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哥范文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教案设计 >

二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7篇

时间:2022-08-18 14:15:05 来源:网友投稿

二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7篇二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1数据收集整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7篇

篇一:二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

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1 数据收集整理 ....................................................................................... 1

 2 表内除法(一) ........................................................................................ 7

 3 图形的运动(一) .................................................................................. 25

 4 表内除法(二) ...................................................................................... 33

 5 混合运算 ............................................................................................ 40

 6 有余数的除法 ..................................................................................... 51

 7 万以内数的认识 ................................................................................. 65

 8 克和千克 ............................................................................................ 89

 9 数学广角——推理 ............................................................................. 93

 1

 数据收集整理 第 第 1 1 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 (1)

 教学内容

 教材第 2 页例 1 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 1.让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从而初步了解统计表,体会统计的价值。

 2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及用统计表呈现数据。

 教学难点

 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问题诊断

  学生在统计数据时可能会出现一人多次举手的情况,因此在统计数据之前,要确定好规则:每人只能举一次手。使学生意识到统计的严谨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课件出示红、黄、蓝、白四种校服。

 师: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校服? 指名说一说。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我们要订做哪种颜色的校服呢? 二、研究探索,进行新课 (一)确定方案 1 1.选择哪种颜色合适? 同桌交流后汇报:应该选择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2 2.怎样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生 1:可以在全校进行调查。

 生 2:可以先在每个班里调查„„ 3 3.如果你是老师,你怎样在班里调查? 指名说一说 生 1:举手表示。

 生 2:起立表示。

 生 3:投票。

 师:同学们想的方式很多,哪种又快又简捷呢? 生:举手。

 师:在举手表示时应注意什么? 生 1:每人只能举一次手。

 生 2:不能都不举手。

 师:在统计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每人只举一次手。

 (二)统计数据 师:我这里有一个表格,教师边说边出示统计表,现在把统计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中。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9 6 15 8

 找一名学生到前面主持:喜欢红色的同学请举手,台上的学生数出人数,下面的同学帮助确认这个同学数的对不对。确认后老师把数据填在统计表中。其余三种颜色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统计。

  (三)观察统计结果 师:我们把统计的数据都填在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四)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1 1.全班共有(

 )人。

 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就是把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

 2 2.最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

 3 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

 )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全校选蓝色做校服合适吗?这个问题多找几名同学说一说。

 生: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喜欢蓝色的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班级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生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学生做哪种颜色的校服。

 4 4.利用这个表,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题 (五)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自己的统计,确定了我们班最喜欢的颜色,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数据收集整理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第 4 页练习一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完成练习一的第 1 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并解决问题。

 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

 四、回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学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统计的相关知识,知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而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投票等很多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还知道收集完数据后将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填入统计表中。统计表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并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直接关系到统计的结果是否正确。收集和整理数据时,往往要把数据进行分类和计数。在教学中,先让他们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分一分、数一数的愿望,再指导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计数,提高收集信息和计数的效率。

  第 第 2 2 课时

 数 据收集整理 (2)

 教学内容

 教材第 3 页例 2 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数据,并感知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继续用给定的统计表整理、呈现所收集的数据。

 2 2.通过对数据简单的分析,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在预测和决策中的作用,初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教学难点

 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我们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请想一想应该怎样选好呢? 二、自主探究 教学例 2。

 师:请想一想用什么办法选好呢? 学生可能回答(互动点): (1)我们可以举手表决。

 (2)我不同意你的方法,这样有时会伤害到他们的,我认为用投票选举最好。

 师:对,我也觉得这种方法比较好,请同学们在纸条上写好选票,我来收。

 师:同学们票是选完了,怎样才能知道结果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们来统计选票数。

 师:怎样统计?应注意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老师,我们同选三好学生那样进行唱票,有 2 人在黑板上记录,1 人唱票,1 人监督,其他同学可在纸上记录。要注意的是每名同学都要认真统计,不能出现错误,数据不准的话,还得重新唱票,那很麻烦。

 师:你的办法很好。请看我这里有 3 个同学统计的结果。(课件出示教材中第3 页的记录结果)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我发现第一位同学是写“正”字记录的,第二位同学是画“√”记录的,第三位同学是画“○”记录的,而且他们都写得很整齐。

  师:请大家看一看,你认为哪种记录方法好呢?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互动点): (1)我喜欢画“√”记录的,这样记录快。

 (2)我喜欢画“○”记录的,这样记录好数。

 (3)我不同意你们的想法,我认为写“正”字记录的最好,因为一个“正”字是 5 笔,代表 5 票,5 个 5 个地数既好数又不易错,而且占的地方少还节约纸张。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同学们都同意吗?下面大家把他们记录的数据整理好,填入教材第 3 页的表中。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师:同学们看看表中数据,我们应该选谁参加比赛呢? 学生回答:陈小菲。

 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数学书上第 3 页)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1)我是这样想的:如果这两位同学把票都投给王明明,王明明只有 17 票,可陈小菲的票数还是比王明明多,还是陈小菲参赛。

 (2)如果这两位同学给王明明和陈小菲各投一票,王明明16票,陈小菲23票,还是陈小菲参赛。

 (3)我是这样想的:这两票无论投给谁都不会影响陈小菲参赛的结果,因为陈小菲比王明明多 7 票。

 师:看来同学们都善于观察思考,才发现了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啊!你们表现得非常好!下面我们继续完成下面各题。

 三、巩固学习 1 1.完成教材第 3 页“做一做”。

 师:同学们应该怎样调查谁最喜欢去哪里春游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认为举手选择自己最喜欢去的地方,数一数有多少人去,这个方法省事,只要一数就行。

 师:同学们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师生进行数据收集、记录,并填写表格及回答问题。(做后订正) 2 2.完成教材第 4 页的第 3 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指名学生台前来讲他的解答过程。

