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疫情在线教学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3篇
基于疫情在线教学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3篇基于疫情在线教学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收稿日期:2020-12-7基金项目:本文系东北石油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石油特色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r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于疫情在线教学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基于疫情在线教学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日期:2020-12-7基金项目:本文系东北石油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石油特色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20 年度重点课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研究”(项目编号:GJB1320046);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学改革课题(项目编号:GPSJZW2020-24);东北石油大学“课程思政”重点建设课程:水质工程学(1)。作者简介:张丹(1973—),女,吉林长春人,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工程力学研究及土木工程教学工作。通讯作者:崔红梅。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在线教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张 丹,崔红梅,李 芳,林红岩(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8)[摘 要]阐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区别,以及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缺点。提出疫情影下在线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给出特殊时期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办法,对课程思政在疫情期间在线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总结,并对疫后的课程思政进行展望。[关键词]新冠疫情;高等教育;在线教学;课程思政[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11X(2021)16-0068-03doi:10.3969/j.issn.2096-711X.2021.16.031 [本刊网址]http:/ /www.hbxb.net2020 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全国高等教育的秩序。为保证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全国高校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运动,即由传统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自2020 年春节以来(截至 5 月 8 日),全国共 1454 所大学开设了 1226 万门网络课程,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 1775 万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然而在这种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学生在居家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困扰,也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将思想政治因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即所谓“课程思政”。一、课程思政(一)思政课程思政课程即大学思想政治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式与政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讲座》等课程,通常由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主讲。(二)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完全不同的。所谓课程思政,是指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课程育人的模式,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把各种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起来,形成协同效应,以“立德树人”为基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可以由专业课程教师来承担,在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潜移默化进行渗入。2016 年 12 月 7 日至 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国高校掀起了一阵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浪潮。2017 年 1 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工作党委高德毅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上发表题为《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的文章,强调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按照“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要求,坚持品德建设和人才培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实践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转型。2017 年 8 月,西安外国语大学康俊民发表了题为《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之构建———以<Excel 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课程为例》的文章,首次以专业课程为例,提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队伍三个维度的大学生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同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顾莹提出了基于 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西藏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诸多工科院校以及江苏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院校均对工科专业课程思政进行了探索,并给出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二、在线教学(一)线下教学线下教学,即传统教学,师生面对面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可以较好地实现课堂教学互动。但由于受到学时学分的限制,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讲授内容也受到限制,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二)在线教学在线教学或称远程教学,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的教学方式。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真正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是,在线教学对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自 2000 年以后,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地方高校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主能力,因此在线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了弥补传统教学和在线教学的不足,近年很多高校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即传统的线下教学仍保留,利用线上教学的大量资源以满足部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由于8 6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 34 卷第 16 期 总第 302 期线上网络学习平台的兴起,微课、MOOC 等网络在线资源越来越丰富,高校可借助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的全方位培养,以达到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的优势互补,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学习效果。三、疫情下的课程思政(一)疫情影响下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全国多地延迟开学,为保证“停课不停学”,全国高校采取了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形式。但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与以往有所不同。首先,网络的流畅性不如以往。受疫情影响,全国各类院校及社会教育机构同时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造成网络拥堵严重,尤其是工作日。当上课过程中遇到网络卡顿严重时,学生会产生烦躁情绪,以至于厌学,而任课教师也会因此产生焦虑,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其次,为了克服单一平台的局限性,很多教师一门课程选择多种平台进行打卡、签到、随机点名、课程测试、小作业等,或是作为网络卡顿时的备选方案,势必造成学生要在电脑或手机上安装多个应用软件,造成电脑或手机卡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心理压力和负担,也会引起个别学生的厌学和逆反情绪。最后,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以下问题值得关注。①身心健康问题。