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工作要点 >

2023年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3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6-18 13:00:08 来源:网友投稿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1  一、雅典民主制的形成  1、形成的条件:贵族制取代君主制  【解析】雅典进入文明社会之初实行的是君主制。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7世纪,贵族推翻王权,建立了贵族制。  【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3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3篇【精选推荐】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1

  一、雅典民主制的形成

  1、形成的条件:贵族制取代君主制

  【解析】雅典进入文明社会之初实行的是君主制。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7世纪,贵族推翻王权,建立了贵族制。

  【重点问题突破】君主制与贵族制的不同:

  君主制:世袭、终身、专制

  贵族制:选举、任期、集体领导、*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

  在一定程度上说贵族制取代民主制是一种进步,为后来雅典向民主制过渡创造了条件。

  2、雅典民主制形成过程

  ①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了民主道路。

  ②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确立了民主制

  ③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顶峰。

  二、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

  (1)基本特点:人民*和轮番而治

  (2)基本特点的体现:

  ①公民大会: 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体现了人民*。 ②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附属机构,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行使最高权力。——代表由抽签选举产生,每个公民当选2此后就不能再次当选,体现了轮番而至。

  ③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并且审议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

  三、实质

  雅典的民主制以奴隶制为基础,是奴隶主的民主,而不是真正的民主。

  四、评价

  1、积极

  ①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②民主政治使决策更全面。

  ③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非君主任命,受人民监督,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2、消极:

  ①是公民主体的民主。

  ②外邦移民、妇女、奴隶没有民*利。

  ③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2

  先秦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思想专制)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3

  一、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古希腊文明史西方文明的源头。

  1、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公元前1400年)

  ①特点:出现王宫建筑群,象形文字。

  ②标志性建筑:米诺斯王宫

  2、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400——公元前12世纪)

  ①特点:出现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新君主国兴起,出现线性文字B。

  ②特洛伊战争出现在这个时代。

  二、黑暗时代

  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9世纪

  三、古希腊城邦

  1、兴起的时间: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

  黑暗时代结束,古希腊进入复兴时代。复兴时代的标志:就是一系列城邦的出现

  2、概念: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落。

  3、地理环境:

  ①多山少耕地——农耕经济不发达

  ②三面环水、港湾众多——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商业贸易发达,海外殖民活动活跃。

  4、城邦的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代表城邦:斯巴达和雅典

  5、五种政体: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僭主制、寡头制

  其中最为流行的是:贵族制和民主制

  6、城邦政治的实质:公民政治

  7、政体划分的标准: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利的大小划分。

  四、古希腊的海外殖民(了解)

  1、原因:

  ①人多地少,多山地少耕地,农业不发达

  ②三面环海,多岛屿港湾,航海业发达。

  2、影响:

  ①促进古希腊商品的生产和海外贸易

  ②利于古希腊吸收外来文化,形成自己的独特文明。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3篇扩展阅读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3篇(扩展1)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框架 (菁选2篇)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框架1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一、春秋时期

  政治特征: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2、表现: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发生 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

  二、战国时期

  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3、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以后*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过程) 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皇帝制度

  特点:①皇权至上(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权力全部揽于自己手中) 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三公九卿制(中央官职)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①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②相互关系: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九卿:三公以下的*官职

  3、郡县制(地方)

  特征:①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与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区别)

  ②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对此后2000多年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框架2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代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出现早期政治制度。

  2、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利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这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的进步。

  3、夏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②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对完整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4、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二、西周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

  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1)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内容:

  ①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②内容:土地和人民;

  ③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④义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税和朝觐述职;

  特点:

  ①主要分封给同姓子弟

  ②层层封授,等级森严

  作用:

  ①积极: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巩固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地区

  ②消极: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制度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

  ②远近尊卑

  ③父系血缘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共同维护西周社会的稳定;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纽带。

  宗法制已经消亡,但宗法思想还影响至今,请谈谈对宗法思想的看法或认识。

  ①积极作用: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3篇(扩展2)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归纳 (菁选2篇)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归纳1

  一、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条件。

  1、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多山、多港、多岛的地理环境

  ②希腊城邦小国寡民(古代历史条件下,民主政治的前提);

  ③多山、多港、多岛的环境促成希腊商品经济发达和海外活动频繁,使希腊人较早接受*等、民主观念。

  2、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3、希腊城邦中流行的政体是:贵族制、民主制

  城邦政体的特点:公民政治(城邦自治权力或多或少的属于各邦公民。)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1、民主制的确立: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陶片放逐法)