 3 3.完成教材第 4 页的第 1 题。

 师生进行数据收集、记录,并填写表格及回答问题。(做后订正) 引导学生思考,空白格表示什么意思。

 四、课尾梳理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指一名学生上台前来梳理,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或纠正。

 五、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 方法

 教学 反思

 收集和整理数据直接关系到统计的结果是否正确。收集和整理数据时,往往要把数据进行分类和计数。在教学中,先让他们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分一分、数一数的愿望,再指导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计数,提高收集信息和计数的效率。让学生充分理解收集和整理数据的重要作用。

  2

 表内除法( 一) 第 第 1 1 课时

 平均分 (1)

 教学内容

 教材第 7~9 页例 1、例 2 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3 3.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

 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6 个圆片、18 根小棒、10 个小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平均分 1 1.师: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春天柳树醒了,桃花红了,在这样的好天气里,光明小学二(1)班的同学准备明天去参观科技园。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物品吧。(课件出示教材第 7 页主题图)你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2 2.这些小朋友在分糖果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麻烦,我们来帮帮他们可以吗?(课件出示分糖果的要求)“把 6 块糖果分成 3 份,分一分”。让学生拿出学具6 个圆片代替糖果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小组内交流分的方法,看哪个小组的分法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活动后全班交流分的方法。(小组成员上展台前演示本组分的方法) 3 3.我们去看看光明小学二(1)班的小朋友是怎样分的。我们的分法和他们的分法一样吗?(课件出示教材第 8 页分糖果图)这三种分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引发其对平均分的关注。

 4 4.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吗? 5 5.完成“做一做”第 1 题。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汇报时要求学生要说清楚为什么是或不是平均分。

 6 6.练习:说一说。课件 3 个 3 个地出示胡萝卜图,3 个一份,一共 5 份。出示问题:一共有(

 )个胡萝卜,每(

 )个一份,平均分成了(

 )份。

 师:一共有几个胡萝卜?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可能 1 个 1 个地数,也可能 3个 3 个地数,还可能用乘法口诀三五十五得到结果)是平均分吗?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成了几份?(让学生走上讲台指着屏幕说,弄清楚“平均分”“每份”“几份”的概念) 7 7.独立完成“做一做”第 2 题。完成后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汇报。

 二、自主探索,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1 1.谈话引出例 2。

 师:我们刚刚帮助二(1)班的同学把 6 块糖果平均分成了 3 份,每份分到了 2块。他们还准备把 18 个橘子平均分成 6 份,每份能分到几个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橘子帮他们分一分。

 用小棒代替橘子,小组讨论,分一分。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分橘子时“应该每份同样多”。

 (2)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老师巡视参与活动) (3)小组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橘子的方法。

 (4)教师用课件一一演示三种分橘子的方法。强调三种分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

 2 2.巩固“平均分”的方法。

 (1)完成教材第 9 页的“做一做”。

 ①读题、明确题意,指名学生说说“平均分成 2 份”是什么意思。(把 10 盒酸奶分成 2 份,每份的酸奶盒数同样多) ②操作:用 10 个正方体代替酸奶,动手分一分。教师注意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平均分。

 ③同桌互相交流,边操作边口头表述:把 10 盒酸奶平均分,分成 2 份,每份有5 盒酸奶。

 ④指定某位学生到展台前汇报分橘子的方法。

 ⑤教师用课件验证平均分的结果。

 (2)同学们分得真好,你们能像这样,把刚才分食品的过程说一说吗?教师先说一个例子,然后指定学生说。(如:把 18 个橘子平均分成 6 份,每份有 3 个;把 6颗糖果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有 2 颗„„) 三、运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 1.完成教材第 11 页练习二第一...

篇二:二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

ldquo;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认识线段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米、l 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 =100 厘米;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单元特点

 1.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以前的教材在出现某个数学概念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根据课标的精神,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如本单元的长度单位,以往都是直接告诉学生“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量”,现在要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 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和 1 米的长度观念,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

  (3)培养估测意识。

 3.

 改变了线段的单元。

 线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把直线和线段单元在一起,并利用“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来引出线段。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其“无限长”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无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并采取给出线段的图形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四、具体单元

 1.长度单位

 例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源。

 (2)从量化的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选一个物品作测量标准,了解所测物体有多少个测量标准那么长。

 (3)通过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① 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左上图)

 ② 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可能相同。(右上图)

 得出结论: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量相同,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所以,在测量、比较长度时,必须使用同一测量标准。

 (4)教材中使用了很多测量标准,最后统一到 1 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一是学生的学具里都有 1 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二是为了后面引出 1 厘米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根据测量、比较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标准。不同的国家选用的测量标准也经常是不同的。

 做一做

 三个题目都是让学生估计或测量每种物品大约有多少个长度单位,由直观逐步抽象。

 第 1 题,方格是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直观地估计出来。

 第 2 题,学生不再使用多个测量标准与被量物体进行比较,而是使用一个测量标准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求学生量完一次后,从前一次量的终点开始测量。

 第 3 题,逐渐过渡到用 1 厘米的单位长度进行度量,为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做准备。估计时,比第 1 题难度加深,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完成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

 认识厘米

 (1)例 1 中已经引出了将正方体作为统一的单位长度,但每次都拿正方体不方便,由此引出直尺,使学生理解直尺是人们为了方便测量而发明的,尺上的刻度都是统一的。并用一条线段引出 1 厘米的长度。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① 把正方体、直尺、线段放在一起,使学生初步感受 1 厘米有多长,同时也为用直尺测量长度做准备。

  ② 学生初步认识“1 厘米”的实际长度后,设计了估计图钉的长大约是1 厘米和量量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 1 厘米两个活动,使用多种直观物体帮助学生巩固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 1 厘米的表象。

 例 2(用厘米量)

 教材中给出了量纸条长度的正确方法,但只是其中一种方法,教学时如果学生能够发现更多的方法,要给以鼓励。

 认识米

 (1)米尺的引入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通过用学生尺量黑板,感觉到很麻烦,很自然地引出。