学生每天长时间对着电子产品,造成视力疲劳,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同时引起学生烦躁情绪。②时间与空间问题。一些学生反映,由于与家人合住,自己缺乏独立的学习空间,安排在晚上的课程会产生诸多不便;对于身处新疆地区的同学而言,还存在时差问题。③课程负担过重问题。采取在线教学后,几乎所有的任课教师都会安排数量不等的课后作业以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学生普遍反映作业负担过重。④教材与课件问题。授课初期,学生不能及时拿到教科书,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诸多不便;由于版权保护问题,一些教师并未与学生分享电子课件。可见,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对学生造成诸多困扰,若不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则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同时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思政教育在疫情期间显得尤为重要,而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以便学生能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无意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因此教学效果也更好。(二)课程思政的实施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心理状态。因疫情期间学生的特殊心理状况,造成在线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必须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因此,在课程思政实施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学生调研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对学生疫情下的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其次,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课程思政。根据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特点进行分析,不断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采用预先设计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进行授课,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并实时追踪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定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根据学生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计划,最终达到最佳效果。在线课堂教学过程可运用启发式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切实做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参与度。再次,要注重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树立及思政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因素,因此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教师可通过“学习强国”APP、网络师资培训、本单位教学交流等各种途径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和职业修养,把传道授业和自身素养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和掌握思政教育的内蕴与意义,提升课堂教学实施效果。通过学习党中央习总书记的各类讲话和内容,不断学习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将先进的政治思想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古今中外与专业内容教学相关的人物事迹及其精神,从中挖掘出适应于教学的内容,引入到专业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四、结束语2020 年的疫情是对各行各业的一次考验。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些心智并不成熟的青年大学生,在疫情初期的在线教学过程中,明显看到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压力。但经过几个月的磨练,目前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很好地适应在线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引入教学后,教师通过思政学习使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同时将这些正能量传递给学生,给学生一定的心理疏导,尤其是抗疫过程中出现的先进事迹、鲜活案例对于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来说,是一堂优质的在线思政课。疫情期间在线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具有其特殊性,但其对疫情过后的传统教学,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郑宏,谢作栩,王婧.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师在线教学态度的调查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7):54-64.[2]张秦中,李龙强,陈红艳.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育功能的基本路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5(5):15-18.[3]戚静.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4]方芳.高校教工党支部育人作用发挥路径和机制的探究[J].决策探索,2018(5):41-43.[5]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6]康俊民,胡锦玉.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之构建———以《Excel 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32):68-69.[7]顾莹.基于 OBE 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J].科技视界,2017(23):34-35.[8]颜甜甜.高校如何更好践行课程思政[J].戏剧之家,2020(10):156-157.[9]李艳伟.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以《环境法规》课程为例[J].轻工科技,2020,36(4):156-157,168.[10]于歆杰.理工科核心课中的课程思政———为什么做与怎么做[J].中国大学教学,2019(9):56-60.[11]崔馨丹,李平川,吴佩年,李楠.工程制图课程思政教学途径探讨[J].科教文汇,2019(8):73-74,81.[12]李骏扬.理工科课程中的思政与情感[J].中国大学教学,2019(12):20-23. (下转第 78 页)9 6第 34 卷第 16 期 总第 302 期 湖 北 开 放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Vol.34.No.16(Gen.No.302)2021 年 8 月(下) 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Aug.(last half)2021
力支持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升,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改革教学方法,将师资队伍的加强作为关键点。而思政课教师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多研究多学习多思考,努力提升理论专业性和学术性,与时俱进,夯实基本功,做一名合格的引路人。参考文献:[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2]陈姝娅.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问题刍议[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15):58-60.[3]吴潜涛,王维国.增强亲和力、针对性,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7-9.[4]牟榆.中国优秀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融合路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12):25-27.[5]姚成玉.提升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31):94-95.Research on Way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ZHANG Rui-fang(Yiwu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ollege,Jinhua Zhejiang 322000,China)Abstract:In the new era,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important in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that th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audience,colleges anduniversities can start fro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improving the theoretical level of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teachers,innovating teaching mode and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s.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ing effectiveness;ways to improve(责任编辑:桂杉杉)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上接第 69 页)[13]王艺璇,滕洪辉,汤茜,任百祥,赵尔康.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索[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1):125-128.[14]翁朱华.远程...