  2、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人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直接民主

  3、体现:(雅典民主政治机构的组成)

  ①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最重要的程序――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

  ②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③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最大限度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4、雅典民主制的意义:

  (1)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2)政治决策通过多数人的认真讨论,会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

  (3)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使公职人员对社会负责,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4)推动思想文化的发展。它重视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巨匠。

  三、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十二铜表法》:

  意义:

  ①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是罗马法的渊源。

  ②《十二铜表法》的条款虽然没有给*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篡仍是*民的胜利,因为有民成文法就得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解释习惯法。

  2、查士丁尼法典/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3、罗马法的影响:

  ①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②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归纳2

  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趋向严密。

  (4)局限:

  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

  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政治

  (4)影响:

  ①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3.礼乐制度

  (1)含义:

  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如祭祀、婚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2)目的:

  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3)作用: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3篇(扩展3)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要点总结 (菁选2篇)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要点总结1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1、概况: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2、四大发明的产生与传播:

  (1)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北宋*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3)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4)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5)传播

  a.造纸术经*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b.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

  c.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d.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和社会进步。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1、《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珠算

  珠算运算法编成歌诀流利顺口,配合小九九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运算如飞。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1、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2、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3、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3、四大农书。

  (1)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元朝王祯的《农书》;

  (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5)特点:是中国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3、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高中历史必修知识要点总结2

  外交关系的突破

  一、重返联合国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由台湾**所占据。

  (2)新中国*一直为恢复合法席位而斗争。

  (3)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当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4)美国长期的孤立政策逐渐破产。

  (5)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

  2、恢复:

  (1)时间、标志:1972年10月第二十六届*通过。

  3、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胜利,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关键:中美关系的缓和

  1、背景:

  (1)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也面临着新的战略选择。

  (2)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3)改善两国关系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成为双方的共同要求。

  2、实现过程:

  (1)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

  (2)标志: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并与中国在上海共同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

  3、意义:结束了两国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

  4、正式建交(发展):1979年1月。正式建交。意义是两国实现了正常化。

  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1、前提:中美关系正常化。对日本朝野巨大震动。

  2、实现过程:

  (1)《中日联合声明》。(2)正式建交:1973年,两国互派大使。

  3、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这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3篇(扩展4)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总结3篇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总结1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古希腊文明史西方文明的源头。

  1、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公元前1400年)

  ①特点:出现王宫建筑群,象形文字。

  ②标志性建筑:米诺斯王宫。

  2、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400——公元前12世纪)

  ①特点:出现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新君主国兴起,出现线性文字B。

  ②特洛伊战争出现在这个时代。

  二、黑暗时代(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9世纪)

  三、古希腊城邦

  1、兴起的时间: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

  黑暗时代结束,古希腊进入复兴时代。复兴时代的标志:就是一系列城邦的出现。

  2、概念: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落。

  3、地理环境:

  ①多山少耕地——农耕经济不发达

  ②三面环水、港湾众多——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商业贸易发达,海外殖民活动活跃。

  4、城邦的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代表城邦:斯巴达和雅典。

  5、五种政体: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僭主制、寡头制。

  其中最为流行的是:贵族制和民主制

  6、城邦政治的.实质:公民政治

  7、政体划分的标准: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利的大小划分。

  四、古希腊的海外殖民(了解)

  1、原因:

  ①人多地少,多山地少耕地,农业不发达

  ②三面环海,多岛屿港湾,航海业发达。

  2、影响:

  ①促进古希腊商品的生产和海外贸易。

  ②利于古希腊吸收外来文化,形成自己的独特文明。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总结2

  一、唐代

  经过东汉末年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动荡之后,隋唐实现了统一。

  唐中叶发生了安史之乱,参与*叛安史之乱的唐朝大将和安史降将被封为节度使,他们拥兵自重,使唐中叶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五代十国

  1、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2、特点:*更迭频繁,南方相对稳定。

  3、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宋太祖改革(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收精兵

  统兵权归“三衙”掌管(三衙由殿前司、侍卫步军司和侍卫马军司三部分组成)调兵权归枢密院掌管使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兵权最终由皇帝掌握。