 (2)与“1 厘米”的认识一样,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 米”的长度表象。

 ① 实际观察米尺

 ② 量身高

 ③ 量臂展

 例 3(米和厘米的关系)

 (1)通过用不同的工具量 1 米长的绳子,让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米和厘米的关系。

  (2)教材上开始出现卷尺、皮尺(做一做),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并理解根据不同的测量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2.线段

 认识线段

 教材的单元有所变化,原通用教材:先讲直线,再引出线段:“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个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实验教材:用三个直观图直接形象描述出线段的两个特征:直、有两个端点。

 接下来,教材说明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并让学生量一量线段的长度,学生已经具备了测量纸条长度的能力,测量线段的长度就迎刃而解了。

 画线段

 与量长度一样,教材只是给出了最基本的画线段的方法,学生如果有其他方法也可以。

 五、教学建议

 1.

 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 1 厘米、1 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教材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了改编。因此教学线段时,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如果教师要补充线段的练习,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

 第 第 1 1 单元

 长度单位

 第 第 1 1 课时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 学习内容】

 :

 课本 P2-3,例 1、2、3 【 学习目标】

 :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身体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4.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 学习重点、难点】

 :

  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 学习过程】

 :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测量物体。

 三、认识尺子 1、 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 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四、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一)、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

  的颜色标出 1 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 1 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长。

 3、 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 0 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4、 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 1 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 巩固 1 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 1 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 1 厘米的长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 1 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 1 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 1 厘米的鲜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 1 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 1 厘

  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五、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 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 3 厘米、5 厘米、7 厘米、10 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支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 1 厘米的表象。

 第 第 1 1 单元

 长度单位

 第 第 2 2 课时

 认识米

 用米量

 【 学习内容】

 】

 :课本第 4 页。

 【 学习目标】

 】

 :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知道 1 米=100 厘米; 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 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学习重点、难点】

 】

 :

 重点:掌握 1 米的实际长度。

 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 课前准备】

 】

 :

 1 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学生每人 1 根较长的绳子,1 米的卷尺,刻度尺。

 【 学习过程】

 】

 :

  一.复习用厘米量物体 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 1 厘米有多长?2 厘米呢?10 厘米呢? 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

 二.认识米,用米量

  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

 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

 (一)感知米的实际长度 1.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 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 10 厘米为单位)

 2.观察自己的 1 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 3.那么 1 米到底有多长呢? (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 1 米长的线段。

 (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 1 米。

 (3)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 1 米。

 (4)两个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 1 米。

 (5)用米尺量 1 米长的绳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4.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 2 米长、3 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

 (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1.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这条是 1 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 3.小结:1 米也就是 100 厘米。(板书:1 米=100 厘米)

 (三)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 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很长的物体和距离。

 2.用卷尺量物体的方法:在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拿住卷尺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另一端,卷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三.巩固反馈 1.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 6( )

  黑板长 2(

 )

 小明身高 124(

  )

 课桌长 50(

 )

 四.扩展练习 在下课后测量教室的长、宽,后面黑板的长,讲台的长、宽。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 教学反思】

 :

  第 第 1 1 单元

 长度单位

 第 第 3 3 课时

 认识线段

  【 学习内容】

 :课本 5、6 页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 教学 准备】

 :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绳子等。

 【 学习过程】

 :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的,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 1、感知线段的直 师: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 丝等。

 学生汇报。

 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 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

 师:请大家互相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

篇三:二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

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优秀教案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变动情况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 1 当 5 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

 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二)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三)编排特点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三、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 2~6 的乘法口

 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5.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6.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7.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8.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9.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五、教学措施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五、课时安排(附教学进度表)7 2016---2017 学年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 日 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第一单2.练习一元1.数据收集整理 21141321111122113111222111423第二2.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单元2.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3.整理和复习1.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第三2.平移和旋转单元 3.实践活动:剪一剪4.练习七第四单2.解决问题元3.整理和复习1.混合运算第1.混合运算五2.解决问题单元 2.解决问题3.整理和复习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1.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1.除法的初步认识1.除法的初步认识1.除法的初步认识45678910 第六2.解决问题单元2.解决问题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1112 第3.整理和复习4.小小设计师1.1000 以内数的认识

 131415七2.10000 以内数的认识单元2.10000 以内数的认识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整理和复习1.认识克第2.认识千克八单3.解决问题元4.练习二十1.猜一猜(一)第九单1.猜一猜(二)元1.复习表内除法及混合运算第2.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十加减法单元3.复习克和千克及图形的运动4231111111111116174.复习解决问题和统计结束课程,复习迎考。

 181920 学期结束工作

 第 第 1 1 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第 第 1 1 时 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1 1 )【教学内容】教材第 2 页和练习一的第 1、2 小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 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红黄 蓝 白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调查一下,还可以在组内进行调查。师:你们真聪明!刚才你们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1.收集数据。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师:要想知道最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自由发言。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

 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最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师: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为什么?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2.整理数据。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订做校服的人员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生自由发言。师:你们真会想办法。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出示统计表)颜色人数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最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教师记录在统计表中。采用同样的方式统计其余三种颜色的数据。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将统计后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仔细观察统计表。颜色人数师:你看懂什么?4.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师:是的,这张统计表的第一行表示的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各种颜色,第二行表示的是最喜欢的每种颜色的人数。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下面就请大家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1)全班共有( )人。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应该把最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即:9+6+15+8=38(人),所以全班共有 38 人。师:你真聪明,谁能解决第二个问题?(2)最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红色9黄色6蓝色15白色8