篇二:基于疫情在线教学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贸 教 育现代商贸工业2021 年第 19 期136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东政法大学 2020 年课程思政教改项目“后疫情时代‘课程思政’在线教学改革研究———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为 例”, 2020 年 第 十 批 “中 国 外 语 教 育 基 金”项 目 “中 国 国 家 形 象 他 者 建 构 的 话 语 策 略 历 时 研 究 ”( ZGWYJYJJ10A129 )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李玉( 1981- ),安徽阜阳人,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话语分析、教学改革等。后疫情时代“课程思政”在线教学改革研究———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李 玉(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1620 )摘 要:大学英语作为国内高校受众最为广泛的主干通识课程之一,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高校英语教师有责任肩负起实践“课程思政”的重任。后疫情时代,更应开展大学英语在线教学改革和探索,树立正确导向,强化实践应用,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构建大学英语教学育人育才的系统工程。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后疫情时代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19311 / j.cnki.1672 - 3198.2021.19.062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它不仅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思想政治课程的职责和任务,同时也是高校全体教师和课程的责任和使命。“课程思政”的核心是“思政”,意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通识课和专业课的教育实践活动,或者依托通识课和专业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坚定不移深化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相关精神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还是教育实践等方面都得到了新发展,达到了新高度。作为我国高校受众范围最广的主干通识课程之一,大学英语课程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高校英语教师是实践“课程思政”理念的中坚力量,如何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始终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也是其面临新的重任和挑战。针对新冠肺炎后疫情时代对教学带来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互联网 + 教育”背景,运用新媒体信息技术,将“课程思政”理念与网络在线教学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价值引领和意识形态教育成效,让大学英语课程的“思政”作用更加明显。1 “课程思政”在线教学改革背景和必要性1.1 国家教育方针及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中国的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坚持育人育才的相辅相成。“课程思政”注重以德立学、以德修身、以德施教,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储备和输送更多忠诚、可靠的接班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社会价值观愈加多元化,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部分反华势力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不断侵蚀和渗透的境况,当代大学生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潮的干扰,造成思想道德的迷茫和理想信念的动摇,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层面,迫切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2 新时期社会主义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品格高尚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的素养,他们才能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地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而且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并不完全单纯依靠“思政”理论类课程,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有效地将“思政”融入各种学科教学中,发挥多学科优势,抓住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全课程、全方位培养人才。“课程思政”把思想政治工作同教书育人、学生成长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依托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发展,让教师的每一节课堂、学生的每一步成长都充盈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力量,使学生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1.3 后疫情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内生驱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 版)》明确指出,作为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大学英语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特性。针对人文性来说,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跨文化教育。众所周知,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还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这一交流工具来进行交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了解国外的社会和历史文化,增强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差异的认识,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交际水平。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弘扬人的价值意义。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同时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大学英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大学英语课程有其自己的独
现代商贸工业2021 年第 19 期137 特性,课程学习的时间长、跨度大、受众范围广,是当代大学生直接面对国外思想文化冲击、最容易遭受外来思潮影响的课程之一,因此,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格外重要。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信念坚定,敢于担当,勇挑重任,将思想政治工作密切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时刻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发生在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为确保全国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受影响,教育部明确要求:“各高校必须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尤其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线上教学亦成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和选择。进入后疫情时代,疫情依旧会零星存在,并且随时可能都会小规模暴发。尤其受全球疫情变化和季节性气候等客观因素影响,这种状况仍会持续一段时间,进而对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大学英语教学而言,随着学生逐渐大规模返校,也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面授课堂教学逐步恢复,在线教学作为这一时段的辅助和储备手段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对“课程思政”在线教学进行阶段性经验总结和改革创新,是大学英语教师今后一个时期值得思考和探索的事情。2 “课程思政”在线教学改革与探索2.1 提升教师思政素养和能力大学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时刻保持政治定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在大学英语在线教学中面对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时候,应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以理性的视角对待中西方文化的这种差异化,坚决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和敌对思潮,牢牢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营。