  (2)削实权

  兵权——枢密院

  中央:削弱了宰相权力财权——三司使

  行*——中枢门下(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地方:规定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下设通判,负责监察。

  (3)制钱谷

  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部分外,其余运往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2、影响

  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到北宋为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以中央的胜利而结束。)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总结3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古希腊文明史西方文明的源头。

  1、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公元前1400年)

  ①特点:出现王宫建筑群,象形文字。

  ②标志性建筑:米诺斯王宫。

  2、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400——公元前12世纪)

  ①特点:出现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新君主国兴起,出现线性文字B。

  ②特洛伊战争出现在这个时代。

  二、黑暗时代(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9世纪)

  三、古希腊城邦

  1、兴起的时间: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

  黑暗时代结束,古希腊进入复兴时代。复兴时代的标志:就是一系列城邦的出现。

  2、概念: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落。

  3、地理环境:

  ①多山少耕地——农耕经济不发达

  ②三面环水、港湾众多——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商业贸易发达,海外殖民活动活跃。

  4、城邦的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代表城邦:斯巴达和雅典。

  5、五种政体:贵族制、民主制、君主制、僭主制、寡头制。

  其中最为流行的是:贵族制和民主制

  6、城邦政治的实质:公民政治

  7、政体划分的标准: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利的大小划分。

  四、古希腊的海外殖民(了解)

  1、原因:

  ①人多地少,多山地少耕地,农业不发达

  ②三面环海,多岛屿港湾,航海业发达。

  2、影响:

  ①促进古希腊商品的生产和海外贸易。

  ②利于古希腊吸收外来文化,形成自己的独特文明。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3篇(扩展5)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3篇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1

  启蒙运动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1、原因:

  (1)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2)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

  (3)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2、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3、思想主张:

  (1)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2)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4、影响:

  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他们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促进了思想的*。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2、思想主张:

  (1)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2)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3)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等和自由的。

  (4)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等。

  3、孟德斯鸠:

  (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2)影响: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4、卢梭:

  (1)著有《社会契约论》一书,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思想。

  (2)他认为国家的*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3)卢梭还认为人类不*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1、康德: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2、评价: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运动,它进一步*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和*等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2

  新*初期的外交

  一、新*初期的外交

  1、背景:

  (1)国际: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世界民族*运动的高涨。

  (2)国内:*巩固、经济恢复、建设等。

  注意:两大阵营的对立是当时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2、原则:独立自主和*外交。

  3、方针:

  (1)另起炉灶:

  内容:不承认到新建立。意义: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体现出独立自主的原则。

  (2)一边倒:

  内容是站在社会主义阵营,意义有利于捍卫革命成果、国家*等。

  (3)打扫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再建立。

  4、外交活动:

  (1)中苏友好交往史实:

  (2)意义: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具有重要意义。

  二、外交思想的成熟(和*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

  (1)50年代,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史实?

  (2)国内建设的需要。那些需要?

  2、提出:

  (1)首次提出:1953年,标志?

  (2)成熟完善:标志1954年。

  3、内容:互相尊重*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等互利、和*相处等。

  4、意义:

  (1)影响深远,是新*外交思想的成熟的.标志。

  (2)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走向国际舞台(主要成就):

  1、日内瓦国际会议:

  (1)内容:朝鲜半岛、印度*问题。

  (2)*以什么身份参加的?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

  (3)结果:朝鲜半岛的问题没有达成协议,但签署了《关于恢复印度*和*的日内瓦协议》

  (4)该协议的意义:从而结束了法国在印度*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2、万隆会议:

  (1)背景:1955年,亚非民族*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

  (2)时间:1955年。地点:印尼的万隆。

  (3)主要参加国:亚非新独立的国家。

  (4)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5)主要内容: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6)*代表团长*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7)本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什么: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框架3

  启蒙运动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1、原因:

  (1)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2)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

  (3)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2、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3、思想主张:

  (1)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2)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4、影响:

  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他们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促进了思想的*。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2、思想主张:

  (1)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2)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3)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等和自由的。

  (4)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等。

  3、孟德斯鸠:

  (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2)影响: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4、卢梭:

  (1)著有《社会契约论》一书,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思想。

  (2)他认为国家的*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3)卢梭还认为人类不*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1、康德: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2、评价: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运动,它进一步*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和*等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3篇(扩展6)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框架 (菁选2篇)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框架1

  一、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产生

  1、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产生的背景:

  (1)在欧洲封建社会,基督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2)基督教宣扬,世界上的一切,包括光、日月星辰、天空、陆地、动植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

  (3)教会还指责那些敢于挑战神学说教的思想为“异端”,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打击了宗教神学。

  2、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1)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研究陆续取得重大成果,细胞学说发展起来。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二、达尔文与进化论

  1、达尔文进化论的产生——《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1)达尔文认为,生物既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进化而来的,它们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他提出,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一原理,被后人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2、生物进化论创立的地位和意义:

  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在教会和保守势力看来,这不仅是对神和宗教的极大亵渎,更是对人类尊严的莫大伤害。支持达尔文的人称他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框架2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历史背景:

  (1)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

  (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过程:

  (1)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

  (2)80年代,他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3)瓦特还在蒸汽机上增加了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工业部门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3、意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城市形成。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过程:

  (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3)发电机不断完善,不同地方的人们通过输电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发电厂传输来的电。

  2、影响:

  (1)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

  (2)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3)资产阶级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4)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5)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3篇(扩展7)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1

  一、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爱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王宫建筑、象形文字

  2.迈锡尼文明:王宫、卫城、王室陵墓、线形文字B、尚武好战

  (二)黑暗时代:300年

  (三)城邦时代

  1.城邦的定义:前8~前6世纪,一种国家形态

  2.城邦殖民

  原 因:多山多岛、人多地少;航海业发达

  影 响:促进发展,开拓眼界,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基础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自治

  政治类型:贵族制、民主制(最流行)

  二、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1. 发展历程

  君主制:终身制、世袭制

  贵族制:集体领导的任期制、选举制

  民主制:前594年梭伦改革将雅典政治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

  2. 特点:人民*与轮番而治(通过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机构的设置来体现其特点)

  3. 评价: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方式,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才智,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和妇女没有享受到民*利,了这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估的暴力机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2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 美苏从战时的同盟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主要原因是: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

  2.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3月,*主义的提出,其核心是“遏制*”,“冷战”,是指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3. 美国“冷战”政策的内容:*主义(政治)、马歇尔计划(经济)(实质是通过经济控制西欧)、北约(军事,1949),苏联的应对措施:1949年,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华约(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4. 德国分裂和朝鲜分裂,是美苏冷战的结果

  5. 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因素是:法德矛盾的化解

  6. 1967年成立的欧共体由三个部分组成:1951年,《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7. 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是,美国推动的民主改革

  8. 不结盟运动形成的标志是,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

  9. 不结盟运功的特点是:非集团、不结盟,20世纪70年代的.重要任务是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行动纲领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0.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11.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

  12. 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苏联解体

  13. 当今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14. 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力量中心的转变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3篇(扩展8)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归纳 (菁选2篇)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归纳1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 “仁”(仁者爱人 ); B. “礼”(“克己复礼”);C. “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影响最深远,打破官教限制)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当时为受到重视,所倡导的儒家思想体系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保守的一面:主张按照周礼的制度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承认等级制度也阶级压迫。

  4、反映了春秋晚期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礼崩乐坏。

  5、孔子的政治主张对现在有何现实意义:对今天的政治文明的建设、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礼”的观念,德治)

  (二)老子:

  1、生*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 “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B. 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无事取天下”。

  3、历史地位:

  ①是*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归纳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时局动荡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2、(文化思想)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各学派之间和同一学派的个流派之间的相互斗争。

  3、(政治)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竞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4、(经济)井田制瓦解。

  5、(阶级关系)士阶级与新兴地主阶级活跃。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他们的学说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君主统治)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核心:民本主义

  A. 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 《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 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性恶论;C 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 被视作儒家异端;B. 唯物思想在*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1、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墨家思想:①兼爱;②非攻,春秋无义战; ③尚贤、尚同 尚力、节用、节俭

  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

  ①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②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

  (四)道家

  1、庄子与道家

  2、庄子的思想: “齐物” “逍遥” 天与人“不相胜”(天命观),顺应自然

  (五)法家

  1、韩非与《韩非子》

  2、韩非的思想:

  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

  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在当时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在后世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注】区别现代法制:法家的严刑峻法来维护统治,是统治者的法律,完全为了君主的利益。

  (六)兵家

  1、《孙子兵法》

  2、孙膑与《孙膑兵法》:重视战争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推荐访问:必修 要点 知识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3篇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1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要知识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