外貌特征的描写维度以及表达 计习题 3. 拆分语法点并在句中练习 4. 无支架有结构有情境的进行语言创造 5. 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为第五课时的写作课做好铺垫。
第三课时 听说课 Section B 1a-1e · 能听懂、朗读并书写有关人物面部特征(身高、体型、发型)的形容词、表达以及句型。
· 能在创设的情境下运用关于外貌轮廓特征以及面部特征的表达编创多轮次对话 · 能读懂关于外貌描述的语篇并体会外貌描述的目的;
第四课时 阅读课 Section B 2a-2c · 能精读文本、获取信息并完成思维导图 · 能运用阅读策略找到代词指代。
· 能制作通缉令
第五课时 写作课 Section B 3a-3b · 能读懂关于外貌描述的语篇并体会外貌描述的目的; · 能根据信息的前段和后段,补充中间段落的人物描述。
· 能描述未来自己 设计意图 1. 结构化归纳课时词汇(思维导图)
2. 听并识别发音、识别并拼写 听并理解 3. 基于图片支架进行词汇和句型练习并编写对话 4.无支架有结构有情境的进行语言创造 5.通过阅读对话文本,能够用绘画的形式体现对文本的理解文本并使用语言迁移描写人物。
设计意图 1. 结构化归纳教材文本内容(思维导图)
2. 根据思维导图的总结,能够复述文本。
3. 通过与教材文本类似文 本的挖空练习,学生能够巩固文本结构以及语言知识。3.通过制作通缉令,学生能够与真实情况结合,综合反馈文本内容。
设计意图 1. 通过阅读文本的改写,学生能够重复写作要素进行成篇或成短句的练习。
2. 通过开头结尾的限定人物,学生能够补充中间内容,在同一主题下写不同人物。
3. 通过联系自我,学生能够写出未来的自己并坚定自己为未来努力的方向。
3
Unit 9 L1 人教版 Go For It 七年级下册 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第一课时 听说课 Section A 1a-2d
A 预习感知 (3分钟)
Read the words and the text after the recording and use the checklist below. 跟读下列词汇并使用自测表反馈预习情况。
curly, straight, tall, medium, height, be of medium height, thin, heavy, tonight, little, a little, may, cinema, glasses, later Self- assessment What I can do better I can read aloud. □ Yes □ No
I can read at proper speed, not too fast or too slow. □ Yes □ No
I can read all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correctly. □ Yes □ No
I can read in correct tones as the recording. □ Yes □ No
B 基础巩固 (15分钟)
1. Let’s review and think. 1.1 Put the words you learned in the mind map. 使用思维导图归纳总结课堂所学词汇。
length
curl
color
1.2 -Is Miss Gao tall? -No, she isn’t tall, and she isn’t short, either. She is of
. A. medium height B. medium build C. a little heavy D. thin
1.3 Describe someone with the mind map. 使用做学词汇造句。
He is
. She has
.
2. Let’s listen. 2.1 Listen, fill in the blanks and shadow-read the conversation. 听录音填空并跟读对话。
Describe People Appearance height weight hair
Unit 9 L1 人教版 Go For It 七年级下册 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第一课时 听说课 Section A 1a-2d A: What does the new classmate
? B: She is of
. She has
hair. A: Is she
or
? B: She is
.
2.2 Listen and draw the new classmate. 听录音并画出新同学。
3. Let’s think. 3.1 Look and describe Lucy’s new friend. 看图并描述Lucy的新朋友。
hair
height
weight
She
.
She
.
She
.
3.2 Make a conversation between David and Sally about Lucy’s new friend. 编写David和Sally关于Lucy新朋友的对话。
David: What does Lucy’s new friend
? Sally: She is
. She has
. David: Is she
or
? Sally: She is
.
4. Let’s guess. 4.1 Describe one of your classmates with at least two features and invite your teacher toguess. 至少使用2个外貌特征来描述你的同学并请老师来猜测。
hair name
height weight height
3
4
Unit 9 L1 人教版 Go For It 七年级下册 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第一课时 听说课 Section A 1a-2d
C 综合运用 (5分钟)
Lucy leaves her homework at home. She phones her mother/father to bring it to school but she will play the basketball game. So she asks her classmate to get it. Lucy needs to tell her classmates what her mother/father look like. If you are Lucy, can you create a conversation between you and your classmate? Work in pairs and role-play a conversation. 两人一组,角色扮演对话。
Lucy: Excuse me, Peter. My father will give me my homework at the school gate. But I am busy with the basketball game. Could you help me bring it back? Peter:
I’d love to. What
? Lucy: He
. . Peter:
. Lucy:
.