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教师还需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专业知识、高尚的情操素养,兢兢业业,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品质风范和人格魅力感染、感动学生,触及学生的灵魂,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激发他们的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感,在思想政治引领下努力学习知识,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持续探索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2.2 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大学英语在线教学要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目标,修改和完善教学方案,优化和设计教学内容,因地制宜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把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思想理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融汇到教学全过程,实现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传授与正确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满足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盼。具体实践中,首先要创新大学英语在线教学手段,从而使“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教学力度更强、效果更佳。将每节课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定好,围绕这个目标,教师在课前要认真思考和准备恰当的切入议题,找到英语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平衡点,在课堂讲解、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堂总结等各个环节穿插设计相关的内容和问题,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积极探索、认真思考和实践的交流互动平台,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细分方面,可以把各个单元、每篇文章、每个主题等作为教学单位,科学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充分挖掘其中同“思政”教育直接相关的素材,与此同时再通过查阅外文资料、调研、访谈等方式选取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英文材料作为辅助素材。结合当前实际,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国家主流媒体,以及 BBC 、法国新闻社、路透社等国际媒体报道中,真实讲述和评价在抗击疫情斗争中体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凝心聚力的政治优势,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保证。这些报道素材从不同角度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体制和治理体系显著优势,以及在全球抗击疫情斗争中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大国担当精神。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以甄选的新闻素材为依托,站在语用学的角度对语篇和文体等进行分析,深挖其内涵和思想,在进行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辅以批判性思维,传授给学生以正确的世界价值观和人生观。最后,增强在线教学课堂互动性,采取云圆桌会、云沙龙、云辩论会等方式,达到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政治敏锐性和理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拥有正确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和思考面对的各种问题和疑惑,将理想信念、情操梦想自觉融入日常学习中去,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党爱国的决心。2.3 依托在线教学平台,将疫情防控知识融入课堂在线教学是一种以平台和资源为中心的半开放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通过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考查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以及网络检索、信息的快速获取、甄别、选择、加工、整合、重组、传播、在线交流、合作、创新、创造等多种能力,这些能力也是信息时代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大学英语在线教学既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层面的需求,还要着眼于学生自身的需求。将疫情防控知识融入课堂也是大学英语在线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英语教师有责任在对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进行思想
商 贸 教 育现代商贸工业2021 年第 19 期138 政治教育的同时,在学生中间做好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后疫情时代,依然要把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放到德育渗透目标中去,课堂上教师采用英语教授英语语言知识,而在渗透疫情防控知识时可以切换到汉语,以便更好地达到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的效果,通过在线宣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疫情防控知识。在线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自觉承担起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员的角色,并且亲身力行,影响和带领学生,并通过学生进一步带动其家人、朋友和周围的人一起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去执行。这样可以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和不占用学生课余时间的情况下,将大学英语语言知识和疫情防控知识有机融合,让学生自觉、系统、完整的学习疫情防控知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为国家疫情防控做出应有的贡献。2.4 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评估“课程思政”成效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虽然也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无论是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还是大学英语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往往忽视了“思政”元素。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还沿袭传统的以“考试”定结果的方式,学生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内容尚未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如何对大学英语在线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成效进行评价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大学英语在线教学无论在理念和模式上都与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有着一定的区别,因此传统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应在线教学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改革先前的考核评价制度,制订与之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方法和标准体系是大学英语在线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教师要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内涵,正确认识新时代青年学生肩负的使命和重任,促使学生自觉地将人生梦想的实现融进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中去。从单一考核评价到“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综合考核评价,从学生学习效果单一考核评价维度,向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等多维度延伸,建立能体现学生专业水平和思政素养的评价体系。其次,对英语知识的考核上增加日常考查内容和比重,具体包含学生的学习态度、生活情感、思想道德,以及参加社会公益情况等方面的评价。另外在平时的课堂作业、单元测评,以及期中、期末考试中增加“思政”方面的考试内容,例如阅读理解和作文可以围绕“思政”主题设计题目和考察内容,形成有效的“课程思政化”评价体系。再次,可以在平时的在线教学课堂上增加学生个人展示和群体互动环节,比如“思政”主题演讲、交流讨论、剧情表演等口语能力展示,培养和考核学生的自我突破、探索创新和团结协作精神。评价方式上可以采取更加开放的途径,先在学生之间开展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然后教师再进行点评和总结。教师的点评应不再局限于英语语言知识自身,还应涉及思想道德内容的评价,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建立健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在线教学评价机制,是后疫情时代检验大学英语在线教学改革成效的根本要求。避免传统的唯分数、唯“考级”通过率等考核偏向,戒除将大学英语课程知识化与思想政治理论、价值体系等割裂开来,综合运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个人评价和社会评价等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方式。从语言知识、价值观念、精神素养、思想道德、公共参与等多个维度进行在线教学效果评价,并进一步把相关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业管理和发展通道结...