 生:比较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19>9>8>6,通过对比得出:喜欢蓝色的人数最多。师: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那你能解决最后这个问题吗?(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 )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三、巩固练习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第 4 页练习一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挑战吗?1.完成练习一的第 1 题。2.完成练习一的第 2 题。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而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画记号等很多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收集完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填入的表格叫做统计表,通过看表格的数据,我们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板书设计】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例 1、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的4 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颜色人数红色9黄色6蓝色15白色8(1)全班共有(

 38 )人。(2)最喜欢( 蓝 )色的人数最多。(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 蓝 )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班级收集的数据不够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代表全校学生的喜好,应多收集其他班的数据,再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最终得出结论。

 第 第 1 1 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第 第 2 2 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2 2 )【教学内容】教材第 3 页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 3、4 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学会统计数据的方法,进一步认识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课代表。教师出示评选条件:1.数学成绩优秀。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给数学老师帮忙。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二、互动新授问题导入: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二(2)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选谁呢?出示教材第 3 页的例 2。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姓名票数王明明 陈小菲(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1.理解题意。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该选谁参加比赛,就要先确定选举方法,再选择记录结果的方法。2.选举方法。我们可以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决定由谁参加比赛。参加投票的同学只能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写在纸上,再找几个同学统计他们两人所得到的票数,谁的票数多,谁就参加讲故事大赛。师: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后,各小组组长将纸条收齐,等待统计投票数据。3.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师:同学们,你们选举的结果在小组长的手中,现在只要我们统计出谁得到的票数最多,就知道谁能参加讲故事大赛了。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统计投票的数据呢?生自由发言。师:统计投票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用在人名下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可以用在人名下打“√”的方法来统计,也可以用画“○”的方法来统计……我们就选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吧!生一起参与统计投票数据的过程。4.整理数据。师:整理的结果是怎样的呢?生:王明明得到 15 票,陈小菲得到 22 票。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一个“正”字的每一笔代表一票,每个“正”字代表五票。王明明一共得了 3 个“正”字,所以是 15 票,陈小菲得到 4 个“正”字还多了 2 票,所以是 22 票。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5.完成统计表。现在我们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这张统计表中。姓名票数王明明15陈小菲22

 6.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生:观察统计表可知,陈小菲得到票数比王明明多,所以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师:你不仅会观察,而且会比较,真能干!现在请大家解决第二个问题。(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生 1:如果他们都投王明明的票,那么王明明得15+2=17(票),仍然比陈小菲少,所以最后的结果没有改变,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生 2:如果他们都投陈小菲的票,那么陈小菲的票数就更多了,最后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生 3:如果他们其中一人投给王明明,另一人投给陈小菲,那么王明明得 15+1=16(票),陈小菲得 22+1=23(票)。仍然是陈小菲的票数多,还是应该选陈小菲参加比赛。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 3 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学生先选好自己喜欢去的地点,然后汇报,并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与整理,整理数据后将记录结果填入统计表。2.完成第 4 页练习一的第 3 题。学生先根据画“正”字的统计表完成第(1)小题,填写简单统计表;再分别解决第(2)小题和第(3)小题。对于第(3)小题,这个月是夏天还是冬天,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3.完成第 5 页练习一的第 4 题。学生先根据统计数据的方法完成第(1)小题,填写简单统计表。再解决第(2)小题。对于...

篇四:二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

教师电子备课 (第二学期)

  学科:

  数

  学

  册数:

 二年级下册

  教师姓名:

  任教班级:

 2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 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 课时 2.练习一„„„„„„„„„„„„„„„1课时

 第 第 1 1 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4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 3~5 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 4 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5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6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 3 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 地点 植物园 动物园 游乐园 森林公园 河滨公园 人数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少。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

 )人。

 你最喜欢去(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

 )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1 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1)课件出示第 1 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

 7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

 )人。

 我喜欢(

 )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

 )人。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一)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 4 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红

 黄

 蓝

 白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8 第 第 2 2 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二)

 教学目标:

 1、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探索中发展,发展中提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9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

 二、互动新授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

 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2)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提示学生:纸张很多,报得又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

 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画“○”、画“∣”、画“正”等。及搜狐

 10 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讲述: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完成统计表。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担任数学科代表。

 (3)小结。

 谈话: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

 2、教学例 2. (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画“√”、画“正”、画“○”)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5 22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回答问题: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陈小菲)

 11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让学生讨论可能性。)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

 (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自由说。)

 教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上这种记录方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3 题。

 出示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 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应用统计知识帮助老师选了一位同学们心目中的数学科代表,老师先谢谢同学们,我们还学到了统计的另一种方法——投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板书设计

 12 数据收集整理(二)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第 第 3 3 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法:

 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3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6 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 6 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

 (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4 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 10 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14 种类 面包车 大巴车 小轿车 摩托车 辆数 6 8 33 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 10 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 10 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5 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 回答问题(1)和(2)。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 7 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 1 格代表(

 )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

篇五:二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

14 年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 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 整理、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 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 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 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进而养成尊重事实、 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 分类, 能正确地进行计数, 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 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 整理数据, 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 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 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体会统计的作用。

 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 学生的校服、 讲故事比赛、 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 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 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

 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

 在教学时,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 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 整理、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

 了解统计的意义, 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 回答问题, 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 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数据收集整理 第 1 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 体验数据收集、 整理、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了解统计的意义。

 2、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 回答问题, 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 指导相结合法, 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 师生互动,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

 同学们, 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 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 (指名 3~5 个学生说一说)。

 师:

 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 有的同学不喜欢, 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 有下面 4 种颜色, 请你们当参谋, 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 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

 张三喜欢红色, 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 怎么样? 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

 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 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 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 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

 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 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全校学生那么多, 要调查全校的学生, 范围太广了, 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 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 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 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

 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 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 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 互动新授 1、 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

 教师提问:

 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 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 应该怎样调查呢?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

 出示统计表。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

 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

 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 举手、小调查等。

 每人报喜欢的颜色, 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 如画“正”; 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 老师数一下, 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

 教师提问:

 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 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

 在这些方法里, 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 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 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 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 的方法, 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 教师说颜色, 学生举手, 教师数人数, 学生填表格。

 2、 从这张统计表中, 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让学生自由发言, 说出自己的发现。)

 (1)

 师:

 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 怎样计算? (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 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 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2)

 师:

 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 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 选择该种颜色, 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 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 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 突出统计的意义。

 三、 巩固拓展 1、 完成教材第 3 页“做一做”,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

 要完成这张表格, 你准备怎么办?