D 反思迁移 (5分钟)
Read the passage from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by J.K. Rowling. Harry had a thin face, knobby knees (膝盖骨突出的膝盖), black hair, and bright green eyes. He wore round glasses held together with a lot of Scotch tape ( 透 明 胶 带 ) because of all the times Dudley had punched him on the nose. The only thin Harry liked about his own appearance was a very thin scar ( 伤 疤 ) on his forehead that was shaped like a bolt of lightning (一道闪电).
What does Harry Potter look like?
Face He
. He
. He
.
Something special He
.
Body He
.
The picture of Potter Hair He
.
Height He
.
Weight He
.
Does Harry lead a happy life? Why?
5
Unit 9 L2 人教版 Go For It 七年级下册 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第二课时 语法课 Grammar Focus 3a-3d
A 预习感知 (3分钟)
Read Grammar Focus and use the checklist below. 读 Grammar Focus 并自我评估。
Self- assessment What I can do better I can read aloud. □ Yes □ No
I can read at proper speed, not too fast or too slow. □ Yes □ No
I can read all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correctly. □ Yes □ No
I can read in correct tones as the recording. □ Yes □ No
B 基础巩固 (15分钟)
1.1 Let’s circle words to 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 A: What (do; does) your friend Tony look like? B: He (is; has) heavy, and he have/has blonde hair. A: Really? (Does; Is) he tall or short? B: He (is; isn’t) tall or short. He (is; has) of medium height. A: Does he (has; have) curly or straight hair? B: He (is; has) straight hair. And he (is; has) really handsome. A: Is the boy (in; with) blue Tony? B: No, he isn’t. The boy (in; with) glasses isn’t Tony. Look, Tony is coming. A: Well, Tony doesn’t (in; with; wear) glasses.
1.2 She of medium height with short hair. A. is B. has C. does D. have
1.3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is, are, have, has, with, in, wear. 1 The boy tall. 2 The boy
black hair. 3 His hair
short. 4 He is the boy
glasses but his brother
glasses. 5 The boy
blue is his brother. 6 The twins
of medium build and
big eyes.
1.4 Combine the sentences. 1 Sally is of medium height. Sally wears glasses. Sally is of medium height with glasses.
2 Sally is of medium build. Sally has short brown hair.
3 The girl wears a red shirt. The girl wears glasses.
4 Sally is pretty. Sally has big eyes.
6
Unit 9 L2 人教版 Go For It 七年级下册 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第二课时 语法课 Grammar Focus 3a-3d
C 综合运用 (5分钟)
Draw a hero, describe him/her and invite the teacher to guess. The man is over there under the tree but I can’t see him clearly. The man is coming. He
D 反思迁移 (5分钟)
Alice is 20 years old. She is a little overweight. But she is tall and fair skinned, so she looks healthy. Her hair is jet-blacked and straight. Her teeth is as white as milk. She has a very pleasant smile and she always has a twinkle in her eye. When smiling, Alice’s dimples will appear who receive them feel very special. When she works, she always put on her glasses. She always dress very elegant and tidy. Because of her fair skin and kindness, we all like her very much. 1.1 Complete the mind map.
age
1.2 Fill in the table.
Alice is has
1.3 Read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1 Can you guess w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ice and the writer? Why?
2 Is Alice beautiful? Why? Alice
Unit 9 L3 人教版 Go For It 七年级下册 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第三课时 听说课 Section B 1a-1e
A 预习感知 (3分钟)
Read the words and the text after the recording and use the checklist below. 跟着录音阅读单词和课文,并使用下面的检查表。
Self- assessment What I can do better I can read aloud. □ Yes □ No
I can read at proper speed, not too fast or too slow. □ Yes □ No
I can read all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correctly. □ Yes □ No
I can read in correct tones as the recording. □ Yes □ No
B 基础巩固 (15分钟)
1. Let’s review and think. 1.1 Put the words you learned in the mind map.
length
curl
color
face
eyes
facial features
legs
body features
body features
7 heigh...