篇三:基于疫情在线教学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创新比较研究 第 16 期 传媒文化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 其教学策略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从线下实体课堂‘面对面’转变为线上虚拟课堂‘键对键’ , 这既是当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应急之举 , 也是大规模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在线教学的多角度、深层次实践探索 , 更是思政课教师提升自身信息化素养 , 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利契机。
” [1] 疫情防控背景下思政课教学策略经验研究, 主旨总结抗疫防疫背景下思政课在线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教好、如何学好、如何管理好问题, 实际解决的是防疫抗疫素材如何与思政课课堂、与年轻大学生对接问题,即如何挖掘防疫抗疫生动鲜活故事深层次思政内涵,守正创新,使疫情成为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大讲堂,成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心理素质成长训练场。
策略经验有助于思政课“互联网 + 、智能 + ”教学模式新探索,“云端 + 地气”教学生态新塑造,破解因疫情防控背景下思政课在线教学策略探究李克非(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1 )摘要:疫情防控背景下思政课在线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深度融合;思政课在线教学坚持统一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相结合、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原则;在线教学策略体现内容为王、重在设计、突出互动、强调体验、教师发力突出特色。关键词:疫情防控;思政课;在线教学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 ( 2021 )
06 ( a )
-0111-04Research on Online Teaching Strategy of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pidemicPrevention and ControlLI Kefei( Hebei Vocational Art Colleg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11, China )Abstract: Deep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teaching in onlin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underthe background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onlin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dheres tothe principles of unity and particularity, teaching process and teaching effect, dominance and subjectivity. The online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embodies that the content is the king, the emphasis is on design, the empha-sis is on interaction, the emphasis is on experience, and the teachers make efforts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Online teaching基金项目:
2020 — 2021 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进’教学策略研究”(项目编号:
HB20JY060 )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李克非( 1967- ),女,河北唐山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111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传媒文化 第 16 期材施教、新型教学方式、个性化学习模式,推动思政课教学、管理、治理方式改革创新,充分应用、运用疫情期间改变了教、改变了学、改变了管、改变了形态的“学习革命”成果,扎实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质量革命”向纵深发展 [2] 。1 疫情防控背景下思政课在线教学认知1.1 线上教学价值取向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 成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基于“停课不停学”现实理性选择,线上教学成为特殊的开学方式与学期运转模式。互联网、各种学习平台为技术背景和技术支撑、 于师与生之间开展的线上教学,依托网络运行、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和手段,破壁教育资源时空界限,具有自主式、个性化、交互性、反馈性、智能化等优势特点。首先,在线教学离不开技术,技术的价值是基础性和保障性的,但技术并不是决定性和颠覆性的,技术,是为实现目标而使用的工具和手段, 技术只有与教学融合,服务学生的发展,学生在技术的帮助下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任务,他们进入依赖于技术领受任务,学习经验由任务本身转化的学习领域, 此刻技术才显示其应有的价值。