 地点 植物园 动物园 游乐园 森林公园 河滨公园 人数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

 举手报名, 汇报填写等)

 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 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3)

 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欢去(

 )

 的人数最多, 最喜欢去(

 )

 的人数最少。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

 )

 人。

 你最喜欢去(

 ),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

 )

 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 全班进行反馈。)

 2、 完成教材“练习一” 的第 1 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1)

 课件出示第 1 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 的方法, 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 共同填表格。

 (2)

 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

 )

 小组的人数最多, 参加(

 )

 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

 )

 人。

 我喜欢(

 )

 小组, 喜欢这个小组的有(

 )

 人。

 四、 课堂小结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 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这节课, 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 最

 喜欢去哪里春游, 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 这个方法简便, 易操作, 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一)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 有下面 4 种颜色, 选哪种颜色合适?

 红

 黄

 蓝

 白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第 2 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二)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 发现问题, 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 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 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 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法:

 采用讲授法、 讨论法、 发现法。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 探索中发展, 发展中提高。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

 同学们,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 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 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 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 数学成绩优秀。

 2、 数学成绩一般, 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 愿意为大家服务, 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

 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 (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如张三、 李四。

 二、 互动新授 1、 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 整理数据。

 (1)

 收集数据。

 教师引导:

 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 那么, 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 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学生讨论, 说说选择的方法。

 教师提问:

 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 为什么?

 小结:

 举手投票, 存在很多人情因素, 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 不服气的情况, 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 那有没有更公平、 公正的方法呢? (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小精灵的话:

 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 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 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 将写好的纸张折好, 由小组长收上来。

 (2)

 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师:

 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 报出名字, 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 你记一个, 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

 请小组讨论一下, 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 (提示学生:

 纸张很多, 报得又很快, 必须抓紧时间统计, 最好能分工合作。)

 指名学生说, 肯定学生的方法, 如画“○”、 画“∣ ”、 画“正” 等。

 及搜狐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讲述:

 记录完的讨论一下, 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 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完成统计表。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根据统计结果, 应该选(

 )

 担任数学科代表。

 (3)

 小结。

 谈话:

 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 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

 2、 教学例 2.

 (1)

 过渡:

 同学们, 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 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 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师:

 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 (画“√ ”、 画“正”、 画“○”)

 (2)

 填写统计表, 分析数据。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5 22 学生收集、 整理数据, 填写表格。

 回答问题:

 根据统计结果, 应该选谁参加比赛? (陈小菲)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 如果他们也投了票, 结果可能会怎样? (让学生讨论可能性。)

 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数中, 也不影响投票结果, 所以, 结果不会改变。

 (3)

 从上面这道题中, 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 (让学生自由说。)

 教师:

 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 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 就可以用上这种记录方法。

 三、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 的第 3 题。

 出示统计表, 从统计表中, 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

 1、 根据统计图, 完成统计表。

 2、 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3、 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四、 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这节课, 我们应用统计知识帮助老师选了一位同学们心目中的数学科代表,老师先谢谢同学们, 我们还学到了统计的另一种方法——投票,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记录,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二)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第 3 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 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 如何分析统计表。

 2、 使学生在练习中, 在收集、 整理、 分析、 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 相互沟通、 相互促进, 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 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 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法:

 探究性实践作业。

 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 推理、 判断,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 的第 6 题。

 1、 师:

 同学们, 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 并将结果填入第 6 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

 要完成这项统计, 你准备怎么办?

 2、 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

 举手或组内报名, 小组汇报等。

 并说出统计的过程: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 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 从你的统计中, 你发现了什么? 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

 根据调查结果, 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 探究新知 1、 完成教材“练习一” 的第 4 题。

 (1)

 谈话:

 同学们, 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 (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 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 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 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 你们看, 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 10 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

 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 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 大巴车、 小轿车、 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2)

 小组内分工, 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 汇报, 教师展示。

 种类 面包车 大巴车 小轿车 摩托车 辆数 6 8 33 12 (3)

 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 10 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 哪种车最少? (小轿车最多, 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 10 分钟, 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 (放手让学生讨论, 说出理由。)

 2、 完成教材“练习一” 的第 5 题。

 出示统计表, 要求学生根...

篇六:二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 1厘米和 1 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单元目标

 1 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 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厘米、1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

 3 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 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重点 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厘米、1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

  单元难点

  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课时安排 8 课时

 第

 一

 单元

 长度单位第 第 1 1 课时

 教学课题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 2 页例 1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

 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

 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合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估测意识。

 教法

 尝试指导法。

 学法

 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将学生分成 4—6 人的合作学习小组。学生尺、剪刀、宽 1 厘米的白纸条

 备课时间

  8.25 授课时间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课堂导语:同学们,比一比粉笔和回形针,哪个长,哪个短?粉笔和铅笔哪个长,哪个短? 一会说粉笔长,一会说粉笔短,这是为什么呢?这根粉笔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统一长度单位。(板书课

 题)

 一、 探究新知 (1)

 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让学生讨论,想办法,小组交流。

 (2)

 汇报交流,分组活动。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用 1 角的硬币、手、三角形学具、方木块等作为工具测量,下面就请同学们分成 5 人一组,和老师一起测量课桌的长度。

 测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3)

 小组交流。

 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测量结果。显然,同学们和老师的测量结果不同。

 (4)