篇八: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
dquo;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一、作业设计的背景
课后作业一直都是我国教学体系中的主要内容,更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基础。尤其是在初中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其中所涉及的语法和词汇比较多,仅仅是进行课上教学是不够的,还要从学生的发展特点出发,调整课后作布置的方案,丰富英语知识,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印象。同时,学生还可以在课后作业中获取更多的英语知识。
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对课后作业的重视,从减负增效的理念出发,对初中英语作业进行合理布置,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结合不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合理布置作业,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
二、作业设计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面狭窄。
作业形式单一、机械重复、作业量大,主要是题海战术;强调语言层面的死记硬背和机械操练,图“量”不求“质”,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作业内容仅限于英语学科知识范围,知识面狭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这些作业占用了学生太多的时间,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二)缺乏应用。
书面作业是传统课外作业的唯一形式,即巩固和运用学过的知识,其答案也比较单一;教师很少甚至没有口头作业或其他作业方式,忽视了英语的口头交际功能和语言的运用能力,长期下来,遏制了学生个性发展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作业设计缺乏层次性和差异性。
三、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
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了解学情基础上,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有针对性设计英语作业。既要通过作业检验学习成果和巩固所学,又要考虑到学生兴趣。
(二)直观性原则
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思考,增强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认识到知识的本质和规律等 (三)启发性原则
作业不能局限于简单的知识运用,而是要引导思维深度发展,促进学生举一反三。
四、作业设计的要求:
(一)知识夯实是基础
这部分作业是针对每个学生布置的,要在每个学生的消化能力以内,避免过难过多打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由口笔两部分构成,每部分的任务应在 10~15 分钟内可以完成。
口头作业鼓励学生根据当日所学内容自由发挥结对完成,主要以编对话做调查等形式表现。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基础知识点在活学活用中自然而然地被吸收了。笔头作业即书面作业以当天的学习内容为主要检测点。口笔作业的结合能促使学生将知识落到实处,加强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各项能力,尽量降低了“哑巴英语”的出现。
(二)能力提高要加强
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吸收过程中是存在差别和差距的,作业设计要转变“一刀切”的做法,而是要对学生分层并依据不同层次学生英语基础和发展需求,确定好作业训练目标,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目的明确,遵循 “因材施教即分层施教”这一教学原则,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相互抄袭,还给学生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的机会,使课外作业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这样的英语作业兼顾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巩固练习与提升的需求,所有学生会在完成英语作业中获得进步。
(三)作业设计要满足趣味化实践性需求
兴趣是催化剂和助推力,学生对英语作业不能产生兴趣,作业所能发挥作用十分有限。所以“双减”下英语作业设计,需要做好改革,在契合作业设计目标和要求情况下,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英语作业不要拘泥于形式,要做到灵活多变。相较于单一的英语习题训练,融入实践性作业,初中生完成作业的兴致将增强。以背诵单词任务为例,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单词接龙的方式。教师定期布置英语演讲
或者辩论作业,抑或是布置英语舞台剧编排作业。英语作业实践性增强,同时更具有趣味性和个性化。这样学生会积极完成英语作业,在实践中将会融会贯通课堂所学,应用能力将显著提升。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中作业设计极为关键,事关学习成效,以及英语思维和学习能力发展等。当前英语作业设计要转变过去以量取胜做法,而是要减少量,确保作业优质。这样学生英语作业负担会减轻,有助于形成积极心理,同时优质作业还能促使学生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最大限度地巩固课堂教学成果,达到增效的目的。
篇九: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
dquo;双减”背景下 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案例英语作业是英语课程教学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课堂教学重要补充和延伸,更是实现英语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在个性化教育理念引领下,我分别开展了分层化、生活化、趣味化、开放化的个性化英语作业设计。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践,强化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拓宽了学生英语学习资源,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基于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必须正视学生外语学习基础和发展要求的差异,遵循外语学习的客观规律。英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目标,又要尊重个体差异,使课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以利于不同学生的英语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这就意味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对照课程目标有相应的作业系统的配合,作业设计必须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方案对作业练习设计提出了要求:一要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重视基础性,增加选择性,体现时代性。二要优化练习作业的结构与组合,注意加强整合,加强选择,强调均衡等。在对建立作业新体系的若干建议中要求教师设计探究性作业、开放性作业、体验性作业,并在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注意要有差异。”
(二)基于英语作业现状的分析
通过与班中学生的座谈及对作业现状的观察与反思,我发现当前英语作业布置中的主要问题有:
1.作业内容单调,缺乏典型性。今天抄单词、词组,明天抄写课文,后天做练习册,再后天做一张试卷……这样的作业布置全凭教师一张嘴,学生埋头做。布置的作业量有差异,作业内容枯燥无味,使得学生不感兴趣,往往应付完事,作业没有实效性可言。
2.作业要求统一,缺乏针对性。教师往往忽视学生个性和基础的差异,要求全班学生每天做一样的作业,搞一刀切。这样的作业没有弹性,缺乏针对性,使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又吃不下,因而就产生了作业抄袭现象和不做作业现象。久而久之,英语短腿的学生就越来越多,英语尖子生越来越少。
3.作业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由于学校注重考试成绩,同时为了便于检查作业,教师布置的英语作业多为书面形式。而实际上,作业的目的除了巩固知识还有运用知识,除了书面形式的写之外,还有听、读、说的形式。然而运用性作业因其操作性弱,反馈评价困难而在传统作业实践中被淡化。由于作业形式的单调和乏味,学生个性得不到发展,而且综合运用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
在一个班级的学生中,由于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不同而在学习上呈现不同的差异。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工作中,尤其是作业布置中,应该正视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不能搞“一刀切”。
二、个性化作业的内涵与设计原则
(一)个性化作业的内涵
所谓“个性化作业”即可理解为适应学生每个个体的英语作业,使学生以作业为载体,在对英语课堂教学后个人的反思过程中对所学英语知识,英语语言功能的理解和运用,并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以推广,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独特个性,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学习活动。
(二)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原则
1.层次性原则。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依据其最近发展区,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把握作业的难易度,既要满足优秀的学生吃得饱,又要保证困难的学生做得了。
2.多样性原则。作业任务设计要多角度、多形式、多题型、多用性,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运用能力都得到训练,作业题的编制一定要精选精编,合理控制作业量,讲究作业效果,通过完成作业达到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3.针对性原则。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个性化作业的内容和形式。针对学生年龄、性别、爱好、志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依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可以采用分层布置个性化作业的方式。
4.典型性原则。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一定要精心设计,认真筛选,布置典型性强的作业题,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发展学生的个性,满足知识基础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的每一位学生。
三、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除了对“语法是什么”的理解偏差之外,传统的语法教材也有一些问题与弊端需要指出并引起注意。
1.设计分层化作业——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以往在布置作业时,我格式化地在记录本上写下抄写、背诵,或是给一个作文题目,要求每个学生根据所给题目完成一篇短文。一直都是统一要求,同一模式,答案唯一的作业,对我来说批改起来方便。但是,当学困生没有掌握基础知识时,我会抱怨他们学习不认真,并且企图通过加重他们的作业量而达到我的预期效果。结果,事与愿违,学困生对英语学习越发感到厌倦,作业质量也每况愈下。就拿写短文来说吧,我布置完题目后,除了让学生按时完成之外,不作其他任何要求。第二天交上来的短文,除了几个优秀生以外,其它都是错误层出不穷,有的甚至词不成句,使我无从下笔批改。
因此,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变这种作业情况。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他们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都不尽相同。如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就必须采取分层设计作业的策略。多元智力理论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作业布置上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教师要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
不同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展示。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差异,将学生按 A(稍差生)、B(中等生)、C(优等生)三个层次来设计作业。
案例 1:阅读型作业的分层设计
阅读型作业指的是要求学生利用教材或已有的材料,通过认真阅读,全面把握材料内容、体会、理解其中蕴含的英语知识、思想与方法,为更深层次的学习活动提供保障的一种学习行为。它通常表现为课前预习和课后提高两种形式。以课前预习为例:在布置学生预习 8A Tips About Tipping 的课文时,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预习中都能对课文内容有所理解,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阅读型的作业:
A(稍差生)的作业:
1)录音机跟读课文,朗读 3—5 遍。在跟读时要求学生一句一句跟读,紧紧把握好单词的读音、句子的停顿。
2)跟读完后,自己独自出声朗读课文数遍,以读准单词的读音,同时,读出句子中的语调。如:一般疑问句读出升调,陈述句、特殊疑问句读出降调等。
3)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遍。在朗读过程中要投入,并试着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数遍的跟读——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在获得语感的同时对课文内容也有了一定的印象,为课上的听讲做好了准备。
B(中等生)的作业:
1)朗读课文数遍(自己定数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完成老师预先设计的“T”、“F”判断练习。然后,听课文录音后回答老师在布置预习时设计的几个帮助理解课文大意的问题(What…? When…? Where…? How…? Why…?等等),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通过上述 2 个预习作业帮助中等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细节内容。
C(优秀生)的作业:
1)精读课文——逐句阅读,圈点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
2)提出问题——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提出有助于理解内容的问题,并自行解答。
3)明确语法点——找出课文中的重要词组及句型。
a. much earlier——much+比较级
b. very few taxis——very few+可数名词复数
c. expect sb. to do sth.——期待某人做某事
d. didn’t look pleased at all——看上去一点也不高兴
e. little time——little+不可数名词
f. –I’m sorry I’m late.(语言情境功能)
--That’s OK.