显而易见,“以学习者为中心”成为在线教学的教育规律和理论逻辑, 开展有效思政课在线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效果为导向,聚焦需求, 扬长避短, 使情非得已选择之下的在线教学,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能够使思政课重塑教学生态,构建”智能 + “教学模式,师生之间实现线上全员互动,学习体验更加完整深入,师生获得感较强。1.2 线上教学原则统一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思政课属性是讲政治,内涵是完成教育本质, 具有目标一致性和基本遵循性,这是思政课思想统一和坚决执行之处。疫情时期在线教学的非传统、非常态教学,必然更加关注学生自主性和个体差异性,注重项目、活动、问题,注重师生、生生即时性互动反馈。在坚持教学政治大方向前提下,只要有助于学生居家平稳学习,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教学内容、方法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自身专业、居家实际特点,有必要进行针对性、差异化设计,科学有效推进线上非常态化教学。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相结合。
疫情期间思政课教学过程聚焦抗疫重大现实问题, 千方百计利用好抗疫资源, 强调教学设计立足防疫抗疫优化教学过程。思政课不仅是简单知识内容传播,重点是理想信念的确立、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和灵魂的启迪。
线上教学教师离开讲台, 学生身处五湖四海,如何凝聚这些最具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主体,使之参与课堂,情感净化,理论认同,思政课教学效果内涵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优化所达成维度。
信息技术不单单是教学的媒介, 而是拓展了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反馈和学习结果评估, 教师必须迅速拿出即时可行方法来设计学习过程以避免利用技术做无关痛痒的学习处理或者硬塞给学生要他们完全接受,从而保障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实质等效。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
在线教学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流程,面对面课堂教学施教缺失,但线上教学并没有颠覆教师主导地位甚至比传统课堂更依赖于教师的引导性。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课程视频、主旨讨论、随堂测试、作业提交、资源下载等,教师的主导地位一刻也没有缺位甚至更加突出教师的主导及引领作用。
教师鼓励学生发现、分析、解决身边及热点问题,学生成为配合、互动、评价主体,通过学生自己的严格判断呈现对内心自我意识形态肯定的思政学习主体性认知规律特点经久不变。
学习者不受时空限制地自主学习、反复学习,学生被赋予了更多学习自主权, 同时对学生自主性的关注又促使教师不断改变教的行为和习惯,强化了主导性,在线学习师生双边互动与共生更加鲜明与浓烈 [3] 。2 疫情防控背景下思政课的在线教学策略疫情防控背景下思政课在线教学策略以提升实效性为目标,以加强精准性为途径,以完善体系性为保障,面向全体学生,聚焦学生成长成才全要素,拓展教育载体, 把思政课传统教学优势同信息技术高112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第 16 期 传媒文化度融合,提升针对性,增强学生思政课获得感。2.1 教之道( 1 )内容为王。解决防疫抗疫背景下思政课讲述要点。
疫情背景下在线思政课程, 疫情大考本身就是最有力的思政教材,疫情防控的战场,是思政课当下最生动的课堂。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是一部鲜活的爱党爱国、铸魂育人教育实践课。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一主线, 立足抗疫防疫具体实践,优化教材内容,挖掘育人元素,制作专题系列,剖析鲜活案例,分析翔实数据,讲述中国故事。
讲清国家利益至上,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医务工作者基于职业道德的奉献精神,广大工作者基于非常时期的理性付出,广大志愿者良性的无私奉献,广大人民的积极配合。同时反思:关爱生命,关爱健康,关爱社会,疫情不可怕,健康中国才是最宝贵的。
讲清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精神、中国制度优势。指导青年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理性看待抗疫短板和不足, 激发责任担当, 树立正确 “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新人。( 2 )重在设计。解决疫情背景下在线教学授课精准点。“为应对疫情,直播教学暂时替代了传统实体课堂,但仅仅有直播线上教学,对保证教学质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任课教师立足于课程建设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教学流程进行完整与系统地精细化设计。
” [4] 线上教学没有经验积累,教学重点与难点在于对“课前引导学、课上精品学、课后延伸学”各教学环节精心设计。
即依据在线教学规律和思政学科特点精心设计自主学什么、重点学什么、拓展学什么,形成“课前—课中—课后”“ 464 ”相续学习链条。包括课前:优质课程选择、拓展资源运用、教学资料上传、学生学情了解。
确保学生多元化享受教育资源,同时厘清学情,了解学生困惑点和关注热点。
课中:课堂导入、课内直播(录播)、课堂活动(讨论答疑)、课堂小结、章节测试、作业布置。
强调思政问题链为导向,运用情境设置、启发探究、案例分析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注意课堂节奏变换,调动学生参与度。课后:辅导答疑、作业批改、教学评价、教学反思。
真正把学习延续到学生生活中来, 这也是在线教学魅力所在。