 质疑问难。

 为什么我们测量的都是课桌的长度,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为什么同学们一拃一拃地量,老师也一拃一拃地量,结果也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渐明白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作为测量标准,所以量出的结果不同。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用相同标准进行测量)让全班同学选同一物品(如小刀或小方木)再一次测量课桌的长度,并汇报测得的结果。由此归纳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5)

 活动延伸。

 ①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一个文具盒的长。

 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数学课本的宽是 5 个回形针的长,文具盒的长是 5 个小刀的长)

 师:数学课本和文具盒不一样长,为什么它们都用 5 表示?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②归纳升华。

 同学们,数学课本的宽和文具盒的塔尖不一样的,它们都用 5表示是因为测量的标准不一样。因此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用统一的标准。

 二、 积累运用 用手一拃一拃地量桌子的长、高及凳子的高,可以一次接一次地测量。

 三、 总结提升 (1)

 大家亲自测量了很多物体的长度,在测量过程中,你们学会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2)

 归纳强调。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必须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

 板

 书

 设

 计

  一测量课桌的长。(分组活动,汇报交流)

 二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

 教学反思

 第

 一

 单元

 长度单位第 第 2 2 课时

 教学课题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教学 内容

 教材第 3 页及第 4 页做一做,练习一第 1、2 题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

 通过量一量,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 观念,体会 1 厘米的实际长度。

 (2)

 学会用直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体验 1 厘米的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

 教法

 谈话、演示。

 学法

 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刻度尺、小木棒、纸条、铅笔、练习本、课件

 备课时间

 8.26

 授课时间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老师节就要到了,我们班布臵教室挂拉花时发现差了截,同学们准备用彩纸补做一条拉花,还要做多长呢?我们先找根小棒量一量。咦,怎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结论:测量的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不一

 样。

 为了准确的测量,人匀发明了带刻度的尺子,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厘米”并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板书: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二、 探究新知 (1)

 认识厘米。

 ①认识刻度尺。

 大格、小格、数字和厘米。

 0 刻度线 ②认识 1 厘米。

 1 厘米有多长(从刻度 0 到刻度 1 是 1 厘米,从刻度 1 到刻度2 是 1 厘米,从刻度 2 到刻度 3 也是 1 厘米)

 ③认识刻度尺上的几厘米。

 从刻度 0 到刻度 2 是几厘米?4 厘米有几大格?请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汇报。

 (2)

 用厘米量。

 ① 每人发一张纸条,先估计大约有多长,再用刻度尺量一量。

 ② 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把尺子上的 0 刻度线对准纸条左端,纸条右端对着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③ 课件演示测量纸条过程。

 测量时物体的左端对准刻度 0,物体的右端对准数字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④ 测量下面物体的长度。

 数学书的长、宽,铅笔的长。

 三、 拓展延伸,学会应用 (1)

 完成“做一做”、练习一第 1 题。集体订正。

 (2)

 小组使用完成练习一的第 2 题,量完后互相看一看比一比。

 四、 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

 书

 设

 计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1)

 认识厘米

 认识 1 厘米 从刻度 0 到刻度 1 认识几厘米

 (2)

 用厘米量

 教学反思

 第

 一

 单元

 长度单位

 第 第 3 3 课 时

 教学课题

 认识米 用米量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第 4 页例 4 例 5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

 初步认识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概念。

 (2)

 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理解 1 米=100 厘米。

 (3)

 学会用 1 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通过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体验 1 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印象。

 教法

 讨论、演示 学法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刻度尺、米尺、卷尺、绳子、课件

 备课时间

 8.29 授课时间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提问:

 ①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

 ② 你们的哪个手指宽 1 厘米? (2)

 引入新课 请两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长,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很麻烦、很累)

 对!我们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

 (板书:认识米 用米量)

 二、 探究新知 (1)

 认识“米”。

 猜 1 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 1 米的长度;看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米。

 各小组互相量一量,从脚底起,1 米到了身体的什么部位?让学生想一想,我们身边那些物体的长度是 1 米? (2)

 认识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课件演示米尺与 10 厘米的学生尺,演示 1 米里有几个 10 厘米。

 2、每个小组先量出 1 米长的绳子,再量一量它有多少厘米? 3、小组讨论 1 米有多少厘米,课件演示 1 米里有多少个 1 厘米。

 4、汇报归纳。

 小组汇报:

 第 1 组:1 米是 100 厘米,课件演示 1 米中有 10 个 10 厘米,就是 100 厘米。

 第二组:测量 1 米长的绳子,我们知道 1 米等于 100 厘米。

 (课件出示:1 米=100 厘米)让学生齐读两遍。

 (3)体验 用米量 1、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学生的身高等。

 2、汇报测量结果。

 三、 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 铅笔长 15 米。( )

 ② 课桌高 70 米。( )

 ③ 一棵树高 16 厘米。( )

 (2)

 完成练习一第 3—5 题。

 四、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板

 书

 设

 计

  认识米 用米量

 1 米=100 厘米 教学反思

 第

 一

 单元

 长度单位

 4 4 课时

 教学课题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教材第 5 页的例 6、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1)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

 (2)

 使学生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限整厘米和整米)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找线段、量线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和量线段。

 教学难点

 掌握线段的特征,会分辨线段。

 教法

 尝试指导法 学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绳子、直尺、多媒体课件 备课时间

  8.30 授课时间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 探究新知 (1)

 感知线段的特征。

 ① 老师准备一根绳子,提问:绳子现在是弯曲的,怎样使它变直?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示范:两手一拉绳子变直了。

 小结:把绳子拉直后我们两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线段)

 ② 看看线段的特点。

 小组讨论,汇报。

 ③ 出示拉直的绳子。

 提问:现在这条绳子是线段吗?为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老师总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而且有长有短。

 ④ 出示几条不同长短的线段,提问:这些线段长短一样吗? 教师总结: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而且有长有短。

 (2)

 完成“做一做”。课件出示教材第 5 页“做一做”的第一题中的 4 个图形。

 你们来看看,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线段?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3)