优秀生通过精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内容提出问题,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课文,且归纳出课文中的关键词组和句型。这3 项阅读型的预习作业已经让优秀生对课文内容完全做到了心中有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要求的的三个阅读作业,让基础各异的学
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作业,真正做到整体把握,兼顾差异。同时,通过这样的作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由于分层作业难度适宜,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使他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
2.设计实践型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
纵观自己多年来为学生布置的作业,有个共同点——以书面作业为主。我忽视了英语学习与生活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其实,走出教室,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英语。因此,布置作业时应该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实践型作业,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英语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和延伸。实践型作业的设计主要有调查、演示、制作三类。
案例 2:学生零花钱的调查
调查作业,意味着让学生走进同伴的生活中,通过事先设计的调查问题,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等情况。例如:在学习了 9A Unit Three Lesson Two Spending Habits 后,我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调查同学的零花钱数量、使用分配等内容。设计的问题如下:
a. Do you have pocket money every day or every month?
b. Who gives you your allowance?
c. How much do you have a week / a month?
d. How do you spend your money?
e. What do you do with the rest?
学生们第一次做这类生活小调查的作业,积极性很高,纷纷扮演起了小记者的角色,去采访同学,获取零花钱数量及使用的相关信息。有的同学思维很敏锐,当他了解到别人有节约花钱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小额存款时,他鼓励他们去捐助汶川地震中缺乏学习用品的学生。也有的同学在调查过程中学习到了花费零花钱的窍门,有了管理零花钱的思想。还有的同学在调查完后,自己组织整理了一下材料,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很有成就感。
除了调查类的作业,我还鼓励学生完成演示类及制作类的作业,不断活跃学生的思维,使英语学习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中。如学习了英语打电话的对话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用英语给我打一个电话。要求学生选择内容简单、基础的接电话和打电话用语。(A: Hello! May I speak to Miss Zu? B: This is Miss Zu speaking. Who’s that?…)通过模仿演示的这个作业,完全把语言学习和生活联系到了一起,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再如:7A Unit One 的第一和第二课主要是介绍中国的国庆节和元宵节。我就围绕“节日”这个主题,让学生先查阅其他更多的中国传统节日(如 Spr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然后,以一个节日为主题,收集有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份传统节日知识小报。在编写过程中,学生们排版、画画、涂色、组稿、誊写,忙得不亦乐乎。自己动手编写一份小报,既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节日知识,又培育了学生互相合作的意识,同时,对自我有更大的认同感。动手制作的作业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设计趣味化的作业——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学生都已经习惯已有的作业形式,知道除了抄还是抄,每次作业布置下去,丝毫没有兴趣可言,只是像机器一样完成作业,第二天可以交差就行。因此,他们的书写很不认真,有时漏抄几个单词,有时漏写几个中文意思,很马虎。更多学生出现的是今天抄,明天忘的现象。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作业的兴趣,我在“趣”字上做文章。我尽量把作业中的英语知识编成游戏、谜语等形式,使学生一看到这样的作业就来劲。游戏一直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所学的知识穿插于游戏中,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案例 3:另一种抄写作业
新世纪教材 6B Unit One Lesson One 教会学生用英语表达方向,如:turn left、turn right、go straight 等。和往常一样,我布置了抄写作业,每个词组抄写 2 遍,记住他们的中文意思,第二天默写。到了第二天,在默写时,我发现好多学生把 turn left(向左转)和 turn right(向右转)两个词组的意思都混淆了。
学生表现出来的这个现象使我很着急,在我看来这么简单的方向都学不会,那么其他有难度的表达更不用说了。同时,这也使我认识到机械的抄写并不能让学生记忆抽象的方向。于是,我给学生设计了 2 个有趣的作业。一是走迷宫。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张迷宫图,让他们在玩走迷宫的游戏时,大声说出自己所走的方向。出发时,go straight,然后根据路线,一会儿 turn left,又一会儿 turn right,再三反复,不断熟练。
二是机器人的游戏作业。这是一个两人合作的作业,即 A 用英语描述方向,B 按照指令行走。在完成这个作业时,我让学生自己到操场上完成。在游戏开始前,学生自己做了准备工作:在机器人行进路线上放置了一些障碍物,为学生向左、向右转设置好条件。在这 2 个巩固词组的游戏中,学生情绪高涨,这几个表达方向的词组很快映入了脑海,轻而易举地记住了。相比较机械抄写,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学习中体验知识的作业,使学生享受到英语学习的趣,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
4.设计开放化的作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教师都会认为,抄写作业及做练习是巩固知识的一个有效形式。...