在线教学“看不见战线”特点要求教学内容简短,重难点突出,吸引性强,项目输出节奏有变换且明快到位,从而获得理想有效课堂效果。2.2 学之道( 1 )突出互动。解决疫情背景下在线教学过程的把控点。
在线教学互动性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式学习,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才能更好发挥自身潜力,激发创新能力。在线教学失去面对面把控学生听课状态机会,学生容易学习掉线,采用更加丰富灵活的方式手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是在线教学的着力点。在每个相对较短的时间段里,采用比实景课堂授课更丰富的交互式手段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包括选人、抢答、游戏化设计都是互动手段。同时即时准确地通过交互获得学生的学习成效数据,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节奏。
活动后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去消化及反思活动成果, 教学的空白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己去探索和思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彻底放弃“教等于学”观念,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学习,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弱化是在线学习明显不足,线上学习,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提出了挑战和要求。
学会如何学习本身就应该是学习的目的, 任何教育最终的形态也必将是文化,思政课教学更是如此。( 2 )强调体验。解决疫情背景下在线教学思政课如何入脑入心关键点。
疫情之下思政素材资源丰富, 只有深刻体验,利用好学习主体感同身受性,才能发挥出优质素材的思政价值所在。
体验既有亲身体会、体察,又带113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传媒文化 第 16 期有经历的反省和深刻的感悟, 是主体的一种独特的知觉。当学生产生高峰体验时,他们的整个生命历程和对事、对人的“前理解”卷入体验中,这种体验是直达人的本性的洞察方式,往往快速地提升人的境界。对个体而言,其道德理论能否成为道德意识,主要取决于其情感的投入程度及对情感的体验与认同。
真实疫情就是典型情境, 思政课充分运用情感体验方式教学,利用典型案例,创设文字、语言、音视频情境,讲好疫情下的中国故事,利用作业、项目、任务,学生将自己的感情、热情、激情融进教学情境中来,从活动中获得个人理解和认同。并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体验,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讲出来、拍出来、演出来,通过分享体验和成果收获,传播青春正能量,将获得的经验内化为个性、道德、情操、信念,实现了思政效果。2.3 师之道教师发力,解决疫情背景下在线教学的根本点。大规模在线教学全面实施,对思政教师是一次大考。思政教师的教、教师的管、教师的思,终归在于思政教师的自我觉醒,这是至关重要的。
“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表达能力为抓手, 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 [5] 教师任何时候都应以完整的教育目的为宗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疫情特殊时期,教师的教育更应重视学生作为个体的人,其生命、人的精神的体验、收获与成长并给予特别的关注与关怀。这既是教师应有的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 又是教师职业理想的具体体现 [6] 。疫情防控背景下,特殊时期、特殊场域, 课堂学生的精神生命力成长使学生能够无形中实现不断的自我超越与自我完善, 学生在自我超越、自我完善中成就自我、实现自我。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疫情课堂关注学生的生命内力成长,就是使人内在精神蕴涵的潜在的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转化为现实的生命力量。教师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更应以实现教育梦想为己任, 为学生的生命成长而筹划与创造。
教师善用引发学生思考的张力语言呈现精准的理论再说明性,同时运用语言处理好师生关系,隔着屏幕眼中有人,达到师生真挚、艺术、亲近相处,思政师生同心、同气、同场,当师生双方同时进入同一种境界时,理解与交流就真正开始产生效果,达到在疫情背景下紧跟时代脉搏,共话时代真言,正能量此起彼伏交融,精神文化共进互享。学生领会教师自己的思想感情,体验到教师的精神感受,学生会被震撼,将教师的教诲转化为自己的内在要求,思政教师的创造性就随之体现出来。2.4 管之道管理要到位。疫情背景下在线教学,学校的...
推荐访问:基于疫情在线教学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 在线 疫情 课教学
热门文章:
- 最新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优质8篇)【优秀范文】2024-08-21
- 2023年志愿者疫情防控志愿方案(模板11篇)2024-08-14
- 2023年疫情说说文案朋友圈(优秀9篇)【优秀范文】2024-08-10
- 农村疫情防控应急预案6篇【完整版】2024-07-15
- 公安局巡逻防控工作方案4篇2024-07-07
- 2023年度抗击疫情作文_不一样的春节抗击疫情作文优秀5篇(范例推荐)2024-07-06
- 疫情高峰6月来临二阳不可避免优秀3篇【优秀范文】2024-06-30
- 2023年疫情防控期间应急预案12篇2024-06-30
- 2023年幼儿园疫情防控温馨提示简短朋友圈3篇(范例推荐)2024-06-27
- 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方案7篇(完整)2024-06-25