 找线段 小组讨论汇报。寻找我们身边的线段。

 师小结:数学书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每条线段的端点都在两端。

 (4)

 连线段、数线段。

 教师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说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小组讨论汇报。

 (5)

 量线段长。

 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固定,所以线段的长是可以测量的。

 二、 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 5 页“做一做”的第 2 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

 三、 总结:

 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

  板

 书

 设

 计

  认识线段

 线段的特征:直的,有两个端点。

 教学反思

 第

 一

 单元

 长度单位第 第 5 5 课时

 教学课题

  画线段 教学内容

  教材第 6 页的例 7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画指定长度线段的要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仔细、准确地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用刻度尺画线段。

 教学难点

 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法

  尝试指导

 学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

 直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

 学

 流

 程

 二次备课

 一、 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懂得了线段有长短之分和怎么测量线段的长度。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板书:画线段

 大家请猜猜:要画线段应该用到了什么工具?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说出“刻度尺”。

 教师检查全班学生是否准备了刻度尺。

 二、 探索新知 (1)

 巩固量线段的长度。

 ① 观察,初步感知。

 出示课本第 6 页“做一做”第 1 题线段。

 教师强调:测量线段时,这条线段的一端要对准刻度线 0,看另一端对准刻度线几,就是几厘米。

 ② 演示,直观感知。

 ③ 操作,亲身体验。

 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数学课本的长。

 (2)

 学习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① 观察,初步感知。

 出示课本第 6 页例题“画一条 3 厘米长的线段”教学情境图。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画法。

 ② 演示,直观感知。

 老师演示,强调在画线段时一定要在线段的两端表示出端 点。

 ③ 操作,亲身体验。

 学生画完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三、 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 6 页“做一做”中的第 1、2 题。

 (1)

 “做一做”第一题。

 先让学生量一量,在画出和它一样长度的线段 小组订正 (2)

 “做一做”第 2 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集体订正。

 四、 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学到这些知识的?

  板

 书

 设

 计

  画线段

 画线段:从尺子的 0 刻度线开始画起,画到指定厘米数的地方。

  教学反思

 第

 一

 单元

 长度单位第 第 6 6 课时

 教学课题

  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 教学 内容

  教材...

篇七:二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

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 含教学反思)

 1

 认识厘米 课时目标导航

 认识厘米。(教材第 2~3 页例 1~例 3)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 厘米的长度观念。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重点:认识厘米,掌握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限整厘米)的方法。

 难点:建立 1 厘米的直观表象。

 教师准备:课件、直尺、纸条、图钉、订书钉。

 学生准备:刻度尺、图钉、纸条、铅笔。

 一、情景引入 新学期开始我们又换新书了,谁知道我们的新书有多长呢? 提示:学生可能会用拃量,可能会用铅笔量,还可能会用橡皮量,等等。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结果不相同。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物体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测量发现所用的标准不同,即使测量同一物体,结果也不相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学习新课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你们知道古时候人们怎样测量长度吗?(课件出示教材第 2 页例 1 情境图) 提示: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如:平伸手臂测量石头的周长。

 (2)你觉得这样测量准确吗? 明确:①不准确,大人和小孩的手臂长短不同,那么测量的结果就不相同了。

 ②不准确,即使都是大人或都是小孩,手臂的长短也不可能都相同,测量的结果也不相同。

 ③石头的周长是固定的,可是却因为人手臂长短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所以这样测量的结果是不准确的。

 (3)收集生活中常用来测量长度的方法有哪些? 提示:①用拃作单位测量布的长度。

 ②用脚长作单位测量竹竿的长度。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单位进行测量的不准确性,以及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为学生学习估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准备。

 (4)现在用拃作单位来量一量课桌的长,再互相交流。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不同的测量结果,同时教师也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与学生测量的结果做对比。

 (5)你发现了什么? 提示:量的都是课桌的长,结果却不同。

 因为我们拃的长短本身就不一样。

 组织学生之间互相比一比,师生之间互相比一比,得出结论:长度单位不同,才导致测量同一物体的结果不同。

 注意:这就需要我们统一长度单位,用一样的标准来测量物体才能更准确,这样尺子就应运而生了。尺子上用相同的长度表示一定的长度单位,标准统一,尺子便成了人们测量长度的工具。

 2.认识厘米。

 (1)现在我们认识一下简单的测量工具——刻度尺,请大家都拿出尺子,认真观察一下,然后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尺子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数字 0,1,2,3……还有“cm”等。

 (2)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cm”来表示。1 厘米有多长呢?从刻度“0”到“1”这一段长度就是 1 厘米。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 1 厘米的长度吗? 启发学生找一找,说一说。如:从刻度“3”到“4”这段长度是 1 厘米等。

 【设计意图】尺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具,通过尺子认识厘米,既直观,又便于学生体会 1 厘米、几厘米的实际长度。

 (3)请同学们找出几种长 1 厘米的物品。

 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的长度等。

 3.用厘米测量。

 (出示教材第 3 页例 3)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纸条长多少,说一说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注意什么。

 明确:(1)纸条长 5 厘米。

 (2)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从尺子的 0 刻度量起,物体的末端对准的刻度是几就说明该物体的长度是几厘米。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 4 页“做一做”。

 8 2.完成教材第 8 页“练习一”第 1、2 题。

 第 1 题:估计:3 厘米 估计:4 厘米 测量:3 厘米 测量:4 厘米 第 2 题:8 14 50 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谈谈在测量长度时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得地方。

 认识厘米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 3.用厘米测量

 1.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它在呈现时,常常忽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但是个体认知应遵循人类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小学生也不例外。因此,作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建立对已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2.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让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测量—比较—探究”,进而深刻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

 认识米 课时目标导航

 认识米。(教材第 4 页例 4、例 5)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

 2.让学生知道 1 米的实际长度,知道 1 米=100 厘米。

 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重点:建立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100 厘米。