篇十: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
/p>录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案例
作业巧设计,“双减”促成长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案例
【“双减”作业设计】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案例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案例
一、作业类型 笔者本学年任教**中学七年级 1 班,此英语作业设计案例共分别展示笔者所设计的两种作业类型:拓展性作业、实践性作业。
二、设计思路(指向“减负提质”)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可以检测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情,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培养学科素养。然而,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过多过重过难的作业负担,不仅打击了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令大多数孩子身体素质下降,甚至身心受到伤害。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由于“双减”政策直击应试教育的功利、短视要害,因而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应,学校、家长、老师对国家的这一重大决策普遍表示了热烈欢迎和支持。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学校、教师、家长必须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不得布置超过国家课标难度的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等。为了让学生的身体健康的成长,为了让学生有机会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学习,教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是
必须要做的工作。
其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矛盾的。解决学生课业负担重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出路就是进行作业的改革,负担要减,其效率与效果要增。即要讲究作业的有效性。
如何才能正确的布置作业,努力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使学生能以较少的作业量取得较高的学习效果呢?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既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长期性课题。
作业布置得好,布置的得当,能使学生在较轻的学习负担下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达到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充分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应该遵循原则是:
(一)布置作业要适量 俗语说“勤能补拙”,反复练习,是提高知识掌握熟练程度的基本手段,也是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有效手段,因此,要保证教学效果,使学生巩固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课业负担。而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之所以一直十分沉重,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许多教师担心学生不能掌握所学知识,因而布置大量作业,以求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和取得较好学习成绩。
虽然能力是训练出来的,但若让学生整天泡在漫无边际题海中,重复做一些机械单调的习题,只会导致学生厌烦心理,这是
得不偿失的。因此,作业布置的量要适当,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练习,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要精心布置作业内容,精选题目。努力避免给学生带来过重的作业负担,让学生既能够用较少的时间完成作业,又能够达到牢固掌握知识与能力的目的,使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够有所减轻。
(二)作业布置形式要多样 学生作业本身是具有很多种形式的,有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之分,有课上作业和课下作业之分,有复习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之分,等等。因而我们给学生布置作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学生课业负担之所以一直沉重,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一般都十分重视书面作业和课下作业,因为这样做,可以方便的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但这样做的的结果是无意之中加重了学生本已经很沉重的作业负担。因此,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形式要改革,要在加大课堂练习的基础之上,尽量减少课下的作业量,为保证作业减少而学生学习效果不降低,要倡导并推行给学生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以让学生能多方面用脑,运用多种思维,获得全面的发展,又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
笔者认为,就英语学科而言,依据英语学科特点、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例如,可以让学生写英语作文,通过运用英语来代替大量单词的记忆抄写;例如,可以让学生制作英文手抄报,学生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其所学所思;例如,可以让学生制作英文小视频,学生在自制
视频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提升;例如,可以让学生讲英文小故事,学生在训练与展示的过程中,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表演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作业形式多样化,就减少了简单的单调重复,这无形之中就是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作业内容和形式(要与教学目标、学习活动相一致)
基于以上作业设计思路,同时为了丰富班级英语文化,营造浓厚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乐趣,也为了让学生正确、规范书写作业,养成优异书写习惯,尽情展现学生风彩,笔者从今年开学至今利用公众节假日以及学校体艺节等契机,设计了如下英语作业:
(一)拓展性作业 一系列英语手抄报设计作业,分别是国庆节、中秋节、学校体艺节。
1.设计背景:
英语手抄报集美术绘画、英语书写、资料搜集为一体,突破学科整合,展示学生利用英语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能激发学生合作意识、鉴赏意识、竞争意识;学生对绘画有较大爱好,故笔者把此内容安排为一次拓展性活动。
2.活动目标:
(1)经过活动,提升学生对英语学科学习爱好。
(2)学会自己从书籍,报刊,网络搜集英语资料,培养动手
能力。
(3)积累英语知识,提升英语素养。
3.作业内容 (1)主题:分别围绕“国庆节、中秋节、学校体艺节”三个专题,分别以“National Holiday”,“Mid-autumn Festival”,“2021 School Sports Meeting”为题设计英文手抄报。
(2)要求:①版面设计美观,版式分配合理,绘图美。②英文书写规范,字体美观,大小适中。③学生可以从英语书或英语相关资料中选择适宜材料进行誊录,或者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感悟进行写作。
(二)实践性作业 一系列英语口语表达作业,分别是国庆节英语小视频作业、讲好一个英文小故事作业。
1.设计背景 培养中学阶段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英语教师的重要使命。英语教师要注重学生情感因素,激发、培养、巩固学生兴趣。教师要努力设计多样化的课堂口语活动和课外口语作业,不断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多渠道、多途径地让学生将口语运用到实际中,不断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
笔者任教七年级 1 班英语,刚开学我就和学生布置开展“课前 2 分钟”英文演讲活动,通过学生的表现,我发现我班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英语发音、演讲技巧等都有所欠缺,因此我
想通过设计有效的课堂口语训练活动、课后口语实践活动等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2.活动目标 (1)训练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基本技能,教师通过学生的口语作业完成情况检测自己的教学。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
3.作业内容 实践性作业一【英文小视频】
(1)主题 国庆口语作业:录制有关国庆假期的英文微视频(时长 5 分钟以内)。结合自己和家人的国庆假期,或者结合有关国庆节(例如国庆节的历史、庆祝活动等)的英文介绍,制作或录制一段微视频。
(2)要求 ①视频内容和形式可以自己有所创新,可以用简单而清晰的英文介绍。②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用英文。③视频文件统一命名:“学号+姓名+国庆视频”,例如“01+张三+国庆视频”。10 月 5日之前完成并发送至 QQ 邮箱:XX 实践性作业二【英文小故事】
(1)主题 讲好一个英文小故事:自选一篇主题积极健康的英文小故事,结合老师的口语训练要求,用 2 个星期的时间自我训练讲好一个英文小故事(限时 4 分钟以内),并在英语口语课上进行展示。
(2)要求 ①小故事可以自己有所改编。②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用英文。③可以个人演绎,也可以组队表演。④全部同学于 11 月 26 日的班级口语课进行展示。届时将择优推荐参加年级的英语口语比赛活动。
四、评价标准 (一)英文手抄报评价标准 教师评分与学生评分相结合,教师评分占比 70%,学生评分占比 30%。
英文手抄报评比细则(100 分制)
1.视觉效果(30 分)
版面设计新颖、活泼、美观,紧扣主题; 2.内容(70 分)
书写工整 20 分;排版规范合理 10 分;选材健康丰富、紧扣主题 40 分。
英文手抄报评分表(100 分制)
(二)英文小视频评价标准
教师评分与学生评分相结合,教师评分占比 70%,学生评分占比 30%。
英文小视频评分表(100 分制)
(三)英文小故事评价标准 教师评分与学生评分相结合,教师评分占比 70%,学生评分占比 30%。
五、反馈方式 笔者以上所设计的 3 次拓展性作业、2 次实践性作业,由笔者本人以及本班学生,结合设计好的评分标准对学生作品或展示进行打分。
反馈方式 1.作业得分与师生评语相结合:学生评分后通过希沃平台拍照功能上传评分表,学生可以看见自己的得分情况;教师发布“主观评价”功能让学生发布评语,学生可以看见师生评语。
2.教师将优秀作品发布在希沃平台或者教师的个人微信公众号进行公开展示,并对获得优秀的学生进行加分奖励。
六、反思 英语学科作业布置应兼顾基础知识巩固和学习方法及能力的拓展,做到作业数量少、质量优、效率高。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经常化。作业评价科学高效,针对性强,能够促进学生综
合素质可持续发展。以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独立完成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原则,关注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密切结合,在实践性、探究性作业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高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博采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笔者对以上所设计的初中英语作业进行反思,总结了以下 3 点。