 难点:用“米”作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实际长度。

 教师准备:刻度尺、米尺、卷尺、课件。

 学生准备:刻度尺、卷尺、1 根较长的绳子。

 一、情景引入 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吗?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量程更大的尺子量) 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 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时,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米。

 注意:“米”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

 (1)观察这把米尺(课件 PPT 出示图片),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 10 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 10 厘米为单位。

 (2)观察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 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描述一下 1 米有多长。

 ①用米尺在黑板上画 1 米长的线段。

 ②用米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 1 米。

 ③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 1 米。

 ④两个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 1 米。

 ⑤用米尺量 1 米长的绳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 2 米长、3 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

 2.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在米尺上看看 1 米有多少个 1 厘米?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交流。

 (1)一个格一个格地数,1 米是 100 厘米。

 (2)从 1 到 10 之间有 10 个小格,是 10 厘米,10 厘米、10 厘米地数。

 发现:米尺上有 100 个 1 厘米,那就是说 1 米=100 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米尺认识“1 米”的实际长度,既直观又简便。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经历“米”和“厘米”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

 (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很长的物体和距离。

 (2)用卷尺量物体的方法:在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拿住卷尺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另一端,卷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 4 页“做一做”。

 略。

 2.完成教材第 8 页“练习一”第 3、5、9 题。

 第 3 题:大约 5 支长 1 米 大约 4 根长 1 米 第 5 题:略。

 第 9 题:鞋比 10 厘米长 门比 1 米宽 双臂伸开比 1 米长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认识米 测量较长的物体:米 m

 1米是今后学习测量和估测的重要基础,利用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对1米实际长度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

  3

 线 线

 段 段 课时目标导航

 认识线段。(教材第 5~6 页例 6、例 7)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

 难点:线段的基本特征。

 教师准备:毛线、尺子、课件。

 学生准备:刻度尺。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拿出我们已经准备好的毛线,随意放在课桌上。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这条毛线是弯的。

 教师拿起毛线,两手把它拉紧,提问:看看现在怎么样了? 学生发现它变直了。

 我们把用两手拉直见到的这一段叫做线段,(板书:线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用手拉一拉、比一比,体验并得出线段“直”的特点,为新课

 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线段。

 (1)你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通过比较,确认线段是直的。

 线段可以这样表示(课件出示线段的图形),看看线段还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发现线段有两个端点) (2)我们用手掐住毛线的两头,两头也叫两端,两端的点叫做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现在同学们能完整地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了吗?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3)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哪些地方有线段? 提示:黑板边、桌子边、书边等,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线段的特点:直的、可测量、有两个端点。加深对线段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线段的表象。

 2.量线段和估线段。

 (1)课件出示教材第 5 页,量一量教材上三条线段的长度。

 学生尝试测量,教师巡视指导,组织交流,进而认识到线段的可测量性。

 小结:先把尺子上的 0 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

 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长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差,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3.画线段。

 课件出示教材第 6 页例 7,画一条长 3 厘米的线段。

 学生利用工具尝试画线段,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方法一)从尺子的 0 刻度开始,画到刻度 3 的地方就是长 3 厘米的线段。

 (方法二)可以先画一条直线,然后用尺子从直线上截取 3 厘米长的线段,画好两端的端点,把多余的线擦掉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学生积累了对线段的认识后,鼓励学生尝试画线段。学生经历画线段的过程后,自己得出并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 5 页“做一做”。

 第 1 题:第 2 个和第 3 个是线段。

 第 2 题: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 3 条线段,画出的图形是三角形。

 2.完成教材第 6 页“做一做”。

 第 1 题:图略。提示:先测量图中线段的长度,再按指定长度画线段。

 第 2 题:略。

 四、课堂小结 谈谈你对线段的认识。

 线 段

 特点 直的两个端点可测量

 1.在讲解线段的认识时,直接给出几条线段的直观图,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线段。通过让学生动手量出线段的长度,使其了解到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然后通过线段与曲线的对比,帮助学生认识线段的直观特征。

 2.线段是几何的初步知识,它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所以我们采用直观的方式来说明什么是线段。比较严格的定义到高年级再予以介绍。

 3.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归纳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建构,并且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自己发现规律,在合作交流中相互补充、修正,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4

 解决问题 课时目标导航

  解决问题。(教材第 7 页例 8)

 1.使学生巩固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难点:提高估测能力。

 一、情景引入 (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明确:厘米和米。

 (2)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物体的长度或距离,“米”表示较长物体的长度或距离。你能举出例子吗? 如果学生举出的例子合适就要给予表扬肯定;如果学生没有说出恰当的例子,教师可以说:“老师的食指(伸出来给学生看)宽是 1 厘米;咱们的课桌长是 1 米,也就是 100 厘米。”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情况下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米”作单位。

 二、学习新课 你觉得一根旗杆的高度是 13 厘米还是 13 米?(出示课件,教材第 7 页插图) 1.要解决什么问题? 判断旗杆高 13 厘米还是 13 米。

 2.怎样解答? (1)操场上的旗杆,比我还高,我就 1 米多一点,旗杆肯定不是 13 厘米,应该是 13 米。

 (2)我看了看尺子上的 13 厘米,比两个手掌宽一点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 13 米。

 (3)操场上的旗杆比小树都高,所以高度应该是 13 米。

 (4)10 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 小结:当选择合适的单位时,应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熟悉的事物做比较,然后进行区分、判断,这样才能选出合适的单位。

 3.解答合理吗? 一支新铅笔都不止 13 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 13 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出想法其实是帮助学生建构模式,从而使学生明白不能靠感觉

 解决问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取有可比性的事物做比较,然后确定正确的答案。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 7 页“做一做”。

 厘米 厘米 米 2.完成教材第 8~10 页“练习一”第 4、8 ...

推荐访问:二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案 二年级 人教版 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