1.我对学生作品的反馈以及优秀作品的展示仍不够及时,有时候会因为各项杂物而没有能尽快进行反馈。
2.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英语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例如,第一次的国庆小视频作业和国庆手抄报作业,学生基本都能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创作。学生反馈他们都是人生中第一次录制英文小视频,对于刚步入初一不久的学生来讲,这作业是有一定挑战性的。虽然是第一次,面对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大部分学生部分学生都没有退缩,相反,他们都被积极地调动起来,积极查找素材认真写稿,并想方设法录制小视频。部分学生还调动了自己的家人和自己围绕国庆节主题用英文对话,录制小视频,例如***同学、***同学。部分学生还反复训练发视频给我看,结合我的评价反馈不断修改然后重新录制视频,例如***同学、***同学。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的成长。我对全班同学说:“在此次国庆小视频作业的过程中,无论同学们最后呈现的作品质量如何,同学们从写稿到排练,个别同学还
邀请家人与自己进行英语对话,到录制视频,再到修改等等,过程即成长,我相信同学们已经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3.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互助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第五次的英文小故事作业,因为同学们在小学都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和体验,在开学初学生连开口朗读英文都是结结巴巴毫不连贯的情况下,经过课堂口语训练活动已经课后英语口语作业等训练,大部分同学在口语表达方面已经取得明显的进步,在公众前的展示方面同学们的胆量也得到大大的提高。以学生的“英语活动周”为契机,我调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认真准备,不单单是为了参加 12 月 8 日的“七年级英语故事朗读比赛”(结合我校学情,难以实现各班进行“故事演绎”,所以定位为各班“故事朗读”比赛),更是为了在这个过程得到提升。我分层布置作业: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围绕活动主题,可以选择“朗读英文故事、背诵英文故事、演绎英文故事”其中一个层次进行挑战,在班级 11 月 26 日的班级口语课中,同学们进行展示,然后择优选择了XX等6位同学作为代表参加“七年级英语故事朗读比赛”,我班同学以“创新故事演绎、英文故事小剧场”的优势斩获年级“特等奖”。最后,在此次作业点评中,我以 XX 等同学不懈努力、精益求精、不断进步的学习精神鼓励全班同学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学会博采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增强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
七、未来展望 以上的英语作业设计只是笔者本学期的一些新尝试,不成系统。我希望日后的英语作业设计能日渐成为系统、形成规范、不断创新。因此,结合“双减政策”的要求,我对自我的作业设计也进一步提出了几点要求: 1.从英语作业的趣味性、主体性,合作性等方面为研究导向,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作业内容形式要多样,避免学生产生疲惫心理。
2.尊重学生的天性,顺应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出多样化的作业设计方案,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将多种知识的获得和多种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张扬个性、激励创新的空间,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健康的人格。
4.英语口语作业设计要以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与学生学习和实际生活引起共鸣,使他们感到有话可说和想说。
5.每日反思自己的英语作业教学情况并改进,真正实现“开拓思维求减负,创新作业促提质”的目标。
6.注重学生作业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在班级举行学生作业展评活动,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作业巧设计,“双减”促成长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案例
作业是课堂学习的知识技能及时巩固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思维...
推荐访问: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 作业 个性化 初中英语
热门文章:
- 最新文明礼貌月活动策划,文明礼貌月活动方案(优秀1合集)(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年医院护士面试自我介绍(优秀17篇)2024-08-22
- 2023年最新六年级自我介绍(汇总18篇)2024-08-22
- 学生会个人简历如何写(优秀9篇)2024-08-22
- 2023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四年级学生自我介绍(大全8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房屋租赁合同书样本,房屋租赁合同书(优质11篇)【精选推荐】2024-08-22
- 设备租赁合同(通用12篇)2024-08-22
- 最新转让协议书才有法律效力(大全10篇)(全文完整)2024-08-22
- 2023海边捡垃圾社会实践报告,垃圾处理社会实践报告(优秀8篇)(范文推荐)2024-08-22
- 最新外科护士自我鉴定(实用18篇)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